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复习-力和运动、杠杆
- 格式:ppt
- 大小:3.47 MB
- 文档页数:87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一、力学部分1.运动和静止:参照物的选择、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2.速度和速率:速度的计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率的大小比较。
3.力和运动: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F=ma)、牛顿第三定律。
4.重力:重力的定义、重力加速度、重力的方向、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5.弹力:弹力的产生、弹力的大小、弹力的方向、胡克定律。
6.摩擦力:摩擦力的产生、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7.压强:压强的定义、压强的计算、压强的大小比较、压强和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8.浮力:浮力的产生、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方向、物体浮沉条件。
9.杠杆: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平衡条件、力臂和力的作用点、杠杆的运用。
10.简单机械:斜面、滑轮、轮轴、螺旋测微器等。
二、热学部分1.温度:温度的概念、温度的计量、摄氏度和开尔文度。
2.热量:热量的概念、热量的计算、热量传递的途径。
3.比热容: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的计算、水的比热容的特点。
4.热量传递:传导、对流、辐射。
5.蒸发和沸腾:蒸发和沸腾的概念、蒸发和沸腾的条件、蒸发和沸腾的特点。
6.气压:气压的概念、气压的变化、气压和沸点的关系。
7.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三、电学部分1.电流: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方向、电流的计算、安培定律。
2.电压:电压的概念、电压的计算、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3.电阻:电阻的概念、电阻的计算、电阻和电流、电压的关系。
4.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表述、欧姆定律的应用。
5.电功:电功的概念、电功的计算、电功和电能的关系。
6.电功率: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的计算、电功率和电流、电压的关系。
7.电路:电路的概念、电路的组成、电路的状态、电路的故障。
8.串并联电路: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串并联电路的计算、串并联电路的应用。
9.用电器:家用电器、电动机、发电机等。
四、光学部分1.光的传播:光的传播速度、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初三物理杠杆知识点初三物理杠杆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杠杆知识点总结:
1. 杠杆的概念与性质:
- 杠杆是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平衡力组成的物理装置。
- 杠杆的性质有:力臂、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平衡条件等。
2. 杠杆的分类:
- 根据支点位置,杠杆可分为一类杠杆、二类杠杆和三类杠杆。
- 一类杠杆:支点在力的一侧,包括杠杆平衡条件、力臂与力的关系等。
- 二类杠杆:支点在物体的中间,包括力的方向与大小、力臂与力的关系等。
- 三类杠杆:支点在力的另一侧,包括力的方向与大小、力臂与力的关系等。
3. 杠杆的平衡条件:
- 杠杆平衡条件是指杠杆在平衡时,根据力矩的平衡条件得出。
- 平衡条件为:⊿m*l1 = ⊿m*l2,即物体两侧的力矩相等。
4. 杠杆的应用:
- 杠杆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生活等各个方面。
- 杠杆可以改变力的大小、方向和点的位置,实现工程上的升降、转动等操作。
以上是初三物理杠杆的基本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随时提问。
初三物理中的力与运动相关知识解析一、力的概念与分类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分类:a.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b.按效果分: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牛顿三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定律):物体受到的外力F与物体的加速度a 之间有如下关系:F=ma。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四、重力与摩擦力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摩擦力的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3.重力与摩擦力的计算公式:a.重力G=mg(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²)。
b.摩擦力f=μN(μ为摩擦系数,N为正压力)。
五、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1.直线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不发生变化的运动。
2.曲线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发生变化的运动。
六、速度与加速度1.速度的概念: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加速度的概念: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3.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a.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七、动力学方程1.动力学方程:F=ma,用于计算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加速度。
八、简单机械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
2.滑轮:一种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九、压强与浮力1.压强的概念: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十、机械能与能量守恒1.机械能的概念:物体具有的由于位置和速度而产生的能。
