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灵仙种植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13 MB
- 文档页数:5
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_威灵仙的药用价值*导读:中草药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威灵仙图片、威灵仙的药用价值、威灵仙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中草药威灵仙目录(可点击哦):威灵仙简介威灵仙图片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威灵仙的药用价值威灵仙的副作用威灵仙栽培技术*威灵仙简介威灵仙,中药名,为毛莨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和根茎。
根茎呈柱状,长1.5~250px,直径0.3~37.5px;表面淡棕黄色;顶端残留茎基;质较坚韧,断面纤维性;下侧着生多数细根。
根呈细长圆柱形,稍弯曲,长7~375px,直径0.1~7.5px;表面黑褐色,有细纵纹,有的皮部脱落,露出黄白色木部;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皮部较广,木部淡黄色,略呈方形,皮部与木部间常有裂隙。
气微,味淡。
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威灵仙图片*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
主治痛风顽痹、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膝冷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疟疾,症瘕积聚,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咽。
1、《唐本草》:腰、肾、脚膝、积聚、肠内诸冷病,积年不瘥,服之效。
2、《开宝本草》:主诸风,宣通五藏,去腹内冷滞,心隔痰水久积,症瘕痃癣气块,膀胱宿脓恶水,腰膝冷疼及疗折伤。
3、《本草衍义》:治肠风。
4、《本草衍义补遗》:痛在上者(上者一作上下者)服之。
5、《本经逢原》:痘疹毒壅于上不能下达,腰下胫膝起灌迟者,用为下引。
6、《南京民间药草》:鲜根泡酒服治胃痛;和白糖打烂敷脑门处一昼夜,见皮肤生泡即除去,治牙龈肿胀。
7、《安徽药材》:捣敷眉心治白喉。
8、《广西中草药》: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利尿,止痛。
治风湿骨痛,黄疸,浮肿,小便不利,偏头痛,跌打内伤。
*威灵仙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威灵仙味辛、咸,性温,有毒,具有消骨哽、通经络、祛风湿的功效,治扁挑体炎、风湿痹痛、痛风顽痛、屈伸不利、筋脉拘挛、肢体麻木、腰膝冷痛等症。
威灵仙高产栽培技术
李军;许世泉
【期刊名称】《特种经济动植物》
【年(卷),期】2005(008)007
【摘要】成灵仙为毛莨科多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
别名山辣椒秧子、铁扫帚、老虎须、百条根等。
以根人药.主要成分为三萜皂甙、铁线莲甙(A、B、C)、白头翁素、白头翁内脂、甾醇、糖类、酚类、氮基酸等,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功能,用于风寒湿痹、四肢麻木、跌打损伤、扁桃体炎、腮腺炎、关节炎、黄疽型肝炎等症。
分布于我国东北、河北、山东等地。
【总页数】1页(P30)
【作者】李军;许世泉
【作者单位】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黑龙江省北安,164094;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市左家镇,1312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
【相关文献】
1.威灵仙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J], 韦东廷;叶靖平;徐路梅;杨旺;陈德眉;陈叶龙
2.威灵仙及其易混品铁丝威灵仙、云南威灵仙的鉴别 [J], 姜彩娥;熊南燕;王永艳
3.GC同时测定威灵仙中棕榈酸和亚油酸的含量 [J], 张苇苇
4.威灵仙标准化栽培技术 [J], 姜涛
5.威灵仙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J], 李新竹;杜春洁;鞠成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威灵仙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韦东廷;叶靖平;徐路梅;杨旺;陈德眉;陈叶龙
【期刊名称】《广西农学报》
【年(卷),期】2010(025)002
【摘要】介绍在百色市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中药材威灵仙野生变家种的繁殖方法及无公害栽培技术.该技术经测产验收,每667m2产量达230kg,产量较高.
