精选接线详解
- 格式:docx
- 大小:18.31 KB
- 文档页数:5
15种经典电路接线图,老师傅一般不教!一、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和顺序停止控制电路接线图有些生产机械需要两台电动机按先后顺序起动,并且按顺序停止。
如下图所示电路中,两台电动机起动和停止的动作顺序为:电动机M1先起动,M2才能起动;停止时,M2先停止,M1才能停止。
当合上电源开关Q,按下起动按钮SB1时,接触器KM1的线圈得电并自锁。
电动机M1起动运转。
这时再按下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2才能得电并自锁,电动机M2起动运转。
当需要停止时,必须先按下停止按钮SB3, KM2断电释放,M2停止运转。
KM2断电释放的同时,并联在停止按钮SB两端的常开触点断开,这时再按下SB, KM1断电释放,M1停止转动。
本电路适用于需两台电动机按顺序起动和停止的生产机械。
如铣床的主轴电动机和进给电动机控制。
二、双速异步电动机启动控制电路接线图双速异步电动机改变转速可采用改变绕组的接线方法来实现。
如下图所示的电路接线图中,KM1为电动机三角形连接接触器,KM2、KM3为双星形连接接触器,SB2为低速起动按钮,SB3为高速起动按钮。
合上电源开关Q,按下起动按钮SB2,接通接触器线圈KM1电源,同时切断接触器KM2、KM3的电源,接触器KM1得电并自锁,使电动机定子绕组接成三角形,按低速起动运转。
如需电动机高速运转,可按下按钮SB3, KM1的线圈断电释放,主触点断开,自锁触点断开,互锁触点闭合。
当SB3按到底时,SB3的常开触点闭合,接触器KM2、KM3线圈同时得电,经KM2、KM3常开触点串联组成的自锁电路自锁,KM2、KM3主触点闭合,将电动机定子绕组接成双星形,以髙速度运转。
本电路可直接按下SB3,使定子绕组接成双星形,以高速度运转。
按下SB1电动机停止旋转。
三、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串联电阻启动控制电路如下图所示电路为按电流原则短接电动机转子启动电阻控制电路接线图。
它是运用电流继电器来检测电动机转子电流,根据电动机在起动过程中,转子电流变化来实现转子电阻的短接控制。
接线的的方法技巧
以下是一些接线的方法和技巧:
1. 笔直接线:在接线时要保持直线,避免交叉和交错。
这样可以减少信号干扰和电流泄漏。
2. 快速接线:在进行接线时,尽量减少暴露的电线长度,并尽量将电线同时插入插座或连接器中,以提高接线速度和效率。
3. 使用正确的工具:使用正确的工具,如剥线钳和扎线钳,以确保接线的质量和稳定性。
4. 标记和整理接线:为了方便以后的维护和故障排除,应将接线进行标记,并整理好电线,以防止纠结和混乱。
5. 留出足够的空间:在进行接线时,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便进行调整和更正。
排列电线时要注意避开其他元件和设备,以免产生干扰。
6. 保持接线整洁:尽量将电线布置整齐,避免过多的缠绕和交叉,以提高整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7. 检查接线:在完成接线后,应进行检查,确保接线正确且稳定。
检查包括检
查电线连接是否牢固,接地是否正常等。
8. 遵循安全规范:在进行接线时,必须遵循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标准,保证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缆接线方法详解1. 导言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缆接线的方法。
电缆接线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正确的接线方法可以保证电缆的安全运行,防止电线短路、漏电等问题的发生。
2. 常见接线方法2.1 单相接线单相接线是最常见的接线方法之一。
在单相接线中,通常使用三芯电缆,其中两根导线用于输送电流,另一根用作地线。
接线时需要将导线与电器设备正确连接,确保接线牢固。
2.2 三相接线三相接线适用于大功率电器设备。
在三相接线中,使用四芯电缆,其中三根导线分别用于三相电流的传输,另一根用作地线。
接线时需要清楚每根导线的功能,确保正确连接。
2.3 网线接线网线接线用于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
常见的网线接线方法有直连和交叉连接两种。
直连用于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电脑和路由器;交叉连接用于连接相同类型的设备,如电脑与电脑之间的连接。
3. 接线步骤3.1 准备工作在进行电缆接线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认所需的电缆类型和规格,选择合适的接线工具和材料。
其次,确保电源已关闭,避免触电危险。
3.2 进行接线根据所需的接线方法,进行相应的接线步骤。
将导线剥去绝缘层,露出足够的导线长度。
然后,将导线与电器设备的接线端子相连接,使用螺丝或插头固定导线。
3.3 测试与检查完成接线后,需要进行测试与检查,确保接线正确并且没有故障。
可以使用万用表等工具进行电阻、电压等测试,确保电缆的连接质量良好。
4. 注意事项在进行电缆接线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确保电源已关闭,避免触电危险。
