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画布上的抽象教案2湘美版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品,其中两件是购入的,十件则是捐赠的。
不过随着蒙德里安的艺术地位后来逐渐受到重视——他被誉为20世纪少数拥有重要地位的画家之一,荷兰的美术馆也开始重金购藏他的画作,海牙市立美术馆目前就收藏有他的油画与素描达二百五十幅之多。
近年来世界各地重要美术馆先后举办有关蒙德里安的回顾展,追索他艺术进展的脚步,更加肯定他的重要性与作品的价值。
三、合作探究合作交流抽象艺术形成的原因:作为视觉艺术,美术的形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有时比内容还重要因为往往是形式而不是内容决定了美术家风格上的差异。
照相机的出现使内容的地位进一步降低,20世纪初抽象艺术的概念在西方基本确立。
a、人们在工艺美术运动、象征主义、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等艺术家的实践中发现:美术的形式可以通过表现性的处理提升为自由的抽象艺术形式。
b、通过和音乐的类比,认识到美术也可以用纯粹的色彩和形式来组成具有审美意义的画面。
7、抽象艺术的特点分析性即把艺术的各种语汇分析、抽离、孤立出来并加以夸大,甚至绝对化,这就形成了抽象艺术特殊的艺术美。
8、) 抽象艺术美的表现a、形式与色彩b、构图与笔触c、材料与肌理d、空间与透视e、光影与运动讨论评述动手动脑激发灵感15四、反馈矫正全面提高光效应艺术,又称“欧普艺术”、“视幻艺术”。
它是指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欧洲和美国的、用几何形象制造出各种光色效果、引起明暗与色彩的不同组合、发生运动幻觉和强化绘画效果的一种抽象派艺术。
其常在平面绘画和立体作品中展现。
光效应艺术是利用光学原理,以颜色转移时显现出的波形变化,或以制图仪画出很细的线条,以及人工处理的光色变异,给人造成视觉差错的“光效幻象”。
光效应艺术作品中的形象,远离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象,其是纯粹感情化的色彩或图式的符号形象。
光效应艺术的代表艺术家有美国的约瑟夫·艾伯斯(Josef Albers)和出生于匈牙利,后移居法国的维克托·瓦萨雷利(Victor Vasarely)。
教学导入:播放抽象艺术欣赏视频,让学生对于抽象绘画的艺术魅力,有一个基本的体会和认识,引导学生进度抽象艺术的世界。
在当代艺术中有这样一种绘画表现形式,它的艺术里完全诠释着一种美妙世界,作品画面光影辉映色彩斑斓形式千变万化,既有热烈辉煌的交响、明和轻柔的协奏又有神奇的诡异和恢弘的梦幻色彩,让观者仿佛进入了一个扑朔迷离的神秘幻境世界。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感受体验1.感受抽象形式美感1.1蒙德里安的树的变体系列的欣赏学习。
1.2发现蒙德里安抽象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感。
学生反应:抽象艺术不是乱画的,是艺术家有思想的艺术创作。
1.3体会蒙德里安抽象绘画创作方法及绘画语言中的抽象形式美感。
1.4以树皮特有纹理为例,感受我们身边的抽象形式美感1.5列举范例梯田曲线变化、残荷点线构成、白墙青瓦的层层叠置、雨天透过玻璃的迷幻效果,进一步感受生活中存在的抽象形式美。
1.6小结抽象艺术来源于生活中的具体形象。
学生反应:抽象形式美感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也发现过许多抽象的形式美感,那怎么表现呢抽象?创作抽象画呢?学生产生深入学习的求知欲。
第二部分探索发现1.探索发现抽象表现元素(重点环节)1.1教师提出问题,感受的抽象形式的存在,如何去表现这种抽象形式美感?1.1.1微视频展示抽象艺术大师作品图片,学生欣赏。
1.1.2学生讨论欣赏的抽象艺术大师得出结论,分享展示,点、线、面、色块等1.1.3教师总结:抽象艺术的表现元素有图形和色彩。
2.抽象画图形元素的分析及重构2.1图形元素的分析提取2.1.1图形元素中物体的基本特征非常重要,2.1.2同学们看一张老师画的吉他为主要图形元素创作的抽象画,猜它表现的具体形象是什么?学生反应:迅速看出是吉他,体会到抽象画中有特征的图形元素的运用。
2.1.3学生回答是怎么看出这张抽象画的图形元素是吉他的。
2.1.4教师分析说明这是吉他当中特征明显的图形元素,并示范吉他中有特征的点,线,面等图形元素的提取。
《画布上的抽象》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准备学情分析初三的学生不再像初一你们懵懂,也没有初二学生那般叛逆。
现在的他们相对比较成熟稳重。
对美术的认识相对来说是熟悉的了,但是比较尴尬的是初三的学生基本上都会把大部分时间运用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去,所以我们在设计课程时一定要设计符合学生现实状况的课程。
感受美术的独特之美。
教学工具书本、铅笔、纸张、橡皮、色彩工具、课件等。
