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测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39.03 KB
- 文档页数:9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题本测试题满分18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8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王力是个足球迷。
看一场重要比赛时,当自己喜欢的球队进球时,他欢呼雀跃,并且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是()A.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B.神经调节C.激素调节 D.血液调节2.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实现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3.某同学进行如下的实验:将一盆A植物放在暗箱内,而将B植物放在凿了一小洞的暗箱内,如右图所示。
几天后发现A植物向上生长,而B植物向小洞处弯曲生长。
此实验可以说明()A.阳光能促进植物生长B.植物的生长不需吸收养分C.植物的生长不需水分D.植物的生长表现出向光性4.给未受粉的番茄花蕾(雌蕊的柱头)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获得无子番茄。
这说明()A.果实的发育需要生长素B.果实的发育与种子的形成有关C.果实的发育与是否受精有关D.果实发育需要的生长素来自种子5.某人在年幼时由于某激素分泌不足而出现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等症状。
则分泌不足的激素是()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胰岛素 D.性激素6.下列有关人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脑是由大脑和小脑两部分组成的B.沟和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C.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D.大脑是记忆、思维活动的高级中枢7.小麦在开花时若遇到连绵阴雨的天气会造成减产,而在阴湿的气候条件下却有利于人参和三七的生长。
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素是()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土壤8.沙漠里的一种鼠类白天躲在洞里且将洞口封住,夜间才出来活动。
能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是()A.主要为了躲避天敌 B.躲避光的刺激C.应激性 D.对干旱环境的适应9.我们常见到窗台上的植物总是弯向窗外生长,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背光(内)的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使细胞生长得快B.向光(外)的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使细胞生长得快C.向光(外)的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使细胞生长得慢D.背光(内)的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使细胞生长得慢10.呆小症和侏儒症的症状的主要区别是()A.患者发病的时期不同B.患者的智力表现不同C.患者的身材高矮不同D.患者的新陈代谢水平不同11.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血糖合成糖原B.加速血糖的分解C.由胰岛分泌D.胰岛素分泌多,血液中的葡萄糖增多12.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一名叫罗杰斯的妇女,体重不足56 kg,当她的儿子在家中修理汽车时,千斤顶突然倒塌,儿子被压在车底,罗杰斯一刹那间异常紧张,竟然独自抬起l.6吨重的汽车的一端,将儿子救了出来。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试卷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现在科学家已经知道,单侧光之所以能引起植物向光性生长,是因为单侧光能( )A.使胚芽尖端产生更多的生长素B.使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C.使胚芽尖端的某侧不产生生长素D.促使植物的胚芽尖端产生生长素2.专家认为,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
学生入睡的最佳时间是在晚上9 时到10 时之间,并睡足9小时。
这是因为人体在晚上能旺盛地分泌( )A.胰岛素B.雌性激素C.雄性激素D.生长激素3.某人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身材矮小,这是由于该人()A.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B.幼年时胰岛素分泌不足C.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D.青春期性激素分泌不足4.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右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C.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5.珍妮•古道尔在非洲原丛林观察到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作为食物,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实例与上述的动物行为类型相同的是( )A.春蚕吐丝结茧B.机器人学弹琴C.老马识途D.蜘蛛结网6.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B.神经元的结构包括轴突和树突两部分C.幼年时期,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呆小症D.植物的向光生长是由于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7.小妍欲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墙壁上固定一个装置,装置内的幼苗种植在以铁丝固定的湿棉花上,并在地上放置光源照射此幼苗。