- 注意导线的颜色和标识,确保正确连接。
- 不要在潮湿或有水的环境下进行接线。
- 注意接线的牢固性,避免松动导致接触不良。
5. 结论本文详细介绍了电缆接线的方法。
在进行接线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接线方法,遵循正确的接线步骤,并注意安全事项。
正确的接线方法可以确保电缆的安全运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电工常见接线方法1.并联接线:并联接线是指将电器的两个或多个电源端点连接到同一电源点上。
并联接线可以使用电源线和插座来连接电器设备。
在并联接线中,电流会分流通过每个分支,而电压在整个电路中保持相同。
并联接线常用于连接灯具、插座、开关等。
2.串联接线:串联接线是指将电器的一个电源端点连接到另一个电器的电源端点上,以形成一个电源路径。
串联接线中,电流在整个电路中保持相同,但电压会在电路中依次分配。
串联接线常见于电路板、电子设备等。
3.三相接线:三相接线是指将三个相位的电源连接到电器设备上,以提供更大的功率。
三相接线通常使用三个相位导线,其中一个是中性线,并且具有提供高效电能传输的优势。
三相接线常用于电机、压力机、发电机等需要较大功率的设备。
4.星型接线:星型接线是一种三相接线方式,其中每个设备的一个端点都连接到共同的中性点上,这样形成一个星形结构。
星型接线常用于三相感应电动机,以提供更好的电能平衡和降低谐波。
5.三角形接线:三角形接线也是一种三相接线方式,其中每个设备的一个端点通过导线直接连接到下一个设备的另一个端点,形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
三角形接线常用于三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以提供足够的起动转矩。
6.接地接线:接地接线是将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其他导电部分连接到地面的接线方法。
接地接线可以提供安全保护,当电器设备出现漏电或其他故障时,电流可以通过接地导线安全地流回地面。
接地接线常用于插座、变压器、电源箱等设备。
7.集中接线:集中接线是指将不同电器设备的电源线集中到一个接线盒或配线盒中,以简化接线和维护。
集中接线常用于大型建筑物或生产线等场所。
此外,对于特定的电器设备和应用,还有许多其他特殊的接线方法和技术,如电感耦合接线、电容耦合接线、屏蔽接线等。
对于不同的接线方法,电工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安全要求进行选择和操作。
交流接触器各接线端子作用图解------------------------------------------
常规L1、L2、L3为A相、B相、C相电源进线;
常规T1、T2、T3为A相、B相、C相电源出线;
A1、A2为接触器线圈两端;有两个A2是厂家为方便接线,A2有两个接线点,是一样
的,接线时可以A1、A2接在接触器一侧,也可以接在接触器两侧;
13NO、14NO为常闭接点;
科普一下:
NC和NO都是辅助触点,NC是常闭点,NO是常开点。
NO和NC 的触点编号是有规律的。
11和12是一对常闭点,13和14是一对常开点,21和22是一对常闭点,23和24是一对
常开点,以此类推,所有带2的点都是常闭点,所有带4的点都是常开点。
偶数是端子,奇数是普通端子。
接触器分为主触点和辅助触点。
主触头的上口连接电源,下口连接负载。
A1和A2是接触器的线圈,220V线圈的接一零一火,380V线圈的接两个火线。
辅触点是用来自锁和互锁的。
NO、NC分别表示常开和常闭。
还有的直接是数字表示
常闭的有:11 12、21 22、31 32、41 42常开的有:13 14、23 24、33 34、43 44。
作为电工这9种接线方法你都会吗作为电工,掌握不同接线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介绍九种常见的接线方法,并进行详细的解释。
1.串联连接法串联连接法是最基本的一种接线方法,它将多个电器或电气设备按照顺序连接起来,电流依次通过。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个设备需要共享电源的情况,如串联连接的灯泡。
2.并联连接法并联连接法是将多个电器或电气设备同时连接到电源上,电流在不同设备间分流,电压保持一致。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多个设备同时运行的情况,如并联连接的多个电阻。
3.星型连接法星型连接法是将多个设备或电器通过一根主线连接到电源的方法,每个设备或电器都是与主线并联连接。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个设备需要独立控制的情况,如星形连接的多个照明灯。
4.三角型连接法三角型连接法是将三个相同的设备或电器通过三根线连接成一个三角形,每个设备或电器两两之间都是串联连接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三个设备或电器需要共同运行的情况,如三角形连接的三个电动机。
5.阿尔法型连接法阿尔法型连接法是将三个设备或电器通过共同的中性点连接到电源的方法,每个设备或电器都是与中性点串联连接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三个设备或电器需要共享电源的情况,如阿尔法型连接的三个相位电阻。
