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10
《医药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医药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二、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医药企业的概念和特征;熟悉医药企业的特点
2 了解医药企业的组织、文化和战略。
3 了解企业管理实务,企业管理实务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管理。
四、教学内容纲要
五、课程教材
教科书:朱文涛,医药企业管理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年参考书:宁德斌,医药企业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8年
六、考核方式
考察
七、其他说明
无
执笔人:审核人:审定人:。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教学大纲课程内容简介:系统阐述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反映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科学的发展趋势,介绍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
全书共计十五章,主要内容有:导论、农业经营制度与经营组织、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业公司组织与管理、农业企业经营战略决策、农业企业产品决策与投资决策、农业企业要素管理、农业企业生产组织与管理、食品安全与农业企业产品质量控制、农业企业环境管理、农业企业营销管理、农业企业财务管理、农业企业国际化经营以及发达国家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简介等。
使用教材:王钊主编:《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004年课时安排:总共42学时第一章导论(课堂教学/3学时)第二章农业经营制度与经营组织(课堂教学/4学时)第三章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课堂教学/3学时)第四章农业产业化组织与运行(课堂教学/3学时)第五章农业公司组织与管理(课堂教学/3学时)第六章农业企业经营战略决策(课堂教学/3学时)第七章农业企业产品决策与投资决策(课堂教学/3学时)第八章农业企业要素管理(实践调查/3学时)第九章农业企业生产组织与管理(实践教学/4学时)第十章食品安全与农业企业产品质量控制(课堂教学/2学时)第十一章农业企业环境管理(课堂教学/2学时)第十二章农业企业营销管理(课堂教学/2学时)第十三章农业企业财务管理(实践调查/3学时)第十四章农业企业国际化经营(案例讨论/2学时)第十五章发达国家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简介(课堂教学/2学时)第一章导论教学目标:理解农业的属性和特征;明确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内涵;把握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与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农业的属性和特征;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难点: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内涵教学内容:第一节农业的属性第二节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概念第三节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内容与方法思考题:1.农业产业的属性与特征?2.如何理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3.什么是农业企业?农业企业具有哪些特征?参考书目:1. 李成贵.中国农业政策——理论框架与应用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 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朱道华.农业经济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第二章农业经营制度与经营组织教学目标:理解农业经营制度、农业经营组织的内涵;了解农业经营制度、农业经营组织的变迁历程;掌握农业基本经营制度。
《企业经营与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是为工程造价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同时,通过引入大量国内外企业管理中的相关案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企业管理相关内容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另外,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来帮助他们对国内外企业管理实际和现状的了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与技能,也有助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也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应达到以下的要求:立足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对管理人员岗位需求分析,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在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原则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企业经营与管理理论、方法与技能,熟悉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初步正确地运用企业经营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胜任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工作。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现代企业与企业组织 4学时本任务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企业的基本特征、企业类型的选择,企业组织机构的各种类型。
懂得企业注册登记的法律程序,掌握企业注册登记的法律要求和程序,明确企业的设立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逻辑起点,能运用企业设立的基本知识,合理选择企业类型,并按照合法的程序和要求注册登记,开办企业。
教学重点和难点:企业的基本特征,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设立与登记.任务主要内容:第一节现代企业及其基本特征一、现代企业概念二、现代企业特征三、现代企业基本类型第二节现代企业制度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二、现代企业制度特征三、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内容四、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形式第三节企业设立与登记一、企业设立的基本条件与程序二、企业登记、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与登记,股份公司的设立与登记三、企业的变更与终止第四节企业组织机构一、企业组织机构的类型二、企业组织机构特点三、企业组织机构适合对象.第二章现代企业管理概论 2学时本任务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新三论”的管理方法,了解现代企业管理的共性和特性以及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手段。
