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5
蝎子生活在什么地方
蝎子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昆虫,它们通常生活在温暖干燥的地方。
在世界各地,蝎子可以在多种环境中找到,包括沙漠、草原、森林和岩石地带。
它们的生存环境通常与它们的外貌和行为特征相适应。
首先,蝎子在沙漠中生活。
沙漠是蝎子的主要栖息地之一。
在这里,蝎子可以
在沙丘和岩石之间找到避难所,它们的颜色通常与沙漠的颜色相似,有助于它们隐藏在沙漠中。
此外,沙漠中的温度通常很高,这对蝎子来说是理想的生存条件,因为它们是冷血动物,可以通过阳光来调节体温。
其次,蝎子也可以在草原和森林中找到。
在这些地方,蝎子通常隐藏在树木、
灌木丛或草丛中,以避免被捕食者发现。
它们的颜色和纹理也会与周围的环境相匹配,这使得它们更难以被发现。
在这些环境中,蝎子通常会寻找昆虫或小型无脊椎动物作为食物,以维持生存。
最后,蝎子也会在岩石地带中生活。
这些地方通常是由岩石和洞穴组成,为蝎
子提供了理想的藏身之地。
它们可以在岩石的裂缝中寻找食物,或者在洞穴中建立自己的巢穴。
这种环境也为蝎子提供了避免天敌的机会,因为它们可以轻松地躲藏起来。
总的来说,蝎子可以在多种环境中找到,但它们通常选择温暖干燥的地方作为
栖息地。
无论是沙漠、草原、森林还是岩石地带,蝎子都能够适应并生存下来。
它们的生存之道和生活习性也在不同的环境中有所不同,但无论在哪里,蝎子都是一种神秘而充满生命力的生物。
蝎子的功效以及药用价值简介:好似琵琶,全身表面,都是高度几丁质的硬皮。
身体分节明显,由头胸部及腹部组成,体黄褐色,蝎子雌雄异体,口位于腹面前腔的底部。
季节:秋蝎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全蝎常用来治疗惊痫、风湿、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耳聋语涩、手足抽掣等。
蝎毒具有祛风、解毒、止痛、通络的功效,对食道癌、肝癌、结肠癌等有一定疗效。
蝎子营养价值丰富,是重要的滋补保健品。
如何挑选蝎子挑选蝎子,以腿粗肚子小的公蝎子为佳,公蝎子补性大,母蝎子就差很多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1、治小儿惊风:蝎一个,不去头尾,薄荷四叶裹合,火上炙令薄荷焦,同研为末,作四服,汤下。
大人风涎只一服。
《经验方》2、治乙型脑炎抽搐:全蝎一两,蜈蚣一两,僵蚕二两,天麻一两。
共研细末,每服三至五分;严重的抽搐痉厥,可先服一钱,以后每隔四至六小时,服三、五分。
湖北《中草医药经验交流》3、治小儿风痢:蝎三十枚,取一大石榴,割头去子作盆子,纳蝎于中,以纸筋和黄泥封裹,初炙干,渐烧令通赤,良久,去皮放冷,取其中焦黑者,细研成散。
每服以乳汁调下一字。
儿稍大,以防风汤调下半钱。
《圣惠方》4、治癫痫:全蝎,郁金、明矾各等量。
研粉混匀,每服五分,日三次。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5、治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引起的头痛:全虫、钩藤各二钱,丽参二钱。
共研末,每口二次,每次服二钱。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6、治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白附子、白姜蚕、全蝎去毒各等分并生用。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杨氏家藏方》牵正散7、治耳暴聋闭:全蝎去毒,为末,酒服一钱,以耳中闻水声即效。
《志雅堂杂钞》8、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淋巴结结核,骨关节结核:全蝎、地龙、土元、蜈蚣各等分,研为细末,或水泛为丸。
每次服八分,每日三次。
《山东中草药手册》9、治破伤风:麝香研、干蝎各一分。
全蝎全蝎全蝎⾷⽤、药⽤历史悠久。
钳蝎的主要药⽤成分为蝎毒素(Buthotoxin),据《本草纲⽬》和《中国药典》载,全蝎具有“熄风镇痉、消炎攻毒、通络⽌痛”功能;主治“⼩⼉惊风、抽搐痉挛、⽪肤病、⼼脑⾎管病、炎症、⼄肝、肿瘤”等病。
全蝎也是⼀种⾼档美味佳肴,营养丰富,⾷之有防病治病、增强免疫⼒和抗衰⽼等功能。
1简介[1]全蝎,⼜名钳蝎、全⾍、蝎⼦,茯背⾍。
钳蝎的药⽤精华主要在于蝎毒,蝎毒的研究⽇益为各国科学家重视,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昂贵,蝎毒具有两⼤毒素,即神经毒素和细胞毒素,它在神经分⼦,分⼦免疫,分⼦进化,蛋⽩质的结构与功能等⽅⾯有着⼴阔的应⽤前景。