6.变压器组合接线法变压器组合接线法是对多个变压器的接线进行组合,以满足不同的电压需求。
通过改变变压器的接线方式,可以实现电压的升降。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改变电压的情况,如变压器组合的电网输电系统。
7.平行连接法平行连接法是将相同电压的两个或多个电源并联连接到同一个负载上,以提供更大的电流输出。
这种方法适用于负载电流较大的情况,如平行连接的多个电池提供电流给电动车。
8.交替连接法交替连接法是将两个或多个相同电源交替连接到一个负载上,以实现负载电源供电的无间断切换。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备用电源的情况,如交替连接的多个发电机供电给紧急设备。
9.电桥接线法电桥接线法是以电桥电路为基础,通过改变电阻的接线方式,以实现电阻和电流的测量。
0.1/2 主起上升 102 X1:3→驾驶室0.2/3 主起下降 103 X1: 5→驾驶室0.3/4 加速1 104 X1:7→驾驶室0.4/5 加速2 105 X1:9→驾驶室0.5/6 加速3 106 X1:11→驾驶室0.6/7 主起升定子调压故障107 X1:13→驾驶室0.7/8 主起升制动器空开108 ×1:15 61 ×29→制动器空开Q71.0/9 主起升电机故障109 ×1:17 65 ×30→电流互感器FR1、FR21.1/10 主起升1#运行110 ×1:19 67 ×31→1#空开 Q131.2/11 主起升2#运行111 ×1:21 69 ×32→2#空开 Q141.3/12 主起升开制定1速112 ×1:23 71 ×33→定子调压控制器K400 O 1.4/13 主起升制动器2速113 ×1:25 73 ×34→定子调压控制器14011.5/14 主起升制定114 ×1:27 77 ×36→定子调压控制器K071.6/15 主起升风机故障115 ×1:29 81 ×23→定子调压控制器K07 O×1:30 83 ×241.7/16 主起升上限116 ×1:31→限位2.0/17 重锤117 ×1:33→限位2.1/18 主起升超速118 ×1:35→限位 O2.2/19主起升起载119 ×1:37→限位 O2.3/20副起升定子调压故障120 ×1:39→限位O2.4/21副起升制动器空开121 ×1:41 45 ×11→制动器空开 Q72.5/22副起升电机故障122 ×1:43 47 ×16→互感器 FR12.6/23副起升制动器1速123 ×1:45 49 ×17→定子调压控制K4002.7/24副起升制动器2速124 ×1:47 51 ×18→定子调压控制K4013.0/25副起升零位125 ×1:49→驾驶室3.1/26副上升126 ×1:51→驾驶室3.2/27副下降127 ×1:53→驾驶室3.3/28加速1 128 ×1:55→驾驶室3.4/29加速2 129 ×1:57→驾驶室3.5/30加速3 130 ×1:59→驾驶室3.6/31副起升制定131 ×1:61 53 ×19→定子调压控制K073.7/32 备用4.0/33 上限133 ×1:65→限位4.1/34 重锤134 ×1:67→限位4.2/35 起速135 ×1:69→限位4.3/36 起载136 ×1:71→限位4.4/37 主小车空开137 ×1:73 19 ×8→主小车空开Q30 Q314.5/38 主小车故障138 ×1:75 21 ×9→电流互感器FR31 324.6/39 主小车前限139 ×1:77→前限位4.7/40 主小车后限139 ×1:79→后限位5.0/41 主小车零位141 ×1:81→驾驶室5.1/42 主小车前行142 ×1:83→驾驶室5.2/43 主小车后行143 ×1:85→驾驶室5.4/45 加速2 145 ×1:89→驾驶室5.5/46 加速3 146 ×1:91→驾驶室5.6/47 副小车空开147 ×1:93 19 ×8→主小车空开Q40 Q415.7/48 副小车故障148 ×1:95 21 ×9→电流互感器FR416.0/49 副小车零位149 ×1:97→驾驶室6.1/50 前行150 ×1:99→驾驶室6.2/51 后行151 ×1:101→驾驶室6.3/52 加速1 152 ×1:103→驾驶室6.4/53 加速2 153 ×1:105→驾驶室6.5/54 加速3 154 ×1:107→驾驶室6.6/55 前限155 ×1:109→前限位6.7/56 后限156 ×1:111→后限位7.0/56 大车零位157 ×1:113→驾驶室7.1/58 右行158 ×1:115→驾驶室7.2/59 左行159 ×1:117→驾驶室7.3/60 加速1 160 ×1:119→驾驶室7.4/61 加速2 161 ×1:121→驾驶室7.5/62 加速3 162 ×1:123→驾驶室7.6/63 大车运行163 ×1:125 13 ×5→变频器M2 M1 O×1:126 15 ×67.7/64 大车零速164 ×1:127 17 ×3→变频器P1 P2 PC O×1:128 21 ×48.0/65 大车变频故障 165 ×1:129 23 ×7→变频器MC MB O×1:130 25 ×88.1/66 大车空开166 ×1:131 45 ×24→大车空开Q50 Q518.2/67 大车风扇空开 167 ×1:133 47 ×25→风扇空开Q528.3/68 大车电机故障 168 ×1:135 55 ×20→大车电机FR51、52、53、54电机互感器串联 0 8.4/69 左限169 ×1:137→左限位8.5/70 右限170 ×1:139→右限位8.6/71 主接器反合171 ×1:141→右限位O8.7/72 门限位 172 ×1:143→各个门限位串联9.5/78 大车风机故障 178 ×1:155 63 ×27→FR55、56、57、589.6/79 主小车加速4 179 ×1:1579.7/80 副小车加速4 180 ×1:159。
