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题库06_带传动
- 格式:doc
- 大小:2.18 MB
- 文档页数:24
4、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5、正确安装在槽轮中的V带,其底面与轮槽的底面是不接触的。
(√)6、带的弹性滑动现象是可以避免的。
(×)7、所有的带传动都是利用带和带轮之间的摩擦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8、在带传动中,打滑是由于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不够大而造成的。
(√)9、带轮的槽角应小于V带的截面楔角。
(√)10、V带的截型有A、B、C、D、E、F、G七种。
(×)11、V带轮的槽角均小于V带截面的楔角。
(√)12、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传动过载。
(×)13、正是由于过载时产生了“弹性滑动”,故带传动对传动系统具有过载保护作用。
(×)14、V带的长度是指其基准长度。
(√)1、V带中,带截面楔角为40°,带轮的轮槽角应为(b)。
A:大于40°B:小于40°C:等于40°;2、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的传动是(c )。
A:带传动;B:链传动;C:齿轮传动;3、线绳结构的V带,其线绳位于带的(b)。
A :顶胶层;B:抗拉层;C:底胶层4、下列图所示的V带传动中,哪个图中的张紧轮位置是最合适的?(a )。
5、带传动中,带每转一周,拉应力是a 。
()。
A:有规律变化的;B:不变的C:无规律变化的;6、带传动的最大应力发生在 c 。
A:绕入从动轮处;B:绕出从动轮处;C:绕入主动轮处;D:绕出主动轮处;7、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带的( d )。
A:磨损和疲劳点蚀;B:磨损和胶合;C:胶合和打滑;D:疲劳破坏和打滑;8、带传动是依靠(b )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A:主轴的动力;B: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C:主动轮上的转矩;D:从动轮上的转矩;1、带传动中,打滑是怎样产生的?是否可以避免?解答:当带所传递的圆周力超过带与带轮接触面间摩擦力总和的极限值时,带在带轮上将发生明显的相对滑动即打滑,打滑可以避免。
2、说明带的弹性滑动与打滑的区别。
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A 、B 、C 、D 中选一个答案)1 带传动是依靠 b 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B.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C. 带的紧边拉力D. 带的松边拉力2 带张紧的目的是 d 。
A. 减轻带的弹性滑动B. 提高带的寿命C. 改变带的运动方向D. 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3 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 a 。
A. 工作平稳,基本无噪声B. 承载能力大C. 传动效率高D. 使用寿命长4 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 带传动的优点是 d 。
A. 传动效率高B. 带的寿命长C. 带的价格便宜D. 承载能力大5 选取V 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a 。
A. 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B. 带的线速度C. 带的紧边拉力D. 带的松边拉力6 V 带传动中,小带轮直径的选取取决于 C 。
A. 传动比B. 带的线速度C. 带的型号D. 带传递的功率7 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主要由 d 决定。
A. 小带轮直径B. 大带轮直径C. 两带轮直径之和D. 两带轮直径之差8 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 d 。
A.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B. 带传动效率降低C. 带工作噪声增大D. 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9 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d 。
A. 带的寿命缩短B.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C. 带的工作噪声增大D. 带在工作时出现颤动10 若忽略离心力影响时,刚开始打滑前,带传动传递的极限有效拉力F elim 与初拉力F 0之间的关系为 C 。
A. Felim )1/(20-=ααv f v f e e F B. F elim )1/()1(20-+=ααv f v f e e F C. F elim )1/()1(20+-=ααv f v f e e F D. F elim ααv f v f e e F /)1(20+= 11 设计V 带传动时,为防止 A ,应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
