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草品种名录_一_
- 格式:pdf
- 大小:148.92 KB
- 文档页数:3
草类植物名称大全一、草坪草种类洽草、紫羊茅、草地早熟禾、结缕草、丛生毛草、冰草、高羊茅、匍匐剪股颖、狼尾草、昆士兰马唐、一年生早熟禾、雀稗、狗牙根、林地早熟禾、地毯草、细弱剪股颖、多年生黑麦草、马蹄金、钝叶草、洋狗尾草、假碱草、粗茎早熟禾、猫尾草(梯牧草)、野牛草、孔颖草、缀花草坪、细叶草坪型小米草、硬羊茅和细叶羊茅。
草类的名称有哪些?有沿街草、三七草、酢浆草、白车轴草、虎耳草、凤尾草、芸香草、吉祥草、黑燕草、含羞草、佛甲草、垂盆草、萱草、鸭跖草、龙牙草、荔枝草、蟋蟀草、车前草、鱼腥草、猫眼草、益母草、幽叠草、疯魔草、九阴草、羲和草、灵泉洗髓草、升灵草、玄金血参、八络血参、茅草、香草、臭草、剪刀草、犁头草、燕子草、鱼草、葎草、艾草、钝叶草、假俭草、黑麦草、百日草、风铃草、勿忘草、麦冬、文竹、苜蓿、地锦、紫云英、过路黄、早熟禾、剪股颖等。
一、草是一般是指草本植物(Herb),是一类植物的总称。
二、草类植物1.稻草别名:稻穰、稻藁、稻杆、禾秆、也可以称之为“麦秸秆”。
科属分类:禾本科用途:1.无粮造酒;2.生物制造纸;3.糖化猪饲料;4.加工碳黑了;5.加工硅胶或者泡花碱;6.当作燃料,取暖生火;7.作为饲料;8.冶炼铸造铸;9.用来结绳索;10.将刚收割上的新鲜稻草压成垫,可作为工业部分零件护垫,可代替泡沫部分功能等。
2.沿阶草别称:麦冬、绣墩草科:百合科属:沿阶草属地理分布: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湖北、河南、陕西(秦岭以南)、甘肃(南部)、西藏和台湾。
栽培技术:播种:春季播种,行距15~20厘米,每穴下种3~5粒,覆土2厘米厚。
第3年可移栽。
也可秋季种子成熟时采种,把浆汁洗净,随即播种,播深2~3厘米,播后20~30天发芽。
分株:多在春季,起出株丛,分株时,挖出老株丛,将老叶剪去2/3,苗存5~7天,抖掉泥土,剪开地下茎,分成每丛3~5小株。
3.风铃草别称:钟花、瓦筒花科:桔梗科属:风铃草属用途: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 、止痛的功能。
草种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56号《草种管理办法》业经2006年1月5日农业部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1984年10月25日农牧渔业部颁发的《牧草种子暂行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部长杜青林二○○六年一月十二日草种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草种管理,提高草种质量,维护草品种选育者和草种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草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草品种选育和草种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草种,是指用于动物饲养、生态建设、绿化美化等用途的草本植物及饲用灌木的籽粒、果实、根、茎、苗、叶、芽等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
第四条农业部主管全国草种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草种管理工作。
第五条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和从事草种生产、经营活动;草种生产经营机构不得参与和从事草种行政管理工作。
草种的行政主管部门与生产经营机构在人员和财务上必须分开。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草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生产、更新、推广工作,鼓励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奖励在草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推广等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草种质资源保护第七条国家保护草种质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
第八条农业部根据需要编制国家重点保护草种质资源名录。
第九条农业部组织有关单位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和利用草种质资源,建立草种质资源库,并定期公布可供利用的草种质资源名录。
第十条农业部和省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建立国家和地方草种质资源保护区或者保护地。
第十一条禁止采集、采挖国家重点保护的天然草种质资源。
确因科研等特殊情况需要采集、采挖的,应当经省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农业部审批。
