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房护理风险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36
儿科病房护理风险分析与管理对策发表时间:2011-06-24T08:55:25.497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柯专叶张家祥[导读] 环境设施方面:由于儿童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缺乏危险意识。
柯专叶张家祥【中图分类号】R5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121-01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是指对现有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
针对儿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我们特别重视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应对策进行有效干预,使护理风险防范于未然。
1儿科病房的风险因素1.1环境设施方面:由于儿童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缺乏危险意识。
病房阳台栏杆与成人的病房一样,没有增加高度;小孩好攀爬存在隐患;床铺虽然有护栏,但有的小孩淘气,好跨越有摔倒的危险;对病房的管道供氧设施、负压吸引设备、病房呼叫系统、电源插座、24小时开放的饮水机等等,在管理上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伤害。
1.2治疗方面:1.2.1静脉穿刺难度大,有时穿刺不成功,影响抢救,而且因反复穿刺,小孩持续哭闹易加重病情。
1.2.2潜在输液不良反应,一方面因小孩输液时不易合作,家长为了缩短输液时间,有时会自行调快输液速度;另一方面,由于小儿输液时不像成人安静的躺在床上输,而是需要抱着或到处走动,家长提着输液瓶跟着小孩走,输液瓶时高时低,压力不均,常导致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有导致病情加重或回血导致输液不畅。
1.2.3静脉留置针的广泛使用,小孩好动,个别家属晚上没注意照顾小孩留置针的部位,针头脱落未及时发现,导致出血较多。
甚至有可能出现断针的危险。
1.2.4在查对方面:部分小孩住院是由爷爷奶奶在照顾的,进行发药或操作之前若没有询问“小孩叫什么名字?”而是直接问“小孩是叫张三吗?”老人听觉的退化,即使小孩不是叫张三,有时也会回答“是”,容易导致差错。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及安全防范措施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及安全防范措施展开,所选教材为《现代儿科护理学》(第2版)的第十二章“儿科护理安全管理”。
详细内容包括:儿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如跌倒、坠床、管道滑脱等;安全防范措施的实施,如环境安全、患者评估、安全管理制度等;以及护理过程中的应急预案。
二、教学目标1. 熟悉儿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问题,提高护理安全意识。
2. 掌握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及安全防范措施,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3. 学会护理过程中应急预案的处理方法,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应急预案的处理。
重点:儿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问题,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案例分析。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儿科护理安全事故案例,引发学生对护理安全的关注。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儿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如跌倒、坠床、管道滑脱等,分析原因及危害。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一个儿科护理场景,让学生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4. 例题讲解:以实际案例为背景,讲解护理安全管理及安全防范措施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给定案例,设计一套儿科护理安全防范方案。
6.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护理安全防范经验,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六、板书设计1.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及安全防范措施常见安全问题安全防范措施应急预案2. 护理安全管理要点环境安全患者评估安全管理制度七、作业设计案例描述:某儿科病房,一名3岁患儿在玩耍时不慎跌倒,导致头部受伤。
答案:针对此案例,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如下:(1)加强病房环境安全检查,确保设施设备无安全隐患;(2)对患儿进行风险评估,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3)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4)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儿科护理安全课件引言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健康和安全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儿科护理是一项关于照顾儿童健康的重要工作,而儿科护理安全是确保儿童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免受伤害的关键。
本课件旨在介绍儿科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原则,以确保儿童在护理过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优先级安全在儿科护理中,优先级安全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需要优先考虑的安全因素:1.急救措施:在护理儿童时,护士应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应对突发情况。
这包括掌握儿童心肺复苏的正确方法,并熟悉常见的急救设备的使用。
2.感染控制: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容易受到感染的侵害。
因此,在儿科护理中,护士必须严格遵守感染控制的准则,包括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正确的手卫生和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3.安全环境:护士应确保儿童所处的环境安全无害。
这包括保持房间的整洁,定期检查和更换设备的状态,防止儿童接触可能引起伤害的物品或物质。
4.药物安全:儿科护理中使用的药物必须准确无误地进行配药和给药。
护士必须严格按照药物计算和给药的准则,减少误用和错误给药的风险。
儿童特殊需要儿科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识别和满足儿童的特殊需要。
以下是一些特殊需要的例子:1.年龄差异:儿童的年龄差异,从新生儿到青少年,需要不同的护理方法和技巧。
护士必须了解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发育和行为特点,以便提供适当的护理。
2.儿童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儿童和他们的家长保持有效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护士需要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以便儿童和家长理解护理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并能够有效参与护理决策。
3.心理支持:儿童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可能会感到不安和恐惧。
护士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儿童减轻焦虑和害怕的情绪。
儿科护理安全的准则和检查清单为确保儿科护理的安全性,以下是一些准则和检查清单,供护士参考:1.核对身份:在给儿童提供护理之前,核对他们的身份,确保与护理计划和医嘱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