第11章 带传动一、选择题1.平带、V带传动主要依靠()传递运动和拉力。
A.带的紧边拉力B.带和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力C.带的预紧力【答案】B4.带速v>30 m/s、主动轴转速n1=1×104~5×104r/min的带传动属于高速带传动,这种传动除要求带轮重量轻、质量均匀对称外,还在轮缘表面开环形槽,其目的是()。
A.为了动平衡B.防止掉带C.减轻带轮重量D.防止带和轮缘表面间形成空气层而降低摩擦系数【答案】B7.带传动中,v1为主动轮圆周速度、v2为从动轮圆周速度、v为带速,这些速度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A.v1=v2=vB.v1>v>v212D.v1=v>v2【答案】B10.带传动打滑总是()。
A.在小轮上先开始B.在大轮上先开始C.在两轮上同时开始【答案】A13.带传动工作时,紧边拉力为F1,松边拉力为F2,若带速v<10m/s,当载荷达到极限值,带将开始打滑还未打滑时,F1和F2的比值为()。
A.F1/F2≈0B.F1/F2≈1C.F1/F2≈e fαD.1<F1/F2<e fα【答案】C16.V带传动设计中,选取小带轮基准直径的依据是()。
A.带的型号B.带的速度C.主动轮转速【答案】A二、填空题1.带传动的失效形式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打滑;疲劳破坏2.带传动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因素。
【答案】初拉力;小带轮的包角;摩擦因数;带速3.传动带中的工作应力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拉应力;离心拉应力;弯曲应力4.单根V带在载荷平稳、包角为180°且为特定带长的条件下所能传递的额定功率P0主要与______、______和______有关。
【答案】带型号;小带轮直径;小带轮转速5.在设计V带传动时,V带的型号根据______和______选取。
1、带传动是依靠__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B、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C、带的紧边拉力D、带的松边拉力2、带张紧的目的是__。
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B、提高带的寿命C、改变带的运动方向D、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3、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__。
A、工作平隐,基本无噪声B、承载能力大C、传动效率高D、使用寿命长4、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带传动的优点是__。
A、传动效率高B、带的寿命长C、带的价格便宜D、承载能力大5、选取V带型号,主要取决于__。
A、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B、带的线速度C、带的紧边拉力D、带有松边拉力6、V带传动中,小带轮直径的选取取决于__。
A、传动比B、带的线速度C、带的型号D、带传递的功率7、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主要由__决定。
A、小带轮直径B、大带轮直径C、两带轮直径之和D、两带轮直径之差8、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__。
A、带的弹性滑动加剧B、带传动效率降低C、带工作噪声增大C、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9、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__。
A、带的寿命缩短B、带的弹性滑动加剧C、带的工作噪声增大D、带在工作时出现颤动10、设计V带传动时,为防止__,应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
A、带内的弯曲成力过大B、小带轮上的包角过小C、带的离心力过大D、带的长度过长11、一定型号V带内弯曲应力的大小,与__成反比关系。
A、带的线速度B、带轮的直径C、带轮上的包角D、传动比12、带传动在工作时,假定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内应力的最大值发生在带__。
A、进入大带轮处B、紧边进入小带轮处C、离开大带轮处D、离开小带轮处13、带传动产生弹性滑动的原因是__。
A、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较小B、带绕过带轮产生了离心力C、带的紧边和松边存在拉力差D、带传递的中心距大[正确答案]答案:B、D、A、D、A、C、D、D、D、A、B、B、C。
第13章带传动和链传动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限制带轮最小直径的目的是限制带的弯曲应力。
A.正确 B. 错误2.同规格的窄V带的截面宽度小于普通V带。
A.正确 B. 错误3.带传动接近水平布置时,应将松边放在下边。
A.正确 B. 错误4.若设计合理,带传动的打滑是可以避免的,但弹性滑动却无法避免。
A.正确 B. 错误5.在相同的预紧力作用下,V带的传动能力高于平带的传动能力。
A.正确 B. 错误6.带传动中,实际有效拉力的数值取决于预紧力、包角和摩擦系数。