经过一段时间后,幼苗会朝着固定的方向生长,如图所示。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此实验说明茎只具有背地效应B.此实验说明茎只具有向光效应C.此实验说明茎背地效应大于向光效应D.此实验说明茎向光效应大于背地效应8.珍爱生命,安全出行,我国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酒后驾车,不得闯红灯,但是“酒驾”“闯红灯”现象屡见不鲜,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酒精会麻醉人的小脑,导致驾车人动作不协调,易引发交通事故B.醉酒的人,语无伦次,说明酒精麻醉了人的大脑C.看见红灯后停车,参与这一过程的反射弧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D.“红灯停、绿灯行”该反射属于简单的反射9.小刚同学在观看马戏团里的狗熊表演投篮节目,对驯兽员一边大声称赞它,一边用食物喂它很感兴趣,学习了相关知识之后他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是( )A.用食物强化已形成的条件反射B.用食物补充狗熊能量的消耗C.怕狗熊肚子饿了咬人D.精神鼓励为主,以物质奖励为辅10.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4种器官的速率,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休息及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B.运动时,人体所有器官的血流量都增加C.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消化和吸收D.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11.下列有关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B.如果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C.如果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D.食用加碘食盐,可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12.据报道,英国有一只刚失去幼崽的雌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崽,雌猫与狗崽宛如“母子”。
第3 章综合测试卷生命活动的调节班级得分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植物感应性现象中,不是由于环境因素单向刺激引起的是( )A. 茎总是向上生长B. 雏菊花早上开放,傍晚关闭C. 根朝向肥料多的地方生长D. 爬山虎总是能沿着墙壁向上生长2.下列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A. 用树枝触碰刺猬,刺猬缩成团B. 手碰到火立刻缩回C. 捕蝇草等小虫靠近,马上合拢D. 人口渴想喝水3. 下列各组病症中,由同一种激素分泌紊乱所引起的病症是( )A. 巨人症和大脖子病B. 呆小症和侏儒症C. 侏儒症和巨人症D. 糖尿病和地方性甲状腺肿4. 如图是一种最新发明的无痛智能贴片,该贴片针对糖尿病人设计,能实时监测糖尿病人的血糖浓度,并根据监测结果按需注射适量的药液治疗。
该贴片注射的药液是( )A. 维生素B. 胰岛素C. 葡萄糖液D. 含多种无机盐的营养液5.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一组是( )A. 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B. 猫捉老鼠、婴儿吮奶、鹦鹉学舌C. 蜘蛛结网、公鸡报晓、鼠走迷宫D. 狗辨主客、惊弓之鸟、老马识途6. 中国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星际特工”震撼全球。
它可以按照计算机编码指令完成数千种拟人化动作及智能变形。
在“星际特工”变形时,计算机的主要功能与列哪种结构相似( )A. 感受器B. 神经中枢C. 效应器D. 传入、传出神经7. 盲人“阅读盲文”是通过皮肤的触摸来感受的,则参与盲人“读”懂文章的主要神经中枢是( )A. 触觉中枢和语言中枢B. 运动中枢和听觉中枢C. 触觉中枢和运动中枢D. 运动中枢和语言中枢8. 某山区的溪流中,常发现不变态的巨型蝌蚪。
由此推测,当地婴幼儿比其他地区患病概率增多的疾病是( )A. 呆小症B. 糖尿病C. 侏儒症D. 坏血病9. 如图是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分布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①是垂体,分泌的是生长激素B. ②是甲状腺,分泌的是甲状腺激素C. ③是胰腺,分泌的是胰岛素D. ④是卵巢,分泌的是雄性激素10.下列现象与科学知识相对应的是( )A. 巨人症:成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B. 人出现中暑现象:散热大于产热C. 同学听到上课铃声进入教室:非条件反射D. 人醉酒后走路不稳:酒精麻痹了人的小脑11.下列既是后天学习行为又是人类特有的反射的是( )A. 触到尖锐物体本能缩手B. 看小说激动得热泪盈眶C. 强光直射会不自主眨眼D. 闻到食物香味感觉肚子饿12. 体重相似、发育正常的甲、乙、丙三只小狗,对甲、乙狗分别做不同的手术处理,丙狗不做处理。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体内的激素含量丰富,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B. 医院主要通过尿液直接检测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C.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少年儿童的生长D. 幼年时期,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则会患呆小症2.当雨水滴在含羞草的小叶上时,小叶会逐渐合拢,我们把植物感受刺激并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与植物感应性不同的是( )A. 叶逐渐长大B. 根向水生长C. 茎背地生长D. 茎向窗外生长3.建立下列复杂反射的正确顺序是()①铃声响,狗就分泌唾液②吃肉时,狗分泌唾液③铃声成为条件刺激④吃肉时,铃声响,狗分泌唾液⑤多次反复A.②④③⑤①B.①②③⑤④C.②①④⑤③D.②④⑤③①4.“植物人”是指处于完全昏迷状态,只有自主的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自主活动的病人,请问这种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A. 脑干和脊髓B. 小脑和脑干C. 小脑和脊髓D. 只有脊髓5.小明在1000m长跑测试中,大汗淋漓,小明此时()。
A. 产热和散热不平衡,产热大于散热B. 产热和散热不平衡,产热小于散热C. 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增加D. 散热的主要方式是皮肤直接散热6.吃过酸梅的人有时看到酸梅也会分泌较多唾液,对此现象分析错误的是()A.此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出生后通过经验积累形成的复杂的反射C.酸梅的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唾液腺是这种反射活动的效应器7.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右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A. 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B. 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C. 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D. 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8.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结果1 取生长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均分为A、B两组/2 A组小鼠注射适量的胰岛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A组小鼠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3 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A组小鼠症状缓解;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C. 胰岛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D.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9.