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骨科手术的并发症与处理骨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在治疗骨折、关节置换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骨科手术。
本文将探讨骨科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介绍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感染感染是骨科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切口感染、深部组织感染等情况。
处理感染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
患者应定期进行手术切口的清洁和更换敷料,避免污染。
如果感染已经发生,抗生素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严重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切口引流或手术切除感染灶。
二、血管损伤在骨科手术中,血管损伤也是一种可能的并发症。
术者在操作过程中应特别小心,避免损伤周围血管。
如果发生血管损伤,应立即停止手术,止血并修复血管。
术后,患者需密切观察局部血液循环情况,以及相关症状如肢体无力、肿胀等,并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三、神经损伤神经损伤是骨科手术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术者在手术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护周围神经结构。
一旦发生神经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感觉异常、肌力减退等症状。
治疗方面,对于轻度神经损伤,通常采用观察和保守治疗,但对于严重神经损伤,可能需要手术修复。
四、血栓形成骨科手术后,患者长时间卧床休息,容易导致血液淤积,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预防血栓形成的关键是积极预防。
对于高危患者,应及早进行抗凝治疗,远离诱发因素。
在手术后,患者应尽早进行床上活动,并配戴弹力袜等辅助器具,以促进血液循环。
五、假体松动在关节置换手术中,假体松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术者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确保假体与骨骼良好结合。
发生假体松动后,患者可能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
治疗方面,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进行修复手术或更换假体。
六、伤口不合并伤口不合并是骨科手术后的一种并发症,可能由于手术方式、外在因素等原因导致。
预防伤口不合并需要术者精细操作,术后患者应定期进行伤口清洁和换药,并注意避免感染和局部压力。
总结:骨科手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但也伴随一定的风险。
骨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一、引言骨科手术是治疗骨折、关节疾病和其他与骨骼系统相关的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
虽然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手术后能够顺利康复,但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患者经历手术的并发症。
合理了解和预防这些并发症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见的骨科手术并发症,以提高读者对于手术风险和安全性的认识。
二、感染在进行任何手术时,感染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并发症。
尽管许多预防措施已经被采取,如使用无菌条件和抗生素预防,但仍然可能出现感染。
特别是那些需要开放创伤或长时间操作的手术,如人工关节置换术等。
如果发生感染,患者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脓液渗出等症状,并且需要进行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三、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是另一个常见的并发症,在骨科手术中发生的几率较高。
这是由于手术后休息和不活动导致血液在静脉中积聚,形成血栓的风险增加。
如果血栓脱落并进入肺部,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肺栓塞,并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为了预防血栓形成,术后应该积极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评估,并采取预防措施,如使用抗凝药物或穿着弹性袜。
四、神经损伤骨科手术过程中,神经损伤是一种潜在的并发症。
它可能由于手术过程中误切或压迫神经引起。
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因手术类型和损伤功力而异。
常见的神经损伤包括感觉缺失、肌力减退或完全丧失。
避免神经损伤的关键是医生进行手术前充分评估和精确操作。
五、骨不连骨不连指骨折或骨切开未成功愈合并形成非正常骨连接。
这可能是骨折部位骨头错位过大、手术操作不当或术后感染等原因导致的。
发生骨不连会延长恢复时间,并且可能需要重新手术来解决问题。
六、假体松动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中,人工关节的松动也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生物材料和患者个体差异,术后出现关节假体周围骨松动的风险存在。
如果关节假体出现松动,则可能需要进行修复手术或更换人工假体。
七、创伤虽然骨科手术是一种治疗伤害和疾病的方法,但它本身也可能造成创伤。
手术中使用的器械和技术可能对软组织、神经和血管造成损伤。
骨科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接受骨科手术的骨科疾病患者在术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可引发不同类型并发症的发生,据相关报道指出,老年患者在膝关节置换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与年龄、高血压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对患者术后的身体恢复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另外,由于骨科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且麻醉手术治疗方式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术后可能发生切口感染、胃肠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故对骨科患者的护理要求更高。
本研究通过分析骨科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特征情况患者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因素制定适宜的预防控制措施,为避免术后并发症提供依据,现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骨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因素;1材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骨科手术患者病历资料来源于某医院电子病案信息管理系统。