教学资源第3课《画布上的抽象》教案(1)九年级下册第三课-《画布上的抽象》课件九年级下册第三课-《画布上的抽象》课件1第3课《画布上的抽象》教案(1)1第3课《画布上的抽象》教案(1)2录课《画布上的抽象》教案(4)画布上的抽象(录课)录课《画布上的抽象》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名画打开学生的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了解艺术的博大精深。
2、让学生对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美术走向艺术的简单过程及其抽象艺术语言,艺术上的美有一个基本上的理解及动手处理。
3、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从生活善于发现美、创造美,并能够提升其独有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神奇之处并让学生懂得如何理解、创作抽象艺术。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过程画布上的抽象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运用两张(一幅具象,一副抽象)不同的作品让学生欣赏、分析(并带着音乐)。
二、新授:1、生活中抽象画的装饰运用;2、对比蒙得里安的树的变体系列(学生分析,教师归纳)3、冷抽象与热抽象介绍与分析(主要从点、线、面等构成元素来讲解)4、抽象绘画的两种构成类型介绍(运用自行车等图片来欣赏分析)5、教师示范(教师提前做好微课,主讲打散重构)。
三、学生活动:将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物体进行打散重构,运用点、线、面等元素创作。
四、点评、总结:学生作品展示,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主要以发现其优点为主)五、课后延时。
第3课《画布上的抽象》教案第二课时一、复习前课知识二、新授(二)热抽象1、康定斯基和抽象艺术2、什么是热抽象欣赏康定斯基的作品《即兴之31》提问:从即兴二字,我们可以看出画家当时是怎样的心态?学生:充满激情,这幅画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是不是还是由直线,几何形构成的比较冷静、理性的呢?学生:不是,它是由曲线,比较乱的形构成,一点也不理性,相反比较随意.老师:很好,大家分析的非常不错,康定斯基的这幅画是典型的热抽象作品,我们只要记住像这种由曲线,自由形构成,感受性较强,笔势较明显的大都是热抽象作品.康定斯基是热抽象代表人。
(板书)1、《即兴之31》2、康定斯基简介(三)学生练习辨别冷抽象和热抽象作品让学生辨别一些作品,哪些是冷抽象,哪些是热抽象。
(通过提问,回答并说出为什么,来巩固理解两种抽象风格)理解抽象艺术的艺术美抽象艺术的艺术美:1形式与色彩、2构图与笔触、3材料与肌理、4空间与透视、5光影与运动刚才我们已经欣赏了各种抽象艺术,并且也学会了区分冷抽象和热抽象.那么抽象艺术到底美在何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抽象艺术的五点艺术美学生活动:由四个组分别分析前四个艺术美,最后一个由老师来补充。
A组选择作品《白上白》ﻬ冷抽象,该作品由直线,正方形构成画面感受非常严谨,冷的白和暖的白让人感到理性。
B组选择作品《作品36号》无上无下、无前无后的满构图,笔触随意,姿势笔触绘画。
C组选择综合材料《隐现3X》银灰色的金属材料给人一种理性的感觉,流畅的曲线线条带给人自然的美感,一点红色若隐若现.D组选择作品《红窗》菱形所形成的方向既像里转又像外转,产生视觉错觉感,从颜色上由深红到浅红到明黄有种空间感E老师总结选择作品《26—4—94》色彩上前黄后绿,产生明暗空间的视觉感受,方向一致笔触强烈,有运动感.学生有说不到位的地方老师予以补充,学生初步有个了解即可课堂引申中国抽象艺术1、原始彩陶2、草书3、赵无极彩陶图片、作品图片尝试练习画抽象画谁都能创作抽象艺术吗?大师能创作抽象艺术,我们能不能创作抽象作品呢?尝试结合背景音乐进行即兴创作(可以用冷抽象也可以用热抽象的风格)巡回播放音乐及大师的作品展示评价-自评、点评结束语抽象艺术作为无主题、无逻辑、无故事的艺术,是经验之外的生命感受,它追求创新挑战经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美图画,抽象艺术用鲜明的个性及艺术符号来完成画家对艺术的生命体验。
第3课《画布上的抽象》1教学目标1、学生对抽象绘画表现方式建立基本认识,提高审美情趣。
2、发现生活中美感事物,了解美的形式;了解抽象艺术的概念和鉴赏抽象艺术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3、运用抽象造型语言进行创作表达。
2学情分析学生对抽象绘画有一定的简单了解,利用简单抽象方式,让学生自由表达情感体验,培养创新意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为本课开展提供良好平台。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了解抽象绘画中的形式美感。
