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查体40654
- 格式:ppt
- 大小:766.00 KB
- 文档页数:78
神经系统查体神经查体的顺序·一般检查颅神经检查运动系统检查感觉系统检查反射系统检查自主神经功能检查需要的器具n叩诊锤检眼镜棉签 128 Hz 音叉笔式电筒大头针一般检查意识状态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精神状态记忆力﹙近记忆力、远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定向力脑膜刺激征定义:软脑膜和蛛网膜的炎症,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使脊神经根受到刺激,导致其支配的肌肉反射性痉挛,而产生一系列体征。
症状①颈强直: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轻托患者枕部并使其头部前屈。
如颈有抵抗,下颏不能触及胸骨柄,则表明存在颈强直。
颈强直程度可用下颏与胸骨柄间的距离(几横指)表示。
②Kernig柯尼葛征:仰卧,检查者托起患者一侧大腿,使髋、膝关节各屈曲成90°,然后一手固定其膝关节,另一手握住足跟,将小腿慢慢上抬。
如果患者大腿与小腿间夹角不到135°就产生明显阻力,并伴有大腿后侧及腘窝部疼痛,则为阳性。
③Brudzinski 布鲁金斯基征: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托其枕部并使其头部前屈,如患者双侧髋、膝关节不自主屈曲则为阳性。
颅神经检查Ⅰ嗅Ⅱ视Ⅲ动眼Ⅳ滑Ⅴ叉Ⅵ外展Ⅶ面Ⅷ听Ⅸ舌咽迷走副加舌下全舌咽、迷走神经检查1.运动:发音是否低哑或带鼻音,是否呛咳、有无吞咽困难。
嘱病人张口,观察腭垂是否居中,两侧软腭高度是否一致,患者发“啊”音时两侧软腭上抬是否对称,腭垂有无偏斜。
当一侧神经受损时,该侧软腭上提减弱,腭垂偏向健侧。
2.感觉:用棉签轻触两侧软腭和咽后壁粘膜检查一般感觉。
3.咽反射:嘱患者张口发“啊”音,用压舌板轻触两侧咽后壁,正常者可有恶心反应,舌咽、迷走神经损害时反射减弱或消失。
神经病变症状——舌下神经一侧舌下神经周围病变——伸舌偏向患侧,可有舌肌萎缩及肌纤维颤动。
一侧舌下神经核上性病变——伸舌偏向病灶对侧,无舌肌萎缩和肌纤维颤动。
双侧舌下神经病变——舌肌完全瘫痪而不能伸舌。
神经病变症状——嗅神经1 嗅觉减退或缺失双侧嗅觉减退或缺失见于鼻病或先天性嗅觉丧失;单侧嗅觉减退或缺失见于嗅神经径路上的病损,如前颅窝骨折、脑膜炎、嗅沟或蝶骨嵴脑膜瘤、垂体瘤、额叶胶质瘤(额叶底部)。
神经系统查体1. 简介神经系统查体是医学领域中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神经系统的全面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神经系统是否存在异常或疾病,并进一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神经系统查体包括神经系统的功能、反射和感觉评估等多个方面。
2. 检查项目与方法2.1 神经系统功能评估神经系统功能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大脑功能评估:包括意识、记忆力和思维功能等的评估,可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简单的认知测试等进行。
•运动功能评估:包括肌力、肌张力和协调能力等的评估。
通过让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动作,观察其肌肉强度、肌张力和协调能力的表现。
•感觉功能评估:包括触觉、疼痛、震颤感和温度感等的评估。
通过刺激患者的皮肤、肌肉和关节等部位,观察其对刺激的感觉反应。
2.2 神经系统反射评估神经系统反射评估是通过检查患者的肌腱反射、腹壁反射和返跳反射等,来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肌腱反射检查:包括叩击肌腱、观察肌腱反射的程度和对称性等,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艾氏反射、涂抹橡胶锤反射等。
•腹壁反射检查:通过刺激患者腹壁上的腹肌,评估腹壁反射的程度和对称性,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划痕法和叩击法等。
2.3 神经系统感觉评估神经系统感觉评估是通过检查患者的触觉、疼痛、震颤感和温度感等,来评估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触觉检查:通过轻轻触碰患者的皮肤,观察患者是否能够感觉到触摸的刺激和感觉到不同的触感强度。
•疼痛感觉检查:通过针刺或压迫患者的皮肤,观察患者是否能够感受到疼痛的刺激和疼痛的程度。
•震颤感检查:通过让患者伸出手臂或腿,观察患者是否能够感觉到震颤感和震颤的强弱。
•温度感检查:通过触摸患者的皮肤,观察患者对冷热刺激的感觉和对温度的辨别能力。
3. 注意事项•在进行神经系统查体之前,应该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包括是否有过去的神经系统疾病或家族遗传病史。
•进行神经系统查体时,应选择一个安静、明亮的环境,让患者尽量放松自己,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神经系统查体详解神经系统检查(一)一般检查一般检查主要是检查病人的意识状态。
通过与病人交谈并检查病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而进行评价.意识状态可分为以下几类:1。
清醒状态(clear-headed state)被检查者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认识能力良好,应包括正确的时间定向、地点定向和人物定向.当问诊者问及姓名、年龄、地点、时刻等问题时,被检查者能做出正确回答.2.嗜睡状态(somnolence state) 意识清晰度降低为主的意识障碍的一种形式。
指病人意识清醒程度降低较轻微,呼叫或推动病人肢体,病人可立即清醒,并能进行一些简短而正确的交谈或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但刺激一消失又入睡。
此时,病人吞咽、瞳孔、角膜等反射均存在。
3。
