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电路基础:14-集成运放的典型电路
- 格式:pdf
- 大小:3.32 MB
- 文档页数:18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卷及参考答案试卷三(本科)及其参考答案试卷三一、选择题(这是四选一的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共16分)1.有两个增益相同,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不同的放大电路A和B,对同一个具有内阻的信号源电压进行放大。
在负载开路的条件下,测得A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小,这说明A的()a. 输入电阻大b. 输入电阻小c. 输出电阻大d. 输出电阻小2.共模抑制比K CMR越大,表明电路()。
a. 放大倍数越稳定b. 交流放大倍数越大c. 抑制温漂能力越强d. 输入信号中的差模成分越大3.多级放大电路与组成它的各个单级放大电路相比,其通频带()。
a. 变宽b. 变窄c. 不变d. 与各单级放大电路无关4.一个放大电路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1-4所示。
当信号频率恰好为上限频率或下限频率时,实际的电压增益为()。
a. 43dBb. 40dBc. 37dBd. 3dB图1-4 图1-55.LC正弦波振荡电路如图1-5所示,该电路()。
a. 满足振荡条件,能产生正弦波振荡b. 由于无选频网络,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c. 由于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d. 由于放大器不能正常工作,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6.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如图1-6所示。
已知静态时,V o=V c1-V c2=0,设差模电压增益100vd =A ,共模电压增益mV 5V mV,10,0i2i1c ===V A V ,则输出电压o V 为( )。
a. 125mVb. 1000 mVc. 250 mVd. 500 mV图1-6 图1-77.对于图1-7所示的复合管,假设CEO1I 和CEO2I 分别表示T 1、T 2单管工作时的穿透电流,则复合管的穿透电流CEO I 为( )。
a. CEO2CEO I I =b. CEO2CEO1CEO I I I +=c. CEO1CEO I I =d. CEO12CEO2CEO )1(I I I β++=8.某仪表放大电路,要求R i 大,输出电流稳定,应选(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模拟电路》课程设计题目:用集成运放组成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班级14级电信1班学号1430140227学生姓名邓清凤指导教师黄川完成日期:2015 年12 月目录1 设计任务与要求 (3)2 设计方案 (3)3设计原理分析 (5)4实验设备与器件 (8)4.1元器件的引脚及其个数 (8)4.2其它器件与设备 (8)5实验内容 (9)5.1 RC正弦波振荡器 (9)5.2方波发生器 (11)5.3三角波发生器 (13)6 总结思考 (14)7 参考文献 (15)用集成运放组成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姓名:邓清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摘要]本设计是用12V直流电源提供一个输入信号,函数信号发生器一般是指自动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电压波形的电路或仪器。
电路形式可采用由运放及分立元件构成:也可以采用单片机集成函数发生器。
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生三种或多种波形的函数发生器,本课题采用UA741芯片搭建电路来实现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的电路。
[关键词]直流稳压电源12V UA741集成芯片波形函数信号发生器1 设计任务与要求(1)并且在proteus中仿真出来在同一个示波器中展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
(2)在面包板上搭建电路,并完成电路的测试。
(3)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4)答辩、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书2 设计方案方案一:采用UA741芯片用集成运放组成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优点:分立元件结构简单,可用常用分立元器件,容易实现,技术成熟,完全能够达到技术参数的要求,造价成本低。
缺点:设计、调试难度太大,周期太长,精确度不是太高。
图1 集成运放组成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方案二:用8038制作的多波形信号发生器优点:具有在发生温度变化时产生低的频率漂移,最大不超过50ppm/℃;具有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等多种函数信号输出;正弦波输出具有低于1%的失真度;三角波输出具有0.1%高线性度;具有0.001Hz~1MHz的频率输出范围;工作变化周期宽,2%~98%之间任意可调;高的电平输出范围,从TTL电平至28V;易于使用,只需要很少的外部条件缺点:成本较高。
运放常用电路运放常用电路是电子电路中常见且重要的一种电路,它是一种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可以用于放大、滤波、积分、微分等功能。
在各种电子设备中都广泛应用,比如音频放大器、信号处理器、传感器信号放大等方面。
一种常见的运放电路是放大器电路。
放大器电路是运放的最基本应用,通过调节电路中的反馈电阻和输入信号,可以实现对信号的放大。
放大器电路一般分为非反馈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比例放大电路等多种类型。
其中,反馈放大电路是最常见的一种,通过负反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使放大器电路更加稳定和可靠。
除了放大器电路,运放还可以用于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可以通过运放和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组合实现对信号频率的选择性放大或衰减。
常见的滤波电路有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等。
这些滤波电路可以在音频处理、信号处理、通信系统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运放还可以用于积分和微分电路。
