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心:小提琴的心
- 格式:pps
- 大小:980.00 KB
- 文档页数:23
学唱感恩节歌曲传递爱心感恩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人们会因此表达对生活的感激之情。
在这一天,我们可以通过学唱感恩节歌曲来传递爱心,与他人分享对生活的感恩之情。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经典的感恩节歌曲,并通过学唱这些歌曲来传递爱心。
一、《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感恩节歌曲,通过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表达了感恩的心情和对亲人、朋友的感激之情。
歌曲虽然简单,但是它温暖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感恩节的美好。
学唱《感恩的心》不仅可以让我们亲身体验到感恩的情感,更可以通过唱歌的方式来传递爱心。
我们可以邀请亲人、朋友一起学唱这首歌曲,一起感受到感恩的力量,并在歌声中传递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通过唱歌的方式,我们把感恩的情感化为行动,传递给身边的人。
二、《感恩节之歌》《感恩节之歌》是一首专门写给感恩节的歌曲,歌词中充满了对丰收和温馨家庭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恩之情。
学唱《感恩节之歌》不仅仅是为了庆祝感恩节,更是为了传递爱心。
我们可以组织一个小型的合唱团,包括家人、朋友和亲近的人,一起学唱这首歌曲,并在感恩节当天去医院、孤儿院或养老院等地方唱给那些需要爱心关怀的人们。
通过唱歌的方式,向他们传递我们对他们的关爱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三、《感恩节之约》《感恩节之约》是一首充满活力和喜悦的歌曲,歌词中表达了感恩节的庆祝和对生活的感激。
学唱《感恩节之约》不仅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更能够通过唱歌的方式,与他人分享对生活的感激之情。
我们可以邀请邻居、同学和同事一起学唱这首歌曲,组织一个小型的感恩节音乐会,让大家在音乐的陪伴下,共同庆祝感恩节。
通过音乐的力量,我们传递爱心,弘扬感恩的精神。
总结:学唱感恩节歌曲是一种美好的传递爱心的方式。
通过唱歌的方式,我们可以感受到对生活的感激之情,并将这种感激之情传递给他人。
无论是与亲人、朋友一起学唱歌曲,还是通过组织音乐会和合唱团,将感恩的心情传递给更多的人,都能够在传递爱心的同时,增强我们自己对生活的感激之情。
感恩的心音乐课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感恩的心音乐课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感恩的心音乐课教案1【教学内容】唱歌课《感恩的心》【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演唱歌曲,让学生从小懂得尊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他人,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并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感恩的情怀演唱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的二声部,掌握二声部歌曲演唱的方法以及感受二声部音乐的丰富色彩。
3、通过简单的手语学习,让学生体会肢体动作与演唱相结合的表演方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同学们在以前的音乐课中应该学习了不少歌曲,也欣赏了许多的音乐作品,请说一说哪些歌曲或音乐作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它们给你带来哪些感受呢?(完整聆听)1、初次聆听教师:乐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在以前所学习的歌曲中是否有类似的作品?(柔和、温暖、感动)2、再次聆听教师:整首歌曲由几个部分组成?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深情地诉说,第二部分表现了内心的呼唤。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让学生直接从感受出发,挖掘出对不同音乐作品的不同感受,加深学生对曾经学习过的音乐作品的印象和理解,为接下来聆听歌曲做铺垫。
请学生划分歌曲结构,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歌曲不同情感的表达,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建议: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收集和处理信息、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运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教师应该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畅谈。
在情感上,能够将“感恩的心”延伸到整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亲情、友情、师生情、同学情、感恩之情。
从学生亲身经历的某件事情、某个故事或当下某些热点事件体现出内心所领会的感恩。
二、学习歌曲1、第一部分(1)聆听歌曲,第一部分由几个乐句组成?(三个乐句)(2)说一说这些乐句旋律和节奏具有怎样的特点?能否根据听到的旋律在黑板上画出旋律线?(有时平缓,有时呈波浪型,第三乐句将旋律推向高潮。
小学音乐六年级课件:《感恩的心》【导语】现在很多老师上课都用课件,通过课件教学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更好的了解上课内容,下面是给大家带来小学音乐六年级课件:《感恩的心》,大家可以看一下,希望对同学们学习音乐有所帮助。
【篇一】活动目的:让学生知道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有多少人付出了努力和关爱,从而学会感恩,进而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使学生明白自己无时无刻都在感受父母、老师、朋友的恩惠。
活动过程:一、引入班长主持人:亲爱的同学,大家好!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长大,我们滋润着真情的雨露成长。
鲜花感恩阳光雨露,苍鹰感恩长空,高山感恩大地,我们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
我班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学会感恩感恩父母学习委员朗读:世界上有一种琐碎的爱,她的名字叫母爱。
阴雨时节,一把雨伞送来了她的深情,傍晚时分,一杯牛奶送来了她的关怀,琐碎之中,爱在荡漾,爱在澎湃。
世界上有一种宽容的爱,他的名字叫父爱。
像高山似大海,他包容着一切。
多么宽容的父爱,多么博大的襟怀。
三位同学分别朗诵:《母亲》、《父爱》班长主持: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父母的期望并不多,我们的一句问候、一次搀扶、一杯茶水、一个微笑、一次感谢,我们的爸爸妈妈就满足了。
班长主持人:父母的点点滴滴都是情,都是爱啊!只要我们有一颗细腻的心,仔细去体会,慢慢地感受,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拥有的爱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
请听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学生回想自己父母,然后老师按语:不知不觉,我们长大了。
曾几何时,岁月的年轮写在父母的身上。
