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皮肤生理基础知识教案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5.17 MB
- 文档页数:144
皮肤生理学(最全美容院)皮肤生理学皮肤位于人体表面,就像一件严实的天然“衣服”,把整个身体包裹得天衣无缝,防止外界对人体的侵害。
皮肤是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构成。
成年人的皮肤总面积1.5—2.0平方米,其总重量约占体重的16%,从重量与面积的角度看,皮肤是人体最大器官,具有重要的功能。
第一节皮肤的结构一、表皮:来源于外胚叶,它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组织。
表皮由角朊细胞和树枝状细胞这两类细胞所组成,表皮一般分为5层:1、角质层:主要成分为角蛋白,是由无核的死细胞紧密地排列在一起而形成,含NMF(天然保湿因子)吸收水分,避免水分蒸发过度。
可防止外界的灰尘、细菌等进入体内。
同时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具防止化学物质内侵的作用。
2、透明层:只存在于手掌和脚底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防止水分、电解质和化学物质的透过,又称为屏障带。
(手掌在阳光下是透明的)3、颗粒层:有核的细胞组成,可以中和酸性物质,其中郎格罕氏细胞能够分泌免疫物质。
含有晶样角素,晶样角素有折射光线的作用,减弱紫外线的伤害,但其极易被盐、碱所破坏。
防止体内电解质流失;此层能阻止体表内外水份通过,致使角质层水份减少,成为角质细胞死亡的原因之一。
4、棘层:呈弱酸性(PH值7.3-----7.5)是表皮内最厚的一层,是有核的活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参与创伤愈合,同时启到基底层与表皮外层之间的桥梁作用。
5、基底层:呈圆柱状,为表皮各层细胞的再生层,细胞分裂能力佳,具有分裂繁殖功能,是修复受损表皮细胞的大功臣,也是表皮各层细胞的生化之源;基底层有色素母细胞是制造黑色素的大本营,透过黑色素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防止紫外线过分渗入体内。
黑色素颗粒的多少决定人的肤色深浅。
每天人类皮肤大约有10%的基底细胞进行核分裂活动,分裂出来的细胞大约以10个为一组,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产生所谓的“表皮增殖单位”。
★基底层的细胞属于胚芽细胞,经过成长,分裂之后,变为棘层细胞,再转化为颗粒层细胞,当细胞渐渐失去了水分之后,最后死亡,就在表皮层最外部形成角质层,而成为角质细胞,进而脱落,完成代谢周期,而这个过程称为角化过程。
⏹皮肤概论:⏹皮肤是由许多不同组织所组成的外受器官,在它的构造中含有血管、肌肉、结缔组织、脂肪、腺体和感受神经,是人体中代谢最为活跃的器官,也是身体最大的器官。
执行维护健康和美丽所须的各种功能。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面积:1.5—2.0平方米⏹重量:占体重的15%⏹厚度:0.5—4.0毫米,手掌、足底处皮肤最厚约0.1—0.3毫米,眼睑处皮肤最薄约0.05毫米。
皮肤会随着年龄、季节、性别、部位不同而异。
⏹皮肤由外向内可分为三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平均厚度为0.07—2.0毫米,表皮内无血管,划伤表皮后不会出血,但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外界的事物。
⏹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脸部及身体各处除手掌、足底外无透明层,表皮的各层实际是由处于角化过程的不同阶段的细胞形成。
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由4—8层扁平无核的角化死细胞构成,它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但不溶于水,通常含水量保持在10—20%之间,使皮肤柔软,如果角质层含水量低于10%皮肤就会出现干杂,脱皮现象。
角质层是表皮层最重要的屏障,能耐受一定的物理性、化学性、机械性伤害,并能吸收一定量的紫外线,对内部组织起保护作用。
角质层与美容的关系:从角质层的五大功能来体现:1、保护功能: 角质层中的角蛋白能保护皮肤免受外界各种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及微生物的伤害。
角质层中的皮脂、脂质、保湿剂不易被水浸出洗去,但容易被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清洁剂洗去,所以洁肤时应注意选择温和的美容护肤产品,洁肤后及时补充水分和油脂,以保证皮肤正常的生理功能。
2、防晒功能: 角质层可吸收大量UVB、(紫外线中是我皮肤晒黑的主要元凶)少量UVC。
3、保湿功能: 角质层中的保湿因子可补偿由于清洁、老化等因素导致的水分丧失。
角质层存在天然保湿系统(由水、脂类、天然保湿因子组成),能吸收大量的水分,使角质层即使在干燥的环境中也保持很高的含水量,有利于皮肤屏障功能的维护,有利于美容护肤品的渗透及皮肤滋润、光泽、柔软和健美。
最全的皮肤生理学知识(讲义)教案第一篇:最全的皮肤生理学知识(讲义)教案优萱团队最全的皮肤生理学知识■表皮之构造皮肤的表皮层,从外侧起依序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
□角质层1.主要成份为角蛋白(为一种蛋白质),角蛋白的吸水性强,约含7%脂质及15~20%水份。
水份若低于10%时,皮肤会呈现干燥;若高于25%,则皮肤易起瘢痒。
2.健康皮肤的角化很规律,平均约21~28天。
□透明层手掌和脚底分布最多,比其它部位结实。
□颗粒层1.细胞原形质中含有大量透明角质(晶样角质)颗粒。
2.晶样角质能将光线强烈折射,但溶于碱性溶液的食盐水。
□有棘层1.细胞层占表皮大部份(表皮最厚的一层),通常由数层到十数层。
2.下层细胞接近圆柱状,愈上层愈成横向多角形,各细胞成幅射状放出刺状细胞突起,与邻接之细胞彼此连络,负责输送营养。
3.进行细胞分裂的重要层,连基底层称种子层。
