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对待学困生老师要做到有心
- 格式:doc
- 大小:22.01 KB
- 文档页数:1
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有三心:爱心、细心、耐心一、对待学生要用爱心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有真情,有关爱,才更具凝聚力。
二、平时要细心走近学生,和学生交谈,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波动、情绪涨落等情况,以便工作时有的放矢。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这是班主任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就需要我们细心:细心观察,细心分析,细心教育。
三、工作有耐心对那些在学习中成绩退步的、考试发挥不好的、生活有困难的、单亲家庭的学生更需要我们工作的耐心。
我的方法是用语言开导、鼓励,从谈话中关爱学生,谈话要找准时机,要在适当的氛围中进行。
谈话需要有耐心,班主任要有百分之两百的耐心来对待学生的点点滴滴。
我个人认为班主任工作这门艺术的源泉就是“真爱”。
真爱来自于心灵深处,真爱要建立于尊重与信任之上。
真爱激励我们师生营造班级这个美丽的家园。
一、心与心的交流沟通了师生的感情。
从陌生人到知己需要一个过程,师生也是一样,无数次的促滕谈心,无数次的并肩前进,使师生之间磨擦出感情的小火花,而无数的小火花最终燃成师生的感情之火。
从学生的学习到生活起居我都始终给予关注。
二、班级凝聚力班级的“整体效应”贯穿始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整体效应”也的确推动了整个班级各个方面的进步,从日常的各项活动评比到高考总成绩的揭晓,都会让我们家庭成员为之振奋!三、与任课教师联手,共建和谐家园做为班主任老师,首先要尊重任课教师,并在学生中树立他们的形象。
四、学会换位思考,给予学生们充分的发展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感到与学生们的“代沟”越来越大。
认识到这一点,我就经常用换位思考去弥补这个缺陷。
遇到大事、小事,首先替学生们着想,同时也给学生们反思自己行为的时间。
加强师生间的通力合作,营造我们班级这个家园的温馨氛围。
和学生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化做甘露流淌在我的心间,又激励我用心去努力,努力再去营造更多、更美丽的家园。
当好学困班的班主任更须用心一、当好学困班班主任,必须有一颗关爱之心学困班的学生普遍性纪律差、学习差、自制力差,心理不成熟。
因此,作为一个学困班的班主任,必须有一颗关爱之心,亲近他们,关心他们,体贴他们,开导他们,去温暖他们冷漠的心灵,使他们觉得学校生活的愉快。
如:课余时间到教室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有时看一看上课是否认真听讲?发现了不规矩的学生就喊来问一问。
在学校办的“两免一补”时,也多多了解各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同时利用这个机会鼓励学习。
学生生病时,及时的过问,拿药给他吃。
我觉得爱是相互的,教师用一颗爱心去对待自己的学生,也许学生同样会感激教师。
二、大胆起用学困生做班干部每一位学生都会有他的闪光点,学困生也不例外。
只要我们做班主任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利用他们的闪光点去改掉他们的缺点。
如我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我班上有一名黄姓男生自制力较差,特别喜欢起哄、捣乱,我多次找他谈话,同时请了家长,也不见改观。
后来发现他在体育方面有一点得行,课间就对他随便说了一句:“你体育还有点可以,来当体育委员还可以!”,接下来我又经常在班上鼓吹班干部是锻炼一个人能力的机会,对于一个人以后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并且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当班干部的意义!结果突然有一天,这位同学脑壳像是开窍了一样,主动找我说他要当体育委员,还给我写了一份保证书!我就答应他当体育委员,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有了一点点的变化。
虽然变化不是很大,但是心想:“教育不是万能的!”——我尽力了!慢慢来吧!还有一些经常犯小错误的学生,例如:上自习课讲话、在教室吃零食等,我很少处罚他们,而是先让他们自觉来承认错误,过后让他们当“暗哨”,去帮助班上的其他人。
这些学困生的起用,只要班主任善于利用和引导,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发挥学困生班干部的作用,班级转变就更快。
三、根据学困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学困班的学困生可分为四大类:智力型学困生;懒惰型学困生;自卑型学困生;逆反型学困生。
做一名用心爱学生的班主任
首先,班主任必须有一颗爱心。
一颗爱心可以温暖整个班级,让同学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关怀。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当他们遇到困难或者不顺利的时候,我们要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是他们最可靠的依托。
其次,班主任要有一双慧眼。
慧眼可以看透每一个学生内在的需求和真正的情感。
当同学们遇到问题时,班主任需要第一时间进行分析和判断,了解问题根源,并适时采取措施。
当有的同学面临学习压力大的情况时,班主任应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
当有的同学情绪不佳时,班主任应该鼓励他们,开导他们,提高他们的信心。
再次,班主任要有一双巧手。
巧手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班级的情况,包括课堂环境、教学设备、卫生状况等。
我们要时刻提醒同学们保持卫生,让班级更加整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最后,班主任要有一颗感恩之心。
我们应该感谢学生和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保持真诚和耐心,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用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和需求。
我们要时不时地给予学生们一些关爱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我们的温暖和关怀。
教师要正确对待学困生正确的对待学困生应做到以下几点:1.对学困生要有热心我们平时说的“学困生”,主要是指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因为他们学习成绩,行为习惯等表现不好,影响了班集体,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冷落或薄待,因而感到心灰意冷,无心向学,导致各方面表现越来越差。
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困生”也是自己的学生,人是需要尊重的,教师要学生尊重,反之,教师也要尊重学生。
只有教师和学生互相尊重,共同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般地说,老师比较关心重视品学兼优的学生,其实“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热情关心。
作为教师,要热情地对待每一位“学困生”,不要冷落“学困生”,要让“学困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热情关心,感受到被关心温暖,从而鼓起学习的风帆。
2.对学困生要有信心自信是成就大事最重要的条件。
教师首先要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让“学困生”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有进步。
其次,教师本身要对“学困生”有信心,相信经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加上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他们一定会有进步。
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抓住“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和长处进行鼓励,让其更加进步。
许多“学困生”由于成绩差,在心里有自卑感,教师,重要的是让这些“学困生”重拾自信,树立信心。
在学习上,给予差生更多的帮助,辅导,如课堂上多设一些让差生能够回答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多让他们做一些较易的练习题,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及时在班上表扬,进行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对学习的信心。
3.对学困生要有耐心“学困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包括学习成绩,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加上他们的思想情绪反复无常,要转变他们,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这就需要教师的耐心教育。
当“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鼓励和支持,要循循善诱,耐心帮助;当“学困生”做错题时,不能急燥,不要挖苦,要静下心来,耐心地辅导,直到他们学会。
在思想上,由于小学生的思想不稳定,变化无常,更需要我们教师耐心地教育。