他们的脸上爬上了几条皱纹,头发中映出几根银丝。
他们的步履不再矫健了,他们的腰背部不再笔挺了。
这一切都是为我们操劳的呀!今天我们要真诚地、大声地说一声:爸爸妈妈,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感恩老师班长主持人:十月的阳光如此灿烂,十月的校园如此深情。
似滴滴雨露滋润着我们求知的欲望;似缕缕阳光温暖着我们心中的希望。
让我们一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起大声高呼:我爱你,敬爱的老师!我们的每一点知识,我们的每一个进步,都渗透着老师的汗水和心血。
六年级音乐《感恩的心》经典教案1.1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1.2 教学方法:采用欣赏、学唱、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1.3 教学内容:介绍一首经典歌曲《感恩的心》,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作者及歌词含义。
二、知识点讲解2.1 歌曲背景: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使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2.2 歌曲结构: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基本框架。
2.3 歌词含义:解读歌曲歌词,使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感恩主题。
三、教学内容3.1 歌曲学唱:教授歌曲旋律,让学生学会演唱《感恩的心》。
3.2 歌词理解:引导学生理解歌词中的感恩之意,培养他们的感恩心态。
3.3 情感表达:教授学生如何用歌声表达感恩之情,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歌曲《感恩的心》的旋律,学会用歌声表达感恩之情。
4.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唱、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感恩心态,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5.2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学会用歌声表达感恩之情。
以下是剩余五个章节的教案,请参考:六、教学过程6.1 课前准备:为学生准备音乐教材、音响设备等教学资源。
6.2 教学步骤:1)欣赏歌曲《感恩的心》: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学唱歌曲:教授歌曲旋律,引导学生学会演唱。
3)讨论歌曲背后的故事: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
4)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评价,提高演唱能力。
5)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七、教学评价7.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7.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与进步。
冬季音乐活动教案:《感恩的心》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感恩的心》,感受音乐的韵律和美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感恩主题,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和情感。
3. 通过合唱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二、活动准备:1. 准备歌曲《感恩的心》的乐谱和录音带,音响设备。
2. 准备合唱所需的道具,如手牌、围巾等。
3. 准备相关感恩故事的资料。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1.1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唤醒学生的身体和注意力。
1.2 教师播放一首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摇摆身体,感受音乐的韵律。
2. 歌曲学习(10分钟):2.1 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感恩的心》,并播放录音带,让学生初步聆听歌曲。
2.2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解释歌曲中的感恩主题,引导学生跟唱。
2.3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变化,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歌曲。
3. 合唱练习(10分钟):3.1 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分别练习合唱歌曲。
3.2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配合声部,保持音准和节奏的一致性。
3.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给予鼓励和指导。
4. 感恩故事分享(5分钟):4.1 教师分享一个关于感恩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感恩的重要性。
4.2 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感恩故事,互相启发和鼓励。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5.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活动评价:1. 观察学生在合唱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音准、节奏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他们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五、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分组,创作自己的感恩歌曲,并进行表演。
2. 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的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
3.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养老院或孤儿院,进行感恩公益活动。
六、活动准备:1. 准备歌曲《感恩的心》的乐谱和录音带,音响设备。
感恩的⼼六年级下册⾳乐知识总结1、《感恩的⼼》为bB⼤调,速度为中速节拍为 4/4 ,词作者为陈乐融,曲作者为陈志远。
歌曲的前半部分是深情地诉说,后半部分是发⾃内⼼得呼唤2、《欢乐颂》选⾃《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主题,德国的席勒作词贝多芬作曲。
歌曲为G⼤调,速度为中速,表情术语为雄伟地节拍为4/4拍《欢乐颂》是贝多芬根据席勒的诗谱写的⾳乐作品,是贝多芬《第九交响》的主题,也是贝多芬创作⽣涯的代表作之⼀。
3、贝多芬:1770年⽣于德国莱茵波恩,⾃幼随⽗学习⾳乐17岁离开波恩前往维也纳学习⾳乐,创作了⼤量很多具有时代⽓息的优秀作品。
26岁时患上⽿疾,曾写下著名的《第五(命运)交响曲》,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45岁贝多芬完全失去听⼒,为了表达他”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崇⾼理想,创作了不朽的名作《第九交响曲》在这部交响曲中他⾸次加⼊了合唱。
