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欧洲建筑
- 格式:ppt
- 大小:7.53 MB
- 文档页数:29
外国近代建筑史一、近代建筑现象1.复古主义古典复兴希腊复兴:柏林宫廷剧院,柏林勃兰登堡门罗马复兴:雄狮凯旋门,巴黎万神庙,美国国会大厦浪漫主义哥特复兴:英国国会大厦(国家浪漫主义)曼切斯特市政厅折衷主义:巴黎歌剧院哥伦比亚博览会——折衷主义建筑的大检阅,使新建筑思潮受到打击。
贡献:说明现代建筑使十分必要的,要发展现代建筑必须树立一个靶子,先推翻复古主义。
2.初期功能主义背景:资本主义初期,由于工业大生产的发展,促使建筑科学有了很大的进步,新的建筑材料,新的结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施工方法出现。
建筑在平面与空间的设计上能够比较自由,因而影响到形式上的变化。
能从功能出发,但是对功能还没有深刻的认识。
代表作:帕克斯顿水晶宫新材料:铁,玻璃,木的运用新方式建造:模数制(以玻璃的尺寸)缺点:将铁作成拱,没有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意义:低成本,高效率,开创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拉布鲁斯特图书馆巴黎国立图书馆:地面与隔墙全是铁架与玻璃制成,这样既可以解决采光又可以保证防火安全。
埃菲尔铁塔(328m):高架铁结构,突破古代建筑高度。
机械馆:四壁为大片玻璃,结构上首次使用了三铰拱的原理。
贡献:主张使用新材料新技术,让建筑师看到铁,玻璃在建筑中的作用示范,提倡了建筑要走工业化道路展示了建筑的出发点是功能这一基本原则。
二.前现代建筑活动1.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下半叶,在拉斯金的设计思想影响下,在工业化发展的特殊背景下,由一小批英国和美国的建筑家和艺术家为了抵制工业化对传统建筑手工业的威胁,为了复兴哥特风格为中心的中世纪手工艺风气,为了通过建筑和产品设计体现出民主思想而发起的一个具有很大试验性质的设计运动。
莫里斯红屋:平面根据需要布置成L型,用本地产的红砖建造,不加粉饰体现材料本身的质感。
2.新艺术运动比利时霍尔塔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新艺术运动的装饰主题是模仿自然界生长繁盛的草形状的曲线,凡是墙面,家具,栏杆及窗棂等装饰莫不如此,装饰中大量应用铁构件。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要紧建筑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各种代表建筑及风格〔设计者〕:法国古典〔罗马〕复兴:巴黎万神庙〔〕、凯旋门〔〕。
英国古典〔罗马〕复兴〔不完全〕:英格兰银行。
英国古典〔希腊〕复兴〔重要地位〕:爱丁堡中学〔T.Hamilton〕、不列颠博物馆(SirRobertSmirke)。
德国古典〔希腊〕复兴:柏林勃兰登堡门〔〕、柏林宫廷剧院〔申克尔〕。
美国古典〔罗马〕复兴:美国国会大厦〔WillianThorntonand〕。
美国古典〔希腊〕复兴:宾夕法尼亚银行〔〕浪漫主义又称哥特复兴:英国国会大厦〔SirCharlesBarry〕哥特风格。
折衷主义也称集仿主义:巴黎歌剧院〔〕巴洛克和洛可可、巴黎圣心教堂〔PaulAbadie〕拜占庭和罗马风。
法国的古典复兴:1、净化建筑代表作:巴黎万神庙。
2、帝国风格特点:雄伟壮丽,内部具有东方和洛可可的装饰。
布赖顿英国皇家不墅:生铁构件。
伦敦“水晶宫〞展览馆〔1851,帕克斯顿〕巴黎埃菲尔铁塔〔1889,埃菲尔〕“田园都市〞由霍华德提出“工业都市〞由加尼埃提出“带形都市〞由索里亚提出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工艺美术运动:主张在设计上回溯到中世纪传统,恢复手工艺行会传统,主张设计的老实真挚。
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比立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把哥特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
“新艺术〞运动那么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的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线,有机形态装饰构思全然来源于自然。
红屋〔1859~1860,韦布〕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德国:奥尔布里希,贝伦斯。
英国:迈金托什。
西班牙:高迪〔米拉公寓,圣加徒教堂〕。
“装饰即罪恶〞——阿道夫·洛斯斯坦纳住宅〔1910年维也纳,洛斯〕赫尔辛基火车站〔1906~1916,老沙里宁〕美国的芝加哥学派的重要奉献: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根底。
概述西方近现代建筑转折——从古代到现代现代建筑运动的产生背景:1、许多传统建筑类型如教堂、宫殿、城堡、府邸等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现代建筑正处于建造盛期,工期紧迫,讲求效率和经济性;2、新的建筑材料和新的建筑方法应运而生,必然导致新的建筑形式的出现。
现代建筑的萌芽1、世界博览会建筑1851年由英国园艺师帕克斯顿设计的伦敦“水晶宫”展览馆1889年由法国铁路桥梁工程师埃菲尔为巴黎博览会设计的埃菲尔铁塔(博览会的机械馆就布置在铁塔后面,是一座空前的大跨度建筑,长420米,跨度达115米,四壁全为大玻璃)标志着20世纪建筑历史的到来,即现代建筑的诞生。
2、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为莫里斯和拉斯金1859~1860年间由魏布设计的莫里斯自宅“红屋”是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作。
红屋平面布置按功能要求呈“L”型,不加粉刷,大胆摒弃了传统贴面的装饰,表现出材料本身的质感。
将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相结合。
3、新艺术运动及其影响19世纪80年代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新艺术运动是欧洲真正改变建筑形式的信号。
其目的是解决建筑和工艺品的艺术风格问题,这一派的建筑师反对历史的样式,想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装饰。
其主要成就是室内装饰,建筑外形较简洁,常有花饰。
典型的例子是霍尔塔设计的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室内。
