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产业社区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17.19 MB
- 文档页数:21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案例乡村振兴是当前国家的重要战略,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列举10个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案例,以期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1. 农产品加工业以广西桂林市为例,该市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如桂林三美食品有限公司、桂林山水绿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增值和就业的增加。
2. 特色农业以江苏宜兴市为例,该市大力发展紫砂陶瓷、茶叶、竹编等特色农业产业,打造宜兴红茶、宜兴紫砂陶瓷等品牌,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客商前来观光和采购,推动了当地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的蓬勃发展。
3. 果蔬种植业以云南楚雄州为例,该州致力于发展优质果蔬种植业,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果蔬生产基地,如楚雄千亩蔬菜示范基地、楚雄千亩芒果示范基地等,有效提高了当地果蔬的品质和产量,并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
4. 畜禽养殖业以四川眉山市为例,该市发展畜禽养殖业,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养殖场,如眉山百草堂、眉山新农牧等,实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提高了畜禽养殖的效益和质量,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增收。
5. 乡村旅游业以浙江安吉县为例,该县发展乡村旅游,借助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打造了天荒坪、大竹海、竹博园等众多著名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带动了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
6. 生态农业以广东东莞市为例,该市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建设了一批生态种植基地和生态养殖场,如东莞三乡菜心种植基地、东莞黄江生态养殖基地等,实行有机种植和环保养殖,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7. 农村电商以江西吉安市为例,该市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建设了一批农村电商服务站和物流配送中心,如吉安市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吉安市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中心等,推动了当地农产品的电商销售和物流配送。
8. 文化创意产业以山西运城市为例,该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了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运城文化创意产业园、运城古城文化产业园等,打造了众多文化创意品牌和产品,推动了当地文化旅游和创意产业的发展。
十大产城融合经典案例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就是把先进城市所具有的产业优势、规模效应和城市功能与小城镇的区位优势、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结合起来,通过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实现产业与城市互促共进、协调发展。
以下为十大产城融合经典案例:
1. 碧云国际社区:该社区位于浦东金桥地区,与金桥产业园区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高品质的生活社区。
2. 苏州工业园:该园区通过与周边城市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园区。
3. 东莞松山湖高新区:该园区通过产城融合,将原本的农业小镇转变为高科技产业园区,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4. 成都天府新区:该新区通过与成都市中心城区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和人口的集中,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新区。
5. 南京江北新区:该新区通过产城融合,将原本的工业区转变为现代化城市新区,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6. 杭州未来科技城:该科技城通过与杭州市区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和人口的集中,成为了一个高科技产业园区。
7. 青岛蓝谷高新区:该园区通过产城融合,将原本的工业区转变为高科技产业园区,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8. 天津滨海新区:该新区通过与天津市区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和人口的集中,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新区。
9. 无锡太湖新城:该新城通过与无锡市区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和人口的集中,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新区。
10. 武汉光谷高新区:该园区通过产城融合,将原本的科技园区转变为高科技产业城区,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案例都是产城融合的经典之作,通过产城融合可以实现产业和城市的互促共进、协调发展。
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是指在一个产业园区内,按照一定的规划和布局,将不同的功能区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统筹规划和综合开发,形成一个集产业发展、商务办公、居住、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以下是符合要求的10个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1. 某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该园区将产业研发区、工业制造区、商务办公区、住宅区和休闲娱乐区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生态循环的综合园区。
