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院校名单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能源动力类专业有哪些能源动力类专业有哪些呢?同学们清楚吗,不清楚的话,快来小编这里瞧瞧。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能源动力类专业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能源动力类专业有哪些能源动力类专业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501;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502T;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503T;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504T。
能源动力类专业简介一、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
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
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
2012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调整热能与动力工程为能源与动力工程。
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具有很宽的专业知识面,是一个能源、环境与控制三大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
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能源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基础知识,掌握新能源转换与利用原理、新能源装置及系统运行技术、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方面的新能源科学领域专业知识,能在国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开展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四、储能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是2020年我国高校新设置的本科专业,学位授予门类为工学,修业年限为四年。
开设大学有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和吉林东北电力大学。
拓展阅读:自动化类专业有哪些自动化类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等。
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
自动化(Automation)是指机器设备、系统或过程(生产、管理过程)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直接参与下,按照人的要求,经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实现预期的目标的过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上海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上海电力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东北电力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西华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南京工程学院中国计量学院邵阳学院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贵州大学燕山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南昌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西南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中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集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烟台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南华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大连水产学院沈阳工程学院重庆理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沈阳化工学院天津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长春工程学院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 等级的学校有:新疆大学广西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青岛大学湘潭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河北科技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北理工大学中原工学院长安大学茂名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广东海洋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山东交通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佳木斯大学陕西理工学院东莞理工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江苏工业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化工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南昌工程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青岛理工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青岛科技大学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平顶山工学院德州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能源学院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D+等级的学校有:江西蓝天学院宁夏理工学院。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201X热动专业大学排名及专业介绍高考结束之后,大家也开始填报志愿了,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不止要选择学校,也需要选择专业,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好的201X热动专业大学排名及专业介绍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1X热动专业大学排名列表1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简介热能与动力工业专业包括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它的前身是水电站动力装置专业,成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那时候新中国刚刚起步,设立了诸如华东水利学校、华北水电学院等专门院校,这些院校的设立,对国家水患的治理和经济的长远发展培养了一定的专业技术人才,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建国初期对水电建设人才的迫切需求。
后来随着改革的需要,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并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该专业包含了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制冷与低温技术、水利水电动力、能源工程等专业。
从专业的高技术上来看,热能与动力工程设备系统复杂,集机械、电力、电气、电子、液压、计算机等多学科与一体,自动化程度很高;从生产上来看,热能与动力工程设备基本上实现了自动、远动控制以及计算机监视。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水平,完全能适应生产的要求。