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缩手反射属于条件反射B. 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⑤→④→③→②→①C. 若某人②断裂,用针刺激其指尖,他能完成缩手反反射,但无痛感D. 用针刺激一个健康人的手指后立即缩手,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图中的③10.如果成年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出现()①智力减退②眼球突出③情绪易激动④心跳缓慢⑤呼吸加快A. ①③⑤B. ②③⑤C. ①②③D. ②③④11.2018年3月14日,患有“渐冻症”的杰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去世。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1.下列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A. 郁金香的花在温度高时开放,温度低时闭合B. 凤凰木的叶片白天张开,晚上或雨天闭合下垂C. 含羞草的叶受到振动后合拢D. 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2.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遭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A. 既有感觉又能运动B. 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C. 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D. 失去感觉但能运动3.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人体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明显不同,它有许多突起B. 人醉酒后会出现语无伦次、走路不稳的现象,分别与大脑和小脑有关C. 某同学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先感觉烫后迅速松手D. 新生儿的嘴唇第一次接触奶头就会有吮吸动作,这是简单反射4.在神经系统中,维持身体平衡的主要结构是( )A. 大脑B. 脑干C. 脊髓D. 小脑患者身高智力生殖器官甲70cm 正常发育正常乙70cm 低下发育不全甲患者的症状是由于幼年时期哪种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A. 甲状腺素B. 生长激素C. 胰岛素D. 性激素6.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B. 神经元的结构包括轴突和树突两部分C. 幼年时期,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呆小症D. 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是由于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7.某成年男子醉酒驾车把自己撞成“植物人”,他只能靠输液生存,有心跳、呼吸、血压,但没有意识,不能说话也不能动.这说明他至少哪部分神经中枢没被撞坏( )A. 大脑B. 小脑C. 脑干D. 脊髓8.为研究植物的某种特性,小科设计了如图实验:在一个广口玻璃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
将玻璃瓶放在温暖的地方,并保持湿润,放置几天,待种子长出芽和根后,将玻璃瓶横着放置1~2天。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题-4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40分)1.下列生命活动中,与植物感应性现象无关的是 ················································ ( )A. 浸在水中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B. 倒伏的韭菜自然挺立起来C. 含羞草受到触动时幼叶下垂D. 松树的根在水丰富一侧分布较多2.植物的向光性的实质是 ·············································································· ( )A. 胚芽尖端分泌赤霉素B. 胚芽尖端分泌生长素C. 胚芽尖端分泌生长素,受单侧光照射分布不均匀D. 胚芽尖端分泌生长素,受单侧光照射时,分布均匀3.关于唾液腺和甲状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都能分泌激素B. 都能分泌消化液C. 分泌出的物质都直接进入血液D. 唾液腺有导管相连,甲状腺无导管相连4.对人体血糖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的结构是 ··················································· ( )A. 肺泡、心脏B. 胰岛、肺泡C. 肝脏、胰岛D. 心肝、肝脏5.在密林深处,向阳山脊上的树,树杆粗且树冠大,根深叶茂。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试卷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1.下列有关水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根向地生长是水稻对地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B. 吸收的水分主要参与枝叶的生长和花果的发育C. 水稻相邻的叶总是不重叠,增大光照面积是对光合作用的适应D. 水稻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层次:基因→DNA→染色体2.对自然界存在的生命现象及相应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选项生命现象原因分析A 人的体温恒定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B 睡梦中拍打蚊子神经调节C 饭后血糖含量略有上升胰岛素分泌不足D 草原中的狼越来越善于奔跑自然选择A. AB. BC. CD. D3.冬泳运动被誉为是“勇敢者的运动”。
冬泳时运动员生理上可能出现的变化是()A. 机体耗氧量下降B. 骨骼肌战栗C. 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 皮肤血管舒张4.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猫捉老鼠是一种攻击行为B. 动物所有的行为都是可以遗传的C. 动物先天性行为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D. 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5.若给某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则短时间内正确反映其体内血糖浓度变化情况的是( )A. B. C. D.6.能够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是()A. 赤霉素B. 细胞分裂素C. 脱落酸D. 乙烯7.下列选项中,甲、乙、丙和丁之间的关系与如图所示一致的是()选项甲乙丙丁A 脑大脑小脑脑干B 溶液稀溶液浓溶液饱和溶液C 电路连接串联并联短路D 大气分层对流层平流层内层A. AB. BC. CD. D8.下列哪种动物是恒温动物()A. 鲸鱼B. 鳄鱼C. 娃娃鱼D. 章鱼9.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某同学抓起一个烫手馒头,先感觉烫后迅速松手B. 人醉酒后会出现语无伦次、走路不稳的现象,分别与大脑和小脑有关C. 人体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明显不同,它的细胞体生有许多突起D. 