草品种审定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7.07•【文号】农业部公告第1605号•【施行日期】2011.07.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农业部公告(第1605号)为加强草品种审定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农业部《草种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我部制定了《草品种审定管理规定》,现予公布。
附件:《草品种审定管理规定》二○一一年七月七日附件:草品种审定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公正、及时地审定草品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第二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十五条和第七十六条以及农业部《草种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草品种审定活动。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草品种,包括育成品种、地方品种、野生栽培品种和国外引进品种。
第二章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条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是农业部设立的负责全国新草品种审定的工作机构。
根据需要,委员会可下设相关专业委员会。
第五条委员会成员由科研、教学、生产、推广、管理等方面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处级以上职务的专业人员组成,新增委员年龄一般在55岁以下。
委员会换届时,由本届委员会提出下一届委员建议名单,报农业部审核聘任,每届任期5年。
第六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全国畜牧总站,承担日常工作。
办公室主任由全国畜牧总站主管领导兼任,副主任由农业部畜牧业司草原处处长和全国畜牧总站草业处处长兼任。
第三章申请和受理第七条申报育成品种者,直接向委员会提出申请;申报地方品种和野生栽培品种者,须经种源地省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申报国外引进品种者,须提供外国登记证书(或公布的品种名录)和品种权人授权在中国申请草品种登记的证明文件。
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场所的外国公民、外国企业或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草品种审定的,应委托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国草种科研、生产、经验机构代理。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秘书处关于做好国家级草品种审定和草品种区域试验参试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日期】2024.03.26•【文号】草品审秘〔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3.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草原资源正文关于做好国家级草品种审定和草品种区域试验参试申报工作的通知草品审秘〔202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草品种审定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现就做好2024年国家级草品种审定申报工作和2025年国家级草品种区域试验参试申报工作通知如下:一、申报条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草种目录(2021)》内的,经科学选育程序获得的遗传性状相对稳定一致,与已审定的品种存在显著差异,完成品种比较试验,申请草品种审定还需完成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证明其某一个或多个性状(产量、观赏性、品质或抗逆性)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可作为生产资料在生态修复及草业生产中应用的各类草品种,包括育成品种、地方品种、野生驯化品种和国外引进品种。
申报地方品种和野生驯化品种者,需经种源地省级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申报国外引进品种者,须提供外国登记证书(或公布的品种名录)和品种权人授权在中国申请草品种审定的证明文件。
转基因品种须获得商品化生产许可,并附许可复印件。
二、材料要求(一)草品种审定申报材料申报审定的草品种需填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草品种审定申请书(试行)》(见附件1),填写时可参考《国家草品种审定申报材料填写说明》(见附件2),并附以下材料。
1.品种报告申报“育成品种”的需提交选育报告。
