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银行核心系统建设情况
- 格式:pdf
- 大小:265.66 KB
- 文档页数:18
银行名称核心系统状况中国工商银行自主开发,由CB2000升级为NOVA,正在建设第四代新系统中国农业银行自主开发,部分由高阳开发,现在正在选型国外核心产品进入业务分析中国银行自主开发,现在由FNS升级中国建设银行自主开发,后由IBM开发山东农信联社2009年9月选用建行版IBM/CBOD上线新一代系统厦门国际银行自主开发,先考虑选型Temenos T24杭州银行(杭州商业银行)自主开发,现考虑选型再造招商银行自主开发招商银行纽约分行Temenos T24上海银行Temenos T24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神码+自主改造东营市商业银行兴业银行输出中国进出口银行神码+SA+时代银通浙商银行网星升级为中信吴江农村商业银行网星+SA+时代银通呼和浩特市商业银行太极内蒙古农信联社太极青岛银行银湖+IBM香港东亚银行DCSA+神码国家开发银行神码宁夏农信联社神码重庆农信联社神码中国光大银行由南天升级为联想亚信南京银行联想亚信江苏银行联想亚信盛京银行联想亚信厦门市商业银行联想亚信宁夏银行联想亚信上海普通发展银行联想威海市商业银行联想江苏银行扬州分行联想绵阳市商业银行联想广东发展银行长天天津银行2001年长天+2002年中太大连银行中太石家庄商业银行华腾焦作商业银行华腾交通银行由南天对公+联想对私升级为IBS+高阳江苏银行连云港分行南天平顶山商业银行南天深圳发展银行高阳工银亚洲控股高阳宝鸡商业银行高阳咸阳商业银行高阳渤海银行中联(IBM570/AIX/DB2)北京银行中联烟台商业银行中联徽商银行由南天升级为中联浙江省农信联社中联阳江市农信联社中联阜新商业银行中联柳州商业银行中联福建省农信联社中联平安银行中联汉口银行中联富滇银行中联白山市商业银行中联秦皇岛市商业银行中联西安市商业银行西安未来国际-联想-北京中联陕西省农信联社北京中联江苏银行徐州市分行北京中联乌鲁木齐市商业银行大连中联葫芦岛市商业银行大连中联攀枝花市商业银行大连中联徽商银行马鞍山分行大连中联三门峡城市信用社大连中联江苏银行南通分行大连中联徽商银行蚌埠分行大连中联吉林银行吉林分行大连中联渭南城市信用社大连中联丹东市商业银行大连中联鞍山商业银行大连中联阜新商业银行大连中联黄石商业银行大连中联九江商业银行大连中联濮阳城市信用社大连中联周口城市信用社大连中联济宁城市信用社大连中联包商银行2008年6月由北京中胜改造为ecsolutions盈达电子商务软件系统营口商业银行北京中胜牡丹江商业银行北京中胜泰安城市信用社北京中胜吉林银行白山分行北京中胜吉林银行四平分行北京中胜嘉兴商业银行高伟达襄樊商业银行高伟达成都商业银行高伟达江苏银行淮安分行高伟达盘锦市商业银行高伟达徽商银行芜湖分行高伟达白银市商业银行高伟达成都市农信联社高伟达南昌市商业银行奥尊四平市商业银行奥尊太原市商业银行奥尊营口市商业银行奥尊湛江市商业银行奥尊哈尔滨商业银行奥尊洛阳商业银行奥尊新乡商业银行奥尊许昌商业银行奥尊辽源商业银行奥尊台州商业银行奥尊绍兴商业银行奥尊驻马店商业银行奥尊克拉玛依商业银行奥尊中国民生银行长亮科技2005/03升级为Accenture/SAP,2009年11月新一代上线恒丰银行长亮科技200312郑州市商业银行长亮科技200304锦州市商业银行长亮科技200404张家港市农村商业银行长亮科技200504张家口市商业银行长亮科技200406抚顺市商业银行长亮科技200404广州市商业银行长亮科技200501长沙银行长亮科技200308东莞市商业银行长亮科技200308烟台市商业银行长亮科技200510淄博市商业银行长亮科技200406吉林银行长亮科技200506洛阳商业银行长亮科技200509辽阳市商业银行长亮科技200511商丘城市信用社长亮科技200411平顶山城市信用社长亮科技200602秦皇岛市商业银行长亮科技200605香港廖创兴银行长亮科技200608河南省农信联社易初电子珠海市商业银行易初电子泉州市商业银行易初电子西宁市商业银行易初电子大同市商业银行易初电子珠海市商业银行易初电子云南省农信联社易初电子沧州市农信联社易初电子重庆银行泰利特贵阳市商业银行泰利特湘潭市商业银行创智岳阳市商业银行创智邵阳城市信用社创智株洲市商业银行创智济南市商业银行中创临沂市商业银行中创江西省农信联社中天东营市农信联社中天潍坊市农信联社中天江西省农信社主线信息+华信正合宁波银行大连中联+IBM升级为华信正合日照商业银行天津普极科技渝林城市信用社西安山利软件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福州市商业银行新宇江苏银行苏州分行菲耐特温州银行思群株洲市商业银行清华同方安阳城市信用社清华同方库尔勒城市信用社清华同方六盘水城市信用社清华同方徽商银行淮北分行方正奥德大庆市商业银行方正奥德齐齐哈尔市商业银行方正奥德开封市商业银行北京东华城信焦作市商业银行北京东华城信阳泉市信用社北京东华城信晋中城市信用社北京东华城信承德城市信用社北京东华城信鹤壁城市信用社北京东华城信临汾市农信联社北京东华城信长治市农信联社北京东华城信。
