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第九章 诗歌写作
- 格式:ppt
- 大小:736.00 KB
- 文档页数:35
(完整版)诗歌写作教案诗歌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了解诗歌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掌握不同类型的诗歌写作方法;3. 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创作出优秀的诗歌作品;二、教学重点1. 诗歌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不同类型的诗歌写作方法;三、教学内容1. 诗歌写作的基本知识1.1 诗歌的定义和特点1.2 诗歌的形式和结构1.3 诗歌的修辞手法2. 诗歌写作的技巧2.1 主题的选择与突破2.2 用词的准确性和多样性2.3 节奏和韵律的运用2.4 意象的构建和运用3. 不同类型的诗歌写作方法3.1 抒情诗的写作方法3.2 描写诗的写作方法3.3 讽刺诗的写作方法3.4 叙事诗的写作方法四、教学过程第一节诗歌写作的基本知识1.1 诗歌的定义和特点诗歌是以语言为材料,运用声音、形象、意象、节奏等艺术手法表达作者情感、思想和意境的文学形式。
其特点是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表达形式多样。
1.2 诗歌的形式和结构诗歌包括抒情诗、描写诗、讽刺诗、叙事诗等。
它们在形式和结构上有所差异,但都需要注意韵律和节奏的运用。
1.3 诗歌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诗歌表达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其中包括比喻、拟人、借代、夸张等。
这些手法能够增强诗歌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第二节诗歌写作的技巧2.1 主题的选择与突破选择合适的主题是诗歌写作的基础,可以从生活、情感、自然等多个方面进行选择。
亲身体验和细腻的观察能够帮助我们突破常规,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2.2 用词的准确性和多样性用词准确且具有多样性是写作好诗的关键。
合理运用形容词、名词、动词等词类,增加诗歌的意象和表达力。
2.3 节奏和韵律的运用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能够增加诗歌的音乐性和美感。
注意句子长度的变化和抑扬顿挫的运用,使诗歌更加流畅和饱满。
2.4 意象的构建和运用通过意象的构建,能够使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具体。
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意象的效果。
第三节不同类型的诗歌写作方法3.1 抒情诗的写作方法抒情诗是表达作者情感的一种诗歌形式。
诗歌写作基础知识诗歌写作基础知识导读:第⼀节诗歌概述诗歌是⽂学的重要体裁之⼀。
“诗⾔志,歌咏⾔”(《尚书·尧典》)“故哀乐之⼼感,⽽歌咏之声发。
诵其⾔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
”(《汉书·艺⽂志》)诗歌具有认识作⽤、教育作⽤和审美价值。
“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考正也。
”(《汉书·艺⽂志》)孔⼦提倡“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
劳动者也重视诗的作⽤,“饥者歌其⾷,劳者歌其事”。
我国历来强调“诗⾔志”。
⾔志的诗必须具有从思想感情上影响⼈和对⼈进⾏道德规范的⼒量。
“诗是⼈类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类以朝向理想的勇⽓。
”(艾青:《诗论》) 诗歌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思想内容的集中性。
诗歌是⼀定的社会⽣活的最集中的表现。
“意思犹五⾕也,⽂,则炊⽽为饭;诗,则酿⽽为酒。
”(吴乔《围炉诗话》)诗歌思想内容的集中性主要体现在:它是通过创造意境(诗的形象)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社会⽣活的。
意境,就是内情与外景的⽔乳交融,情理、形神的和谐统⼀,就是具有强烈感染⼒和启⽰⼒的富于诗味的艺术世界。
(⼆)表达⽅法的抒情性。
诗歌是⼀种抒情的⽂学样式。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为志,发⾔为诗。
情动于中⽽形于⾔”。
(《⽑诗序》)诗贵真情。
“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也没有诗歌。
”(别林斯基)“诗者:根情,苗⾔,华声,实义。
”(⽩居易)“诗的创作贵在⾃然流露。
诗的⽣成如像⾃然物的⽣存⼀般,不当掺以丝毫的矫揉造作。
我想新体诗的⽣命便在这⾥。
”(郭沫若)诗歌的抒情与其他⽂学样式的抒情相⽐较,其表现特别强烈。
(三)语⾔形式的⾳乐性。
诗是最富⾳乐性的语⾔艺术。
“情发于声,声成⽂谓之⾳”(⽑诗序),和谐的⾳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区别于其他⽂学样式的⼀个基本特点。