【总页数】3页(P73-74,53)
【作者】韦东廷;叶靖平;徐路梅;杨旺;陈德眉;陈叶龙
【作者单位】百色广洋百草开发有限公司,广西,百色市,533000;百色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西,百色市,533000;百色广洋百草开发有限公司,广西,百色市,533000;百色广洋百草开发有限公司,广西,百色市,533000;百色广洋百草开发有限公司,广西,百色市,533000;广西药科学校,南宁,53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
【相关文献】
1.威灵仙及其易混品铁丝威灵仙、云南威灵仙的鉴别 [J], 姜彩娥;熊南燕;王永艳
2.GC同时测定威灵仙中棕榈酸和亚油酸的含量 [J], 张苇苇
3.威灵仙标准化栽培技术 [J], 姜涛
4.不同来源威灵仙抗炎镇痛谱效关系研究 [J], 鞠成国;张强;唐婷婷;王巍
5.威灵仙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J], 李新竹;杜春洁;鞠成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铁线莲种植技术以及注意事项铁线莲种植技术以及注意事项铁线莲怎么种?【本人解语】栽培:栽植时间:北方在解冻后,中部在4—5月。
根部周围不要填压得太紧,用手稍压即可。
盆栽植株的土团顶部要和表土齐平;裸根种植时,根冠应低于地表5匣米。
栽植后上面覆盖厚10厘米的泥炭或腐殖土,以避免根部在夏季过分受热,同时可保持土攘湿润。
幼苗均以一次定植为妥。
春、秋移植均可。
在老枝上着花的种类如铁线莲类、转子莲类等,仅作轻度修剪;在新梢或侧枝上开花的种类如杂种铁线莲类、毛叶铁线莲类等,则可修剪略重。
选背风向阳处以带土球的植株定植。
1、场地准备不管是阳台、露台还是庭院,需要至少2小时的直射光照条件。
南方因为夏天较热,所以有一定的荫蔽条件最好,如林缘,墙壁。
地栽方式时,南方雨水多,需注意不至于涝。
铁线莲多为藤本,单株铁线莲可以预留2米高1米宽的攀援面和支撑物。
亦可以做花柱、花凉亭、花拱门、花篱笆等应用方式。
准备好花架是必须的。
2、盆栽任何盆子均可以,但底部需透水,最好垫一层盆底石。
介质以疏松、透气、保水、保肥、干净为好,盆表面可覆盖松鳞或者其他园艺覆盖物。
肥料则以全营养控释肥为好,可以加入一些骨粉或者其他完全发酵的有机肥。
夏季若盆器被太阳直射,应进行遮阴。
盆栽的季节所受限制较少。
3、地栽地栽一般春季或者秋季进行。
地栽苗以带介质的容器苗为妙,栽培前容器苗充分浸水。
种植穴应大于容器苗的3-4倍,混入一些专用栽培介质,采用控释肥或者有机肥最为底肥。
注意不要积水。
种苗下种时,适当的深栽5-10厘米,有益于枯萎病的恢复。
4、种苗裸根苗购得后最好先盆栽,待根系团住介质后再移入土壤中,特别是气温很低或者气温很高时。
日常管理1、水保持介质充足湿润,但不积水。
2、肥施足底肥,平时可以用水溶性肥料进行补充。
叶色发黄,斑驳,可能是缺元素的征兆。
3、病虫注意防治枯萎病,定期用杀菌剂浇灌根部。
需要防潜叶蝇和线虫。
4、修剪和绑扎及时绑扎,使其按照期望的方向生长。
铁线莲的栽培技术与观赏应用铁线莲(ClemaUsfhridU别名山木通、番莲、威灵仙、铁线牡丹、番莲、金包银。
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多为木质藤本或多年生草本,长约1~3米。
铁线莲茎棕色或紫红色,具6条纵纹,节部膨大,二回三出复叶。
小叶狭卵形至披针形,全缘,脉纹不显。
少数是宿根直立草本。
复叶或单叶,常对生。
花单生或为圆锥花序,萼片大,花瓣状,蓝色、紫果色、粉红色、玫红色、紫红色、白色等,雌、雄蕊多数。
园艺品种很多。
花期6~9月。
果期秋季。
铁线莲原产北半球广大地域,而中国以华中、西南为多。
本属约有300余种,中国有110种,广泛分布于低山区的丘陵灌丛中。
铁线莲喜肥沃、排水良好的碱性壤土,忌积水或夏季干旱而不能保水的土壤。
耐寒性强,可耐零下20度低温。
栽培技术铁线莲繁殖可采用播种、压条和扦插繁殖。
种子成熟后即采即播,多秋播。
种子有休眠性,若春播,需沙藏处理,翌春再播。
实生苗笫一年生匕缓慢,要精心管理,2~3年后即可开花。
压条繁殖,可于早春季节用去年成熟枝条进行,通常经过一个生长季节后可生根,但繁殖量小。
扦插繁殖,适用于大多数种类,可于7~8月取当年生半成熟枝条进行,以泥炭和河沙各半混合作基质,扦插深度以节上的芽露出土面为宜。
分株繁殖,适于丛生种类,宜在晚秋进行。
此外还可用嫁接和组织培养方法进行繁殖。
铁线莲属植物性耐寒忌暑热。
夏季由于阳光直射地面会使地温升高,而使其根部受损影响生长。