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和核心竞争力钟伟(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博导)IT系统对银行业的重要性,大致可以用指南针之于航海的重要性来相比.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在国际上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以电子化的会计和结算系统;二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电子化交易处理系统,当时开始把存贷款、结算和中间业务做入核心业务系统;三是金融IT技术的创新,使得目前流行着以实现全行“一本帐”,包含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资本配置等内容的全新银行核心业务系统。
处于急剧变迁进程中的中国银行业,其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开发引进也是方兴未艾,目前除了四大国有银行均建成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之外,主要股份制银行甚至保险公司也在尝试引入该系统。
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构成可以用下属框图简单示意。
时至近日,对于什么是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国内银行业也有一个缓慢变迁的过程,这大体也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核心业务系统=“自动的”会计系统银行核心业务系统被视作电子化或者信息化的会计系统,以为该系统只是从手工记帐到更为便捷的会计体系的变动,可以使得每天交易终了的批处理更快捷可靠。
目前,如果一家银行已经完成了数据集中,但却未在其之上运用商业智能技术进行应用组群的开发,那么这种核心业务系统实际发挥的效能,不会好于会计系统的信息化,这是十分狭义和被动的“一本帐”概念。
第二阶段:核心业务系统=“自动的”交易系统银行核心业务系统被视为交易处理系统,认为该系统不过是自动生成的、强制留痕的数据系统,可以便于银行进行交易过程的监控。
这种对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认识仍未能覆盖交易前、中、后三个环节的流程设计,而仅仅关注了交易过程这一个环节。
第三阶段:核心业务系统=“一本帐”+“一个中心”所谓一本帐,是从银行战略管理视角,借助核心业务系统从财务、风险、产品和服务等对本银行有全方位的把握;所谓一个中心,是从金融服务视角,进行市场细分、产品设计和营销创新。
银行核心业务系统被视为客户为中心的,集成了交易处理、产品创新、客户关系管理、风险管理和资本配置等多种应用组群的系统,被视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业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发展趋势及监管建议近年来,我国许多商业银行纷纷启动或筹划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希望从技术上为后续的业务发展和经营转型奠定基础。
同时,很多银行为了加速与国际同业接轨的步伐,大胆引进吸收国外成熟的核心系统产品,或者在此基础上加以本土化改造。
一、商业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建设现状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发展是由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带来的整体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和信息技术进步革新共同驱动的。
早期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为存款、贷款,此时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处于电子化业务处理阶段。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推进,传统的存贷业务不能满足商业银行发展的需求,银行业务逐步向以支付为代表的便捷金融服务方向发展,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向网络化与集中化方面发展。