马克思说:“既然你⽤韵⽂写,你就应该把你的韵律安排得更艺术⼀些。
”鲁迅要求:“新诗先要有节调,押⼤致相近的韵”。
总之,诗的本质是:通过精⼼制作的语⾔,形象地表现独特的思想感情,巧妙地从特殊中显⽰⼀般,使⾃我的感觉世界和情感世界达到和谐与统⼀。
诗歌的写作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诗歌是一种精致的文学形式,能够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许多人都梦想能够写出令人动容的诗歌,但是对于许多初学者来说,诗歌的写作似乎是一个神秘而不可企及的领域。
其实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就能够轻松地创作出优美的诗歌作品。
要写好一首诗歌,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者情感表达。
诗歌是通过诗人自己的情感和观察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因此在写作前需要先确定要表达的主题或者情感。
这可以是关于爱情、友情、自然、人生等各种主题,只要是能够触动内心的情感都可以成为诗歌的创作素材。
在确定了主题或情感之后,诗人可以通过构思和设想,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意义和表达方式,从而使诗歌更加真实和感人。
在构思诗歌内容时,诗人可以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来丰富诗歌的表现形式。
可以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来增加诗歌的表现力和情感含量。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也是诗歌的重要特征,通过合理的排列和押韵,可以使诗歌更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增加诗歌的韵味和表现力。
诗人在写作时可以不断地尝试各种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从而不断提高诗歌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
在写作诗歌的过程中,诗人还需要注重语言和形式的选择和处理。
诗歌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因此语言的选择和运用至关重要。
诗人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古典的诗歌形式和格律,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等,从而使诗歌更具有传统和经典的味道。
诗人还可以尝试运用一些现代的写作手法和形式,如自由诗、散文诗等,从而使诗歌更具有现代感和创新性。
诗人在写作时需要灵活运用各种语言和形式,从而使诗歌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写作诗歌还需要注重细节和修饰,使诗歌更加完美和精致。
诗歌是一种高度压缩和精炼的文学形式,因此诗人需要在写作时注重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的选择和修饰。
通过精心的打磨和修饰,可以使诗歌更加通透和感人,增加诗歌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效果。
写作基础知识一诗歌的写作第一节诗歌概述诗歌是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
“诗言志,歌咏言”(《尚书•尧典》)“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
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
”(《汉书•艺文志》)诗歌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价值。
“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艺文志》)孔子提倡“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
劳动者也重视诗的作用,“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我国历来强调“诗言志”。
言志的诗必须具有从思想感情上影响人和对人进行道德规范的力量。
“诗是人类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艾青:《诗论》)诗歌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思想内容的集中性。
诗歌是一定的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表现。
“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
”(吴乔《围炉诗话》)诗歌思想内容的集中性主要体现在:它是通过创造意境(苛的形象)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
