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
- 格式:docx
- 大小:649.99 KB
- 文档页数:10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说一、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广义的现代汉语还包括现代汉语方言。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形成共同语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三、现代汉语方言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有很大差别,其中语音差别最大,其次是词汇和语法,因此划分方言区主要依据的是语音标准,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无浊声母和清声母的系统对立以及中古全浊声母的演变规律;有无塞音韵尾以及中古入声韵的演变规律;有几种鼻音韵尾以及中古阳声韵的演变规律;有几套塞擦音声母以及中古精、知、庄、章组声母和见组声母的演变规律。
依据上述标准,目前较有影响的看法是把汉语方言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简介如下:1.北方方言又叫官话方言或北方话,代表话是北京话。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分布区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
北方方言又可根据其内部的差异分为四个较小的方言:(1)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2)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以及新疆汉民族居住地区。
(3)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地区、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
(4)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2.吴方言又叫吴语,代表话早期是苏州话,现为上海话和苏州话。
分布在上海市、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南通的小部分、浙江的大部分。
3.湘方言又叫湘语,代表话是长沙话。
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2.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
3.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2分)具体表现如下:⒈没有复辅音;⒉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⒊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
(二)词汇方面:⒈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⒉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⒊双音节词占优势。
(三)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⒈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⒉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⒊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⒋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⒌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
第二章语音4.人的发音器官: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
5.语音的物理性质: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四要素)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
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
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声调的高低能区别意义。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
振幅大,声音就强。
而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
普通话里的轻声与音强有关。
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
(汉语中)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也起重要作用。
音色又叫音质,就是声音的特色,是不同的声音能够互相区别的最基本的特征,它决定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一)、现代汉语一、什么是语言(熟记)1.从结构上讲,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声音(“语言”一词的声音)意义(“语言”一词的意义)2.从功能上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类所独有;诸多交际工具中,语言是最重要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没有阶级3.从人与文化的关系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性,人利用语言积累知识、形成文化。
二、什么是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广义: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仅指普通话。
※文学语言(名词解释)文学语言是经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三、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判断)雅言(先秦)——通语(汉代起)——官话(明代)——国语(辛亥后)四、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与现代方言的关系(简答)1.现代汉语民族的共同语是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2.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或地方方言,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又叫地域变体,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3.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是形成共同语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仍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或变体,与共同语同时存在,并且接受共同语的影响。
4.七大方言区:(熟记)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五、现代汉语的特点(熟记)(一)语音方面的特点1.没有复辅音复辅音,指两个或者三个辅音连在一起的情况,如英语“study”、“act”中,“st”、“ct”都是复辅音。
汉语音节中没有类似复辅音。
像“zhuáng”这类音节中的“zh”“ng”是两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不是复辅音。
2.元音占优势汉语中,元音占优势,元音在音节中可以多到连续3个(iào ),至少也必须有一个。
而辅音却可以没有。
元音多,意味着乐音多。
元音占优势,乐音成分多,使汉语具有音乐的美质。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说一、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广义的现代汉语还包括现代汉语方言。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形成共同语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三、现代汉语方言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有很大差别,其中语音差别最大,其次是词汇和语法,因此划分方言区主要依据的是语音标准,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无浊声母和清声母的系统对立以及中古全浊声母的演变规律;有无塞音韵尾以及中古入声韵的演变规律;有几种鼻音韵尾以及中古阳声韵的演变规律;有几套塞擦音声母以及中古精、知、庄、章组声母和见组声母的演变规律。
依据上述标准,目前较有影响的看法是把汉语方言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简介如下:1.北方方言又叫官话方言或北方话,代表话是北京话。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分布区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
北方方言又可根据其内部的差异分为四个较小的方言:(1)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2)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以及新疆汉民族居住地区。
(3)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地区、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
(4)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2.吴方言又叫吴语,代表话早期是苏州话,现为上海话和苏州话。
分布在上海市、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南通的小部分、浙江的大部分。
3.湘方言又叫湘语,代表话是长沙话。
第一章绪论1、语言2、现代汉语3、普通话4、方言1、(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现代汉语》,以下简称黄本)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胡裕树先生主编《现代汉语》,以下简称胡本)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黄本)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
(胡本)现代汉语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邢福义先生主编《现代汉语》,以下简称邢本)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