做一个用心的班主任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的第二个家庭成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用心的班主任不仅要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专业知识,更要有爱心和耐心,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那么,一个用心的班主任应该如何做呢?用心的班主任要了解每一个学生。
他们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状态。
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更好地与他们沟通和交流,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学生们面对困难或挫折时,用心的班主任能够给予耐心的倾听和理解,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用心的班主任要关爱每一个学生。
他们不仅要为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健康成长负责,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在日常教学中,用心的班主任要关注每个学生,对他们进行细致的观察和了解。
帮助他们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素质。
用心的班主任也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关心他们的烦恼和困扰,给予积极的帮助和引导。
用心的班主任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和融洽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班级氛围,鼓励学生们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用心的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同时也要引导他们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
只有在一个温馨和融洽的班级氛围中,学生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用心的班主任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班主任需要与家长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了解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和关注点,以便更好地引导和照顾学生。
也要向家长及时反馈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在每一个春华秋实的日子里,用心的班主任将带领学生们在学业和成长的路上,一起奋斗,一起成长。
他们会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用心去引导他们,用心去教育他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道德情操、有文化修养、有健康体魄的人,用心过好每一天,在校园里播下人格的种子,在美好诗意的时光里一起憧憬、一起向往,散发青春的光彩。
班主任工作要有“五心”班主任是一所学校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负责教育引导学生,还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作为班主任,要有“五心”,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班主任要有爱心。
爱心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只有真心关爱学生,才能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班主任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学习情况等情况,用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班主任要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
只有用爱心对待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温情,从而更愿意向班主任敞开心扉,寻求帮助和指导。
班主任要有耐心。
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每个人的性格和学习方式都是不同的。
在班主任的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学生的问题需要耐心去解决。
有的学生可能性格孤僻,不善于和他人交流;有的学生可能学习成绩不好,需要耐心的辅导和引导;有的学生可能家庭环境复杂,需要班主任的关心和支持。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班主任要有耐心,不能急躁,要用自己的耐心和关怀,温暖着每一个学生的心。
只有用耐心对待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找到适合他们的成长路径。
班主任要有责任心。
作为班主任,肩负着对学生的教育责任,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任。
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情况、心理健康状况、行为表现等方面,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帮助。
在学生出现问题时,班主任要主动承担起责任,尽心尽力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帮助他们顺利成长。
在学校办学方针下,班主任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德育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只有用责任心对待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用心与重视,更愿意与班主任合作共同成长。
班主任要有耐心。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面临各种问题和困惑,需要班主任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班主任要有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需求,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
班主任还要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对待学困生老师要做到有“七心”一、对学困生要有热心作为教师,要热情地对待每一位“学困生”,不要冷落“学困生”,要让“学困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热情关心,感受到被关心温暖,从而鼓起学习的风帆。
二、对学困生要有信心教师首先要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让“学困生”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有进步。
其次,教师本身要对“学困生”有信心,相信经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加上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他们一定会有进步。
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抓住“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和长处进行鼓励,让其更加进步。
再次,许多“学困生”由于成绩差,在心里有自卑感,作为教师,重要的是让这些“学困生”重拾自信,树立信心。
三、对学困生要有耐心“学困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包括学习成绩,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加上他们的思想情绪反复无常,要转变他们,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这就需要教师的耐心教育。
四、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对“学困生”要倾注更多的爱,对“学困生”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多关心学生,多为学生想想,多向学生献出点爱心,多沟通与学生的感情,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
亲其师,信其道。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五、多与学困生谈心要帮助学困生,挽救学困生,要多与学困生谈心,只多与他们谈,才能了解学困生心理,才能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学困生之所以让老师头痛,就是大多数老师没有与学困交心谈心以心换心,没有从学困生的角度看问题。
六、对学困生要细心老师对学困生要细心观察,要善发于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
学困生,自卑心理几乎是占据整个内心的,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其“火花”,并适时的、适量的泼上点儿“油”,这个火花就有可能燃起来,以至成为他成长进步的不竭动力。