A.正确 B. 错误7.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与预紧力、包角和摩擦系数成正比。
A.正确 B. 错误8.适当增加带长,可以延长带的使用寿命。
A.正确 B. 错误9.在链传动中,如果链条中有过渡链节,则极限拉伸载荷将降低。
A.正确 B. 错误10.链轮齿数越少,越容易发生跳齿和脱链。
A.正确 B. 错误11.在链传动中,链条的磨损伸长量不应超过1%。
A.正确 B. 错误12.为了使各排链受力均匀,因此链的排数不宜过多。
A.正确 B. 错误13.齿形链上设有导扳,内导板齿形链的导向性好。
A.正确 B. 错误二、选择题:1.选取V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A.带传动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B.带的线速度C.带的紧边拉力2.设计带传动时,考虑工作情况系数K A的目的是()。
A.传动带受到交变应力的作用B.多根带同时工作时的受力不均C.工作负荷的波动3.V带的楔角为40°,为使带绕在带轮上能与轮槽侧面贴合更好,设计时应使轮槽楔角()。
A.小于40°B.等于40°C.大于 40°4.在下列传动中,平均传动比和瞬时传动比均不稳定的是()。
A.带传动 B. 链传动 C. 齿轮传动5.用张紧轮张紧V带,最理想的是在靠近()张紧。
A.小带轮松边由外向内B.小带轮松边由内向外C.大带轮松边由内向外6.带在工作时受到交变应力的作用,最大应力发生在()。
第11章带传动【思考题】11-1 带传动主要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11-2 影响带传动工作能力的因素有哪些?11-3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设计中怎样考虑?11-4 为什么带传动通常布置在机器的高速级?带速为什么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11-5 带传动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生打滑?打滑通常发生在大带轮上还是小带轮上?刚开始打滑前,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有什么关系?11-6 带传动中带为何要张紧?如何张紧?11-7 为何V带轮的轮槽角要小于400?为什么带轮的基准直径越小,轮槽槽角就越小?11-8 试分析带传动中参数1、D1、i和a的大小对带传动的影响.A级能力训练题1.带传动标记:2-带B1250 GB11544-89表示 .2.设计V带传动的传动比i,一般可取 .(1)≤3~5 (2)≤7~10 (3)≤12~15 (4)≤18~203.带传动主要是依靠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1)带的初拉力(3)带和两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2)带的紧边拉力(4)带和两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V带与平型带传动相比较,可以传递更大的功率,是因为 .(1)V带没有接头,强度高(3)V带的挠性良好并与带轮紧密结合(2)V带的质量轻,离心力小(4)V带与轮槽工作面之间是楔面摩擦5.标准V带传动的带速,不宜超过 m/s.带传动,中心距一般不应大于两带轮直径之和的 .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1)15,0.8倍,很大的噪音(2)25,2倍,带在工作时颤动(3)35,1.5倍,带的寿命短(4)35,1倍,带的弹性滑动加剧6. 设计带传动时,中心距一定的小带轮上的包角大小取决于______.带的长度取决于______.(1)小带轮的直径 (2)大、小带轮的直径(3)大、小带轮的直径之差 (4)传动比7. 下列普通V 带中,以______型带的截面尺寸最小.选择V 带的型号是根据______.(1)A 型,计算功率和转速 (2)B 型,小带轮直径(3)C 型,传递功率 (4)D 型,小带轮转速8. 带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 .这也是带传动不能保证准确传动比的原因.(1)带不是绝对挠性体 (2)带的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3)带的预紧力不够 (4)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不够9. 带传动中,若主动轮圆周速度为1v ,从动轮圆周速度为2v ,带的线速度为v ,则 .(1)21v v v >> (2)21v v v => (3)21v v v >= (4)21v v v ==10. 带传动工作时,若开始产生打滑现象,是 .(1)沿小带轮上先发生 (2)沿大带轮上先发生(3)沿两带轮上同时发生 (3)不确定11. 设计中,选取小带轮基准尺寸的依据是 .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的目的是 .(1)带的型号,限制弯曲应力 (2)带速度,限制弯曲应力(3)传动比,限制小带轮的包角 (4)高速轴的转速,使结构紧凑12. 工作条件与型号一定的V 带,其寿命随小带轮直径的增大而 .(1)降低 (2)增高 (3)无影响13. 帘布结构的V 带和绳线结构的V 带相比较,其优点是 .(1)耐磨损,寿命长 (2)抗弯强度高,可用于较小的带轮上(3)价格便宜 (4)抗拉强度高,传递载荷大14. 带传动中,采用张紧装置的目的是______.(1)提高带的寿命 (2)调节带的预紧力 (3)减轻带的弹性滑动15. 