3、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4、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第二章语音1、语音2、音节3、音素4、音位5、元音6、辅音7、口音8、鼻音9、鼻化音10、音高11、音强12、音长13、音色14、声母15、塞擦音16、边音17、清音18、浊音19、送气音20、韵腹21、四呼22、押韵23、调值24、音位变体25、条件变体26、自由变体27、同化28、异化29、儿化30、异读词31、重音32、逻辑重音1、(胡裕树先生主编《现代汉语》,以下简称胡本)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就是语音。
(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现代汉语》,以下简称黄本)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邢福义先生主编《现代汉语》,以下简称邢本)语音就是语言的声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2、(胡本)音节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黄本)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邢本)音节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3、(胡本)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
(黄本)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邢本)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4、(胡本)音位是语言里能够区别词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䋞>无偿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试读(部分内容)隐藏绪论0.1复习笔记一、现代汉语概说(一)什么是现代汉语1.定义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多种方言和汉民族共同语两个部分。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名师点拨】现代汉语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区别、普通话的三个标准都是各校考研真题中的常考知识点,也是本章的核心概念,对此考生务必要准确记忆2.属性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具体包括:(1)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结构系统;(2)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功能);(3)语言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工具(思维功能);(4)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3.形式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形式。
(1)口语口语是指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
其特征是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一发即逝,难于流传久远。
(2)书面语书面语是指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
其特征是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4.文学语言(1)含义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指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作为标准语,文学语言以其典范性特征区别于一般的书面语与口语,推动着现代汉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
(2)与“文艺作品的语言”的关系①联系文艺作品的语言是指艺术文学表达手段的总体。
文学语言也包括优秀的、典范的文艺著作的语言。
②区别文学语言的内涵与功能比文艺作品的语言广泛得多。
(3)与书面语的关系①联系文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以书面语的产生与演进为先决条件。
在书面语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对语言进行加工,并把它的成果定型和保存下来。
②区别文学语言比一般书面语更丰富、更具有表达力。
现代汉语黄廖版pdf1 绪论现代汉语黄廖版是印刷本的现代汉语标准种书版,它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依据普及性强、流行性强的书面语言和省略形、口语习惯,在考虑历年教材推广程度、发音标准、表意清楚度等方面,综合采纳了汉语方言中较活跃、发达的态度,而且受到老师、学生和社会的普遍接受,它的出版标准经过长期的研究设计,旨在捍卫汉语言文字的统一,推广标准汉语,使汉语语言文字承担起更为完善和准确的功能。
2 标准研究现代汉语黄廖版书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国际文化结合起来,扩大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作范围,让语言本身追求协调、统一和优良。
这本书秉持“科学严谨”的理念,对特定类型的文字及解释,以及词项、结构、表达、含义进行研究。
比如日常口语、新闻报道、文学文章等,是为了汉语言文字的统一,加强口头语言表达的能力,使文字保持其有效的现实功能。
此外,这本书特别注重于形成汉语文字和科学文学文字的live模型,以便将汉语文字进行标准化,并建立一个完整的文字系统。
3 优点现代汉语黄廖版书易读易懂,字体精美,内容丰富,它不仅丰富了汉语写作的表达内容,而且还列出了说话方式和习惯,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汉语言文字,提高语言技能、拓展知识,使汉语言融入日常生活,融入社会文化。
此外,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平衡,它既包容古文字的精练技法,也接受和容纳现代技术,这使得汉语进入现代化,吸收了技术变化,使它能够更好地与外语交流,在世界范围内拓展中国文化,进行民族性的保护。
4 总结现代汉语黄廖版书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汉语言文字,它以平衡的态度,将国际文化和中国文化融合起来,使汉语言融入多元的文化圈中。
它是一本标准的教材,为推广标准汉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延长了中国文化的长久实践,希望经过老师、学生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能够深一步认识中国文化,共同发展汉语言文字文化。
文字一、文字概说1.文字的性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汉字的起源:图画✧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萌芽时期的原始文字可能是分散的、不成系统的。
3.汉字的特点:(1)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用义符直接表示语义的文字,叫义符文字,即表意文字,如汉字和埃及古文字。
➢用音符直接表示语音的文字,即表音文字其中用音符直接表示音素的称音素文字,如英文由音符直接表示音节的称音节文字,如日文假名(2)汉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3)汉字分化同音词能力强(4)汉字有超时空性:文字变化最慢,语言变化最快4.汉字的作用(1)汉字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统一,对汉语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2)汉字是国家法定的通用文字。
(3)汉字对保存邻国(民族语言借鉴汉字)文化遗产,促进我国同这些国家的交往与文化交流也有重要作用。
(4)汉字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文字之一,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汉字的形体1.现代汉字的前身甲骨文、金文、篆书被称为古文字,隶书及以后的字体成为今文字。
2.现代汉字的形体(1)手写体➢常用:楷书行书(2)印刷体3.汉字形体的演变:简化易写(1)甲骨文:殷商龟甲、兽骨上➢主要特点:笔形是细瘦的线条,拐弯处多是方笔,外形参差不齐、大小不一,异体字较多。
(2)金文:西周青铜器上➢主要特点:笔画丰满粗肥,外形较方正匀称,异体字较多(3)篆书:❖大篆: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字形比金文整齐,笔画均匀,仍有少量异体字➢典型代表:以籀文(诵读)和石鼓文(鼓形石)❖小篆:秦朝字形更匀称整齐笔画圆转、简化异体字基本废除➢典型代表:泰山刻石(4)隶书:古汉字最后一个阶段❖秦隶:秦代笔画方折平直基本摆脱了古文字象形的特点❖汉隶:汉代字形规整,撇捺长横有波磔,很少有篆书的残存痕迹(5)楷书: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至今(又称今隶真书正书)➢特点:字形方正笔画没有波磔书写方便(6)行书、草书:辅助性字体●草书:❖章草:隶书的草写体东汉章帝时盛行笔画有汉隶的波磔,虽有连笔,但字字独立❖今草:东汉末形体连绵,字字顾盼呼应,贯通一起,笔形没有波磔❖狂草:唐代变化多端,极难辨认,变成了纯艺术品●行书:东汉末运用至今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三、汉字的结构1.结构单位:(三级:笔画部件整字)(1)笔画:构成汉字最小的单位❖具体形态:笔形➢传统的汉字基本笔形:(“永”字八法)点横竖撇捺提折钩➢现代五种基本笔形:(“札”字法)横竖撇点折✧折笔形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笔形的连接:4大类25小类❖笔画的组合方式:相离相接相交(2)部件:由笔画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
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2.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
3.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2分)具体表现如下:⒈没有复辅音;⒉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⒊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
(二)词汇方面:⒈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⒉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⒊双音节词占优势。
