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古今名人挽联
- 格式:docx
- 大小:24.27 KB
- 文档页数:9
名人挽联大全集锦名人挽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用以表达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追念。
它要求用简练悲壮、意境悠远、寓意深刻的词句来表达对逝者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下面是一些名人挽联的集锦,以供参考。
1. 唐代杜牧《挽武元衡》青云生去路何遥,月夜霜天两不了。
山拥书窗风动幕,江随船影水连桥。
雁带九九孤帆远,鴈箭三军结宿峥。
公侯无奈君垂泪,视频偷悼有时操。
这首挽联表达了对武元衡的深切思念之情。
诗人运用了山川河流、雁鸟飞翔等自然景象,通过意象的转换和深远的寓意,表达了对武元衡的景仰和思念之情。
2. 南宋陆游《挽白居易》一生尘世苦难夸,天下英雄惶惶恐。
翰墨天上闻馨香,韶华年少动情悲。
玉楼金殿心相约,石渠杨柳去无迹。
千古情深悠悠怨,白居易离别何时。
这首挽联以豪放洒脱之风格展现了对白居易的怀念之情。
陆游通过对白居易一生的反思,以及天下英雄对他的敬佩和悼念,表达了白居易的伟大和自己的愧疚与敬意。
3. 清朝袁枚《挽英烈杨发熊》英烈远随尔魂散,苦难惊动天地殊。
杨氏犹能几许恨,蜀门上下感悲于。
这首挽联简练而深切地表达了对杨发熊英烈的思念之情。
袁枚通过简短的词句抒发了对杨发熊的敬意和对其受苦的同情,使人们对英烈的牺牲有更深刻的感慨。
4. 清朝纪昀《挽亡》一樽断叶舞前鬟,冷风黄叶卧秋山。
故人何时重相访,茅屋只应树自宽。
这首挽联抒发了对逝去的故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以冷风黄叶、樽中断叶等意象,以及茅屋自宽的境界,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和自己对逝者的期待。
5. 唐代杜甫《哭崔都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杜甫草堂春再见,崔水堂前夕千歌。
这首挽联简洁地表达了对逝者崔都水的思念之情。
诗人以洛阳亲友的问候、冰心在玉壶的意境,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逝者与自己会面的遗憾。
这些名人挽联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和细腻的表达方式,它们以简练的词句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情追思和怀念之情。
通过表达对逝者的景仰和思念,名人挽联带给人们对逝者的回忆和牵挂,也使人们对生命和时光的流逝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挽联----名人挽联12刘荣长挽孙中山大雅云亡,空怀遗范;哲人其萎,怅望高风。
刘树梅挽孙中山赤手空拳除数千年专制,造四万里共和,功烈远过华盛顿;鞠躬尽瘁为五族人自由,作十余载北伐,艰危何止武乡侯。
刘咸荥挽方鹤斋五老中惟余二子,悲君又去;九泉下若逢三友,说我就来。
刘映奎挽孙中山由我始不必由我终,大业告成,留将未了勋名让兹后起;死之年犹是生之日,新邦再造,算来一般建设都为先生。
刘显世挽蔡锷搔首问穹苍,后顾茫茫,有何人担当国事;仔肩卸艰钜,孤怀耿耿,愿吾侪共体公心。
圣贤母,英雄胆,菩萨心,立德立功,并民国不朽;泰山颓,梁木坏,哲人萎,安仰安放,痛吾道其孤。
刘显世挽黄兴万方多难,频年遗我好音,于今沧海横流,正赖有人为砥柱;再攀义旗,差幸完公志事,岂料大星忽殒,此生无分识荆州。
刘显世挽戴戡智不惑,仁不忧,勇不惧,推翻帝制,计出万全,如公建筑之宏,仅称卫桑梓功,犹藐乎小;捍大患,定大策,决大疑,有数人才,又弱一个,恨我赴援太晚,既上为国家惜,复哭其私。
刘显世挽熊克丞寄以腹心,倚作股肱,使我北顾无忧,是良将,亦良朋,渺焉寡俦,古谊若龟鉴,忠肝若金石;脑涂郊坰,血润原野,吊公西向而哭,痛同胞,与同泽,惨哉浩劫,君子化猿鹤,小人化虫沙。
刘思娣挽林黛存一腔心,至莫可言时,落落孤怀,知所恶有甚于死;铲万古愁,无大不了事,庸庸流俗,笑若辈半是偷生。
刘重炬、张青鉴挽孙中山先生去矣,问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真理奥义,谁任继承阐发;同胞悲乎,听一片噩耗普天同哀,吞声忍痛,如何纪念宣传。
刘侯笙挽蔡锷颂公勋业,尤愿颂公道德;谥以英雄,毋宁谥以圣贤。
刘笃西挽孙中山地裂天昏,万邦同悼;学说主义,千古如生。
刘冠雄挽黄兴卫社稷能执干戈,死何所恨;闻鼓鼙而思将帅,魂兮归来。
刘冠雄挽孙中山识周寰宇,气壮山河,不折不挠,终成孤诣;功泐鼎钟,名垂竹素,独来独往,自足千秋。
刘继勋挽孙中山没世名称,不磷不淄见君子;盖棺论定,而今而后识先生。
刘健群挽殉难官兵邗木作康衢,开济不忘艰巨业;环山排浊浪,精诚终奠太平墓。
古今挽联选萃
1. 哎呀呀,看看这副挽联:“音容宛在,笑貌长存”,就好像逝去的人还在眼前微笑着,让人怎能不怀念!例子:每次看到爷爷的照片,就感觉他音容宛在。
2. 哇塞,“想见音容空有泪,欲闻教训杳无声”,这挽联多让人伤心啊,仿佛能听到那悲伤的哭泣声!例子:站在奶奶的坟前,真的是想见音容空有泪啊。
3. 嘿,“良操美德千秋在,高节亮风万古存”,这是多么崇高的赞誉呀,这不就是逝者美好的写照吗!例子:他的一生真的做到了良操美德千秋在。
