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 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学案 鲁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1
1、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法律,尊重权利,增强权利和义务观念,依法正确行使权力,认真履行义务,不做违反法律的是,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能力:能够正确理解法律规范的特殊性、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3、知识: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1、诚信的含义与意义2(阅读教材P82页-P87页,预习完成学习探究部分,划线部分应填上)★★★一、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1、你知道“法律”一词的来源吗?在初一的时候,我们学过那些法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是法律?法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说一说:法律与道德有什么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教材P83页材料,胡长清被判处死刑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教材P85页材料一,为什么说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7、什么是公民的权利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呢?★★★三、知识反馈:本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请你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补充构建成知识结构图1.下列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有()(1)政治权利和自由(2)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自由(3)公民的人事权利、诉讼权利(4)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1)(2)(3) B.(1)(2)(4) C.(1)(3)(4) D.(2)(3)(4)2.下列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有 (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2)在某些条件下,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3)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4)权利和义务是完全相同的.没有区别的A.(1)(2)(3)B.(1)(3)(4)C.(2)(3)(4)D.(1)(2)(3)3.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 )(1)有权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 (2)可采用一切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3)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4)维护正当权益不得采用非法手段A(1)(2)(3) B(1)(2)(4) C(1)(3)(4) D(2)(3)(4)4.有人认为:“公民享有权利,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鲁人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八上3.2《过有尊严的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过有尊严的生活》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尊严的含义,理解尊严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过有尊严的生活。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尊严的含义,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尊严,同时,也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是获得他人尊重的前提。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尊严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开始关注他人对自己的尊重。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侵犯自己尊严的事情,却不知道如何处理。
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既有理论的指导,也有实践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尊严的含义,认识到尊严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如何过有尊严的生活,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尊严。
3.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是获得他人尊重的前提。
四. 教学重难点1.尊严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如何过有尊严的生活,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尊严。
3.尊重他人,是获得他人尊重的前提。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尊严的含义,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尊严。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理解尊重他人,是获得他人尊重的前提。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准备相关的引导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案例,引出尊严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尊严的含义,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尊严。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尊严的含义,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尊严。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巩固所学的内容。
1、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法律,尊重权利,增强权利义务观念,依法正确行使权利2、能力:提高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能力3、知识:理解法律在公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2.公民应怎样依法行使权利,自觉(阅读教材P92页-P96页,预习完成学习探究部分,划线部分应填上)★★★一、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1、阅读教材P92页案例材料, 镇政府的做法根据是什么?这里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法律是怎样规范人们的行为的?你是怎样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3、遇到“非典”的类似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去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二、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4、阅读教材P93页案例材料, 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意愿,续写这个故事,并说明理由。
八年级政治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人格尊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了解政治法律对于保护人格尊严的作用;•能够运用政治法律知识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人格尊严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政治法律对人格尊严的保护。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政治法律知识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组活动的任务和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些有关人格尊严的案例,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什么是人格尊严?•人格尊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何重要性?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详细介绍人格尊严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政治法律对人格尊严的保护。
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政治法律是如何保护人格尊严的,并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案例供参考。
3. 小组活动(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政治法律案例,要求学生讨论、分析和总结该案例中政治法律如何保护人格尊严。
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准备并展示他们的结论。
4. 案例讨论(10分钟)教师带领全班进行案例讨论,每个小组依次介绍他们的结论,并与全班一起讨论,共同总结政治法律在保护人格尊严方面的作用。
5. 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政治法律对人格尊严的保护方式,并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上的学习内容。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查找一种政治法律措施或法律机构,了解它是如何保护人格尊严的,并写一篇短文进行总结。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人格尊严的概念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学会了运用政治法律知识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小组活动和案例讨论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了政治法律在保护人格尊严方面的作用。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政治法律概念较为抽象,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案例和实际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政治法律知识。
第八课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增强维护人格权的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公民人格权的意识。
能力目标:使学生关注自身、关注他人,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和他人的人格权利。
知识目标:了解人格尊严权及具体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明确侵害公民人格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增强学生尊重、保护自己人格的意识,引导学生尊重爱护他人的人格权。
二、自学提纲(▲是重点掌握内容)1.▲请阅读课本101页图文框,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我们周围的类似现象,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小组讨论)2.▲人格尊严的含义既包含的内容是什么?3.青少年应怎么样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友情提示:阅读课本102页第一、二段)4.▲分析课本103页图文框,讨论归纳我们身边是否存在侵犯未成年人的现象,有哪些具体表现?5.▲隐私权的含义及包含的内容6.阅读课本104——105页,说明我们青少年应怎么样维护我们的隐私权。
三、达标测试题1、某摄影爱好者把他人在公园里随地吐痰以及破坏草坪、花卉的行为拍摄下来,将照片寄给报社,报社将这些照片在报纸上刊登出来。
这位摄影爱好者和报社的做法是否合法,他们的行为构成侵权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合法,不构成侵权。
因为这位摄影爱好者和报社的行为并非以营利为目的,也并非出于恶意。
这是有益于社会的行为,不将这样的行为规定为侵权可以保护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或不道德行为作斗争的积极性。
所以,我们发现有违法或不道德的行为想拍照向报社或有关部门反映时就不用担心侵权了。
2、尊重他人隐私,我们应该做到:对同学的日记:对同学的身体和生理缺陷:对同学的家庭生活细节:对同学过去的缺点: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公民的人格尊严,明确了侵犯公民的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的行为都是属于违法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那么,当我们的人格尊严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应该用什么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第二课时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一、我们的人格尊严不容侵犯情境活动一(教材P101页--“读图、感悟”)情境一:我的艺术照怎么在橱窗里?
情境二:为什么某同学诬告我考试作弊?
情境三:为了报复班长,我捏造事实说他有偷盗行为。
说一说:自己身边有类似的现象吗?
议一议:你怎样对待这类事情?
谈一谈: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阅读P102教材内容,思考:
1:什么是人格尊严?
2、人格尊严的具体内容①肖像权②名誉权人格尊严权③荣誉权④姓名权⑤隐私权
3、青少年怎样做到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情境活动二:(读图P103页)议一议:犯罪嫌疑人有人格尊严吗?
任何人,无论其年长还是年幼,聪慧还是愚钝,富裕还是贫穷,也无论其是高官还是平民,是自由人还是在押犯,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
二。
法律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情境活动二:(教材P103页--读图思考讨论)回想:我们身边有过这样的现象吗?
讨论: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还有哪些表现?
1隐私及隐私权的含义2、隐私的具体内容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个人私事:如私生活、社会交往、生活习性;私人领域:如住宅、个人行李、书包、日记、照相簿、通信秘密等。
3、想一想:未成年人有没有隐私权呢?其隐私权受法律保护吗?
情境活动三:(见教材P105页材料)议一议:(1)黄父是否侵犯了儿子的隐私权?
(2)我们应当怎样看待黄父的行为?
阅读P105教材内容,思考:青少年该怎样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呢?
练习:1、某校一学生寝室丢了东西,老师怀疑是本校学生所为,在查无结果的情况下,让同学们投票“选小偷”。
这种做法
()
A、能够迅速有效的解决问题
B、保护了学生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C、是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有效手段
D、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2、李某在购物完毕,准备离开商场时,商场的防盗监测器突然鸣响,商场保安遂强行将李某带入办公室,对其进行搜身。
对此事的看法正确的是()①保安的行为侵犯了李某的人格尊严②保安的做法是为了商场的财产安全和利益③保安侵犯了李某的隐私权④保安应向李某赔礼道歉,李某有权要求商场赔偿损失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用心爱心专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