意识模糊(confusion)指病人意识障碍的程度较嗜睡深,对外界刺激不能清晰地认识;空间和时间定向力障碍;理解力、判断力迟钝,或发生错误;记忆模糊、近记忆力更差;对现实环境的印象模糊不清、常有思维不连贯,思维活动迟钝等。
一般来说,病人有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时,即称为意识模糊.4。
昏睡状态(stupor state)意识清晰度降低较意识模糊状态为深。
呼喊或推动肢体不能引起反应。
用手指压迫病人眶上缘内侧时,病人面部肌肉(或针刺病人手足)可引起防御反射.此时,深反射亢进、震颤及不自主运动,角膜、睫毛等反射减弱,但对光反射仍存在.5。
浅昏迷(superficial coma) 指病人随意运动丧失,呼之不应,对一般刺激全无反应,对强疼痛刺激如压眶、压甲根等有反应,浅反射消失,腱反射、舌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呼吸、脉搏无明显变化。
见于重症脑血管病、脑炎、脑脓肿、脑肿瘤、中毒、休克早期、肝性脑病等。
6.深昏迷(deep coma) 指病人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完全处于不动的姿势,角膜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均消失,大小便失禁,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此时可有去大脑强直现象。
后期病人肌肉松弛,眼球固定,瞳孔散大,濒临死亡。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是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重要方法,对于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监测疾病进展以及评估治疗效果都具有关键意义。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通常包括一般检查、颅神经检查、运动系统检查、感觉系统检查、反射检查以及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等多个方面。
一般检查首先会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这是判断大脑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
看患者是清醒、嗜睡、昏睡还是昏迷。
同时,要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是否存在焦虑、抑郁、谵妄等异常。
还要检查患者的头部和颈部,观察头颅的形状、大小有无异常,有无头皮损伤、肿块等。
检查颈部的活动度,有无颈项强直,这对于判断脑膜刺激征很重要。
颅神经检查共有 12 对。
第一对嗅神经,检查时让患者闭目,用不同气味的物品让其分辨,注意两侧对比。
第二对视神经,主要通过视力、视野和眼底检查来评估。
第三对动眼神经、第四对滑车神经和第六对外展神经,共同控制眼球运动,检查时观察患者眼球的运动是否灵活、对称,有无斜视、复视等。
第五对三叉神经,检查面部感觉和咀嚼肌力量。
第七对面神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肌是否对称,有无口角歪斜等。
第八对前庭蜗神经,通过听力测试和平衡功能检查来评估。
第九对舌咽神经和第十对迷走神经,主要检查吞咽、发音等功能。
第十一对副神经,检查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力量。
第十二对舌下神经,观察伸舌是否居中,有无舌肌萎缩、震颤。
运动系统检查包括肌肉力量、肌张力、肌容积、不自主运动和共济运动等方面。
检查肌肉力量时,让患者对抗阻力进行不同关节的运动,根据肌力的分级标准来判断。
肌张力是指肌肉在静止状态下的紧张度,可通过触摸肌肉的硬度和被动活动时的阻力来评估。
肌容积则观察肌肉有无萎缩或肥大。
不自主运动如震颤、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等,能反映基底节等部位的病变。
共济运动的检查包括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等,用于评估小脑的功能。
感觉系统检查分为浅感觉、深感觉和复合感觉。
浅感觉包括痛觉、温度觉和触觉,用针、棉签、冷热物体等分别进行测试。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神经系统体征检查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方法,用于评估神经系统功能和诊断神经系统疾病。
通过观察和测试患者的神经系统反应和体征,医生可以获取有关神经系统状况的关键信息。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神经系统体征检查的内容和意义。
引言概述:神经系统体征检查是一种临床评估神经系统功能和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
它通过观察和测试患者的神经系统反应和体征,为医生提供了关键的诊断依据。
正文内容:1.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的基本方法1.1 神经系统观察: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肢体姿式和步态等,来判断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1.2 神经系统感觉检查:医生通过触摸、针刺和温度感觉等测试,评估患者的感觉功能和神经传导速度。
1.3 神经系统运动检查:医生通过测试患者的肌肉力量、协调性和反射等,来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神经传导状态。
2.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的临床应用2.1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神经系统体征检查是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如帕金森病、脑卒中和多发性硬化等。
2.2 神经系统功能评估:通过神经系统体征检查,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匡助制定治疗计划和监测疾病发展。
