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年秋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八单元第27课《故事二则》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1.66 KB
- 文档页数:8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27 故事二则》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7 故事二则》这一课包含了两个小故事,《陀螺》和《鹅》,分别讲述了作者童年时与伙伴们斗陀螺的情景和作者在公园里与鹅的互动。
通过这两个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童年的乐趣,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教材内容丰富,语言朴实,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小事例能够产生共鸣。
但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词语、句式理解不透,需要教师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如何把握文章主题、提炼中心思想尚需锻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童年的乐趣,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难点:学生能够把握文章主题,提炼中心思想;运用阅读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阅读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情感,体验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图片、音乐、动画等元素的课件,增强课堂趣味性。
2.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便于学生跟读、模仿。
3.学习素材:收集相关的故事素材,为学生拓展阅读提供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陀螺和鹅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童年时光,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课文中的语音、语调。
2019 新版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7 课故事二则扁鹊治病纪昌学射教学资源包,包括相关资料说课稿课堂实录教案1 教案2、」/\ ,、”亠类文《纪昌学射》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三个二类生字,会写四个一类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每句话的大概意思。
4.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每句话的大概意思。
教学难点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薛谭学讴》,今天我们再来学一个跟学习有关的故事,齐读课题。
(《纪昌学射》)2. 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就是纪昌学习射箭。
)“射”就是射箭。
3. 再齐读课题。
理解了意思,再来读课题。
齐二、读通课文1. 练读。
学古文,读通是第一步,课前预习了吗?课文读得怎么样了?自己先练习着读一读!生自由读课文。
2. 指名读。
谁愿意先来读一读?预设:(读得好)读得很好,尤其是有几个比较难读的字,你都读准了, 很了不起!预设:(读得不好)读得不错,但是有几个字比较难读,要把字音读准。
我们一起来认读这几个字,跟我写:板书昌瞬弧朔(写、谁会读,齐读)把这几个字送回古文的句子中,读一读。
同桌互相听听他读得准不准3. 范读。
古文的朗读,除了要读准确外,还要读出韵味,怎样才能读出韵味呢?(注意停顿才能读出韵味。
还要根据它的意思断句)这样,老师也想给你们读读,可以吗?(你也可以在文中用斜线做一个停顿提示?)好吗? (师范读)4. 练读。
老师相信您能比我读得更好,能做到吗?自己练习读一读。
5. 指名读。
读得非常认真,谁愿意再来读一读?生1不好师指导(你们也练习读一读这句)生2好读得好不好6. 齐读。
读得很好!还有谁想读?这么多同学,我们一起来读,好吗。
三、读懂课文(一)课文读通了,第二步是读懂。
怎样弄懂古文的意思,你有什么好办法?(看注释、读课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确实,这些都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法宝,下面就让我们先在小组里合作着弄懂课文的意思。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7《故事二则》优质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目标
1.能够说出《故事二则》中的故事梗概。
2.能够理解《故事二则》中的寓意。
3.能够运用故事中的道理,总结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4.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故事二则》中的故事。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精心准备课件,包括故事内容的PPT、教学活动设计等。
2.充分理解《故事二则》的故事内容和寓意。
3.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角色扮演道具等。
学生准备
1.在故事前预习相关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主动参与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言等方式引入故事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导学(15分钟)
教师讲解《故事二则》的故事内容及寓意,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
3. 学生互动(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4. 拓展(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学生的思维。
5. 总结(5分钟)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故事中的教训,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理解故事寓意和运用道理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下一次教学需要更多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五、作业布置
让学生对《故事二则》中的故事进行再现、改编或转述,巩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反馈