《企业管理》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企业管理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3. 学时:644. 学分:45.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等相关专业6.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提高学生的企业管理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企业管理概述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企业管理的主要任务和目标2. 企业组织与管理体制企业组织结构及其类型企业管理体制的内涵与特征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3. 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的含义与类型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与方法企业战略规划与实施4.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与目标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员工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与人力资源激励5. 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市场与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分析市场营销策略与组合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对企业管理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企业案例,使学生了解企业管理实际操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情景模拟法:设置模拟企业管理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企业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企业管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占总评的3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企业管理教材。
2. 辅助材料:包括企业案例、管理工具与方法等。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管理资讯。
4. 实践基地:建立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企业管理实践的机会。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分配:企业管理概述:8课时企业组织与管理体制:8课时企业战略管理:10课时人力资源管理:12课时企业市场营销管理:10课时2. 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每周安排2课时。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企业战略管理英文名称:Strategic Management课程编号:2414266开课专业:信息科学与管理开课学期:第6期学分/周学时:3/3课程类型:专业方向任选课2.课程性质(本课程在该专业的地位作用)《企业战略管理》是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
战略管理是当今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
它不仅在企业管理理论中占有显赫的地位,而且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价值。
企业战略管理是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局和未来发展出发来研究有关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被视为最高层次的管理学科。
由于战略管理在实践中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因此,战略管理课程业已成为管理类专业的重要支撑点之一。
3.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战略分析和选择的基本工具,从而培育学生的战略制定和实施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战略”、“战略管理”、“宏观环境”、“产业环境”、“内部环境”、“战略集团”、“市场信号”、“企业使命”、“资源规划与配置”、“战略与组织结构”、“领导与战略”、“战略控制”、“五力模型分析”、“BCG矩阵”等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了解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泰勒、法约尔、安索夫、波特、哈默等)及主要理论和贡献,熟悉战略管理中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评价和战略实施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方法,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应能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具体问题,并初步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4.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教材体系特点及具体要求由于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是建立在企业整体、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管理,需要具有管理基本理论和职能管理的相关知识,因此,《管理学》课程是企业战略管理最为重要的先行课程,其他专门的职能管理课程如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等可安排同一学期或后续学期开设,这样不仅保证了企业战略管理学习的基础性,同时也保证其学习的延续性。
《企业战略管理》教学大纲(Business Strategy Management 092003)一、前言1.课程性质企业战略管理是管理学科一个新的重要分支,它是体现企业全面性、长远性和方向性的管理理论。
它是一门年轻的边缘学科,涉及到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很多领域。
许多企业管理课程只是涉及企业系统的某一个子系统,如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而战略管理这一门课却是站在更高、更全面的角度研究问题。
1996年,国家教委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就曾将战略管理列为管理类各专业培养计划的十三门主干课程之一,建议各管理学院能为本科生开出这门课程。
可见,这门课程已是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2.教学目的对我国企业来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许多企业管理者开始用战略管理的理念、思想和方法等来管理企业,以避免企业发生重大决策失误和破产倒闭。
大学管理类各专业作为培养未来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的摇篮,必须将战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传授给学生。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企业生存的环境进行分析、对企业中错综复杂的问题能进行正确的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发展。
3.使用对象《企业战略管理》教学大纲的使用对象为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的本科生。
4.基本教学要求《企业战略管理》是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生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战略管理的结构性方法以及各门专业课知识的综合运用,具备战略管理的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和应变能力,为解决企业实际战略问题奠定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并查阅指定的参考资料,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