(三)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⒈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⒉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⒊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⒋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⒌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
第二章语音4.人的发音器官: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
5.语音的物理性质: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四要素)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
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
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声调的高低能区别意义。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
振幅大,声音就强。
而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
普通话里的轻声与音强有关。
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
(汉语中)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也起重要作用。
音色又叫音质,就是声音的特色,是不同的声音能够互相区别的最基本的特征,它决定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一、语音1.普通话语音系统普通话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4个声调。
2.声母的分类声母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分为唇音、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舌尖中音等。
3.韵母的分类韵母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
4.声调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5.轻声轻声是一种不标调的非重读音节,在变调后读音变轻。
6.变调普通话中的变调包括上声的连读变调、第三声的变调。
7.语音同化发音时,相邻音素影响使得一个音变得更像另一个音。
8.音节结构普通话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构成,有的音节没有声母。
二、文字9.汉字的结构汉字由独体字和合体字组成,合体字由部件构成。
10.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演变阶段。
11.汉字的造字法主要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12.现代汉字的规范化现代汉字以《简化字总表》为基础,规范书写、使用简化字。
13.汉字的音、形、义汉字有音、形、义三个方面的构成,通常字形和字义有对应关系。
14.常用字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列出常用汉字,为教学和使用提供标准。
三、词汇15.词的分类词可分为实词、虚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虚词包括介词、连词等。
16.词的构成方式包括单纯词和合成词。
合成词又分为并列、偏正、动宾、主谓等类型。
17.词的多义性词汇有时具有多种意义,需根据语境判断。
18.同义词与近义词词义相近但有区别的词。
辨析同义词的细微差别是重点。
19.反义词词义相反或相对的词。
20.词的感情色彩词汇可能带有褒义、贬义或中性意义。
21.成语固定词组或短语,通常有比喻意义或历史典故。
22.熟语固定短语,往往有特定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效果。
四、语法23.词类词类分为实词和虚词,各类词有特定的语法功能。
24.短语短语分为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等。
25.句子成分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26.句型汉语的句型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2.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
3.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2分)具体表现如下:⒈没有复辅音;⒉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⒊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
(二)词汇方面:⒈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⒉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⒊双音节词占优势。
(三)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⒈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⒉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⒊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⒋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⒌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
第二章语音4.人的发音器官: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
?5.语音的物理性质: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四要素)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
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
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声调的高低能区别意义。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
振幅大,声音就强。
而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
普通话里的轻声与音强有关。
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
(汉语中)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也起重要作用。
音色又叫音质,就是声音的特色,是不同的声音能够互相区别的最基本的特征,它决定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绪论一、现代汉语概说(一)什么是现代汉语1.定义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多种方言和汉民族共同语两个部分。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属性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具体包括:(1)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结构系统;(2)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功能);(3)语言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工具(思维功能);(4)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3.形式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形式。
(1)口语口语是指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
其特征是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一发即逝,难于流传久远。
(2)书面语书面语是指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
其特征是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4.文学语言(1)含义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指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作为标准语,文学语言以其典范性特征区别于一般的书面语与口语,推动着现代汉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
(2)与“文艺作品的语言”的关系① 联系文艺作品的语言是指艺术文学表达手段的总体。
文学语言也包括优秀的、典范的文艺著作的语言。
② 区别文学语言的内涵与功能比文艺作品的语言广泛得多。
(3)与书面语的关系① 联系文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以书面语的产生与演进为先决条件。
在书面语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对语言进行加工,并把它的成果定型和保存下来。
② 区别文学语言比一般书面语更丰富、更具有表达力。
并且,文学语言不局限于书面语。
文学语言既有书面语形式,也有口语形式。
例如,科学报告、新闻广播、口头声明、答记者问、优秀文艺作品朗诵、戏剧和电影的台词、相声和说书,等等。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1.民族共同语(1)基础方言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称为基础方言。
基础方言的形成,取决于这种方言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取决于这个方言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以至人口等条件。
黄廖现代汉语增订六版知识点摘要:一、黄廖版《现代汉语》简介二、增订六版的特点三、知识点梳理四、实用学习方法推荐五、总结正文:黄廖版《现代汉语》是一本深受我国高校师生喜爱的现代汉语教材。
该书自出版以来,经历了多次修订,如今已经来到了第六版。
增订六版在继承前版优点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为广大学子提供了丰富的现代汉语知识。
一、黄廖版《现代汉语》简介黄廖版《现代汉语》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
该书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全面阐述了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增订六版的特点1.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在原有基础上,增订六版对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补充和调整,使之更加系统。