4. 哟呵,“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劳传嘉风”,这样的挽联就是对勤劳简朴之人的最好纪念呀!例子:邻居家的老人一生俭朴留典范。
5. 哎呀,“慈颜已逝,风木与悲”,真的是让人悲从中来,那风木仿佛也在诉说着哀伤!例子:她离去后,整个家都沉浸在慈颜已逝的悲痛中。
6. 哇,“流芳百世,遗爱千秋”,这挽联多么大气,逝者的爱会永远被铭记!例子:这位英雄真的做到了流芳百世。
7. 嘿呀,“精神不死,风范永存”,这不就是说逝者的精神会一直影响着我们吗!例子:他虽然走了,但精神不死。
8. 哟,“痛心伤永逝,挥泪忆深情”,这得是多深的感情呀,读着都让人难过!例子:回忆起那段时光,真的是痛心伤永逝。
9. 哎呀呀,“花为春寒泣,鸟因肠断哀”,这挽联把那种悲伤渲染得好浓烈啊!例子:那个场景真的是花为春寒泣。
10. 哇哦,“德范宛在,典范长存”,这就是对逝者高尚品德的肯定呀!例子:他一直都是大家心中德范宛在的人。
我觉得这些挽联都很经典,它们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怀念和敬意,让我们能感受到那种真挚的情感。
历代著名挽联
洪以甲子灭,公以已丑殂,六十年间成败异
生袭中山称,死傍孝陵葬,一匡天下古今同——章太炎书
率全军,哭我公,虽死犹生,敢继执干戈卫社稷之志
感知己,报祖国,此身尚在,决不苟富贵惜生命而存——二十九军旧将共书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终一梦
廿年北地胭脂,自愁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小凤仙书
戴发效孤忠,无言不仇,无德不报
丹心照千古,其生也荣,其死也哀——欧阳武书
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纵九等论交到古人,此才不易
试问夷惠谁贤,彭殇谁寿,只十载同盟有今日,后死何堪——孙中山书。
文人挽联荟萃夫子何为者,哲人其萎乎。
萧布芸、葛夫遂合挽刘皓愚联。
天不遗一老,人已足千秋。
谭人凤挽王闿运联。
王闿运:晚清辞章家,著述甚富,有《王湘绮先生全集》行世。
月落杜陵屋,风凄董子帏。
杜陵:杜少陵,杜甫。
董子:董仲舒,西汉思想家。
景帝时为博士,潜心钻研孔子学说,被举为贤良。
后创立“三纲”、“五常”体系,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
曾任江都和胶西王相,后托病辞官,修学著书,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
西河留教泽,东壁陨文光。
“西河”句:孔子弟子子夏,学文学,在西河任教。
东壁:《晋书·天文志》载,东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图书之秘府也。
人间方遂青云志,天上遽成白玉楼。
青云志:做高官显爵之志。
白玉楼:《李贺小传》载,唐朝诗人李贺为协律郎时,昼见绯衣人持一板,书云上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之作记,贺遂卒。
万卷诗书还我读,一时风月向谁谈。
风月:清风明月,指美好的景色。
《徐勉传》载:勉居显官,客有虞暠求詹事五官。
勉曰:“今夕只可谈风月。
”人服其无私。
千秋??蚃尊经阁,四海文章湘绮楼。
李明志、李明忠挽王闿运联。
??蚃:分布,散布;引申为盛貌。
大雅云亡梁木坏,老成雕谢泰山颓。
大雅:此指宏达雅正之人。
义熙涕泪陶彭泽,天宝诗歌杜拾遗。
梁士诒挽于晦若联。
于晦若:生平不详。
义熙:东晋年号。
陶彭泽:东晋文学家、诗人,曾任彭泽令。
天宝:唐朝年号。
杜拾遗:杜甫,唐朝大诗人,曾任左拾遗。
风流文采今安在,故国平居有所思。
某人集杜句挽端匋斋联。
文章卓荦生无死,风骨精灵逝有神。
卓荦:特出。
风骨:指人的品格、性格。
司马笔精堪接轨,公羊墨守更传经。
袁世凯挽王闿运联。
司马: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历十二年,撰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公羊:公羊高,战国齐子夏弟子,作《春秋传》,四传至其玄孙公羊寿。
后经汉代何休作解诂,书遂大传。
生年互日皆离乱,箴世哀时有至言。
清章一山挽汪康年联。
汪康年:清末维新派。
一生主要从事办报工作,先后办过《时务报》、《时务日报》、《昌言报》、《京报》和《刍言报》。
名⼈挽联名⼈挽联 对联,⼜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头、柱⼦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整,平仄协调,是⼀字⼀⾳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化瑰宝。
以下是⼩编精⼼整理的名⼈挽联,欢迎⼤家分享。
1、盘点那些著名的⼈去世后的挽联。
下⾯⼩编给⼤家带来名⼈挽联精选。
希望⼤家喜欢。
2、⼗载奏双簧⽆词今后难成曲;数⼈弱⼀个教我如何不想他。
赵元任挽刘半农。
刘年病逝 3、⾟苦九州还⾝未趋朝魂恋阙;安危⼀疏在⽣当致主死成名。
范当世挽薛福成 4、来去有前因遗范难忘联襼⽇;宽严并能济新恩惜在盖棺时。
余应松挽郭⽂汇。
死后数⽇接吏部擢升命令 5、七⼗⼆健⼉酣战春云湛碧⾎;四百兆国⼦愁看秋⾬湿黄花。