申报“地方品种”的需要提交整理研究报告(由种源地省级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签章)。
申报“野生驯化品种”的需提交栽培驯化报告(由种源地省级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签章)。
植物界分类检索表姓名:班级:学院:植物界分类检索表及种子植物分科检索表一、植物界分类检索表1。
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雌性生殖器官由单细胞构成。
2。
无叶绿素3。
细胞中无细胞核的分化..。
.。
.。
.....。
...。
....。
..。
..。
..。
.。
..1)细菌3. 细胞中有细胞核的分化。
..。
.。
.。
.。
...。
.。
.。
..。
.。
.。
....。
..2)真菌2. 有叶绿素..。
.。
...。
.。
.。
...。
...。
...。
.....。
.。
...。
.。
..。
...。
3)藻类植物1. 植物体有根、茎、叶分化(苔藓除外);雌性生殖器官由多细胞构成。
4。
无维管束。
.。
...。
...。
...。
....。
..。
.。
....。
.。
.。
..。
....。
..。
....。
.4)苔藓植物4. 有维管束5. 无种子...。
.。
.。
..。
.。
.。
.。
....。
.。
..。
..。
....。
...。
.。
..5)蕨类植物5. 有种子6. 种子外面无子房包被...。
..。
..。
....。
...。
....。
.。
..。
.。
.。
.。
..6)裸子植物6. 种子外面有子房包被.。
.。
.。
.。
..。
....。
..。
.。
.。
.。
.。
..7)被子植物二、种子植物分科检索表1. 胚珠裸露,不包于子房内;种子裸露,不包于果实内..。
.。
.裸子植物Gymnospermae2. 花无假花被,胚珠无细长的珠被管.3. 叶羽状深裂,集生于常不分枝的树干顶部或块状茎上。
.。
..。
.。
..。
.苏铁科Cycadaceae3。
叶不为羽状深裂,树干多分枝。
4。
叶扇形,具多数2叉状细脉,叶柄长..。
.。
..。
..。
...。
....。
.。
银杏科Ginkgoaceae4. 叶不为扇形,无柄或有短柄。
5. 雌球花发育成球果;种子无肉质假种皮。
6。
雌雄异株,稀同株,雄蕊具4~20个悬垂的花药,苞鳞腹面仅l粒种子。
..。
.南洋杉科 Arauc afiaceae6。
雌雄同株,稀异株;雄蕊具2~9个背腹面排列的花药,种鳞腹面有1至多粒种子。
杂草稗?草:学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 . )Beauv .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芒早稗、水田草、水稗草等。
广布全国各地。
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生态特点生于湿地或水中,是沟渠和水田及其四周较常见的杂草。
平均气温12 C以上即能萌发。
最适发芽温度为25—35 C, 10C以下、45 C 以上不能发芽,土壤湿润,无水层时,发芽率最高。
土深8cm以上的稗籽不发芽,可进行二次休眠。
在旱作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9cm, 0—3cm出苗率较高。
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生长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
在上海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酸模叶蓼学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L.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旱苗蓼、大马蓼、柳叶蓉等。
分布在全国各地,北方尤其普遍。
主要为害棉花、豆类、薯类、水稻、油菜、麦类等农作物。
生态特点生于低湿地或水边。
是春季一年生杂草,发芽适温15—20 C,出苗深度5cm。
黑龙江4 月下旬开始出苗,6月下旬开花,7月中旬种子开始成熟。
上海3月上旬出苗,5月开花结果。
广东12月出苗,2月开花结果。
绵毛酸模叶蓼学名Polygo num lapathifolium L . var. salicifolium Sibth。
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白绒蓼。
分布在全国各地。
是为害水稻、小麦、棉花、豆类常见杂草。
生态特点喜欢生于农田、路旁、河床等湿润处或低湿地。
空心莲子草学名Alter nan thera philoxcroides (Mart . ) Griseb。
属觅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水花生、空心苋等。
主要为害水稻、棉花、蔬菜和果树。
生态特点:空心莲子草原产巴西。
生在池塘、沟渠、河滩湿地或浅水中,无论水田还是旱田均能生长难于清除。
上海从2月下旬开始从地下根茎抽出新芽,6—10月开花,11月下旬冰冻后地上部死亡。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由虫体及其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组成。
虫体似蚕,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褐色,具环纹20~30条;足8对,中部4对明显。