5.要求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等。
二、教学容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管理学科,本课程在体系设计和容取舍上,更多地考虑了学生将来从事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并兼顾该学科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企业战略管理教学大纲一、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战略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为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如何建立和维持企业目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的问题;它主要从战略内容和战略过程两个方面对战略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战略内容方面分别从公司战略、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三个层次入手,探讨不同层次的战略可供选择的战略类型;战略过程则将战略管理的全过程分解为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三个主要环节,并分别探讨战略管理每一环节的主要任务及其基本方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战略管理在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战略管理是工商管理各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也是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的基础课程;该门课是对企业管理学、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学、财务管理学和会计学等专业知识的综合和提高,比较全面的掌握上述各门专业课程是学好该门课程的基本前提;二教学目的1、掌握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3、提高学生从全局、长远、动态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时数54学时四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取讲授方式进行教学,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适当组织课堂讨论、实地参观、调研等形式;五面向专业本课程主要面向工商管理及其它相关专业本科生讲授,具体专业涉及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审计、财务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投资分析等;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企业战略管理概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向学生介绍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并通过这些基本概念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战略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研究方法,要求学生对战略和战略管理概念形成一个全方位、综合性的认识;二教学内容1、教学要点:战略战略管理战略管理过程2、教学难点:战略的概念明茨伯格战略“5P”3、教学重点:战略的概念明茨伯格战略“5P”第一节企业战略概述一、中外战略思想溯源二、企业战略的概念与内涵1、明茨伯格战略5P2、其他关于战略的概念1战略是一种意象 2战略是一种选择3战略是一种革命 4战略是一种过程三、企业战略与相关概念的辨析1、战略与战术2、战略与规划、计划第二节企业战略管理概述一、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与内涵二、企业战略管理听基本问题1、我是谁2、到哪儿去3、如何去三、企业战略管理的作用1、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2、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3、确立管理的主题4、增强企业凝聚力5、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四、企业战略管理的特征第三节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与方法一、企业战略管理过程1、战略分析2、战略制定与选择3、战略实施与控制二、企业战略管理的学科特点三、战略管理的研究和学习方法1、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方法与模式1案例研究方法论 2产业经济研究3前馈型与反馈型 4学习控制型2、企业战略管理的学习方法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讲授四教学时数4学时第二章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史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战略管理理论学派在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方面的差别,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了解不同战略管理流派的优缺点,并从中领悟战略管理的视角与方法;二教学内容1、教学要点: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核心能力学派、战略资源学派的主要思想2、教学难点:各种学派的贡献与不足3、教学重点:定位学派的主要思想第一节早期战略管理思想阶段1、20世纪初法约尔对计划职能的重视2、1934年康芒期在气度经济学中首次提出“战略要素”3、1938年巴纳德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首次将战略概念引入管理理论4、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戈登与豪厄尔提出开设“经营政策”的建议第二节古典战略理论阶段一、古典战略理论阶段理论发展概况1、20世纪60年代钱德勒战略与结构2、1965年安索夫企业战略3、1971年安德鲁斯公司战略思想二、十大管理学派简介1、设计学派2、计划学派3、定位学派4、企业家学派5、认知学派6、学习学派7、权力学派8、文化学派9、环境学派10、结构学派三、综合评价第三节竞争战略理论阶段一、行业结构学派二、核心能力学派三、战略资源学派第四节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前沿与展望略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讲授四教学时数4学时第三章战略管理者与战略思维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主要探讨战略管理的结构性要素和主体性要素,使学生了解战略管理者的构成以及如何真培养战略思维能力;二教学内容1、教学要点:公司治理、战略管理者、战略思维2、教学难点:公司治理1、教学重点:战略管理者第一节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者一、公司治理概述1、公司治理的概念2、公司治理的主要模式二、公司治理与企业战略管理的联系1、影响战略管理者在战略管理中的角色2、影响战略制定3、影响战略选择过程的监督4、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第二节企业战略管理者一、公司层战略管理者1、董事会2、企业经理层3、战略管理部门及战略规划人员二、业务层战略管理者三、运营层战略管理者四、战略管理参与者1、企业员工2、非正式组织领导五、企业战略管理方式与战略管理者的观念类型1、自由企业家式管理2、合作式管理3、混乱管理4、木偶式管理第三节企业家战略思维一、战略思维的概述1、战略思维的概念2、战略思维的基本原则二、战略思维的基本内容1、系统性思维2、超前性思维3、创造性思维4、动态性思维三、直觉思维、分析思维与战略思维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讲授四教学时数4学时第四章宏观环境分析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讲解企业外部宏观环境分析的基本框架和方法,要求学生通过本章学习,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