通过跨界合作和资源共享,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入驻,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
2. 某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该园区将科技研发区、创新创业区、金融服务区和文化艺术区相结合,打造了一个创新创业的生态圈。
通过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和资源支持,吸引了大量的创业者和投资者,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3. 某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该园区将工业制造区、物流仓储区、商业服务区和居住社区有机融合,形成了一个功能完备的综合园区。
通过优化产业链布局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了园区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4. 某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该园区将科技研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金融创新区和生活服务区相结合,形成了一个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聚集地。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
5. 某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该园区将制造业园区、国际贸易区、商务中心和住宅社区有机整合,形成了一个国际化的综合园区。
通过提供一站式的商务服务和国际贸易支持,吸引了大量的跨国企业和外商投资。
6. 某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该园区将科技研发区、创意设计区、文化创意区和旅游休闲区相结合,形成了一个融合科技、文化和旅游的创意园区。
通过打造特色文化和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创企业。
7. 某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该园区将生态农业区、农产品加工区、农业科技区和乡村旅游区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农业生态综合园区。
养老产业成功案例
以下是几个养老产业的成功案例:
1. 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位于北京,是一个高端的养老社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包括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生活照顾等。
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注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供了多种活动和设施,让老年人能够在这里享受幸福、健康的生活。
2. 亲和源养老社区:位于上海,是一个综合性的养老社区,提供养老、康复、护理等服务。
亲和源养老社区注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通过精细化的服务和管理,为老年人创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
3. 泰康之家·燕园:位于北京,是一个大型的养老社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
服务。
泰康之家·燕园注重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健康管理,通过科学化的服
务和管理,为老年人创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这些成功案例都有一些共同点:注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设施、精细化的服务和管理、科学化的健康管理和安全保障等。
这些因素都是养老产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产业社区是《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总体规划(2018-2035年)》提出的三大社区类型之一。
抓好产业社区治理对于成都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公园城市,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至关重要。
物业服务是产业社区发展治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产业功能区保持优良生产空间和创新环境的保障。
成都市计划建设250~350个产业社区,如何发挥物业服务的优势破解产业社区发展治理难题至关重要。
本文以成都麓湖产业社区为例,探析物业服务助力产业社区发展治理的实现路径,以期为产业社区发展治理提供参考。
22的是高职业化、年轻化、高学历和国际化群体,预计未来常住外籍人士将占社区总人群的15%。
而物业企业人才普遍学历不高,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服务高端人群需求面临着挑战,特别是传统的基础性“四保”服务难以满足产业社区人群宜居、宜业、宜商的需求。
第二,物业运营方面的挑战。
产业社区的物业不但要服务好,更要运营好。
麓湖社区容积率极低,公共区域面积大,特别是2400亩水域要维持Ⅱ类水质的现状需要长期投入巨额的经费,社区治理的总体成本极高。
这要求物业服务要把产业社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进行运营,所得利润用于平衡公共区域治理所需;这对于大多数仅关注住宅的基础物业企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三,治理能力方面的挑战。
产业社区治理,自治是动力,法治是保障。
麓湖产业社区不但物业类型多,而且权属主体多。
物业类型不但有居住区、公园、湖区水域,还有总部经济、创意产业集群等。
物业类型不同,对物业管理的专业性需求也不同,要同时管理好这些物业存在挑战。
麓湖有66个组团,理论上可能产生66个业主委员会,聘请66家物业企业进行管理,此外,麓湖社区还有其他的开发商,权属主体不仅有个人还有企业,不仅有公权还有私权,多主体在共同治理中很难达成统一的规则,有可能造成物业管理区域的割裂,降低物业治理效能。
二、物业服务在产业社区发展治理中的功能与发展趋势(一)功能在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中,物业服务发挥自身专业和服务优势,有效分担社区工作人员的防控压力,为筑牢疫情联防联控安全防线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肯定,体现出了“最后一公里”的服务价值,充分说明物业服务是以市场方式承担社会责任、提供社区服务、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主体和有效手段。