头部生有细长棒球棍状子座,表面黑褐色,具纵皱纹;子座断面淡黄白色。
以四川产量最大。
夏至前后,子座出土而孢子未发散时采挖。
【蕨类植物:最高等的孢子植物,最原始的维管植物,是介于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的一类植物。
孢子体发达,通常有根、茎、叶的分化;自养性;【绵马贯众: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绵马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斜生,有较多的叶柄残基,孢子囊群着生于叶片背面;根茎呈长倒卵形,略弯曲,表面呈黄棕色,其上密布叶柄残基和膜质鳞片,叶柄残基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外侧为数列厚壁细胞;绵马酸类,驱虫;秋季。
【裸子植物:介于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一类维管植物,能产生种子并具维管束,故又是种子植物。
【银杏科:落叶大乔木,单叶,扇形,球花单性,雌雄异株。
【银杏叶:呈扇形,具两叉状平行脉;银杏叶有效成分:黄酮类成分、萜类内酯。
平喘,活血化瘀。
【麻黄: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草麻黄:表面淡绿色,有细纵棱;节明显,节上有膜质鳞叶,基部部分合生,上部2裂; 体轻,质脆,中心暗红棕色;气微香;气孔特异,保卫细胞呈电话筒状或哑铃形;表皮纤维布满草酸钙簇晶,形成晶纤维;导管分子斜面相接,接触面具多数穿孔;薄壁细胞中常见红棕色块状物。
【大黄: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掌叶大黄:掌状5~7中裂;唐古特大黄:叶片掌状深裂;味苦,表面黄棕色,髓部宽广,有多数星点;韧皮部有大型黏液腔,星点为外木式维管束,星点的木质部可见特异形状的导管——蛇形导管,形似蛇盘状;薄壁细胞中含众多淀粉粒、草酸钙簇晶;西北;蒽酮类,泻下,抗菌。
【黄连: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
农业农村部关于2024年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
过草品种名录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
•【公布日期】2024.08.23
•【文号】农业农村部公告第820号
•【施行日期】2024.08.2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草原资源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820号
关于2024年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草品种名录的公
告
根据《草种管理办法》和《草品种审定管理规定》,2024年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29个草品种(见附件),现予公告。
附件:2024年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草品种名录
农业农村部
2024年8月23日。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项目指南我国主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分别由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领导,同级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或种子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分级、分区进行的。
为了使区域试验能获得准确、可靠和有实用价值的结果,应根据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的不同生态区,分区安排。
如我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便是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棉区分别安排的。
玉米品种区试便分为春玉米、北方夏玉米、南方夏玉米三类。
在每个生态区内,还应根据耕作栽培制度及水平、该作物的栽培面积、品种布局和交通等条件,选择能代表该生态区自然条件的农业科研单位、良(原)种场等,合理地设置试点来承担区试任务。
试点确定后,应相对稳定,以利于加强基础建设,积累经验,保证试验的质量。
各试点必须选择前茬一致、地力均匀、地势平坦、肥力中等、排灌方便、有良好隔离条件的地块安排试验。
田间试验的设计、方法、调查记载项目及其标准应统一,并注意栽培管理的一致性。
参试品种一般应该是在连续以上的品比试验中,表现综合性状优良、稳定,并有由专业单位所作的抗性、产品品质等方面的鉴定结果。
参加国家区试的品种,一般应在省区试、国家育种攻关联合试验中表现突出或本作物各类区试间相互推荐的品种。
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主栽品种作为共同对照,其种子应由指定单位统一提供的原种或一级良种,使试验结果有可比性。