2.实用性更强:增订六版注重实际应用,新增了大量实例,使学生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3.适应性更广:增订六版在内容上照顾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既适合本科生学习,也可作为研究生参考。
4.吸收了新研究成果:增订六版吸收了近年来现代汉语研究的新成果,使教材更具时代性。
三、知识点梳理1.语音:包括元音、辅音、声调、音节、语音组合等基本知识。
2.词汇:涉及词的构成、词义、词性、词汇的丰富与拓展等方面的内容。
3.语法:涵盖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知识。
4.修辞:讲解各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如比喻、比拟、夸张、对仗等。
5.言语交际:探讨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语境、语言表达与理解等方面的内容。
四、实用学习方法推荐1.对比学习:将增订六版与其它教材进行对比,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实践为主:通过大量练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能力。
3.创造性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自己的见解。
4.定期复习: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定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用性的现代汉语教材。
通过系统学习,我们可以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一)、现代汉语一、什么是语言(熟记)1.从结构上讲,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声音(“语言”一词的声音)意义(“语言”一词的意义)2.从功能上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类所独有;诸多交际工具中,语言是最重要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没有阶级3.从人与文化的关系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性,人利用语言积累知识、形成文化。
二、什么是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广义: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仅指普通话。
※文学语言(名词解释)文学语言是经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三、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判断)雅言(先秦)——通语(汉代起)——官话(明代)——国语(辛亥后)四、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与现代方言的关系(简答)1.现代汉语民族的共同语是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2.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或地方方言,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又叫地域变体,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3.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是形成共同语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仍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或变体,与共同语同时存在,并且接受共同语的影响。
4.七大方言区:(熟记)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五、现代汉语的特点(熟记)(一)语音方面的特点1.没有复辅音复辅音,指两个或者三个辅音连在一起的情况,如英语“study”、“act”中,“st”、“ct”都是复辅音。
汉语音节中没有类似复辅音。
像“zhuáng”这类音节中的“zh”“ng”是两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不是复辅音。
2.元音占优势汉语中,元音占优势,元音在音节中可以多到连续3个(iào ),至少也必须有一个。
而辅音却可以没有。
元音多,意味着乐音多。
元音占优势,乐音成分多,使汉语具有音乐的美质。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什么是现代汉语(09、12年)⑴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语”通常有⑶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形式。
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
其特征在于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
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与口语不同的风格,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⑷现代汉语有发达的文学语言。
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文学语言比一般书面语更丰富、更具有表达力。
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
文学语言既有书面语形式,也有口语形式。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09、11年)⑵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什么方言能成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要取决于这种方言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取决于这个方言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以至人口等条件。
⑶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汉民族共同语。
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雅言”,从汉代起被称为“通语”,明代改称为“官话”。
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
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普通话。
⑷汉民族共同语的书面语在先秦时代就产生了。
后来由于口语发展较快,这种书面语逐渐脱离了口语,通常称作文言或文言文。
到了唐宋时代,一种接近口语的书面语——白话产生了。
唐宋以来,用白话写作的各种文学作品很多,如唐代的变文,宋代的语录,宋、元的话本,以及宋、金、元的诸宫调和元曲,而影响最大的则是明清小说,像《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等。
这些白话文学作品虽也带有各自的地方特色,但总的看来都是用北方方言写成的。
这些作品的流传,加速了北方方言的推广。
⑸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过程中,北京话有着特殊的地位。
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就是以北京语音为尺度音.认为基本,以范例的现代著作为规范的.现代汉语,这个词平日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平易近族应用的说话,包含合营语——通俗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通俗话.:南边(北京话).吴(姑苏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3.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音节界线分明.乐音较多,加上音调高下变更和语调的顿挫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2分)具体表示如下:⒈没有复辅音;⒉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⒊有差别意义的音调.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白.(二)词汇方面:⒈语素以单音节为根本情势;⒉普遍应用复正当构成新词;⒊双音节词占优势.(三)语法方面:汉语是剖析性的说话,缺少暗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记和词形变更,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⒈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腕; ⒉语法(词法.句法)构造具有一致性; ⒊词具有多功效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⒋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 ⒌量词.语气词十分丰硕:不合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合,语气词常出如今句末,暗示各类语气的细微不同.第二章语音4.人的发音器官:肺和蔼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5.语音的物理性质: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要素)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下,决议于声波的频率.音高在汉语里的感化异常重要.音调重要由音高构成,音调的高下能差别意义.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议于声波的振幅.振幅大,声音就强.而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通俗话里的轻声与音强有关.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议于发音体振动的时光.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汉语中)音强和音长在语折衷轻声里也起重要感化.音色又叫音质,就是声音的特点,是不合的声音可以或许互相区此外最根本的特点,它决议于声波振动的情势.音色的不同由三种身分造成:第一,发音体不合.第二,发音方法不合.第三,共识器的外形不合.6.语音的社会属性:它起首表如今音义结合的社会性上,说话的各类意义靠语音表达出来,语音和意义之间并没有必定的接洽,只要得到社会公认即可.