定期关注学生对《故事二则》的理解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故事二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抓住课文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3.感受课文蕴含的道理,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抓住课文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感受课文蕴含的道理,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你知道下面这些成语都是形容哪个职业的人吗?救死扶伤妙手回春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起死回生杏林春满预设:医生。
2.你知道下面这些成语又是形容哪项运动吗?百不失一百发百中一箭双雕矢不虚发百步穿杨应弦而倒预设:射箭。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则寓言小故事《扁鹊治病》、《纪昌学射》,就与刚才的医生这种职业和射箭这项运动有关,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悟蕴含在历史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
4.走进课题。
(板书课题:故事二则)汇报一下你搜集到的关于扁鹊的资料。
战国时期医学家。
扁鹊善于运用四诊:望闻问切。
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二、初读感知(一)初读课文。
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你觉得困惑的地方。
(二)认读生字。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得很熟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你认识它们吗?出示生字,指读。
2.去拼音读生字。
3.情境识字法(1)跟身体有关的生字:肤髓(2)跟姓氏有关的生字:侯纪4.掌握多音字:纪:(jì)纪念纪律(jǐ)纪昌姓纪5.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了解大意。
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两件什么事情?预设:《扁鹊治病》:扁鹊四次请求给蔡桓侯治病,蔡桓侯不听,后来,蔡桓侯病死了。
《纪昌学射》: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经过名师指点和自己的练习,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三、课文鉴赏(一)扁鹊治病。
1.自读1-2自然段,体会扁鹊第一次拜见蔡桓侯的情形。
27 《故事二则》说课稿一、说教材《故事二则》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选编了两则故事。
《扁鹊治病》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
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致使延误了病情,最后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故事以蔡桓公病死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纪昌学射》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的故事。
飞卫告诉纪昌要先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用眼睛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眨眼”;二是“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
纪昌一一照做。
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故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基本功练起,同时,还要有恒心和毅力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理清故事发展顺序,简单复述这两个故事。
3.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根据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和寓言教学引导学生正确揭示寓意的核心,我将理清故事发展顺序,简单复述这两个故事作为教学的重点,感受人物形象,明白故事的道理作为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提纲挈领法。
结合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我引导学生抓住两则故事的发展顺序进行品读感悟,实现对故事内容及道理的准确感知。
质疑导学法,我精心提炼一些问题,让学生作为探讨交流的突破口,引导学生深入故事,感受故事蕴含的深刻主旨,受到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自主探究与交流延伸相结合学习法。
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感知故事内容,通过与同学、老师交流,不断深化对故事内涵的体会,再将从课文中获得的感悟延伸到生活中,想象带入,想象与故事角色对话,从而得出启示,感悟道理。
四、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以寓言故事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自然引入课题。
(二)读故事《扁鹊治病》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7.故事二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故事,了解成语“借酒消愁”的意义和用法;2.学习感恩、珍惜家庭和父母的爱;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
3.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成语“借酒消愁”的意义和用法,学习感恩、珍惜家庭和父母的爱。
难点:理解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含义。
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与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声朗读故事并与同桌交流。
5. 教学流程环节内容时间引入班级自由朗读本课课文5分钟学习新知教师讲授成语“借酒消愁”的意义和用法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视频展示成语“借酒消愁”的用法5分钟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并抽出生僻词语进行解释猜测10分钟深入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感想,提出问题15分钟整个班级学生讨论,完善口头语言10分钟拓展学生自编小故事-“我与父母”20分钟结束课堂小结、点名5分钟6. 教学资源1.一段展示成语用法的视频;2.本课教材;3.常见生僻字词表。
二、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成语“借酒消愁”的意义和用法,教师先通过讲授引入概念,然后通过播放视频展现成语的应用场景,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成语的用法。
接着,教师让学生自由阅读故事,并在标注生僻字词语的情况下,加深学生对生僻字词语的掌握。