欧美⼀些国家已把蝎毒制剂⽤于临床。
⽬前国内已有多家科研单位进⾏研究并计划⽣产。
蝎毒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脑⾎管系统、癌症、⽪肤病、等多种疾病,以及对⼈类危害极⼤的各种病毒均有预防和抑制作⽤。
可以预料蝎毒将会为⼈类医疗保健事业发挥巨⼤作⽤。
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测定:沂蒙钳蝎蝎毒中含有毒性蛋⽩、透明质酸酶、⽣物胺等成分,毒素占总蛋⽩量的75%。
对⼩⽩⿏的半致死量(LD50)为每千克体重1.6毫克(雄⿏)和1.4毫克(雌⿏)⼩于或等于2.0mg/kg。
功效分类平肝息风药;祛风药性味归经⾟,平;有毒。
归肝经。
功效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痛。
主治病证⽤于⼩⼉惊风,抽搐痉挛,中风⼝歪,半⾝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法⽤量内服:煎汤,2-5克;研末⼊丸、散,每次0.5-1克;蝎尾⽤量为全蝎的1/3。
外⽤:适量,研末掺、熬膏或油浸涂敷。
使⽤注意该品有毒,⽤量不宜过⼤。
孕妇慎⽤。
⾎虚⽣风者慎⽤。
[2]贮藏置⼲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活环境喜栖于⽯底及⽯缝的潮湿阴暗处。
4主治基本主治⼩⼉惊风;抽搐痉挛;中风⼝㖞;半⾝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痛;⽿聋;痈肿疮毒;瘰疬痰核;蛇咬伤;烧伤;风疹;顽癣各家论述1.《开宝本草》:疗诸风瘾疹,及中风半⾝不遂,⼝眼喎斜,语涩,⼿⾜抽掣。
养殖蝎子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蝎子简介蝎子是一类具有剧毒的节肢动物,属于蛛形纲蝎亚目。
它们身体扁平,外骨骼坚硬,通常呈现出黑色或深褐色的外观,身体一般由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构成。
蝎子喜欢生活在干燥温暖的环境中,主要以昆虫及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蝎子的特点包括有一对发达的螯,用于捕捉猎物和自卫,以及一对复眼和多个眼灯,用于辨别光线和探测周围环境。
在世界范围内,蝎子分布广泛,主要生活在非洲、中东、亚洲、美洲等地区。
它们在野外通常居住在洞穴、岩石缝隙、树下等地方,是一种常见的夜行性动物。
二、蝎子的养殖意义近年来,蝎子养殖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养殖业。
由于蝎子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因此它们被认为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食物和药材。
此外,蝎子的毒素也被用于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中,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
在一些地区,蝎子被当作特色食材,用于制作各种美食,如蝎子火锅、炸蝎子、蝎子酒等。
另外,蝎子的壳也可以作为工艺品和药材来利用。
由于蝎子的养殖具有投入少、风险低、产出快等特点,因此受到很多养殖户的青睐。
同时,能够有效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是一种多赢的养殖项目。
三、蝎子的养殖环境蝎子的养殖环境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非常重要,好的养殖环境可以提高蝎子的产量和品质。
1.温度蝎子适合生活在25-30摄氏度的环境中,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蝎子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对养殖场所的温度进行控制,确保在适宜的范围内。
2.湿度蝎子对湿度要求不高,通常适宜的湿度为50%-70%,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影响蝎子的生长和繁殖。
因此,在养殖场所中要控制好湿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3.光照蝎子是夜行性动物,对光照要求不高,因此在养殖场所中需要控制好光照强度和时间,避免对蝎子的影响。