2 我国热能与动力工业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占其他商品消费的百分之七十六。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我国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面临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煤炭生产与消费也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目前已经探明的常规能源储量及可开采量在世界能源储量中十分有限,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十分匮乏。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随着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兴起,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度有增无减,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我国的能源安全和能源危机面临着严峻挑战,比世界总的能源形势的潜在危机还要大。
新能源技术专业开设院校以及评级
以下是一些新能源技术专业开设较好的院校,并按照综合实力对
其进行了初步评级。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国内首家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该
校在新能源技术领域拥有一流的研究实力和综合能力。
2. 清华大学(A级)
清华大学拥有全面的学科布局和强大的研究实力,并在新能源领域取
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新能源技术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和综合实力,尤其在太阳能、风能等领域的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4. 同济大学(A级)
同济大学在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一流的研究和教学水平,特别在
可再生能源与智能电网等方向较为突出。
5. 天津大学(A-级)
天津大学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其在太
阳能光伏、风能等方面的研究具有较高的水平。
6. 上海交通大学(A-级)
上海交通大学在新能源技术领域拥有一定的研究实力,尤其在太阳能、风能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评级仅供参考,综合评价应该基于多个因素,如学科建设、科研成果、师资力量、实验条件等。
因此,在选择院校时,建议结合个人兴趣和专业发展方向,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做出选择。
中国高校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汇总中国高校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所属院系及研究方向大庆石油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建筑节能技术02室内空气品质控制技术与评价方法03供热与热能利用技术04建筑设备设计方法及理论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人工环境理论与系统02热泵理论与应用技术03空调制冷系统运行特性分析04建筑能耗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05热能利用与供热系统优化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_01室内建筑环境品质的模拟与实验研究_02建筑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_03低品位能源的研究与应用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_07制冷工艺与设备开发_06节能技术与新能源开发利用_05建筑火灾安全科学与技术研究_04通风与空调技术_03相变储能理论与技术_02室内空气质量保障技术_01供热与空调节能技术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_高效换热器的理论研究及应用_制冷空调技术与设备_建筑节能_流体力学及两相流理论及应用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供热、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建筑节能02空气调节广州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01.空调系统理论与建筑环境控制技术02.空调与建筑节能技术03.燃气与能源利用技术04.制冷空调设备与技术05.强化传热与设备节能06.设备工程07.建筑系统智能控制技术南京师范大学动力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暖通空调系统节能与优化02制冷机性能研究03热力系统节能技术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空气调节与制冷技术02热能利用技术03建筑热工与建筑节能技术04建筑环境与设备自动化05空调蓄能技术06太阳能的热利用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空调工程01空调系统设计及设备开发02矿山环境控制技术03工业通风与空调技术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空调工程01人工环境理论02人工环境设备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_01燃气燃烧与应用_02太阳能的热利用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建筑室内环境工程02地下通风与空调03建筑节能技术南华大学建筑工程与资源环境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室内环境与空调技术研究02热工流体试验技术及计算机仿真研究03建筑热能技术研究04风力技术及环境治理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19空调系统优化20室内环境品质研究18建筑热环境调节与节能17空气洁净技术及通风工程15空气污染控制16热源与节能技术13空调及制冷系统的动态特性及节能研究14空调室内品质与通风效率11新能源开发与利用12能源转化与环境保护09制冷及热泵系统研究10热能利用08室内环境控制理论研究及其系统的优化和评价07空调制冷系统节能研究05置换通风技术及应用06冰蓄冷低温送风系统优化与评价04建筑环境的模拟与调控01空气调节过程、空气品质与节能新技术02室内环境调控03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09建筑及列车空调新技术10低品位能源利用与节能11室内热舒适与微气候安全07人工环境的调控机理与优化模式08建筑环境与可再生能源利用04建筑热工与建筑节能05建筑能耗模拟06TMY数据库01空调节能新技术02室内空气品质控制技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2人工环境特征01人工环境系统分析与控制3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技术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7燃气燃烧理论与技术06城市燃气输配系统优化研究06城市燃气输配系统优化研究05暖通空调CAD与系统模拟与仿真技术04室内空气污染与洁净技术03智能建筑设备控制理论与技术02建筑物能源有效利用与开发研究01通风空调工程理论与技术西南石油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人工环境设备及自动控制与故障诊断02热能利用及燃气输配与规划03人工环境理论04人工环境系统05燃气管道系统的风险评价技术与风险管理06燃烧器具及设施的分析设计与应用07燃气管道及系统的安全性检测、强度评价与寿命评估08燃气计量及实践09储气系统建造理论与方法西华大学(原四川工业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建筑设备设计理论及优化技术02建筑环境模拟与测试技术03建筑设备智能控制技术04建筑及建筑设备节能技术05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5隧道、矿井空调与降温04置换通风、采暖新技术03冰蓄冷空调与低温送风技术02室内环境控制与室内空气品质优化01制冷、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动力工程系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室内热湿环境与空气品质控制02暖通空调过程与系统仿真及优化03热能利用技术与设备04建筑节能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暖通空调理论与技术02燃气工程理论与技术03冷热源理论与建筑节能04建筑火灾安全理论与技术05强化传热理论与技术06建筑设备系统智能化01建筑节能理论与技术02可持续建筑环境理论与技术03建筑设备智能化理论与技术04建筑火灾烟气控制理论与技术05流体输配理论与技术06建设工程信息流及仿真上海理工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暖通空调系统优化及节能技术02大空间建筑室内环境及空调设计研究03空调系统自动控制技术04人工环境设备的性能研究及开发05净化空调技术06通风除尘系统设计研究07流体机械在暖通工程中的应用08可再生能源在供热空调中的应用研究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人工环境控制及节能技术02燃气燃烧技术及设备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4.建筑节能技术03.安全通风技术02.空调系统热湿传递与舒适性研究01.