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安全目标.pptx
- 格式:pptx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84
十大安全目标解读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目标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目标三:确保用药安全目标四: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目标五: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目标六: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目标八: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目标九: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目标十:加强医学装备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顺口溜:一识二术三用药,四感五危六沟通,七伤八参九不良,装备信息切莫忘)1.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1.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正确1. 1. 1至少同时釆用两种方法核对患者:①腕带法; ②反问式核对法(患者或家属参与:自己说出姓名、手术部位等信息)。
1. 1. 2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方法识别患者: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不得釆用条码扫描等信息识别技术作为唯—识别方法01.1.3确保手术通知单和手术病历信息与患者腕带信息完全一致。
1. 1.4对精神病患者、意识障碍、语言障碍、婴幼儿等特殊手术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指纹识别等),同时由患者家属或陪同人员参与身份确认。
1.2在输血、标本送检、植入物使用等操作时采用双人核对来识别患者身份。
2.目标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2.1术前评估和准备检查患者皮肤、过敏史、免疫等八项生化检查;检查仪器、设备、物品、耗材、植入物等的准备情况。
,完成各项术前准备后方可进行手术。
2.2手术部位标记手术部位应由术前在病房实施手术的医生进行标记。
标记应在患者清醒、意识清楚(或患者家属知晓)的情况下进行,标记规范按手术部位标识制度和手术流程要求执行。
2.3手术安全核査由麻醉医生或手术医生主持,根据所在医院规范,在麻醉开始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间前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和手术室护士根据《手术安全核查表》内容逐项核査。
离室前核查结束后,由三方签名确认。
2.4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核查医嘱、过敏史、皮试结果、药物等。
2.5手术前、闭合体腔前、闭合体腔后、缝合皮肤后检查手术项目时机。
十大安全目标1.手术前必须进行正确的手术安全核查,核查内容包括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核查结果应在手术记录上有明确标注。
2.手术室内应有独立的手术准备区,手术前必须对手术器械进行清点,确保手术器械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3.手术室内应有专人负责手术器械的准备和清点,手术器械的使用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4.手术室内应有标准化的手术流程,手术室内的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严格遵守手术规范。
5.手术室内应有独立的手术标本区,手术标本必须正确标识,避免手术标本混淆和误诊。
6.手术室内应有独立的手术后处理区,手术后必须对手术器械进行清点,确保手术器械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目标五、提高输血安全1.输血前必须进行正确的输血安全核查,核查内容包括患者身份、输血血型、输血量等,核查结果应在输血记录上有明确标注。
2.输血室内应有独立的输血准备区,输血前必须对输血血液进行清点,确保输血血液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3.输血室内应有专人负责输血血液的准备和清点,输血血液的使用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4.输血室内应有标准化的输血流程,输血室内的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严格遵守输血规范。
5.输血室内应有独立的输血标本区,输血标本必须正确标识,避免输血标本混淆和误诊。
6.输血室内应有独立的输血后处理区,输血后必须对输血血液进行清点,确保输血血液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目标六、加强手卫生和环境清洁管理1.医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手卫生程序进行操作,避免手部污染和交叉感染。
2.医院应建立完善的环境清洁管理制度,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
3.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
4.医院应建立完善的病房清洁管理制度,对病房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
目标七、加强病情观察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异常情况1.医务人员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观察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异常情况。
2.医务人员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记录,确保病情记录的完整和准确。
十大安全目标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目标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目标三确保用药安全目标四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目标五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目标六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目标八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目标九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目标十加强医学装备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
患者由至少两种标识认定,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房间号。
不得采用条码扫描等信息识别技术作为唯一识别方法。
(二)在输血时采用双人核对来识别患者的身份。
(三)对手术、传染病、药物过敏、精神病人、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床头卡、指纹等)。
目标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一)择期手术需在完成各项术前检查与评估工作后,方可下达手术医嘱。
(二)由实施手术的医生标记手术部位,标记时应该在患者清醒和知晓的情况下进行。
规范手术部位识别制度与工作流程。
(三)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及手术风险评估的制度和流程,切实落实世界卫生组织手术安全核对表,并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四)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物选择与使用符合规范。
目标三确保用药安全(一)锅饭药品管理程序,对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与使用的要求。
(二)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肿瘤化疗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范。
(三)规范临床用药医嘱的开具、审核、查对、执行制度及流程。
(四)制定并执行药物重整制度及流程。
目标四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一)落实手卫生规范,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和有效的监管措施。
(二)医护人员在无菌临川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临床操作的安全性。
(三)有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措施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规范,尽可能降低医院相关感染的风险。
(四)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
有创操作的环境消毒应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学生安全十大目标目标一:建立安全意识每个学生都应该具备正确的安全意识,了解各种潜在危险和应对措施。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培养学生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和正确认识。
目标二:营造安全环境学校应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研究环境,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学生生命财产安全。
目标三:加强交通安全学生交通安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鼓励学生使用安全交通工具,提供安全交通的出行条件。
目标四:防范网络风险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研究和生活的重要平台,学校应该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醒学生警惕网络诈骗和色情信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目标五:预防意外伤害学校应该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对实验室、体育场馆等场所的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预防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
目标六:保护学生健康学校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学生食品卫生安全;定期进行体检,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目标七:严禁校园暴力学校应制定严格的校园暴力防治措施,加强对校园暴力行为的监督和处理,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研究环境中成长。
目标八:加强突发事件应对学校应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对学生的伤害。
目标九:防控欺凌行为学校应加强欺凌行为防控工作,建立起健全的预防和应对机制,确保每个学生的人身安全。
目标十:培养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应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开展安全技能教育,提供自我防范知识和技巧,使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积极应对。
以上是学生安全十大目标,学校应该全面落实这些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安全提供保障,确保他们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