电工常用电路接线方法电工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电路接线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电路接线方法。
1.并联接线并联接线是指将多个电器或负载并联在一起接入电源的一种接线方法。
其特点是电源的电压不变,总电流等于各个负载电流之和。
常见的例子是家庭里的插座,不同的电器可以同时插在插座上并独立工作。
2.串联接线串联接线是指将多个电器或负载依次串联在一起接入电源的一种接线方法。
其特点是电流在各个电器之间相等,总电压等于各个负载电压之和。
常见的例子是串联电路中的电阻,电流通过电阻时会依次通过每个电阻。
3.星型接线星型接线是指将一个电器或负载的多个端子与电源的多个端子相连的一种接线方法。
其特点是电路中各个负载之间没有直接的电流关系。
星型接线常用于三相电路中,例如三相异步电动机。
4.三角型接线三角型接线是指将三个电器或负载的一端通过连接线相连的一种接线方法。
其特点是电流在负载之间流动,负载之间存在电流关系。
三角型接线也常用于三相电路中,例如三相变压器。
5.小巧型接线小巧型接线是指将多个电器或负载通过一个开关控制的一种接线方法。
其特点是可以通过一个开关同时控制多个负载的通断。
小巧型接线常用于家庭电路中的照明灯具,一个开关可以控制多个灯具的开关。
6.平行连接接线平行连接接线是指将两个电源通过平行连接接入负载的一种接线方法。
其特点是负载在两个电源同时工作,提高了可靠性和容量。
平行连接接线常用于电源并联,例如UPS电源系统。
以上是电工常用的几种电路接线方法,根据具体的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接线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电路的安全性。
电工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熟悉电路接线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接线的质量和可靠性。
十种电工接线方法电工接线方法指的是在电路中进行电线连接以实现电能输送或控制信号传递的方法。
下面列举了十种常见的电工接线方法。
1.平行接线法:平行接线法是指将两根电线平行布置,并在两端用端子或绞线连接。
这种接线方法常用于分配电路中,以提供充足的电流容量。
2.串联接线法:串联接线法是指将多个电器或设备按照顺序连接,形成一个串联的电路。
这种接线方法可用于实现电气设备之间的控制和协调。
3.并联接线法:并联接线法是指将多个电器或设备并联连接,使它们可以独立地工作。
这种接线方法常用于家庭照明和电机驱动等场合。
4.三相接线法:三相接线法是指将三个单相电源通过星形或三角形的连接方式接入三相负载。
这种接线方法常用于各种工业设备和电气系统中。
5.三线接法:三线接法是指将三个电源线分别与负载的相位线、零线和地线相连。
这种接线方法常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电气系统。
6.四线接法:四线接法是指将四个电源线分别与单相负载的相位线、零线、地线和中性线相连。
这种接线方法常用于大型商业和工业电气系统。
7.交错接线法:交错接线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电源线和负载线以交错的方式连接,以避免信号干扰和电磁辐射。
这种接线方法常用于电脑、通信和音频设备等场合。
8.Y型接线法:Y型接线法是一种特殊的三相接线方法,其中三个负载分别与三个相线相连,形成一个Y型连接。
这种接线方法常用于高功率电机和发电机。
9.Δ型接线法:Δ型接线法是一种特殊的三相接线方法,其中三个负载按照三角形的形状连接。
这种接线方法常用于电力传输和配电系统。
10.平衡接线法:平衡接线法是指在接线时保持电路的平衡,以减少电流和电压的差异。
这种接线方法常用于高精度测量和控制系统中。
以上是十种常见的电工接线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要求。
电工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接线方法,并遵循相关的安全规范和电气标准。
献给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同学(以后或许会用到)
1.基本的直接启动控制线路
按下启动按钮,KM线圈得电,KM常开辅助触点自锁,绿灯亮,电机运行;按下停止按钮,KM线圈失点,辅助触点复位,红灯亮,电机停止。
2 直接启动,延时停止
通过时间继电器作用,延时使回路断开。
3 控制电机正反转
使用双重互锁,采用复合按钮和2个接触器。
将2个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点相互串联在对方回路中,安全方便,避免了短路的发生~
4 顺停、逆停循环
5 电机轮流循环启动
6 三台电机轮流循环
7 单按钮控制电机启动停止
8 时间继电器控制双速电机
9 定子串电阻降压启动
这个不太常用!
10 延边三角形降压启动
这个知道就行!!!