2.3 神经系统损伤评估:神经系统体征检查可以匡助医生评估神经系统损伤的程度和范围,为治疗和康复提供依据。
3.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的常见方法3.1 神经系统观察方法:包括观察面部表情、肢体姿式和步态等。
3.2 神经系统感觉检查方法:包括触摸、针刺和温度感觉测试等。
3.3 神经系统运动检查方法:包括测试肌肉力量、协调性和反射等。
4.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的注意事项4.1 检查环境:应保持肃静、舒适的环境,以减少干扰和提高检查的准确性。
4.2 患者合作: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的指示和操作,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
4.3 专业技能:神经系统体征检查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以确保准确的结果和诊断。
5.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的意义和局限性5.1 意义:神经系统体征检查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匡助医生评估神经系统功能和疾病状态。
神经系统查体引言神经系统查体是医学中一项重要的临床技术,用于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和检测潜在的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是人体重要的控制和协调机体各种活动的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
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导致多种临床症状,如头痛、失眠、肌无力、感觉异常等。
通过神经系统查体,可以进一步了解病情,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神经系统查体的基本步骤和常见的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查体的基本步骤神经系统查体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主诉、病史和既往疾病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神经系统查体。
2.观察:观察患者的外貌、站立姿势、步态等,以及面部表情、瞳孔大小、对光反应等,这些观察可以提供一些关键的信息。
3.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脑神经检查和躯体神经检查。
脑神经检查脑神经检查是检查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神经系统问诊:询问患者有无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嗅觉和味觉异常等症状。
•眼运动检查:观察患者的眼球运动,包括上下注视、内外眼肌运动等。
•视力检查:通过使用视力图表或其他辅助工具,测量患者的视力。
•瞳孔检查:观察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应以及近、远视散效应。
•面神经检查:观察患者表情和额肌、口腔肌的运动是否对称。
•听力检查:通过使用听力器或其他辅助工具,测试患者的听力。
躯体神经检查躯体神经检查是检查周围神经系统的关键步骤,包括以下方面:•肢体运动检查:通过测试患者的肌力和肌张力,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运动功能障碍。
•肢体感觉检查:触觉、痛觉、温度觉等感觉检查,可以评估患者感觉功能的完整性。
•肌腱反射检查:测试患者的肱二头肌反射、膝腱反射等,可判断患者的神经传导是否正常。
•其他特殊检查:如共济失调检查、步态检查等,用于评估患者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常见的神经系统检查方法除了基本的神经系统查体步骤外,医生还可以根据病情和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特殊检查,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检查方法:1.脑电图(EEG):用于记录大脑皮层神经元电活动的方法,可以评估癫痫、睡眠障碍等脑部功能异常。
神经系统查体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传递和处理各种信息。
通过对神经系统的查体可以了解个体的神经功能情况,并帮助诊断一些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
本文将介绍神经系统的查体方法和步骤。
神经系统的查体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直接观察和功能测试。
直接观察是通过观察病人的表情、姿势、行走和肌肉活动等获得的信息。
功能测试则是通过一系列的体力和感觉测试来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神经系统的直接观察。
在进行直接观察时,医生需要仔细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和行为。
他们会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是否有异常的抽搐或颜色变化。
同时,还会留意病人的肢体活动情况,如手脚是否不协调或僵硬。
其他方面的观察包括瞳孔大小和对光的反应、眨眼的频率和协调性等。
接下来是神经系统的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主要包括感觉、运动和反射三个方面。
感觉测试是通过观察病人对不同刺激的感觉反应来评估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测试的刺激可以是触觉、痛觉、温度或震动等。
医生会用不同的工具轻轻触碰病人的皮肤,询问他们是否能感受到刺激,以及刺激的强度、部位和持续时间。