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感想,对话的形式让学生更自在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提出问题。
整个班级学生再进行讨论,完善口头语言。
2. 教学成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同时,也对成语“借酒消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应用,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此外,采用对话和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有了讨论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了交际能力。
3. 教学问题通过本节课教学,发现学生对于生僻字词语的理解还有待提高,口头训练不够落实。
在后续教学中,需要加强生僻字词语的教学,多用举例语境让学生理解,在写作中多加运用这些词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7.故事二则》【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27.故事二则》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包括两个小故事,《曹冲称象》和《纪昌学射》。
这两个故事都来自于中国古代,富有教育意义,旨在培养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和勤奋学习的精神。
本节课将通过这两个故事,让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其中的道理,并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简单的文章。
但是,对于文中的古文词汇和表达,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对于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引导他们思考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其中的关键词语和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会分析故事中的道理,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故事中学习到勤奋学习、勇于思考的重要性,培养自己的品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故事的大意。
2.难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并将之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故事中的案例,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交流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小组讨论的问题清单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先整体聆听课文,对故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然后,引导学生简单回顾一下故事的内容,为接下来的分析做准备。
2.呈现(10分钟)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小组讨论问题清单,针对故事中的某一情节进行讨论。
3.操练(10分钟)各小组根据讨论的结果,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故事情节的扮演。
其他小组成员则根据扮演的情节,分析其中的道理,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故事二则》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教案第27课《故事二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读“拜、XXX、肤、剂、髓、纪、标”和认识多音字“纪”。
2.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感受名医XXX 神奇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
3.懂得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的道理。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感受名医XXX神奇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
【教学难点】懂得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的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回答:《刻舟求剑》《揠苗助长》等。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则寓言小故事——《扁鹊治病》《纪昌学射》。
出示课题:《故事二则》二、讲授新课(一)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XXX拜、XXX、肤、剂、髓、纪、标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展开读字游戏:开火车读2.多音字纪:XXXjì世纪有个叫XXX的人,想研究射箭就去向XXX请教。
教jiāo (教学)jiào (教室)在教(jiào)室里,一年级的教师在教(jiāo)学生读汉语拼音。
(二)研究《扁鹊治病》词语释义(可以多种方式,借助语境,引导学心理解词意)理睬: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
一声不响:一点儿声音也没有。
本课指XXX第四次见到XXX不说一句话就走了。
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
(三)初读课文、团体感知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1.介绍XXX:XXX(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XXX,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期间名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优秀教学设计在初步读文后,我们要再次读文,概括课文大意。
故事讲述了一个病人求医无效,后来找到了名医___。
___通过仔细观察、细致诊断,最终找到了病人的病因,并开出了正确的药方,使病人康复。
故事告诉我们,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研究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通过品读人物的言行、体会内心、感悟性格,我们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这对今后的写作也很有帮助。
最后,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研究第二、三次拜见的情形,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的变化。
深层次的启示。
在自主研究时,我们要制定明确的研究目标,通过多种方式识记生字,提高自学能力。
在阅读中,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人物。