平型带的带轮表面稍呈微弧隆起,这是为了 .(1)减轻带的磨损 (2)安装带较方便(3)减轻带的滑动 (4)防止带从轮上脱落B 级能力训练题16. 设计带传动的基本原则:在一定工作周期内,保证不发生 .(1)带与带轮的磨损 (2)带在带轮上的打滑 (3)带的拉伸疲劳17. 普通V 带带轮的槽形角ϕ随带轮直径的减小而 .设计时,使V 带两侧面间的夹角vϕ大于轮槽楔角ϕ,是考虑 .(1)减小,带工作后的磨损 (2)增大,使V 带在轮槽内楔紧(3)不变,带沿带轮弯曲变形后,两侧面间的夹角减小18.在同一带传动中,若小带轮上的包角为α1,大带轮上为α2,通常______.若带传动的中心距与小带轮的直径一定时,增大传动比,则α1______.(1)α1=α2,不变(2)α1>α2,增大(3)α1<α2,减小19.设由疲劳强度决定的带的许用拉应力为[σ],带内的初应力σ0,紧边拉应力σ1、松边拉应力σ2、在小带轮上的弯曲应力σb1、在大带轮上的弯曲应力σb2、离心应力σc,则从带的拉伸疲劳强度出发,应有______.(1)σ1≤[σ]- σ2-σb1-σ c (2)σ1≤[σ]- σ0-σ2-σb1-σb2-σc(3)σ1≤[σ]-σb1-σ c (4)σ1≤[σ]- σ0-σb1-σb2-σc20.带传动的圆周速度v>5m/s是有利于提高,而v<25m/s是为 .(1)承载能力(2)工作平稳性(3)传动准确性(4)减小弯曲应力(5)减少离心拉应力21.一定型号V带内弯曲应力的大小,与成反比关系.若小带轮直径D1保持一定,而增大其传动比i,则带绕在大带轮上的弯曲应力σb .(1)所绕过带轮的直径,减小(2)传动比,不确定(3)所绕过带轮上的包角,增大(4)直径的平方成反比,不变22.为了保证和检验带传动的初拉力,可在安装后测量带在跨距中点加上一定荷重G后 .对新带,所取初拉力应按规定值 .(1)所产生的挠度,增大50% (2)增大的包角,减小20%(3)发生的偏转角,增大80% (4)增大的应力,增大2023.设计D型V带传动时,取小带轮直径D1=400mm,发现带速已超过极限值,这时较合理的设计的办法是 .(1)降低原动机的转速(2)换用适用于高速的窄V带(3)减小带轮的直径24.带传动的主动轮直径D1=180mm,转速n1=900r/min,从动轮要求的转速n1=252r/min,若滑动率ε=2%,则从动轮直径应取 .(1)630mm (2)635mm (3)640mm (4)645mm25.设计V带传动时,对合成纤维线绳结构的V带,应取其材质系数 .(1)1<q K(2)1≤q K(3)1=q K(4)1>q KC级拓展训练题26.标准V带的型号选定,取决于 .(1)传递的功率(2)带的圆周力(3)带的线速度(4)高速轴的扭矩27.带传动中,带每转过一周,带中拉应力要变化 .若有一个张紧轮时,带每转过一周,带中拉应力则变化 .(1)2次(2)4次(3)6次(4)8次28.一定型号的标准V带传动,当带速增大一倍时,带内的离心应力随之增大了 .(1)1倍(2)2倍(3)3倍(4)4倍29.带和带轮材料组合的摩擦系数与初拉力一定时,,则带传动不打滑时的最大有效拉力也愈大.若传动的几何参数保持不变,仅把带速v提高到原来的两倍,则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将原来的两倍.(1)带轮愈宽,大于或等于(2)小带轮包角α1愈大,低于(3)带速愈低,等于(4)大带轮包角α2愈大,大于30.某工作机械用转速为720r/min的三相异步发动机,通过一增速V带传动来驱动,采用B型带,小带轮直径为125mm,大带轮直径为250mm,现在需使工作机械的转速提高10%,较合理的措施是 .(1)增大主动轮直径(2)减小从动轮直径(3)换用电动机。
《带传动》课堂练习题一、填空题1普通V带传动中,已知预紧力F o=25OO N,传递圆周力为800 N,若不计带的离心力,则工作时的紧边拉力F i为2900 ,松边拉力F2为2100 。
2、当带有打滑趋势时,带传动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而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决定于__ 0 _________ 、__________ 、 f 三个因素。
3、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保证带疲劳强度,并具有一定的寿命。
4、在同样条件下,V带传动产生的摩擦力比平带传动大得多,原因是V带在接触面上所受的正压力大于平带。
5、V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断裂和打滑。
6、皮带传动中,带横截面内的最大拉应力发生在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处:皮带传动的打滑总是发生在皮带与小带轮之间。
7、皮带传动中,预紧力F0过小,则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减小,皮带传动易出现_________打滑现象而导致传动失效。
&在V带传动中,选取小带轮直径D1 > D llim。
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带的弯曲应力过大。
9、在设计V带传动时,V带的型号可根据计算功率Pea和小带轮转速n1查选型图确定。
10、带传动中,打滑是指带与带轮之间发生显著的相对滑动_______ ,多发生在小带轮上。
刚开始打滑时紧边拉力F1与松边拉力F2的关系为—F1=F2e f。
11、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是由松紧边的变形不同________ 产生的,可引起速度损失________,传动效率下降、带磨损等后果,可以通过减小松紧边的拉力差即有效拉力来降低。