黄兴挽⼴东省⼴州黄花岗起义七⼗⼆烈⼠ 6、蛙井竞称尊杀敌当思慰来歙;海天待归棹故⼈何处觅陈遵。
黄兴挽陈其美 7、落⽇黯孤城百折不回完壮志;⼤风思猛⼠万⽅多难惜斯⼈。
蒋介⽯挽吴佩孚 8、将略冠国门⽇冠⼏回遭重创;英魂羁缅境国⼈⽆处不哀思。
朱德、彭德怀挽戴安澜 9、问君胡不归⾚县竟⽆⼲净⼟;斯⼈宜有后丹⼼喜见凤凰雏。
王国维代罗振⽟挽沈纮(昕伯) 10、河汉隔双星可是仙家好离别;梧桐飘⼀叶若为词客助诗怀。
齐彦槐挽刘嗣绾妻,卒于七⼣⽴秋之⽇ 11、学术各门庭与⼦平⽣⽆唱和;交情同⾻⾁俾予后死独伤悲。
纪昀挽朱筠,朱乃纪之同科进⼠ 12、听⼈世⼝碑称智称通称义⼠;洒英雄热泪哭家哭国哭先⽣。
刘守正挽蔡锷 13、继国⽗之受终民主以令百揆;丧先⽣⽽筑室独居亦逮三年。
吴稚晖挽林森 14、三乘阐微⾔省识南⼭新佛祖;⼀⼼皈净⼟谁知复社旧词宗。
陈⽴夫挽李叔同 15、穷巷鲁诸⽣游使声名在三辅;⾼⽂魏⽆忌饮醇⼼事⼊重泉。
⽅地⼭挽袁克⽂ 16、侍⼏杖⼗年⾃愧菲才陪末座;共晨⼣百⽇每从深处见真儒。
荣庆挽孙家鼐 17、⽣在百花先万紫千红齐俯⾸;春归三⽉暮⼈间天上总销魂。
清陆眉⽣挽咸丰年间坤伶周翠琴联 18、决眥睨蜂门挂壁⼤节终不弛;定⽂⽆敬礼藏⼭遗稿若为收。
古今挽联选萃5心。
◇挽吴红生之妻——龚定庵风雨我来频,忆昨秋宾簋朋尊,屏后捣重阳菊叶;珮环仙去早,祝来岁绣绷文褓,墓前拜寒食梨花。
◇挽所欢——黄摩西鸳鸯待阙廿三年,绝艳眷惊才,问眼底乌衣马粪、龌龊儿郎:谁堪檠架?奈氤氲使者处,未注定正式姻缘。
雾鬓风鬟,乍谢牧牛憔悴;绣襦甲帐,又临跨虎危疑。
明月易奔,小星难赋。
十斛珠聚作六州铁,谁实为之?例诸钟建负我,宁畏鸩鸟微言?网取西施赠人,原出鸱夷左计。
娇情成薄幸。
猛回首前尘,半霎绿叶绯桃,钿盟都误,更累卿赍志而终:豪如牡丹王,烈如芙蓉神,痴如茶花女。
欲界魔宫,种种悲凉历史,印遍脑筋,怎一个愁字了得!鹣鲽忘形五百日,感恩兼知己,较世间熨体画眉、寻常伉俪,尤觉绸缪。
在专制社会中,算略遂自由目的。
拗莲捣麝,但拚并命迦陵;善病工愁,忍听断肠杜宇。
红霞偷嚼,绛雪无灵。
七香车送入四禅天,嗟何及矣。
从古旷代丰姿,断不双修福慧。
奚况书呆寒乞,岂宜永占温柔?暂别却长离。
最伤心通替,重看朱樱翠黛,玉色犹生,尚向我含颦若语:始以横塘曲,继以上云乐,乱以华山畿。
笙朝笛夜,喁喁美满名辞,荡为血泪,剩几声魂兮归来。
零九、兄弟姊妹类◇挽胞兄——张裕钊独望断天际雁行,哀我贤兄,半世劫来吁太苦;尚念慈眼中犀角,真吾令子,九原归去可无悲。
又——佚名兄竟去矣,地下遇双亲,先为致意;弟将何之?堂前抚诸子,不负嘱音。
又——佚名雁翼折西风,先我而生,乃遂先我而去;蛩音归落日,可叹在弟,毕竟可叹在兄。
◇挽兄郁华——郁达夫天壤薄王郎,节见时穷,各有清名闻海内;乾坤扶正气,神伤夜雨,好凭血债索辽东。
◇挽兄——佚名兄心未死犹馀爱;弟道多亏不克恭。
又——佚名训弟课儿,一生辛苦今犹在;立身处世,十分忠厚古来稀。
◇挽嫂——佚名自愧不才,此后议围谁遽解;难忘懿德,于今家政复谁操?又——佚名嫂归来,哺我数龄,回首当年,相依真似母;病不起,今只几月,伤心至此,何以慰吾兄。
又——佚名回想幼年时,绕膝相依如我母;难疗今日痛,伤心何以慰吾兄。
名人挽联作者:来源:网摘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7日点击数:1569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康熙挽郑成功郑成功,福建南安人,明末抗清名将,1661年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62年病逝于台湾。
康熙撰写此联赞颂郑的功业。
上联概括郑成功收复台湾前苦心经营东南的历史。
清兵入关后,南明福王布防在江北的吴得功、刘良佐、高杰、刘泽清四镇总兵心怀二志,致使福王的弘光小朝廷顷刻覆亡。
郑屯兵于金门、厦门两岛,先后发兵攻泉州,陷漳浦,袭潮州,取澄海,打广州,并于1659年率水师十万北伐,破温州,下镇江进围南京,兵败后,退守厦门、屯师习武,这就是“敢向东南争半壁”的史实。
下联对郑收复台湾的功绩作了评价。
南明诸王,即福王、唐王、鲁王、桂王、韩王等相继覆灭,1661年郑率部击溃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始终不向清廷称臣,甚称“孤忠”。
联语用对比手法,以“多二心”的“四镇”、“无寸土”的“诸王”来和“敢争东南半壁”、“一隅抗志”的郑成功对比,肯定郑成功对后来全国统一作出的贡献。
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竟教躬尽瘁;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
——林则徐挽关天培关天培(1780-1841),江苏省山阳[今淮安]人。
清末爱国将领,1834年任广东水师提督,支持钦差大臣林则徐的禁烟政策。
林则徐被诬害撤职后,他继续训练水师,修筑炮台,曾多次击退英国侵略军的进攻。
1841年2月25日英军进攻虎门,琦善拒发援兵,关孤军奋战,壮烈牺牲。
林则徐在流放途中撰写此联。
上联发问,关天培苦心经营六年的坚固防线是谁毁坏了,以致他孤军作战,鞠躬尽瘁,为国捐躯?“长城”,古代军事建筑,后用以比喻国家屏障。
下联记述评论关天培和参将寿廷章在无援的困境中双双为国尽忠,他们伟大的民族气节,连英军都很钦佩,送回他的遗体时,面部还带着英气。
“异类”,此处指侵略军。
“坎壈”,困顿。
“归魂”,此处代指遗体。
那些令人动容的名家挽联1曾国藩挽乳母一饭尚铭恩,况曾保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千金难报德,即论人情物理,也当泣血三年。