积分电路可以将输入信号进行积分运算,用于信号的平滑处理和波形整形。
而微分电路可以将输入信号进行微分运算,用于信号的斜率检测和高频信号处理。
这些积分和微分电路在控制系统、通信系统、测量仪器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运放电路,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运放电路,比如比较器电路、振荡器电路、保护电路等。
这些电路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中都有各自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选择和设计。
总的来说,运放常用电路是电子电路中非常重要和常见的一种电路类型,它可以实现信号的放大、滤波、积分、微分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
通过合理设计和应用运放电路,可以实现对信号的精确处理和控制,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运放常用电路,为电子电路设计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掌握集成运放电路在电子系统中的应用一、教学内容简介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模拟电子技术中的集成运放电路,在电子系统中的应用。
在本教案中,我们将会学习到集成运放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特性、设计原理等相关知识,以及在电子系统中对它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了解集成运放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性,包括差动放大器、同相放大器、反相放大器、比较器等。
2.了解集成运放电路的设计原理,包括运放电路的放大器设计、滤波器设计、波形整形电路设计等。
3.学会集成运放电路在电子系统中的应用,掌握电压跟随器、积分器、微分器、信号放大器、信号滤波器等电子系统中的常见应用。
4.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能力,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教案的教学重点主要是集成运放电路的设计原理以及在电子系统中的应用。
难点则是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法:通过讲解集成运放电路的原理、结构、特性、设计、应用等理论知识,让同学掌握相关知识。
2.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让同学深入了解集成运放电路的应用,并掌握操作技能。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同学深入理解集成运放电路在电子系统中的应用。
五、教学内容1.集成运放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性(1)集成运放电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集成运放电路的放大器特性,包括增益、带宽、偏置电流、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等。
(3)运放电路的电源电压范围和输入电压范围,以及运放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特性。
2.集成运放电路的设计原理(1)运放电路的放大器设计原理,包括电路的电路分析和设计实例等。
(2)运放电路的滤波器设计原理,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阻带滤波器等。
(3)集成运放电路的波形整形电路设计原理,包括纹波电压降低电路、削波电路、比较器电路等。
3.集成运放电路在电子系统中的应用(1)电压跟随器:这是一种电路,可以将电路输出的电压与输入电压保持一致,控制输出电压跟随和输出电流跟随。
模拟电子技术复习资料总结第一章半导体二极管一.半导体的基础知识1.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Si、锗Ge)。
2.特性---光敏、热敏和掺杂特性。
3.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具有单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4.两种载流子----带有正、负电荷的可移动的空穴和电子统称为载流子。
5.杂质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形成的半导体。
体现的是半导体的掺杂特性。
*P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多子是空穴,少子是电子)。
*N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多子是电子,少子是空穴)。
6.杂质半导体的特性*载流子的浓度---多子浓度决定于杂质浓度,少子浓度与温度有关。
*体电阻---通常把杂质半导体自身的电阻称为体电阻。
*转型---通过改变掺杂浓度,一种杂质半导体可以改型为另外一种杂质半导体。
7. PN结* PN结的接触电位差---硅材料约为0.6~0.8V,锗材料约为0.2~0.3V。
* PN结的单向导电性---正偏导通,反偏截止。
8. PN结的伏安特性二. 半导体二极管*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二极管伏安特性----同PN结。
*正向导通压降------硅管0.6~0.7V,锗管0.2~0.3V。
*死区电压------硅管0.5V,锗管0.1V。
3.分析方法------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若V阳>V阴( 正偏),二极管导通(短路);若V阳<V阴( 反偏),二极管截止(开路)。
1)图解分析法该式与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叫静态工作点Q。
2) 等效电路法➢直流等效电路法*总的解题手段----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若V阳>V阴( 正偏),二极管导通(短路);若V阳<V阴( 反偏),二极管截止(开路)。
*三种模型➢微变等效电路法三.稳压二极管及其稳压电路*稳压二极管的特性---正常工作时处在PN结的反向击穿区,所以稳压二极管在电路中要反向连接。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卷及参考答案试卷三及其参考答案试卷三一、选择题(这是四选一的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共16分)1.有两个增益相同,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不同的放大电路A和B,对同一个具有内阻的信号源电压进行放大。