4.通风养殖场所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积热和湿度过高,有利于蝎子的生长和健康。
5.环境卫生养殖场所要保持整洁,定期消毒和清理,避免疾病和感染的发生,保证蝎子健康的生长环境。
条斑蝎简介:条斑钳蝎,又叫巴基斯坦肥尾蝎。
产地分布比较广泛,我国西域地区也有分布,是名副其实的西域毒物。
(欧阳锋啊~~~~~~~~)体形比较小,3到5厘米。
体色比较多样化,青色,黄色,橙色,黑色,红色都有,还有淡金色的。
其中,以青色和黄色比较多见。
最有意思的是,起后代体色变化比较大。
比如:青色和青色生出的小的,可能是黄色的,可能是橙色的,也可能是红色的。
饲养:1、不需要食物:小面包虫,小蟋蟀,小蟑螂,苍蝇,蝗虫,飞蛾等等,食性比较杂。
只要体形比他小的昆虫,他都能够消灭。
最好是活体,刚拍死的苍蝇之类的。
2、喂水:基本。
蝎子主要通过食物来获得水分,所以几乎不需要加水。
当然,你可以每两周在他嘴巴上滴一点水,他也不会拒绝。
3、蜕皮:当他进食足够后,他会拒食。
比如放进去,两三个小时还没有吃掉,就把食物抓出来。
等待他蜕皮。
在此期间,其尾巴是侧着靠在地上,尾巴微卷。
静静等待他蜕变吧。
4、底材:沙子、蛭石、椰土都可以。
3厘米厚足够了。
5、环境大小:体形的3到5倍大小,足够他活动也方便他捕食,更加方便我们观察。
6、过冬:加温或者不加温都可以。
加温会正常生长,进食;不加温会冬眠。
这个是其他沙漠蝎子不具备的优点,其适应性极其强烈,所以是入门级,新手练习沙漠蝎的首选。
7、毒性:别看人家小,但是毒性一点也不差,本人可是有切身的体会啊。
毒性应该是神经性毒,刺去后,会非常非常疼,大约1小时后就逐渐好去了。
但是这个1小时是非常难熬的。
这个毒个人觉得是急性的,丝毫没有缓冲余地,刺去利马开始疼,超级疼。
我是食指被刺,结果整条手臂的经脉都疼,比大黄蜂咬去还要疼。
所以,大家小心。
所有的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例因条斑蛰伤而死亡的案例,所以其毒性应该不是致命性的。
简单说,蛰伤的后果就是超级疼超级疼超级疼,然后,没事了。
据说蝎毒能治风湿、血脉硬化之类的疾病,如果不是那么疼,我还是愿意偶尔被蛰下的。
观赏性:条斑是一种沙漠蝎子,入门级。
它捕食的主要武器是毒,所以几乎每次捕食都会用尾巴去刺猎物。
朗格多克蝎
朗格多克蝎是一种节肢动物,属于蝎子的一种。
它的身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前体部、中体部和后体部。
前体部是头胸部,有一对螯肢、触肢和步足,是着生着螯肢、触肢和步足的地方。
中体部是“肚子”,比较肥厚。
后体部就是细长的“尾巴”,是它的尾部,也是制作并储存毒汁的小葫芦。
朗格多克蝎的毒液外表看上去像水一样,但毒性极强。
它利用尾巴终端的弯弯的螫针,将毒液刺进敌方的身体中。
交配时也十分有趣,雄朗格多克蝎会找到雌朗格多克蝎,邀请她去散步。
当走了一定路程的时候,它会两只钳紧紧的抓住雌性蝎,然后尾巴与雌性蝎尾巴紧连在一起。
交配结束后,雌性朗格多克蝎会把雄性吃掉。
总之,朗格多克蝎是一种非常神秘且危险的节肢动物,我们应该了解其特点和习性,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昆虫记中33种昆虫简介《昆虫记》是法国作家让·亨利·法布尔所著的一部文学作品,以昆虫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描述,展示了昆虫世界的奇妙之处。
本文将介绍《昆虫记》中的33种昆虫,并逐一进行简要介绍。
1. 蚁后蚁后是蚂蚁世界中的女王,担负着繁殖新一代蚂蚁的重任,具有巨大的生育能力和指挥能力。
2. 蜜蜂蜜蜂是职业性昆虫,在蜂巢中勤劳工作,采集花粉和蜜,制造蜂蜜以供蜂群食用。
3. 蜜蚁蜜蚁是一种能够将蜂蜜带回蚁巢的蚂蚁,与蜜蜂一样会收集食物供蚁群食用。
4. 甲虫甲虫是一种硬护壳的昆虫,常见于地下或树上,有些种类以腐烂的植物为食。
跳蚤是一种小型昆虫,常寄生在宿主身上,具有出色的跳跃能力,常常会给宿主带来不适。
6. 蛞蝓蛞蝓是一种软体动物,常见于潮湿环境,身体柔软,能够分泌粘液。
7. 蝴蝶蝴蝶是一种美丽的昆虫,有着丰富多样的花纹和鲜艳的颜色,常见于花丛中。
8. 蛞螂螳螂是一种以吃其他昆虫为主的捕食性昆虫,有着触角和锐利的前脚,捕捉猎物的能力强大。
9. 蠕虫蠕虫是一类身体柔软、没有硬壳的昆虫,常见于土壤中,起着分解有机物质的作用。
10. 蜈蚣蜈蚣是一种多足昆虫,身体长而扁平,以其他小昆虫为食,有毒腺体,能释放毒液进行防卫。
蜻蜓是一种翅膀透明的昆虫,飞行速度快,常见于水边和花丛中。
12. 蚱蜢蚱蜢是一种具有强大后腿肌肉的昆虫,能够跳跃很远的距离,喜欢生活在开阔地带。