简评此联在立意上,是直接把乳母和自己的亲生母亲相提并论。
曾国藩一生以儒家“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训示严格要求、砥砺自己,在这一联中,儒家思想的孝、礼、义三字尽现,用语用典皆朴实自然,深切哀婉,很是感人。
其中的一饭千金、铭恩报德、怀胎泣血、十月三年的对仗工整绝伦,当真是大家手笔。
(一散人)2黄体芳挽扬州知府何金寿清慎勤三字传家,知君宦囊萧然,唯有西台留谏草;诗书画一朝绝笔,令我征帆到此,不堪东阁吊官梅。
简评光绪六年(1880年),何金寿被任命为扬州知府。
在扬州任上,他事必躬亲,勤政爱民,后来在扬州抗旱中以身殉职。
作为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何金寿除了家中的半壁图书外,身无长物,根本没有积蓄,因此不可能按习俗将他送归故里安葬。
于是,他的朋友们和扬州城的百姓一道,将他葬在扬州郊外。
这么一个清官好官,黄体芳在联中几笔就勾画出来,而且表达了对其逝去的叹惋。
3俞樾挽曾国藩是名宰相,是真将军,当代郭汾阳,到此顿惊梁木坏;为天下悲,为后学惜,伤心宋公序,从今谁颂落花诗。
简评俞樾当年会试的阅卷官是曾国藩,曾对俞樾的考试诗特别赞赏,尤其喜欢其诗首句“花落春仍在”,以为“咏落花而无衰飒之意”,格调高昂,因而预测其“他日所至,未可量也”。
因此,曾国藩对俞樾有知遇之恩。
上联很好懂,对老师的功勋做崇高评价,将其比作郭子仪,能出则为将,入则为相。
先生的逝世,犹如朝廷栋梁毁坏。
下联便道老师对他的知遇之恩。
大臣故去,为天下悲。
但曾国藩不仅仅是一位立下赫赫功勋的大臣,还是一位学问家,死在职位上,不能写出更多的文章、阐发出更好的道义,留给后学。
“伤心宋公序,从今谁颂落花诗”就是指俞樾平生最为自得的那一段佳话。
4吴熙挽左宗棠公曾期我作韩昌黎,奈谗间阴行,虽有释言难感悟;天不许人为岳武穆,纵威稜远憺,终留遗恨与英雄。
名人挽联小编语: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
它是对死人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有其社会性,也有其时代的代表性。
以下是关于名人挽联,仅供参考!1.先司寇玉树频摧,回忆师门,此日更深梁木感;太夫人纺丝在御,若论妇德,他年何止锦囊传。
2.噩耗到三更,老母寡妻惟我托;炎天走千里,素车白马伴君归。
3.降年有永有不永;廉吏可为不可为。
4.弘业未成,无奈九泉有令,阎罗要事相商,或彰大德。
桀雄殒落,不堪经世无为,笔墨闲情说道,可涤浮名。
5.衡楹擎帜手;桃圃奠基人。
6.承先哲不惜春光力;启后昆甘为孺子牛。
7.旭日长辉沐韵苑;先生圣德导吾行。
8.往日讲坛,沥血呕心培后学;今朝祭殿,扶灵洒泪哭先师。
9.再执鞭,教苑欣施雨;又提笔,瑶池乐作诗。
10.谁使君到此间,起兹平地风波,似这般铁血横飞,万点蜀山,胥化苌宏之碧;吾与子遭斯祸,已抱呼天冤愤,讵复料金銮颁赦,三声猿泪,竟残巴蔓之尸。
11.何事恼穹苍,竞碎荆山,黑暗而讵发文字光,这千年沉渊堕海之冤,化为白气冲霄汉;同时遭叵测,幸逃军府,金石人熬尽风波狱,余一把呛地呼天之泪,洒向朱棺涌血河。
12.死也能生,王师始变风云色;名臣不寿,江汉仍无砥柱人。
13.文苑忝齐名,愧我不堪仙筙注;荐章同报罢,输君自有祖灯传。
14.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儿述诗礼;纵横计不就,空余高咏满江山。
15.老臣白发,痛矣骑箕,整顿乾坤事粗了;满眼苍生,凄然流涕,徘徊门馆我如何。
16.海外十年官,军国多艰,归期未遂还乡愿;相门三世业,文章继起,史馆新除作传人。
17.尽教儒子成名,唾手燕云,百战山河尽功狗;偏是人才不录,归魂鸳水,十年湖海失元龙。
18.诗酒自名家,看勋业烂然,长增画苑梅花色;楼船又横海,叹英雄至矣,忍说江南血战功。
19.契阔旧相随,记从龙树分襟,尊酒迎宾应忆我;封疆才第一,正值鲸波沸海,角巾私第不言兵。
20.夜雨忆书灯,人生少壮几何,须发似君惊早白;薰风吹宿草,世事匆忙休笑,光阴磨我为刊青。
名人名家悼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光绪挽邓世昌)
大业方成胡何死
俊星闪耀仍辉邦(李人凤挽胡耀邦) 岱色苍茫众山小
天容惨淡大星沉(纪昀挽刘文正联) 常以公心求公道
不为私虑营私谋(闽宜怀念薛亭) 成功却只身萧散
大勇哪知世险夷(黎元洪挽黄兴) 春风南岸留晖远
秋雨韶山洒泪多(毛泽东挽母)
党人李范今千古
文学欧苏此一时(张学良挽梁启超)
道不远人人自远
卿须怜我我怜卿(纪昀挽某京卿) 丹心共见燕山夜
健笔终存天地间(杨述挽邓拓)
丹心一点祭余肉
白骨三年死后香(孙中山挽徐锡麟) 丹心应结平权果
碧血长开革命花(冯玉祥挽秋瑾) 可怜麟凤供炰脯
如此江山待祓除(孙中山挽龚炼百) 哭终旧雨来新雨
痛念生人忘死人(张难先挽严重) 刚峰原不随流俗
孝肃何须有后人(纪昀挽岳起)。
挽联----名人挽联23英翰挽侯度千里吊君惟有泪;十年知己不因文。
英翰挽曾国藩福迈武乡侯,尽瘁鞠躬,百战卒成中兴业;寿输郭尚父,内忧外患,九原犹系老臣心。
范龙光挽孙中山燕京为旧制邦畿,山川重防,风景依然,忆项城袁氏当权,岁月逾时数寒暑;建业实肇基民国,创造生前,流芳死后,与明帝孝陵同寝,古今革命两英雄。
范甲挽顾青瑶一身擅四绝高名,争道是大痴精神,清湘韵味;万里传重洋噩耗,最难忘翰墨因缘,师友亲情。
范当世挽李瀚章与曾左胡骆百战成功,比投老家园,浸灌滋培,还使门闾气充固;历道咸同光四朝全盛,迄考终里第,伤亡殄瘁,顿教天地色凄凉。