2.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提纲一、力和运动1.力的概念2.弹簧测力计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4.力的合成与分解5.运动状态的判断(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6.分离力和接触力7.牛顿第一定律8.牛顿第二定律9.牛顿第三定律10.质量和重力二、运动的描述1.位移和路程2.速度与速度的计算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4.加速度与加速度的计算5.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6.自由落体运动7.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8.斜抛运动9.飞行物体的竖直上抛运动三、力的应用1.摩擦力与静摩擦力最大值的计算2.摩擦力与斜面上物体的运动3.鹰击长空问题4.能量和功5.功的计算公式6.能量守恒定律7.动能和位能8.动能的计算公式9.重力势能10.机械能守恒四、简单机械1.杠杆原理2.杠杆的公式3.一类简单机械(斜面、滑轮、绞盘)4.输出功与输入功五、压力和浮力1.压强概念2.压强的计算3.压力和面积的关系4.浮力概念5.浮力的计算6.浮力的应用(浮力平衡、浮力的浮物性质)六、机械能和功率1.功和功的计算2.机械能的转化3.功率概念4.功率的计算公式5.功率的单位七、力的留性1.弹性形变和弹性恢复2.弹性势能3.弹性势能的计算4.动力学留性5.动力学留性的应用(减震、保护)八、物体的平衡1.物体平衡的条件2.物体平衡的类型(稳定平衡、不稳定平衡、中立平衡)3.杠杆平衡条件4.力矩的概念5.力矩的计算公式6.力矩平衡定律7.平衡力的分析九、机械工作和机械效率1.机械工作的定义2.机械工作的计算公式3.输入功与输出功4.机械效率的定义5.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初三物理中考复习:运动和力专题基础知识2019 初三物理中考复习运动和力专题基础知识1.力是指对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一个力存在,必有物体和物体。
力通常用字母表示。
2.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发生改变,或、或两者同时发生改变。
3.影响力的的因素有三个,在物理学中,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
它们是力的、、。
4.力的单位是,简称,用符号表示。
5.用带有的表示力的三要素,叫力的示意图。
6.物体因发生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常见的弹力:、、支持力。
7.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的大小。
它的原理是在一定范围内拉伸弹簧时,弹簧受到的越大,弹簧的量就越大。
8.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1)了解其,明确,测量前要。
(2)使用时,所测力的方向与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在一条上;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
9.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而产生的。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10.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其比值约为之,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即F合= 。
19.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能保持或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体。
(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状态的两个力就互称为平衡力。
20.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上的两个力,大小,方向,且作用在上。
21.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1)求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力的和。
(2)用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
(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2.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利用转换法,把物体受到的的大小,转换为的大小。
(2)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必须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与相平衡。
实验过程中利用的原理,利用等效的思路测出拉力的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时注意木块要在水平面上做运动,拉力要沿方向。
参考答案:1. 物体物体相互施力受力F2. (1)形变(2)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3. 作用效果大小方向作用点4. 牛顿牛 N5. 箭头线段6. 弹性形变压力拉力7. 力拉力伸长8. (1)量程分度值校零(2)直线相平9. 吸引地球10. 正比 9.8 G=mg 竖直向下重垂线重心11. 阻碍相反12. 压力粗糙程度越大越大13. 压力粗糙压力光滑14. 匀速直线静止15. 静止匀速直线一切物体质量16. 效果效果合力17. 合力18. (1)和相同F1+F2(2)差相同F1-F219. (1)静止匀速直线运动(2)平衡20. 同一物体相等相反同一直线21. (1)大小方向(2)弹簧测力计(3)等于22. (1)摩擦力拉力(2)匀速拉力摩擦力二力平衡匀速直线水平。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整理之杠杆中考物理知识点:杠杆基础知识L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看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 有些(S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看转动的点。
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I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Il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12表示。
3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1)找支点0; ( 2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3)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4)标力臂(大括号)O注意:支点不一定与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在同一直线上,也不一定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之间。
动力臂和阻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若力的作用线恰好过支点,则力臂是O f这个力不能使杠杆转动。