《⽉光曲》第六交响曲《⽥园》《悲怆》《热情》《致爱丽丝》4、《爱的⼈间》王健作词⾕建芬作曲歌曲为F⼤调,速度为中速,表情术语为柔美抒情地,这⾸作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部分情绪温馨⽽甜美,第⼆部分情绪激动充满感激之情,第三部分给⼈以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宁静感ABA⼀撇5、《爱之梦》演奏形式为钢琴独奏,匈⽛利的李斯特作曲。
匈⽛利作曲家以夜曲体裁创作了三⾸《爱之梦》,分别为《崇⾼的爱》《幸福的死》其中最著名的是现在我们所听的第三⾸,⾳乐深情婉转,是⼀⾸⽤钢琴“演唱的抒情歌曲“。
6、《爱的罗曼斯》乐曲为G⼤调节拍3/4拍速度稍快,演奏情绪为感情丰富地演奏形式为吉它独奏,属于墨西哥民间乐曲,西班⽛的耶佩斯编曲7、《爱的罗曼斯》节拍为3/4,G⼤调速度为中板取材于墨西哥传统民谣,1952年被法国电影《被禁⽌的游戏》⽤作主题⾳乐,并由西班⽛吉它演奏家耶佩斯改编成吉它曲。
乐曲中,在分解和弦伴奏下的质朴⽽略带伤感的旋律⼗分抒情。
如今电影已很少被提及,⽽这⾸吉它曲却⼴为流传,成为吉它演奏家的保留曲⽬。
冬季音乐活动教案:《感恩的心》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感恩的心》,体会感恩的情感,学会用心去感恩生活中的点滴。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感恩的心》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室内温暖舒适,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热身活动,如拍手、转圈、跳绳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歌曲教学(10分钟):a. 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感恩的心》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重要性。
b. 教师教唱歌曲,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注意歌词的发音和节奏。
c.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纠正学生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提高歌唱效果。
3. 分组练习(10分钟):a.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组内成员进行歌曲练习。
b. 组长带领组员进行歌曲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歌唱技巧。
c.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表演,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活动过程,总结自己在歌唱中的优点和不足。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交流学习心得。
c.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将感恩之心融入日常生活中。
四、活动评价:1. 学生歌唱表现:发音准确性、节奏感、歌唱技巧。
2.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小组分工合作、集体表现力。
五、活动延伸:1. 开展“感恩行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心他人,用心去感恩。
2.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共同感受音乐的快乐和感恩的情感。
3. 进行感恩主题的手工制作、绘画等艺术活动,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达感恩之情。
六、教学内容:1. 深入学习歌曲《感恩的心》的旋律和歌词,理解感恩的主题。
2. 学习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如节奏、音高等。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分析歌曲的艺术特色。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感恩的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感恩的心》是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感染力,表达了人们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激之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同时学会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事物。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互相借鉴,勇于表现。
针对这一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使他们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恩的心》,让学生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感恩的心态,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合作、个人展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音乐素养。
3.知识与技能:学会《感恩的心》的歌词和旋律,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感恩的心》的歌词和旋律,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准确演唱歌曲,理解歌曲的内涵,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个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展示歌词,引导学生跟唱、讨论,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你们认为什么是感恩?”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出课题《感恩的心》。
2.新歌教学:播放歌曲《感恩的心》,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随后,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讲解歌词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重要性。
3.旋律学习: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准确掌握音高和节奏。
在学生熟悉旋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歌词解读:教师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深入解读,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感恩之情。
课外班音乐教案:《感恩的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感恩的心》,理解感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学会歌曲《感恩的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3.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感恩的心》,理解歌曲的内涵。
