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病理学蔬菜病害一
- 格式:pptx
- 大小:6.89 MB
- 文档页数:116
梨锈病病害症状:受害叶片正面形成橙黄色斑点,边缘具黄绿色晕圈,后期产生小黑点。
叶背隆起,长出黄色毛状物,产生黄褐色粉末转主寄主桧柏树,受害部位枯黄,早春雨后形成冬孢子角,胶化膨大,产生担孢子再转移到梨叶上为害。
病原:担子菌梨胶锈菌。
病菌在整个生活史上可产生4种类型孢子:性孢子器(性孢子,受精丝)、锈孢子、冬孢子、担孢子。
发病条件:1)发病轻重与梨园周围桧柏及柏科植物数量。
(2)气候因素:一般只侵染与嫩组织,当梨萌芽,幼叶展开时,如值天气多雨,同时温度适合冬孢子萌发,产生大量担孢子,发病重。
(3)品种抗病性差异:一般中国梨最感病,日本梨次之,西洋梨最抗病。
防治方法:(1)梨园应避免与柏树多的地方靠近,砍掉梨区5公里范围内的柏树。
(2)药剂防治:若不能砍除桧柏等转主寄主,可在梨树萌芽前,即3月上中旬在桧柏上喷药1-2次,抑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
药剂:波美3-5度石硫合剂,0.3%五氯酚钠 + 波美1度石硫合剂,梨树上喷药应在梨树萌芽期至展叶后25天内进行,7-10天一次,2-3次,20%粉锈宁乳油1500 50%多菌灵 WP 1:800。
桃缩叶病病害症状:病叶皱缩、肥大。
皱叶主要沿着中脉发生,部分叶肉或全部叶肉变灰白色。
叶片变成红色或紫色,最后变黄色至褐色并脱落 .病叶表面有一层灰粉,这是病原菌孢子。
果实感病后大部分果面变红色并肿胀。
新梢感病则生长矮小和肿大,顶端叶弯曲。
依其特征,容易发现病株。
病原物:畸形外囊菌(Taphrina deformans (Berk.) Tul),病菌有性时期形成子囊及子囊孢子,多数子囊栅状排列成子实层,形成灰白色粉状物。
子囊孢子在子囊里面或外面,都可以用芽殖法产生很多的芽孢子。
芽孢子卵圆形,2.5~6×4.5微米。
由于芽孢子的存在,有时子囊内有8个以上的孢子,这是子囊孢子和由它分裂而成芽孢子共同存在的缘故。
芽孢子比子囊孢子为小,有两类:一类是薄膜的,有继续芽殖能力;一类是厚膜的休眠孢子。
蔬菜病害蔬菜上发生的病害多达几百种,但从病原来看基本上可分为五大类: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生理病害。
现将这几大类病害田间简单诊断方法介绍如下:细菌性病害一个特征是病普部位有腐烂、斑点、枯萎、溃疡现象,但无明显附着物。
另一个特征是发病后期发病部位往往有脓溢,这是其他病害所没有的现象。
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番茄青枯病等。
真菌性病害此类病害有病斑且病斑较大,尤其在发病中后期的病斑上病症(包括轮纹状斑、黑色斑、霉层、粉状物、黑点等)形成十分明显。
如黄瓜霜霉病、辣椒炭疽病等。
病毒性病害病毒靠昆虫传播或接触磨擦传播,几乎所有的蔬菜都可感染病毒病害。
蔬菜受病毒侵染后,往往出现维管束系统坏死。
主输导组织受害后,全株出现受害症状;支输导组织受害后,局部表现受害症状;微支输导组织受害,形成坏死斑点或斑块。
病毒病发病症状,没有脓溢、穿孔、破溃等现象,这是田间鉴别病毒病的主要依据之一。
根结线虫病可造成植株地上部分生长不良,地下部分膨大异常,似肿瘤状。
生理性病害首先从整个大田观察,出现的症状是成块成块的发生,不是像病毒、细菌、真菌侵染发病和线虫危害的那样是个别或局部发病,而是先出现发病中心,再向四周扩散蔓延。
非侵染性生理病害,由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非生物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植物病害。
如缺素症又称生理性病害。
因不能传染,也称非传染性病害。
猝倒病俗称“倒苗”、“霉根”、“小脚瘟”,主要由瓜果腐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侵染所致。
刺腐霉及疫霉属的一些种也能引起发病。
病菌寄主范围很广,严重时可引起成片死苗。
由腐霉属(Pythium)、疫霉属(Phytophthora)、丝核属(Rhizoctonia)等真菌引起的苗期植物病害。
可影响幼苗生长,严重时造成缺苗甚至毁种。
不同种类的真菌引起不同的症状。