本研究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进行骨科手术的所有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纳入标准:骨科手术由该院接骨科进行;该次手术前无接受其他外科手术治疗;相关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相关资料不完整者;医源性骨折者;恶性肿瘤导致的病理性骨折者。
1.2研究内容和方法从电子病案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研究时间段的骨科手术患者信息,按纳入标准及剔除标准导出以下内容:(1)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术前合并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麻醉方式、心功能(NYHA)分级、术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低血压等。
术中低血压指患者手术前(麻醉前)血压作为基础值,围术期高血压为收缩压(SBP)较基础血压升高超过20%,围术期低血压为SBP较基础血压降低超过20%。
(2)并发症,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等)、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等)、泌尿系统并发症(包括急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消化系统并发症,包括急性胃肠道功能障碍、胃出血、肝功能异常等)、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术后谵妄、术后脑功能障碍、脑出血等)、血液系统并发症(包括肺栓塞、凝血功能异常等)、切口并发症以及其他并发症,如过敏反应、感染性休克等。
骨科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骨科手术已成为治疗骨关节疾病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之一。
但是,骨科手术虽然能够治疗很多骨关节疾病,但它也有其风险和并发症。
本文将分享骨科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并探讨如何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一、手术风险骨科手术风险主要包括手术创伤、麻醉松弛、出血、感染、血栓等等。
下面分别介绍不同类型手术的风险。
1、骨切除手术骨切除手术是一种切除骨头的手术方式,它主要用于切除骨肿瘤、骨不连和骨软骨瘤等病症治疗。
但是,骨切除手术也有其风险,主要包括感染、伤口裂开、神经和血管损伤、伤口愈合不良等等。
2、关节镜手术关节镜手术是通过镜子将器械伸入关节来进行手术的方式。
由于手术时仅小切口,所以它的风险相对较小。
但是,关节镜手术也有其风险,主要包括止血困难、麻醉工作不良、术后疼痛等。
3、骨折复位手术骨折复位手术是将断裂的骨头复位并进行外固定或内固定的治疗方法。
骨折复位手术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主要包括感染、神经和血管损伤、关节强制锁定等。
二、手术并发症手术并发症是指手术后出现的不良结果,通常是由手术本身或其他因素引起的。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手术并发症。
1、感染手术时如果不注意卫生和清洁,很容易引起感染。
常见的感染严重程度不一,轻微的感染只是局部红肿和渗出,而严重的感染则可引起如败血症及气源性肺炎等严重疾病。
2、血栓血栓是因血液没有流经受手术部位的血管而导致的凝固物。
血栓会阻碍血液流动,甚至会引起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后果。
3、麻醉反应麻醉是骨科手术不可缺少的步骤,但是麻醉也有其风险,通常是由于麻醉过程中的药物反应或过量引起的。
麻醉反应通常包括呼吸抑制、呼吸衰竭等。
三、预防措施为了减少骨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医师和患者都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1、加强术前检查医师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检查手术部位,确保手术对象合适,避免无谓的手术风险。
2、切口消毒和手术室清洁医师应该正确处理手术室环境,并采取正确的消毒操作,保证手术环境干净卫生,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骨科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并发症的防治原则。
方法:选取本院132例骨科手术患者,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发症资料包括术前、术中并发症和相关治疗情况,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平均分为临床症状组、实验室检查组与影像学检查组,并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三组患者并发症不同方法确诊及治疗,临床症状组死亡率45.45%,明显高于实验室检查组的4.55%及影像学检查组的11.36%,且前者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此外,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均存在高血压、心脏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
结论:骨科患者受接受手术治疗,脂肪栓塞出现再施行治疗的预后效果较好,并发症也较少;治疗时首先考虑对有脑血管病史的患者的治疗,也可以有效减少和预防术后并发症。
标签:骨科手术;并发症;防治原则
在骨科临床工作中,脂肪栓塞综合征和静脉血栓栓塞(VTE)是骨科手术常见并发症[1]。
脂肪栓塞的栓子常来源于长骨骨折、脂肪组织严重挫伤和烧伤。
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医生往往易忽视这两种并发症的发生,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诊断并作进一步治疗,将会引起严重的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的损伤,严重者最终可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2]。
本文选取了70例施行骨科手术患者,旨在探究骨科手术并发症的防治原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患者132例,其中男60例,女72例,年龄22~72岁。
术前检查出患者既往病史:高血压患者50例,占总患者比例的37.88%;心脏病患者40例,占总患者比例的30.30%;脑血管疾病患者30例,占总患者比例的2
2.73%;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0例,占总患者比例的7.58%;糖尿病患者6例,占总患者比例的4.55%;其他病史患者4例,占总患者比例的
3.03%。
1.2 研究方法收集所有患者资料,记录下有关心脏疾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类患者,分析这些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情的关系。
并发症资料包括术前、术中并发症和相关治疗情况。