2、探索绘画中的抽象方式。
3、尝试运用抽象语言进行绘画表现。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评价抽象艺术。
2、能从抽象艺术的形态、语言、艺术美等方面表述自己对抽象艺术的看法。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新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准备与组织1、背景音乐《梦幻曲》2、检查学生学具情况。
学生准备营造课堂学习氛围,稳定学生情绪。
导入(2-3分钟)1、现代摄影技术发展使绘画由具象逐步走向抽象。
抽象艺术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这是它与具象艺术和意想艺术的区别所在。
抽象艺术是指那种完全抛弃了任何可视自然现象的表现形式。
2、(让学生说)。
学生举例抽象作品(让学生说来历和感受,教师适当补充引导)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畅所欲言,表达对抽象绘画认识,,产生强烈认同感。
师生互动选择身边典型作品,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自然点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真切感受抽象绘画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绘画中的形式美感,体验抽象绘画(2-3分钟1、中国《唐代莲花三兔藻井》欣赏(历史悠久,根据需要合理利用形式美感创造心中天国景象)。
2、形式原理一般有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3、分析作品体验抽象绘画。
4、欣赏各种效果初步体验情感表达。
5、观察生活——发现特点——主观处理.分析欣赏讨论交流,产生强烈的参与感。
学生感受抽象绘画,与情感的紧密联系。
产生的视觉效果是人们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并欣赏各种不同效果,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新湘美版九年级下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湘美版九年级下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画布上的阳光》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提高运用比较的方法欣赏作品的能力。
2.增进学生对人类艺术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体会和理解。
3.提高运用比较欣赏绘画作品的能力,培养对美术作品进行综合审美评述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印象派的艺术特点与其他绘画流派之间的内在区别。
教学难点:如何鉴赏、运用相应的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日出_印象》。
问:当大家看到这张画时,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学生:一张草图、朦胧的等。
这幅画描绘了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旭日初升,雾气迷蒙。
水面流光溢彩,显得生机勃勃。
透过淡紫色的晨雾,港口的船只若隐若现,具有含蓄的气息。
画家运用神奇的画笔将这瞬间的印象永驻在画布上,使它成为永恒。
这就是印象派的由来。
问:画家是如何表现日出时的色彩的?学生:……二、新课教授:1.比较印象派前的作品与印象派的作品。
①、印象派前的作品的特点。
②、印象派作品的艺术特点,即彻底打破了传统固有色和棕色调的造型观念,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
2.作品欣赏:①、欣赏莫奈的作品《卢昂大教堂》。
卢昂大教堂六幅一天不同时间的景色。
作品《草垛》。
②、讲述莫奈的睡莲。
莫奈以睡莲为题材,画了48幅画,莫奈本人把这些画取名为《睡莲,水景系列》。
这些画流露出完美的和谐,既壮美,又宁静。
③、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运用有关色彩知识和研究方法,分析画面的色彩关系;感受画面上表现早晨的朦胧气氛;比较学院派严谨的造型结构和细腻的形象塑造、庄重严肃的主题等等,逐步整体把握印象派艺术风格的主要特点。
④、学生分组发言,总结印象派艺术的基本特点。
是具象的,也可能是抽象的,但它都能够引起观者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3、雕塑的材质,不同的材质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质感和纹理,例如石材、铜、木头等。