2. 教学难点:歌曲的音准、节奏和合唱部分的协调。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教学视频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有利于学生合唱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感恩的心》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意义和歌词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重要性。
3.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学生一句一句学习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让学生充分理解歌词的意义。
4. 教授唱法:教师示范演唱,讲解歌唱技巧,如呼吸、共鸣等,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5. 练习合唱:学生分组练习合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姿势不正确的地方。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感恩的心》,加强音准和节奏感。
2. 家长协助孩子录制演唱视频,第二天到班级群,共同分享进步。
3. 写一篇关于感恩的作文,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歌唱技巧:评估学生在合唱中的音准、节奏和唱腔运用。
3. 感恩意识:通过作文和分享会,了解学生对感恩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感恩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2. 邀请家长参与合唱表演,增进亲子关系,共同感受感恩的力量。
3. 开展感恩实践活动,如关爱老人、帮助贫困学生等,让学生将感恩化为行动。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2. 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制定针对性的辅导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感恩的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感恩的心》是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歌曲,以五线谱的形式呈现。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感人,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激之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培养感恩的心态,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于五线谱的识谱能力也有一定的掌握。
但部分学生对于节奏的把握和音准的控制仍有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这部分学生,帮助他们提高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感恩的心》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这首歌曲。
2.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感恩的心》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这首歌曲。
2.教学难点:对于部分学生在节奏和音准方面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感恩的心》,让学生跟随模仿。
2.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3.讨论法: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感恩的理解,培养感恩心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感恩的心》的乐谱,五线谱和简谱两种形式。
2.准备录音机或者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
3.准备钢琴,以便教师示范和伴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感恩的心》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歌曲的美感。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感恩的心》的五线谱和简谱,让学生认识这两种谱号。
然后教师用钢琴弹奏歌曲,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3.操练(15分钟)教师分句教唱《感恩的心》,注意纠正学生在音准和节奏方面的错误。
对于部分学生在节奏和音准方面的掌握困难,可以个别辅导,或者让学生分组练习。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集体演唱,检查学生对《感恩的心》的掌握程度。
小学音乐教案:《感恩的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感恩的心》,体会感恩的情感,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3.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感恩的心》的歌词理解与分析。
2. 歌曲的旋律学习与演唱。
3. 音乐表演活动:用手语表达歌曲内容,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感恩的心》,理解歌曲的内涵,能够用歌声表达感恩之情。
2. 难点:歌曲中高音部分的演唱,以及手语的准确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感恩的心》的视频或音频文件,歌词幻灯片。
2. 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3. 手语教学视频或图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感恩的心》的音频文件,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新歌教学: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感恩的心》的歌词,讲解歌词的含义,引导学生体会感恩的情感。
3. 旋律练习: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歌曲,重点指导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
4. 手语教学:教师播放手语教学视频或展示图解,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手语,并用手语表达歌曲内容。
5. 音乐表演:学生分组,选择合适的方式(如歌唱、手语、舞蹈等)表演歌曲《感恩的心》,展示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学习歌曲《感恩的心》的收获,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音乐比赛,展示所学歌曲《感恩的心》。
2. 引导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或朋友表达感恩之情,录制视频或音频,分享到班级群或朋友圈。
3. 开展“感恩行动”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心他人,传递正能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演唱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价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收获。