企业外部宏观环境进行系统分析;二教学内容1、教学要点:政治、经济、科技环境分析2、教学难点:政治环境分析3、教学重点:经济环境分析第一节政治环境分析一、国内政治环境分析1、政治形势分析2、政治公有制分析3、法律环境分析4、执政党路线方针与政策分析5、政府职能与行为分析二、国际政治环境分析1、国际政治局势分析2、大国战略与国际关系分析3、国际法律环境分析4、目标国国内政治环境分析5、国际政治风险评估第二节经济环境分析一、宏观经济总体分析1、经济发展阶段分析2、经济规模与发展水平分析3、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二、社会经济结构分析1、产业结构分析2、所有制结构分析3、地区结构分析4、消费结构分析三、经济体制分析四、资本市场分析五、人力资源市场分析六、自然资源与环境分析七、社会资源分析第三节社会文化环境分析一、人口环境分析1、人口总体分析2、人口结构分析二、文化环境分析三、社会环境分析第四节科技环境分析一、社会科技水平分析1、科技研究领域分析2、科技成果结构与水平分析3、科研发展重点方向分析4、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状况分析二、社会科技力量分析1、科研力量构成分析2、科研机构分布与水平分析三、国家科技体制与科技政策分析1、科技体制2、科技政策四、产业科技状况与发展动态分析1、基础科技理论2、核心关键技术3、应用技术与专利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讲授四教学时数6学时第五章行业与市场环境分析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从中观环境的角度进行环境分析,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从行业与市场两个角度出发,通过系统分析发现企业面临的机会与威胁;1、教学要点:行业分析、市场分析2、教学难点: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模型3、教学重点: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模型二教学内容第一节行业分析一、行业总体分析1、行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分析2、行业特性分析3、行业经营特征与成功关键因素分析4、行业吸引力分析5、影响行业兴衰的主要因素分析6、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二、行业生命周期分析1、导入期2、成长期3、成熟期4、衰退期三、行业竞争结构分析1、产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竞争强度分析2、新进入企业的潜在进入威胁分析3、供应商分析4、买方分析5、替代产品分析四、行业内部结构分析第二节市场分析一、市场供求分析二、市场细分分析1、决定细分基础2、选择细分标准和对应的判别权数3、进行细分排队4、归并细分市场要求5、选择细分市场和差别化三、顾客分析1、消费者心理与偏好分析2、消费者行为分析3、生产者购买行为分析第三节竞争者分析一、竞争者识别二、主要竞争者战略分析1、主要竞争者目标分析2、主要竞争者假设分析3、主要竞争者目前战略分析4、主要竞争者潜在能力分析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讲授四教学时数6学时第六章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的主要方法;通过本章学习,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的思路与方法,能够正确发现和评价企业的优势与劣势;二教学内容1、教学要点:企业资源分析、企业能力分析、企业文化分析2、教学难点:企业文化分析3、教学重点:价值链分析法、第一节企业资源分析一、企业有形资源分析二、企业无形资源分析三、企业人力资源分析四、企业资源的竞争价值分析第二节企业能力分析一、基本能力分析1、筹措供应能力分析2、生产制造能力分析3、营销服务能力分析4、研究开发能力分析二、价值链分析1、基本活动2、辅助活动3、价值链系统分析三、核心能力分析1、核心能力的涵义2、核心能力的确认3、核心能力的评价标准第三节企业经营现状分析略第四节企业文化分析一、企业文化理论简介1、企业文化的内涵2、企业文化的成因3、企业文化的类型4、企业文化的作用二、企业文化层次分析1、物质层2、制度制3、精神层三、企业文化要素分析1、环境2、价值观3、英雄4、典礼及仪式5、文化网络四、企业文化分析方法1、研究企业领导人的价值观2、观察企业如何处理与外部的关系3、深入细致地进行企业内部调研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讲授四教学时数5学时第七章战略制定与选择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企业目标、企业战略的基本结构,掌握企业制定与选择三个阶段的各种工具,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术与方法进行战略制定与选择;二教学内容1、教学要点:目标体系、战略体系、内部因素评价矩阵、外部因素评价矩阵、SWOT矩阵、SPACE矩阵、BCG矩阵、IE矩阵2、教学难点:SPACE矩阵3、教学重点:SWOT矩阵、BCG矩阵第一节企业战略系统的构成一、企业战略目标体系1、企业使命:概念、意义、内容、表述规范2、企业愿景:概念、内容、意义、形成3、企业目标:原则、内容、维度二、企业战略体系1、公司层战略的内容:确定公司业务组合、制定资源分配政策、建立战略控制机制2、业务层战略内容:确定业务单元在企业整体经营格局中的地位、确定业务活动的范围、寻求建立竞争优势的途径、配置资源3、职能战略内容与层次第二节企业战略制定一、信息输入阶段1、外部因素评价矩阵2、内部因素评价矩阵二、信息匹配阶段1、SWOT矩阵2、SPACE矩阵3、BCG矩阵4、IE矩阵第三节企业战略决策一、定量战略计划矩阵二、正确认识和运用战略方法三、战略决策的影响因素1、决策者的个性、认知和思维方式2、企业过去的战略3、企业中的权力关系4、中层管理人员和职能人员的影响5、时间因素的制约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讲授四教学时数5学时第八章战略实施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向学生介绍战略实施过程中具有共性的重大问题;学生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应该正确认识组织、领导、文化与战略的关系及其对战略实施的重大影响,并能从战略的角度出发调整企业组织、领导、文化;二教学内容1、教学要点:战略与组织、领导、文化的互动关系2、教学难点:战略计划3、教学重点:战略实施与领导第一节战略计划与实施一、战略计划1、战略计划的概念2、战略计划的作用3、战略计划的内容4、制定战略计划的工作方式二、战略实施1、战略实施与战略制定的关系2、战略实施的基本原则3、战略实施的模式4、战略实施的阶段第二节战略实施与组织结构一、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1、战略与组织结构关系的初评研究2、组织结构与战略的逻辑关系二、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关键因素1、企业规模与发展阶段2、生产技术特点3、环境特点4、经济和社会文化因素5、市场分工和技术分工水平6、主要管理要素的适应性第三节战略实施中的领导与文化一、战略实施中的领导问题1、战略实施中的领导职能2、领导战略实施的关键问题3、战略实施中的领导方法二、企业文化与战略实施1、企业文化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作用2、培育支持战略的企业文化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讲授四教学时数4学时第九章总体战略的实施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企业总体战略的类型、每种类型的战略优缺点及实施条件和要点,增强战略决策能力和战略执行能力;二教学内容1、教学要点:增长型战略、紧缩型战略2、教学难点:多元化战略3、教学重点:增长型战略第一节增长型战略一、按照增长方式划分的增长型战略1、集约型增长战略:概念、前提条件;集约型战略的实现形式;集约型战略的优级缺点2、一体化增长战略:一体化增长战略的类型;一体化增长战略的理论基础及优缺点3、多样化增长战略:多样化增长战略的类型;多样化增长战略的理论依据;实现多样化增长战略利益与风险4、国际化增长战略:国际化增长战略的类型;国际化战略的动因;国际化增长战略的模式;国际化增长战略的风险及风险规避二、按照增长途径划分的增长型战略1、自我扩张战略2、并购战略3、合资与合作战略4、联盟战略第二节维持型战略一、维持型战略的概念二、维持型战略的分类1、按防御方式划分2、按偏离战略起点的程度划分3、按照实施维持型战略的动因和表现划分三、维持型战略的通用条件四、维持型战略优缺点第三节紧缩型战略一、紧缩型战略的内涵二、紧缩型战略的类型径1、公司转变战略2、业务转向战略3、业务重组战略4、剥离清算战略三、紧缩型战略的优缺点四、实施紧缩型战略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