腐霉属和疫霉属侵染幼苗的茎基部呈水渍状变软,使之迅速萎蔫,最后茎基部呈线状缢缩。
有时子叶尚未表现症状即已倒伏,故名猝倒。
1霜霉病:成株期叶片多从下部或外部叶片开始。
初期叶正面出现淡绿色小斑,扩大后病斑呈黄色,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
潮湿时,在叶背对相应位置布满白色至灰白色稀疏霉层。
病斑变成褐色时,叶片变黄,随叶片的衰老,病斑逐渐干枯。
大白菜包心期以后,病株叶片由外向内层层干枯,严重时只剩下心叶球。
2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叶片正背面产生白色圆形的粉霉斑,后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斑。
随后病斑连片布满整个叶面,粉状物由白色渐变成灰白色或污褐色,叶片枯黄、卷缩、变脆。
后期病斑粉霉层中散生黑褐色小粒点。
3豆类锈病,菜豆、豇豆、蚕豆、豌豆等在生长中后期都有锈病发生
叶片和茎初期呈现边缘不明显的褪绿小黄斑,后中央稍突起,扩大呈现黄褐色夏孢子堆,表皮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夏孢子)。
在豇豆上,通常可见到在一个夏孢子堆周围还有许多次生夏孢子堆围成一圈,其外围还有黄晕。
夏孢子堆一般多发生在叶的背面,叶正面只形成褪绿斑点。
4。
植物保护通论蔬菜病害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蔬菜病害基础知识•蔬菜病害的防治方法•蔬菜病害的预测与决策•蔬菜病害的实地调查与采样•蔬菜病害的实验技能•蔬菜病害案例分析01蔬菜病害基础知识1病害种类与识别23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如菜心霉病、菜豆锈病等,通常具有病状和病征。
真菌性病害由细菌引起的病害,如白菜软腐病、番茄溃疡病等,常导致组织坏死、腐烂。
细菌性病害由病毒引起的病害,如番茄病毒病、黄瓜花叶病等,症状常为黄化、卷叶、畸形等。
病毒性病害03病毒无细胞结构,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速度较细菌和真菌更慢。
病原物种类与特点01真菌具有细胞核、细胞壁等结构,可通过空气、水等媒介传播,繁殖速度较快。
02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等结构,可通过土壤、水等媒介传播,繁殖速度较真菌慢。
病害发生发展过程病原物侵染植株,通过伤口、气孔等途径进入植物体内。
侵染过程潜育期表现期传播与再侵染病原物在植物体内潜伏期,通常在适宜条件下开始繁殖。
病原物繁殖并表现症状的时期,通常在潜育期后出现。
病原物通过气流、水等媒介传播,对同一作物或其他作物进行再侵染。
02蔬菜病害的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用抗病能力强、产量高、品质好的蔬菜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避免连作,实施轮作制度,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合理轮作深翻土地,晒田、消毒,清除前茬作物的残留物,提高土壤肥力。
精整土地合理施肥、浇水、通风、除草,提高蔬菜的抗病能力。
加强田间管理利用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防治蔬菜病害,如赤眼蜂、瓢虫等。
利用天敌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蔬菜病害,如抗菌素、芽孢杆菌等。
微生物防治利用天然植物提取物制作农药,防治蔬菜病害,如苦参碱、藜芦碱等。
植物源农药生物防治根据蔬菜病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注意使用量和浓度,避免对蔬菜和人造成危害。
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在使用化学农药后,需要间隔一段时间才能采收蔬菜,确保农药残留量不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