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图中所示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态系统分解者的有 。 (2)图中可以组成的捕食食物链是 (3)该生态系统的设计遵循了 等生态学原理,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间。其目的在于 。
,属于该生 。
(4)甘薯藤青贮的主要操作:甘薯藤切段→填压进入青贮窖中→密封一段时
-8-
第二节 生态工程实例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4
UITANG LIANXI
1
2
3
1.在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的措施是( A.人工制造表土 B.特殊隔离 C.土壤侵蚀控制 D.植被恢复
)
解析:加速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主要措施是人工制造表土、 多层覆盖、 特殊 隔离、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工程等。其中,关键是植被恢复。 答案:D
-11-
第二节 生态工程实例
-4-
第二节 生态工程实例
一 二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2.生态恢复工程 (1)生态恢复是生态退化的逆转过程,在逆转过程中不是靠纯粹的自然 恢复,还要加入一定的人为手段,因而最终恢复的不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还 有许多人工建立的新生态系统。 (2)生态恢复的第一步是恢复植被。 3.生态农业工程 (1)生态农业的概念。 ①依据:生态学理论。 ②前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③特点:在一定区域内,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开展多层次、多功能 的农业生产。 ④指导思想:保持系统内生态平衡。 ⑤目标:促进物质在系统内的循环和重复使用,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 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实例:留民营村生态农业。
-5-
第二节 生态工程实例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实例
●问题导引● 在氧化塘不同水层中的微生物是如何对污水进行治理的? 提示:氧化塘的水层可分为三层,不同层次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不同。 (1)好氧层:水层的表层含氧丰富,好氧菌可通过有氧呼吸来分解污水中 有机物。 (2)兼氧层:生物氧化塘的下层,多为无色杆菌、假单孢菌、芽孢杆菌等 兼性厌氧生物将有机物分解。 (3)厌氧层:在底层水域生活有大量的厌氧菌,如反硝化细菌等,可将其 中的含硫有机物或硫酸盐分解为无机物,或将含氮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 原为 N2 等。
)
提示:× “人工湿地”遵循的工程学原理主要是物种多样性原理。 4.生态恢复工程的第一步是恢复植被。( ) 提示:√ 5.太湖水体富营养化违背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 提示:√
-10-
第二节 生态工程实例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7-
第二节 生态工程实例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பைடு நூலகம்习
UITANG LIANXI
【例题】 20 世纪以来石油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在粮食产 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使食品的质量安全持续下降。 于是生态农业成了全 世界关注的焦点。下图表示一种“甘薯+奶牛+沼气+花木+龙虾+食用菌”生 态农业模式,试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9-
第二节 生态工程实例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生态工程建设要遵循生态学原理。( ) 提示:√ 2.拟定目标与本底调查是整个生态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 提示:× 技术设计是整个生态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 3.“人工湿地”遵循的主要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
-12-
第二节 生态工程实例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4
UITANG LIANXI
1
2
3
3.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B.要建立缓冲带,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 C.对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了 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 功能 解析: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就是采用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使受到干 扰的湿地得以恢复。在湿地的周围,还应建立缓冲带,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 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故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 自然保护区的做法是不对的。 答案:C
第二节 生态工程实例
-1-
第二节 生态工程实例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情境导入 西单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西 北部、胶济铁路以北的山前洪积冲 积平原上,是我国目前农村景观生态 建设的一个突出典型。其生态工程 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庭院生态、街 道美化、河道治理、环村林带 4 个 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为一体的工程。它的成功不仅为景 观生态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也反映了景观生态学 与生态工程原理合理组合的巨大作用,并为农村的可持续发 展提供很有价值的指导。
课程目标 1.关注我 国生态工程的 建设。 2.举例说出我 国生态工程的 实例。 3.生态工程建 设的基本过 程。
-2-
第二节 生态工程实例
一 二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一、我国生态工程建设
1.我国生态工程不仅要保护环境和资源,更迫切的是要以有限的资源 为基础,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满足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2.我国生态工程所研究的对象,不仅是自然或人为构造的生态工程,更 多是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
-13-
第二节 生态工程实例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4
UITANG LIANXI
1
2
3
4.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 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这是哪一方面 的例子?( ) A.维持原有的生态平衡 B.根据人类的需要建立新的生态平衡 C.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加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解析:保持生态平衡并不只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原始稳定状态,人类还可以在 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前提下,建立新的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朝着更有益于 人类的方向发展。 答案:B
-3-
第二节 生态工程实例
一 二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二、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实例
1.治污生态工程 (1)内容:固体、液体及有机废弃物的处理、生物肥料的研制、湖区污 染的生态治理、塑料的再生利用等。 (2)治污途径。 ①植物有吸附或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可用来回收水中重金属。 ②依靠生态系统自净功能。 (3)实例:江苏省武进市净化污水的人工湿地生态工程。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4
UITANG LIANXI
1
2
3
2.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 ) ①能量的多级利用 ②物质循环再生 ③废物资源化 ④生物相互依存, 体现了整体性 ⑤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解析: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整体性原理 等,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废物的资源化,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结合。 答案:C
-6-
第二节 生态工程实例
首 页
J 基础知识 Z 重点难点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名师精讲● 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实例比较
类型 治污 生态 工程 生态 恢复 工程 生态 农业 工程 实例 人工湿地 生态工程 矿山废弃 地的生态 恢复工程 留民营村 生态农业 工程 主要原理 物种多样性 原理 物种多样性 原理、 系统工 程理论 物种多样性 原理、 食物链 原理 注意问题 生物物种的丰富度;考虑不同植物处理 污水的先后顺序 选择生长快、抗逆性强的树种,优先选择 固氮树种,尽量选择适应性强的乡土树 种和先锋树种,注意树种的多功能效益 核心:沼气工程; 优点: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实现了高产、 优质、高效和低耗
-14-
ICHU ZHISHI
HONGDIAN NANDIAN
S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解析:这是一个简单的人工建立的生态农业模式。 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 者是甘薯、花木,它是该生态农业的主要成分。分解者是沼气池中微生物、 食用菌及其他腐生微生物。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 答案:(1)甘薯、花木等生产者 沼气发酵微生物、食用菌、底泥中的 腐生微生物等 (2)甘薯→奶牛 (3)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 (答出“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即可) (4)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初步分解甘薯藤中的有机物,有利于奶牛的消化吸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