范庆煦挽孙中山革命已成功,公不死矣;鼎新犹有事,谁其嗣之。
范志熙挽曾国藩当代一人,是潞国丰仪,汾阳福泽;大名千古,有皋夔事业,韩柳文章。
范莲青挽孙中山先生宣劳国事,不治财产,谢世后,只赢得两袖清风半囊书史,亮节洵堪矜式;总统关怀群众,酷爱统一,属纩际,犹致意三民主义五权宪纲,精诚何减当年。
范鸿佛挽孙中山无求依傍,不落恒蹊,独任仔肩,开中华四千载未有之局;建国大纲,平民主义,一篇遗嘱,愿吾党数万人继续前行。
范腾霄挽孙中山相知在廿载以前,忆盟同江户,义唱种族,仗剑登演坛,济济群龙敬伟抱;令誉垂千秋而后,痛星殒北都,魂返南国,奋起呼同志,凄凄数语动哀思。
范新范挽孙中山大才阐大义,平生大节不渝,四十年备历艰难,未偿大志;名世葬名山,此日名园凭吊,亿万众同声呜咽,实至名归。
范源濂挽海珠三烈士往事共伤唐五代;大招同吊汉三君。
范熙壬挽蔡锷兼擅鲁仲连申包胥之长,不帝秦,能复楚;独以李卫公戚少保自任,无寿考,有令名。
范熙壬挽孙中山政蠹除五千年炉,汤武革命周召共和为一;思潮荡九万里鼎,卢梭民约赫胥天演而三。
林纾挽梁济不忍偷生,李怀麓无此勇决;居然蹈海,鲁仲连不尚空言。
林纾挽翁同龢脱权奸手,登仙佛场,嗟乎,天下几人念皇帝;始名宰相,终隐君子,惜哉,此生无分见明公。
林纾挽高凤岐惟其爱国,作无聊感遇文章,不期抗节惊人,入阁靳君簪白笔;纵我铭幽,亦垂老伤心稿本,既无效忠天地,埋幽听汝就青山。
对联故事(名人挽联类)【一】鲁迅痛挽瞿秋白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同志在福建长汀被国民党反对派杀害。
鲁迅先生痛心愤慨,为瞿秋白同志写了一副挽联: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
这副挽联,表现了革命者无比坚定的革命意志和顶天立地、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
在小说《红岩》里,龙光华烈士与敌斗争牺牲后,同狱战友为他开追悼会时,也用了这副挽联。
【二】陈毅挽鲁迅之佳作1950年鲁迅先生逝世14周年时,北京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
会上,陈毅概括鲁迅言行,撰写了一副挽联佳作:要打落水叭儿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狠帮闲,敢于嬉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
在这副对联中,陈毅引用能表现鲁迅思想、精神、性格特色的名言,来赞扬鲁迅是个革命战士,文坛闯将,思想权威。
使人读后,不仅产生对鲁迅的敬仰之情,而且也能激发人们学习鲁迅的彻底革命精神。
是一副构思新颖的挽联佳作。
【三】刘伯承添字改挽联刘伯承少年时期,曾在四川开县高等小学堂求学。
学校有个姓邵的体育教员,平日对洋人摇尾乞怜,对官吏唯命是从,师生们对他嗤之以鼻。
1907年春,开县爆发了红灯教起义。
起义教民杀洋人,诛汉奸,除恶霸,劫富济贫,反动知县吓得魂飞魄散,急忙调集兵力来镇压。
邵某自恃平日懂得一点武术,认为这是卖身投靠、猎取官爵的好机会,便无耻地充当知县的保镖和师爷,去浦河岸边镇压起义教徒。
谁知刚一上阵就被击毙,尸体运回县城。
知县为他主祭,洋人、绅士、富商纷纷送去挽幛。
刘伯承听说此事后,忙约同窗好友去看个究竟。
有位同学说:“我拟了一副讽联,你们看怎么样?”说着,挥笔写道:效尽犬马劳;流尽奴才血。
横批是:死得活该刘伯承深思片刻,觉得此联虽然辛辣地嘲讽了邵某为虎作伥、死有余辜的丑像,但显得锋芒毕露,不够策略,他便接过笔在上面增添几个字,变成了:保大清效尽犬马劳;报皇恩流尽奴才血。
横批改为:死得其所同学们一看,连声称赞:“改得好!这一改,语意含蓄,绵里藏针,官府就抓不到把柄了。
古今挽联选萃9字泣鬼神,先生留典范;笔惊风雨,后世仰高名。
◇挽谢叔颐——蒋碧昆羊城揖别,再晤鹏城,鱼雁忽消沉,怅望江城惊噩耗;早岁坎坷,奴娱晚岁,词章敦友谊,杖朝年岁树吟旌。
◇挽叶钟华——郑国寰警钟长鸣,清风两袖;精华翰墨,妙笔一枝。
◇挽曹立庵——蔡大金先去邓公,继去黄公,今又去曹公,一代书坛星坠早;诗承唐脉,词承宋脉,联当承清脉,千秋文苑艺超前。
◇挽王友臣——王庭昌不忮不求,无谄无骄,望重德兼隆,傲骨几根金不换;能屈能伸,任劳任怨,品高行亦果,良心一点玉靡瑕。
◇挽王德祥——王庭昌多年为政府理财,廉洁奉公,一身正气;半世替人民服务,鞠躬尽瘁,两袖清风。
◇挽德高望重老人——佚名寿终名望在;身去德音存。
又——佚名节亮昭乡里;风高传后人。
又——佚名事业已归前辈录;典型留与后人看。
◇挽某老太君——佚名太君懿德堪夸:佐夫有力,育子有方,处世有规,阃范长留桑梓简;哲裔贤能可赞:睦里多才,侍亲多孝,持家多术,楷模永驻锦江春。
◇挽有节操者——佚名志同松柏清风竹;言可经纶行可师。
又——佚名百年壶范思人瑞;千载干云掩婺光。
又——佚名励节孤梅凌冻雪;贞心如水照青天。
◇挽烈女——佚名同穴未谋夫子面;二八、自挽类(1)——翁同和朝闻道夕死可矣;今而后吾知勉夫。
(2)——纪晓岚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
(3)——毕秋帆读书经世即真儒,遑问他一席名山,千秋竹简;学佛成仙皆幻相,终输我五湖明月,万树梅花。
(4)——黄遵宪药是当归,花宜旋复;虫还无恙,鸟莫奈何。
(5)——杨绍基枉读五车书,叹今朝黄土埋文,当日悔抽心似茧;休灰千里志,待再世青云得路,那时方吐气如虹。
(6)——王夫之六经自我开生命;七尺从天乞活埋。
(7)——唐才常七尺微躯酬故友;一腔热血溅荒丘。
