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高二地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386.00 KB
- 文档页数:7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武汉市第三十中学邹爱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长江三峡的位置、范围、工程设施与规模状况。
2、了解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灾害及其成因,理解三峡工程在防洪方面的关键性作用。
3、了解三峡的水能资源状况,以及三峡水电站的规模和发电能力,理解由此带来的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4、了解长江航运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和川江航道对它的限制,理解三峡工程建设对改善长江航运条件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长江水害和工程防洪效益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三峡工程建设意义与作用的了解,更好地理解水利工程建设在国七整治中的巨大作用,并为我国政府有这样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建设世界最大规模的水电站,并有能力解决相应的民和环境等问题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长江洪水灾害的原因,三峡工程洪方面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及其带来的多方面的巨大效益。
教学方法讲述法、读图分析法、分析归纳法、案例分析法等相结合教具准备1、自制教学课件2、幻灯片若干:三峡工程位置和输电范围图、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灾害情况长江流域灾的主要成因、长江中游防洪形势图、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三峡电站发电效益示间图、三峡电力对华中华东地区的意义图示,长江水利枢工程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电脑显示)长江水利枢纽工程图提问:这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工程,请问是什么工程?(教师讲述):建设长江三峡工程是几代人的梦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终于开工建设,把梦想变为现实,它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受人关注的在建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这一工程的建设也使三峡地区成为世纪之文我国国土整治开发的重点地区。
(承转)这一工程的建设有何意义和作用呢?(板书)5.1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电脑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灾害情况汉代到清末;发生大洪灾214次20世纪四次大洪灾:1931年:54个县市受灾,受灾农田240万公顷,受灾人口2855万人,死亡14.5万,损毁房屋180万间,武汉受淹时间133天。
5.1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一)、教学目的1、了解长江三峡的概况,三峡工程的位置、意义与作用2、学会分析长江流域多水灾的原因,及三峡工程巨大的防洪效益;3、了解长江的现状及潜力;治理保护的首要任务。
4、了解三峡工程的发电效益与电力供应范围,水电的优势与劣势5、了解三峡工程的航运价值6、通过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灾害的了解分析,针对长江含沙量有增长趋势的事实,唤起学生对保护长江环境,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平衡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三峡工程的位置、意义与作用,防洪是三峡工程首位目标。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与自学辅导法(四)、教学过程一、长江背景知识:1、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第三大河!长江与世界著名大河比较问:为什么长江的水量这么大?长江流域大部分处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雨季长,降水丰沛,可见气候对河流影响很大。
2、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分段界点:宜昌、湖口)A、上游:落差大,峡谷多,水流急,水能丰。
B、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C、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利于船运。
流经三大地形区、切穿两大山脉、流经地势的一、二、三级阶梯二、长江三峡介绍1、三峡的位置和范围: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204千米。
从西到东,分别为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瞿塘峡两岸岩壁直立如墙,高峰指天,有些地方只在中午才能见到太阳。
人们在船上抬头向上望去,山峰和天空好象连在了一起,而脚下则滚滚江流,景色十分雄伟壮丽—“瞿塘胜过虎牢关”;巫峡峡谷幽深曲折,巫山十二峰高出江面千米以上,千姿百态,引人入胜,其中的神女峰尤蛙为清奇挺秀;西陵峡滩多水急,影响航行,是川江航道中较为艰险的一段。
2、成因:流水侵蚀形成的背斜谷长江流到四川盆地以东,深切巫山背斜构造,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
3、重要地位:A、地势第二与第三级交界处B、中部与西部经济带结合部位C、四川盆地(“天府之国”)与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交界处D、上游山区转入中下游平原的转换位置E、川江航运与中下游水运结合部,扼大西南水运咽喉三、三峡工程的位置与作用:1、位置:湖北省宜昌的西陵峡三斗坪,距下游的葛洲坝38千米2、主要作用: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环保等。
5.1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教学指导思想:总结知识,理顺思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长江三峡在防洪、发电、航运的作用和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已学过的长江的基本知识、基本特征,结合教材的内容及地图分析为什么在长江三峡建设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长江三峡是如何发挥它的防洪、发电、和航运的作用的。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读图阅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探索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在防洪、发电、航运中的作用。
特别是防洪的作用是如何发挥的。
教学难点: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区位的确定。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课:我们知道我们国家正在修建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为什么会是举世瞩目的工程呢?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总结: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它的许多指标都突破了我国和世界水利工程的纪录。
●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消减洪峰流量达每秒2.7─3.3万立方米,是世界上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
●三峡水电站总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电站。