3.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分享彼此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相互鼓励和进步。
幼儿园音乐课教案:《感恩的心》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感恩的心》这首歌曲的含义,理解感恩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唱歌能力,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感恩的情感,让他们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唱《感恩的心》这首歌曲,理解歌曲的含义。
难点:掌握唱歌的技巧,如呼吸方法、音准等。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感恩的心》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座椅,适当的装饰,营造温馨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歌曲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感恩的心》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简要介绍歌曲的含义,引导幼儿思考感恩的重要性。
3. 学唱歌曲(10分钟):教师教唱《感恩的心》,讲解唱歌的技巧,如呼吸方法、音准等。
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4. 分组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轮流唱歌曲,互相鼓励,培养自信心。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让幼儿表达自己对感恩的认识。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学会感恩。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分组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唱歌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歌曲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
六、教学延伸活动(5分钟):1. 组织感恩分享会: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感恩的故事或人物,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2. 手工制作:让幼儿动手制作感恩卡片,送给家人或朋友,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七、作业布置:1. 回家后,让幼儿向家人演唱《感恩的心》,感受家庭的温暖。
2. 家长协助幼儿记录一周的感恩日记,培养幼儿的感恩习惯。
八、课程反馈与调整:1. 教师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鼓励优点,指出不足。
小学音乐教案:《感恩的心》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感恩的心》,理解感恩的意义,学会感恩父母、老师、同学和家人。
2. 培养学生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好情感,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感恩的心》的歌词和旋律。
2. 理解歌曲中的感恩主题,学会感恩。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恩的意义。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音乐教材或乐谱。
3. 钢琴或其他乐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感恩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感恩。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感恩的理解和经历。
二、学习歌曲《感恩的心》(10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感恩的心》,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师教唱歌曲,讲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掌握高音部分和节奏。
三、深入理解歌曲(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歌词,理解歌曲中的感恩主题。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四、实践活动(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用乐器伴奏歌曲《感恩的心》。
2. 学生轮流担任主唱,其他学生伴唱。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感恩方面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交流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感恩。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感恩主题活动,如感恩演讲、感恩写信等。
2. 引导学生在家中实践感恩,如为父母做家务、为老师准备礼物等。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拓展(10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其他关于感恩的歌曲,如《谢谢你》、《人间有爱》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感恩的主题。
2. 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感恩歌曲,进行学唱和分享。
七、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对父母、老师、同学和家人的感恩之情。
小提琴的力量布里奇斯(澳大利亚)
每天黃昏的时候
我都会带着小提琴去尤莉
金斯湖畔的公园散步,然
后在夕阳中拉一曲《圣母
颂》,或者在迷朦的暮蔼
里奏响《泰绮斯冥想曲》,
我喜欢在那悠长婉转的旋
律中编织自己美丽的梦想。
小提琴让我忘掉世俗的烦恼,把我带入一种田园诗般纯净恬淡的生活中去。
那天中午
我驾车回到离尤莉金斯湖不远的花园別墅。
刚刚进客厅门,我就听见楼上的卧室里有轻微的声音。
那种声音我太熟悉了,是那把阿马提小提琴发出的声音。
不出我所料有小偷!我一个箭步
冲上楼,果然不出我所料,一个大约12岁的少年正在那里抚摸我的小提琴。
那个少年头发蓬乱,脸孔消瘦,不合身的外套鼓鼓囊囊,里面好像塞了某些东西。
是个小偷无疑我一眼瞥见自己放
在床头的一双新皮
鞋失踪了,看来他
是个小偷无疑。
我用结实的身躯堵
住了少年逃跑的路,
这时,我看见他的
眼里充满了惶恐和
绝望。
剎那间
就在剎那间我突然想起了记忆中那块青色的墓碑,我愤怒的表情顿时被微笑所代替。
你和他长得真像啊!
我问到:“你是拉姆斯敦先生的外甥鲁
本吗?我是他的管家,前两天我听拉姆
斯敦先生说他有一个住在乡下的外甥要
来,一定是你了,你和他长得真像啊!”
听见我的话,少年先是一愣,但很快就
接腔说:“我舅舅出门了吗?我想我还
是先出去转转,待会儿再来看他吧。
这把小提琴送給你吧!
”我点点头,然后问那位正准
备将小提琴放下的少年:“你
很喜欢拉小提琴?”
“是的,但我很穷,买不起。
”
少年回答。
“那我将这把小提
琴送给你吧。
”我语气平缓的
说。
少年明白是怎么回事!