12、带传动设计中,应使小带轮直径d> d rnin,这是因为______;应使传动比i <7,这是因为中心距一定时传动比越大,小带轮的包角越小,将降低带的传动性能。
13、带传动中,带上受的三种应力是拉应力,弯曲应力和离心应力。
最大应力等于1+ b1+c ,它发生在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处处,若带的许用应力小于它,将导致带的疲劳失效。
14、皮带传动应设置在机械传动系统的高速级,否则容易产生打滑。
《带传动》课堂练习题一、填空题1、普通V带传动中,已知预紧力F0=2500 N,传递圆周力为800 N,若不计带的离心力,则工作时的紧边拉力F1为2900 ,松边拉力F2为2100 。
2、当带有打滑趋势时,带传动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而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决定于F0、?、 f 三个因素。
3、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保证带疲劳强度,并具有一定的寿命。
4、在同样条件下,V带传动产生的摩擦力比平带传动大得多,原因是V带在接触面上所受的正压力大于平带。
5、V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断裂和打滑。
6、皮带传动中,带横截面内的最大拉应力发生在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处;皮带传动的打滑总是发生在皮带与小带轮之间。
7、皮带传动中,预紧力F0过小,则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减小,皮带传动易出现打滑现象而导致传动失效。
8、在V带传动中,选取小带轮直径D1≥D1lim。
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带的弯曲应力过大。
9、在设计V带传动时,V带的型号可根据计算功率Pca 和小带轮转速n1 查选型图确定。
10、带传动中,打滑是指带与带轮之间发生显着的相对滑动,多发生在小带轮上。
刚开始打滑时紧边拉力F1与松边拉力F2的关系为F1=F2e f?。
11、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是由松紧边的变形不同产生的,可引起速度损失,传动效率下降、带磨损等后果,可以通过减小松紧边的拉力差即有效拉力来降低。
12、带传动设计中,应使小带轮直径d≥d rnin,这是因为直径越小,带的弯曲应力越大;应使传动比i ≤7,这是因为中心距一定时传动比越大,小带轮的包角越小,将降低带的传动性能。
13、带传动中,带上受的三种应力是拉应力,弯曲应力和离心应力。
最大应力等于?1+?b1+?c ,它发生在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处处,若带的许用应力小于它,将导致带的疲劳失效。
14、皮带传动应设置在机械传动系统的高速级,否则容易产生打滑。
二、选择题1、带传动正常工作时,紧边拉力F1和松边拉力F2满足关系 B2、带传动中,选择V带的型号是根据 C 。
第13章带传动和链传动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限制带轮最小直径的目的是限制带的弯曲应力.A.正确 B. 错误2.同规格的窄V带的截面宽度小于普通V带。
A.正确 B. 错误3.带传动接近水平布置时,应将松边放在下边.A.正确B。
错误4.若设计合理,带传动的打滑是可以避免的,但弹性滑动却无法避免。
A.正确B。
错误5.在相同的预紧力作用下,V带的传动能力高于平带的传动能力。
A.正确 B. 错误6.带传动中,实际有效拉力的数值取决于预紧力、包角和摩擦系数。
A.正确 B. 错误7.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与预紧力、包角和摩擦系数成正比。
A.正确B。
错误8.适当增加带长,可以延长带的使用寿命.A.正确B。
错误9.在链传动中,如果链条中有过渡链节,则极限拉伸载荷将降低。
A.正确B。
错误10.链轮齿数越少,越容易发生跳齿和脱链。
A.正确B。
错误11.在链传动中,链条的磨损伸长量不应超过1%.A.正确B。
错误12.为了使各排链受力均匀,因此链的排数不宜过多。
A.正确B。
错误13.齿形链上设有导扳,内导板齿形链的导向性好。
A.正确B。
错误二、选择题:1.选取V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A.带传动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B。
带的线速度C。
带的紧边拉力2.设计带传动时,考虑工作情况系数K A的目的是()。
A。
传动带受到交变应力的作用B.多根带同时工作时的受力不均C。
工作负荷的波动3.V带的楔角为40°,为使带绕在带轮上能与轮槽侧面贴合更好,设计时应使轮槽楔角()。
A.小于40°B。
等于40° C.大于40°4.在下列传动中,平均传动比和瞬时传动比均不稳定的是().A.带传动 B. 链传动C。
齿轮传动5.用张紧轮张紧V带,最理想的是在靠近()张紧。
A.小带轮松边由外向内B.小带轮松边由内向外C。
大带轮松边由内向外6.带在工作时受到交变应力的作用,最大应力发生在()。
A.带进入小带轮处B。
《带传动》课堂练习题一、填空题1、普通V带传动中,已知预紧力F=2500 N,传递圆周力为800 N,若不计带的离心力,则工作时的紧边拉力F1为 2900 ,松边拉力F2为 2100 。