(8)——孙志曜枉读一生书,叹今生受苦受磨,又曾受辱;空留千古恨,愿来世为牛为马,再莫为人。
(9)——某医生我愧无能,卅载功夫,可谓深焉。
终难治贫者病根,富家钱癖;人死何知,五尺棺木,亦云足矣。
古今挽联选萃4阃范著丹书,玉骨冰肌传戚族;仙踪归紫府,芳声令誉在乡邻。
又——佚名椿树才凋悲未尽;萱花又萎泪何穷?又——佚名母享耄耋龄,思往昔,克俭克勤,饱经风雨;子临花甲寿,愧于今,园蔬菽水,难报恩情。
又——汪惠中三龄父逝,千辛万苦母扶我;六秩母辞,万句千声心念亲。
又——武相民魂辞乡国乘飞鹤;家有疑难再问谁?又——佚名淑范表璇闺,懿德周详,寸草春晖同志憾;仙踪归鹤岛,馀寒料峭,杏花细雨剧寒悲。
又——佚名是寿母,是福人,厥德不回,其则不远;有顽孙,有孝子,虽死之日,犹生之时。
又——佚名夜静自凄凉,荒野杜鹃知几许;慈云终缥缈,空庭落月恨如何?又——佚名月落星寒,慈母果何之,一刻难安嗟陟屺;风凄雨苦,老亲从此别,千秋遗恨痛扶桐。
又——佚名梦断北堂,春雨梨花千载恨;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悲。
又——佚名酒奠晨昏,怎教儿一滴一泪;香焚朝夕,惟祝母如望如存。
又——佚名忆昔年,万事有母当头,哪个不言为子易;叹今日,百般须儿过手,这样方知作母难。
又——佚名萱草凋零心抱痛;婺星沉落泪难干。
又——佚名倚门老母今何在?陟屺幼儿此失依。
又——佚名母魂既逝空增泣;儿泪常流难报恩。
又——佚名西座莲翻云影淡;北堂萱萎月光寒。
又——佚名慈竹当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不留春。
又——佚名儿哭老母孙哭祖;泪满衣襟悲满怀。
又——佚名云锁屺山千古恨;风凋萱草一生悲。
又——佚名终天惟有思亲泪;寸草痛无益母灵。
又——佚名无路庭前难见母;有时梦里一呼儿。
又——佚名春江桃叶莺啼湿;夜雨萱花蝶梦寒。
又——佚名花落萱帏春去早;月寒婺宿夜来沉。
又——佚名画地曾传贤母荻;引刀谁断教儿机?又——佚名素披群山,玉梅含孝意;悲鸣诸水,杨柳动伤情。
又——佚名懿德久钦,方冀萱帏开寿宇;高年多福,忽乘莲筏返瑶池。
又——佚名永怀风木感;应废蓼莪诗。
又——佚名思亲唯有泪;报母痛无门。
◇挽朱德之母——中共中央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又——毛泽东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
1.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写孔子)2.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于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写孔子)3.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写孔子)4.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写荆轲)5.有史公作传如生,爱客若君,真实读者慷慨悲歌不已;其门馆风流未谢,于今思夕,问君谁能拔抑磊落之才。
(信陵君祠)6.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悼屈原)7.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写屈原)8.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悼屈原)9.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祠)10.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
(长沙屈原贾谊二公祠)11.江东才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写项羽)12.此地疑仙,蓬莱、瀛洲、方丈;不知有汉,美人、名马、英雄。
(写项羽)13.生叔季世,有豪侠心,报韩椎秦,兴刘灭项;绝富贵交,为神仙侣,进履辟谷,拜石授书。
(写张良)14.十年成败一知己,七尺存亡两妇人。
(写韩信)15.家传十四篇书,合三苍为一;律讽九千字学,通五经无双。
(写许慎)16.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写王昭君)17.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赢属国。
十九年托身异域,韦轎霍幕, 儿人到此悔封侯。
(陕西苏武庙)18.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赵藩题成都武侯祠)19.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忠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武侯祠)20.心悬八卦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目击三分鼎,东连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
(成都武侯祠)21.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鼎足七出,威德成孚足千秋。