13. 蚊子蚊子是一种吸血昆虫,雌性蚊子以动物的血液为食,寄生性的生活方式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14. 飞蛾飞蛾是一种夜行性昆虫,翅膀上常有独特的花纹,通常在夜晚活动,吸食花蜜。
15. 苍蝇苍蝇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常以腐肉或粪便为食,传播疾病的媒介。
16. 蚂蚁蚂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具有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分工,以团队合作的方式生活和繁殖。
蛐蛐是一种夜行性昆虫,常在草丛中鸣叫,发出清脆的声音以求求偶伴。
18. 蚂蟥蚂蟥是一种水生寄生性昆虫,以吸食宿主的血液为生。
蝎子的制作方法简介蝎子(rì zi),又称为炸蝎子,是中国传统小吃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它的外形像蝎子,因此得名。
蝎子是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食品,制作过程相对复杂,但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材料准备在制作蝎子前,需要准备以下食材:•活蝎子:新鲜、活泼的蝎子是制作蝎子的关键。
选择大小适中、外壳硬而有光泽的蝎子。
•油:用于炸制蝎子的食用油,可选择花生油、玉米油或调和油。
•盐:用于调味,根据个人口味适量添加。
•辣椒粉:如果喜欢辣味,可适量添加一些辣椒粉。
•醋:用于调味和蘸酱,可选择米醋、陈醋或黑醋。
•大葱、姜片:用于腌制蝎子,增加风味。
•酱油、料酒:用于腌制蝎子,增加风味。
制作步骤第一步:准备蝎子1.将活蝎子用清水洗净,去除泥沙和杂质。
2.用剪刀将蝎子的毒腺取出,以确保食用安全。
3.用纱布将蝎子包好,用厨房用纸擦干。
第二步:腌制蝎子1.准备一个干净的容器,放入蝎子。
2.加入适量的盐、酱油和料酒,腌制20-30分钟,使蝎子入味。
第三步:炸制蝎子1.将腌制好的蝎子沥干,用厨房用纸擦干表面水分。
2.锅中加入足够的食用油,油温烧至180摄氏度左右。
3.将蝎子放入油锅中炸制,炸至金黄色。
4.使用炒勺将炸好的蝎子捞出沥油,放在厨房用纸上吸去多余的油分。
第四步:调味和装盘1.将炸制好的蝎子放入大碗中。
2.根据个人口味适量加入盐和辣椒粉,轻轻摇晃碗以均匀腌制。
3.在蝎子旁边放上葱花和姜片,增加香味。
4.搭配醋作为蘸酱,可根据个人口味选择添加。
小贴士1.在购买蝎子时,选择新鲜、活泼、外壳硬而有光泽的蝎子。
2.油温要适中,过高会导致蝎子外焦里嫩,过低则容易出现油腻感。
3.腌制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蝎子变硬。
4.如果不喜欢辣味,可以省略辣椒粉的添加。
5.配上清爽的啤酒或烧酒,更能激发蝎子的美味。
以上便是蝎子的制作方法。
制作蝎子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但用心制作出来的蝎子,不仅外形逼真,而且口感酥脆,香辣诱人,相信会给您带来不同的美食体验。
昆虫记的10种昆虫简介
1.蜘蛛:蜘蛛是一种八足动物,有相当发达的眼睛,通常会结网捕食。
它们以昆虫、小型脊椎动物或者其他蜘蛛为食。
2.蝎子:蝎子是一种异虫,有四只爪子。
它们有两对外生性器官,并以昆虫、雀形目动物、兔和鼠类等为食。
3.蚂蚁:蚂蚁是一种嗅觉和味觉敏感的昆虫,分布广泛,属社会性昆虫,有群体行为。
它们用蚁穴居住,以昆虫、种子、根茎和果实等为食。
4.萤火虫:萤火虫是一种夜行的昆虫,夜间在森林中发出微弱的光,是夜景的一大特色。
它们以昆虫、蛛形类动物、蛇形类动物为食。
5.蜻蜓:蜻蜓是一种飞行的昆虫,有时也被称为“水蜻蜓”,具有精细的色彩,能够在水上轻松移动,以昆虫及小型脊椎动物为食。
6.蝴蝶:蝴蝶是一种被人们所熟知的昆虫,具有美丽的色彩、精致的翅膀和优美的舞姿。
它们以植物上的花蜜及昆虫为食。
7.蚱蜢:蚱蜢是一种昆虫,它们有特殊的触角,可以感应到昆虫的存在,以及进行精确的捕食。
它们以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
8.蝗虫:蝗虫是一种具有破坏作用的昆虫,通常会集群迁移,大量侵袭农作物。
它们以各种植物及其种子为食。
9.芥子虫:芥子虫是一种病媒性昆虫,能够传播多种植物病害,以及使植物受到损害。
它们以植物及其汁液为食。
10.蚊子:蚊子是一种昆虫,它们喜欢在水池、沼泽和湿地等潮湿环境中生活,通常会叮咬动物和人类,以动物血及其他液体为食。
