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第4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训练目标1.了解一般文章的行文顺序,学会整体构思,取舍材料,安排详略。
2.学会布局谋篇,认识到写作前拟提纲的重要性,养成用提纲明确作文结构的习惯。
3.写作实践,在作文中注意把握行文线索,追求脉络清晰,学会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和叙述事情。
导入写作平时说话要有重点,要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写作文也是在和别人交流,也要我们确定重点,条理清楚地表达写作的目的。
今天这堂课的重点,就是学会条理清晰地写作。
写作指导1.写作前,先构思。
看到作文题目,先不要急于落笔,首先要想清楚要表达一个怎样的中心,并且围绕这一中心做出写作素材的取舍,有些材料与中心有着直接关系,非常重要,可以写入此文,有些不典型的、与中心联系少的,就要果断舍去,不然就会造成枝节过多的毛病,也会显得思维混乱。
再者即便纳入写作范围的素材,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都要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2.合理安排写作顺序,是明晰思路的重要策略。
习作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应该做,那就是要明确好写作顺序,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还是按空间的转换,或者是按事理的逻辑顺序呢。
像《纪念白求恩》,作者就是按照重要程度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采用的是逻辑顺序,给读者一种清晰的感觉。
3.写作提纲是清晰思路的重要手段。
写作时,要养成列提纲或打腹稿的习惯。
不要提笔就写,边写边改。
而应将自己的思路用纲领的形式先写在草纸上,或在头脑中先勾勒出作文的大致轮廓。
然后照着这个提纲,再充实内容,就容易多了。
写作训练一、如果以《二三事》为题,写一篇记人的文章,你会写谁?请列出作文的提纲。
形式不限。
二、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一篇记叙文。
自定立意。
不少于500字。
本次写作的重点是要突出作文清晰的思路,怎样才能让我们的作文思路清晰呢?对写作的内容先要有个整体构思,看到作文题目,你可能有许多想法,材料一下子都涌上心头。
先别着急落笔,首先要想清楚自已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并据此做出材料的取舍。
写作思路要清晰思路,就是作者为了在文中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进行构思、谋篇布局的过程。
写作思路清晰,具体要求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让作文思路清晰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整体构思。
写作时,首先要想清楚你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再据此取舍材料,并大致思考文章的整体结构。
有些材料较重要,可以写入文中;有些材料并不典型,就要果断舍弃。
2.确定写作顺序。
写作主要有时间、空间、逻辑三种顺序。
要做到思路清晰,就要根据文体特点和题材特点来确定写作顺序。
3.列提纲。
在头脑中形成作文的结构框架后,用提纲的形式把它呈现出来,有助于思路的清晰和完善。
提纲一般包括三个方面:(1)安排好材料的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分几段,都要写清楚。
(2)确定内容的详略,重点分几层写,也可以列出来。
(3)考虑好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衔接过渡的方法。
列完提纲后,还要思考是不是中心明确、顺序合理、详略得当,如果有问题须进行修改调整。
4.注意过渡或照应。
5.写好结尾。
结尾是全文主旨展开的最后完成部分,也是主旨的深化部分,绝不可忽视。
文章结尾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依据文章本身的内容、形式特点,因势而下,一脉贯通。
高胜寒同学二三事优秀的班级必定会有一个优秀的领跑者,我们班的领跑者就是高胜寒同学,她是我们七(10)班的班长。
她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同学交往方面,都是大家的榜样。
刚开学时我们开展了名著共读活动,老师问我们谁可以每天准时七点到校,带领同学们读书。
正当我们还在犹豫的时候,高胜寒的手早已高高地举过头顶了,她站起来肯定地说道:“老师,我可以!”听到她的回答,我真是由衷地佩服她。
更让我刮目相看的是:自从那天以后,她风雨无阻,每天都准时来到班里,坐在讲桌前认真地阅读。
我清晰地记得——那天下雨了,爸爸很早就把我送到了学校。
当我一推开门,哇!高胜寒已经来了!我疑惑地问她:“这么早?你是怎么来的?”“我骑车来的,今天下雨,我怕堵车。
”我点了点头,心想:下着雨,骑车多不方便!我又说道:“其实你没必要天天来这么早,同学每天都是陆陆续续来,你那么早来,班里也没几个同学,何必呢?”她认真地对我说:“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我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
写作思路要清晰设计说明此单元的写作教学,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确概念,理解何为“思路”,何为“思路清晰”;然后通过学习教材内容,归纳出使写作思路清晰的具体步骤,让学生有章法可循。
按照具体的思维步骤逐步分析厘清思路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写作之前充分思考的习惯,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
最后在写作实践中引导学生拟写提纲,使学生在写作时做到有条理、思路清晰,真正提升写作能力。
学习目标1.了解不同文体的基本结构和行文顺序,明确使写作思路清晰的方法。
2.学会谋篇布局,并体会拟写提纲的好处。
3.根据提纲完成写作任务,做到条理清楚、思路清晰。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根据课文范例,了解不同文体的基本结构和行文思路。
2.引导学生学会拟写提纲,注意行文线索,保持思路清晰。