新生儿的嘴唇第一次接触奶头就会有吮吸动作,这是简单反射10.下列人和生物的反应不能称为反射的是()A. 苍蝇飞近你的眼睛时,你马上闭上眼睛B. 人碰到高温物体,会马上缩手C. 触动含羞草,它的小叶会闭合,叶柄会下垂D. 小鸟受惊就会飞走11.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描述了“武大郎”个子矮小的特征,请推断其发育异常的原因()A. 幼年期缺乏甲状腺激素B. 幼年期缺乏生长激素C. 成年期缺乏甲状腺激素D. 幼年期缺乏肾上腺素12.使香蕉成熟的植物激素是()A. 生长素B. 乙烯C. 脱落酸D. 赤霉素13.图片有助于知识的记忆。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种子萌发后,根总是向下生长,和种子横放或竖放无关,这反映了植物根的()A.向触性B.向地性C.向水性D.向化性2.下列关于胰岛素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合成糖原B.胰岛素可促进血糖分解C.胰岛素可加速血糖浓度降低D.胰岛素是一种消化酶,可分解血糖3.冬天,小珂把放在阳台的“橡皮树”移入室内防冻,发现靠近窗台的绿色枝条都向外生长,以下现象与之不同类感应性的是()A.郁金香的茎总是背着地面生长B.含羞草触碰时会把叶片全部合起来C.桂花树的根在土壤中朝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D.梧桐树的根在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时会朝水多的一侧生长4. “双减"政策出台后减少了同学们的课后作业和课外学科培训,以保证同学们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充足睡眠可使垂体正常分泌某种激素,促进全身的正常发育,若该激素分泌不足,可能会使人患上“侏儒症”。
这种激素是( )A.生长素B.生长激素C.胰岛素D.性激素5.下列关于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错误的是()A.具有个体性B.需经过训练、学习获得C.由遗传控制的D.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6.激素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极低,但它对人体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侏儒症和巨人症是下列哪种激素在幼年时分泌异常所造成的( )A.胰岛素B.生长激素C.雌性激素D.肾上腺素7.下列四组疾病中,由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是( )A.巨人症、甲亢B.低血糖症、呆小症C.侏儒症、糖尿病.D.肢端肥大症、地方性甲状腺肿8.如图是人的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B.①和②分别为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C.感受器受到损伤,该反射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D.直接敲击效应器也会出现膝跳反射现象9.下列不属于内分泌腺特点的是( )A.分泌物由导管输送B.分泌物是激素C.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D.分泌物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10.人类有很多疾病是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在下列疾病中,主要是由于缺乏激素而引起的是()①甲亢②糖尿病③巨人症④呆小症⑤侏儒症A.②④⑤B.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11.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测试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冬天,小金把放在阳台的“橡皮树”移入室内防冻,发现靠近窗台的绿色枝条都向窗户方向生长,如下现象与之不同类的是()A.郁金香的茎总是背着地面生长B.浸在水中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C.桂花树的根在土壤中朝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D.梧桐树的根在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时会朝水多的一侧生长2.动物在生活中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行为,按行为的获得方式,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两大类。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描述错误的是()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B.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与遗传因素无关C.动物越高等,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越强D.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3.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飞蛾扑火和“鹦鹉学舌”分别属于A.学习行为学习行为B.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C.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D.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4.把青蛙和小白鼠从25℃的环境中移到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耗氧量的变化是()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B.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C.青蛙的耗氧量减少,小白鼠的耗氧量增加D.青蛙的耗氧量增加,小白鼠的耗氧量减少5.小芳安静地在教室里听课,主要产热的部位是()A.内脏B.内脏和肌肉、皮肤一起产热C.肌肉、皮肤D.内脏和肌肉、皮肤都没有产热6.健康的成年小鼠每日注射适量的甲状腺激素,一段时间后发现实验鼠()A.进食量明显减少B.体重快速增加C.精神萎靡不振D.放入密闭小室,更易窒息死亡7.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体的神经系统能控制体内激素的分泌B.触动含羞草,其叶片合拢,这属于反射活动C.动物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完成反射活动的基本结构是反射弧8.当一个人的脊髓上部受到严重损伤时,针刺大腿,该伤者()A.会产生缩腿反射,并感到疼痛B.会产生缩腿反射,不感到疼痛C.不产生缩腿反射,并感到疼痛D.不产生缩腿反射,也不感到疼痛9.(乐清校级期中)下列现象与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A B.B C.C D.D10.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幼年时缺乏,会患有呆小症B.水平放置的幼苗,其根的生长方向是水平生长的C.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干D.条件反射比较高级,其结构基础与反射弧无关11.小蔡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顺手去拿自己订的牛奶,突然手缩回来了,他发现今天的牛奶比平常冷。