11 星三角降压启动
照片名称:星三角降压启动实物接线图
照片名称:星三角
照片名称:星三角启动控制线路图
照片名称:星三角
(这个很重要,也和简单,也很实用的降压启动,一般电机大于7.5千瓦,为了保护电压网就应该采取降压的方式。
)
12 自耦降压
这也是很使用的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一般大于40千瓦的电机使用。
标准接线方法
首先,进行接线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确保所有的电源已经关闭,并使
用万用表或电压表测试线路上是否有电。
同时,检查接线所需的电缆、插头和插座是否完好无损,无断裂、破损或者烧伤现象。
接下来,根据设备的接线图和说明书,正确连接电缆。
在接线过程中,应该严
格按照接线图上的标注进行,确保每根线都连接到正确的位置。
同时,要注意接线的紧固度,确保连接牢固,避免出现松动或者接触不良的情况。
在接线完成后,进行电气设备的调试和检测。
首先,打开电源,检查设备是否
正常运行。
然后,使用万用表或电压表测试各个接线点的电压和电流,确保符合设备的要求。
在调试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设备是否出现异常现象,如异响、发热等,及时进行处理。
在整个接线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在接线时,要
确保自己和周围的人员都处于安全的位置,避免触电和其他意外伤害的发生。
同时,要使用符合要求的工具和设备,避免因工具不当使用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总的来说,标准的接线方法是电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确的接线方法
不仅可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以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因此,电气工作者在进行接线工作时,务必严格按照标准的接线方法进行操作,确保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接线的方法接线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活动,它在电气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接线方法可以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同时也能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性。
在进行接线时,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技巧,下面将详细介绍接线的方法。
首先,进行接线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了对电路和设备的充分了解,明确接线的目的和要求。
同时,要检查所需的工具和材料是否齐全,确保工作环境整洁、安全。
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接线了。
接线的第一步是正确连接导线。
在连接导线时,要确保导线的绝缘层被正确剥离,导线的裸露部分要足够长,以保证连接的牢固性。
另外,要确保导线的连接端子和螺丝紧固,避免出现松动现象。
在连接导线时,要注意导线的颜色和规格,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接线的第二步是正确连接插头和插座。
在连接插头和插座时,要根据电器的功率和电压等级选择合适的插头和插座,并确保连接牢固。
在连接插头和插座时,要确保极性正确,避免出现反接的情况。
另外,要注意插头和插座的防水防潮措施,确保电器在潮湿环境下也能正常使用。
接线的第三步是正确连接开关和控制装置。
在连接开关和控制装置时,要根据电路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开关和控制装置,并确保连接正确牢固。
在连接开关和控制装置时,要注意开关的位置和动作是否符合电路的要求,确保开关的正常使用。
接线的第四步是正确连接电源和负载。
在连接电源和负载时,要根据电路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源和负载设备,并确保连接正确牢固。
在连接电源和负载时,要注意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是否符合负载的要求,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
最后,接线完成后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
在检查和测试时,要确保电路的各个部分连接正确无误,电路的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符合要求,电路的工作性能和安全性达到标准要求。
在测试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措施,避免触电和短路等意外情况。
综上所述,接线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活动,正确的接线方法可以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使用。
在进行接线时,要注意导线、插头、插座、开关、控制装置、电源和负载的正确连接方法,同时要注意检查和测试的必要性。
超全的电工接线图解,一看就懂!PART 1导线连接的基本要求:导线连接是电工作业的一项基本工序,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序。
导线连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线路能否安全可靠地长期运行。
对导线连接的基本要求是:连接牢固可靠、接头电阻小、机械强度高、耐腐蚀耐氧化、电气绝缘性能好。