(悼诸葛亮)22.两表酬三顾,一对足三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悼诸葛亮)23.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遍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写诸葛亮)24.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弟翼德,兄玄德,德弟德兄。
(写关羽)25.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
(湖南桃源县陶渊明祠)26.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鸯,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江西南昌滕王阁联)27.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颂李白)'28.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写李白)29.神仙诗酒空千古,明达江天贮一楼。
(写李白),30.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写李白)31.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间,春水群鸥野老心。
(成都杜甫草堂)3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为杜甫题)33.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写杜甫)。
34.以忠爱为心,国步多艰,匡时句出惊风雨;为生民请命,恫鳏在抱,警世诗成泣鬼神。
(写杜甫)35.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
(写杜甫)36.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腾虎跃儿诗容;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顾复初题杜甫草堂)37.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惟有儿篇新乐府;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
(苏州虎丘白居易祠)38.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得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洛阳白居易墓联)39.心中怀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洛阳白居易墓联)40.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得先生到此;人心归正道,只须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
(写韩愈)'41.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悼沈括)4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悼范仲淹)43.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曩不孤。
(悼欧阳修)44.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其源。
(悼苏洵父子)45.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我为过客,空江一曲向谁弹。
(写苏轼)46.赖社稷之灵,国已有君,自分一腔抛热血;竭股肱之力,继之以死,独留青白在人间。
(写于谦)47.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写于谦)48.理冤狱关节不到,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
(写包公)49.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浙江杭州西湖岳坟联)50.万里留长城,南渡朝廷从此小;一坏留古墓,西湖烟水到今香。
(写岳飞)□ 1.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至今山光水色,犹照见一片丹心。
(写岳飞)52.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郭沫若为辛弃疾题)53.烟柳斜阳,归去东南余半壁;云山故国,望中西北是长安。
(稼轩祠联)54.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花。
(悼李清照)55.载酒江湖,人比黃花瘦;校碑栏槛,梦随玉笛俱飞。