□基底层1.位于表皮最底层,邻接真皮,由真皮乳头体中的毛细血管补给营养,进行细胞分裂而新生表皮细胞。
2.平常产生定量麦拉宁色素,成颗粒状存在,可使强烈阳光不透过身体内部,具保护皮肤、吸收并贮存热能,可保温及提高细胞的生活机能。
■真皮之构造皮肤的真皮层,主要由结合织纤维束形成,又分为乳头层、乳头下层、网状层。
□乳头层优萱团队优萱团队富结合织纤维,乳头体中有毛细血管,藉而对表皮补给营养。
□乳头下层负责乳头层与网状层之联络工作,最重要之工作乃储存丰富的水份。
□网状层含有弹力纤维及平滑肌纤维,是非常强韧的一层,主要成份为胶原质和弹性硬蛋白。
具有弹簧般的构造,能缓和来自体外的物理刺激,带给皮肤弹性,随年岁增长渐渐衰退,易生皱纹。
■皮下组织1.结缔织纤维交错,含有脂肪球,其厚度取决于其中的脂肪量,因人而大不相同,故称皮下脂肪。
2.脂肪球能防止体温发散和保护身体。
3.具有储存身体多余的卡路里与能量之功能。
4.其多寡随季节而变化,适量可出现曲线点及皮肤张力。
皮肤生理学基础知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源自小学科学教材第八章《人体奥秘》中的第二节《皮肤》。
教材介绍了皮肤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皮肤的保健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皮肤的组成、表皮和真皮的结构、皮肤的功能、皮肤的保健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皮肤的基本结构,掌握表皮和真皮的特点。
2. 使学生理解皮肤的功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观察和描述皮肤的生理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皮肤的基本结构、功能及保健知识。
难点:表皮和真皮的结构特点,皮肤的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体皮肤模型、显微镜、皮肤切片标本。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同学,注意他们的皮肤颜色和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的皮肤颜色和特点不同?皮肤有哪些功能?2. 知识讲解:(1)介绍皮肤的组成,讲解表皮和真皮的结构特点。
(2)讲解皮肤的功能,如保护、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
(3)介绍皮肤的保健知识,如防晒、护肤品的选择等。
3. 例题讲解:用显微镜观察皮肤切片标本,让学生描述表皮和真皮的结构特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彩色笔在笔记本上画出皮肤的结构图,并标注各部分的功能。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皮肤,分享各自的护肤经验。
六、板书设计皮肤的基本结构、功能及保健知识。
七、作业设计1. 描述皮肤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和真皮的特点。
2. 列举皮肤的功能,并说明如何保护皮肤。
3. 观察自己和家人的皮肤,描述其特点,并讨论如何根据皮肤类型选择护肤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皮肤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皮肤切片标本的观察不够仔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皮肤的资料,如不同年龄、性别、种族的皮肤特点,以及皮肤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下一节课分享交流,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皮肤生理学最全美容院讲课教案一、引言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承担着保护身体、调节体温、感知外界环境等重要功能。
因此,对于皮肤的保养和美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美容行业中,了解皮肤生理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讲课内容,帮助美容院的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皮肤生理学,提升服务水平,满足顾客需求。
二、皮肤生理学基础知识1. 皮肤的结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
表皮是由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网状层和基底层组成;真皮主要由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构成;皮下组织主要由脂肪细胞组成。
2. 皮肤的生理功能皮肤具有保护、排泄、感知、吸收、调节体温等功能,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
3. 皮肤的新陈代谢皮肤细胞的更新是一个不断的过程,正常的角质层生态系统有助于维持皮肤健康。
三、常见皮肤问题及解决方法1. 毛孔粗大原因:遗传、油脂分泌过多、角质层过厚等。
解决方法:定期清洁、收敛毛孔、定期去角质。
2. 肤色不均匀原因:日晒、荷尔蒙失调、遗传等。
解决方法:防晒、淡斑、补水等。
3. 痘痘问题原因:油脂分泌过多、细菌感染、内分泌失调等。
解决方法:清洁、消炎、平衡油脂分泌等。
四、皮肤保养常识1. 日常清洁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洁面产品,定期清洁皮肤,避免过度清洁导致皮肤干燥。
2. 补水保湿每天补水保湿是皮肤保养的基本功,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保湿产品进行涂抹。
3. 防晒措施户外活动时注意防晒,室内长时间使用电脑时也需要注意防晒。