●三峡水库回水可改善川江650公里的航道,使宜渝船队吨位由现在的3000吨级堤高到万吨级,年单向通过能力由1000万吨增加到5000万吨;宜昌以下长江枯水航深通过水库调节也有所增加,是世界上航运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通过这段资料我们发现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真的很了不起。
创造了许多的世界之最,实际上三峡所创造的世界之最远不止内容上介绍的这些,还有很多。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收集一些资料。
为什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和意义呢?我们结合初、高中所学的有关长江的知识来分析一下,读长江流域图,大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长江的发源地?注入?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是什么?2、长江流经了那些地形区?长江流域的气候特征是?3、长江三峡是哪三峡,如何形成的?4、分析长江的水文特点?5、分析对长江的利用状况?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长江流域虽然有许多水利枢纽和水电站,但是很多问题并没有解决,比如流域内仍然不断受到洪水的威胁。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赵霞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教材以案例分析为主,对三峡工程建设从利弊两方面进行评估,分析了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作用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节教学内容着重分析了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和航运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效益:(1)防洪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也是本课教材内容的重点。
教材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原因,说明了三峡工程在防洪上的关键性作用,即三峡水库作为长江干流的第一座调控水库,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库容,可以有效地调蓄控制长江上游的全部洪水来量,这对于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具有决定性作用;(2)长江三峡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其发电效益一是社会经济效益,二是环境效益;(3)三峡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川江航道的航运条件,从而提高了长江航运的通航能力,降低了运输成本,使长江真正发挥“低成本、大通量”的黄金水道作用。
教学思路设计1.通过阅读教材、图表,观看有关实物景观录像,使学生明确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主要设施,从而对三峡工程有形象直观的认识。
2.联系学生初中已学的有关知识及课前收集的资料,分析造成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自然、人为原因,明确三峡工程在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与环境破坏方面的作用。
3.分析教材中列举的材料,通过讨论,明确三峡工程的发电、航运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理解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方面是怎样发挥作用和产生效益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并对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的能力;培养阅读地理图表的能力;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德育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改造自然,但是改造的措施和结果应该能够促进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三峡工程利弊的评估,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方面的作用和效益。
5.1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考点搜索】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综合治理的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作用及巨大的综合效益,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原因,说明了防洪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
教材从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方面分析了三峡水电站的发电效益。
最后,教材用了一幅宜昌——重庆段航道剖面示意图和一组数据,形象而具体地阐明了三峡水库对改善川江航运的作用。
◆知识纲要
自然原因
三洪灾成因
峡人为原因
工提高荆江河段防洪标准
程防洪缓解洪水对武汉市的威胁
建防洪效益减轻洞庭湖淤积
设大幅度减少分蓄洪造成的损失
的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紧张状况
意发电变输煤为输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义水电代替火电,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和航运长江航运的重要地位:“黄金水道”
作三峡水库对川江航道的改善作用
用其它效益:供水和灌溉、南水北调、水产养殖、旅游
◆重要图释
1、图5.3“长江中游防洪形势图”
(1)读图后,说出长江中游的主要水文特征: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2)分析“千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及其解决的措施:荆江河段特别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水流不畅,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高出两岸平地,形成“悬河”。
一旦发生洪水,堤防漫溃直接威胁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的农田、企业、城市、交通要道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新中国成立后,治理荆江的措施主要有:修建荆江分洪工程,完成了几处裁弯取直工程,加固了荆江大堤。
(3)在图上找出主要分洪区。
2、图5.5“长江三峡图”
(1)掌握长江三峡的组成、名称及其在图上的位置:
说明:①长江三峡的长度数据有多种,如192千米、193千米、204千米208千米等。
②有的著作中把大宁河宽谷划入瞿塘峡,把香溪宽谷划入西陵峡。
(2)在图中找出三峡水利枢纽和葛洲坝水利枢纽的位置。
【学习策略】
1、注重图文结合,要从长江流域的整体去看三峡工程的位置、洪水的成因及其防洪效益、三峡电站的输电范围、三峡工程对川江航道的改善等问题。
2、注意高、初中知识的联系,例如,对长江洪水的成因就要联系高、初中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
【教学内容】
一、长江三峡和长江三峡地区
1、长江三峡:指长江干流自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之间的200千米
左右的河段。
江水在这里切开地貌上的三个背斜构造,自西向东形成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大峡谷,峡谷之间被向斜和构造盆地所隔开,形成较为开阔的宽谷。
长江三峡即为这些峡谷和宽谷的总称。
2、长江三峡地区:指自宜昌到重庆的三峡工程淹没区(包括葛洲坝库区)及周围地区,称为三峡地区。
它大致以三峡工程淹没区及周围移民安置范围为界线,从湖北宜昌到库区回水末端的重庆市,包括沿岸的20多个县(市、区),实际上就是三峡库区。
二、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和规模
1、位置:位于湖北宜昌境内的西陵峡三斗坪,距下游(是三峡工程的下游而不是长江
.............