运动测试是评估病人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的重要步骤。
医生会要求病人进行一系列特定的肌肉活动,如屈膝、伸掌或转头等,以评估他们的肌肉控制能力。
病人需要配合医生的指导进行这些动作,并在过程中说明感觉或疼痛的情况。
反射测试是评估神经系统中自主反射弧的功能的方法之一。
医生会用橡皮锤或手指轻轻敲击病人的肌腱或肌肉,观察相应肌肉的收缩反应。
例如,敲击膝腱会引起膝关节的反射性屈曲动作。
医生还会检查其他一些重要的反射,如腱反射、耳眼反射和巴宾斯基征等。
这些反射的存在与否可以为医生提供一些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线索。
综上所述,神经系统的查体是通过直接观察和功能测试来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状态。
这些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线索,帮助他们诊断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的健康对于人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定期接受相关的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问题,保持身体健康。
神经系统查体进行神经系统检查所需的物品应包括:视力表,眼底镜,手电,扣诊锤,针,音叉,压舌板,棉棍,芳香剂如薄荷, 及笔,纸,报纸等(为测阅读)。
一.一般检查:(一)意识状态即病人神志是否清醒,包括以下几种不同层次的意识障碍:1.嗜睡为最轻的意识障碍,病人能被唤醒,能配合简单的查体及回答问题,但停止刺激后又入睡。
2.昏睡病人经较重的刺激才能被唤醒,对提问只能含糊而简单地回答,不能配合查体,停止刺激后则很快入睡。
3.昏迷病人已不能被唤醒,又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两种不同程度。
(1)浅昏迷病人尚可保留部分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如压眶等强烈疼痛刺激时可有躲避或表情反应,生理及病理反射可存在。
(2)深昏迷病人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消失,各种反射亦消失。
(二)精神状态1.定向力:检查病人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是否准确。
2.记忆力:(1)远记忆力(病人能否记忆其生日,结婚日,以及初次工作的时间等)(2)近期记忆力:让病人叙述目前的病情,住院过程,近两天情况,或读一简单句子让病人复述。
2.计算力:让病人计算100-7,然后再减7,连续减下去。
4.情感:观察病人有无欣快,淡漠,焦虑,忧郁,以及幻觉,妄想等表现及感情反应的能力。
5.判断力及理解力:列举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考察病人能否理解,让病人判断是否正确。
(三)语言,即失语的检查失语是由于脑损害引起的语言能力丧失或受损。
病人无听觉,视觉,或口咽部运动的损害,仅是对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受损或丧失。
失语的检查一般有以下几方面:自发谈话,口语理解,复述,命名,阅读,书写等。
进行失语检查要求病人意识清楚,定向力和判断力无障碍,以免影响结果。
对于构音,视力,听力,肢体活动等方面的障碍,也要加以注意。
1.自发语言:让病人对病史进行陈述,注意语量的多少,是否流利,语调和发音有否障碍,语法结构,短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有无错语,有无找词困难,能否有效表达意思等。
2.复述:检查者说一些数字,词,以及句子,令病人复述,检查是否能准确,完整。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完整版)神经系统体格检查Neurological Examination(本文依据于《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神经病学第2版》,内容由笔者整理思路重新归纳总结)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七部曲”:一般检查、脑神经检查、运动功能检查、感觉检查、反射检查、特殊体征(如脑膜刺激征)检查、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一、一般检查1.一般情况:观察意识、面容、步态、营养状况以及是否存在不自主运动。
2.精神状态:观察衣着、主动和被动接触是否良好、对疾病的自知能力是否存在、有无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等。
3.头部和颈部3.1头颅:观察颅骨形态、有无肿块及压痛等。
3.2面部:观察面部发育有无异常、眼、口周、外耳、鼻等。
3.3颈部:观察有无头部活动受限或不自主运动。
3.4颅颈部血管杂音:检查时患者取坐位,使用钟形听诊器,在眼眶、颞部、乳突、锁骨上窝和下颌角下方颈总动脉分叉处听诊。
4.脊柱和四肢:观察有无活动受限、前凸、后凸、侧弯和脊膜膨出,棘突有无压痛或叩痛,脊柱活动是否诱发或家中疼痛及其部位。
二、脑神经检查1.嗅神经(olfactory nerve)嘱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拇指堵住患者一侧鼻孔,将装有挥发性气味但无刺激性的液体(如香水、松节油、薄荷水等)的小瓶,或牙膏,香皂,樟脑等,置于患者另一侧鼻孔下,让患者说出嗅到的气味名称。
2.视神经(optic nerve)2.1视力2.1.1远视力检查:通常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受试者距视标5m测定。
(视力=0.1 x 被检眼与视力表的距离m/5)2.1.2近视力检查:通常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受试者距视标30cm测定。
2.2视野2.2.1对照法:患者背光与检查者隔约60cm相对而坐,双方各遮住相对一侧眼睛(即一方遮右眼,另一方遮左眼),另一眼互相直视,检查者持棉签在两人等距间分别由颞上、颞下、鼻上、鼻下从外周向中央移动,嘱患者一看到棉签即报告。
2.2.2视野计测定法:常采用弓型视野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