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选择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672.00 KB
- 文档页数:82
第四章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分支程序设计章节练习题四、选择题1.若x=0,y=3,z=3,以下表达式值为0的是A. !xB.x<y? 1:0C. x%2&&y==zD. y=x||z/32.以下运算符中优先级最低的运算符为 ,优先级最高的为。
A. &&B. !C. !=D. ||E. ?:F. ==3.若w=1,x=2,y=3,z=4,则条件表达式w<x?w:y<z?y:z的结果为。
A. 4B. 3C. 2D. 14.若w,x,z均为int型变量,则执行以下语句后的输出为。
w=3;z=7;x=10;printf("%d\n",x>10?x+100:x-10);printf("%d\n",w++||z++);printf("%d\n",!w>z);printf("%d\n",w&&z);A. 0B. 1C. 0D. 01 1 1 11 1 0 01 1 1 05.分析以下程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main(){ int x=5,a=0,b=3;if(x=a+b) printf("* * * *\n");else printf("# # # #\n");}A. 有语法错,不能通过编译B. 通过编译,但不能连接C. 输出* * * *D. 输出# # # #6.分析以下程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main(){ int x=0,a=0,b=0;if(x=a+b) printf("* * * *\n");else printf("# # # #\n");}A. 有语法错,不能通过编译B. 通过编译,但不能连接C. 输出* * * *D. 输出# # # #7.分析以下程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4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注:选择结构的考点,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逻辑表达式的值,另一个是分支界限。
弄明白这两个知识点,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了。
一、单项选择题1. 在C语言中,能代表逻辑值"真"的是。
A) true B)大于0的数C)非0整数D)非0的数2. 表示关系x<=y<=z的c语言表达式为。
A) (x<=y)&&(y<=z) B) (x<=y)AND(y<=z) C) (x<=y<=z) D) (x<=y)&(y<=z)3. 能正确表示逻辑关系:“a≥10或a≤0”的C语言表达式是。
A) a>=10 or a<=0 B) a>=0|a<=10 C) a>=10 &&a<=0 D) a>=10‖a<=04、判断char型变量c1是否为大写字母的表达式为。
A)’A’<=c1<=’Z’ B)(c1>=’A’) & (c1<=’Z’)C)(’A’<=c1)AND (‘Z’>=c1) D)(c1>=’A’)&& (c1<=’’Z’)5. 有定义char c; c=getchar(); 判断字符变量c为大写字母的正确表达式为。
A) ‘A’=<c<=’Z’ B)c>=‘A’&& c<=’Z C)A=<c<=Z D) c>=A && c<=Z6. 设有语句“int a=4;b=3,c=-2,d=2;”,则逻辑表达式“a>0&&b&&c<0&&d>0”的值是。
A)1B)0 C)-1 D)出错7. 设a为整型变量,则不能正确表达数学关系10<a<15的C语言表达式是。
四《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四选择结构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分支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2、掌握选择结构的程序设计。
3、掌握分支结构的嵌套。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1、编程,计算下列分段函数值:x2+3x-4,x<0且x≠-4f(x)= x2-6x+5,0=x<10且x≠1及x≠5x2-4x-1,其他要求如下:(1)用if语句实现分支。
自变量x与函数值均采用双精度类型。
(2)自变量x值从键盘输入,且输入前要有提示信息。
(3)数据的输出格式采用以下形式:x=输入值,f(x)=计算值(4)分别以-3.0,-1.0,0.5,1.5,2.5,3.5,4.5,5.5为自变量,运行该程序。
记录结果。
(5)源程序以sy4_1.c存盘。
2、编程,将一个百分制成绩转换成等级制成绩。
具体要求如下:(1)百分制与等级制的对应关系如下:(3)用键盘输入百分制成绩,输入前要有提示信息。
(4)要能判断输入数据的合理性,对于不合理的数据应输出错误信息。
(5)输出结果中应包含百分制成绩和成绩等级。
(6)分别输入成绩-10,99,60,85,70,101,45,运行该程序。
记录结果。
(7)源程序以sy4_2.c存盘。
三、思考题1、实现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适用条件是什么?2、如何设置选择结构中的判断条件?它在程序设计中的意义何在?实验五循环结构程序设计(1)一、实验目的1、掌握循环的概念。
2、掌握三种常用的循环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3、初步掌握循环结构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1、编程,分别利用三种循环语句,求1+2+3+…50之和。