艺术家通过材质的选择和运用,进一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湖南美术出版社九年级下册第三课《画布上的抽象》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及教具的使用设计意图第一部分-----导入阶段视频导入,引入课题观看一段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分析都看到了些什么?学生回答,看到了一些点线面还有一些几何图形圆形三角形,教师接着追问知道这类的作品是什么绘画吗?引出抽象艺术展示照片和小视频用视频导入课题,观看康定斯基作画的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出点线面和图形这些构成抽象画的元素,整节课都以康定斯基的作品为出发点分析抽象艺术,也起到铺垫的作用。
伴随音乐的节奏,让学生对抽象画和音乐的这种同感有初步的体验。
第二部分-----发展阶段出示康定斯基《构图七号》和蒙德里安的《红黄蓝》课件出示图作品欣赏,总结分析学生对比分析得出:热抽象:在抽象过程中,凡是注重情感的表达侧重感性的抽象作品称为热抽象。
冷抽象:在抽象过程中,凡是重理性的绘画称为冷抽象。
教师总结抽象艺术作品的概念指艺术形象大幅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
摒弃或抽离具体物象,仅以点、线、面、色彩、形状等纯粹形式要素构成作品。
代表人物有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等。
音乐和美术都是反应生活表达情感载体。
音乐美术交错在一起产生一种通感,展示视频欣赏康定斯基的《构图8号》寻找画面的构成元素有哪些?点线面几何图形。
伴随音乐寻找到音乐和美术的通感,又提取出抽象画的造型元素线条。
课件出示图片本环节采用对比的方式分析得出冷热抽象的概念。
对比的方式最重要的优点是直观,使学生对抽象有了概念上的解读。
作品也都是很具代表性的。
对比的方式形式更直观。
播放康定斯基的《构图八号》精选视频,触发学生听觉和视觉的神经。
线条也是有情感的,通过连连看的形式。
对线条不同形态进行不同感情的传递进行加深了解。
(都是选择学生平时生活中的状态)欣赏康定斯基的《印象3(音乐会)伴随音乐,画面带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是康定斯基听完音乐会即兴创作的,激烈的音乐给人一种欢快热烈的感觉。
“画布上的抽象”教学设计与实践作者:郭常炜来源:《新课程》2024年第14期一、教材分析“画布上的抽象”是湘美版美术九年级下册的内容,直接指向让学生感知抽象绘画方式,领会绘画的形式美感。
从教材内容的角度出发,“画布上的抽象”采取图文结合的布排形式,生动形象地呈现了课时重点内容,具体表现为:首先,在文字表达中阐述了绘画创作是作者借助形式原理与造型元素,表达自身事物感知、思维活动的重要方式,同时说明了“绘画的形式美感”“绘画的抽象方式”“抽象艺术概念性链接内容”“评价要点”等重点内容。
其次,在图片表达中,教材特别选择了《树叶细胞图》《植物叶片的聚集》等真实化结构图,《莲花三兔藻井》《有山的地方》《六畜兴旺》《舞蹈2号》等不同时期国内外艺术作品,《江南春早》《谱韵3》《自行车的抽象(节奏的抽象)》《树的抽象(动态的抽象)》等代表性艺术作品等,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了本课的知识点。
整体而言,本节课致力于加深学生对绘画中抽象的概念理解、增强学生的抽象绘画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课面对的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该阶段学生已适应初中的教学节奏,处于初中至高中的过渡阶段,学生思维独立性、审美赏析能力、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相关美术知识积累度明显提升,相比较而言,学习压力偏大,感知觉要求显著提高,对美术学习抵触情绪较大。
整体上看,学生美术学习积极主动性偏弱,且存在美术知识结构体系系统性、整合性不足等问题。
由此,在讲授本课时,教师需以辅助学生度过初中至高中的适应期,指导学生构建系统化知识体系为重要目标,鼓励学生回顾与整合课时相关知识内容。
同时,学生对常规的教学模式适应性较弱,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应重视合作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以小组讨论或实践为重要形式,亲自动手实践与感知“画布上的抽象”的知识内容,增强知识理解与记忆。
三、教学目标1.图像识读:能够准确理解艺术作品的造型、色彩、特征以及比例等,理解艺术作品的情感内涵,为学生日常生活、未来学习等提供基础保障。
第三课画布上的抽象-湘美版九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抽象艺术的定义和特点;2.抽象艺术的产生和发展;3.抽象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技巧;4.抽象画面的组合、构图和配色。