讲授四教学学时6学时第十章业务战略的实施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向学生介绍竞争战略的基本类型,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竞争战略的理论根据、适用条件、优势与劣势,以及选择竞争战略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二教学内容1、教学要点: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2、教学难点:集中化战略3、教学重点: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第一节成本依靠战略一、成本依靠战略概述1、成本领先战略的含义2、成本领先战略的特性3、成本领先战略的作用二、成本领先战略的基本思想和目标层次1、成本领先战略的基本思想2、成本领先战略的目标层次三、成本领先战略的影响因素及适用条件四、成本领先战略的风险及认识误区五、成本领先战略的方法体系六、成本领先战略的实现途径第二节差异化战略一、差异化战略概述1、差异化战略含义及实质2、差异化战略的作用二、差异化战略的基础1、企业经营资源的异质性2、消费者需求偏好的异质性三、差异化战略实施的影响因素及适用条件1、差异化战略实施的影响因素2、差异化战略适用条件四、差异化战略的战略风险五、差异化战略的实施原则与成功关键1、差异化战略的实施原则2、差异化战略成功的关键六、差异化战略的实现途径1、产品差异化2、品牌差异化3、服务差异化4、渠道差异化第三节集中化战略一、集中化战略的含义二、集中化战略的适用条件三、实施集中化战略的战略利益四、实施集中化战略的战略风险五、集中化战略的实施步骤第四节业务战略的选择一、业务战略选择考虑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2、生产与营销能力3、产品与行业生命周期4、产品类别二、业务战略选择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三种战略只能选择其一2、不可选取中庸战略三、现代生产模式下的业务战略选择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讲授四教学学时6学时第十一章职能战略的实施略第十二章战略控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战略控制方法,培养一定的战略执行力;二教学内容1、教学要点:战略控制设计、战略控制方法2、教学难点:平衡记分卡3、教学重点:平衡记分卡第一节战略控制概述一、控制的概念二、战略控制的内涵三、影响战略控制的因素和趋势1、更加重视顾客满意CS的改进2、日益重视关于关系的管理3、更加重视业务整合和流程再造BPR4、更加重视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5、更加重视权势架构及其影响6、更加重视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四、战略控制方式的分类1、按照控制时点的分类2、根据控制主体状态的分类3、按照战略控制目的进行分类五、战略控制的基本特征1、适宜性2、可行性3、可接受性4、整体与局部利益、长期与短期利益的不一致性5、弹性和伸缩性第二节战略控制过程、设计与评价一、战略控制过程1、收集战略信息2、确定控制标准3.配置控制资源4、进行战略评审5、实施纠正措施6、战略控制反馈二、战略控制设计1、了解战略控制的影响因素2、选择适宜的控制方式3、战略控制系统设计4、战略控制设计与反馈三、战略控制评价1、战略实施失效2、战略控制评价3、战略评价方法第三节战略控制方法一、预算控制二、审计控制1、内部控制的含义2、了解与记录内部控制3、记录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对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价4、内部控制测试5、内部控制评价6、管理建议书三、审核控制1、审核的基本概念2、审核的三大原则3、审核策划4、内部审核实施四、人力资源控制1、利克特的“方法4”2、绩效评价五、平衡计分卡1、平衡计分卡的构成2、战略图3、平衡计分卡的指标体系4、平衡计分卡控制体系设计三教学方法与形式讲授四教学学时4 学时三、考核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本课程主要采用以下的方式:1、平时参与包括上课出勤、发言及案例分析、讨论、作业、实践调研报告等 10%2、其中考核20%3、期末考试 70%四、教材选用1、贾旭东: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是使学生正确理解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其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汽车维修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
二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好学上进、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二、课程设置说明《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为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开僻了另一片天地,由于现代汽车维修企业具有服务性工业企业的特征,企业规模越大、人员越多,就越需要企业管理,毕竟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
为此,在有关汽车维修专业开设了《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这门课,目的是为了在培养更多“懂管理的技术维修人员”的同时也培养更多“懂维修技术的管理人员。
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属于专业基础课,为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适用于高职高专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了解、掌握维修企业管理知识。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64 学时)(一)教学内容模块一汽车维修业务概述课题一汽车维修行业现状及发展一、汽车维修行业现状二、汽车维修企业分类三、汽车维修行业发展趋势课题二汽车维修企业一、开业条件的制定二、汽车维修企业开业条件三、汽车维修企业开业办事程序四、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机构业务实训汽车维修企业认识模块二汽车维修运作管理及软件课题一汽车维修生产运作管理一、汽车维修业务内容与流程二、预约服务三、维修接待服务四、调度与维修作业五、维修质量控制六、交车服务七、跟踪回访服务课题二汽车维修管理软件一、运华天地汽车4S 服务站管理软件的特点二、运华天地汽车4S 服务站管理软件的基本组成三、运华天地汽车4S 服务站管理软件的基本功能业务实训汽车维修运作流程模拟模块三汽车维修技术管理课题一汽车维护技术管理一、汽车维护制度二、汽车维护工艺课题二汽车修理技术管理一、汽车修理制度二、汽车修理工艺课题三汽车维修质量管理一、汽车维修技术检验二、汽车维修技术指标三、汽车维修质量控制。
The Syllabus of ERM Course企业风险管理教学大纲钟宁晖 (PhD,ASA,MAAA)说明:本大纲系参考美国伊利诺大学厄巴拉香槟分校商学院史蒂芬.达尔希教授开设的《企业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or ERM)课程大纲编写,并根据本人实践经验和我国国情,加强了案例分析,操作实例和失败反例分析。
考虑到选课同学的专业背景和实际需要,本课程加强了学科背景和基本原理的介绍,简化了数学模型和数据分析内容。
课程中的实例和练习,多取材自英特网和美国精算教材,未一一标明。
基本教材:James Lam: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om Incentives to Controls, John Wiley & Sons, 2003其余附加阅读材料见各章节说明。