室内空气品质及控制技术05、热湿环境控制04、冷热源技术与应用03、通风空调与气体净化02、现代空调与节能技术01、建筑环境空气质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空气洁净技术空调系统节能供热空调系统节能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1.空气调节与制冷新技术2.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技术3.暖通空调系统的数值模拟4.人工环境及楼宇智能化5.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与优化6.室内空气品质监测与控制技术01空气调节与制冷新技术02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技术03暖通空调系统的数值模拟04人工环境及楼宇智能化05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与优化06室内空气品质监测与控制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城市地层新能源空调工程02深井降温原理与技术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建筑热工与能源利用02空调节能与自动控制03燃气输配与燃烧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室内人工热湿环境和空气质量02通风空调制冷技术与设备03供热与热能利用04城市燃气输配05燃气燃烧与应用06流动传质传热07建筑节能技术08智能建筑设备自动控制09建筑设备设计方法及理论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燃气燃烧与安全技术02燃气输配技术03制冷、空调新技术与节能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低温热源热泵应用研究02建筑环境控制系统节能03寒冷地区太阳能应用04低温热源有效利用技术天津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1.人工环境控制2.空调系统节能与优化3.空调用冷热源技术南京工业大学城建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建筑与建筑环境设备节能技术02夏热冬冷地区暖通空调特性研究03建筑设备智能化技术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人工环境理论与控制技术02人工环境数值仿真技术03热力系统优化与节能技术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新能源开发与建筑节能02空调、制冷技术与设备03通风除尘与净化技术04列车空调技术05热湿传递及工程应用06空调自控与仿真技术07室内微气候与热舒适兰州理工大学(原甘肃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相变储能理论与技术研究02室内空气质量保障技术03暖通空调系统测控理论与技术04节能技术与新能源开发利用05制冷工艺与设备开发06通风与除尘技术07建筑热工与建筑节能技术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空调技术热湿交换过程02建筑节能技术03空气洁净技术01供热与热能利用技术02通风除尘技术03空气调节04制冷技术05太阳能利用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空调与建筑节能技术02燃气工程与能源利用技术03太阳能利用技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燃气动力与空调工程02燃气输配与应用技术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5暖通空调CAD与系统模拟仿真技术04高效换热技术的研究及应用03室内污染物通风与空气品质控制02智能建筑设备控制理论与技术01建筑节能技术南华大学建筑工程与资源环境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建筑环境与设备试验及计算机仿真技术02空调系统节能及智能化控制03城市绿色能源利用技术开发04风力技术应用及环境治理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空调过程分析与节能02建筑通风理论与技术03高寒地区采暖01公路隧道运营与施工通风02地下工程灾害控制03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04隧道通风与防灾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蒸发冷却及喷水室技术02空气过滤材料03建筑节能技术04流动换热数值模拟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建筑节能与集中供热新技术02空气污染控制、空调及人工环境03燃气输配及应用技术研究04热能测试与自控技术中南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人工环境理论02人工环境系统03人工环境设备04热能利用、输配与规划05智能建筑节能技术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系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暖通空调基础理论和技术02气体净化及室内污染物控制03暖通空调系统节能04空调系统故障诊断技术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内部设备防护及空气环境质量控制02国防工程内部设备信息化理论与综合布线技术01防护工程内部设备防护及空气质量控制02地下工程防潮除湿及节能技术03防护工程内部设备及系统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1人工环境系统节能与自然能源的利用02低能耗建筑性能评价和控制03太阳能建筑中的各种关键问题04制冷空调中的能源利用05现代流体网络理论及应用。
能源类专业全解析(六大类)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是世界上唯一以煤炭为基本能源的大国。
我国一方面依赖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发展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新能源的发展成为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另一个突破口。
新能源是一个很笼统的说法,新能源的种类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还会有陆续的新能源被发现,不同专业对应不同的种类,像太阳能是光电工程(光伏发电)。
一、油气勘探2009年中石化首次进入世界500强行列前10强,排名第9位;中石油首次进入前20位,名列第13位;中国海油由去年的第409位跃升至第318位。
中国石油企业已成为全球大公司阵营和世界石油工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而这仅仅是中国石油工业从落后走向强大的一个缩影。
中华英才网上所发布的职位显示出,油气勘测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占据我国职业需求的前5名,尤其是地质工程师和钻井工程师有明显的人力资源匮乏的现象。
1、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与油气勘探相关的专业很多,如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等。
这些专业都是比较传统的专业,在这里我要介绍的是一个新兴专业——煤及煤层气工程。
说到煤、石油、天然气这些能源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可是要说到煤层气呢,好像这个词大家比较陌生。
其实,我国的一次性能源70%来自煤炭,可发生的矿难中有很大一部分也是由于煤层气爆炸引起的。
煤层气到底是什么呢?煤层气俗称瓦斯,是一种藏于煤层当中的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它在燃烧时,与氧气混合到一定比例就会引发爆炸。
这个专业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就是地面开采,地面开采没有危险性,跟常规的天然气开采有点类似,就是在地面打一个井下去,然后抽出煤层气。
还有一个方向是井下抽产。
在没有开采煤炭之前,我们把煤中的瓦斯,或者说把煤层气抽采出来,减少煤矿的安全事故。
本科专业工学之能源动力类介绍本期介绍工学之能源动力类(专业代码0805)。
五、能源动力类能源动力类,下设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代码080501)、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代码080502T)、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0503T)、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0504T)、能源服务工程(专业代码080505T)等5个本科专业。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能源服务工程等为特设专业。