世界最大的蝎子——绿蝎子今天店铺为大家带来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蝎子——绿蝎子。
同时也是全球最珍贵的濒危动物。
简介蝎类总称蝎子,全世界已只有600种,属蛛形纲蝎目。
蝎子是治疗麻风病的良药,还可配制成30余种中药。
蝎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热带种类多数个体大,如分布在西非和马来亚群岛一带的绿蝎,体型大的惊人。
1975年,人们采集到的标本,个体最大者达35厘米,赤褐色,体型如虾,形状奇特,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蝎子。
它的身体由头胸及腹组成,头胸部甚短,腹部的最后一节为尾端,呈勾状,腹有一杆尖锐而上弯的毒刺。
绿蝎属畏光夜行动物,昼伏夜动,白天隐藏在砖石内,夜里出来寻食,用尾部的毒液来杀死捕获的小动物,冬天潜伏土中越冬。
世界十大最毒蝎子排名NO.10拉丁二名法:Buthiscus bicalcaratus中文名:无Ld50最低值:0.60mg/kgNO.9拉丁二名法:Tityus serrulatus中文名:锯齿金幽灵蝎Ld50最低值:0.43mg/kg金幽灵是原产于巴西东北部的一种蝎子,单性繁殖。
NO.8拉丁二名法:Centruroides suffusus中文名:无Ld50最低值:0.43mg/kgNO.7拉丁二名法:Androctonus crassicauda中文名:土耳其黑肥尾蝎/阿拉伯黑肥尾蝎Ld50最低值:0.40mg/kg土耳其黑肥尾蝎,分布于中东地区部分国家,毒性极强,是世界第7毒蝎!也是世界上致人死亡数量较多的蝎子,因为它不仅仅毒性极强,而且毒液注射量很大。
巨大且夸张的尾部,光泽的黑色体表,强大的螯肢,使其拥有令人窒息的美感和其他蝎子所没有的霸者之相。
有两个色种,黑棕和红棕。
NO.5拉丁二名法:Androctonus australis中文名:黄肥尾蝎Ld50最低值:0.32mg/kg黄肥尾蝎,因拥有巨大粗壮的尾巴而得名,英文名:Yellow Fat-tailed Scorpion(黄色大尾巴),是一种剧毒性蝎子,生性凶残,会主动攻击,并杀死很多靠近它的目标,较高的毒液注入量也使它曾有过杀人的记录。
昆虫记大白蝎子的外形特征
昆虫记大白蝎子的外形特征
大白蝎子的背景介绍
•大白蝎子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属于蝎子目蝇螨科下的一种蝇螨昆虫。
•其名称“大白蝎子”源于其体型较大、外形呈白色。
•大白蝎子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特别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大白蝎子的外形特征
1.肢体结构
–大白蝎子有六只脚,分布在腹部两侧,形态均匀。
–足部末端紧密包裹着具有毒刺的鳞片,用于捕食和自卫。
2.身体颜色
–大白蝎子的身体外壳呈白色,有时也带有淡黄色或淡褐色。
–体表光滑,没有明显的纹路或斑点。
3.体形特点
–大白蝎子的身体较为扁平,呈椭圆形。
–平均体长约为3-5厘米,体宽约为1-2厘米。
–腹部背面略微隆起,头部较小。
4.头部特征
–头部呈圆形,有一对发达的触角。
–大白蝎子的眼睛较小,在头部两侧分布,有较好的视觉感知能力。
5.腹部特点
–大白蝎子的腹部由七个节组成,末端有一对尾须和一个尖刺。
–尾须和尖刺可用于攻击捕食对象或自卫。
结语
•大白蝎子具有独特的外形特征,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的外貌特点。
•感兴趣的人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大白蝎子的行为习性和生态习性,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北非黑肥尾蝎辨别-黑肥尾蝎,懂得来土耳其黑肥尾蝎与北非黑肥尾蝎哪个大这个怎么说呢,要看个体,北非我自己养的没见过比黄肥大的,但是相差微乎其微,家里现在有一对北非和一只AAT,对比了下发现还是AAT更大一些,听说有的大神见过肛吻10左右的AM,但是AA我买到过肛吻11+的野生母,总的来说还是AA更大,要说观赏价值么,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还是更喜欢AM,AA总感觉少了点什么,AM的尾巴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是A属里除了AAT这种变态的东西以外最大的,比AC霸气很多,AC只不过是数量少,WC个体看起来更吊一些,但是CB的还不如AA的身体比例好,纯手打,希望能满意,谢谢。