(写李清照)56.篇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写陆游)57.扬震旦天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作欧亚盟主。
博我皇道,安我汉京。
(写成吉思汗)58.写人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为蒲松龄题)59.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写蒲松龄)60.儒术岂虚谈,水利书成,功在三江宜血食;经师偏晚达,专家论定,狂如七子也心降。
(写归有光)61.改革衣服之观,人间温暖;极错彩金之妙,天下文明。
(写黃道婆)62.赐国姓,家破君亡,永矢孤忠,创基业在山穷水尽;复父书,词严义正,千秋大节,享俎豆于舜日尧天。
(写郑成功)63.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坑志,方知海外有孤臣。
(写郑成功)64.殉社稷在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葬衣冠有淮南坏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
(扬州史可法墓)65.万点梅花,尽是孤臣泪;一坏故土,还留胜衣冠。
(写史可法)66.死含瑶草千秋恨,魂傍梅花万古香。
(写史司法)67.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白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黃花。
(黃兴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68.江户矢丹枕,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
愧我今招女侠魂。
(孙中山挽秋瑾)69.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乂何怨;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
(写秋瑾)70.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载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写孙中山)71.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自古成功有儿,正疮痍满U, 半哭苍生半哭公。
(写孙中山)72.著述最严谨,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悼鲁迅)73.旷代天才,回荡当齐马赛曲;炎黃后冑,激扬永振义勇军。
(写聂耳)孔子: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诸葛壳: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
韩愈: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韩潮学派口三汇公起文章八代衰。
范仲淹: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文天祥: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宰相状元余事之文章义节两兼之蒲松龄撰联颂项羽、勾践: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屮可吞吴。
司马迁: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陶渊明: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汤显祖: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李清照:大明湖畔,釣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白: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笫一家杜甫: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白居易:笔谗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得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陆游: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岳飞: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 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儿时北来。
鲁迅: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有雄才,有伟略,有奇勋,实在有徳;无后裔,无偏心,无享受;真正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