PART 2常用连接方法:需连接的导线种类和连接形式不同,其连接的方法也不同。
常用的连接方法有绞合连接、紧压连接、焊接等。
连接前应小心地剥除导线连接部位的绝缘层,注意不可损伤其芯线。
01单股铜导线的直接连接小截面单股铜导线连接方法如图1所示,先将两导线的芯线线头作X形交叉,再将它们相互缠绕2~3圈后扳直两线头,然后将每个线头在另一芯线上紧贴密绕5~6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
图1大截面单股铜导线连接方法如图2所示,先在两导线的芯线重叠处填入一根相同直径的芯线,再用一根截面约1.5mm2的裸铜线在其上紧密缠绕,缠绕长度为导线直径的10倍左右,然后将被连接导线的芯线线头分别折回,再将两端的缠绕裸铜线继续缠绕5~6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
图2不同截面单股铜导线连接方法如图3所示,先将细导线的芯线在粗导线的芯线上紧密缠绕5~6圈,然后将粗导线芯线的线头折回紧压在缠绕层上,再用细导线芯线在其上继续缠绕3~4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
02单股铜导线的分支连接单股铜导线的T字分支连接如图4所示,将支路芯线的线头紧密缠绕在干路芯线上5~8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
对于较小截面的芯线,可先将支路芯线的线头在干路芯线上打一个环绕结,再紧密缠绕5~8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
图3 图4单股铜导线的十字分支连接如图5所示,将上下支路芯线的线头紧密缠绕在干路芯线上5~8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
可以将上下支路芯线的线头向一个方向缠绕[见图5(a)],也可以向左右两个方向缠绕[见图5(b)]。
(a)(b)图503多股铜导线的直接连接多股铜导线的直接连接如图6所示,首先将剥去绝缘层的多股芯线拉直,将其靠近绝缘层的约1/3芯线绞合拧紧,而将其余2/3芯线成伞状散开,另一根需连接的导线芯线也如此处理。
有部分三相吹风机有6个接线端子,接线方法如图2所示。
采用△形接法应接入220V三相交流电源,采用Y形接法应接入380V三相交流电源。
一般3英寸、3.5英寸、4英寸、4.5英寸的型号按此法接。
其他吹风机应按其铭牌上所标的接法连接。
图2 三相吹风机六个引出端子接线方法3.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接线单相电动机接线方法很多,如果不按要求接线,就会有烧坏电动机的可能。
因此在接线时,一定要看清铭牌上注明的接线方法。
图247为IDD5032型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接线方法。
其功率为60W,电容选用耐压500V、容量为4μF的产品。
图3(a)为正转接线,图3(b)为反转接线。
图3 IDD5032型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接线方法4.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接线图4 JX07A-4型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接线方法图4是JX07A-4型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接线方法。
电动机功率为60W,用220V/50Hz交流电源、电流为0.5A。
它的转速为每分钟1400转。
电容选用耐压400~500V、容量8μF的产品。
图4(a)为正转接线,图4(b)为反转接线。
5.单相吹风机接线图5 单相吹风机四个引出端子接线方法有的单相吹风机引出4个接线端子,接线方法如图5所示。
采用并联接法应接入110V交流电源,采用串联接法应接入220V交流电源。
6.Y100LY系列电动机接线目前,Y系列电动机被广泛应用。
Y系列电动机具有体积小、外形美观、节电等优点。
它的接线方式有两种:一种为△形,它的接线端子W2与U1相连,U2与V1相连,V2与W1相连,然后接电源;另一种为Y形,接线端子W2、U2、V2相连接,其余3个接线端子U1、V1、W1接电源。
接线见图6。
图6 Y100LY系列电动机接线方法7.低压变压器短路保护线路目前,机床的工作灯、行灯都采用低压变压器提供36V安全电压,由于灯具在使用中经常移动,极易发生短路故障,造成熔断器熔断甚至烧坏变压器。
如果使用36V小型中间继电器或36V交流接触器做变压器的通断开关,可避免烧坏变压器。
99例电气实物接线高清彩图,总有一例是你不知道的!建议收藏1.家庭总电箱接线图2.经典双控灯接线3.五孔一开接线4.电动机点动控制接线(不安全)5.电动机自锁接线图(不安全)6.220V浮球开关供水接线(不安全)7.具有过载保护的自锁控制接线8.电机长动基本控制接线(不安全、保险容易引起缺相)9.电机点动及长动控制接线(不安全)10.电机三地自锁控制接线(不安全)11.电机正反转接触器零线互锁控制接线12.辅助触点控制指示灯接线13.电动机带热保护的点动控制接线14.定时器控制灯接线15.电机延时启停接线16.电机延时启动控制接线17.电机延时停止控制接线18.电机点动长动控制接线19.电机启动延时断电控制接线20.双重互锁的电机正反转控制接线21.电机正反转控制接线22.带电源指示灯和故障指示灯的电机控制接线23.电机故障备份启动控制接线24.电机自锁长动控制接线(不安全)25.电机正反转控制接线26.电机顺序启动控制接线27.电机三相电缺相保护电路接线(不安全)28.光电开关控制报警接线(不安全)29.220V两线光电开关接线30.相序保护器控制接线31.小车自动往返控制接线32.顺启逆停控制接线33.顺启顺停控制接线34.调温、调压、调速控制接线35.接近开关控制固态继电器接线36.中间继电器自锁控制接线37.接近开关控制中间继电器接线38.PNP接近开关控制固态继电器接线39.开关自锁启动到位停止气缸控制接线40.中间继电器控制缺相保护接线41.接近开关控制灯接线42.中间继电器式单按钮启停控制接线43.液位控制器控制接线44.24V控制启动延时断电45.电接点压力表接线46.电接点压力表接线247.接近开关控制电机正反转48.三相固态继电器控制电机接线49.