北非黑肥尾蝎的简介及饲养北非黑肥尾蝎原产于北非干燥沙漠,成年体长10~13厘米,性情凶猛并且神经紧张,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张牙舞爪。
当受到骚扰时,其行动会比平日更快捷和凶恶,而且毒性更足以致命,所以绝不建议新手或年幼的朋友饲养。
饲养箱基本大小约为蝎子身型四倍以上,底材方面可以使用爬虫砂或钙砂,底材至少该有3厘米以上,但可以的话,最好可提供5~10厘米以上的底材,和设置一个小花盘或树洞、石块,因为黑肥尾蝎除了穴居外,还会掘地栖息。
另外在饲养箱内,可不用设水碟,只要间中用喷壶向箱中喷些水就可以了。
饲养黑肥尾蝎这类沙漠品种,对幅度大的温度转变会很易适应。
因此日间它们的适温在25~32℃左右,晚上把温度维持在20℃以上即可。
若它们太长时间在温度过低(摄氏15度)下生活,除影响生长速度外,更会令其停止进食甚至死亡,冬天低温时候,饲主必定要为其提供保温。
湿度方面,饲养箱内最好维持在55%~65%左右,而底材间中以喷水器喷湿,令其保持一定湿润,但饲养箱内,要提供一个干燥而温暖的地方,供其栖息。
主要提供昆虫活体,蟋蟀、麦皮虫都可投喂,成蝎甚至可投喂小型爬虫或乳鼠。
黑肥尾蝎的食量很好,但避免过量喂饲所带来的问题,还是每星期喂饲一、两次就可以,吃剩的残渣该尽快清理。
昆虫记朗格多克蝎昆虫记朗格多克蝎子朗格多克蝎:答:朗格多克蝎子的食物:香椿、蚁蝇和蝗虫。
朗格多克蝎子是独居动物。
与普通的黑蝎子相比,朗格多克蝎子更大。
朗多克蝎,这种昆虫习性笼罩在神秘之中。
其尾端有六节体,表面光滑,呈气泡状,是制作和贮存毒汁的小葫芦。
蝎子外表看起来像水,但毒性极强。
毒腔的末端是一根弯曲的毒刺,颜色较暗,尖锐。
针尖上有一个小洞,毒液从这里流入被蛰方的体内。
朗格多克蝎子交配时也很有趣。
朗格多克蝎子找到一只雌性朗格多克蝎子,邀请她去散步。
当走了一定距离后,它会用两只钳子紧紧夹住母蝎子,然后它的尾巴会和母蝎子的尾巴紧紧相连。
这个过程结束后,我们会寻找巢穴,找到合适的巢穴然后把雌性朗格多克蝎子带进巢穴。
过一会儿,悲剧就要发生了。
根据朗格多克蝎子的家规,母蝎子会吃掉公蝎子。
第二天,雄性朗格多克蝎子的骨头被留在了院子前面。
《昆虫记》描述朗格多克蝎的性格:朗格多克的习惯笼罩在神秘之中。
其尾端有六节体,表面光滑,呈气泡状,是制作和贮存毒汁的小葫芦。
蝎子外表看似水,但毒性极强,其毒腔末端是弯曲的毒刺,颜色又黑又尖。
针尖上有一个小洞,毒液从这里流入被蛰方的体内。
朗格多克蝎子交配时也很有趣。
《昆虫记》(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
《昆虫记》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内容。
扩展资料1、作品影响1907年《昆虫记》全十卷完成后,法布尔因此被世人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
1911年法布尔因此书而被法国文学界推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昆虫记》一版再版,先后曾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
《昆虫记》被选为中国人教版初一下学期学生必读课外书目。
东亚钳蝎简介东亚钳蝎又名远东蝎,因其后腹部尾节上的纵沟形状和问荆的茎相似,故有同荆蝎之称。
蝎子的体表被高度骨化的外骨骼,主要含有钙质、蛋白质和几丁质等化学成分,它不仅具有保护内脏器官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功能,而且还与附着于体壁内面的肌肉协同完成各种运动。
蝎体可分为前体(头胸部)和后体两部分,其中后体又分成前腹(中体)和后腹部(末体或称尾部)。
也有把蝎体直接分为躯干(包括头胸部和前腹部)和尾部(即后腹部)。
东亚钳蝎长为5.2厘米以上.成年雄蝎长为4.8厘米左右。
蝎的整个躯体似琵琶形,躯干背面(包括附肢)黄橙色,腹面浅黄色。
前体(头胸部)、前腹部合在一起呈扁平长椭圆形,头胸背甲十分坚硬,前窄后宽,呈梯形,密布颗粒突起,并有数条纵脊。
中央部位有一对中眼,位于跟丘上。
在背甲两前倒角各有排成一斜列的3个单眼。
前体(头胸)有6节合成,其上有6对附肢(即螯肢、触肢和4对步足)。
螯肢是第一对,很短小,是作为尾刺攻击之后进行损伤的工具,似如口器,帮助摄食用;第二对是触肢(亦称脚须)较强大,由6节组成,即基节、转节、腿节、胫节、掌节,其末节一节粗大,又称钳肢,供协助螯肢捕获食物用。
还有4对较细长的步足,步足分7节(即基节、转节、腿节、膝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其末端有2爪1距,供行走和抱取食物用。
后体由中体和末体组成。