全国产业园案例
以下是一些全国各地的产业园案例:
1. 上海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是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
园区内聚集了众多国内外优秀智能制造企业及创新创业项目。
2. 北京互联网金融产业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是以互联网金融为主题的产业园区。
园区内设有众多互联网金融企业、孵化器、投资机构等,是国内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
3. 广东佛山南海德云产业园:位于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是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产业园区。
园区内涵盖了文化创意、设计、艺术、传媒等多个领域的企业和项目。
4. 成都高新西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位于四川成都市高新西区,是以生物医药为重点发展方向的产业园区。
园区内集聚了众多生物医药企业、科研机构和医疗资源,是西部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集聚区。
5. 浙江杭州西溪创意产业园:位于浙江杭州市西湖区,是以创意产业为主的产业园区。
园区内汇聚了众多创意设计、动漫、影视等企业和项目,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创意产业集聚地。
这些案例代表了全国各地不同地区在不同领域的产业园发展情况,展示了我国产业园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这些产业园的
建设和发展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吸引人才创新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的社区1. 引言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几乎包含了所有领域的概念,而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和城市化的不断扩张,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定义、特征、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将介绍几个成功的可持续发展社区案例,以提供实践经验。
2. 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定义可持续发展社区是指以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维度为基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满足当前社区居民的需求,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社区。
可持续发展社区通常具有以下特征:•环境可持续性:社区建设和运营应遵循环境友好原则,减少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经济可持续性:社区应有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以确保社区居民的生计与发展。
•社会可持续性:社区应为居民提供基本的教育、医疗、居住等基础设施,并保障公平、安全、健康的社区环境。
3. 可持续发展社区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建设对于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原因:3.1 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建设能够提供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解决方案。
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减少排放和浪费,社区能够在环境友好的前提下满足居民的需求。
此外,社区居民也可以通过参与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3.2 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社区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社区的规划和设计应注重人文关怀,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
此外,社区应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促进社交互动和邻里合作,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3.3 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可持续发展社区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机会。
通过发展可持续产业和吸引投资,社区能够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并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社区经济的发展还能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形成良性循环。
4. 实现可持续发展社区的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社区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合作。
乡村产业项目识别案例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乡村里,住着老张。
老张可是个闲不住的人,一直琢磨着给村里找个能赚钱的产业项目。
一、发现商机的起点。
有一天,老张去城里走亲戚。
在亲戚家,他吃到了一种特别香甜的蜂蜜,那味道和自家村里偶尔能采到的野蜂蜜有一拼,但又有些不一样。
老张就好奇地问亲戚这蜂蜜咋这么特别呢。
亲戚告诉他,这是现在很流行的一种特色蜂蜜,是蜜蜂专门采集某种珍稀花种的花蜜酿成的,价格比普通蜂蜜高不少呢。
老张心里一动,想着自己村里那漫山遍野的花,说不定也能搞出点名堂来。
二、初步调查与分析。
1. 花的资源。
老张回到村里,就开始在村里村外溜达。
他发现村里的山上有各种各样的花,而且数量还不少。
虽然没有那种专门的珍稀花种,但常见的野花种类非常丰富。
老张心想,这么多花,肯定能养活不少蜜蜂,蜂蜜产量应该有保障。
2. 村民的意愿。
他挨家挨户地去和村民聊天。
大多数村民都表示,只要能赚钱,干啥都行。
不过也有村民担心,养蜂会不会很难,蜜蜂会不会蜇人,蜂蜜卖不出去咋办。
老张就给大家解释说,他会先去学习养蜂技术,而且村里这么多花,蜂蜜肯定不会差,肯定能卖出去。
慢慢地,很多村民开始对这个想法有点兴趣了。
3. 市场调研。
老张又跑到城里的一些农贸市场和特产店去打听蜂蜜的行情。
