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气候类型经典图式考察
- 格式:doc
- 大小:356.00 KB
- 文档页数:16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图文归纳总结(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归纳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天体是指宇宙间各种物质的总称。
包括: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物质及尘埃等。
天体的类型:自然天体:自然存在的天, 包括: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物质及尘埃等。
人造天体:人为制造的天体:宇宙探测器、宇宙飞船等。
(但一定要在太空中)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1)、太阳系知识点汇总:卫星:木星最多,水星、金星无。
小行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小天体流星彗星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无光环有光环有光环距离太阳:近—远表面温度:高—低;公转周期:短—长;平均公转速度:快—慢(左右);(2)、天体系统总图太阳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地球的普通性: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
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有液态的水地球内部的水随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概述: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与其他的恒星一样,是一颗巨大的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2、太阳辐射:我们把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是由于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气候类型的考查图式及其解读
气候类型的考查图式是用来识别地球上不同气候分布的一种图表。
它通常包括气候类型、年降雨量和温度等信息,以提供全面的气候特征信息。
气候类型考查图式可以让我们看到不同地区的气候,其中温度和降水量是影响气候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根据温度和降水量的数据,就可以对地区的气候类型进行分类,如温带湿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此外,图表中还可以反映出每个季节的不同气候类型,以及气候变化的方向。
总而言之,气候类型考查图式能够提供关于不同地区气候特征的完整信息,从而使人们能够有效地分析和解决气候问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巧记全球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
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一直是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的重中之重,却又是难中之难。
许多同学被这部分内容搞的晕头转向说:老师,我全都搞混了。
现在好了,看了下面这个关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的形象记忆法,相信你1分钟之内必定记住。
非洲大象遇见马达加斯加老鼠,一紧张,撞上了亚洲海狮,海狮鼻血在欧洲喷涌,同时排出一坨日本翔,碰瓷。
澳大利亚狗和它的新西兰骨头从天而降,落在南极洲弹回来,抓住一片东南亚树叶,狗扯。
北美洲大嘴鸟梦见格陵兰岛,南美洲的小鹦鹉却抢它的中美洲虫子,撕逼。
海狮、大嘴鸟——头顶北极圈,脚踩北回归线
世界有多大,脑洞就有多大
大象——————鼻子挂在北回归线,手抓赤道,脚顶南回归线
老鼠——————站在南回归线
狗———————嘴咬南回归线
树叶——————串在赤道上
小鹦鹉—————手抓赤道,脚踩南回归线
虫子——————在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南极洲—————南极圈内。
气候类型经典图式考察气候类型的判读是高中地理的重点、难点,更是高考的必考点。
许多综合性问题的突破点就立足于气候类型的判读,因此,根据图文信息准确判读气候类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气候类型的判读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更要熟悉各种气候类型资料图的命题形式和解读思路。
本文中,笔者对常见的气候类型图式进行了归类分析。
1、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典型图式】略【方法指导】利用气温年变化曲线、降水柱状图进行气候类型的考查是一种常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后文阐述的各种图式裨上是它的变式图。
该类图式形象直观,反映的气候内涵丰富,广泛见于教材之中。
首先,判读气温曲线的变化情况。
曲线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代表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北半球陆地一般以应7月和1月,海洋对应8月和2月,南半球则相反。
通过对这“两点”的分析可判定气候所属的南北半球、温度带以及气温年较差的大小。
整条曲线的弯曲状况则反映了全年气温变化的幅度,弯曲越厉害,说明各月气温变化越明显,气温年较差越大。
一般而言,从热带到寒带,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气温年变化曲线的弯曲程度也随之越来越大。
其次,分析降水分配状况。
观察各月降水柱的长度,结合各月对应的气温与月份,可判定所属的降雨类型(即年雨型、少雨型、夏雨型和冬雨型),进而确定气候类型。