意境,就是内情与外景的水乳交融,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就是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启示力的富于诗味的艺术世界。
(二)表达方法的抒情性。
诗歌是一种抒情的文学样式。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毛诗序》)诗贵真情。
“没有感情, 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
”(别林斯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白居易)“诗的创作贵在自然流露。
苛的生成如像自然物的生存一•般,不当掺以丝毫的矫揉造作。
我想新体诗的生命便在这里。
”(郭沫若)诗歌的抒情与其他文学样式的抒情相比较,其表现特别强烈。
(三)语言形式的音乐性。
诗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毛诗序),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基本特点。
马克思说:“既然你用韵文写,你就应该把你的韵律安排得更艺术一,些。
”鲁迅要求:“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
总之,诗的本质是:通过精心制作的语言,形象地表现独特的思想感情,巧妙地从特殊中显示一般,使n我的感觉世界和情感世界达到和谐与统第二节诗歌的写作初学者怎样学习写诗呢?一、捕捉和创造诗的形象(一)诗用形象思维写作别林斯基早就指出:“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
《诗歌写作》ppt课件contents •诗歌写作概述•诗歌写作基础•诗歌写作技巧•不同类型诗歌的写作方法•诗歌欣赏与评论•诗歌写作实践与分享目录01诗歌写作概述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富有音乐性和表现力的文学体裁,通过独特的语言和形式表达情感、描绘景象、抒发思想。
定义诗歌语言简练、精确,富有意象和象征性。
语言凝练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
音乐性诗歌能够深入表达人类复杂的情感和思想,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表现力诗歌的定义与特点诗歌的历史与发展起源于劳动号子、祭祀歌谣等,逐渐发展为《诗经》、《楚辞》等代表作品。
唐诗、宋词等成为古代诗歌的巅峰,涌现出李白、杜甫、苏轼等伟大诗人。
随着白话文的推广,现代诗歌逐渐兴起,出现了徐志摩、戴望舒等诗人。
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涌现出众多流派和诗人。
古代诗歌中古诗歌近现代诗歌当代诗歌诗歌的分类与流派分类按内容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等;按形式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词、曲等。
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等是诗歌的主要流派。
各流派在主题、风格、技巧等方面有所不同,共同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02诗歌写作基础诗歌语言要求高度浓缩,以简洁的词句表达丰富的内涵。
精炼性形象性抒情性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使诗歌具有鲜明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效果。
诗歌是情感的载体,语言要富有感情色彩,能触动读者心灵。
030201通过具体的物象或景象,表达抽象的情感或观念,形成独特的诗歌意境。
意象运用具有普遍意义的符号或形象,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感和思想。
象征意象是构成诗歌的基本元素,而象征则是意象的升华和提炼。
意象与象征的关系节奏诗歌中音节的长短、轻重、缓急等变化,构成诗歌的节奏感。
韵律通过押韵、平仄等手法,使诗歌具有和谐的音乐美。
节奏与韵律的关系节奏是诗歌的骨架,韵律则是诗歌的血肉,二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诗歌的音乐美。
03诗歌写作技巧从自身经历、观察或阅读中汲取灵感,选择自己熟悉的题材进行创作。
作文中诗歌正确格式与示范
口语化表达。
随性的聊天。
嘿,你知道吗?今天天气真好,阳光明媚,就像我的心情一样。
直接的吐槽。
哎呀,这交通真是太堵了!每次都要等好久,真是烦人。
热情的邀请。
晚上有空吗?咱们一起去吃烧烤吧,我请客!
轻松的调侃。
哈哈,你今天的发型好有个性啊!是不是刚睡醒还没来得及梳头?
深情的回忆。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在老家放风筝的日子吗?那时候真开心,无
忧无虑的。
真诚的感慨。
看到那些努力工作的人们,我真的好佩服他们。
他们为了生活,真的不容易。
俏皮的调侃。
哎呀,你怎么这么能吃啊?小心变成大胖子哦!不过,吃也是
一种享受,哈哈!