2023-2024学年浙教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7小题每题3分共计81分)1.下列关于帝王蝶迁徙行为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触角对迁徙有重要意义B. 迁徙行为仅受环境影响C. 迁徙是对环境变化的适应D. 迁徙依赖其强大的飞行能力【答案】B【解析】2.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的是()A. 法布尔B. 弗里施C. 劳伦兹D. 廷伯根【答案】C【解析】解奥地利学者康勒德•罗伦兹(也称为劳伦斯)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他是动物行为学界的怪杰.罗伦兹是一位对一切生物普具仁爱的科学家他从来不用人类的眼光去看动物.他深信动物的行为正如动物身体构造的适应作用一样乃是它求取生存的凭借同样正是适应环境的进化之果 C正确.故选 C3.学习过动物行为的知识后小明对妈妈说我可以命令蚂蚁在地上排列成“百年潮中国梦”几个字妈妈不相信小明就用糖汁在地上写下这几个字奇迹出现了蚂蚁真的排列成了“百年潮中国梦” 小明是利用了蚂蚁的()A. 取食行为B. 攻击行为C. 防御行为D. 繁殖行为【答案】A【解析】4.在农村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两只公鸡为了争夺食物而打斗它们双方的战斗非常激烈但很少发生致命性的伤害.两只公鸡的这种行为属于()A. 社群行为B. 攻击行为C. 防御行为D. 繁殖行为【答案】B【解析】解 A、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B、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特点是双方的身体不受到伤害失败者表示出屈服胜利者就停止攻击C 、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D、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一般包括求偶交配鸟类还有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阶段.两只公鸡为了争夺食物而打斗属于攻击行为.故选 B5.下列属于人类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是()A. 训练宠物B. 控制对人类有害的动物C. 利用动物做各种实验D. 消灭对人类有害的动物【答案】B【解析】解研究动物行为的根本目的是认识和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控制和防除对人类有害的动物.例如人们掌握了某种动物的发情、交配、生殖和发育等行为规律在饲养家畜和管理野生动物时就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增加胎数、幼畜头数和野生动物的数目.人们掌握了鼠类分布、取食、繁殖和迁移的规律以及影响鼠类行为的各种因素就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手段消灭害鼠.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 B6.属于攻击行为的是()A. 孔雀开屏B. 雄海象之间争夺配偶C. 螳螂捕蝉D. 黑猩猩的群体生活【答案】B【解析】A、孔雀开屏属于生殖行为 A不符合题意B、雄海象之间争夺配偶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的攻击属于攻击行为 B符合题意C、螳螂捕蝉属于捕食行为 C不符合题意D、黑猩猩的群体生活属于社群行为 D不符合题意7.科学家发现有些动物在遇到危险时会通过装死伺机逃脱这是一种()A. 攻击行为B. 捕食行为C. 繁殖行为D. 防御行为【答案】D【解析】解 A.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 A不符合题意B.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 B不符合题意C.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育雏等一系列行为C不符合题意D.防御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集体防御 D符合题意故选 D8. “飞蛾扑火”是一种()A. 先天性行为B. 后天学习行为C. 攻击行为D. 社会行为【答案】A【解析】解“飞蛾扑火”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是一种先天性行为故选A9.关于动物行为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A. 仅受刺激调节B. 仅受神经调节C. 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器官完成的D. 是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共同协调完成【答案】D【解析】解动物的行为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应环境的表现.动物行为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动物越高等神经系统越发达动物行为越复杂动物行为还受激素的调节作用如动物的性行为受体内性激素的调节作用.动物的动物行为的产生是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协调作用的结果.故选 D10.燕子是典型的迁徙鸟冬天来临燕子飞往南方入冬属于()A. 繁殖行为B. 节律行为C. 社群行为D. 领域行为【答案】B【解析】解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如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燕子是典型的迁徙鸟冬天来临燕子飞往南方入冬属于节律行为.故选 B11.猫头鹰绝大多数是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白天隐匿于树丛岩穴或屋檐中不易见到.猫头鹰的这种行为属于()A. 社群行为B. 攻击行为C. 繁殖行为D. 节律行为【答案】D【解析】解节律行为有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随着昼夜交替、季节变化、潮汐涨落产生有规律的昼夜节律行为、季节节律行为、潮汐节律行为等.猫头鹰的这种行为属于节律行为 D正确.故选 D12.下列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动物生殖发育无关的是()A.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B.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C.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D.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答案】D【解析】 A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是家燕在筑巢属于繁殖行为 A正确B、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繁殖行为 B正确C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青蛙在求偶属于繁殖行为 C正确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是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不属于繁殖行为 D错误13.动物的行为对植物的生活不利的一项是()A. 蜂鸟吸食花蜜B. 蜜蜂采集植物花粉C. 太平鸟采食植物浆果D. 老鼠盗食植物种子【答案】D【解析】解 A、蜂鸟吸食花蜜有助于植物的传粉对植物的生活有利正确.B、蜜蜂采集植物的蜜这种行为有助于植物的传粉结出丰硕的果实正确.C 、太平鸟采食植物浆果有利于种子的传播正确.D、老鼠盗食植物种子对植物的生活不利错误.故选 D14.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A. 