东亚钳蝎中体(前腹部)分7节,背板中部有3条纵脊。
腹面在胸板后面有2个半圆形的生殖厣,是中体第一节的附属物,打开后可见一个多褶壁的生殖孔。
中体第二节的腹板两侧各连一个栉状板,板的下方有成排的齿,其板上有丰富的感觉器,它在生殖活动时作刺激器官。
末体(后腹部)有5节组成,分节十分明显,细长灵活,各节背面有中沟,从背面到腹面还有多条齿脊。
第五节之后为一袋状的尾节,尾节第五节至末端呈灰褐色或紫褐色,尾节能向前弯曲,末端有一锐利的毒钩(毒针),内有一对白色的毒腺,外面各包以一层肌肉。
毒针近末端靠近上部的两侧各有-个针眼状开口,与毒腺通出的细管相连,用以排出无色透明的神经性毒液,蝎螫刺动物时,毒液通过毒钩注入动物体,有麻醉和毒死动物的作用。
蝎子简介
蝎子是蛛形纲动物,蜘蛛与鲎亦同属蛛形纲。
它们典型的特征包括瘦长的身体、螫、弯曲分段且带有毒刺的尾巴。
陆地上最早的的蝎子约出现于四亿三千万年前的希留利亚纪。
蝎子
[1]
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ricla)、蝎目(Scorpionida)。
世界上的蝎子约有800余种我国的蝎子有10余种,常用以入药的为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 Karsch),亦称马氏钳蝎,属蝎目的钳蝎科(Buthidae)。
东亚钳蝎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遍布我国10余省,其中以山东、河北、河南、陕西、湖北、辽宁等省分布较多。
蝎子的市场需求
蝎子作为名贵药材,需求量很大,据统计,蝎子供应量仅能达到需求量的20%-30%,因此人工养殖蝎子便
成为一项大有可为的事业,同时也是利国利民的家庭副业。
从国内市场上看,近年来随着中医事业的迅速发展,中药材市场日趋繁荣,而且由于人们对中医中药的
重新依赖,以用中成药研制的巨大发展,名贵中药材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其市场价格不断上扬,清水蝎市场
价每公斤680元左右。
目前,家庭人工养殖蝎子免征税收。
人工养蝎子的技术难度不大、对场地气候要求不高。
一般人通过短
期学习很快就能掌握,更不用担心销路,是比较保险的家庭事业。
人工养蝎子男女老幼都能干,业余时间即可,而且较之其他家庭付业投入的成本要低,经济效益要高。
人工养蝎子占地面积小,饲养管理方便。
蝎子食量很小。
蝎子的饲料如黄粉虫等也可人工养殖。
蝎子养殖技术
[2] 1 .盆(缸、罐)养
这是一种采用小容器进行小规模简易养殖的方法。
其最大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搬运方便,适合于室内养
殖。
可选用内壁光滑(以防止蝎子逃逸)的瓦盆、塑料盆和普通水缸等,容积大小不限,在容器底部铺垫一层5 ~10 厘米厚的风化土或壤土并砸实,上覆沙子,再在沙层上叠放一些瓦片、空心砖或小木板等,作为蝎子栖息活动的垛体。
垒成垛体的瓦片等要一片一片地叠起,最好叠成宝塔形,片与片之间的四角可用水泥浆或黄泥粘接住,以增加蝎子栖息的空隙。
垛体距容器的内壁约 6 厘米,垛体上放供水用的海绵。
2.盆(缸、罐)养法
最好不要用向容器内洒水的办法来调节湿度。
因为气温高时,如果洒水多,会造成容器内的闷热潮湿,对蝎子的生活是不利的;而洒水过少,水分不够挥发时,又会导致容器内的闷热干燥,对蝎子的生活也是有害的。
目前调节湿度较好的办法是向容器内投放一些含水量多、带粗根的青草或带嫩枝的大片树叶,这些草或树叶会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挥发水分,以满足蝎子对湿度的要求;气温过高时,还可供蝎子爬伏到上面降温。
青草或树叶既要尽量多投放,又要注意保留一定空间,以防止蝎子借青草或树叶为梯架逃逸。
气温高时,要及时更换干枯或发霉的青草、树叶。
为防止蝎子外逃,最好在盆(缸、罐)口覆盖铁纱网或尼龙罩。
一般每只普通面盆可养蝎60 ~100 条;口径60 厘米左右的浅缸,可养蝎300 多条;每个罐头瓶可养种蝎1 条,或养仔蝎10 ~50 条、中蝎2 ~5 条。
这样不仅密度合理,而且还可解决互相残杀的问题。
盆(缸、罐)养比较适宜少量初养或专养幼蝎、种蝎、孕蝎,也可进行小型科学实验用。
3 .箱养
可选用未盛放过化学药品的废旧包装箱,大小不限,靠木箱一侧修筑窝穴,箱口内壁围一圈防逃玻璃条或塑料薄膜,上覆纱盖或带孔的可活动木盖。
箱内的蝎窝可用土坯堆砌成蜂巢状,供蝎子栖息,堆砌的土坯与四周箱板间留有一定空隙,供蝎子活动和捕食。
也可以自制长、宽、高大约为100 厘米×60 厘米×80 厘米的木箱,箱底铺垫 3 ~5 厘米厚的砂土,木箱两侧各码成长、宽、高为 72厘米×12厘米× 60厘米的泥板垛两个,垛体距箱壁 3~5 厘米,两排垛之间为蝎子的活动场地。