计算各月降水柱高度之和,可知年降水量数值;也可采用“取长补短”的方法快速估算降水量的数值。
水柱状图侧重表示每个月降水的绝对数量,解读时务必重视图上的定量信息。
描述降水特点时,应注意从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年降水量的多少两个角度进行。
气温和降水柱状图中的月份排列从左到右一般为1月~12月,但也可能改变,做题时要注意这一点。
在利用此类图式对气候特点进行描述时,务必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进行,并要注意图中定量数据与定性语言的转换。
从气温来看,月均温高出25℃,要定性为“高温或炎热”;冬季气温0℃~10℃,可定性为“温和或温暖”;夏季气温15℃~20℃,可定性为“凉爽”;最冷月在0℃以下定性为“寒冷”,―20℃以下定性为“酷寒”。
从降水来看,月降水量接近或高于100毫米,可定性为“丰沛或多雨”,50毫米左右定性为“湿润”,20毫米以下定性为“少雨或干燥”。
【例题】(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卷3~5题)读图1,回答3—5题。
3.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A.德干高原 B.巴西高原C.黄土高原D.伊朗高原4.乙地气候类型区的地带性土壤是()A.棕壤 B.黑土C.黄壤 D.红壤5.甲、乙可能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分别是()A.咖啡、甜菜 B.花生、咖啡C.甜菜、亚麻 D.亚麻、花生【解析】3题:图1显示甲地各月气温都在20℃以上,并且6月气温年内最低,故甲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
从降水的季节分配看,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故甲气候类型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选项中只有巴西高原符合。
4题:乙地最冷月(1月)接近5℃,最热月(8月)为16℃左右,冬暖夏凉: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各月降水在50毫米左右,全年湿润,应为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区发育棕壤。
5题:咖啡为热带作物,甜菜、亚麻为温带作物,花生种植相对广泛,集中于暖温带地区。
【答案】3.B 4.A 5.A2.点状图与点状折线图【典型图式】【方法指导】气温降水点状图中的横、纵坐标分别代表气温和降水量,在图中用点表示月份。
判读时先从图中读出每一个点对应的气温从标和降水量坐标,即为该月份的气温和降水量,然后判断气候类型。
判断气候类型时通常选取最冷月和最热月对应的点进行分析。
气温降水折线图与气温降水点状图相似,前者还用折线将表示不同月份的点连接起来。
不同的是,折线图一般只选取一年中代表四季的1月、4月、7月、10月四个月份。
在这两类图中,气温年较差越小,降水的季节分配越均匀,表示月份的点在坐标图中的分布就越集中,如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例题】(2008年高考上海文综卷14题)图4为某地12个月的气候资料,下列国家中,具有该图所示气候类型的是()A.中国 B.美国C.印度 D.巴西【解析】读图可知,图示气候最冷月(1月)气温约为12℃,最热月气温(8月)约为27℃,据此可知该气候为北半球的亚热带看似类型;从降水情况来看,气温较高时降水少,气温较低时降水多,雨热不同期,应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中国、印度无该气候类型,巴西位于南半球,排除;美国西海岸洛杉矶、旧金山一带有这种气候类型,故B项正确。
【答案】B3、气温降水变率范围图【典型图式】甲:温带季风气候;乙:地中海气候;丙:热带沙漠气候;丁:热带雨林气候。
①热带草原气候;②热带雨林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方法指导】该类图式的形式多样,承载的内涵信息也很丰富,读图时一定要认清图名及纵、横坐标所表示的要素和图注的内容,然后再根据图示气温和降水量的范围变化进行思考。
判读时要善于找范围边界的“最点”,通过分析纵向或横向的最大点、最小点以及它们的差值(变化幅度)反映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就可进行气候类型的判定。
【例题】(2004年高考广东卷1—4题)图6表示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的关系,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年温差最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A.①②⑥ B.②④⑤C.④⑥⑦ D.②③⑤2.图中①表示的气候类型为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3.图中⑦对应的自然带可能是()A.温带草原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苔原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解析]1题:图示纵坐标表示月平均气温,图中某种气候类型范围的纵向变化幅度越大,表示该气候类型的气温年较差就越大。
由图可以看出,纵向范围较长的有④、⑥、⑦,最小的为①,故C项正确。
2题:读图可知,①气候最低气温在15℃以上,气温年较差较小且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3000毫米之间,可判定其为热带雨林气候,帮A 项正确。
3题:⑦最高气温小于10℃,最低气温在20℃以下,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故可判定其为苔原气候,该气候带发育的自然带为苔原带,故C项正确。
[答案]1. C 2. A 3. C4.气温降水表格资料图[典型图式]表1甲:热带草原气候;乙:热带雨林气候【方法指导】该类图式用表格的形式提供某一地或几地一年12个月或几个月份的气温和降水资料,要求根据数据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一般不需要对每个月份的数据进行判读,只需抓住代表夏季和冬季月分的气温和降水资料进行分析即可。