二、教学目标1.了解抽象艺术的历史渊源和基本概念;2.掌握抽象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技巧;3.能够通过画布上的抽象表达个人情感和理念;4.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介绍抽象艺术的概念和特点;2.让学生通过思考,回答“抽象艺术有何特点?”第二步:讲解1.讲解抽象艺术的历史渊源和产生背景;2.讲解抽象艺术的两种类型:纯粹抽象和抽象表现;3.讲解抽象画的绘制方法和技巧;4.讲解构图原理和配色原理。
第三步:示范1.示范用色,让学生理解颜色对抽象作品的影响;2.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创作抽象作品;3.示范如何构思抽象画的主题和思路。
第四步:实践1.指导学生自主绘制抽象画;2.引导学生通过抽象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念;3.在绘制完成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和评价。
四、教学重点1.抽象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技巧;2.抽象画面的组合、构图和配色。
五、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抽象情感;2.如何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意。
六、教学方法1.导入法;2.讲解法;3.示范法;4.实践法。
七、课后作业1.完成一幅抽象作品;2.运用课上所学的知识,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深入了解到抽象艺术的概念和特点,并学习了抽象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通过实践,学生掌握了如何通过画布上的抽象表达个人情感和理念,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不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些难以理解和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成效。
《画布上的抽象》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相应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描述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始终尊重学生的体验、感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思考的乐趣,体察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在艺术中学会接纳多元文化,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创作。
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抽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的美有哪些表现,以及如何赏析抽象艺术。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艺术特点(分析性)以及如何赏析抽象艺术。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把一滴墨水滴入一个盛满清水的透明的玻璃杯里让学生观察墨水滴在清水中的形态和运动的过程。
同学们能用一些形容词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和你感受到的吗?(学生普遍采用的词汇有:轻灵,飘动、柔美、……)(二)讲授新知:一、什么是抽象艺术?由前一体验引出本课课题。
欣赏抽象艺术作品:《红、黄、蓝构成》和《即兴之31》什么是抽象艺术呢?(学生普遍的说法是:什么都不是,谁也看不明白的就是抽象艺术)师总结:肯定学生的理解并告诉学生抽象艺术自始至终也没有一个确切定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不表现任何客观形象的艺术统称为抽象艺术。
二、抽象艺术是怎么诞生的?问题1:艺术家为什么要创作这些“说不清是什么”的画,画上究竟要表达什么?(这个问题正是学生普遍存在的疑问)出示一组图片:《少女的脸》、《水果》、《带露珠的小草》、《一池湖水》问题2:这四幅图片,分别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学生用语言对每一张画面描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例如:《一池湖水》让人觉得宁静、清爽、觉得心情很舒畅……教师分别把学生对四幅图片描述的词汇写在黑板上,) 问题3:如果用形容词提炼四幅画面的共同美感特征,你会用哪一个呢?(从黑板上提炼出的词汇,学生很容易发现他们共同的美感特征:清新或相类似的词语。