各试点也可根据需要,增加一个当地良种作为附加对照。
承担区试的单位,还应选派事业心和责任感强、有一定业务知识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专门负责,以保证试验按计划、按标准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保证试验的质量。
一、项目目标,通过继续组织实施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草品种试验项目,加强试验点建设,完善草品种区域评价测试网络和优良草品种示范与推广体系,保证草品种区域试验的科学、客观、公正和有效开展,为品种审定登记和优良品种示范推广提供可靠依据,提高优良品种比例,促进草种业的健康发展,发挥品种优势和草原保护建设项目效益,为落实国家重大草原政策提供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
24卷5期草 业 科 学99 Vol124,No15PRA TACUL TU RAL SCIENCE5/2007 2006年度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草品种名录(一)
中苜3号紫花苜蓿 Medica go sativa cv.Zhongmu No.3
品种登记号:321
草种名称:紫花苜蓿
品种名称:中苜3号
登记日期:2006年12月13日
育种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杨青川、侯向阳、郭文山、康俊梅、张文淑。
品种来源:亲本材料为中苜1号苜蓿,经2次轮回选择和1次混合选择培育而成。
育种方法:以耐盐苜蓿品种中苜1号为亲本材料,通过盐碱地表型选择,得到102个耐盐优株,经过测定,将其中耐盐性一般配合力较高的植株相互杂交,完成第1次轮回选择。
然后又经过2次轮回选择,1次混合选择;2003-2006年分别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育成苜蓿新品种。
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80~110cm,根系发达,株型直立,叶片大而呈绿色,花紫色到淡紫色,荚果螺旋2~3回。
返青早,再生速度快,较早熟,在河北黄骅地区从返青到种子成熟约110d。
耐盐性好,产量高。
在含盐量为0.18%~0.39%的盐碱地上,比中苜1号紫花苜蓿增产10%以上。
在黄淮海地区干草产量平均达15t/hm2,种子产量可达330kg/hm2。
营养丰富,初花期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18.11%。
基础原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保存。
适应区域:黄淮海地区轻、中度盐碱地。
赤草1号杂花苜蓿Medica go va ria cv.Chicao No.1
品种登记号:322
草种名称:杂花苜蓿
品种名称:赤草1号
登记日期:2006年12月13日
育种者:赤峰润绿生态草业技术开发研究所、赤峰市草原工作站。
王润泉、刘国荣、赵淑芬、王霄龙、魏君泽。
品种来源:以内蒙古赤峰野生黄花苜蓿为母本,敖汉紫花苜蓿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育种方法:采用内蒙古赤峰野生黄花苜蓿与地方品种敖汉紫花苜蓿在隔离区内进行天然杂交,杂交后代以杂花、抗寒、抗旱为选择目标,经过多年混合选择而成。
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直立或半直立,株丛高60~80cm;直根系,主根明显,入土深,根颈分枝能力强;三出复叶,椭圆或倒卵形,长2.0~2.8cm,宽0.8~1.5cm;花冠有紫、绛紫、黄紫、黄、黄白等杂色;荚果有螺旋1~2回或环型;种子黄色,肾形或不典型肾形,千粒重2.1g;生育期120~130d。
初花期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达19.8%。
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受冻害后根颈下端或主根的上端能产生新芽,并形成枝条。
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在降水量300~500mm的地区自然条件下干草产量达5000~8000kg/hm2,种子产量300~400kg/hm2。
基础原种:由赤峰润绿生态草业技术开发研究所保存。
适应区域:我国北方降水量300mm以上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100 PRA TACUL TU RAL SCIENCE(Vol124,No15)5/2007游客紫花苜蓿Medica go sativa cv.Eureka
品种登记号:323
草种名称:紫花苜蓿
品种名称:游客
登记日期:2006年12月13日
申报者: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百绿(天津)国际草业有限公司。
欧阳延生、陈谷、李翔宏、于徐根、叶华。
品种来源:由澳大利亚南澳研究与发展中心(SARDI)1994年育成并登记。
2000年由百绿(天津)国际草业有限公司引进。
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100cm左右,多分枝,茎直立光滑。