2、当带有打滑趋势时,带传动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而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决定于 F、α、 f 三个因素。
3、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保证带疲劳强度,并具有一定的寿命。
4、在同样条件下,V带传动产生的摩擦力比平带传动大得多,原因是V带在接触面上所受的正压力大于平带。
5、V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断裂和打滑。
6、皮带传动中,带横截面内的最大拉应力发生在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处;皮带传动的打滑总是发生在皮带与小带轮之间。
7、皮带传动中,预紧力F过小,则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减小,皮带传动易出现打滑现象而导致传动失效。
8、在V带传动中,选取小带轮直径D1≥D1lim。
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带的弯曲应力过大。
9、在设计V带传动时,V带的型号可根据计算功率Pca 和小带轮转速n1 查选型图确定。
10、带传动中,打滑是指带与带轮之间发生显著的相对滑动,多发生在小带轮上。
刚开始打滑时紧边拉力F1与松边拉力F2的关系为 F1=F2e fα。
11、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是由松紧边的变形不同产生的,可引起速度损失,传动效率下降、带磨损等后果,可以通过减小松紧边的拉力差即有效拉力来降低。
12、带传动设计中,应使小带轮直径d≥drnin,这是因为直径越小,带的弯曲应力越大;应使传动比i ≤7,这是因为中心距一定时传动比越大,小带轮的包角越小,将降低带的传动性能。
13、带传动中,带上受的三种应力是拉应力,弯曲应力和离心应力。
最大应力等于σ1+σb1+σc ,它发生在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处处,若带的许用应力小于它,将导致带的疲劳失效。
14、皮带传动应设置在机械传动系统的高速级,否则容易产生打滑。
二、选择题1、带传动正常工作时,紧边拉力F1和松边拉力F满足关系 B22、带传动中,选择V带的型号是根据 C 。
带传动一 选择题(1) 带传动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 C 。
A. 带容易变形和磨损B. 带在带轮上打滑C. 带的弹性滑动D. 带的材料不遵守胡克定律(2) 带传动的设计准则为 C 。
A. 保证带传动时,带不被拉断B. 保证带传动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带不磨损C. 保证带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3) 普通V 带轮的槽楔角随带轮直径的减小而 B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4) V 带轮槽楔角ϕ与V 带楔角θ间的关系是 C 。
A. θϕ=B. θϕ>C. θϕ<(5) 设计V 带传动时发现V 带根数过多,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 C 。
A. 增大传动比B. 加大传动中心距C. 选用更大截面型号的V 带(6) 带传动中紧边拉力为1F ,松边拉力为2F ,则其传递的有效圆周力为 D 。
A. 21F F +B. ()221F F -C. ()221F F +D. 21F F -(7) 要求单根V 带所传递的功率不超过该单根V 带允许传递的功率P ,这样,带传动就不会产生 C 失效。
A. 弹性滑动B. 疲劳断裂C. 打滑和疲劳断裂D. 打滑E. 弹性滑动和疲劳断裂(8) 在普通V 带传动中,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则12v v <,其速度损失常用滑动率121/(v v v )-=ε表示,ε值随所传递的载荷的增加而 A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9) 设计V 带传动时,如小带轮包角1α过小 (1α<120°)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 A 。
A. 增大中心距B. 减小中心距C. 减小带轮直径(10) V 带轮轮槽与带的三种安装情况如图8-1所示,其中 A 种情况是正确的。
图8-1(11) V 带的楔角等于 A 。
A. 40B. 35C. 30D. 20(12) V 带带轮的轮槽角 D 40 。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小于或等于(13) 带传动采用张紧轮的目的是 D 。
带传动一 选择题(1) 带传动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 。
A. 带容易变形和磨损B. 带在带轮上打滑C. 带的弹性滑动D. 带的材料不遵守胡克定律(2) 带传动的设计准则为 。
A. 保证带传动时,带不被拉断B. 保证带传动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带不磨损C. 保证带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3) 普通V 带轮的槽楔角随带轮直径的减小而 B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4) V 带轮槽楔角ϕ与V 带楔角θ间的关系是 。