他发现普通蜂蜜价格比较低,竞争还很激烈。
但是那种有特色的、号称是纯天然野生花蜜酿成的蜂蜜价格就高很多,而且还很畅销。
老张就想,如果把村里的蜂蜜打造成绿色、天然的特色产品,肯定有市场。
三、项目识别与确定。
经过这一番调查,老张觉得在村里搞养蜂产业很靠谱。
他把自己的想法和村里的干部一说,村干部也觉得不错。
于是,大家就一起确定了这个养蜂的乡村产业项目。
四、项目实施与发展。
1. 技术学习。
老张带头去参加了养蜂技术培训班。
他学得可认真了,还做了好多笔记。
回来后就把学到的知识教给其他有兴趣的村民。
2. 蜂群引进。
村里凑了点钱,引进了一批优质蜂群。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小心翼翼地伺候着这些小蜜蜂,生怕出点啥差错。
硅谷产城融合案例硅谷的成功和繁荣是源于科技产业中心的聚集,这也造就了其中非常顶尖的人才、企业和机构。
但是硅谷在不断迅速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人口密集、交通拥堵、房价高等问题也日益加剧。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产业、城市和社区更好地融合起来,成为硅谷的重要挑战之一。
在硅谷,许多企业和机构通过深度参与到当地的城市规划和发展中,成为了硅谷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力量。
以下是几个硅谷产城融合的案例。
1. 谷歌位于芬尼大街的Campus谷歌在硅谷是一家非常知名和重要的科技公司,它以高质量的设计和经营方式享誉业界。
谷歌位于芬尼大街的Campus是谷歌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谷歌员工工作和休闲的场所,也是向公众开放的社区公共空间。
Campus的设计理念是创造一个与硅谷社区紧密相连的公共空间,其建筑群采用了多样化的设计风格与技术手段,打造出一个独特的、人性化的社区。
Campus面积设有各种类型的公共空间,包括科技博物馆、健身房、艺术画廊、图书馆、剧院和露天表演场所。
谷歌公司还与附近的社区合作,为当地的居民和学生提供工作培训和教育课程。
这样,Campus 成为了企业员工、周边社区居民和游客共享的优秀产城融合场所。
2. 费拉里角FLAR里的设计德·哈纳·奇接受了大学的邀请,在费拉里角FLAR里设计了一座集居住、娱乐和办公为一体的综合建筑体,满足人们对于愉悦生活的丰富需求。
该建筑采用独特的堆放形式,使内部空间的各个区域不断折叠、推移和交叉,实现不同功能空间的随意组合。
此外,建筑还采用了高效的节能系统和环保设计,最大程度地降低能耗。
她所设计的建筑大楼后面是一个公共开放空间,这个空间为邻近的小村庄的经济崛起创造了条件,人们可以来到这里举行各种活动,大楼上方的屋顶被设计为人们可以休息、娱乐的公共露台。
城市规划的设计,让这里成为了一个独特而充满生机的社区中心。
3. LinkedIn CampusLinkedIn是一个非常知名和重要的社交网络公司,为职业人士提供了相当有效的工具。
打造“龙泰”模式做强社区产业支撑--新津县太平社区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业支撑是关键。
今年以来,新平镇党委、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按照“用工业化的思路抓农业”的理念,积极探索创新社区现代产业发展方式,形成了以“公司化运作、园区化管理、规模化发展”为主要内容的“龙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龙泰模式”主要内容2007年,新平镇依托土地整理拆院并院项目,在本镇太平社区和狮子村全面启动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工作。
为进一步做强社区产业支撑,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支持太平社区支部和狮子村支部,发起成立了由村集体组织、农民个人组成的成都市龙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采取村集体组织、农民个人入股方式组建,推行“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自已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招引业主参与生产、为业主提供服务等方式,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进一步做强社区产业支撑,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二、主要做法1、组建公司,实行公司化运作。
在“龙泰模式”形成过程中,农业发展公司的组建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通过成立龙泰公司,使社区产业发展有了切实可靠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实际运作中,龙泰公司按照股份化模式组建,太平社区和狮子村作为公司股东,以社区拆院并院新增600亩土地,每亩500元作价入股;农户个人作为公司股东,以个人资金或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到龙泰公司,以每亩相同价格作价入股。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对外招租,土地产生的差价;二是引进业主,收取的劳务和其他服务费用;三是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项目产生的收入。
公司每年收益分配方面,30%用于股东分红,30%用于提作公司风险保障基金,40%用于扩大再生产。
2、建设基地,实行园区化管理。
为落实社区产业发展的载体平台,龙泰公司成立后,按照园区化的管理模式,对社区和农户入股土地进行统一经营,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统一配套基础设施。
公司通过积极对上争取、加大自身投入等方式,统一对基地内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行配套,着力提升基地形象、完善基地配套。
乡村产业振兴案例精选系列
乡村产业振兴案例精选系列如下:
1. 三瓜公社:位于合肥合巢经济开发区,通过融入“互联网+三农”发展理念,构建集一、二、三产业与农旅相结合的“美丽乡村”发展系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保护乡村原有的田林农湖系统,对荒地、山地、林地进行修整保护,修复水系,把乡村田野打造成诗意栖居、宜游宜业的家园。
2. 泰山村:位于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西南6公里,与新密搭界。
属于村集体与社会资本共同撬动模式。
3. 中郝峪: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博山大山深处,距城区40多公里。
属于综合发展模式。
4. 袁家村:位于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
属于村集体组织带动模式。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可以通过中国政府网等渠道获取更多有关乡村产业振兴的案例,也可以关注新闻媒体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报道,以了解更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