Course Objective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ERM) i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asic risk management principles to all risks facing an organization. ERM integrates hazard, financial, strategic and operational risks under a single framework. ERM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issue partly as the result of the 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 that puts greater responsibility o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for managing all an organization’s risks. Although the initial focus of ERM was as a method for avoiding the derivative disasters that occurred for many firms, ERM is now developing into a tool that can be used to optimize firm value. Risks are divided into core risks, which a firm should have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coping with, and non-core risks, which can more effectively be transferred or hedged. This course will present the legal and regulatory environment that sets the stage for ERM, cover the technical tools used in risk analysis, examine data integration processes and show how risk measures relate to strategic and tactical business decisions.This course will consist of three components, organizational issues, risk analytics and a case study. The organizational issues component will cover structural and behavioral concerns. The risk analytics component will address how risk can be measured. The case study will demonstrate how a particular organization is incorporating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to their operations.课程目标:国资委印发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指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关系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旅游企业战略管理》教学大纲编写说明旅游企业战略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限选课程。
主要研究和介绍旅游企业从全局和战略角度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旅游企业战略管理突破了以往的旅游管理理论发展中只反映旅游企业某一职能管理的局限性,充分反映企业全面的、战略性的和方向性的整合性管理。
旅游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有助于学生了解旅游企业的战略规划、经营的概念和方法,更好地从事旅游企业的管理。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旅游企业战略”、“旅游企业战略管理”、“旅游企业总体战略”等基本概念以及“旅游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旅游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旅游企业竞争战略”等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熟悉旅游企业战略管理中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评价和战略实施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方法;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应能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旅游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具体问题,并初步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课程建议学时数为:36学时课时分配表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安排第一章旅游企业战略管理概述一、企业战略的产生及作用二、旅游企业战略的概念、层次与网络三、旅游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与过程4第二章旅游企业经营环境分析一、旅游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二、旅游企业内部条件分析4第三章旅游企业经营环境分析一、旅游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过程二、旅游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三、旅游企业战略管理信息系统4第四章旅游企业总体经营战略一、旅游企业发展战略二、稳定战略、紧缩战略及混合战略三、旅游企业的产品——市场发展战略4第五章旅游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一、旅游企业目标市场战略二、旅游企业营销组合战略三、旅游企业形象战略4第六章旅游企业竞争战略一、基于资源和能力的旅游企业竞争战略二、竞争者与旅游企业竞争环境的结构化分析三、旅游企业基本竞争战略四、向成熟型产业转化过程中的我国饭店的企业竞争战略4第七章旅游企业财务与资本经营战略一、旅游企业财务战略概述二、旅游企业资本经营战略三、我国饭店企业资产重组研究四、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现状分析4第八章旅游企业组织与人力资源战略一、旅游企业组织战略二、旅游企业人力资源战略4第九章旅游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与控制一、旅游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二、旅游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影响因素三、旅游企业经营战略的控制2第十章旅游企业集团的经营战略一、企业集团一般理论与旅游企业集团的经营战略二、国外饭店集团的组织形式三、国外饭店集团的经营战略四、我国饭店集团的发展与经营战略2目录第一章旅游企业战略管理概述第一节企业战略的产生及作用第二节旅游企业战略的概念、层次与网络第三节旅游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与过程第二章旅游企业经营环境分析第一节企业战略的产生及作用第二节旅游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第三章旅游企业经营环境分析第一节旅游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过程第二节旅游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第三节旅游企业战略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章旅游企业总体经营战略第一节旅游企业发展战略第二节稳定战略、紧缩战略及混合战略第三节旅游企业的产品——市场发展战略第五章旅游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第一节旅游企业目标市场战略第二节旅游企业营销组合战略第三节旅游企业形象战略第六章旅游企业竞争战略第一节基于资源和能力的旅游企业竞争战略第二节竞争者与旅游企业竞争环境的结构化分析第三节旅游企业基本竞争战略第四节向成熟型产业转化过程中的我国饭店的企业竞争战略第七章旅游企业财务与资本经营战略第一节旅游企业财务战略概述第二节旅游企业资本经营战略第三节我国饭店企业资产重组研究第四节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现状分析第八章旅游企业组织与人力资源战略第一节旅游企业组织战略第二节旅游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第九章旅游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与控制第一节旅游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第二节旅游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影响因素第三节旅游企业经营战略的控制第十章旅游企业集团的经营战略第一节企业集团一般理论与旅游企业集团的经营战略第二节国外饭店集团的组织形式第三节国外饭店集团的经营战略第四节我国饭店集团的发展与经营战略第一章旅游企业战略管理概述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旅游企业战略管理的框架和理论体系,基本形成“旅游企业战略管理”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在加强对旅游企业战略管理基本概念学习的基础上,从战略管理的理论发展历史、管理内容、管理主体、管理职能、管理过程及本质上理解战略管理是企业的最高层次的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以增进旅游企业战略管理区别于各项职能管理的理解,为后面的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企业数字化管理教学大纲企业数字化管理教学大纲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企业数字化管理专业,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大纲。