要求如下:(1)输出计算结果;数据的输出格式采用以下形式:1+2+3+…50=计算值(2)源程序分别以sy5_1.c、sy5_2.c、sy5_3.c存盘。
2、编程,穷举算法解百马百担问题(有100匹马驮100担货,大马驮3担,中马驮2担,两匹小马驮1担,问有大、中、小马各多少?)要求如下:(1)输出计算结果;在数据输出之前应有提示信息。
第四章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结构4.1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一、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程序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二、C语言语句1、9种控制语句2、表达式语句3、特殊语句三、格式化输出--printf()函数printf()函数的作用:向计算机系统默认的输出设备(一般指终端或显示器)输出一个或多个任意类型的数据。
printf()函数的一般格式printf("格式字符串" [,输出项表]);1、"格式字符串"也称"转换控制字符串",可以包含三种字符(1)格式指示符。
格式指示符的一般形式如下:%[标志][宽度][.精度][F|N|h|L][类型]常用的标志字符如表3-1所示,常用的宽度指示符如表3-2所示,常用的精度指示符如表3-3所示,长度修饰符如表3-4所示,类型转换字符如表3-5所示。
(2)转义字符'\n'就是转义字符,输出时产生一个"换行"操作。
转义字符通常起控制作用(3)普通字符──除格式指示符和转义字符之外的其它字符。
格式字符串中的普通字符,原样输出。
例如printf("radius=%f\n", radius);语句中的"radius="是普通字符。
2.输出项表输出项表是可选的。
如果要输出的数据不止1个,相邻2个之间用逗号分开。
下面的printf()函数都是合法的:(1)printf("I am a student.\n");(2)printf("%d",3+2);(3)printf("a=%f b=%5d\n", a, a+3);必须强调:"格式字符串"中的格式指示符,必须与"输出项表"中、输出项的数据类型一致,否则会引起输出错误3、格式指示符输出不同类型的数据,要使用不同的类型转换字符。
本文由xjsir2010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4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章 第4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章 4.1 关系运算符及其表达式 4.2 逻辑运算符及其表达式 4.3 条件运算符 4.4 单条件选择if语句 单条件选择 语句 4.5 开关分支 开关分支switch语句 语句 习题4 第4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章 4.1 关系运算符及其表达式 关系表达式是由关系运算符连接表达式构成的。
1. 关系运算符 1) 关系运算符 关系运算符都是双目运算符,共有如下6种: >,<,>=,<=,==,!= 分别是大于、小于、大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 等于和不等于。
第4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章 2) 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 前4种关系运算符的优先级别相同,后2种也相同,前4 种高于后2种。
关系运算符具有自左至右的结合性。
关系运算符、算术运算符和赋值运算符之间的优先级次序 为:算术运算符优先级最高,关系运算符次之,赋值运算 符最低。
2. 关系表达式 1) 关系表达式 由关系运算符组成的表达式称为关系表达式。
关系运算符两边的运算对象可以是C语言中任意合法 的表达式。
例如,x>y,(x=5)<=y,x==y等。
第4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章 2) 关系表达式的值 关系表达式的值是整数0(代表结果为逻辑假)或 1(代表结果为逻辑真),在C语言中不存在专门的“逻 辑值”,此处请读者务必清楚。
例如,关系表达式 (x=3)>(y=4)的值为0。
关系表达式常用在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中。
3) 举例 一般情况下,关系表达式用在选择结构或循环结 构的关系判断中,并不需要输出关系表达式的值,这 里我们为了了解关系表达式的内部运行机制,在例4-1 中可以看到关系表达式的值只能是0或1。
第4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章 【例4-1】关系表达式示例。
#include "stdio.h" main( ) { char x='m' , y='n' ; int n ; n=x<y ; printf("%d\n" , n) ; n=x==y-1 ; printf("%d\n" , n) ; n=('y'!='Y')+(5<3)+(y-x==1) ; printf("%d\n" , n) ; } 第4章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章 运行结果: 1 1 2 通过上面的程序可以看出:关系运算的结果为 “真”时,值等于1;结果为“假”时,值等于0。
第4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习题(P111)4.2 C语言中如何表示“真”和“假”?系统如何判断一个量的“真”和“假”?答:C语言中用1表示真,0表示假;系统按照“非0为真,0为假”判断一个逻辑量的真假。
4.3 写出下面各逻辑表达式的值。
设a=3,b=4,c=5。
(1)a+b>c&&b==c (2)a||b+c&&b-c (3)!(a>b)&&!c||1(4)!(x=a)&&(y=b)&&0 (5)!(a+b)+c-1&&b+c/2解:该题在求解过程中注意:一、优先级。
