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学(课堂PPT)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39
【康复课堂】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物理治疗__第一章 功能评定) 上第一篇物理治疗第一章功能评定第一节身体形态评定一、姿势1、定义观察或测量受检者在静止或运动中身体所处空间位置的过程。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影响正常姿势的疾患,包括先天性异常(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肢体残缺或发育不全等)和后天性异常(如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压缩性骨折后等)。
(2)禁忌证:意识障碍,不能独立坐或站。
3、设备与用具目测法无需设备或可以使用摄像机;脊柱测量使用铅垂线;放射学评定需要X线检查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1)目测法:左、右侧面观察有无足弓消失,膝关节屈曲挛缩或过伸,髋关节屈曲挛缩,胸腰椎局部后凸(圆背或驼背),前、后面观察有无脊柱侧屈,双肩是否对称。
1)躯干:观察头部是否前倾、旋转或侧屈,胸廓呼吸是否对称,一侧胸锁关节或肩锁关节是否高于另一侧,胸部有无陷凹、隆凸或桶状胸,有无塌肩凸臀(一侧肩关节低于对侧,对侧髋关节向外侧凸出),脊椎的侧凸和旋转,两侧肩胛骨与脊柱不等距、不等高,翼状肩胛,躯干肌萎缩等。
2)上肢:观察两上肢体位是否一样;一侧上肢是否远离躯干或过度内、外旋;两侧上肢是否等长;有无上肢畸形及肌肉萎缩等。
3)下肢:观察有无扁平足,马蹄足,足内、外翻,膝关节内、外翻,髋过度内、外旋,下肢肌肉萎缩等。
(2)铅垂线测量法:目测法发现姿势异常后可以采取铅垂线测量。
受检者站立位,铅垂线从枕骨隆突的中点下垂,如果铅垂线不经过臀中沟表示有脊柱侧凸,姿势异常但铅垂线经过臀中沟,则表示脊柱侧凸的代偿完全。
(3)放射学评定:对疑有脊柱侧凸的受检者(孕妇除外)可以进行放射学检查。
拍摄直立位第1胸椎到第1骶椎的正、侧位片,在X光片上测量脊柱侧凸的角度,具体测量方法见放射影像学专著。
5、注意事项(1)熟悉人体脊柱和肢体的标准姿势。
(2)评定时在征得受检者同意后,尽量裸露身体、脱去鞋袜、采取自然姿态或动作。
最新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课件-精品课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康复医学基本概念与发展简史•康复医学理论基础•康复医学临床实践•康复医学教育与拓展•康复医学研究与创新01康复医学基本概念与发展简史康复医学是一门研究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预防以及康复临床的医学专业,其目的是促进患者或个体全面康复。
康复医学的定义全面康复、功能康复、系统康复、团队康复以及持续康复。
康复医学的五大原则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康复医学发展简史古代康复治疗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探索和实践各种康复治疗方法和手段,如中国传统的针灸、按摩以及西方的温泉疗法等。
现代康复医学的起源现代康复医学起源于20世纪初,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创伤而发展起来的。
康复医学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初至今,康复医学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康复医学体系。
康复医学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社会老龄化、慢性病增多等问题日益凸显,康复医学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康复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康复医学将朝着多元化、专业化、系统化以及人文关怀的方向发展,同时,康复治疗技术也将不断升级和改进。
康复医学的未来发展02康复医学理论基础功能解剖学包括肌肉、骨骼、神经系统、内脏等器官的功能解剖结构与组成。
生理学基础涉及消化、循环、呼吸、排泄等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功能解剖学与生理学基础研究运动与力学之间的关系及其对骨骼、关节、肌肉等器官的影响。
运动生物力学涉及运动时身体的生理反应与适应,如能量代谢、肌肉收缩等。
运动生理学运动学基础神经发育研究神经系统在胎儿、婴儿、儿童和青少年阶段的发育过程。
感知与认知发育涉及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感知与认知发育,以及智力、情绪等心理因素对康复治疗的影响。
发育学基础03康复医学临床实践康复评定康复评定是康复医学临床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功能评估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
康复评定不仅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残疾程度,还可以为制定康复计划和评价治疗效果提供重要依据。
康复课堂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 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患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及手部肿痛、活动受限或伴有皮色改变。
SHS可以是原发的,也可由不同因素促发,如轻微的周围神经损伤及中枢神经障碍、急性卒中和脊髓损伤,内分泌疾病和心肌梗塞都可引起SHS。
SHS是脑卒中后偏瘫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它通常影响患侧上肢,仅有1/5的病人能够完全恢复以前的活动。
如不予适当治疗,将导致肩、手、指的永久性畸形。
因此,偏瘫病人肩手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治疗过程中的关键之一。
来源︱霁康传媒肩手综合征概述☉SHS是脑卒中后突发出现的肩手肿胀疼痛的继发性并发症;☉其发生率约占脑卒中患者的12.5%-70%;☉常在脑卒中后一至三个月内发生,最早在发病后的第3天;☉发病年龄大多集中在45~78岁;☉疼痛将影响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不予以治疗,将导致永久性手及手指的畸形。
肩手综合征的诊断目前对脑卒中后SHS 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也缺乏特异性和灵敏度均很高的诊断性试验,现阶段SHS的诊断仍主要以临床表现为基础。
需要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精神评定。
目前引用较多的是T epperman等1994年提出的SHS临床诊断标准:➊肩部静止或活动时出现疼痛;➋手和腕部水肿;➌手部血管舒缩功能改变;➍腕、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触痛。
上述肩和手的症状全部出现为临床确定的SHS,若仅有手部症状而肩部不受累或仅出现手部肿胀伴掌指关节和/或腕部触痛为临床可能的SHS。
相关辅助检查:X光片、三相骨扫描、皮温、交感神经性皮肤反应(sympatheticskinrespo-nse,SSR)和红外线远距离热成像。
肩手综合征的分期Ⅰ期◆一般持续时间3~6个月。
◆患者在上肢受伤或疾病之后,肩部发生烧灼性不适感,继之手和手指出现肿胀、疼痛。
有时,仅有手的症状而肩并无改变。
上肢多呈下垂位,随病情发展肩运动范围渐减小、屈指受限疼痛、手及手指被动运动疼痛、手和腕骨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