同样的语音情势可以用来暗示不合的意义;同一个意义又可以有多种语音情势.语音有体系性,各类说话或方言都有本身的语音体系.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音素.音节.生母韵母音调.音位.(一)音素: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通俗话中的“他tā”和“踢tī”都各是一个音节,两者声母雷同,音调雷同,但是ɑ.i不合,即韵母不合,发音就不一样,ɑ.i再不克不及往下分了,它们就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就是音素.音节就是由音素构成的.通俗话的一个音节,起码的由一个音素构成,如“啊ɑ”;最多的由四个音素构成,如“状zhuɑnɡ”就包含zh u ɑ nɡ四个音素.在《汉语拼音计划》中,大多半情形是一个字母暗示一个音素,如ɑ o e p d;有五个音素是用两个字母暗示:zh ch sh nɡ er.音素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辅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哨辅音,又哨辅音.通俗话中有22个辅音:b p m f d t n l k ɡ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nɡ.元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又叫母音.通俗话中有10个元音:ɑo e ê i u ü er –i(前) -i(后).元音与辅音的差别:1.有无阻碍:元音发音时,气流在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辅音发音时,气流畅过口腔.鼻腔时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这是元音和辅音的最重要差别.2.重要状况: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平衡的重要状况;辅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部位比较重要,其他部位比较松懈.3.气流强弱: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4.响度大小:元音发音时,声带要发抖,发出的声音比较洪亮;辅音发音时,有的声带发抖,如许的辅音叫浊音,声音洪亮,如m.n.l.r;有的辅音声带不发抖,声音不洪亮,如b.t.z.c,如许的叫做清音.(二)音节音节是语音构造的根本单位,也是天然觉得的最小的语音片段.由一个或几个音素构成.一般来说,一个汉字暗示一个音节,儿化了的两个汉字暗示一个音节.(三)声母.韵母.音调一个音节分声母.韵母.音调三部分.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的部分,大多是音节开首的辅音,一个音节假如不以辅音开首,则称为“零声母”.韵母指声母后面的部分.音调指的是音节中具有差别意义感化的音高变更.通俗话有四种根本音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音位音位是一个说话体系中可以或许差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根据语音的辨义感化归纳出来的音类.8.记音符号:汉语拼音计划重要用来给汉字留意和作为推广通俗话的对象.汉语拼音的五大块: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音调符号.隔音符号.(二)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制订的一套语音符号,是用来记载各平易近族说话的语音的,相符“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的原则,共有一百多个符号,记音有严式.宽式之分.9.声母(21个):声母的不合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办法不合决议的.(一)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地位.按此,分为七类:双唇音:b,p,m是由上唇与下唇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唇齿音: f 是由上齿与下唇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舌尖前音:z,c,s 又叫平舌音,是由舌尖与上齿背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舌尖中音:d,t,n,l是由舌尖与上齿龈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舌尖后音:zh,ch,sh,r 又叫翘舌音,是由舌尖与硬腭前部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舌面音:j,q,x是由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舌根音(舌面后音):g,k,h 是由舌根与软腭构成阻碍而发出的音.(二)声母的发音办法发音办法:气流废除发音阻碍的办法.1.阻碍的方法:根据成阻或除阻的方法不合,可以五类1)塞音(暴破音):b.p.d.t.g.k发音时,发音部位完全闭塞,构成阻碍,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迸发成声.2)擦音: f,h,x,sh,r,s发音时,发音部位接近,留有一条窄缝,气流由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3)塞擦音:z.c.zh.ch.j.q发音时,发音部位先是完全闭塞,然后气流把壅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再由窄缝中挤出,磨擦成声.可见这类声母兼有塞音与擦音的特点,前半部分像塞音,后半部分像擦音,前后发音进程慎密结合,形成一个完全的辅音. 4)边音:l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声带振动,气流从舌头的两边经由过程.5)鼻音:m.n发音时,口腔中的发音部位完全闭塞,软腭降低,声带振动,气流从鼻腔经由过程.2.根据声带是否振动:分清.浊两类.1)清音:b.p.d.t.g.k.z.c.zh.ch.j.q.f.s.sh.x.h发音时声带不发抖.2)浊音:m.n.l.r发音时声带发抖.3.根据气流的强弱:分送气音.不送气音两类.1)送气音:p.t.k.q. c.ch2)不送气音:b.d.g.j. z.zh注:声母表里每组第一个音为不送气音;每组第二个音为送气音.只有是塞音.塞擦音时,才斟酌送不送气.通俗话的22个辅音当中,除ng(以韵母中消失)不克不及出如今音节开首,其余21个辅音都可以充当声母.声母共22个,个中一个为零声母.10.韵母(39个)通俗话韵母的重要成分是元音.韵母的构造可以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韵头—是重要元音前面的元音,又叫介音.由i.u.ü充当,发音老是轻而短,只暗示韵母的起点.如ia.ua.üe.iao.uan中的i.u.ü.韵腹—是韵母中的重要元音.充当韵腹的重要元音口腔开度最大.声音最洪亮.韵腹是韵母的重要构成部分,由 a.o.e.ê.i.u.ü.-i(前).-i(后).er充当.韵尾—是韵腹后面的音素,又叫尾音.由i.u或鼻辅音n.ng充当.韵母中只有一个元音时,这个元音就是韵腹;有2个或3个元音时,启齿度最大.声音最洪亮的元音是韵腹.韵腹前面的元音是韵头,后面的元音或辅音是韵尾.韵腹是韵母的重要成分,一个韵母可以没有韵头或韵尾,但是不成以没有韵腹.根据韵母的构成成分,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鼻音韵母三类.(一)单元音韵母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启齿度适中不变得元音叫单元音.单元音韵母共有10个,即:舌面元音(a.o.e.ê.i.u.ü)舌尖元音(-i.-i)卷舌元音(er)(二)复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共有13个.前响复合韵母:ai.ei.ao.ou;后响复合韵母:ia.ie.ua.uo.üe;中响复合韵母:iao.iou.uai.uei(三)鼻音韵母通俗话里有16个鼻音韵母.1.舌尖中鼻音韵母8个:an.ian.uan(u加点).uan.en.in.uen.un(u加点)2.舌根鼻音韵母8个:ang.iang.uang.eng.ing.ueng.ong.iong所谓四呼就是按韵母开首的元音口形分的类.启齿呼:韵母不是i.u.ü或不以i.u.ü开端的韵母属启齿呼.齐齿呼:i或以i开端的韵母属齐齿呼.合口呼:u或以u开端的韵母撮口呼:ü或以ü开端的韵母Ong[ug]放在合口呼,iong[yg]放在撮口呼,是按它的实际读音分列的.单元音韵母发音剖析单韵母是由单元音充当的,通俗话10个单韵母可以分为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和卷舌元音三类.舌面元音是由舌面起重要感化的元音,有a.o.e.ê.i.u.ü七个;舌尖元音是由舌尖起重要感化的元音,有-i(前).-i(后)两个;er是卷舌元音.元音的不合主如果由口腔外形的不合造成的.口腔外形决议于:舌位的前后.高下和唇形的圆展.描述舌面元音发音前提可以用元音舌位图来暗示.第一.舌位的前后舌位指发音时舌面隆起部分的地点地位.发元音时舌头前伸,舌位在前,这时发出的元音叫前元音.通俗话舌面元音里有两个前元音,就是i.ü.发元音时,舌头后缩,舌位在后,这时发出的元音叫后元音.通俗话舌面元音里有3个后元音,就是o.e.u.发元音时,舌头不前不后,舌位居中,这时发出的元音叫央元音.通俗话里有1个舌面央元音,就是ɑ.第二.舌位的高下舌面举高,和硬腭的距离达到最小时,发出的元音叫高元音.舌面降低,和硬腭的距离达到最大时,发出的元音叫低元音.由高元音到低元音的这段距离可以分为相等的四份,中心有三个点.舌位处在这三个点上时,发出的元音由上而下分离叫作半高元音.中元音和半低元音.通俗话里有3个舌面高元音,就是i.u.ü,有两个半高元音,就是o.e,有1个低元音,就是ɑ.第三.唇形的圆展嘴唇收圆,发出的元音叫圆唇元音;嘴唇睁开,发出的元音叫不圆唇元音.通俗话舌面元音里有3个圆唇元音,就是o.u.ü,有4个不圆唇元音,就是ɑ.e.i.ê.单韵母的发音特点是发音进程中舌位.唇形和启齿度始终不变.若有一点变更,就不是纯正的单韵母了,所以,发音时要保持固定的口形.①ɑ[A] 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口天然大开,扁唇,舌头居中心,舌面中部略隆起,舌尖置下齿龈,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封闭鼻腔通路.发音例词:打靶dǎbǎ大厦dàshà蓬勃fādá马达mǎdá喇叭lǎba哪怕nǎpà②o[о]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发音时,口半闭,圆唇,舌头后缩,舌面后部略隆起,舌尖置下齿龈后,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封闭鼻腔通路.发音例词:伯伯bóbo婆婆pópo默默mòmo泼墨pōmò薄膜bómó馍馍mómo③e[γ]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口半闭,扁唇,舌头后缩,舌面后部略隆起,舌面两边微卷,舌面中部稍凹,舌尖置于下齿龈后,嘴角向两边微展,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封闭鼻腔通路.发音例词:隔膜géhé及格hégé客车kèchē特点tèsè折射zhéshè这个zhègè④ê[ε]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口天然打开,扁唇,舌头前伸,舌面前部略隆起,舌尖抵住下齿背,嘴角向两边微展,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封闭鼻腔通路.