随口的建议。
如果你觉得累了,不妨去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心情会
好很多的。
诗歌的写作基础诗歌的写作基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就很好的讲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我们初学写作,只有多读多思考,才能到佳作的精髓,在加上不断的练笔,便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写诗的技巧,写出优美的诗句那是很轻松的事情。
要学写儿童诗,必须引导学生多阅读诗歌精品,引导孩子学会欣赏儿童诗。
为此,我们可以搜集摘抄一些优秀的儿童诗,让学生朗读它,欣赏它。
要学会体会、感受儿童诗所表达的意境,努力用自己的审美去探索美、发现美、创造美,这样往往能从所欣赏到的儿童诗中折射出儿童诗创作的灵感。
古代名家李白、杜甫、白居易、骆宾王等创作的诗歌,很多适合孩子阅读,除选中教材的之外,教师还可以筛选、补充一些。
当代作家中,比较有名气的儿童诗人有冰心、柯岩、樊发稼、金波、高洪波等,郭沫若、叶圣陶、艾青等名家也创作过儿童诗,教师可以为学生搜集整理或引导学生借阅、购买一些相关书籍,开阔学生的视野,触动学生创作的灵感。
一、【名诗欣赏】我在教学生写以“春天”为话题诗歌,师生先共同欣赏著名儿童诗作家金波的《春的消息》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让我们换上春装,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飞过树林,飞上山岗,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它牵引着我的双脚,我高兴地捕捉它,又爱怜地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花迎春开放,我会禁不住欣喜地雀跃,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来到去年叶落的枝头,等待它吐出新的'绿苞,再去唤醒沉睡的溪流,听它唱歌,和它一起奔跑。
走累了,我躺在田野上,头顶有明媚的太阳照耀。
是谁瘙痒了我的面颊?啊,身边又钻出了嫩绿的小草……熟读后,师生一起总结出这首诗的写作特点:诗人以一颗童心与大自然无拘无束地交流,冬去春来,大自然苏醒了,那小鸟、蝴蝶、花朵、新芽、溪流都显得如此亲切。
当“我”躺在初春的田野上与大地共享明媚阳光时,那嫩绿的小草竟悄悄地又来和“我”玩耍,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把人与自然之间那种和谐,那种默契,表达的妙不可言。
诗词写作初级教程(零基础学写诗)第一讲诗韵我们不妨借助汉语拼音来说明什么是诗词中所谓的韵。
其实,韵就是汉语拼音的韵母。
如果两个以上(含两个)的字,韵母及声调相同,它们就是一个韵部的。
同一个韵部的字,称作同韵字。
比如旁、忙、狼三个字,虽然声母不同,但韵母都是ang ,而且都读第二声,因此在现代汉语里,它们是同韵字。
在汉语拚音中,a 、e 、o 的前面可能还有i ,u 、ü,如ia,ua,uai ,iao ,ian ,uan ,üan,iang,uang,ie,üe ,iong,ueng等,这种i ,u ,ü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
比如羊、亡,它们的韵母分别是iang、uang,比旁忙狼多了i 、u这样的韵头,但在现代汉语里,它们和旁忙狼都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用来押韵。
所谓押韵,就是把两个以上(含两个)同韵的字放在同一首诗的不同句的句尾位置上。
因为古诗押韵,总是在句尾位置,所以又叫“韵脚”。
我们来看一些古诗押韵的例子:【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在这首诗里,晓、鸟、少三个字,它们的韵母分别是iao、iao、ao,而且都是第三声,除了有无i这个韵头的差别外,没有任何不同。
晓、鸟、少,这三个字,便是这首诗的韵脚。
它们的现代汉语读音,韵母和声调相同。
我们再看另一首唐人的诗【江南曲】李益嫁与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用普通话来念,韵脚字期qi和儿er的韵母,一个是i,一个是er,不是同韵字。
但在唐代,这两个字却在同一个韵母。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汉字读音,存在古今音的不同。
同一个字,普通话的读音,未必就是古人的读音。
这首诗,若由广东人来念,还是押韵的。
我们要牢牢记住汉字读音有古今音的区别。