动物的爬行和奔跑B. 动物的游水和飞行C. 变色龙改变体色D. 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答案】D【解析】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杜鹃鸣叫、海豚游泳、狼捕捉鹿鹿在奔跑都属于动物行为而生长发育是动物的生理活动不是从外部可以觉察的活动不属于动物行为15.如图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概念关系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之处下列各项中可以写在阴影部分的是()A. 生来就有的B.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C. 有利于生存和繁殖D. 能伴随动物一生【答案】C【解析】解 AB.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A、B错误C.不管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都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与繁殖 C正确D.学习行为可以建立也可以消失不见得能伴随动物的一生 D错误16.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防御行为的是()A. 猎豹飞奔B. 孔雀开屏C. 枯叶蝶形似枯叶D. 家燕南飞【答案】C【解析】解 A、猎豹飞奔不属于防御行为不符合题意.B、孔雀开屏属于繁殖行为不符合题意.C 、枯叶蝶形似枯叶属于防御行为符合题意.D、家燕南飞属于节律行为不符合题意.故选 C1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春末夏初的“蛙声”是青蛙的()行为.A. 求偶B. 迁徙C. 取食D. 防御【答案】A【解析】生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雄蛙有鸣囊可以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属于求偶行为18.下列生物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的是()A. 蟋蟀B. 蜜蜂C. 蝴蝶D. 蚊子【答案】A【解析】解 A.蟋蟀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A 正确BCD.蜜蜂、蝴蝶、蚊子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 BCD错误故选 A19.经常听韩红唱的《天路》后来只要音乐响起家里养的一只“萨摩耶”狗就会跟着节律高声嚎叫狗的这种行为属于()A. 先天性行为B. 繁殖行为C. 学习行为D. 防御行为【答案】C【解析】解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繁殖行为是与生殖有关的行为如抱对、求偶等防御行为是指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狗会跟着节律高声嚎是在后天的学习中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20.黑尾胡蜂遭受到袭击时群蜂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分析其行为分别属于()A. 防御行为和社会行为B. 攻击行为和社会行为C. 摄食行为和防御行为D. 防御行为和领域行为【答案】A【解析】社会行为是指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它们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动物社群行为防御行为是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对动物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延续种族是十分重要的是不可缺少的马蜂遭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角度说是动物的防御行为从群体角度说是动物的社会行为21.今年2月27日上千只北回的大雁飞越广州上空让不少市民感到震撼大雁春暖北回是一种()A. 社群行为B. 防御行为C. 节律行为D. 繁殖行为【答案】C【解析】A、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B、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集体防御等C、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D、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大雁春暖北回是一种季节节律行为22.雄海豹个体之间经常为争夺配偶而发生争斗这种行为属于()A. 攻击行为B. 繁殖行为C. 防御行为D. 取食行为【答案】A【解析】23.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繁殖行为的是()A. 亲鸽衔虫喂雏鸽B. 鸟占巢区并筑巢C. 松鼠将蕈类挂在树枝上D. 雄鸟在雌鸟身旁“跳舞”【答案】C【解析】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A、亲鸽衔虫喂雏鸽是对后代的哺育属于繁殖行为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鸟占巢区并筑巢是鸟类占领繁殖的区域并为繁殖后代做准备属于繁殖行为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松鼠将蕈类挂在树枝上是松鼠在食物丰富时贮存一些食物等饥饿时再取来食用的行为属于贮食行为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雄鸟在雌鸟身旁“跳舞” 是雄鸟为了吸引雌鸟是求偶行为属于繁殖行为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24.下列哪种动物的行为属于攻击行为()A. 狮子把羚羊压在地上B. 雄蛙鸣叫吸引雌蛙前来与之抱对C. 狗在路边撒尿D. 两只雄狒狒为争“王位”而“大打出手”【答案】D【解析】A、狮子把羚羊压在地上属于捕食行为错误B、雄蛙鸣叫吸引雌蛙前来与之抱对属于繁殖行为错误C、狗在路边撒尿属于领域行为错误D、两只雄狒狒为争“王位”而“大打出手”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属于攻击行为正确25.随着旱季的来临草原上的动物会进行大规模的迁徙其意义是()A. 获得充足的食物B. 获得适宜的生活环境C. 有利于进行生殖D. 以上三项都正确【答案】D【解析】26.下列成语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A. 老马识途B. 蜻蜓点水C. 井底之蛙D. 马不停蹄【答案】C【解析】27.萤火虫的尾部在晴朗的夜晚有节律地发出闪光这属于()A. 繁殖行为B. 社群行为C. 攻击行为D. 防御行为【答案】A【解析】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萤火虫夜晚通过发光来招引异性目的是吸引雄虫来交配、产卵、繁殖后代属于繁殖行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28.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能力越强 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解析】不动物越高等学习的本领越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复杂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如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学会走简单的“T”形迷宫要花费很长的一段时间而脊椎动物如黑猩猩能利用箱子取香蕉吃学习行为比无脊椎动物更为高等、复杂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能力越强故题干说法正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29.