A. θϕ=B. θϕ>C. θϕ<(5) 设计V 带传动时发现V 带根数过多,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 。
A. 增大传动比B. 加大传动中心距C. 选用更大截面型号的V 带(6) 带传动中紧边拉力为1F ,松边拉力为2F ,则其传递的有效圆周力为 。
A. 21F F +B. ()221F F -C. ()221F F +D. 21F F -(7) 要求单根V 带所传递的功率不超过该单根V 带允许传递的功率P ,这样,带传动就不会产生失效。
A. 弹性滑动B. 疲劳断裂C. 打滑和疲劳断裂D. 打滑E. 弹性滑动和疲劳断裂(8) 在普通V 带传动中,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则12v v <,其速度损失常用滑动率121/(v v v )-=ε表示,ε值随所传递的载荷的增加而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9) 设计V 带传动时,如小带轮包角1α过小 (1α<120°)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 。
A. 增大中心距B. 减小中心距C. 减小带轮直径(10) V 带轮轮槽与带的三种安装情况如图8-1所示,其中 种情况是正确的。
图8-1(11) V 带的楔角等于 。
A. 40B. 35C. 30D. 20(12) V 带带轮的轮槽角 40 。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小于或等于(13) 带传动采用张紧轮的目的是 。
A. 减轻带的弹性滑动B. 提高带的寿命C. 改变带的运动方向D. 调节带的初拉力(14) V 带的参数中, 尚未标准化。
A. 截面尺寸B. 长度C. 楔角D. 带厚度与小带轮直径的比值(15) 在各种带传动中, 应用最广泛。
A. 平带传动B. V 带(三角带)传动C. 多楔带传动D. 圆带传动(16) 当带的线速度s m v /30 时,一般采用 A 来制造带轮。
A. 铸铁B. 优质铸铁C. 铸钢D. 铝合金(17) 为使V 带(三角带)传动中各根带受载均匀些,带的根数z 一般不宜超过 根。
A. 4B. 6C. 10D. 15(18) 带传动中,两带轮与带的摩擦系数相同,直径不等,如有打滑则先发生 轮上。
A. 大B. 小C. 两带D. 不一定哪个(19) 采用张紧轮调节带传动中带的张紧力时,张紧轮应安装在 。
A. 紧边外侧,靠近小带轮处B. 紧边内侧,靠近小带轮处C. 松边外侧,靠近大带轮处D. 松边内侧,靠近大带轮处(20) 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
A. 带的寿命短B.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C. 带在工作时会产生颤动D. 小带轮包角减小而易产生打滑(21) V 带传动,最后算出的实际中心距a 与初定的中心距0a 不一致,这是由于 。
A. 传动安装时有误差B. 带轮加工有尺寸误差C. 带工作一段时间后会松弛,需预先张紧D. 选用标准长度的带(22) 带和带轮间的摩擦系数与初拉一定时, ,则带传动不打滑时的最大有效圆周力也愈大。
A. 带轮愈宽B. 小带轮上的包角愈大C. 大带轮上的包角愈大D. 带速愈低(23) 设1d d ,2d d 分别为主、从带轮的基准直径,若考虑滑动率ε,则带传动的实际传动比 。
A. ()ε+=11d 2d d d iB. ()1d 22d 1d d i ε+= C. ()ε-=11d 2d d d i D. ()1d 2d 1d d i ε-= (24) 设带的紧边拉力为1F ,松边拉力为2F ,小带轮包角为α,带与带轮之间的当量摩擦系数为v f ,则有 。
A. e v f F F α=21B. αv 21f F F =C. e v f F F α=12D. αv 12f F F = (25) 带轮是采用轮辐式、腹板式还是实心式结构,取决于 。
A. 带的横截面尺寸B. 传递的功率C. 带轮的直径D. 带的线速度(26) 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对于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 的影响最大。
A. 小带轮的直径B. 大带轮的直径C. 两带轮直径之和D. 两带轮直径之差(27) 在确定带传动所能传递的功率P 时,其前提条件是 。
A. 保证不打滑B. 保证带不产生疲劳破坏C. 保证不打滑,不产生弹性滑动D. 保证不打滑,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28) 带传动的主动轮与从动轮的两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为使传递功率增大,应使在上。
A. 松边B. 紧边C.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D. 哪边在上与传递功率大小无关(29) 对同一V 带传动,若主动轮转速不变,若用于减速时(小带轮为主动轮)与用于增速时(大带轮为主动轮)相比较,则带传动所能传递的功率 C 。
A. 相等B. 减速时较大C. 增速时较大D. 条件不足无法判(30) V 带传动中,下列 方案不能使传递功率增大。
A. 小带轮直径1d d 不变,增大传动比B. 1d d 不变,加大中心距C. A 型带改成B 型带,1d d 不变D. 1d d 不变,增大根数z(31) 带传动的主动轮直径mm d 1801d =、转速min /9001r n =,从动轮要求的转速min /2522r n =,若滑动率%2=ε,则从动轮直径应取 mm 。
