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常见职业病及危害因素一览表.1doc
- 格式:doc
- 大小:84.00 KB
- 文档页数:4
职业危害因素和职业禁忌症列表(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秀文档,欢迎下载)职业危害因素和职业禁忌证列表正确的名词为职业禁忌证,职业禁忌症为错误的写法。
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目录第一章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第二章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第三章职业危害告知制度第四章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第五章职业危害防治防护设施管理制度第六章从业人员防护用品配备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第七章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第八章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第九章职业危害申报制度第十章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治疗康复制度第十一章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第十二章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第十三章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章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的通知》(国发[2021]23号)和《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调[2021]121号)等文件精神。
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本企业职工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搞好职业卫生工作、经我矿职业危害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本职业危害责任制度:一、成立职业危害防治领导小组。
所属各科室、队的主要负责人在职业卫生防治领导小组的领导与安排下,各负其责,做好本部门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建立好日常检查的职业卫生管理台账,并建档保存。
职业病防治工作。
建立好日常检查的职业卫生管理台账,并建档保存。
二、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规定,在每年的12 月31日前向所在地煤矿安全监察分局进行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工作。
三、依法履行向劳动者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
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本工程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一览表危害因素接触装臵危害途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预防措施二氧化碳STEL:18000mg/m3 TWA:9000mg/m3生产装臵吸入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约含5%。
低浓度二氧化碳是呼吸兴奋剂,而高浓度时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呼吸中枢,甚至产生麻痹作用,引起头痛、眩晕、肌肉痉挛,甚至可能丧失知觉和导致死亡。
二氧化碳是人体内有氧氧化和脱羧反应的产物,在血液中贮藏于碳酸盐、碳酸氢盐和碳氧血红蛋白内,是一种经常不断产生并需要经常不断排出的废气。
体内二氧化碳积蓄过多可致呼吸性酸中毒。
加强通风和个体防护苯STEL:10mg/m3 TWA:6mg/m3生产装臵呼吸道,皮肤或眼睛直接接触由于苯的挥发性大,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扩散。
人和动物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长期吸入会侵害人的神经系统,急性中毒会产生神经痉挛甚至昏迷、死亡。
加强通风和个体防护非甲烷总烃STEL:1500mg/m3 TWA:1000mg/m3生产装臵吸入非甲烷总烃在一定条件下与光照射产生化学反映产生光化学烟雾,经常吸入对身体有影响,引起头昏等症状。
加强通风和个体防护氢氧化钠MAC:2mg/m3化学品库房、除盐水站、循环水处理间吸入吸入氢氧化钠的粉尘或烟雾时,可引起化学性上呼吸道炎。
皮肤接触可引起灼伤。
溅入眼内引起眼损伤,严重者可致失明。
生产过程密闭化,按操作规程操作,加强通风。
甲烷300mg/m3生产装臵皮肤接触和吸入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
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
若不及时远离,可致窒息死亡。
皮肤接触液化的甲烷,可致冻伤。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汞STEL:0.03mg/m3 TWA:0.01mg/m3生产装臵皮肤接触和吸入常为职业性吸入汞蒸气所致,先有头昏、头痛、失眠、多梦,随后有情绪激动或抑郁、焦虑和胆怯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如脸红、多汗、皮肤划痕征等。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点控制措施
清单
前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点控制措施的清单,以便企业依据真实情况,采取恰当的控制措施,预防职业病的
发生。
职业病危害风险点清单
1. 粉尘:建筑施工企业中主要包括水泥粉、石灰粉、石膏粉等。
控制措施:加强通风、佩戴防护口罩,减少作业时间等。
2. 化学物质:建筑施工主要包括涂装、清洗等活动所产生的油漆、煤油、酸碱等。
控制措施:佩戴防护面罩,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采取局部排风等。
3. 噪声:建筑施工现场噪声环境复杂,如机械设备噪声、电工
作业噪声等。
控制措施:减机降噪,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采用防
噪音设施。
4. 震动:机械设备震动、人工振捣等都会产生震动。
控制措施:降低现场震动噪声、使用隔振器、减轻工作强度等。
5. 温度:高温、低温均会对建筑工人的身体造成危害。
控制措施:采取通风、降温、加温等措施。
结语
本文列举了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点及相应控制措施,希望能够帮助企业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
在工
作中,企业应该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达到职业病预防
的目的。
建筑行业常见职业病及预防措施常见职业病及预防措施根据建筑行业特点,为进一步做好企业职工从事各项工作可能会导致的常见职业病预防工作,切实保障职工身心健康,特制定如下行业常见职业病及预防措施:一、常见职业病种类及危害对象(一)粉尘病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并能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施工现场主要是含游离的二氧化硅粉尘、水泥尘(硅酸盐)、石棉屑、木屑尘、电焊烟尘、金属粉尘引起的粉尘;主要受危害的工种有砼搅拌司机、水泥上料工、材料试验工、石工、风钻工、炮工、出碴工、电(气)焊等工种。
引起的尘肺病预防措施: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加强水泥等易扬尘的材料的存放处、使用处的扬尘防护,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在易扬尘部位设置警示标志。