在写作时,可以运用高明的写作方法,如描写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同时,在研究中要注意防微杜渐,及时纠正小错,避免酿成大错。
通过研究___研究射箭的过程,理解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感悟刻苦勤奋的精神,从而在自己的研究和生活中也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
揭示寓意:1.研究任何技能都需要通过不断的练和打磨来掌握基本功,只有掌握了基本功,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课堂小结:延伸:教学反思:1.教师要注重引入新课的方法,通过贴近生活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研究兴趣。
2.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研究。
3.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研究环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研究兴趣。
4.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意识和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课堂机智,应变能力。
3.细读课文,回答问题:1)___是谁?___是谁?2)___为什么不相信___的医术?3)最后___为什么要求___治病?4)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4.思考讨论:如果你生病了,你会怎么做?为什么?三、读故事《纪昌学射》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7《故事二则》(教案)教学内容《故事二则》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由两个小故事组成。
第一个故事讲述了“刻舟求剑”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船上不小心将剑掉入水中,他在船上做了记号,船停下来后,他却在原来做记号的地方寻找剑,结果自然是没有找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要根据事物的变化来处理问题。
第二个故事讲述了“掩耳盗铃”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掩耳盗铃,以为别人听不见,结果被别人发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欺欺人是不行的,我们要正视问题,不能逃避。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理解“刻舟求剑”和“掩耳盗铃”两个成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事物的变化和问题的存在,培养学生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教学难点1. 理解“刻舟求剑”和“掩耳盗铃”两个成语的意思。
2. 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事物的变化和问题的存在。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故事二则》。
2. 投影仪、PPT课件。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成语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事二则》,理解故事内容。
3. 集体讨论:分组讨论两个故事的意义,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事物的变化和问题的存在。
4. 成语解释:解释“刻舟求剑”和“掩耳盗铃”两个成语的意思,并举例说明。
5. 应用练习:让学生用“刻舟求剑”和“掩耳盗铃”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板书设计1. 课题:《故事二则》2. 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3. 两个成语的意思及造句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用“刻舟求剑”和“掩耳盗铃”各造两个句子。
2. 思考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刻舟求剑”和“掩耳盗铃”两个成语的理解。
《故事二则》教案一、教学内容《故事二则》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包括两则寓言故事:《刻舟求剑》和《掩耳盗铃》。
两则故事均以古代为背景,通过寓言的形式,向学生传达了深刻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用寓言故事揭示的道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寓言故事的兴趣。
(2)教育学生要善于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改正自己的缺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两则故事中的道理,并能够结合实际进行阐述。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寓言故事,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2)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对新字词的理解。
3.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则故事进行深入学习。
(2)小组内讨论,理解故事内容,概括故事道理。
(3)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补充。
4. 全班交流(1)教师引导,全班共同讨论两则故事的道理。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故事道理的理解。
5.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两则故事的主要内容和道理。
(2)教育学生要善于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改正自己的缺点。
六、板书设计《故事二则》1. 《刻舟求剑》:道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我们要适应变化,不能墨守成规。
2. 《掩耳盗铃》:道理——自欺欺人,最终会害人害己。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理解故事道理。
(2)用自己的话概括两则故事的主要内容。
(3)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故事道理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7《故事二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识记故事中的重要内容。
2.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情节。
3.能够通过故事中的情节感受美好的情感,培养情感品味。
二、教学重难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2.培养学生对美好情感的感知和体验。