我们现在有各种汉语字典,用拼音对汉字注音。
古代则有韵书,按照韵部收字。
古代常用韵书有《广韵》《集韵》等。
今天的诗词创作界,对写诗用韵有两种不同的主张:一派主张采用普通话读音,编有《中华新韵》等韵书;一派主张采用传统的诗韵。
诗歌的写作诗歌的写作〔学习与理解的要点〕1、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基本类别与基本特点;2、了解诗歌写作的一个本质理解、两大构成元素、三个基本步法;3、通过了解诗歌对于人生的基本意义进而理解诗意存在的人生;第一节诗歌的概念与类别诗歌是以富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高度概括地表现生活与情感,展示人类想象力的一种文学体式。
一、诗歌的概念与功能。
诗歌是“诗”与“歌”(歌词)的合称。
早期的诗以歌咏为主,与歌本不分家。
虽然今人已经明确区分了诗和歌的文体概念与使用范围,但诗与歌作为同样以语言为符号进行表现的文学艺术方式,无论其传播方式与接受对象有何不同,二者在创作本质上仍然具有坚实且广泛的同一性。
因此,模糊地称其为诗或诗歌,往往是被默许的。
关于诗歌的功能,中国传统的诗歌理论向有“诗言志”与“诗缘情”以及“情志并举”三大代表性认识。
其“言志”说源于《毛诗序》中一段著名的诗歌发生学理解:“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它和《尚书·尧典》所云之“诗言志,歌永言”同为我国文化传统对诗歌功能的基本认识;诗歌的“缘情”说一般以《楚辞·惜涌》中“惜涌以致,发愤以抒情”句为端倪,而以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句为旗帜,高扬了诗歌与人类情感的密切关系,彰显了诗歌的抒情功能;而诗歌功能的情志并举说则认为:单纯的言志与抒情,都会遮蔽诗歌另一些伟大的使命与功能,于是他们提出了所谓的“情志并举”说,意欲以一种两全其美的说法来纠偏补缺。
二、诗歌的基本类型。
诗歌的基本类型,从表现形式上一般分为格律体与自由体两大主要类别。
诗歌的格律体式,有比较严格的写作格式与写作章法。
格律诗有古代格律诗与现代格律诗。
现代格律诗是介于十分严谨的古代格律诗与比较随意的现代自由诗之间的一种诗歌体式,由于它兼顾着格律与自由的优点同时又能够避免其缺点,所以应该是现代诗歌的体式发展方向。
现代诗歌写作入门_诗歌现代诗歌写作入门_诗歌现代诗歌写作入门第一点就是熟练捕捉诗歌意象,寻找诗歌灵感。
我们知道,诗歌意境的最小艺术结构单位就是一个意象。
而诗歌的写作常常是从作者对生活中某个人、事、景、物、生了独特的诗美体验,从而获得的第一个意象开始的。
我们都说灵感难寻,不是所有诗人都能轻松找到灵感的,就是因为灵感的本质是文学创作时作者对情感具象化的把握,它是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志文字化的一种突然顿悟。
大家可以联系自己的诗歌创作体验来想想,是不是在某个瞬间,无形的情绪突然有了有形的形象,抽象的观念突然有了具象,这时大家会觉得自己的心理结构和语言结构有了改组与更新,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油然而生。
但这种感觉是短暂的、突变的、不可重复的。
那个瞬间就是获得了灵感。
我想说的是,灵感并不是突发的,虽然它有突发*。
灵感往往被那些平时注意观察生活的写作者所获得。
灵感的机会只会留给那些早有准备的人。
灵感的获得并无捷径可循,唯一的途径就是注意观察和总结生活,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如果大家的诗歌灵感突然出现了,这时就应迅速准确地将灵感体验到的内容及时地意象化,就是说确定下来,灵感赋予你的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具体的意象。
这样以后就可以进入第三步了,准确地将意象化为诗语和诗句。
我刚才说的,总结下来,就是诗歌写作灵感寻象寻言的三个阶段。
很多人都不能完成这三个阶段的写诗过程,所以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总是寥寥无几。
最糟糕的情况是没有灵感;有的人虽有灵感体验了,但未能及时地将诗美体验化为诗歌意象;第二点,就是用新奇精美的语言来传达诗歌意象。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我也会给大家多介绍几种*作*强的方法。
这样一来,那首诗仍然活跃在作者的脑海里,而不能物化成形。
所以,要时时注意磨练这三个阶段的写作过程。
一般来说,诗歌写作中用于传达诗歌意象的,并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语言,而是一种新奇的精美的变形语言。
否则诗人就不能称其为诗人了。
而初学诗歌写作的朋友,最大的障碍就在于这种诗歌语言能力的缺乏。