下游
..)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千米。
2、规模:当今世界上在建的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经典例题1] 下列位于重庆市和湖北省交界处的有()A.长江三峡B.长江三峡地区
C.葛洲坝工程坝址 D.三峡工程坝址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重要地理名称空间分布的题目。
识记重要地理名称空间分布的方法基本、有效的方法是“地图法”。
考生应经常运用地图熟悉地理事象地理空间分布及其结构和空间联系。
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上游的末端,自上游干流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自西向东形成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大峡谷。
三峡地区是指宜昌到重庆三峡工程淹没区及周围地区。
葛洲坝位于湖北宜昌。
三峡大坝位于湖北西陵峡三斗坪。
图
5—2
答案: A 、B
三、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三峡工程是一座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有巨大的综合效益。
(见图5-1)
(一)防洪
1、 长江洪水灾害的成因 (1)自然原因:上游干流及中游南、北支流洪水同时来袭;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中下游河道泄洪能力不足 (2)人为原因:滥伐森林,造成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围湖造田长江中下游遭受洪水灾害的原因,可以概括如图5-2所示。
(3)社会经济原因:人口激增;生产方式落后;生活贫困
2、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
防洪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兴建三峡工程是解决长江中下游,特别是中游地区洪水威胁的关键性工程措施。
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特别巨大,是其它防洪措施所难以替代的。
三峡工程的防洪原理及效益如图5-3所示。
(二)发电
图5-1
图5-4
图5-5
1. 三峡地区的水能资源
长江三峡段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能资源。
原因和表现如图5-4所示。
2. 三峡工程的发电效益(如图5-5所示)
(1)兴建三峡工程对缓解华中、华东及重庆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煤炭供应和运输的压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三峡工程所处的良好区位使其与华中、华东地区的输电距离分别为500Km 和1000Km ,均处在经济输电范围之内,将成为未来全国统一电网的主导电站。
3.环境效益
水电代替火电,减少了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从而保护了环境。
(三)航运
(1)长江航运的重要地位
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7万Km ,年运量占全国内河总运量的70℅以上,是我国东西交通的大动脉,号称“黄金水道”。
(2)川江航道对长江航运的限制作用
川江习惯上是指自宜宾至宜昌之间的长江,因主要流经四川而得名。
其对长江航运的限制作用是:地处丘陵和高山峡谷区,地势陡峭,水流湍急,险滩密布,航道条件十分复杂,使长江航运受到很大的限制。
(3)三峡工程的航运效益
三峡工程的兴建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川江河段的航运条件,对宜昌以下航道也有改善作用。
其航运效益如图5-6所示:
图5—7
图5-6
[经典例题2]读 图5—7,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宜昌到重庆的长江航道长约
千米,人们习惯上称这一段为
航道。
(2)将三峡工程和葛洲坝工程的名称 填入图中适当位置。
(3)三峡水库的正常的蓄水位为
米。
(4)三峡水库建成后,险滩被 , 水流
,航道
,万吨级船队可从上海直达
,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
”的
作用。
解析:本图为三峡地区航道剖面图,由图可以看出三峡地区河道的落差以及三峡工程建设完工后江水深度变化和通航能力的变化,通过填图明确葛洲坝工程属于三峡工程的一部分。
仔细阅读、认真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答案: (1)660 川江 (2)填图略 (3)135——175 (4)淹没 趋缓 加宽加深 重庆 低成本,大通量
【知能训练】
一、选择题(第1-4题为单项选择题,第5-6题为双项选择题) 1、三峡最具开发价值的资源是
(
)
A 、水资源
B 、水能资源
C 、水利资源
D 、矿产资源 2、建设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
( ) A 、防洪
B 、发电
C 、灌溉
D 、航运
3、下列无法体现三峡工程防洪效益的是
(
)
A 、处在长江上游出口的独特地理位置,可调控长江上游的全部洪水来量
B 、高耸的水库大坝可用于拦蓄洪水,调节洪峰
C 、避免“悬河”荆江干堤溃决所发生的毁灭性灾害
D 、缓解洪水对重庆市的威胁并减轻对鄱阳湖的淤积
图5—8
4、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在航运上的突出意义表现在 (
)
① 使川江河道加宽、加深,增加了航运能力 ② 淹没险滩,使水流趋缓,提高了航运的安全性 ③ 可从根本上改变整个长江河段的航运条件
④ 上游能增加运输吨位,降低运输成本,真正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长江三峡的形成与下列哪些地质作用有关
(
)
A 、流水的下切作用
B 、流水的溶蚀作用
C 、地壳的上升运动
D 、地壳的下沉运动
6、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
)
A 、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B 、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
C 、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大量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废渣
D 、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二、综合题: 7、读图5-8,回答:
(1)根据事物间的联系,将图中各字母填入下列各项后的横线上:
①河湖淤积
;②上游干流洪水
;③水源涵养量减少
;
④南北支流洪水 ;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2)该联系图主要说明
,首先是
原因,其次是
原
因。
(3)为保护和改善长江流域的环境,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① ②
1、B
2、A
3、D
4、B
5、AC
6、CD
7、(1)①C 或D ②A 或B ③C 或D ④A 或B ⑤E (2)长江洪灾的形成原因 自然 人为 (3)三峡工程 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