随着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业务逐步向国际化、综合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通常采用参数化、松耦合等方式满足产品快速创新、业务流程再造、新业务领域拓展、全面风险管理等需要。
随着银行业务发展对信息科技系统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系统的业务功能范围也从80年代初的简单电子记账,扩大到如今的账务处理、业务流程自动化、客户营销支持、报表统计分析、风险管控、外部监管、办公自动化及内部管理等内容,几乎覆盖了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而核心业务系统的定位主要是进行账务处理,提供账户管理功能和与账户相关的交易处理和批量处理功能,是支撑银行业务运营的关键,也是银行信息科技系统的核心。
近年来,为适应金融发展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满足不断增长业务规模与不断发展变化的业务需求,我国大中型银行逐步开展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与改造工作,实现了数据全国集中,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在技术层面都有了比较现实、比较稳健的支撑。
1996年至2008年,中国工商银行先后完成第二代和第三代核心业务系统(NOVA)建设。
2008年中国工商银行启动第四代核心业务系统(NOVA+)建设,该系统将实现客户信息整合与共享,实现对客户星级评价和差异化服务,支持国际化和综合化发展的需要。
银行核心系统发展现状及新一代核心系统改造路径一、银行核心系统历史发展进程银行核心系统经历了从手工时代到 PC 时代,到联网联机、数据大集中,再到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历程。
银行核心系统以 6-10 年为周期经历了多次升级,包括从“胖核心”到“瘦核心”的精简;银行整体架构从“瘦核心+大外围(集中式架构)”模式再到目前主流趋势“中台化+轻前台(分布式架构)”。
二、银行核心系统发展现状1.以集中式和双架构并行为主,极少数完成份布式架构转型依据商业银行自身的体量与业务差异,其核心系统需求不一,所以大部份商业银行依旧维持集中式架构或者双架构并行,极少数前瞻性较强且技术实力突出的银行完成为了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建设。
2.大行核心系统迭代走向尾声,中小行积极筹建,市场需求大(1)银行业核心系统改造还未大面积铺开,未来市场需求大。
中国现存 4044 家银行,近5 年来共64 家银行进行了新一代核心系统改造(部份银行核心系统是分模块、分期建设),占中国商业银行总数量的 1.5%摆布。
(2)头部国有大行和股分制银行核心系统建设逐步走向尾声,中小行迎来集中更新期。
从银行类型来看,64 家银行中,国有行和股分行数量占比 16.9%,中小行 83.1%。
(3) 2022 年起,农商行、农信行逐步开始走“换心瘦身”道路。
其中村镇银行在 2022年开始了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可见银行业对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整体持开辟态度,在数字化转型与信创政策的驱动下,大小银行“换核”掀起小高潮。
2022-2022 年商业银行核心系统投产上线情况3.中小行在新一代分布式核心道路上逐步提速新一代核心系统筹备与在建的银行中,城商行占比 78.26%,为这一阶段的核心参预群体。
核心系统厂商中,以神州信息为主三、银行新一代核心的建设需求1.业务需求新一代核心需要支撑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快速创新和业务差异化变革传统核心系统普遍“竖井式”开辟,造就大多系统与数据过于割裂,难满足“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快速创新,从而拉动了系统迭代需求上涨;同时核心系统作为核心交易处理系统,需遵循业务逻辑进行改造升级,为银行走进特色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铸建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