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平均分为临床症状组、实验室检查组与影像学检查组,每组44例。
1.3 治疗过程对于轻度骨折患者,由于外伤后的疼痛与紧张感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患者会因此出现疼痛现象,可先采取阵痛、镇静的方法缓解患者痛感,如心率快首选β受体阻滞剂,如不快,应用钙离子拮抗剂。
心脏病患者骨科术后行PCEA镇痛,疼痛缓解留置引流管平均
2.2(2~3)d。
因术后卧床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少数患者会因血栓脱落死于肺栓塞,对于该部分患者可遵循患者及其家属意见使用小剂量抗凝剂,与此同时加强心功能检测。
对于呼吸系统的疾病患者骨科术后并发症一般多见于呼吸
循环治疗外,重点在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3],还需追加肺栓塞的治疗,在有症状的30 min内进行气管插管,必须建立人工呼吸道并给予有效的胸外按压,对其进行了气管插管同时给予吸氧,对于骨折较为严重的患者,笔者对其进行了头部降温处理,之后肌肉注射镇静剂,有效保护脑组织。
脑水肿和肺水肿的发生可应用脱水剂和利尿剂来进行有效预防,并防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部分患者需使用静脉注射及口服药物来溶栓。
糖尿病患者骨科术后应继续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将其维持在6.3~9.1 mmol/L,伤口两周后愈合拆线后观察一周期间需调整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剂量,输液过程中尽量避免含糖液体,继续使用抗生素使伤口加快愈合。
1.4 效果判定心脑血管患者术后心率指标恢复正常值区间(60~100次/min);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值控制在正常血压:收缩压<130 mm Hg,舒张压<85 mm Hg;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骨科术后的并发症治愈情况可表现为呼吸频率在20~25次/min为正常值;糖尿病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主要控制器血糖为主,空腹血糖为3.9~6.2 mmol/L餐后血糖为7.1~11.1 mmol/L表示效果良好[4]。
如上对患者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功能等方面的功能进行了有效判定,然后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4.8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患者并发症经不同方法确诊及治疗,临床症状组死亡率45.45%,明显高于实验室检查组的4.55%及影像学检查组的11.36%,且前者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详见表1。
3 讨论
3.1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骨科手术后威胁患者生命的极危险的并发症[6],有20%的几率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7],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因此,在骨科手术的并发症的防治上应遵循的原则是预防为主。
术中操作仔细谨慎,尽量有效简捷,减少出血,尽可能的缩短手术时间。
术后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严密观察有无栓塞症状的发生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
3.2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死亡的诱因是呼吸衰竭,对于该病的治疗笔者建议及时改善呼吸功能并且支持呼吸,改善低氧血症,同时对患者的脑、肺部及时脱水和保护治疗。
经过此次研究笔者发现,受到严重的创伤后接受手术治疗,出现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时候予以防治的预后效果更佳。
由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临床表现是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重要指征,且临床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比较高,指示可以将其作为有效防治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重要依据[7-8]。
3.3 此外,研究发现有既往疾病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明显高于正常患
者,且年龄越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大,因为这些患者的心脏指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心输出量、有氧代谢能力都有所下降[9]。
综上所述,骨科手术并发症的防治原则就是需要医生提高警觉性,预防感染、脂肪栓塞综合征和静脉血栓栓塞等并发症[10],在治疗过程中应从消除主要病因、降低各种高危因素等方面着手,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Jwang G,Zhao M,Wang E H.Effects ofgfycine and methylprednisolone on hemorrhagic shock mrats[J].Chill Med J(En91),2010,7(9):13.
[2]李英子,金春玉.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32):5833-5834.
[3]徐聪,张兴平,郑移兵.139例骨科80岁以上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J].医学信息(内、外科版),2009,22(8):675-677.
[4] Chunital S D,Glinsber:g J S.Strategiesfh the Diagnosis of deep veimthm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J].Thrombos Reserch,2010,97(4):v33-v44.
[5]李鹏.早期防治严重创伤及骨科手术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2011,5(6):36-37.
[6]胥少汀,葛宝丰,徐迎坎.实用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538.
[7]胡海澜,杨进顺,黄文铎,等.建立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预警机制的可行性研究[J].血栓与止血学,2006,12(4):149-151.
[8]张志波,王东,孙海钰.脂肪栓塞综合征早期诊断与治疗[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8,29(6):400-402.
[9] Boachie A O,Squil lante R G.T uber culosis of the spine[J].Orthop Clin North Am,2009,27(15):95-103.
[10]韩仰同,胡洪涛,陈捷.骨折及骨科术后脑脂肪栓塞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8):3381-3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