教学导入:播放抽象艺术欣赏视频,让学生对于抽象绘画的艺术魅力,有一个基本的体会和认识,引导学生进度抽象艺术的世界。
在当代艺术中有这样一种绘画表现形式,它的艺术里完全诠释着一种美妙世界,作品画面光影辉映色彩斑斓形式千变万化,既有热烈辉煌的交响、明和轻柔的协奏又有神奇的诡异和恢弘的梦幻色彩,让观者仿佛进入了一个扑朔迷离的神秘幻境世界。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感受体验1.感受抽象形式美感1.1蒙德里安的树的变体系列的欣赏学习。
1.2发现蒙德里安抽象画作品中的形式美感。
学生反应:抽象艺术不是乱画的,是艺术家有思想的艺术创作。
1.3体会蒙德里安抽象绘画创作方法及绘画语言中的抽象形式美感。
1.4以树皮特有纹理为例,感受我们身边的抽象形式美感1.5列举范例梯田曲线变化、残荷点线构成、白墙青瓦的层层叠置、雨天透过玻璃的迷幻效果,进一步感受生活中存在的抽象形式美。
1.6小结抽象艺术来源于生活中的具体形象。
学生反应:抽象形式美感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也发现过许多抽象的形式美感,那怎么表现呢抽象?创作抽象画呢?学生产生深入学习的求知欲。
第二部分探索发现1.探索发现抽象表现元素(重点环节)1.1教师提出问题,感受的抽象形式的存在,如何去表现这种抽象形式美感?1.1.1微视频展示抽象艺术大师作品图片,学生欣赏。
1.1.2学生讨论欣赏的抽象艺术大师得出结论,分享展示,点、线、面、色块等1.1.3教师总结:抽象艺术的表现元素有图形和色彩。
2.抽象画图形元素的分析及重构2.1图形元素的分析提取2.1.1图形元素中物体的基本特征非常重要,2.1.2同学们看一张老师画的吉他为主要图形元素创作的抽象画,猜它表现的具体形象是什么?学生反应:迅速看出是吉他,体会到抽象画中有特征的图形元素的运用。
2.1.3学生回答是怎么看出这张抽象画的图形元素是吉他的。
2.1.4教师分析说明这是吉他当中特征明显的图形元素,并示范吉他中有特征的点,线,面等图形元素的提取。
第3课《画布上的抽象》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前课知识
二、新授
(二)热抽象
1、康定斯基和抽象艺术
2、什么是热抽象
欣赏康定斯基的作品《即兴之31》
提问:从即兴二字,我们可以看出画家当时是怎样的心态?
学生:充满激情,
这幅画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是不是还是由直线,几何形构成的比较冷静、理性的呢?
学生:不是,它是由曲线,比较乱的形构成,一点也不理性,相反比较随意。
老师:很好,大家分析的非常不错,康定斯基的这幅画是典型的热抽象作品,我们只要记住像这种由曲线,自由形构成,感受性较强,笔势较明显的大都是热抽象作品。
康定斯基是热抽象代表人。
(板书)
1、《即兴之31》
2、康定斯基简介
(三)学生练习
辨别冷抽象和热抽象作品让学生辨别一些作品,哪些是冷抽象,哪些是热抽象。
(通过提问,回答并说出为什么,来巩固理解两种抽象风格)
理解抽象艺术的艺术美
抽象艺术的艺术美:1形式与色彩、2构图与笔触、3材料与肌理、4空间与透视、5光影与运动
刚才我们已经欣赏了各种抽象艺术,并且也学会了区分冷抽象和热抽象。
那么抽象艺术到底美在何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抽象艺术的五点艺术美学生活动:由四个组分别分析前四个艺术美,最后一个由老师来补充。
A组选择作品《白上白》
冷抽象,该作品由直线,正方形构成画面感受非常严谨,冷的白和暖的白让人感到理性。
B组选择作品《作品36号》
无上无下、无前无后的满构图,笔触随意,姿势笔触绘画。
C组选择综合材料《隐现3X》
银灰色的金属材料给人一种理性的感觉,流畅的曲线线条带给人自然的美感,一点红色若隐若现。
D组选择作品《红窗》
菱形所形成的方向既像里转又像外转,产生视觉错觉感,从颜色上由深红到浅红到明黄有种空间感
E老师总结选择作品《26-4-94》
色彩上前黄后绿,产生明暗空间的视觉感受,方向一致笔触强烈,有运动感。
学生有说不到位的地方老师予以补充,学生初步有个了解即可
课堂引申
中国抽象艺术 1、原始彩陶 2、草书 3、赵无极
彩陶图片、作品图片
尝试练习画抽象画
谁都能创作抽象艺术吗?
大师能创作抽象艺术,我们能不能创作抽象作品呢?尝试结合背景音乐进行即兴创作(可以用冷抽象也可以用热抽象的风格)
巡回播放音乐及大师的作品
展示评价-自评、点评
结束语抽象艺术作为无主题、无逻辑、无故事的艺术,是经验之外的生命感受,它追求创新挑战经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美图画,抽象艺术用鲜明的个性及艺术符号来完成画家对艺术的生命体验。
欣赏抽象艺术,懂与不懂是相对的。
而人的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决定了人的审美能力,这是绝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