诗歌的写作诗歌的写作(一)培养发现、捕捉诗歌意象和诗歌灵感的能力诗歌意境的最小艺术结构单位是一个意象。
诗歌的写作常常是从作者对生活中某个人、事、景、物、理产生了独特的诗美体验而获得的第一个意象开始的。
诗歌创作的灵感就是诗歌作者对情感能够具象化、主观情志能够文字化的一种突然顿悟和把握。
无形的情绪突然有了有形的形象,抽象的观念突然有了具象,这使得诗歌作者的心理结构和语言结构有了豁然的改组更新。
这种诗歌的写作灵感有短暂性、突变性和不可重复的特点。
长期艰苦的文学修养和积极努力的艺术构思是诗歌写作灵感得以爆发的基础。
诗歌灵感出现后,应迅速准确地将灵感体验到的内容及时地意象化;灵感体验意象化后,应及时准确地将意象化为诗语和诗句。
这就是诗歌写作“灵感——寻象——寻言”的三阶段。
相当多的人不能完成这个三阶段的写诗过程。
有的人虽有灵感体验,但未能及时地将诗美体验化为诗歌意象;有的人在脑海里虽然形成了诗歌意象,但不能及时准确地将诗歌意象词语化、文字化,这样一首诗仍然活跃在作者的脑海里而不能成形。
因此,发现诗美,体验诗美,传达诗美是一个诗歌作者应该具备的心理结构和语言能力。
这种心理结构和语言能力不是天生的,虽然它与人的诗歌天赋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还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来培养、提高。
初学诗歌写作,反复学习、吟咏优秀诗歌,排除一些日常生活的功利内容,静心地投入感情去咀嚼生活,努力培养一种把抽象情感有形化、把内心体验意象化、把内心意象词语化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使“灵感——寻象——寻言”的诗歌写作三阶段顺利地连接和实现。
(二)用新奇精美的语言传达诗歌意象诗歌写作中用于传达诗歌意象的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语言,而是一种新奇的精美的变形语言。
初学诗歌写作最大的障碍就在于这种诗歌语言能力的贫弱。
可以从下面几条途径来训练、提高诗歌语言的能力。
1、精选动词诗语在传达诗美意象时首先可做的工作是精心锤炼表现意象动态的动词。
动态的意象较之静态的意象更能凝聚读者的审美注意。
诗歌写作初三
【实用版】
目录
1.初三诗歌写作的重要性
2.初三诗歌写作的基本技巧
3.初三诗歌写作的实践与应用
正文
诗歌是一种富有情感、思想和审美体验的文学形式。
在初三这个阶段,学习诗歌写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诗歌写作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诗歌写作有助于学生抒发情感,增强心理素质。
因此,在初三阶段学习诗歌写作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如何进行初三诗歌写作呢?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些基本的技巧。
首先,选择合适的主题。
诗歌的主题是诗歌的灵魂,可以直接影响诗歌的质量。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学习体验和社会现象等选择诗歌主题。
其次,注意诗歌的结构。
诗歌的结构包括诗歌的行数、每行的字数和句子的排列方式等。
合理的结构能够使诗歌更加美观。
最后,注意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要求简洁、明快,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学生可以通过多读优秀的诗歌作品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掌握基本技巧之后,学生可以进行诗歌写作的实践与应用。
首先,可以从模仿优秀的诗歌作品开始,学习他们的写作方法,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其次,可以参加各类诗歌比赛,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最后,可以将诗歌写作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写日记、书信等,使自己的写作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总之,在初三阶段学习诗歌写作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进行实践与应用,学生的诗歌写作水平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