4.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①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 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③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X动力臂二阻力X阻力臂。
写成公式Fill二F2I2也可写成:F1/F2=I2/I1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X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5应用中考物理知识点:杠轩的平衡疑难点①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前,为什么要求调节杠杆使之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让杠杆所受重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重力的力臂为0,这样可以忽略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②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处于水平位置呢?如上表中图所示,动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④为什么要测多组数据?探究力与力臂的关系,如果只从一组数据找关系,结论往往会有偶然性.③平衡条件的应用(1)若FI表示动力,1表示动力臂下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则只有满足FILl二F2L2,杠杆才能平衡.若FiLlWF2L2,则杠杆不能保持平衡,杠杆将向力与力臂的乘积较大的方向转动(2)反之,只要杠杆平衡,F1L1=F2L2一定成立在Fl、LI s F2、L2四个量中,知道任意三个量,可求出第四个量.难点聚焦:使用公式FILI Z=F2L2I计算时,应注意以下两点:①要准确地画出杠杆的示意图,确定力臂的大小;②单位要统一(即IF和F2L1和L2的单位要相同).中考物理知识点:杠杆的分类知识点:判断杠杆的类型一般步骤:(1)找支点:让杠杆在动力作用下转动,若转动的过程中固定不动的点即为支占.八、、/(2)画力臂:根据阻力和动力对杠杆的作用效果不同识别动力和阻力,进而大致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3)定类型: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对号入座确定杠杆的类型.例如图所示,下列工具在使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中考物理知识点:杠杆平衡的应用【知识点】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方法一:比较末状态时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若相等则继续平衡;若不相等, 哪端乘积大,哪端下沉,另一端上升.方法二:直接比较两端力和力臂的乘积的减小且或增加量是否相等而判断.注意:在一个已经平衡的不等臂杠杆两端同时加一个相等的力f 杠杆向力臂 较大 的一侧倾斜Z若同时减去一个相等的力,杠杆向力臂较小的一侧倾斜・ 图(a)所示的杠杆是水平平衡的•如果在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等 重 的物体,如图(b)所示,则杠杆()A .右端下沉D ,山-I- *r-iB 左端下沉C.要保持平衡应将左端的物体向右移动D 要保持平衡应在右端再加挂一个物体食品火钓位中考物理知识点:杠杆示意图的画法为了研究杠杆」必须学会画杠杆的示意图• 一个完整的杠杆示意图要能反映出 杠杆的五要素Z即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以螺丝刀撬图钉为例画动 力臂. 速记口诀具体方法用大括号或箭头勾出力臂,并在旁边写上表示 动力臂的字母找支点,画力线(力的作用线),从点(支点)向线(力的作用线)引垂线,力臂就 是此绑殳难点聚焦:(4标力臂酬示(Im 点 苜先要从实际工具中抽象出杠杆的模型:确定支点的位蛊⑵画作用线 找出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沿 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3)作垂线 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画出垂足b 11 1 xl 匕 二 R(a ) (b )①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用数学语言描述就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②力臂的三种表示:如图11-1-2⑻(b)(c)所示.③力臂的正确作图法: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如图II-I-3和11-1-4尸你。
九年级上物理杠杆知识点
九年级上物理课程中,涉及到的杠杆知识点有:
1.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指在平衡状态下,力矩的大小相等,即F1 ×d1 = F2 ×d2。
其中,F1和F2分别为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的大小,d1和d2分别为作用力与杠杆支点的距离。
2. 杠杆的类型:根据支点的位置,杠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
级杠杆。
一级杠杆的支点位于杠杆的一端,二级杠杆的支点位于杠杆的中间,三级杠
杆的支点位于杠杆的另一侧。
3. 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在平衡状态下,需要满足力矩的平衡条件。
即,作用在杠杆
上的力的力矩之和等于零。
4. 杠杆的应用:杠杆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撬棍、剪刀等。
杠杆的设计可以
使得在施加较小的力的情况下,产生较大的力矩,从而达到更大的工作效果。
以上是九年级上物理课程中涉及的杠杆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教科书
或者向老师求助。
深圳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深圳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力和运动:- 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大小和方向。
-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 摩擦力:物体表面间的阻力。
-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
2. 能量和功:-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 功:力在物体位移方向上的分量与位移的乘积。
3. 机械能:- 动能: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因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4. 简单机械:- 杠杆:利用杠杆原理可以省力或省距离。
- 滑轮:包括定滑轮和动滑轮,用于改变力的方向或大小。