逻辑运算符(&&和||)低于算术运算符和关系运算符而高于赋值运算符,在逻辑运算符中,逻辑非最高,逻辑与其次,逻辑或最低;二、逻辑表达式的求值规则。
(P94)所以得以上表达式的值分别为:(1)0 (2)1 (3)1 (4)0 (5)14.4有3个整数a、b、c,由键盘输入,输出其中最大的数。
分析:这是一个规模较小的求最值的算法,习题1.6用函数的方法实现。
该题不用函数调用实现,但方法类似。
法一:先求前两个数的最值,再用前两个数的最值和第三个数比较即得结果。
法二:先假设第一个数是最值,再依次和第二、第三个数比较得结果。
其中都要用到单分支或双分支选择结构语句。
参考程序如下:法一:main(){ int a,b,c,max; /*定义4个整型变量,其中a,b,c存原始数据,max存最值*/ printf("\ninput the value of a,b,c:"); /*提示输入*/scanf("%d%d%d",&a,&b,&c); /*格式符之间无分隔符,输入时可以以空格、回车、跳格分隔*/if(a>b) max=a;else max=b;if(max<c) max=c;printf("\nmax=%d\n",max);}法二:main(){ int a,b,c,max;printf("\ninput the value of a,b,c:");scanf("%d%d%d",&a,&b,&c);max=a;if(max<b) max=b;if(max<c) max=c;printf("\nmax=%d\n",max);}4.6有一个函数:写一段程序,输入x,输出y的值。
《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计算机学科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入门性导引类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教学的目标是认知与导学,其主要任务是全面地简要地介绍该学科的主要内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硬件和软件的核心及其发展趋势、学科研究和应用中所采用的数学与系统科学方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以及在学科教育中所涉及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与要求等等。
目的在于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们对计算机学科所含概的知识领域有个系统化、逻辑化的概括性了解,明确各主领域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各主领域存在的基本问题以及求解这些基本问题的方式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科学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统领整个课程的教学,采取高级科普的深度定位和通俗流畅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整个学科的概貌,对学生进行整个学科正确的认知与导学,为学生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专业认识基础,同时,给学生的学习留下大量的疑问和问题,为后续课程的教学留下“伏笔”,真正使导论课程的教学起到初步认知与正确导学的作用,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按照学科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来开展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与应用操作相结合的课程。
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的方方面面,但着重讲解的是基本概念而不是数学模型和技术细节,要求做到“广度优先,广而不细”。
课程侧重点在于勾画计算机科学体系的框架,奠定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基础,为今后深入学习信息专业各专业理论课程做好铺垫;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实验学习将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术,提高感性认识,为今后在各自的专业中对计算机的使用打下厚实的基础。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2.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3.了解高级语言与程序设计技术4.了解计算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5.了解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6. 了解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7.了解新一代计算机体系结构与软件方法学8.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及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9.了解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10.了解职业道德与择业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重点与难点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