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18.00 MB
- 文档页数:51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与生活》教师用书前言一、教材的指导思想正如课程标准的前言所阐述的:“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建设面临着一系列重要课题:如何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调整和充实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如何着眼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如何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贯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的要求,采用当前德育研究和课程研究的最新成果,包括新的课程观、知识观、教学观、教材观;等等。
我们编写教材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寻求对这样一些问题的答案;我们所确定的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也是基于对这样一些问题的思考。
(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依据,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要牢牢把握本课程特有的性质和价值,及其目标设置与实施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政治生活》教案全册精品第一章:公民的政治生活1.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及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掌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2 教学内容我国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公民的政治权利: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权、集会自由权等。
公民的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选举等。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我国的政治制度、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
难点: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
1.4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5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通过新闻报道或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公民政治生活的关注。
讲解知识点:结合教材,系统讲解我国的政治制度、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1.6 课后作业结合教材,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第二章:国家的政治生活2.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的国家机构及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掌握国家政治生活对公民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
2.2 教学内容我国的国家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
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立法、决策、执行、监督等。
国家政治生活对公民生活的影响: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稳定等。
2.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国家政治生活对公民生活的影响。
难点:学生对国家政治生活的理解和参与。
教学设计:2024秋季高中政治思想必修二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学案指导》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增强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下公民政治参与价值的认同,理解公民政治参与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2.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运用政治理论分析公民政治参与现象的能力,理解不同政治参与方式的适用性和效果。
3.法治意识: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明确公民政治参与必须依法进行,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政治参与的规定。
4.公共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掌握有效的政治参与策略,提升政治素养和参与能力。
二、教学重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
•公民政治参与的意义和必要性。
•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和实践。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民政治参与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参与观念,避免盲目参与或非法参与。
四、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学案。
•多媒体课件(包含政治参与案例、法律法规解读、政治参与流程图等)。
•相关政治参与实践活动的视频或图文资料。
•学生政治参与经验分享材料。
五、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师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分组讨论具体案例。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政治参与的实际操作。
•角色扮演法:模拟政治参与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政治参与过程。
•自主学习法:提供学案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关任务。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展示一段关于公民政治参与的社会新闻或视频片段,如网络问政、基层民主协商会议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活动是如何体现公民政治参与的?你对此有何看法?”2. 新课教学2.1 公民政治参与概述•定义阐述:明确公民政治参与的概念,强调其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性。
•形式介绍:列举并解释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如选举、投票、协商、监督等。
2.2 公民政治参与的意义与必要性•意义探讨:通过小组讨论或师生互动,探讨公民政治参与对个人成长、社会和谐、国家发展的意义。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知识扫描三.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1.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1)关于政治生活的信念:崇尚民主与法制。
⑵主要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公共管理活动;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我们总要参与,我们总会参与中学生要这样参与政治生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需要学习政治知识;贵在实践。
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重点:(1)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2)中学生应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难点:(1)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方式及必要性;(2)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疑点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课文解读置身于政治生活情景导入(略)P12页设疑:⑴这些中学生的行为有什么共同之处?⑵你是如何看待政治生活的?⑶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政治生活是人们重要的生活领域,它同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一起构成了我们的社会生活。
生活在当代社会的中国人,在政治生活中都会认同这样一个信念:崇尚民主与法制。
这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题。
那么,我们的政治生活有哪些主要内容呢?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从个人生活的内容来看,我们能够通过丰富的民主形式,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
这是因为,我国宪法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国家以法律规定并保护公民享有的神圣权利,公民则有义务关心国家和社会,负有履行义务的责任。
可见,作为中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从社会公共管理来看,我国有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等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有政府对社会进行管理,提供各种公共服务。
我国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它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3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村委会、居委会及其作用2.正确理解基层民主管理中公民民主参与的形式3.联系实际分析公民在基层管理组织中的作用(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逐步提高政治参与的实际本领;提高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培养公民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2.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教学难点: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身边有人在考村官,那村官到底指的是什么?教师:大学生村官,是指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职务的工作者。
如果你是一名大学生,你愿意去当村官吗?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是国家公务员吗?村委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机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课: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讲授】一、最广泛的民主实践1.基层民主管理的形式及其必要性⑴基层民主管理的形式主要是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
⑵必要性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②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请同学们看教材探究与共享,以年代表注解的方式,勾勒了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教师活动: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发生了两次意义深远的历史性变革,一次是“包产到户”,另一次就是“村民自治”,其中村民自治的重点在于制度上的创新。
从合寨村开始萌芽的民主制度,如选举方法、村民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年终报告制度等等,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当中的重要内容。
2.村民自治在农村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是什么?对,是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