4. 合理饮食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皮肤健康,多摄入维生素C、E等有益皮肤的营养成分。
五、皮肤美容的注意事项1. 注重内外调理内外兼顾,调理内分泌、调整皮肤新陈代谢,是皮肤美容的重要前提。
2. 注意产品搭配合理搭配护肤品,根据皮肤状况选择适合的产品,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3. 定期护理定期到美容院做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状态稳定,延缓皮肤衰老。
六、教学方式和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员介绍皮肤生理学的基础知识,让学员对皮肤结构和功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1.皮肤结构与功能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主要涉及皮肤的结构与功能,是医学美容专业的基础知识。
通过对皮肤结构与功能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皮肤的生理特性以及常见皮肤问题的成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中职医学美容专业一年级学生。
学生班级规模为30人左右,数量适中,方便课堂管理和师生互动。
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基础较为薄弱。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在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但需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操作训练。
三、教学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皮肤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理解常见皮肤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道德。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皮肤的结构特点与功能;常见皮肤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难点:不同类型皮肤问题的鉴别与处理;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
五、教学任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皮肤的结构与功能,掌握常见皮肤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其在今后的专业实践中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皮肤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亲身体验并掌握相关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七、教学准备教材:《皮肤结构与功能》教材及相关资料。
活页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准备相关的活页教材,方便学生进行笔记和复习。
教学视频:准备相关的皮肤结构与功能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
教学器材:准备皮肤分析仪器、实验器材等,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皮肤生理学一、皮肤的特点正常健康的皮肤:微酸、微湿、柔软、细腻、结实而富有弹性,并有抵抗疾病的能力。
具有三大特点: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和外界接触最广泛。
2。
皮肤是活的细胞组织.3。
皮肤具有自愈的功能.二、皮肤的总体构造1、皮肤重量及厚度:皮肤的总重量约占体重5%---15%,是人体中除了骨骼、血液外,重量最重的组织.皮肤总面积约1。
5—--2平方米,厚度约0。
5---4毫米(不包括皮下脂肪层),手掌、脚掌皮肤最后,眼睑、外阴、乳房等处皮肤最薄。
2、皮肤表面形态:皮肤表面呈鳞片状,在皮肤表面有无数细小的皮沟,深浅不一,将皮肤表面划分成许多三角形、菱形或多角形的皮沟。
3、肤色:皮肤内黑色素颗粒的多少是决定性因素,跟遗传、环境、气候等有密切关系。
4、皮肤组成成分:皮肤主要由水、蛋白质、脂肪酸和无机盐组成,水分约占50%——72%,越往皮肤深层,水分含量越高。
蛋白质占25%,提供皮肤充足的氨基酸、纤维蛋白及弹力素。
脂肪酸和无机盐约占3%--5%。
5、皮肤的PH值: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和汗腺分泌的水分经乳化后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弱酸性保护膜(皮脂膜),可以保护、滋润、柔软肌肤、并可抵御细菌。
正常皮肤的PH值为4.5-6.5之间,属于弱酸性。
二、皮肤的基本构造:皮肤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大层表皮中没有血管,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能感知外界刺激产生触觉、痛觉、及压力冷和热等感觉,共分五层。
1、基底层:基底层细胞—-—-—-附着在基底膜上,是表皮中唯一可以分裂复制的细胞,不断向上生长,构成各层细胞。
黑色素母细胞—---—含络氨酸酶,能够制造分泌黑色素.(1)可阻止紫外线穿透皮肤,使深部组织免受伤害。
(2)使朗格罕氏细胞不受紫外线损伤,保持免疫监视的活性角化———--基底细胞不断向上推送,最后到达角质层,成为新生角化细胞,这个过程为角化,大约需要14天时间.2、有棘层由4—8层带棘的多角形细胞组成,是表皮中最后的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