A. 630B. 635C. 640D. 645(32) 带传动工作时,松边的带速 紧边的带速。
A. 小于B. 大于C. 等于D. 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33) 带传动主要是靠 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B. 带的紧边拉力C.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D. 带的初拉力(34) 如果带传动中的主动轮的基准直径mm d 1601d =,转速min /9501r n =,从动轮的基准直径mm d 7502d =,转速min /2002r n =,则传动的滑动率是 。
A. 1.3%B. 1.6%C. 1.8%D. 2.2%(35) 与同样传动尺寸的平带传动相比,V 带传动的优点是 。
A. 传动效率高B. 带的寿命长C. 带的价格便宜D. 承载能力大(36) 选取V 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
A. 带的线速度B. 带的紧边拉力C. 带的有效拉力D. 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37) 普通V 带两侧面的夹角为40,所以带轮轮槽角ϕ C 。
A. ϕ 40>B. ϕ 40=C. ϕ 40< (38) 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 。
A. 传动效率高B. 承载能力大C. 工作平稳,噪声小D. 使用寿命长(39) 带传动正常工作时,紧边拉力1F 和松边拉力2F 满足关系 。
A. 21F F =B.e F F F =-21C. αf e F F =21/D. 021F F F =+(40) 即将打滑时,传动带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e F 和初拉力0F 之间的关系为 C 。
A. )1/(210-=ααf f e ee F F B. )1/()1(210e -+=ααf f e e F F C. )1/()1(2110e +-=ααf f e e F F D. 1/)1(2110e --=ααf f e e F F(41) 带传动在工作中产生打滑的原因是 。
A. 带的弹性较大B. 传递的外载荷超过带的带轮间的极限摩擦力C. 带和带轮间摩擦系数较小D. 带传动中心距过大(42) 带传动在工作中产生弹性滑动的原因是 。
A. 带与带轮间摩擦系数较小B. 所带的外载荷过大C. 带的弹性与紧边和松边有拉力差 D .初拉力过小(43) 带传动不能保证准确传动比,是因为 C 。
A. 带在带轮上出现打滑B. 带出现了磨损C. 带传动工作时发生弹性滑动D. 带的松弛(44) 与V 带传动比,同步带传动最突出的优点是 B 。
A. 传递功率大B. 传动比准确C. 传动效率高D. 制造成本低(45) 普通V 带的公称长度是 B ,而在几何计算中所用的带长是 B 。
A. 内周长度i LB. 基准长度d LC. 外周长度0L(46) 在同样初拉力的条件下,V 带所产生的摩擦力大致为平带的 D 。
A. 一半B. 1倍C. 2倍 D . 3倍(47) 在V 带传动中,已知主动轮的圆周速度为1v ,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为2v ,带的运动速度为v ,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C 。
A. 21v v v ==B. 21v v v =>C. 21v v v >=D. 21v v v >>(48) 在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增大V 带传动的中心距,小带轮上的包角 A ,因而承载能力 A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49) 由双速电机带动的V 带传动,设传递功率一定,则V 带应按 B 的情况进行设计。
A. 高速B. 低速C. 任一种速度都可以(50) 在V 带传动中,若不改变i n ,1和2/D a ,而增大1D ,则传递的功率 A 。
A. 增加B. 减小C. 不变(51) 带传动中弹性滑动的大小随着有效拉力F 的增大而 A 。
A. 增加B. 减小C.不变(52) 设计V 带传动时,对每种型号都推荐了相应的最小直径,其目的在于 B 。
A. 稳定弹性滑动量B. 限制弯曲应力C. 建立规定的初拉力(53) 设计V 带传动时,若发现速度过高(max v v >),在不改变21,n n 的情况下,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B 。
A. 增大1d dB. 减小1d dC. 增大中心距D. 减小中心距(54) 计算V 带传动作用在轴上的压力p F 的公式是 A 。
A. 2sinz 210p αF F = B. 2sin 10p αzF F = C. 2sin 2z 10p αF F = D. 2sin 210p αF F = (55) 在设计V 带传动中,选取小带轮直径的d1min min d11d ,d d d >主要依据 A 选取。
A. 带的型号B. 带的线速度C. 传动比D. 高速轴的转速(56) 带传动的挠性磨擦欧拉公式推导的前提条件是 C 。
A. 带即将打滑B. 忽略带的离心力C. 带即将打滑,并且忽略带的离心力D. 带即将打滑,并且忽略带的弯曲应力(57) 带传动中,用 A 方法可以使小带轮包角1α加大。
A. 增大小带轮直径1d dB. 减小带轮直径1d dC. 增大大带轮直径2d dD. 减小中心距a(58) 影响单根带所能传递的功率增量0P ∆的主要因素是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