三、教学准备1.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料。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故事简图。
3.教学环境的营造。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故事内容1.听教师讲解故事内容,学生跟读。
2.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
第三步: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故事中的不同细节和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第四步:展示交流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见解,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补充。
第五步:情感体验与分享让学生围绕故事中的情感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其中情感的感受和体会。
第六步:思考反思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所传达的价值和意义,启发他们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本节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记忆知识,更重要的是懂得欣赏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美好情感,从而在情感修养和情感表达方面得到提升。
六、延伸拓展可以组织学生创作自己的故事,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给其他同学,促进互相学习和交流。
七、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整理故事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写下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为下节课的讨论和分享做准备。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培养他们对美好情感的感知和体验,从而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发展自我。
第二十七课《故事二则》一、教材分析寓言这种文体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指引着我们的生活,是可贵的语文教学资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寓言不是一种陌生的文体,他们之前就学习过《亡羊补牢》、《南辕北辙》等寓言,但这些寓言相对来说篇幅短小、寓意单一。
《纪昌学射》这则寓言则不同,它通过讲述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最终成为射箭能手这个故事,揭示了如何有效学习,最终取得成功的多重因素,给读者以多方面的启迪,其寓意是丰富而多元的。
对于像《纪昌学射》这样的寓言,限于学生寓言阅读经验的不足,刚一接触,会出现原有阅读认知图式与新材料之间的冲突——学生会按照以前阅读过的、寓意单一寓言的方式阅读这篇课文,进而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丰富学生的阅读图式;另外,因为阅读经验的不足,生活阅历的缺失,这则寓言的一些启示也是学生自读领悟不到的,这也需要教师在解读方向上给予指导和帮助;有些启示学生只能模糊地感受到,却无法清晰地说出来,这同样需要教师提供相应的帮助和辅导。
因此,《纪昌学射》这则寓言是让学生经历阅读能力发展,丰富寓言阅读经验的好素材,也是教师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怎么去阅读的好素材。
针对教材特点和学情特点,教者力求找准教学起点,引导学生关注看似一望而知,其实一无所知的细节,理解感悟,使学生认知水平得以提升,阅读经验得以丰富,阅读能力得以发展。
教学本则寓言,教者力图抓住《纪昌学射》与以前阅读寓言的不同——给人以多方面启示这一特点,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修正其原有的认知图式,为学生提供阅读活动展开的内驱力;抓住本则寓言“审智”阅读的特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不断领会新的学习启示,从而丰富其原有的认知图式,感受到阅读发现的乐趣。
从而契合本单元“走进故事长廊,感受它的魅力,体会其中的道理”的主题和目标。
二、教学目标1.领悟本则寓言关于学习的多重启示,感受寓言指导生活、启迪智慧的魅力。
2.在不断发现寓言多重启示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质疑、想象、对比等阅读方法和策略,继续学习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含义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丰富寓言阅读的经验。
27 故事二则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拜、桓、敷”等7个生字,正确理解“纪昌学射、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4.体会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体会人物的想法。
教学难点:明白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明白学习技艺要持之以恒,努力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教具准备:1.查阅有关扁鹊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日期:年月日午第节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来聊两个跟寓言故事有关的话题,。
第一个话题跟名医有关。
知道什么叫名医吗?(医术高明的人叫名医。
)(有名气的医生叫名医。
)你能说出一两个你知道的名医吗?(李时珍、华佗和扁鹊。
)师:(出示古代四大名医图像,生齐读)扁鹊,华佗,李时珍,张仲景。
(课件出示2)师:(出示扁鹊图像及简介)(课件出示3)读一读,从扁鹊的简介中你知道了什么?(扁鹊原名叫秦越人。
)你知道中医的四大诊法吗?(望、闻、问、切。
)这四大诊法,被中医一直延用至今。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与名医有关的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板书课题)师:请同学们跟我一起书空。
请同学们注意“扁”字下面只有一横,我用红笔标出。
齐读课题。
二、初步读文,了解课文内容。
1.认真读课题,注意轻声,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想想可以找哪些朋友。
2.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生自由读课文)课文中有些词语你能读准确呢?(师出示词语。
指名读词。
)(提示)“蔡桓侯”的“桓”字跟“恒”是有区别的。
(出示两字)“桓”是木字旁。
“恒”是竖心旁。
在文中读huán,第二声。
髓,读第三声suǐ,不要读成第二声。
拴,是翘舌音shuān,不要读成suān。
剂,读jì不要读成qí。
师:齐读词语。
(生齐读)(课件出示4)三、再读文,引导概括课文大意。
(过渡)仅仅读懂字音,读通句子还不够,还要读懂内容。