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点拨评价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拓展阅读:以“思路要清晰”为要求的满分范文。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叶圣陶先生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由此看来,一篇好的文章应该建立在思路清晰、言之有序的基础上。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作时保持思路清晰的方法吧。
五、过程性评价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修正、补充,并梳理归纳写作方法。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学会了如何列提纲。
希望大家能将这些方法用于日后的写作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列提纲的好习惯。
七、布置作业1.基础型作业:从写作实践题目中任选其一,完成写作训练。
2.发展型作业:选择学过的任意一篇课文,详细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教学目标1.通过提供的示例,了解不同文体的基本结构以及行文顺序。
2.草拟提纲,学会谋篇布局,并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
3.写作实践,在作文中注意行文线索,追求条理清楚。
教学重点1.通过提供的示例,了解不同文体的基本结构以及行文顺序。
2.草拟提纲,学会谋篇布局,并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
教学难点1.草拟提纲,学会谋篇布局,并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
2.写作实践,在作文中注意行文线索,追求条理清楚。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在课件中出示叶圣陶对“思路”的解释。
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
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
——叶圣陶通过阅读叶圣陶对“思路”生动的解释,引导学生进入学习。
新知探究一、问题探究【活动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所学习的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思路”,“思路清晰”指的是什么。
2.回顾《回忆我的母亲》,梳理其行文思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思路和思路清晰的含义;以具体的课文为例,引导学生梳理其行文思路,感受思路清晰的好处,启发学生在写作中注意设置行文线索,使叙事条理清晰。
二、写作指导【活动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积累的写作经验,交流如何使作文思路清晰。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从写作的内容、布局等方面思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思路清晰的要点,为下面的写作实践奠定基础。
三、写作实践【活动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拟写提纲的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先确定写作中心,将题目补充完整,再思考围绕中心列举哪几件事,如何安排详略等。
完成后,在全班交流展示,相互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
教师出示提纲示例供学生参考学习,反思不足。
【设计意图】通过拟写提纲,培养学生在写作前拟写提纲的良好习惯。
【活动内容】2.学生根据提示自主完成作文训练。
教师引导学生先拟写提纲,理清思路,再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写作《思路要清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提供示例,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写作思路。
2.设计提纲,让学生学会梳理写作思路,并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
3.写作实践,让学生在作文中注意行文思路,追求条理清楚。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典型例文,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选材、恰当安排详略和顺序,从而做到行文思路清晰。
教学难点
设计提纲,让学生学会谋篇布局,并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写作时做到思路要清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媒体: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读一本书或一个故事,无论是长还是短,我们都会感觉是顺着一条线在走,到达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中去,这就是行文思路。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文章思路方面的探讨。
二、请同学们阅读文本《思路要清晰》,交流心得。
(一)什么叫思路清晰
所谓思路清晰,就是指一篇文章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完整。
叙述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1.情节要完整。
事件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展开,必然存在着前后相继的衔接性。
因此,构思作文时要考虑情节的完整性和衔接性。
2.顺序要合理。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安排得恰当,才能叙述得清楚。