所以栽植地应选择少阳光直射的地方,或在植株根茎部地面加盖些覆盖物抑制地温上升。
栽培地土壤应以中性或微碱性为宜,且要求保水和透气性好并富含有机质。
在种植时需在土壤中添加充分腐熟的堆肥作基肥,并在根冠周围混加腐叶土、泥炭等;由干用肥和混土而使土壤变为酸件时,可添加硝石灰、草木灰等来中和。
追肥可于早春和晚秋在植株基部施腐熟的有机肥或化肥、复合肥。
习惯上,将铁线莲属植物沿墙种植,任其自然生长,但与其他植物混种,如藤本月季、藤本绣球、爬山虎等则效果更好。
大花威灵仙的观赏价值和园林用途
大花威灵仙的观赏价值和园林用途
大花威灵仙的观赏价值和园林用途
大花威灵仙的花色丰富,常见颜色有玫瑰红、粉红、紫色和白色等,有重瓣和单瓣之分,花期5~6月。
多做高档盆花栽培,国内已有不少园艺爱好者开始种植这种美丽的植物。
大花威灵仙的株形丰满美观,为提高观赏效果;而不可修剪,以防剪除花芽,导致当年无花可赏。
一般可在秋季植株进入休眠后进行轻度修剪,只剪除过于密集、纤细和病虫茎蔓即可,对于过长的、徒长茎蔓,也可采用修剪进行短缩。
铁线莲的茎细而脆容易折断,应注意对茎蔓的绑缚牵引。
对于要保留的枝条,操作时要注意保护,以防折断。
园林栽培中可用木条、竹材等搭架让铁线莲新生的茎蔓缠绕其上生长,构成塔状;也可栽培于绿廊支柱附近,让其攀附生长;还可布置在稀疏的灌木篱笆中,任其攀爬在灌木篱笆上,将灌木绿篱变成花篱。
也可布置于墙垣、棚架、阳台、门廊等处,效果显得格外优雅别致。
第1页共1页。
种植技术—威灵仙栽培技术
威灵仙,别名,铁脚威灵仙、铁扫帚、青龙须、老虎须、百条根。
植物形态藤本。
茎叶干后变黑色。
羽状复叶对生,小叶3~5,狭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长3~7cm,宽1.5~3.6cm,先端钝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上面沿脉有毛;叶柄长4.5~6.5cm。
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被片4,白色,外面边缘密生白色短柔毛。
瘦果狭卵形而扁,疏生柔毛。
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坡、山谷或灌丛中。
我国西南、华东、中南及陕西等地有分布。
采制秋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性状根茎呈不规则块状,长1.5~10cm,直径0.3~1.5cm,表面淡棕黄色,顶端残留茎基,两侧及下方不多数细长根。
根圆柱形,略弯曲,长7~25cm,直径0.1~0.3cm,表面棕黑色,有时皮部脱落露出黄白色木部。
质硬脆,断面木部类方形。
味微苦。
化学成份含原白头翁素、白头翁素、毛莨甙、铁线莲皂甙,尚含多种甙元为齐墩果酸的皂甙。
性味性温,味辛、咸。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用于风寒痹痛、四肢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用量6~9g。
生长习性野生于山谷、山坡林边或灌木丛中。
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凉爽、有一定荫蔽度的环境和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为佳。
繁殖方法用种子和根芽繁殖。
1.选地与整地:选背阳、日照时间较短、土壤较深厚的地块,全垦,深耕耙细,起畦。
2.播种方法(1)育苗移栽:春天用撒播法育苗,覆土不超过1厘米,然后用稻草盖畦面,在适温、适湿下,约半个月出苗。
出苗后50—60天移栽定植。
威灵仙的种子发芽需要的时间较长,发芽的温度范围为15~25℃,发芽最适温度为20℃。
超过30℃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种子寿命短,隔年种子发芽率只有16%左右,无使用价值。
(2)根芽移栽:春天根芽未萌动前用刀切取根芽,然后直接移栽至大田。
两种方法定植于大田的株行距为30厘米X40厘米,挖穴种植。
种前穴内放足基肥。
1.中耕除草:育苗期间,幼苗出土后及时揭去所盖之稻草,当苗高3—5厘米时中耕除草1次,以后视杂草生长情况再中耕除草l一2次。
定植于大田后每年中耕除草2—3次。
2.追肥:苗期结合中耕除草施淡而少的人粪尿或其他氮肥,定植后施2次含磷的肥料或复合肥。
3.修枝:为促进根系发展,适当剪去过密的藤条。
采收加工威灵仙以根入药。
栽后2年于秋冬两季挖取根部,除去茎叶,洗净泥土,切段后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