在通俗话中,ê只在语气词“欸”中单用.ê不与任何辅音声母相拼,只构成复韵母ie.üe,并在书写时省去上面的附加符号“ˆ”.发音例词:离别gàobié感激gǎnxiè夜晚yèwǎn祛除xiāomiè果断jiānjué省略shěngluè⑤i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口微开,扁唇,高低齿相对,舌头前伸,舌面前部略隆起,舌尖抵住下齿背,嘴角向两边微展,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封闭鼻腔通路.发音例词:笔记bǐjì鼓励jīlì基地jīdì记忆jìyì轰隆pīlì习题xítí⑥u 舌面.后.高.圆唇元音发音时,口微开,圆唇,舌头后缩,舌面后部高度隆起和软腭相对,舌尖置下齿龈后,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封闭鼻腔通路.发音例词:补贴bǔzhù读物dúwù辜负gūfù瀑布pùbù参军rùwǔ忽视shūhū⑦ü[y]舌面.前.高.圆唇元音发音时,口微开,圆唇(近椭圆)略向前突,舌头前伸,舌面前部略隆起,舌尖抵住下齿背,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封闭鼻腔通路.发音例词:聚居jùjū区域qūyù屈居qūjū转瞬xūyú序曲xùqǔ语序yǔxù⑧er[ ] 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er[ ]是在[ә]的基本上加上卷舌动作而成.发音时,口腔天然打开(是a[Α]的启齿度的一半),扁唇,舌头居中心,舌尖向硬腭中部上卷(但不接触),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封闭鼻腔通路.发音例词:并且érqiě儿歌érgē耳朵ěrduō二胡èrhú二十èrshí儿童értóng⑨-i(前) 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口微开,扁唇,嘴角向两边睁开,舌头平伸,舌尖接近上齿背,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封闭鼻腔通路.z.c.s的发音拉长,拉长的部分等于-i(前)的读音.发音例词:擅自sīzì此次cǐcì次子cìzǐ字词zìcí自私zìsī孜孜zīzī⑩-i(后) 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口微开,扁唇,嘴角向两边睁开,舌尖上翘,接近硬腭前部,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封闭鼻腔通路.zh.ch.sh的发音拉长,拉长的部分等于-i(后)的读音.发音例词:实施shíshī支撑zhīchí常识zhīshi禁止zhìzhǐ值日zhírì试制shìzhì音调具有差别意义的感化,主如果由音高变更构成.汉语音调可以从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来剖析.调值即音调的实际读法,指音节高下起落是曲长短的变更情势.是每个音节都具有音高变更情势.调值采取“五度标识表记标帜法”,是用五度数标来标识表记标帜调值相对高度的一种办法.注:要会应用调值标识表记标帜.在答题时,要留意题的问法:调值用五度标识表记标帜法标注;声挪用阴.阳.上.去添写.调类指的是音调的类别,就是把调值雷同的字归纳在一路所树立的类.通俗话的音调有四个调值: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12.音节的构造:通俗话的音节一般是由声母.韵母.音调构成的.有些比较庞杂的音节的韵母包含韵头(又叫介音).韵腹(又叫重要原因)和韵尾三个部分.韵头启齿度较小,洪亮度也较差,只能由i.u.u(u加点)三个高元音构成.韵尾指的是一部分韵母后面的收尾部分,有元音韵尾和辅音韵尾.元音韵尾由i.u构成.辅音韵尾由n.ng构成.一个音节最多由四个身分符号拼写,韵腹和音调是每一个音节都必须具有的.13.拼音:把剖析出来的声母.韵母拼合起来,构成一个音节,就是拼音.拼音应当留意的几个问题:(1)声母要用本音:平凡念声母,一般是念它的呼读音,声母的呼读音都是在声母的本音后面加上一个元音.拼音的方法“前音(声母)轻短后音(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2)声母韵母之间不要有逗留.(3)要念准韵头.14.拼音的办法:两拼法.三拼法.声介归并法.:1.双唇音b.p和舌尖中音d.t能和启齿呼.齐齿呼.合口呼的韵母拼合,不克不及和撮口呼韵母拼合.2.唇齿音.舌根音.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等组声母能跟启齿呼.合口呼韵母拼合,不克不及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拼合.唇齿音拼合口呼限于u.3.舌面音同上述四组声母相反,只能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拼合,不克不及跟启齿呼.合口呼韵母拼合.4.舌尖中音n.l能跟四呼韵母拼合.零声母音节在四呼中都有.还可以从韵母动身,得出通俗话声韵拼合的另一些纪律:1.“o”韵母只拼唇音和唇齿音声母,而uo韵母却不克不及同唇音或唇齿音声母相拼.2.ong韵母没有零声母音节,ueng韵母只有零声母音节.3.-i[ ] 韵母之拼z.c.s三个声母相拼,-i[ ]韵母只拼zh.ch.sh.r四个声母,并且都没有零声母音节.4.er韵母不与任何声母相拼,只有零声母音节.通俗话声韵合营表通俗话声韵合营关系表韵母类别声韵合营情形声母启齿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双唇音 b p m 有有有(只限u)无唇齿音 f 有无有(只限u)无舌尖前音z c s 有无有无舌尖中音 d t 有有有无n l 有有有有舌尖后音zh ch sh r 有无有无舌面音j q x 无有无有舌根音g k h 有无有无零声母有有有有16.音节拼写规矩:(一)y.w的应用1.韵母表中i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假如i后面还有此外元音,就把i改成y;假如i后面没有此外原因,就在i前面加上y.2.韵母表中u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假如u后面还有此外元音,就把u改成w;假如后面没有此外元音,就在u前面加上w.ü行的字母,在零声母音节中,无论ü后面有没有此外原因,一律在前面加y.之后,两点省去.Y.w是起隔音感化的字母.不是声母.(二)隔音符号的用法a o e开首的音节衔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刻,假如音节的界线产生混淆,就要用隔音符号’离隔.(三)省写1.韵母iou,uei.uen的省写,前面加声母的时刻,写成iu.ui.un.iou,uei,uen根声母相拼之后,中心的元音o或e有时变得不显著,实施省写.2.u(加点)上两点的省略跟n.l以外的声母相拼时都省去两点.(四)标调法1.音调符号必定要标在一个音节的重要元音(即韵腹)上.2.在iu.ui这两个韵母中,音调应标在后面的字母上.3.调号正好标在i上,那么i上的小点要省去.4.轻声音节不标调.(五)音节连写1.同一个词的音节要连写,词与词分写.句子或诗行开首的字母要大写.2.专用名词或专用短语中每个词开首字母要大写.3.标题可以全体大写,也可以每个词开首的字母大写,有时为了简明美不雅,可以省略音调符号.一.变调: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音调起了必定的变更,与单读时调值不合,这种变更叫作变调.(一)上声的变调单念或在词语的末尾的时刻,上声字调值不变.1.上声+上声=阳平+上声(两个上声字相连,前一个上声字变读阳平)2.上声+非上声=半上(21)+非上声1.上声+轻声(非上声)=半上+轻声2.上声+轻声(上声)=阳平/半上+轻声(二)去声的变调去声(非重读)+去声=53+去声,去声字作为语流中的后字,也经常读53.(三)“一.不”的变调1.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音调不变,读原调;2.在去声前读阳平;3.在非去声前,“一”变51,“不”仍读去声;4.嵌在雷同的动词的中心或肯定否认连用时,读轻声.(四)形容词重叠的变调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儿化时,第二个音节不管本调是什么往往读成55调值.(好好儿的)单音节形容词的叠音后缀,不管本来是什么音调的字,也都要念成55调值.(沉甸甸)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第二个音节变成轻声第三.四个音节都读成55调值.(干清洁净)二.轻声:所谓轻声,其实不时四声之外的第五种音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别音变,即在必定前提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音调重要决议于音高,而轻声的形成取决于音强和音长.轻声词:1.助词和语气词;2.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情势后头的字.(妈妈. 解释解释)3.构词用的虚语素“子.头”和暗示群体的“们”等;但是,“原子.窝窝头”等词的“子.头”都是实语素,不读轻声;4.用在名词.代词后面暗示方位的语素或词;5.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暗示趋势的词“来.去.起来.下去”等(进来.热起来);6.量词“个”常读轻声(这个);7.有一批经常应用的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是要读轻声.(云彩.算盘)轻声的感化:有些轻声有差别意义和区分词性的感化.三.儿化:指的是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别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就叫做“儿化韵”.通俗话韵母除了ê.er之外都可以儿化.儿化韵的发音1)无韵尾或有u尾+卷舌动作:车儿.包儿2)有-i.-n韵尾的+韵尾损掉或添加韵腹:块儿.人儿3)有高元音i.ü韵腹的+央元音:喜儿.鱼儿4)有舌尖元音[?].[τ]的变成:树枝儿.瓜子儿5)有-ng尾的+韵尾损掉且元音鼻化:瓶儿.芒儿儿化的感化:差别词义(头——头儿眼——眼儿),区分词性(忙——忙儿偷——偷儿),暗示渺小.亲热或爱好的情感色彩(猫儿老头儿小调皮儿).四.语气词“啊”的音变(呀.哇.哪.啊)“啊”的变读(1)前面的音素是I,v时读ya,写成“呀”.例:你快来呀!(2)前面的音素是u(包含ao,iao)时读wa,写成“哇”.例:这么多的书哇!(3)前面的音素是n时读na,写成“哪”.例:这么多的人哪!(4)前面的音素是ng时读nga,仍写成“啊”.例:用劲唱啊!(chang nga)(5)前面音素是-i[ ]时读ra,仍写成“啊”.例如:多好的同志啊!(zhi ra)(6)前面的音素是-i[ ]时读[za],仍写成“啊”.例如:这是谁家的兔子啊?(7)前面的音素是a,o(ao,iao除外),e,e^,就在语气词“啊”前加上一个i,成为ya,写成“呀”.例如:本来就是他呀(taya)!18.音位:是一个语音体系中可以或许差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感化归纳出来的音类.:平日是把一些音放在雷同的语音情形中来进行调换比较,看它们是否可以或许差别意义,凡属可以或许差别意义的音,就分离归纳成不合的音位,不然就是同一个音位了.个中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做“辅音音位”,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元音音位”,从音调中归纳出来的音位叫“音调音位”,简称“调位”.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位可以统称为“音质音位”,又称“音段音位”.