记叙的顺序一般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1)顺叙: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
运用顺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
一般以时间、空间或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放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或过渡,否则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
(3)插叙: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
3.过渡要自然。
过渡,是指文章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转换和衔接。
它像沟通两岸的桥梁,起着承前启后、贯通全文的作用。
以下的情况需要过渡:
(1)在倒叙引入和结束的地方。
即当文章引入倒叙的时候,或者是倒叙完了,文章又回到了顺叙的时候,要运用过渡词、句或段,使文章连贯。
(2)上文和下文的意思发生转折时。
如果没有过渡,上下文就会显得自相矛盾。
(3)事件或场面转换时,以使文气贯通,浑然一体。
常用的过渡方法有:①过渡段:即用一小段文字独立成段。
②过渡句:即用一两句话放在上段的最后或是下段的开头。
③过渡性词语:如用“因此、但是、然而、于是”等来表示段落间的各种关系转换。
4.前后要照应。
即前边写的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的前面要有交代。
恰当地运用照应这种手法,能使文章贯通自然、脉络清楚、结构严谨。
常见的照应方法有:①文题照应。
就是文章的正文和标题相照应。
②前后照应。
即文章中前后内容之间的照应。
③首尾照应。
即文章的结尾与开头照应。
(二)交流要点
1.整体构思,确定中心。
看到题目要求后,要先想清楚文章要写的中心是什么。
确定了中心后,自己写作的时候就会比较明确。
此外,还必须想一想该选哪些材料来突出这个中心,这些材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例:
2.确定写作顺序。
记叙文的写作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等,采用不同的顺序有不同的
效果。
3.列提纲:
(1)列提纲的作用:列提纲是在审题、立意、选材后,把作文条理化的一个手段。
因为
我们思维的条理性还不是很强,所以就很有必要在作文之前,把自己想写的事情列好提纲,
这样就能做到胸有成竹,自然也就有条理,同时还可以清楚地知道怎么一步一步写下去了。
(2)列题纲的几个步骤:
首先,要厘清事情发展的大体经过,把这件事分成几个阶段;
然后,找出每个阶段最重要的关键词,按顺序排好,并按事件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
最后,围绕关键词确定详略,并对主要过程展开生动具体的描述。
补充: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来生动地、多层次地展示事情发展的过程。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查阅和教师补充的文章,让学生明白提纲即思路。
]
(3)实践操作:列提纲
试着给《植树的牧羊人》拟写提纲;
初遇牧羊人(详)——-再见牧羊人(详)——最后一次相见(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写作实践,让学生在作文中注意行文线索,追求条理清楚。
一、导入: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
思想从什么
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向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思
路的开展。
二、写作实践(一)
1.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拟写作文提纲。
(1)写作指导:
A.文中记事要交代清几个问题:这一天为什么回家晚了?回家后发生了什么事?
B.在文章记事的顺序安排上,可采用时间的先后顺序,也可采用倒叙的方式来写,中间还
可插叙相关的事件。
C.在详略的安排上,可根据表达的中心,重点写回家晚的原因或回家后的情况怎样。
讨论
交流,厘清事情经过及阶段;
(2)实践:拟提纲
(3)成果展示、点评。
范文引路
这天,我回家晚了
那一次的回忆至今我还牢牢记在心里,因为,这天我回家晚了。
我为我的行为感到非常后悔。
这天下午放学,小伊对我说:“我家里没人,我有些害怕,你能陪我一起写作业吗?”接受到朋友的邀请我的心里高兴极了,但是仍很犹豫——我的脑海里闪过爸爸平时一而再、再而三叮嘱的话:“放学后不能在外面玩,一定要回家!”但我看到小伊正用期待的目光望着我,我的心便软了下来,就陪她写一会吧,就一会,爸爸要是知道我是为了帮助同学,一定不会批评我的。
一进小伊的家,那摆设得整整齐齐的书,映进了我的眼帘,在书架的旁边还有个玩具海绵宝宝。
小伊告诉我,那个海绵宝宝一看见亮光会说话。
她答应我,写完作业就让我玩上一会。
我和她写完作业一看表已经8点了,啊!这么晚了爸爸会说我吗?唉,反正都晚了,何不在这里玩个够呢,玩一会海绵宝宝再说,我玩呀玩……
我走出小伊家,星星已挂满了天空,道路上一片漆黑,树这时也发出怪叫,那边的草丛中好像有一个东西,会不会是……我不敢再想,脚下的步子不由得加快了,我只想赶快到家。
来到了楼下,恐惧消失了,但心情却没有半点放松。
爸爸会怎样呢?是一脸愤怒的表情?还是在等着我,要扬起大手掌打我呢?我真想像孙悟空一样,有七十二变,那样我就会拔下一根毫毛,让它变成我,去见爸爸。
幻想终究不能成为现实,我必须要独立面对。
心想爸爸要是打我就打吧,也算是给自己一个教训。
我敲了门,爸爸开了门,他一怔随后就一下子将我搂在怀里:“宝贝,你上哪去了?担心死爸爸、妈妈了。
妈妈出去找你,现在还没有回来呢。
”我支支唔唔地回答:“我去同学家写作业并且玩了一小会儿。
”爸爸说:“以后要晚回家一定要告诉我们,不要让家里人为你担心好吗?”爸爸语气中透着担心,神情焦急而严肃,却并没有严厉批评我,而我心里却无法平静:我只顾着自己快乐,竟没有顾及家里人的感受,我真是自私啊。
这一次晚回家的经历让我明白了父母对于我的爱。
对不起,爸爸妈妈,我让你们担心了,我以后再也不会犯这种错误来让你们担心了
2.小组交流互评,师进行引导和点拨。
3.参照所列提纲进行写作练习
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自定立意,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