根系发达,入土深,侧根多根瘤。
三出复叶,小叶卵圆形或椭圆形。
总状花序,花紫色或深紫色。
荚果螺旋形,种子肾形,黄褐色,千粒重3.62g。
引进中国后,在江西、上海、江苏和云南等省市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以WL-323HQ、淮阴苜蓿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游客紫花苜蓿干草产量达15000~22500kg/hm2,均高于对照品种,且具有耐热性好、抗病和抗虫能力强的特点,在我国南方可安全越夏。
营养丰富,现蕾前期干草粗蛋白含量达23.8%。
基础原种:由澳大利亚南澳研究与发展中心保存。
适应区域: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区。
中沙1号沙打旺Ast r a gal us a dsur gens cv.Zhongsha No.1
品种登记号:324
草种名称:沙打旺
品种名称:中沙1号
登记日期:2006年12月13日
育种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李聪、苗丽宏、李蕾蕾、王兆卿、王永辰。
品种来源:以航天搭载诱变选择的河南栽培沙打旺早熟优株和五台山野生沙打旺优株为亲本杂交选育而成。
育种方法:1996-1999年利用我国返回式卫星搭载河南栽培沙打旺进行空间诱变处理,通过对M0、M1及M2材料进行测试分析,获得沙打旺的早熟变异优株,1999年7月将该优株与山西五台山野生沙打旺优选单株进行控制授粉,获杂种一代,对F1代优株进行控制授粉,获F2代。
F2代采用混合选择法,选育出优良沙打旺新品种。
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具半匍匐生长特性,植株分枝多,枝条细,叶量大,花紫色,开花期株高为85~100cm,属中早熟品种,比河南栽培沙打旺提前开花10~15d。
种子较小,千粒重1.2~1.5g。
在北京地区干草产量为7000~8000kg/hm2,种子产量为300~450kg/hm2。
基础原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保存。
适应区域:北方无霜期120d以上的地区作为饲草种植,种子生产需要在无霜期150d以上的地区。
5/2007草 业 科 学(第24卷5期)101 科尔沁尖叶胡枝子Les pedeza hedysa roides cv.K eerqin
品种登记号:325
草种名称:尖叶胡枝子
品种名称:科尔沁
登记日期:2006年12月13日
申报者: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林西县草原工作站。
孙启忠、韩建国、王赟文、赵淑芬、冯志茹。
品种来源:1996年在内蒙古林西县采集野生尖叶胡枝子,在多年人工栽培条件下,引种驯化而成。
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多年生草本状半灌木,茎直立,基部分枝2~7个,枝条上部形成大量分枝,呈扫帚状。
开花期株高60~90cm。
叶片条状长圆形。
总状花序,腋生,具3~5朵小花,花白色有紫斑。
荚果圆形,有短柔毛,内含种子1粒,种子千粒重1.57~1.84g。
抗旱、耐寒、耐瘠薄,病虫害少,生育期120d左右。
干草产量4700~5100kg/hm2,种子产量550kg/hm2左右。
营养价值较高,二年生孕蕾期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6.0%,适口性好,各类家畜均喜食。
基础原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保存。
适应区域:内蒙古东部,东北、华北干旱与半干旱地区。
热研17号爪哇葛藤Puer a ria p haseoloi des cv.R eyan No.17
品种登记号:326
草种名称:爪哇葛藤
品种名称:热研17号
登记日期:2006年12月13日
申报者: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白昌军、刘国道、何华玄、王文强、李志丹。
品种来源:该品种原产印尼爪哇,1958年由原华南农垦局从印尼首次引入,1983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从澳大利亚再次引入。
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多年生豆科藤本植物,根深2~4m,主茎长达10m,全株有毛。
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3片,顶生小叶长6~20cm,宽6~15cm。
总状花序,腋生,长15~20cm,花紫色。
荚果线形或圆柱形,含种子10~20粒。
种子长约3mm,宽约2mm,棕色,千粒重12g。
该品种耐涝、耐荫、耐瘠、较耐旱、适应性好,可耐60%遮荫,适合在幼龄林、胶果园间作,可形成40~60cm厚的覆盖度,有利于保持水土。
产量高,干草产量可达2.5~4.5t/hm2。
营养价值高,对土壤要求不严,可用种子和插条繁殖。
茎叶幼嫩,适口性好,营养生长期干物质粗蛋白含量19.26%,是优良的饲用豆科牧草。
基础原种: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保存。
适应区域:我国年降水量1200mm以上的潮湿热带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