再默读一遍篇课文,想想主要说的是什么事?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扁鹊四次请求给蔡桓侯治病,蔡桓侯不听,后来,蔡桓侯病死了。
)师:只要掌握方法就简单了,我们今天来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5:起因、经过、结果)(起因是扁鹊看出蔡桓侯生了病,想为他医治,经过是几次向他说明,(四次)那我们可以说多次,结果蔡桓侯根本不听,最后病死。
)我们了解故事,还应该读得更深入一点。
四、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内心师:你能不能了解扁鹊和蔡桓侯的想法呢?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什么想法?(课件出示6)(扁鹊第一次见蔡桓侯,我觉得扁鹊是非常诚恳地想为蔡桓侯治病。
)师:扁鹊是名医,还应带着关心去读,还有谁来读。
(指名读;齐读。
)师:同学们从扁鹊的语言中体会到了扁鹊的内心,还可以从什么体会扁鹊的内心?(课件出示6)(我从“一会儿”体会到时间很短暂。
)师:是啊,扁鹊不愧是名医啊,只用了“望闻问切”中的“望”,而且是一会儿,就看出蔡桓侯有病,这可见扁鹊的医术高明。
(板书:医术高明)师:再读读蔡桓侯的语言,你能从蔡桓侯的言行中体会到什么?(课件出示6)(蔡桓侯很傲慢。
)师:你能读出来吗?生(读)师(评):体会得好,读得也流利,还有谁能读出傲慢的?(生读)(课件出示6)(蔡桓侯很自以为是。
)(板书:自以为是)师:刚才我们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内心,从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法:品读言行—体会内心—感悟性格)师:大家用这种方法学习第二、三次拜见的情形,你能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想法的变化了吗?五、自主学习后两次见面情形(学生自学,出示自学目标)(课件出示7)1.扁鹊心情有什么变化?2.揣摸蔡桓侯的心理?3.在课本的空白处写出他的内心想法?师:扁鹊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我从扁鹊的语言中体会到扁鹊越来越焦急。
)会学以致用了,他为什么会越来越焦急了呢,你抓住了重点。
我们把扁鹊的三次劝说放在一起,分男女生来读,要读出扁鹊的心情一次比一次焦急。
蔡桓侯面对扁鹊一次又一次的劝说,会怎么想?作为蔡桓侯要怒了,他怎么想?扁鹊一遍又一遍说他有病,蔡桓侯却一次又一次否认,蔡桓侯怎么样?(固执。
)(板书:固执己见)我们把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得更深入了,扁鹊一次又一次冒死进谏,你觉得扁鹊怎样?(师小结)是啊,这都体现了扁鹊的医德高尚。
(板书:医德高尚)师:(总结学法)那么作文时我们可以通过(生: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这就是高明的写作方法。
师:扁鹊第四次见到蔡桓侯时,他的病已经深入骨髓了。
根据我们前面的学习,完成一份蔡桓侯的病历。
(课件出示以下表格)(课件出示8)时间病在治法第一次皮肤热水敷烫可治过了十来天皮肉之间针灸可治十来天后肠胃里服几剂汤药可治又过了十几天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师引导读病历)师:蔡桓侯是一个明君,他在位时到处招贤纳士,想有一番作为,可惜年仅44岁就病死了,蔡桓侯死于什么呢?(不听别人的劝告,自以为是。
)六、理解寓意,拓展延伸师:找到了死因,再看病历,用一个词来概括“防微杜渐”(板书)。
这充分说明了小错不改会酿成大错。
(师小结)为了不让蔡桓侯的悲剧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要听取别人的意见,要改微杜渐。
知道了寓意,在学习方法上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9)品读言行,体会内心,感悟性格,寓意深入,获得更多。
请同学们用学到的方法,学习《纪昌学射》这则寓言,你会明白更多的道理。
(板书:纪昌学射)一、初读感知,解决生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指导朗读,读出纪昌夏天和冬天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刻苦不宜的付出。
3.解决“妻子”“虱子”(1)指名读,注意轻声,齐读。
(2)范写“妻”,跟师书空。
(3)认识“虱”①虫子,寄生在人或动物长长的毛发里面,吸血的②小--出示头发丝绑成的结(课件出示10)4. 读生字二、精读课文1.默读课文,画出纪昌是怎么学习射箭的。
2.理解句子。
(课件出示11)第一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1)练得怎么样?——从那些字词看出来的--为什么你从这个词中能感受到?(2)梭子是怎么样的?——他为什么要选梭子(动的)——飞卫有叫他选动的东西吗?——盯动的东西累还是不动的东西累?——可见飞卫……(3)让学生在教室里找个东西盯着,不眨眼试试。
(4)说自己的感觉。
(5)想象飞卫在练的时候会怎样?心里怎么想?1小时后呢?几小时后呢?一天下来……(板书:很累、很酸)(6)练了几天,他心里可能怎么想……,也可能怎么想……(课件出示12)(7)练习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刻苦、勤奋或者眼酸、眼涩。
过渡:虽然练得很辛苦,但他却坚持了两年,两年以后—(8)读到这,你有什么感受?——了不起,坚持不懈(板书:坚持不懈)(9)练习读这句话,读出他的了不起、坚持不懈。
过渡:练到这种程度,纪昌自己很满意,就去找飞卫,可是,飞卫并不满意,又让他——第二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
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课件出示13)(1)怎么练的?抓住“每天”“聚精会神地盯”(2)你们知道他练习看虱子练了多久吗?(3)引导读夏天,大家都找凉快的地方乘凉去了,他却满头大汗地——冬天,寒风刺骨,他又不顾严寒——过渡:终于,经过再一次坚持不懈的努力,那只比芝麻还小的虱子大得——(4)虱子多大?车轮呢?指导读3.联系生活理解(课件出示14)过渡:纪昌又跑到飞卫那里,飞卫这才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1)纪昌这样练值得吗?(2)为什么不先学开弓、放箭?看准目标和把小目标看大与射箭百发百中有什么关系?--基本功的重要(3)飞卫的教法怎么样?——学得好离不开好老师的指导。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三、揭示寓意1.学到这,你有什么感受要说?2.回到板书,总结3.延伸: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坚持不懈的故事?(课件出示15)师:达芬奇学画;孙康映雪;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却努力的从一个让人同情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变成让全世界尊敬的女强人。
板书内容扁鹊治病扁鹊蔡桓侯医术高明自以为是医德高尚固执己见防微杜渐开始:很累、很酸纪昌学箭(射箭能手)后来:坚持不懈课堂作业新设计一、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A.蔡桓侯(yuán)B.敷药(fú)C.骨髓(suí)D.药剂师(jì)面如()()提()吊()百()百()磕头()()二、选出与题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
1.君有疾在腠理。
()A.眼疾手快 B.疾风知劲草 C.积劳成疾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A.走上讲台 B.转身跑 C.走漏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