(一)能源与动力工程1.开设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部分高校2.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前十高校1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2清华大学北京3上海交通大学上海4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5天津大学天津6中国科学技术大安徽合肥学7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8华北电力大学北京9东南大学江苏南京10重庆大学重庆3.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暖通工程、产品开发、机械设计、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
(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1.开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部分高校2.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排名前五高校5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3.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就业方向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毕业生可在从事热力工程、煤化工程、火力工程、暖通工程、排水工程、电力工程、工程设计、技术支持、设备制造、设备检修、生产管理等工作。
(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1.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高校2.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前十高校6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7江苏大学江苏镇江8北京工业大学北京9重庆大学重庆10北京科技大学北京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电力工程、热能工程、火力工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新能源管理等工作。
(四)储能科学与工程1.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高校2.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暂无数据)3.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储能领域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改造等工作。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上海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上海电力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东北电力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西华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南京工程学院中国计量学院邵阳学院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贵州大学燕山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南昌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西南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中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集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烟台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南华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大连水产学院沈阳工程学院重庆理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沈阳化工学院天津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长春工程学院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 等级的学校有:新疆大学广西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青岛大学湘潭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河北科技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北理工大学中原工学院长安大学茂名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广东海洋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山东交通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佳木斯大学陕西理工学院东莞理工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江苏工业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化工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南昌工程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青岛理工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青岛科技大学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平顶山工学院德州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能源学院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D+等级的学校有:江西蓝天学院宁夏理工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方向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现能源与动力工程)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开设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院校名单
[北京] 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石油大学
[天津] 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学院、天津商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河北] 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理工学院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学、太原重型机械学院
[内蒙古] 内蒙古工业大学
[辽宁] 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大连水产学院、辽宁科技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学院
[吉林] 吉林大学、东北电力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水产大学、上海电力学院
[江苏] 江苏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苏州大学、南京工程学院
[浙江] 浙江大学
[安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
[福建] 集美大学
[江西] 南昌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
[山东] 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河南] 洛阳工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焦作工学院、郑州大学
[湖北]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化工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南] 湖南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中南大学、长沙电力学院
[广东]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五邑大学、湛江海洋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广西] 广西大学
[重庆] 重庆大学
[四川] 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工业学院
[贵州] 贵州工业大学
[云南] 昆明理工大学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 甘肃工业大学、兰州铁道学院
文章来源:/wenwen/wenwen
原文链接:/wenwen/new/242015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