七、对学困生要有恒心对学困的教育一次两次是不可能有效的,老师要多次做,要反复做,做反复,要持之以恒。
老师为什么望学困叹息,就是因为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得了的,是因为老师自己没有恒心。
班主任必须具有“三心”首先是“爱心”,爱心是班主任最基本的心态。
班主任应该对学生怀有一颗爱心,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权利。
班主任要在学生面前展现出宽容、体贴和理解。
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关怀,更要通过言行举止和行动来体现出来。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手,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的存在是为了他们的成长和幸福。
班主任还要耐心倾听学生的烦恼和困扰,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通过温暖的爱心,班主任可以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至于迷失方向。
其次是“耐心”,耐心是班主任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作为班主任,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问题和生活琐事,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应对、解决。
首先是要有耐心倾听学生的诉求和反馈,作为学生们的知心人,班主任要做到能够适时地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需求,给予他们相应的帮助和关心。
其次是要有耐心教导学生,无论是学业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中的困难,班主任都需要用耐心和智慧去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在教育和引导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处理学生的各种矛盾和矛盾,通过沟通和谈话化解矛盾,促进班级和谐稳定的发展。
耐心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素质,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耐心,班主任才能在教育工作中尽善尽美。
最后是“责任心”,责任心是班主任的核心素质。
班主任要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负起最大的责任,倾注全部的心血和精力。
首先是要对学生的学习负责,班主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引导他们认真学习各门课程,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其次是要对学生的生活负责,班主任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及时解决各种生活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班主任还要对班级的管理和建设负责,制定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和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班级观念和班级文化。
责任心是班主任最重要的品质,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责任心,班主任才能做到尽职尽责,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负责。
做有心的班主任作为班主任,我们肩负着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班风学风的重大责任。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用心做好日常工作,更要注重情感投入和策略研究。
今天,我将从“细心、耐心、关心”三个方面分享如何做一名有心的班主任。
首先,班主任要细心。
细心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基础。
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要细心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需求。
例如,通过观察学生的穿着、饮食等细节,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家庭困难、心理压力等。
同时,班主任还要细心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确保班级管理有章可循、有序进行。
其次,班主任要有耐心。
耐心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关键。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习成绩下降、行为习惯不良等。
此时,班主任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分析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于一些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班主任更要有耐心,通过反复沟通和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改正错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班主任要关心学生。
关心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只有真正关心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己的价值。
为了更好地做一名有心的班主任,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通过参加培训、交流经验等方式,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水平。
同时,还要注重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以便更好地与他们建立联系、解决问题。
总之,做一名有心的班主任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细心观察、耐心引导、关心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
对待学困生老师要做到有“七心”
一、对学困生要有热心
作为教师,要热情地对待每一位“学困生”,不要冷落“学困生”,要让“学困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热情关心,感受到被关心温暖,从而鼓起学习的风帆。
二、对学困生要有信心
教师首先要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让“学困生”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有进步。
其次,教师本身要对“学困生”有信心,相信经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加上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他们一定会有进步。
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抓住“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和长处进行鼓励,让其更加进步。
再次,许多“学困生”由于成绩差,在心里有自卑感,作为教师,重要的是让这些“学困生”重拾自信,树立信心。
三、对学困生要有耐心
“学困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包括学习成绩,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加上他们的思想情绪反复无常,要转变他们,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这就需要教师的耐心教育。
四、对学困生要有爱心
对“学困生”要倾注更多的爱,对“学困生”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多关心学生,多为学生想想,多向学生献出点爱心,多沟通与学生的感情,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
亲其师,信其道。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五、多与学困生谈心
要帮助学困生,挽救学困生,要多与学困生谈心,只多与他们谈,才能了解学困生心理,才能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学困生之所以让老师头痛,就是大多数老师没有与学困交心谈心以心换心,没有从学困生的角度看问题。
六、对学困生要细心
老师对学困生要细心观察,要善发于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
学困生,自卑心理几乎是占据整个内心的,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其“火花”,并适时的、适量的泼上点儿“油”,这个火花就有可能燃起来,以至成为他成长进步的不竭动力。
七、对学困生要有恒心
对学困的教育一次两次是不可能有效的,老师要多次做,要反复做,做反复,要持之以恒。
老师为什么望学困叹息,就是因为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得了的,是因为老师自己没有恒心。
因而恒心是转化学困生的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