音调音位主如果由音高特点构成的,音高不是音质,所以属于“非音质音位”,也称“超音段音位”.: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不合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示情势,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归纳综合归纳出来的.前提变体:在必定前提下消失的音位变体自由变体:没有情形限制,可以自由调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w-v):语音的辨义功效.互补散布和音感差别.假如某种说话的语音差别可以造成意义的不合,如许的语音差别就有音位的对峙,构成这种差别的语音特点就叫做“差别特点”.例如:[ta55]和[t‘a55]的声母就消失着音位的对峙.可以用“:”暗示,标写为/t/:/t‘/.“互补散布”说的是音位变体的散布情形.音位的不合前提变体各有本身的散布前提,决不出如今雷同的地位上,因而它们的散布状况是互相填补的,这就叫做“互补散布”.如a,A处于互补散布中.一般用一个字母暗示一个音位.注:汉语拼音计划用u和o两个字母待代表韵尾【u】音位.22.通俗话音位元音音位10个:/ a /./ o /./ /./ e /./ i /./ u /./ y /./ ? /./ τ /./ /.辅音音位22个:21个声母+/η/.音调音位4个: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轻声可视为原调位的变体.23.语调:措辞或朗读时,句子有逗留,声音有轻重快慢和高下的变更,这些总称语调.包含逗留,重音和句调.(一)逗留(二)重音:重音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种.(三)句调:是指整句话的音高起落的变更.包含升调.降调.平调.曲调四种情势.:(从起源看)文白异读.方音影响.讹读影响.变节纪律.。
黄廖现代汉语增订六版知识点一、黄廖版《现代汉语》简介黄廖版《现代汉语》是一部在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汉语教材,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该书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系统地阐述了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
二、增订六版特点1.内容更新增订六版在保留原教材精华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全面更新,引入了近年来汉语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使教材更具时代性。
2.学科体系完善增订六版对各章节进行了调整,使之更加符合学科体系。
如增加了语用学、篇章语言学等章节,使教材更加全面。
3.实践性强增订六版注重实际应用,以实例为依据,讲解了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4.注重学科交叉增订六版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如文化、心理学、社会学等,使教材更具包容性。
三、知识点梳理1.语音篇1) 音素、音位、音节音素是语音的基本单位,音位是音素的变体,音节是声、韵、调的组合。
2) 声母、韵母、声调声母是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有无,韵母是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部分,声调是指音节的音高变化。
3) 拼音方案拼音方案是汉语拼音的书写规则,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组合方式。
2.词汇篇1) 词的构成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语素是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
2) 词义辨析通过对词义的比较,分析词义的差异,加深对词汇的理解。
3) 词汇的分类词汇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虚词起辅助语法作用。
3.语法篇1) 词类词类是词汇的语法分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 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是指句子中各成分的组合关系,如主谓宾结构、主谓结构等。
3) 语序、语气、时态语序是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语气是句子表达的情感态度,时态是句子表示的时间状态。
4.语用篇1) 语境语境是指言语交际中的情境,包括交际双方的身份、目的等。
2) 语用策略语用策略是指在交际中为实现特定目的而采用的语言手段。
3) 语用失误语用失误是指在交际中未能理解对方意图或未能表达自己意图的现象。
现代汉语(黄廖版本)内容归纳总结现代汉语黄廖版教案(精修)本教案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语音(重点,难点);第三章文字;第四章词汇(重点);第五章语法(重点,难点);第六章修辞。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语的性质:结构上——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功能上——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无阶级性。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共同语和方言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共同语的形成基础和条件。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含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方言(一)方言的成因(二)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三)现代汉语方言区的划分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
(二)词汇方面: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双音节词占优势。
(三)语法方面: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词的多功能性;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五、现代汉语的地位现代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第二节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一、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主要任务是:“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定各项有关标准;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研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务工作。
”二、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重点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
第二章?语?音1.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
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
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
2.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
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
3.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
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4.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5.语音的三大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
6.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8.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9.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10.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11.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2.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3.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4.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
15.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 的字。
16.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7.音节结构有如下特点: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音节可以没有辅音;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18.音变是指语音在语流中的变化,人们说话、朗读时,连续发出一连串的音节,被称之为“语流”。
在语流中,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往往会互相影响,从而产生一些变化,这种语音的变化现象就叫做音变。
19.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做变调。
20.轻声: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
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
具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
21.儿化:是指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可以区别词义,区分词性,表示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
22.儿化的规律:①无韵尾或u韵尾,只加卷舌动作。
如小车儿小鸟儿;②有-i, -n韵尾的,卷舌时使韵尾丢失,有的要改变韵腹。
如:一块儿,一点儿;③ 有高元音i、ü 韵腹的,加央元音2 ,如:小鸡儿,有趣儿;④有舌尖元音[ ],[ ]变成2 。
如:瓜子儿,树枝儿;⑤有-ng韵尾的,卷舌时使韵尾丢失,元音鼻化,有 i 韵腹的要加 2 ,如:帮忙儿,花瓶儿。
