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县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17.30 KB
- 文档页数:3
西坪乡一、基本情况西坪,原称西坪街,据传最早因董、王、郭三姓聚居,取名三房庄。
随着人口增长,后改名三合镇,又称西峡坪。
1936年(民国25年)改名西坪镇,属通渭县管辖。
解放后划归甘谷县,为第九区,1958年公社化时为西坪公社。
后与金山公社合并,为金山公社西坪管区。
1968年公社重新调整,将燕珍等公社合并为西坪公社,1985年改为西坪乡至今。
西坪乡位于甘谷县城东北部的渭北干旱山区,处于秦岭褶皱带延部分,大部分地区处于祁连山地槽中央地背斜之东端,出露的前寒武系地层有礼辛西部及西小河上游的震旦系,为变质岩及小量火成岩。
全乡地形被一河六沟分割成十条山梁,沟壑交错、土质瘠薄、多为红黑板土,透气性差。
地表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
东、北与秦安县接壤,西与八里湾相连,西北与大庄乡为邻,南面是金山乡。
行政区划面积103.2平方公里。
乡人民政府驻地石坪村石屲自然村,位于北纬34°54′,东经105°26′,距县城45公里。
全乡现有村民委员会21个,村民小组120个,自然村164个,总户数3532户,总人口18343人,均属汉族。
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元,在全县处于偏低水平。
西坪乡处于我国地形和气候的过渡带,冷暖两种气团常在此区交汇,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降水不均,但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影响农作物产量。
全乡年降水量为512毫米,为全县降水量较丰富的地区。
平均气温10.2℃,因受地势高低差别的影响,各地气温略有差异,地面温度平均为,最热的7月地面疲软度平均为26.1℃,最冷的1月地面温度平均在-2.6℃。
全年无霜期平均188天,最长可达229天,最短的只有157天。
我的家乡
甘谷县大像山镇西关小学六年级三班汪之量
“咱们甘谷能文能武,有胆有识,咱们甘谷不甘落伍,万水千山也能征服、、、、、、”每当听到这首豪迈、激昂、令人澎湃的歌曲,我心中不由充满骄傲和自豪!
我的家乡甘谷县-------被称为华夏第一县,有着辣椒之乡的美称。
甘谷县总面积达1572.6平方千米,人口有63万,风景优美。
如:景色宜人的水上公园,大像山等地。
水上公园背靠雄伟的巨佛像,总面积500亩,其中水域面积达300亩。
在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三月,条条轻垂的柳丝在春风的吹动下,把无限的绿意抖落出来。
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湖水波光粼粼,林荫小径,参天高树,湖中的小亭子宛如仙境一般,坐在这里仿佛江南水乡一般,在闲暇之余,挑一个暖和的天气,约三两好友,到公园里享受午后的阳光,既锻炼身体,又放松心情。
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太多美丽的瞬间不能一一陈列。
甘谷的风景不仅好,而且土特产也颇有名气。
甘谷辣椒是其椒身长,皮质厚,色泽好,辣味浓,油分多而享有盛誉。
它营养非富,含有辣椒碱。
蛋白质,胡萝卜素,大量维生素C,脂肪……甘谷酥圈圈具有色泽金黄,香酥脆绵,油而不腻,耐存久放之长处,而且也是甘谷最著名的一个特产。
其实家乡还有许多许多特产,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还是希望你们能亲自来看一看,尝一尝;亲身来感一番家乡浓浓的乡土气息。
家乡如我的母亲,是。
积极响应党委号召交特殊党费献一片爱心
佚名
【期刊名称】《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6(000)001
【总页数】1页(P13-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67.6
【相关文献】
1.华蓥审计局党员用交“特殊党费”为地震灾区献爱心 [J], 韩云虎;王振华
2.省国土资源厅干部职工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为灾区困难群众"送温暖、
献爱心" [J], 甄成
3.省国土资源厅干部职工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为灾区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 408人共计捐款44100元 [J], 甄成
4.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致全系统倡议书[J],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
5.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担当作为——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广大会员单位积极响应号召参与疫情防控 [J], 王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谷县基本情况简介(西坪乡基本情况简介)区域优势甘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位于天水市西北,渭河中游。