装饰的主题是模仿自然界繁荣生长的草木的形状曲线,墙面、家具、栏杆及窗棂等莫不如此。
人物:西班牙建筑师高迪,作品具有强烈的怪诞性,带着神秘的朦胧感代表作: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拉公寓(上帝遗落在人间的玩偶)、圣家族教堂(“玉米棒”,建造了110多年至今仍未完工)奥地利形成了以瓦格纳为首的维也纳学派。
1895年瓦格纳出版了《现代建筑》一书,指出新材料、新结构必将导致新形式的出现,并反对历史样式在建筑上的重演。
路斯认为:“装饰就是罪恶”,认为建筑“是依靠本身的形体之美而不是依靠装饰”,代表作为1910年在维也纳建造的斯坦纳住宅,建筑完全没有装饰。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近现代建筑是建筑史上一个令人着迷的时期,其中包含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风格和技术。
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受到了各种文化、社会和技术变革的影响,这些变革促使了建筑师们创造出了大胆、富有创意的建筑作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建筑作品。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欧洲发生了一场艺术与设计的革命,这对于近代建筑风格的发展影响深远。
艺术家们开始将不同的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形状、颜色和材料的组合来创造出独特的建筑风格。
在这个时期,建筑师们开始追求新的建筑表达,试图摆脱传统的建筑形式和规则。
巴黎圆顶大教堂是近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这座教堂采用了新的建筑技术,如铁框架和玻璃屋顶,使得整个建筑看起来轻盈而开放。
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哥特式建筑,但在结构和外观上进行了现代化的改进。
这座教堂成为了许多后来建筑作品的灵感源泉,同时也标志着现代建筑风格的诞生。
在德国,包豪斯学派推动了现代建筑的创新。
包豪斯学派的建筑师们主张将艺术与工业相结合,追求功能、效率和简洁。
他们设计的建筑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统一,采用了新材料如钢、玻璃和混凝土,并尝试创造出高效能的建筑空间。
包豪斯学派的成果影响了整个欧洲的建筑风格,也对世界范围内的建筑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美国,芝加哥的摩天大楼展示了工业时代的建筑奇迹。
摩天大楼通过钢结构和独特的外观设计,向世界展示了美国繁荣与创新的形象。
这些高楼大厦不仅仅是建筑的壮丽添景,更是城市的地标,象征着现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现代主义建筑也是近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风格。
这种建筑风格追求简洁、无装饰和功能主义,强调建筑物的实用性和合理性。
德国建筑师密斯·凡·德·罗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设计理念影响了整个建筑界。
密斯的作品通常采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大量使用玻璃和钢结构,创造出干净、简约的建筑形式。
近现代建筑史是一个多样而富有创意的时期,这里只是介绍了一些重要的事件和建筑作品。
德国近现代的建筑模式德国近现代的建筑模式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威廉时代和20世纪初的包豪斯运动。
这一时期的建筑模式在德国及其影响区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塑造了现代建筑的发展。
19世纪末的威廉时代是德国建筑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
威廉时代是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位期间,德国经济和艺术文化迅速发展的时期。
当时的建筑反映了国家的繁荣和对巴洛克和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重新审视。
许多建筑师尝试结合传统元素与现代感觉,创造出了威廉时代的典型建筑模式。
其中最著名的是柏林的新威悉堡宫和慕尼黑的耶稣堂。
新威悉堡宫是一座巨大的巴洛克建筑,具有雄伟的外观和华丽的装饰。
耶稣堂则是一座具有新罗曼式和巴洛克元素的教堂,展示了古老的形式与现代风格的完美结合。
20世纪初的包豪斯运动也对德国近现代的建筑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豪斯运动是一个以艺术和设计为核心的学校,它致力于将艺术与工艺生产相结合。
包豪斯运动提倡简约、功能主义和工业化生产的理念,奠定了现代建筑的基石。
包豪斯运动的理念在包豪斯学派的建筑师们的作品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其中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是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他设计了包豪斯学派的总部建筑。
这座建筑的设计简洁,突出了功能和工艺的重要性,成为德国近现代建筑的一个标志性作品。
除了威廉时代和包豪斯运动,德国的建筑模式还受到了其他一些重要因素的影响。
例如,德国的建筑师们在20世纪中叶的重建时期采用了现代主义风格。
这一时期,由于二战的破坏,许多城市和建筑都需要进行重建。
建筑师们采用了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为城市带来了现代感觉和功能性。
例如,弗洛伊德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柏林国际会议中心就是当时的典型作品,它采用了玻璃幕墙和新材料,呈现出现代主义的风格。
此外,德国的建筑模式还受到了现代技术的影响。
例如,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国家之一。
德国建筑师们开始运用钢筋混凝土作为建筑结构的主要材料,大大增加了建筑的可塑性和创造力。
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德国建筑师们在设计中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创造出更具象征性和富有创意的建筑作品。