- 轮轴:一种常见的机械装置,用于传递力和运动。
5. 压强和浮力:- 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 浮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6. 热学:-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 热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7. 电学基础:- 电荷:物体带电的性质。
- 电流:电荷的流动。
- 电压:推动电荷流动的力。
-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性质。
8. 电路:- 串联电路:电路元件首尾相连。
- 并联电路:电路元件两端并联。
- 欧姆定律:描述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9. 磁学:- 磁铁:具有磁性的物体。
- 磁场:磁铁周围的空间,对其他磁铁或磁性物体产生力。
10. 光学:- 光的直线传播: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 反射:光遇到物体表面时发生的反弹。
- 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方向的改变。
11. 声学:- 声波:声音的传播形式。
- 声速: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这些知识点是初三物理课程的基础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物理现象和解决物理问题至关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和练习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中考专题复习一一力学(三、杠杆、滑轮、功和能)要点透析:一•杠杆1. 杠杆的概念:杠杆是一根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固定点”、“硬”是其两个要素。
杠杆并不要求是直的。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例1 :作图题①如图1所示,粗细均匀的棒一端搁在地上,另一端与支点0连接•要求:(1)作出地面对棒的支持力和棒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 )画出重力的力臂②如图2所示,是一个Z形杠杆,请在图中画出力F对支点0的力臂L。
2.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或写作F1 L^F2 L2例2 :如图3所示,AB为轻杆,A0= 0(= CB B端悬挂重为10N的物体,「亠直= 当A端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鼻0 N_时,杠杆平衡。
如果动力作用点V从A点移到C点,能使杠杆仍平衡的力F至少是图3 20 N_,该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竖直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种类条件好处代价实例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老虎钳、扳子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省距离费力镊子、吃饭筷子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相等力和距离两者都不省也都不费天平费力杠杆:钓鱼杆,赛艇的船浆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动力移动的距离较大),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
例3:如图4所示是一个简易的杠杆式起重机, F 是动力,物重为阻力。
(1 )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2)试说明这个起重机是省力机械还是费力机械。
例4:如图5是一个简易压水泵。
用手向下压手柄,活塞杆会把活塞往上提;用手向上 提手柄,活塞杆会把活塞向下推。
整个手柄是一个弯曲的杠杆。
(1) 请在图上标出支点 Q 画出此时的阻力 F 2,作出F 、F 2的力臂L i 和L 2 ; (2) 请回答:这个手柄属于哪一类杠杆? __________ 。
沪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沪教版初三物理课程涵盖了多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和原理,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知识点:1. 力和运动:- 力的基本概念,包括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重力、摩擦力、弹力等常见力的性质和计算。
-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
2. 能量和功:- 能量的分类:动能、势能、内能等。
- 功的概念,包括功的计算公式和功与能量转换的关系。
3. 机械能守恒:-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4. 压强和液体压强:- 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包括固体和液体的压强。
- 液体压强的特点,如液体内部压强的传递性。
5. 浮力:- 浮力的产生原因和计算公式。
- 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6. 简单机械:- 杠杆原理,包括力臂、动力和阻力的概念。
- 滑轮和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及其省力特性。
7. 热学基础:- 温度和热量的概念。
- 热膨胀和收缩现象。
- 热量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8. 电学基础:-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
- 欧姆定律及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9. 磁学基础:- 磁体、磁场和磁力的概念。
- 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10. 光学基础:- 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
-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
- 透镜成像规律,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
11. 声学基础:-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 声速和声波的类型。
沪教版初三物理课程注重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和问题解决来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这些知识点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日后深入学习物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