(1)从行为目的看图①所示的是枯叶蝶的________行为图④是雌雄蛙抱对的________行为29.(2)从行为获得途径看图①④属于________行为图②③属于________行为29.(3)动物行为需要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系统共同调控【答案】防御, 繁殖【解析】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装死、保护色、机体防御等防御敌害图①所示的是枯叶蝶的防御行为如占巢、交配、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因此【答案】先天性, 学习【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例如①枯叶蝶的拟态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③黑猩猩取食白蚁等【答案】神经, 内分泌【解析】后天性行为主要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等共同调控30.(1)材料中描述了小白兔哪些运动方式?________ 哪些行为?________ 材料中描述了老鹰的哪些运动方式?________ 哪些行为?________30.(2)试说明小白兔具有的运动本领和这些行为对它有哪些意义?________【答案】跳跃、奔跑, 取食行为、防御行为, 飞行, 取食行为【解析】【答案】有利于小白兔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解析】。
第3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神经元结构中,具有接受信息功能的结构是()A.树突B.轴突C.细胞核D.细胞体2.如图3-Z-1所示是小科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感应性生长影响”的实验,一周后,暗箱中植株的生长情况最有可能是图3-Z-2中的()图3-Z-1图3-Z-23.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小脑具有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功能C.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D.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又具有传导功能4.如图3-Z-3是“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图3-Z-3A.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小脑B.需测量多次并求平均值C.感受器在测试者的视网膜上D.效应器是被测试者手指的肌肉5.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是由腺体分泌的,由于含有消化酶,所以对人体有调节作用B.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C.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D.激素调节对人体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所以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6.下列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A.强光照射,瞳孔缩小B.手被针刺,立即缩回C.尝到美味,分泌唾液D.脚被钉刺,皮破血流7.课堂上我们通过膝跳反射实验,验证了反射是由反射弧完成的。
若膝跳反射的传出神经受损,该反射活动将()A.不能进行,但对刺激有感觉B.能进行,但不能运动C.能进行,但对刺激无感觉D.不能进行,但能运动8.课堂上,王强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后立刻站起来,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和反射类型分别是()A.反射弧、非条件反射B.反射弧、条件反射C.脊髓、条件反射D.大脑、非条件反射9.夏季,樱桃上市后人们出现的反射活动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A.听说樱桃上市而分泌唾液B.吃着樱桃感觉酸而分泌唾液C.看到樱桃而分泌唾液D.看到“樱桃”两字而分泌唾液10.下列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①杯弓蛇影②鹦鹉学舌②老马识途②婴儿吮奶⑤吃酸杏流唾液②望梅止渴②小狗听人话A.①②B.④⑤C.⑤⑥D.⑤⑦11.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谈虎色变”是简单反射B.“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人类特有的反射C.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D.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12.寒冷情况下,人会发抖,全身起“鸡皮疙瘩”,此时产热和散热的部位分别是() A.内脏、皮肤B.骨骼、皮肤C.骨骼肌、皮肤D.神经、皮肤13.“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其他小鸟的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雏鸟。
对小鸟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③是学习行为②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4.下列成语描述的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蜻蜓点水B.老马识途C. 雄鸡报晓D.饿虎扑羊15.早产儿出生后,往往被放在育婴箱中监护,这主要是由于()A.早产儿从母体获取的养料不够多B.早产儿体重轻,体质差C.早产儿体温调节机构发育不完整D.避免早产儿被病菌感染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6.读图3-Z-4,回答下列问题。
图3-Z-4(1)某人车祸后,成了“植物人”。
则图甲中肯定没有受损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图乙中,②分泌的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是含羞草,如果轻碰含羞草的羽状小叶,它的叶就下垂,这是因为含羞草具有________(填“向性”或“感性”)运动。
17.请回答下面有关激素调节的问题。
(1)身高2.42 m的山西人张俊才,在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成功进行了一项手术后,才停止了继续长高。
据此可知,他患有________,病因是患者在幼年时期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过多。
(2)某同学在观看NBA全美篮球赛直播时,自己喜欢的球队在关键时刻进球了,他欢呼雀跃,这是________(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
同时,他的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这是大脑皮层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其分泌较多的________的缘故。
这一事例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________的影响。