本文将探讨企业数字化管理教学大纲的重要性以及其内容。
一、引言企业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工具来优化企业运营和管理的过程。
在当今信息时代,企业数字化管理不仅仅是提高效率的手段,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因此,制定一份全面而系统的教学大纲对于培养具备数字化管理能力的人才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的第一部分应该明确教学目标。
企业数字化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熟悉数字化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案例,能够分析和解决数字化管理中的问题,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第二部分应该详细列出各门课程的内容和学时安排。
例如,应该包括以下课程:1. 企业数字化管理概论:介绍企业数字化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探讨数字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2. 信息技术基础:介绍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包括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
3. 数据管理与分析:讲解数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利用数据的能力。
4. 电子商务与数字营销:介绍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探讨数字营销的策略和实践。
5. 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和挑战。
6. 项目管理与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能够在数字化管理项目中发挥作用。
四、教学方法教学大纲的第三部分应该明确教学方法。
由于企业数字化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教学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团队项目、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评估方式教学大纲的最后一部分应该明确评估方式。
(企业管理)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企业治理》是一门充满丰富内涵和勃勃生机的综合性学科。
美国闻名治理大师杜拉克指出,现在差不多进入了一个企业治理的新时代。
开设《企业治理》这门课,其目的确实是让学员通过学习掌握现代企业治理的差不多概念、差不多理论、差不多技术与操作,了解企业治理理论的最新进展动态,学会用新的治理理念、方法指导实践,研究探究企业在改革与进展实践中的相关问题,提高独立分析、研究治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材选用李亚民主编的《企业治理》2017年版,依照学员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与课时安排,与相关学科产生交叉的内容不再赘述。
《企业治理》共设置六讲,内容如下。
第一讲企业与企业经营环境分析学习目标:明确现代企业的含义及性质,同时深层次理解企业的经营目标;掌握企业分类中不同企业组织形式的特点;明确企业的创立过程、创业要素的构成及作用;了解现代企业的法律形式,掌握现代企业的运行机制及实质;了解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特征和形式。
【一】现代企业〔一〕现代企业的概念1、概念企业是为满足社会需要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风险、实行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企业的概念包括以下四层含义:第一,企业是经济组织第二,企业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第三,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与经营风险第四,企业必须是法人2、企业制度的种类由于财产组织形态的不同,契约各方的权利、责任、义务等必定不同,从而构成了不同的企业制度。
在市场经济几百年的进展过程中,要紧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制度,即业主制企业制度、合伙制企业制度和公司制企业制度。
〔二〕现代企业的特征1、具有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度2、采纳现代大生产方式3、从事大规模产销活动〔三〕企业的目标第一,猎取利润1、利润最大化2、股东财富最大化3、企业价值最大化第二,满足社会需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第三,满足社会需要和利润的关系【二】企业的法律形式〔一〕业主制企业〔二〕合伙制企业〔三〕公司制企业1、无限责任公司2、有限责任公司3、股份有限公司4、两合公司5、企业集团6、跨国公司【三】现代企业制度〔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及特征1、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要紧形态,以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治理科学为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从法律上讲,现代企业要紧是法人企业而非自然人企业。
2、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差不多内容【四】企业经营环境分析〔一〕企业与环境的关系1、企业对环境的适应2、企业对环境的操纵〔二〕企业宏观环境分析1、政治与法律环境2、社会与文化环境3、经济与物质环境4、技术与产业结构环境5、全球化环境〔三〕企业微观环境分析1、市场与顾客分析2、行业与竞争者分析3、技术与供给因素分析思考题:1、什么是现代企业2、简述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3、简述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
4、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如何。
5、企业宏观环境分析包含那些内容。
6、企业什么原因要进行微观环境分析。
7、企业环境的特征及分类如何。
8、如何理解波特模型。
第二讲企业经营战略与决策学习目标:明确企业经营战略的含义及目标,明确企业经营决策的含义及在治理中的地位,掌握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和进展的新趋势;了解决策制定的过程和要求,了解企业战略的分类,明确企业如何依照自身情况进行经营战略选择;掌握如何进行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和操纵,并对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有所了解。