23.语气词“啊”的音变:1.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 a, o(不包括 ao, iao)e, ê, i, ü 时,读 ya,写作“啊”或“呀”2.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 u (包括 ao, iao )时,读作wa, 写作“啊”或“哇” 3.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n时,读作na,写作“啊”或“哪”4.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 ng 时,读作nga,写作“啊”5.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er, -i[ ]时,读作ra,写作“啊”6.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i[ ]时,读作[ZA],写作“啊”24.“一”、“不”的变调:①“一”、“不”在去声前读阳平,②“一”在非去声前读去声,③ “一”、“不”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
第三章?文?字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2.六书:古人总结的古文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第四章?词?汇1.词汇又称语汇。
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 ( 或特定范围的) 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2.词汇和词的关系:词汇和词不同。
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与个体的关系3.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是构成词的基本单位。
4.语素的分类:a按音节多少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b按构词能力分为(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c按表示的意义分为:实语素和虚语素?5.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由语素充当。
6.词和语素的区分:最大的区别在于:词是造句单位,语素却不是。
区别词和语素可采用剩余法。
7.词和短语的区分:最大的区别在于: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造句单位,短语是由词组合而成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
识别词和短语可采用扩展法。
8.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叫词根,加在词根上边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叫词缀。
9.短语是词与词的语法组合,固定短语是词跟词的固定组合。
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词语。
10.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11.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分类:基本义和转义。
12.引申义是人们根据相关性联想规律,由原义(本义、基本义)发展引申(或再引申)而来的意义。
13.比喻义是人们根据相似性联想规律,由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形成的意义。
14.同音词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
15.义素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
又称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
16.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
17.同义词的作用:① 可以使语言的表达精确、严密。
② 可以使语体风格鲜明。
③ 可以使文句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④ 可以使语气委婉。
⑤ 连用可以加强语势,使语义完整。
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构成一个反义义场,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
18.反义词的类型①绝对反义词② 相对反义词19.反义词的作用:①可以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揭示事物的矛盾,深刻表现事物的特点。
②反义词连用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强调意思的作用。
③可以构成对偶、映衬的句子,使语言更加深刻有力。
④ 可以利用反义词所具有的鲜明对比的特征,临时仿造新词,使语言新颖而简练。
20.语境对词义的作用:⑴ 根据语境解释词义(因文定义)。
⑵ 语境使词义单一化。
打铁打伞(3)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
写书看书4 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踢球扣球⑸ 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
词语搭配是互为语境的。
说“骑马”, 不说“骑床”。
21.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成语的特征整体性和凝固性。
22.惯用语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语。
也叫做习用语,习惯语。
23.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
24.基本词汇具有三个特点: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
第五章?语?法1.语法是语言的要素之一,是语言结构的规则,它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2.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即自然系统。
一是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即表意系统。
3.实词是指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
4.虚词是没有词汇意义光有语法意义的、不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词。
可分为四种,即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5.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6.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第六章?修?辞1.比喻的含义: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去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这种辞格叫比喻。
2.比喻的作用(修辞效果):①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②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③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3.比拟的含义: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辞格叫做比拟。
4.比拟的修辞效果:正确地运用比拟,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5.借代的含义: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也叫做“换名”。
6.借代的修辞效果: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7.排比的修辞效果: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8.排比与对偶的区别:排比是三项或更多项的平行排列;对偶只是两项的并列对称。
排比每项的字数可以不完全相等;对偶两项的字数必须相等排比常用相同的词语;对偶力避字面的重复。
9.对比的含义: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也叫对照。
10.对比的修辞效果:对比可以使客观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达得更集中、更加鲜明突出。
11.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的辞格叫映衬,也叫衬托。
13.衬托的修辞作用:突出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化。
14.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这叫通感,也叫移觉。
通感的修辞作用:从感觉转移中强化人的感受,巧妙地传递感情。
15.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这种辞格叫回环。
16.回环的修辞作用:回环可使语句整齐匀称,能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使语意精辟警策。
17.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辞格叫顶真,也叫联珠。
18.顶针的作用: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
②状物叙事,条理清晰。
③抒情写意,格调清新。
19.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做对偶。
20.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辞格叫婉曲,也叫“婉转”。
21.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辞格叫仿词。
22.仿词修辞效果:这种辞格给人以新鲜活泼、生动明快的感觉,又能产生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
23.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叫双关。
24.恰当地运用双关手法,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另方面也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5.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这种辞格叫拈连,又叫“顺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