电机启动延时断电控制接线50.简单的延时启动控制接线51.电机长动及延时断电控制接线52.电机启动前报警控制接线53.电机接触器自锁控制加指示灯54.时间继电器控制单按钮启停接线55.简单的电机正反转控制接线56.电动葫芦控制接线57.电动葫芦主回路58.电机星三角启动控制接线59.电机星三角启动主回路接线60.电机星三角启动手动延时接线61.双速风机主回路接线62.单相电机双电容正反转控制接线63.倒顺开关控制单相电机正反转64.浮球开关液位控制接线65.空压机压力保护控制接线66.380V电机改成220V电源接线67.液位继电器控制电机供水接线68.力矩电动机的调速控制接线69.间歇启停控制接线70.时控开关接线71.双电源切换控制接线172.双电源切换控制接线273.货物电梯控制接线74.灯闪烁控制接线75.延时正反转控制接线76.接近开关控制正反转77.三个开关控制一个灯控制接线78.四个开关控制一个灯控制接线79.开关控制两根线80.双开双控开关接线81.双控灯接线二82.温控器控制接触器加热接线83.温控器控制固态继电器加热接线84.三相四线电表直接接线85.三相四线电表互感器接线86.延时启动备用电源控制接线87.延时启动备用电源主回路接线88.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接线89.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控制接线90.三相电动机正反转主回路控制接线91.点动控制正反转接线92.电机综合保护器控制接线93.电机综合保护器控制接线294.电机综合保护器控制接线395.电机单循环往返控制接线96.电机单循环往返延时控制接线97.正反转均需要星三角启动控制接线98.正反转均需要星三角启动控主回路接线99.路灯时控开关接线为了安全起见,保证运行的情况下,控制电路的电压越低越好。
一、R S-232、R S-422与R S-485的由来RS-232、RS-422与RS-485都是串行数据接口标准,最初都是由电子工业协会(EIA)制订并发布的,RS-232在1962年发布,命名为EIA-232-E,作为工业标准,以保证不同厂家产品之间的兼容。
RS-422由RS-232发展而来,它是为弥补RS-232之不足而提出的。
为改进RS-232通信距离短、速率低的缺点,RS-422定义了一种平衡通信接口,将传输速率提高到10Mb/s,传输距离延长到4000英尺(速率低于100kb/s时),并允许在一条平衡总线上连接最多10个接收器。
RS-422是一种单机发送、多机接收的单向、平衡传输规范,被命名为TIA/EIA-422-A标准。
为扩展应用范围,EIA又于1983年在RS-422基础上制定了RS-485标准,增加了多点、双向通信能力,即允许多个发送器连接到同一条总线上,同时增加了发送器的驱动能力和冲突保护特性,扩展了总线共模范围,后命名为TIA/EIA-485-A标准。
由于EIA提出的建议标准都是以“RS”作为前缀,所以在通讯工业领域,仍然习惯将上述标准以RS作前缀称谓。
RS-232、RS-422与RS-485标准只对接口的电气特性做出规定,而不涉及接插件、电缆或协议,在此基础上用户可以建立自己的高层通信协议。
因此在视频界的应用,许多厂家都建立了一套高层通信协议,或公开或厂家独家使用。
如录像机厂家中的Sony与松下对录像机的RS-422控制协议是有差异的,视频服务器上的控制协议则更多了,如Louth、Odetis协议是公开的,而ProLINK则是基于Profile上的。
二、RS-232串行接口标准目前RS-232是PC机与通信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串行接口。
RS-232被定义为一种在低速率串行通讯中增加通讯距离的单端标准。
RS-232采取不平衡传输方式,即所谓单端通讯。
图1收、发端的数据信号是相对于信号地,如从DTE设备发出的数据在使用DB25连接器时是2脚相对7脚(信号地)的电平,DB25各引脚定义参见图1。
典型的RS-232信号在正负电平之间摆动,在发送数据时,发送端驱动器输出正电平在+5~+15V,负电平在-5~-15V电平。
当无数据传输时,线上为TTL,从开始传送数据到结束,线上电平从TTL电平到RS-232电平再返回TTL电平。
接收器典型的工作电平在+3~+12V与-3~-12V。
由于发送电平与接收电平的差仅为2V至3V左右,所以其共模抑制能力差,再加上双绞线上的分布电容,其传送距离最大为约15米,最高速率为20kb/s。
RS-232是为点对点(即只用一对收、发设备)通讯而设计的,其驱动器负载为3~7kΩ。
所以RS-232适合本地设备之间的通信。
其有关电气参数参见表1。
表1三、RS-422与RS-485串行接口标准1.平衡传输RS-422、RS-485与RS-232不一样,数据信号采用差分传输方式,也称作平衡传输,它使用一对双绞线,将其中一线定义为A,另一线定义为B,如图2。
图2通常情况下,发送驱动器A、B之间的正电平在+2~+6V,是一个逻辑状态,负电平在-2~6V,是另一个逻辑状态。
另有一个信号地C,在RS-485中还有一“使能”端,而在RS-422中这是可用可不用的。
“使能”端是用于控制发送驱动器与传输线的切断与连接。
当“使能”端起作用时,发送驱动器处于高阻状态,称作“第三态”,即它是有别于逻辑“1”与“0”的第三态。
接收器也作与发送端相对的规定,收、发端通过平衡双绞线将AA与BB对应相连,当在收端AB之间有大于+200mV的电平时,输出正逻辑电平,小于-200mV时,输出负逻辑电平。
接收器接收平衡线上的电平范围通常在200mV至6V之间。
参见图3。
图32.RS-422电气规定RS-422标准全称是“平衡电压数字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它定义了接口电路的特性。
图5是典型的RS-422四线接口。
实际上还有一根信号地线,共5根线。
图4是其DB9连接器引脚定义。
由于接收器采用高输入阻抗和发送驱动器比RS232更强的驱动能力,故允许在相同传输线上连接多个接收节点,最多可接10个节点。
即一个主设备(Master),其余为从设备(Salve),从设备之间不能通信,所以RS-422支持点对多的双向通信。
接收器输入阻抗为4k,故发端最大负载能力是10×4k+100Ω(终接电阻)。
RS-422四线接口由于采用单独的发送和接收通道,因此不必控制数据方向,各装置之间任何必须的信号交换均可以按软件方式(XON/XOFF握手)或硬件方式(一对单独的双绞线)实现。