地处东经104°58′至105°31′,北纬34°31′至35°03′之间,东邻秦安县、麦积区,南接秦州区、礼县,西与武山县接壤,北与通渭县相连。
全县南北长60公里,东西宽49公里,总面积1572.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1.2万人。
甘谷属黄土高原地区,渭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县,境内长度41.6公里。
南部山区为秦岭山脉西延,北部山区为六盘山余脉,境内梁、峁、沟、壑起伏纵横,湾、坪、川、滩交错如棋。
渭河两岸为冲积小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灌溉便利,宜于种植,是全县主要农业经济区,也是全县工商服务业集中地,素有“金腰带”之称。
全县平均海拔1972米,最低1228米(六峰镇觉皇寺村东),最高2716米(古坡乡大条梁),相对高差1488米。
甘谷县地处大陆腹地,属东亚季风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
其特征为四季分明,冬干夏湿,光照充足,雨量偏少,夏热无酷暑,冬冷无严寒。
年平均气温11.5℃,其中最高(7月)月均气温25.4℃,最低(1月)月均气温-1.1℃。
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分布极不均匀,一般一至三月雨量偏少,七至九月雨水较多。
全年日照2350小时左右,日照率约50%,无霜期190天左右。
经济发展优势农业全县耕地面积88.23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冬小麦、洋芋、高梁、玉米、黄豆、糜谷等,经济作物有胡麻、油菜、药材、瓜类、蔬菜、水果、花椒、辣椒等。
其中甘谷辣椒独具特色,素以肉厚色艳味香著称,深得消费者青睐,已远销全国各地及韩国、美国和东南亚各国。
甘谷白条党参、红富士苹果久负盛名,远销东南沿海及世界各地。
以“燕家韭菜”、“雒家蒜苗”等为代表的无公害精细蔬菜畅销全国。
月季花品种繁多,品质优良,继“1999年昆明世博会”获1金6银7铜14枚奖牌后,又在全国第五届花卉博览会上获得6枚奖牌,甘谷已成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
甘谷文化传统
甘谷,位于中国甘肃省的一个古老县城,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这里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深受历史和地域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甘谷文化。
甘谷文化传统在民俗风情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每逢春节,甘谷人民就会举行盛
大的庆祝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舞龙舞狮和打铁花。
舞龙舞狮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舞者们身着五彩斑斓的龙袍,手持长龙和狮子的道具,跳跃起伏,展现出生机勃勃的节日气氛。
而打铁花则是一种传统的技艺表演,工匠们在打铁时将铁水溅洒在空中,形成绚丽多彩的花朵,让人叹为观止。
除了民俗风情,甘谷文化传统还在建筑艺术上有着独特的表现。
甘谷的古建筑
群保存完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甘谷古城墙和甘谷古堡。
这些古建筑以其厚重的城墙和精美的飞檐翘角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在这些古建筑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甘谷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可以体味到古代建筑工艺的精湛和独特。
甘谷文化传统还体现在饮食文化上。
甘谷的特色美食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如
甘谷凉皮、甘谷豆腐等。
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吸引了许多食客前来品尝,也成为了甘谷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甘谷文化传统以其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独特的建筑艺术和美味的
饮食文化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
这些传统文化不仅是甘谷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甘谷的文化传统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甘谷县旅游景点
甘谷县位于中国甘肃省兰州市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自然风光优美的旅游目的地。
以下是甘谷县的一些主要旅游景点:
1. 岐山:岐山是甘谷县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以其奇特的地质景观而闻名。
岐山有许多陡峭的山峰,山上垂直分布着数百个洞穴和寺庙,为游客提供了徒步和登山的机会。
2. 马蹄寺:位于岐山上的马蹄寺是一个重要的佛教寺庙,建于公元386年。
寺庙坐落在一座天然岩石的山崖上,由于其建筑形状独特,因此得名马蹄寺。
寺庙保存有大量的佛教文化遗产和壁画,吸引了许多信徒和游客。
3. 甘谷博物馆:甘谷博物馆是一个展示甘谷县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包括陶器、铜器、古代文献等,展示了甘谷地区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4. 岐山石刻:岐山石刻是中国历史最长、内容最丰富的石刻群之一,分布在岐山的各个洞穴和山崖上。
这些石刻记录了从唐朝到明朝的中国历史和文化,被认为是中国石刻艺术的珍品之一。
5. 靖边县城:位于甘谷县附近的靖边县是一个保留了悠久历史和传统建筑的古老县城。
在靖边县城,游客可以欣赏到传统的民居建筑和古街巷,感受到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魅力。
以上是甘谷县的一些主要旅游景点,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悠久的历史、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
甘谷县介绍
甘谷县隶属于甘肃省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北部,渭河上游。
东邻秦安县、麦积区,南接秦州区、礼县,西与武山县接壤,北与通渭县相连。
总面积1572.6平方千米。
截止2012年,甘谷县总人口63.02万人。
2013年,甘谷县实现生产总值49.82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81.65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4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2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4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20.8%。
甘谷县的名优特产有麻鞋,脊兽,油煎洋芋,甘谷浆水面,酥圈圈等,甘谷县的著名人物有潘钦岳,石作蜀,巩建丰,姜维,尹夫人等。
甘谷县先后荣获“全国辣椒之乡”、“中国花椒之乡”等荣誉称号。
截止2016年,甘谷县辖10镇5乡:大像山镇、新兴镇、磐安镇、六峰镇、安远镇、大石镇、礼辛镇、大庄镇、武家河镇、金山镇、西坪乡、八里湾乡、白家湾乡、谢家湾乡、古坡乡。
根据《甘肃省民政厅关于天水市秦州区中梁乡等9个乡撤乡改镇的批复》,天水市9个乡撤乡改镇。
甘谷县撤销金山乡,设立金山镇。
2015年10月9日,根据《甘肃省民政厅关于天水市秦州区齐寿乡等22个乡撤乡改镇的批复》(甘民复〔2015〕113号),甘谷县
大石乡、礼辛乡、大庄乡、武家河乡改为大石镇、礼辛镇、大庄镇、武家河镇。
位置境域
甘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北部,渭河上游。
地处东经104°58′~105°31′,北纬34°31′~35°03′之间,东邻秦安县、麦积区,南接秦州区、礼县,西与武山县接壤,北与通渭县相连。
全县南北长60千米,东西宽49千米,总面积1572.6平方千米。
地貌
甘谷县属黄土高原地区,南部山区为秦岭山脉西延,北部山区为六盘山余脉,境内梁、峁、沟、壑起伏纵横,湾、坪、川、滩交错。
渭河两岸为冲积小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
全县平均海拔1972米,最低海拔1228米(六峰镇觉皇寺村东),最高海拔2716米(古坡乡大条梁),相对高差1488米。
气候
甘谷县地处大陆腹地,属东亚季风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
其特征为四季分明,冬干夏湿,光照充足,雨量偏少,夏热无酷暑,冬冷无严寒。
年平均气温11.5℃,其中最高(7月)月均气温25.4℃,最低(1月)月均气温-1.1℃。
正常年份年降水量437.3毫米左右,因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冬季占全年的3%,春季占全年的21%,夏季占全年的51%,秋季占全年的25%。
全年日照2350小时左右,日照率约50%,无霜期190天左右。
名优特产
甘谷麻鞋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同时又是一种的民间手工艺品。
每种样式各有寓意。
甘谷脊兽,甘谷渭河北岸的永安村是主要的生产基地。
永安村主要生产宗教建筑脊兽和民用砖。
甘谷刺绣讲究画绣结合与针法、绣线的运用,颇具典型的有枕顶、香包。
甘谷辣椒,甘谷是被称“辣椒之乡”,这里盛产羊角辣椒。
甘谷辣椒主要产于磐安乡。
油煎洋芋,甘谷街头,常见的小摊油炸洋芋有片、条、块等多种。
浆水面,又叫“酸饭”。
甘谷浆水面是周朝遗风的继续与发展。
甘谷酥圈圈状如圆环,厚3厘米左右,外圆直径12厘米左右,内圆直径8厘米左右,底色淡黄,环面呈橙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