特殊情况下需要分析一年12个月的气候资料。
解读气温降水表格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认清表名及不同表格项目所表示的要素和内容;②抓住要要素,综合分析地理规律。
通常选取1月和7月的气温、降水资料来分析。
另外,要注意获取表中各项目要素的“最值”(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值”信息往往是解决问题的突破点;注意对表格气温、降水要素进行横向类比分析和纵向相关性分析。
[例题](2008年高考海南卷19-20题)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500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表2所示,完成下列两题。
表219.两地的纬度约在 ( )A.15°S~20°S之间 B.15°N~20°N之间C.25°S~30°S之间 D.25°N~30°N之间20.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A.平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解析]19题:表格数据显示,两地两时间段的平均气温较高(25℃以上),并且5月~10月的平均气温高于11月~次年4月,可以推定两地应位于北半球的热带;两地降水量在当地的夏半年较为丰富,明显多于冬半年,干湿季明显,可大致推定两地气候可能为热带草原气候或热带季风气候,结合两地气候的纬度分布规律可知B项正确。
20题:两地位于同纬度地区,但甲地夏半年降水明显多于乙地,从地形角度看,只能是位于同地的两侧而致,即甲位于迎风坡,乙位于背风坡。
[答案](1)B (2)D5.气温降水玫瑰图[典型图式][方法指导]玫瑰图与坐标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用圆的半径长短来表示气候的高低和降水量的多少。
图中12条半径分别代表一年的12个月,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各月的降水量和气温,据图可读出每个月的气温和降水数值。
判读玫瑰图时,应明确坐标中心点的数值为0,离中心点越远,气温或降水的数值就越大;注意月份的排列以及气温、降水单位的标注;选取1月和7月的气温、降水数值来进行分析判断。
[例题]图8为临太平洋某地气温与降水量逐月分配情况。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所处自然带是,所面临的流洋名称是。
(2)简述该地气候类型的成因及其分布规律。
[解析](1)题:据图中气温曲线可知,该地1月气温最高(25°),7月气温最低(约为7°),故该地应为南关球的亚热带气候类型;该地最热月1月降水稀少(约为20毫米),最冷月7月降水量丰富(约为84毫米),雨热不同期,故该地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条件下发育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该地位于太平洋沿岸,联系南半球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可知,应大体位于南美洲西海岸智利一带,其西侧海域洋流为秘鲁寒冷。
(2)题:联系教材关于地中海气候成因和分布规律的论述即可解答。
[答案](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秘鲁寒流(2)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火热干燥;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6、局部区域图[典型图式][方法指导]该类图式大都载有经纬度、文字及图例等信息,注重对学生定位能力、读图、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考查内容多属记忆性知识。
此类题的本质是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解题时应做到以下几点:①要熟悉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模式图,掌握气候类型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要注意,在实际分布图上,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欧大陆,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其他大陆相应位置被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所代替。
②要结合模式图多看世界气候分布图,熟悉各局部地区图。
③熟悉各大陆的大致经度以判断该地的海陆位置,熟悉纬度以确定温度带。
[例题](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I 36题)根据图10和表3的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表3 尼罗河径流量构成(1)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
(2)为什么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尼罗河?(3)简述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对期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本题看似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实质上侧面考查该区域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判定该区域气候类型,运用气候特点、分布与成因知识分析解释河流水文特征是解决该题组的关键。
根据区域信息,联系非洲气候分布可知,该区域大部分为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以南白尼罗河源头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因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