18.一年一度的校运动会在学校操场进行,同学们为班级的荣誉在操场上奋力拼搏。
请你就有关运动会中的情景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比赛开始的当天早上,同学们觉得天气很热,则此时同学们的皮肤血管口径大小应是如图3-Z-5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
图3-Z-5(2)100 m比赛时,当小明同学听到发令枪响时,立即起跑,该反射活动的途径是:耳→传入神经→大脑→神经→脊髓→传出神经→肌肉,其中“耳”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_。
19.如图3-Z-6所示为反射与反射弧的知识图解,请据图回答:图3-Z-6(1)图中②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
(2)若此图为膝跳反射活动示意图,且结构完整,能完成膝跳反射活动。
但人若有意识地控制,也可不使小腿弹起。
此时,该反射活动属于复杂反射,需要________的参与。
20.如图3-Z-7依次是人体神经系统中的脑、脊髓和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图3-Z-7(1)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
(2)某人酗酒后,走路时东倒西歪,动作极不协调,主要是因为酒精麻醉了图甲中的________(填标号)部分。
(3)一位运动员在跳马比赛中,不慎摔伤腰部,腰部脊髓因此受到严重损害,尽管及时进行了治疗,并且下肢也没有受到任何损伤,但是,该运动员还是形成了截瘫——下肢丧失了运动功能,大小便失禁。
做膝跳反射检查时应刺激图丙中的________(填标号)部位,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c位于图________(填“甲”或“乙”)中。
(4)在下列反射活动中,与膝跳反射类型相同的反射活动是________。
A.吃到杨梅时唾液腺分泌唾液B.看见杨梅时唾液腺分泌唾液C.想到杨梅时唾液腺分泌唾液D.谈论杨梅时唾液腺分泌唾液三、实验探究题(共30分)21.(5分)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请根据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图3-Z-8(1)20世纪20年代就有科学家认为,生长素(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是造成向光性的原因。
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造成的,还是IAA 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有人做了如图3-Z-8所示的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实验中,__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________的IAA;__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
由此可以形成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问题上又获得了新的进展。
他们用更精密的方法测定了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的含量,发现两者几乎没有差别。
同时,他们还发现这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浓度明显高于背光一侧。
根据上述两个事实可以得出新的推论:某些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具有__________的作用而造成的。
22.(7分)图3-Z-9表示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分析回答:图3-Z-9(1)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
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如饭后),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作为效应器的________,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________,恢复正常水平。
另外,某些激素(如甲状腺激素)也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所以说,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协调作用的结果。
(2)如果胰岛素分泌功能出现障碍,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就可能形成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
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②在该探究方案中起对照作用的小鼠是________。
②a步骤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理论上,为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
23.(6分)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为了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作处理;③把甲、乙两鼠置于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 ②,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 h,每隔4 h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1)若甲鼠体温__________,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
(2)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在学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后,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发现菜青虫总是在十字花科植物(如白菜)的叶片上出现,而不吃菠菜等非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他们对探究菜青虫的这种取食行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1)该实验小组探究的问题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出假设: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3)制订和实施计划:①菜青虫的来源:A.去白菜地里捕捉已经长大的菜青虫;B.去白菜地里寻找即将孵化的卵,等待刚孵出的菜青虫。
请你选择以上两种获得菜青虫的方式,你的选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对照实验:选择白菜的叶片和菠菜的叶片,分别榨取部分汁液。
将榨取的白菜汁、菠菜汁分别涂抹在两片形状、大小和颜色都相同的滤纸上。
再将这两片滤纸水平放在实验台上,然后将10 只菜青虫放在两片滤纸之间,几分钟后观察。
观察结果如下表所示:(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详解详析1.A2.C[解析] 用单侧光照射植物时,植物产生的生长素会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从而使植物的茎产生向光生长的现象,同时植物的根有向地生长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