2、个人防护措施:落实相关岗位的持证上岗,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扬尘防护口罩,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工人作业场所的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检查个人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每月不少于一次,并指导施工作业人员减少扬尘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二)生产性毒物可使大气、水、土壤等环境因子受到污染,被人体接触或吸收,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
比如:铅、苯、二甲苯、聚氯乙烯、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亚硝酸盐等。
主要受危害的工种有:油漆工、木工、防水工、电焊工等。
预防控制措施: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提供通风良好的操作空间,加强作业区的通风排气措施。
2、个人防护措施: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佩戴有害气体防护口罩、眼睛防护罩,杜绝违章作业,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工人作业场所的通风情况,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8小时工作制,及时制止违章作业。
(三)振动振动就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经过某一中心位置(或平衡位置)的来回重复运动。
振动病是长期接触强烈振动而引起的以肢端血管痉挛、上肢骨及关节骨质改变和周围神经末稍感觉障碍的职业疾病。
建筑工地安全管理规程及风险点、危险源
统计表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制定建筑工地安全管理规程,并统计其中存在的风险点和危险源。
该规程的目标是确保工地的安全运作,最大程度地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人的生命和健康。
2. 规程概述
建筑工地安全管理规程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2.1 工地准入管理
在工地进入前,需对工作人员进行身份验证和培训,并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2 安全设施和装备要求
工地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如防护栏、气体检测仪等,并提供必要的安全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服等。
2.3 工地环境管理
对工地周围的环境进行管理,确保无尘、无噪音、无有害气体等,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2.4 劳动保护管理
确保工人在工作过程中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如防尘口罩、耳塞等。
2.5 紧急救援和应急准备
建立紧急救援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定期演练,以保障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救援措施。
3. 风险点和危险源统计表
下面是对建筑工地常见的风险点和危险源进行统计:
4. 结论
通过制定建筑工地安全管理规程并统计风险点和危险源,我们可以提高工地的安全性,降低工人意外伤害的风险。
建筑公司应严格执行该规程,并根据统计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
概述
建筑施工行业是一项高风险行业,施工人员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
这些危害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和心理危害等。
这些危害不仅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还可能对生产效率和
企业形象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采取积极
的措施,保护工人的健康与安全。
一、物理危害
1. 高处坠落:建筑施工中,很多工作需要在高处进行,如果没
有有效的防护措施,工人可能会从高处坠落导致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2. 坍塌和倒塌风险:建筑物的坍塌和倒塌可能会给工人带来生
命安全的威胁。
这种风险通常与建筑物的结构强度、材料质量和施
工工艺等因素有关。
3. 机械设备伤害: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
吊车、挖掘机等,如果没有正确操作、维护和保养,可能会导致工
人受伤。
二、化学危害
1. 有害化学物质:建筑施工中使用的一些材料和化学品,如油漆、溶剂、胶水等,可能会释放出有害的气体或粉尘。
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会对工人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如呼吸系统疾病、皮肤问题等。
2. 粉尘危害: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如混凝土研磨、墙体打磨等,长时间吸入这些粉尘可能导致工人患上尘肺病等呼吸道疾病。
三、生物危害
1. 病毒和细菌感染:在建筑施工现场,工人可能与污水、垃圾等接触,这些环境中存在着细菌和病毒,可能导致感染、疾病传播等问题。
2. 咬伤和蜇伤:建筑施工现场周边常有昆虫和爬行动物活动,如蜜蜂、蛇等。
在工作时,工人被咬伤或蜇伤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危害。
四、心理危害。
建筑工程常见的职业病建筑工程师或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职业病的风险,这对他们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讨论建筑工程常见的职业病以及预防措施。
一、粉尘性职业病在建筑工地上,粉尘是建筑工程师和工人最常接触的一种危害因素。
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会造成呼吸道疾病、职业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为了预防粉尘性职业病的发生,必须采取以下措施:1. 使用防护设备:工程师和工人应佩戴适当的防尘口罩,同时戴上护目镜和手套等防护装备。
2. 提高通风条件:建筑工地应确保良好的通风系统,或定期开窗通风,以降低粉尘浓度。
3. 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定期清扫工地,及时清除尘埃,以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二、噪音性职业病在建筑工程中,噪音是另一个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会对听力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导致耳聋。
为了预防噪音性职业病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1. 使用耳塞或耳罩:工程师和工人可以佩戴耳塞或耳罩,有效减少噪音对听力的影响。
2. 控制场地噪音:采取隔音措施,比如安装隔音墙、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声音等。
3. 安排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早发现并处理职业性听力损伤。
三、化学物质职业病建筑工地上可能还存在各种有害化学物质,如有机溶剂、重金属、有毒气体等。
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对呼吸系统、皮肤和内脏器官。
为了预防化学物质职业病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情况,选择并佩戴适当的防护面具、手套、防护服等。
2. 加强通风措施:合理设计和改善施工场地的通风系统,有效降低有害化学物质的浓度。
3. 定期体检:进行定期的身体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和处理化学物质暴露带来的健康问题。
四、身体劳损性职业病建筑工程师和从业人员的工作性质常常需要长时间站立、弯腰、抬重物等,这容易引起各种身体劳损性职业病,如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
以下是预防身体劳损性职业病的一些建议:1. 组织适当的运动:坚持定期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拉伸、体操和有氧运动等,以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