近现代著名建筑近现代建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见证,每一个著名建筑作品都承载着设计师的智慧与创造力。
这些建筑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外观和结构,还展示了时代的精神和艺术价值。
在近现代建筑领域中,有许多著名的建筑作品,如托勒密神庙、巴黎圣母院、泰姬陵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几座近现代著名建筑,探索它们的历史背景和设计特点。
首先,我们来介绍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位于法国巴黎,是世界闻名的建筑奇迹。
建造于19世纪末,这座铁塔最初被批评为“无用之物”,但却成为了巴黎的标志性建筑。
埃菲尔铁塔高约330米,总重达1.8万吨,曾经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它的设计独特,由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领导团队完成。
铁塔的外观采用了大量的铁制结构,结构稳固而美观。
登上铁塔,可以俯瞰整个巴黎市区的美景,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游客前往参观。
接下来,我们转向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位于澳大利亚悉尼港口边,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杰作之一。
该建筑由丹麦建筑师简·乌松设计,建造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悉尼歌剧院采用了特殊的贝壳状结构,外观独特而优雅。
这座建筑不仅是一个演艺场所,还是悉尼的地标性景点,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悉尼歌剧院的设计是对音乐和表演艺术的致敬,也是现代建筑产业中的一座里程碑。
除此之外,中国的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也是一座备受赞誉的近现代建筑。
这座建筑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
鸟巢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古老的编织技术,外观呈现出独特而精确的网状结构。
鸟巢体育场采用了钢铁和混凝土材料,结构坚固耐用。
它不仅是一座举办体育赛事的场所,还举办过各种大型文化活动。
鸟巢的设计思想和工艺水平代表了近现代中国建筑的巅峰之作。
最后,我们来谈谈法国巴黎的卢浮宫。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也是一座宫殿式建筑。
卢浮宫建于12世纪,经过多次扩建和改造,如今已发展为全球最重要的艺术和文化中心之一。
古典复兴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的复古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可分为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两种倾向。
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纪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
但他们没有简单地抄袭古典建筑式样,古典复兴建筑体形单纯、独立、完整,细部处理朴实,形式合乎逻辑,纯装饰构件较少。
采用古典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同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
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
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
19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
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19世纪上半叶在欧美兴起的一种建筑创作思潮。
折衷主义为了弥补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建筑创作中的局限性,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故有“集仿主义”之称。
折衷主义建筑师不讲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刻意求新,立足于创造丰富多彩的建筑。
他们将罗马、希腊、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各式各样融会于自己的建筑作品里,以求摆脱一脉相承的谱系,创造本时代的建筑风格。
一、新材料生铁结构1775-1779年英国塞纳河第一座生铁桥1793-1796年伦敦单跨拱桥—森德兰桥1786年巴黎法兰西剧院的铁结构屋顶1801年英国曼彻斯特索尔福德棉纺厂的7层生产车间(生铁梁柱和承重墙混合结构)布莱顿的英国皇家别墅(铁柱支撑铁制大穹窿)铁和玻璃的配合1829-1831年巴黎老王宫的奥尔良廊中的透光顶棚1833年巴黎植物园的温室(第一座完全由钢和玻璃构成的建筑物)向框架结构过渡(以生铁框架代替承重墙)1854年纽约哈珀兄弟大厦1883-1885年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十层大厦(第一座现代钢框架结构高层建筑)二、新技术蒸汽动力升降机奥蒂斯发明水力升降机贝德文1889年应用于埃菲尔铁塔电梯三、新建筑类型图书馆法国建筑师拉布鲁斯特1850年巴黎圣吉纳维夫图书馆(法国第一座完整的图书馆建筑)1858-1868 巴黎国立图书馆(地面与墙体均用铁架与玻璃制成,既解决采光问题,又保证防火安全;根据功能布置,建筑内容开始与旧形式决裂,在阅览室等其它部分仍受折衷主义的影响)市场空间形式的转变:一间间封闭铺面→生铁结构大空间百货商店在仓库建筑的形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845年纽约华盛顿商店(外观保持仓库建筑的简单形象)1876年巴黎廉价商场(第一座以铁和玻璃建造的具有全自然采光的百货商店)博览会与展览馆博览会的历史分两段:第一阶段(1798-1849年),在巴黎开始和终结,范围是国家性的;第二阶段(1851-1893年),国际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