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 刑法总论课件-教案(7)
- 格式:ppt
- 大小:789.00 KB
- 文档页数:61
刑法学(总论)教案刑法学(总论)教案一、课程概述刑法学是研究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科学,是法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刑法学总论是对刑法基本原理和制度的研究,包括刑法的性质、任务、原则、效力、犯罪、刑事责任、刑罚等内容。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刑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刑法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原则,明确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犯罪的概念、构成要件和分类,理解犯罪的实质和危害。
3.理解刑事责任的概念、构成要件和实现方式,明确刑事责任的确定和追究原则。
4.掌握刑罚的概念、目的和原则,理解刑罚的种类和适用。
5.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刑法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原则刑法的性质: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是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刑法的任务:刑法的主要任务是保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平等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人道主义原则等。
2.犯罪的概念、构成要件和分类犯罪的概念:犯罪是指违反刑法规定,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犯罪的构成要件: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的分类:犯罪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侵犯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罪、侵犯公共安全罪等。
3.刑事责任的概念、构成要件和实现方式刑事责任的概念: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对犯罪行为的法律评价和法律制裁。
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行为、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
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包括刑罚、非刑罚处理方法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
4.刑罚的概念、目的和原则刑罚的概念:刑罚是指依法对犯罪行为所给予的法律制裁,是对犯罪行为的一种法律评价和惩罚。
《刑法学》教学大纲前言一、为了适应和满足刑法学教学的需要,参考各类刑法教材,编写本《刑法学教学大纲》。
二、本大纲指明课程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并将刑法学体系高度抽象使之形成基本框架,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宏观掌握。
三、本大纲提纲挈领地指出刑法学的基本知识点、理论要点和基本应用,删繁就简,突出重点。
四、本大纲供法学专业四年制本科教学使用,其他层次的法学专业也可以用作参考。
五、本大纲由曲新久编写,刑法研究所刑法学教师讨论后修改定稿。
六、欢迎批评指正,并希望能得到信息反馈,以进一步修改、完善。
上编刑法总论第一篇刑法绪论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讲授刑法学绪论的基本问题,包括刑法的概念与渊源,根据、任务与功能,刑法的基本原则,效力范围等问题。
要求学生了解刑法的上述基本问题,必须全面掌握刑法基本原则、效力范围。
第一章刑法概述本章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讲授刑法学绪论的基本问题,包括刑法的概念、特征与渊源,刑法的根据、任务与功能,刑法基本原则,效力范围等问题。
要求学生了解刑法的基本问题,必须理解并掌握刑法基本原则、效力范围。
学时分配:1学时一、刑法的概念、性质、渊源和分类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刑法的特征:刑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独立的法律部门(法律地位的独立性),以刑罚为制裁犯罪的手段(制裁手段的严厉性),保护广泛之社会关系中的最为重要的合法利益(保护客体的广泛性),作为整个法律规范体系有效性的最后强制保障而存在(法律适用的最后性)。
刑法的渊源:1.刑法典是指规定犯罪、刑罚以及刑法适用的一般原则、原理和各种具体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单行刑法;3.附属刑法;4.国际刑法。
刑法的分类:狭义刑法与广义刑法,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形式刑法与实质刑法。
二、刑法的根据、任务和功能我国刑法第1条规定,制定刑法的根据:法律根据是我国宪法,实践根据是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和实际情况。
惩罚犯罪、保护社会,是我国刑法的任务。
演示文稿刑法总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刑法的概念、特征及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2. 使学生掌握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3. 让学生熟悉犯罪与刑罚的基本概念,理解犯罪构成要件及犯罪种类。
4.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包括空间效力、时间效力。
二、教学内容1. 刑法的概念与特征2. 刑法的基本原则3. 犯罪与刑罚4. 犯罪构成要件5. 犯罪种类6. 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刑法的基本概念、原则、犯罪构成要件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刑法规定。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刑法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 演示文稿辅助教学:利用演示文稿呈现刑法相关内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刑法的概念与特征:阐述刑法的定义、特点,让学生理解刑法的基本属性。
3. 阐述刑法的基本原则:详细讲解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4. 介绍犯罪与刑罚:讲解犯罪的概念、特征,分析刑罚的种类及适用。
5. 分析犯罪构成要件:引导学生理解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6. 讲解犯罪种类:划分犯罪种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犯罪。
7. 讲解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阐述空间效力、时间效力的相关规定。
8.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运用刑法知识进行分析。
9. 小组讨论:布置讨论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刑法问题。
10. 总结与反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解答学生疑问,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刑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情况。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能力、运用刑法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