箱口内壁围一圈玻璃条或塑料薄膜,以防蝎子逃逸。
另外,还有人设计了一种较标准的养蝎箱,但造价较高。
这样养蝎箱的结构类似于蜂箱,箱盖、箱底及两侧钉上木板,前后面空着。
在木箱两侧面内壁上,横向钉上小木条,上下两个小木条相距约5 厘米,箱体的高度可视养蝎量多少而定。
用小木条作支架,将胶合板或纤维板插人箱内,搁板的前后长度要大于箱
的前后长。
这样一个箱可放多层搁板,每层板都可养蝎子,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把木箱放在一个用 20 ~25 厘米高的玻璃条围成的矮墙内,可以防止掉落在地上的蝎子逃跑。
箱体四周与玻璃围墙相距不少于 20 厘米,以防止高处的蝎子掉落在墙外。
4 .房养
可在室外选择一定面积的场地,建造简易蝎房进行养蝎。
房养蝎保温效果较好,比较适合北方地区养殖。
[3]
蝎房应建在地势略高,无农药或化肥污染处。
用土坯垒一小平房,房的正面开一小门,供管理人员进出;四周开窗,以利空气流通,窗口要有纱窗,以防外界天敌侵人。
房墙四周脚基各留两个碗口大小的出口,专供蝎子进出,冬季可堵塞,以利房内保温。
在距离房基脚1 ~2 米处,挖一条宽 0 . 6 米、深 0 . 8 米,呈倒三角形的环房水沟,并保持常年放满清水,这样既可为蝎子提供饮水,又可防止蝎子外逃和天敌入侵,房顶要用廉价材科搭盖,以防灌雨。
房内留一条0.6 ~l 朱宽的人行通道,以便于管理。
通道两边用土坯砖、空心砖或砖头堆垒,其间留2 厘米空隙,一直堆到房顶,以利于蝎子活动或栖息。
还可在养蝎房内安装1 ~2 个瓦数不高的灯泡,晚上开灯,打开纱窗,将外界昆虫诱人蝎房,作为蝎子的天然饲料。
5 .墙养
选择坐北朝南、背风向阳、比较坚固、无裂缝、无天敌栖息的土墙,根据养殖量的需要,顺土墙垒砌养区隔墙。
在南隔墙下留若干个排水孔,遇雨时以便排水,内用细铁纱网钉严,纱网孔眼要尽量小,以防幼蝎钻出。
土墙和隔墙上端都要牢固镶嵌防止蝎子逃逸的玻璃条。
养区内紧靠土墙根垒砌高约20 厘米的砖石台阶作为垛脚,以防垛底积湿返潮。
然后紧靠土墙码置垛体,供蝎子活动和栖息。
垛体顶部要用油毡或其他防雨物覆盖,以防雨水淋坏和浸倒垛体。
越冬时在垛体表面抹上1 ~2 厘米厚的麦秸泥,并且做好防雪、防寒、防鼠等工作,以保证蝎子安全越冬。
蝎子疾病与预防
一、蝎子黑肚病
(1)发病原因:饮食不清洁,环境污染所致。
(2)症状:肚腹呈黑色。
一种为腹黑胀,活动能力减少,食欲减退或不饮不食,病程较短,死亡率较高。
另一种为腹黑而瘦弱,腹节下垂,但亦吃亦饮,病程较长,陆续出现死亡。
(3)防治方法:保持食物新鲜,平时投放的虫体无病无害;池中的死虫要及时挑选;投入的组合饲料宁欠不余,盛放组合饲料的盘具每天清刷一下。
饮水要清洁,水盘及海绵、石子等隔天要清洗;空气每天要排换一次。
(4)药物治疗:
1、80万单位青霉素半支,加水1千克,放进水盘饮用。
或80万单位青霉素四分这一支,拌食250克,两者喂至病愈为止。
2、大黄碳酸氢纳片0.5克,土霉素0.1克和100克饲料拌食或饮用
二、蝎子枯尾病
(1)发病原因:栖息窝穴和活动场地过于干燥,空气湿度低,供水不足。
(2)症状:尾节出现枯黄,严重者尾中深陷处,可见后肠为白色,当尾根处出现干枯萎缩时,病蝎开始死亡。
(3)防治方法:饮水要清洁及时,活动场地要保持潮湿,空气湿度分季节(因燃煤炉加温所致)保持正常。
(4)药物治疗:食母生1克加水200克饮用,增强消化道的分泌。
三、蝎子病脂病
(1)发病原因:长期食用动物瘦肉,使蝎体内脂肪大量积累所致,有人也称肥胖博
(2)症状:肢节明显隆大,肢体功能减低或丧失,体内脂肪压迫神经系统导致拖尾,口器呈红色,似有脂溶性粘液泌出。
(3)防治方法:少喂肉类饮料,以黄粉虫等活虫体为主食。
(4)药物治疗:如病情普遍,可停喂食料3-5天,然后用大黄碳酸氢纳片3克,炒香后的麸皮50克加水拌成喂到痊愈。
蝎子的天敌害虫
1、壁虎和蜘蛛的危害也防治
恒温养蝎一般不会遭到鸟类.老鼠的危害,但需防壁虎.蚂蚁.蜘蛛危害。
一只壁虎,一晚上最多可吃掉几十只小幼蝎,也可吃掉几只成蝎。
蜘蛛虽小,但繁殖力强,虽为蝎子所食,但也对幼蝎危害很大,往往将幼蝎吊起行残食。
2、蚂蚁的危害及防治
(1)蚂蚁的危害:蚂蚁生性就有蛀食虫体的本领,在蝎池不中但蛀食蝎子饲料,而且对正在蜕皮的幼蝎。
产后的母仔蝎危害都是相当严重的。
(2)防治方法:
1、将蚁药撒在池周围或立体式养蝎池的腿脚下,效果显著而持续长久。
2、将肉内头放在蚂蚁常活动的地方,诱蚁捕杀。
3、将鸡蛋壳烧焦后捣碎或把核叶切碎撒在养区周围,可防止蚂蚁进入.蝎子养殖风险
( 1 )良种的购买切莫误将商品蝎、残蝎、老龄蝎当作种蝎购买;
( 2 )环境条件的配备在养殖过程中,条件是否达到要求,能否保证养活、产仔、高产等;
( 3 )市场信息是否准确可靠,销售渠道是否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