图4图5RS-422的最大传输距离为4000英尺(约1219米),最大传输速率为10Mb/s。
其平衡双绞线的长度与传输速率成反比,在100kb/s速率以下,才可能达到最大传输距离。
只有在很短的距离下才能获得最高速率传输。
一般100米长的双绞线上所能获得的最大传输速率仅为1Mb/s。
RS-422需要一终接电阻,要求其阻值约等于传输电缆的特性阻抗。
在矩距离传输时可不需终接电阻,即一般在300米以下不需终接电阻。
终接电阻接在传输电缆的最远端。
RS-422有关电气参数见表13.RS-485电气规定由于RS-485是从RS-422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RS-485许多电气规定与RS-422相仿。
如都采用平衡传输方式、都需要在传输线上接终接电阻等。
RS-485可以采用二线与四线方式,二线制可实现真正的多点双向通信,参见图6。
而采用四线连接时,与RS-422一样只能实现点对多的通信,即只能有一个主(Master)设备,其余为从设备,但它比RS-422有改进,无论四线还是二线连接方式总线上可多接到32个设备。
参见图7。
图6图7RS-485与RS-422的不同还在于其共模输出电压是不同的,RS-485是-7V至+12V之间,而RS-422在-7V 至+7V之间,RS-485接收器最小输入阻抗为12k剑鳵S-422是4k健;旧峡梢运礡S-485满足所有RS-422的规范,所以RS-485的驱动器可以用在RS-422网络中应用。
RS-485有关电气规定参见表1。
RS-485与RS-422一样,其最大传输距离约为1219米,最大传输速率为10Mb/s。
平衡双绞线的长度与传输速率成反比,在100kb/s速率以下,才可能使用规定最长的电缆长度。
只有在很短的距离下才能获得最高速率传输。
一般100米长双绞线最大传输速率仅为1Mb/s。
RS-485需要2个终接电阻,其阻值要求等于传输电缆的特性阻抗。
在矩距离传输时可不需终接电阻,即一般在300米以下不需终接电阻。
终接电阻接在传输总线的两端。
四、RS-422与RS-485的网络安装注意要点RS-422可支持10个节点,RS-485支持32个节点,因此多节点构成网络。
网络拓扑一般采用终端匹配的总线型结构,不支持环形或星形网络。
在构建网络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采用一条双绞线电缆作总线,将各个节点串接起来,从总线到每个节点的引出线长度应尽量短,以便使引出线中的反射信号对总线信号的影响最低。
图8所示为实际应用中常见的一些错误连接方式(a,c,e)和正确的连接方式(b,d,f)。
a,c,e这三种网络连接尽管不正确,在短距离、低速率仍可能正常工作,但随着通信距离的延长或通信速率的提高,其不良影响会越来越严重,主要原因是信号在各支路末端反射后与原信号叠加,会造成信号质量下降。
2.应注意总线特性阻抗的连续性,在阻抗不连续点就会发生信号的反射。
下列几种情况易产生这种不连续性:总线的不同区段采用了不同电缆,或某一段总线上有过多收发器紧靠在一起安装,再者是过长的分支线引出到总线。
总之,应该提供一条单一、连续的信号通道作为总线。
图8五、RS-422与RS-485传输线上匹配的一些说明对RS-422与RS-485总线网络一般要使用终接电阻进行匹配。
但在短距离与低速率下可以不用考虑终端匹配。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不用考虑匹配呢?理论上,在每个接收数据信号的中点进行采样时,只要反射信号在开始采样时衰减到足够低就可以不考虑匹配。
但这在实际上难以掌握,美国MAXIM公司有篇文章提到一条经验性的原则可以用来判断在什么样的数据速率和电缆长度时需要进行匹配:当信号的转换时间(上升或下降时间)超过电信号沿总线单向传输所需时间的3倍以上时就可以不加匹配。
例如具有限斜率特性的RS-485接口MAX483输出信号的上升或下降时间最小为250ns,典型双绞线上的信号传输速率约为ns(24AWGPVC电缆),那么只要数据速率在250kb/s以内、电缆长度不超过16米,采用MAX483作为RS-485接口时就可以不加终端匹配。
一般终端匹配采用终接电阻方法,前文已有提及,RS-422在总线电缆的远端并接电阻,RS-485则应在总线电缆的开始和末端都需并接终接电阻。
终接电阻一般在RS-422网络中取100Ω,在RS-485网络中取120Ω。
相当于电缆特性阻抗的电阻,因为大多数双绞线电缆特性阻抗大约在100~120Ω。
这种匹配方法简单有效,但有一个缺点,匹配电阻要消耗较大功率,对于功耗限制比较严格的系统不太适合。
另外一种比较省电的匹配方式是RC匹配,如图9。
利用一只电容C隔断直流成分可以节省大部分功率。
但电容C的取值是个难点,需要在功耗和匹配质量间进行折衷。
还有一种采用二极管的匹配方法,如图10。
这种方案虽未实现真正的“匹配”,但它利用二极管的钳位作用能迅速削弱反射信号,达到改善信号质量的目的。
节能效果显着。
图9图10六、RS-422与RS-485的接地问题电子系统接地是很重要的,但常常被忽视。
接地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电子系统不能稳定工作甚至危及系统安全。
RS-422与RS-485传输网络的接地同样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接地系统不合理会影响整个网络的稳定性,尤其是在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和传输距离较远的情况下,对于接地的要求更为严格。
否则接口损坏率较高。
很多情况下,连接RS-422、RS-485通信链路时只是简单地用一对双绞线将各个接口的“A”、“B”端连接起来。
而忽略了信号地的连接,这种连接方法在许多场合是能正常工作的,但却埋下了很大的隐患,这有下面二个原因:1.共模干扰问题:正如前文已述,RS-422与RS-485接口均采用差分方式传输信号方式,并不需要相对于某个参照点来检测信号,系统只需检测两线之间的电位差就可以了。
但人们往往忽视了收发器有一定的共模电压范围,如RS-422共模电压范围为-7~+7V,而RS-485收发器共模电压范围为-7~+12V,只有满足上述条件,整个网络才能正常工作。
当网络线路中共模电压超出此范围时就会影响通信的稳定可靠,甚至损坏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