少年似乎不相信小提琴是一位管家的,他疑
惑地看了我一眼,但还是拿起了小提琴。
临出客厅时,他突然看见墙上挂着一张我在
悉尼大剧院演出的巨幅彩照,于是浑身不由
自主地颤栗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跑远了。
我确信那位少年已明白是怎么回事,因为沒
有哪位主人会用管家的照片来装饰客厅。
那天黃昏,我破例沒有去尤莉金斯湖畔的公园散步,妻子下班回来后发现了的我这一反常现象,忍不住问到:“你心爱的小提琴坏了吗?”“哦,沒有,我把它送人了。
”
怎么可能!?
“送人?怎么可能!你把它当成了你生
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亲爱的,你说的没错。
但如果它能够
挽救一个迷途的灵魂,我情愿这样做。
”
看见妻子并不明白我说的话,我就将当
天中午的遭遇告诉了她,然后问到:
“你愿意再听我讲述一个故事吗?”
正是偷盗的好时机
妻子迷惑不解地点了点头。
“当我还是
一个少年的时候,我整天和一帮坏小子
混在一起。
有天下午,我从一棵大树上翻身爬进一
幢公寓的某户人家,因为我亲眼看见这
户人家的主人驾车出去了,这对我来说,正是偷盗的好时机。
我一下子怔在那里
然而,当我潜入卧室时,我突然发现有一个和我年纪相当的女孩半躺在床上,我一下子怔在那里。
那位女孩看见我,起先非常惊恐,但她很快就镇定下来,她微笑着问我:你是找五楼的麦克来德先生吗?
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好机械地点头。
你走错了。
这是四楼,你走错了。
女孩的笑容甜甜的。
我正要趁机溜出门,那位女孩又说:你能
陪我坐一会儿吗?我病了,每天躺在床上
非常寂寞,我很想有个人跟我聊聊天。
我鬼使神差地坐了下来。
小提琴送给了我
那天下午,我和那位女孩聊得
非常开心。
最后,在我准备告
辞时,她给我拉了一首小提琴
曲《希芭女王的舞蹈》。
看见我非常喜欢听,她又索性
将那把阿马提小提琴送给了我。
我的自尊
就在我怀着复杂的心情走出公寓、无意中回头看时,我发现那幢公寓楼竟然只有四层,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居住在五楼的麦克劳德先生!
也就是说,那位女孩其实早知道我是一个小偷,她之所以善待我,是因为想体面地维护我的自尊!
奉献
后来我再去找那位女孩,她的父亲却悲伤地告诉
我,患骨癌的她已经病
逝了。
我在墓园里见到
了她青色的石碑,上面
刻着一首小诗,其中有
一句是这样的:
把爱奉献给这个世界,
所以我快乐!”
三年后
在墨尔本市高中生的一
次音乐竞技中,我应邀
担任决赛评委。
最后,
一名叫梅里特的小提琴
选手凭借雄厚的势力夺
得了第一名!评判时,
我一直觉得梅里特似曾
相识,但又想不起在哪
里见过。
您还认识我吗?
颁奖大会结束后,梅
里特拿着一个小提琴
匣子跑到我的面前,
脸色绯红地问:“布
里奇斯先生,您还认
识我吗?”我摇摇头。
无愧
“您曾经送给我一把小提琴,我
一直珍藏着,直到有了今天!”
梅里特热泪盈眶地说,“那时候,
几乎每一个人都把我当成垃圾,
我也以为我彻底完蛋了,但是您
让我在贫穷和苦难中重新拾起了
自尊,心中再次燃起了改变逆境
的熊熊烈火!
今天,我可以无愧地将这把小提琴还给您了…”
三年前的那一幕
梅里特含泪打开琴匣,我一眼瞥见自已的那把阿马提小提琴正静静地躺在里面。
梅里特走上前紧紧地搂
住了我,三年前的那一
幕顿时重现在我的眼前,
原来他就是“拉姆斯敦
先生的外甥鲁本”!
生命重塑
我的眼睛湿润了,仿佛又
听见那位女孩凄美的小提
琴曲,但她永远都不会意
识到,她的纯真和善良曾
经是怎样震颤了两位迷途
少年的心弦,让他们重塑
生命的信念!
所以,我想说:
心存正念,常怀感恩的心。
让我们一起分享知识,一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