掌握各种具体的定量决策方法的原理,重点掌握确定性决策和风险型决策的定量方法,能够运用各种决策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一】企业经营战略概述〔一〕企业经营战略的含义和特征1、企业经营战略的含义2、企业经营战略的特征〔二〕企业战略的新特点和新趋势1、现代企业经营战略的特点〔1〕战略空间的扩大〔2〕战略因素的多方向交叉〔3〕环境不连续变化的增加〔4〕人才、信息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因素2、现代企业经营战略的新趋势〔1〕制定企业战略期的延展和竞争空间的扩展〔2〕企业战略具有高度的弹性〔3〕由企业或企业联盟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成为参与竞争的要紧形式〔4〕制定战略的主体趋于多元化〔5〕事业构成的多元化〔6〕战略的制定从基于产品或服务的竞争,演变为在此基础上的标准与规那么的竞争〔7〕战略理论研究的视角趋于多元化〔8〕主动实施撤退战略〔9〕组织能力开发是现代企业战略的核心【二】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一〕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1、战略思想2、战略目标3、战略方针4、战略重点5、战略对策〔二〕企业经营战略体系1、总体战略2、职能战略【三】企业战略的制定〔一〕一般的竞争战略1、成本领先战略2、差异化战略3、集中化战略〔二〕不同行业的经营战略1、新兴行业的经营战略2、成熟行业的经营战略3、衰退行业的经营战略〔三〕不同行业地位的战略1、位次战略2、行业领导者的战略【四】企业经营决策的内涵〔一〕企业经营决策的概念〔二〕现代企业经营决策的内容〔三〕现代企业经营决策的类型1、按决策层次划分2、按决策重复出现的程度划分3、按决策问题所处的环境条件划分4、按参与决策者的人数划分【五】企业经营决策的原那么与程序〔一〕决策应遵循的原那么1、系统原那么2、优化原那么3、信息原那么4、环境原那么5、可行原那么6、动态原那么7、民主原那么8、创新原那么〔二〕决策的程序1、问题的识别2、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3、评估方案4、选择方案六、企业经营决策的方法〔一〕定性决策法〔二〕定量决策法思考题:1、什么是企业一般性竞争战略?2、企业战略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有哪些?3、如何理解防备战略?4、简述如何针对企业各种条件选择合适的经营战略。
5、决策包括哪些程序。
6、如何理解决策中的理性问题。
7、什么是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第三讲企业文化建设学习目标:了解企业文化的形成与进展,掌握企业文化的差不多内涵与特征,尤其是对企业文化的差不多功能要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掌握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差不多原那么和程序。
【一】企业文化概述〔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进展〔二〕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特征1、企业文化的概念2、企业文化的特征〔三〕企业文化的内容与功能1、企业文化的内容2、企业文化的功能【二】企业文化的变革〔一〕企业文化变革的缘故1、企业文化变革的外在缘故2、企业文化变革的内在缘故〔二〕企业文化变革的时机1、有严峻危机出现2、领导班子换人3、企业兼并、重组4、企业股份制改造〔三〕企业文化变革的内容1、企业价值观的变革2、企业制度和风俗的变革3、企业标志等物质层的变化〔四〕企业文化变革的障碍1、个体适应2、职员对风险的规避3、固有的价值观念4、对变革结果的怀疑5、部分领导者的反对6、文化障碍〔五〕企业文化的进展趋势1、从等级化转向平等化2、由分裂状态转向结合状态3、由独立状态转向互为依靠状态4、由竞争状态转向调整合作状态5、从经验处事方式向勇于开拓的处事方式转化【三】CIS战略〔一〕CIS的概念及起源1、CIS的概念2、CIS的起源〔二〕CIS战略的构成要素1、MI2、BI3、VI4、三要素的关系〔三〕CIS的功能1、提高企业的知名度2、增强企业治理3、提高企业应变能力4、增强企业对职员的凝聚力5、增强企业形象的传播效率6、形成和发挥企业理念与文化的作用力思考题:1、企业文化的概念、特点及包括的要素是什么?2、企业文化包含哪些内容?3、塑造企业文化应遵循哪些原那么?4、简述企业文化变革的必要性和时机5、简述企业文化变革的缘故6、CIS的概念、构成要素及功能是什么?7、如何有效地进行CIS设计?第四讲企业资本运营学习目标:在理解资本周转循环规律的基础上,了解资本运营的含义及特点;了解资本运营、资本经营、资产经营等不同概念的区别;认识资本运营的原那么、资本重组、兼并与收购等资本运营的差不多方式;掌握扩张性资本运营和收缩性资本运营的模式,尤其是对公司上市的利弊要有清醒认识;重点掌握资本运营风险的识别。
【一】资本运营概述〔一〕资本1.对资本狭义的理解2.对资本广义的理解〔二〕资本运营1.对资本运营的定义2.资本运营的目标〔三〕资本运营的特点及要紧模式1、资本运营的特点高风险性高收益性高效率性2、资本运营的要紧模式扩张性资本运营紧缩型资本运营〔四〕资本运营的主体与市场环境1、资本运营的主体2、资本运营的环境因素【二】扩张性资本运营〔一〕公司上市1、上市利弊分析2、上市模式选择〔二〕并购1、并购方式选择及利弊分析2、企业并购的分类3、并购风险〔三〕联合【三】收缩性资本运营〔一〕公司分立1、公司分立的动机2、公司分立的不同手段比较〔二〕股份回购1、股份回购的动机2、我国上市公司在实施股份回购时应重点解决的问题〔三〕治理层收购1、治理层收购的适用对象2、资金来源问题3、法规限制问题4、模式选择及比较【四】股权套作思考题:1、资本和资本运营的内涵是什么?2、简述资本运营的模式及差不多原那么。
3、资本运营的特点要紧表达在哪几个方面?4、资本重组与资产重组、企业重组有何不同?5、公司上市的利弊表现在哪几个方面?6、目标壳公司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第五讲现代企业质量治理学习目标:了解质量及质量治理的进展历程,着重理解广义的质量概念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意义,掌握妨碍产品质量的因素;理解全面质量治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含义,着重掌握全面质量治理的特点、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及循环运转的程序和特点;了解全面质量治理的基础工作;深刻理解现代企业产品质量操纵的七种工具,要求掌握这七种工具的作用和操作方法,并能在实践中运用;了解ISO9000族的产生背景与质量认证的建立与完善,明确ISO9000在我国企业中推行的必要性。
【一】现代企业质量与质量治理〔一〕质量治理进展阶段1、传统质量治理阶段2、质量检验治理阶段3、统计质量治理阶段4、全面质量治理阶段〔二〕质量和质量治理的差不多概念1、质量的差不多概念2、质量治理的差不多概念3、妨碍产品质量的要紧因素【二】全面质量治理及质量保证体系〔一〕全面质量治理的概念和特点1、全面质量治理的概念2、全面质量治理的特点.〔二〕质量保证体系1、质量保证体系的概念2、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3、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转方式【三】ISO9000族标准与质量体系〔一〕ISO9000族的背景〔二〕质量标准与ISO9000族标准的结构1、质量标准2、ISO9000族标准的结构〔三〕ISO9000族的差不多思想〔四〕质量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五〕GB/T19000---ISO9000的名称和内容〔六〕ISO9000在我国企业中推行的必要性1、实施GB/T19000---ISO9000族标准是开展国际贸易的需要2、实施GB/T19000---ISO9000族标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3、实施GB/T19000---ISO9000是加强质量操纵的需要4、实施GB/T19000---ISO9000是建立高品位企业文化的需要思考题:1、广义的质量概念是什么?现代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有何意义?2、什么是全面质量治理?它的要紧特点是什么?3、何谓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如何循环运转的?4、质量治理常用的操纵方法有哪些?他们各自的作用如何?5、什么是ISO9000族标准?它是如何构成的?6、什么是质量认证?它有什么特点?质量认证的一般程序有哪些?第六讲市场营销治理学习目标:了解市场营销的差不多内涵及相关概念,尤其是对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要有深刻的理解,明确市场营销的差不多程序;了解市场细分的依据和作用,对目标市场的选择要重点掌握;了解绿色营销及其与传统营销的区别;了解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新见解,并应对国际市场营销有一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