在负载开路的条件下,测得A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小,这说明A的()a. 输入电阻大b. 输入电阻小c. 输出电阻大d. 输出电阻小2.共模抑制比K CMR越大,表明电路()。
a. 放大倍数越稳定b. 交流放大倍数越大c. 抑制温漂能力越强d. 输入信号中的差模成分越大3.多级放大电路与组成它的各个单级放大电路相比,其通频带()。
a. 变宽b. 变窄c. 不变d. 与各单级放大电路无关4.一个放大电路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1-4所示。
当信号频率恰好为上限频率或下限频率时,实际的电压增益为()。
a. 43dBb. 40dBc. 37dBd. 3dB图1-4 图1-55.LC正弦波振荡电路如图1-5所示,该电路()。
a. 满足振荡条件,能产生正弦波振荡b. 由于无选频网络,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c. 由于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d. 由于放大器不能正常工作,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6.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如图1-6所示。
已知静态时,V o=V c1-V c2=0,设差模电压增益100vd =A ,共模电压增益mV 5V mV,10,0i2i1c ===V A V ,则输出电压o V 为( )。
a. 125mVb. 1000 mVc. 250 mVd. 500 mV图1-6 图1-77.对于图1-7所示的复合管,假设CEO1I 和CEO2I 分别表示T 1、T 2单管工作时的穿透电流,则复合管的穿透电流CEO I 为( )。
a. CEO2CEO I I =b. CEO2CEO1CEO I I I +=c. CEO1CEO I I =d. CEO12CEO2CEO )1(I I I β++=8.某仪表放大电路,要求R i 大,输出电流稳定,应选( )。
填空题1.在常温下,硅二极管的门槛电压约为 0.5V,导通后在较大电流下的正向压降约为 0.7V;锗二极管的门槛电压约为 _0.1_V,导通后在较大电流下的正向压降约为_0.2_V。
2、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
3、二极管的最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
PN结外加正向电压时,扩散电流大于漂移电流,耗尽层变窄。
4、二极管最主要的电特性是单向导电性,稳压二极管在使用时,稳压二极管与负载并联,稳压二极管与输入电源之间必须加入一个电阻。
5、电子技术分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大部分,其中研究在平滑、连续变化的电压或电流信号下工作的电子电路及其技术,称为模拟电子技术。
6、PN结反向偏置时,PN结的内电场增强。
PN具有具有单向导电特性。
7、硅二极管导通后,其管压降是恒定的,且不随电流而改变,典型值为0.7伏;其门坎电压Vth约为0.5伏。
8、二极管正向偏置时,其正向导通电流由多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形成。
9、P型半导体的多子为空穴、N型半导体的多子为自由电子、本征半导体的载流子为电子—空穴对。
10、因掺入杂质性质不同,杂质半导体可为空穴(P)半导体和电子(N)半导体两大类。
11、二极管的最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它的两个主要参数是反映正向特性的最大整流电流和反映反向特性的反向击穿电压。
12、在常温下,硅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0.5V,导通后在较大电流下的正向压降约为0.7 V。
13、频率响应是指在输入正弦信号的情况下,输出随频率连续变化的稳态响应。
15、N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电子,少数载流子是空穴。
16、按一个周期内一只三极管的导通角区分,功率放大电路可分为甲类、乙类、甲乙类三种基本类型。
17、在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中,影响低频信号放大的是耦合和旁路电容,影响高频信号放大的是结电容。
18、在NPN三极管组成的基本共射放大电路中,如果电路的其它参数不变,三极管的β增加,则IBQ 增大,ICQ增大,UCEQ减小。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题14一、填空(20)分1、在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要紧取决于 ,少数载流子的浓度则 与 有很大关系。
2、场效应管是 操纵器件,而双极型三极管是 操纵器件。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输入电阻很大,是由于 原因。
3、放大电路中,己知三极管三个电极的对地电位为V A = -9V ,V B =-6.2V, V C =-6V, 则该三极管是 三极管,A为 极,B为 极,C为 极。
4、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的幅值条件是 ,相位条件是 ,电路起振的条件是 。
5、为了提高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与效率,三极管应工作在 类状态,其最高效率可达到 ;而要消除交越失真,则应工作在 类状态。
6、己知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电压为1mV .输出电压为1V ,引入负反馈后,为得到同样的输出电压,需加输入信号电压10mV ,则引入的反馈系数为 ;电路的反馈深度为 。
7、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若变压器副边电压的有效值为10V ,整流二极管视为理想元件,则输出电压为 V ;二极管承受的反向电压峰值为 V 。
8、使用差分放大电路的目的是为了 。
二、单项选择题(20分)1、当温度升高时,半导体三极管的β( ),穿透电流I CEO ( ),V be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2、在OTL 功率放大电路中,电源电压V CC =16V ,R L =8Ω,在理想情况下最大输出功率为( )。
a: 32W b: 8W c: 4W d:16W3、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为( )a:微分运算电路b:积分运算电路c:对数运算电路4、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的放大倍数==i V V V o A ( )设运放是理想的。
a: 20 b:-20c:21 d:-215、三极管工作在饱与区时,发射结 ( ) ,集电结( )。
a. 正向偏置b. 反向偏置c.无偏置电压6、电路如图所示,R f 引入的反馈为( )a: 电流串联负反馈b: 电压串联负反馈c: 电流并联负反馈d: 电压并联负反馈7、在场效应管放大电路中,不能使用自给偏压电路的场效应管为( )a: 绝缘栅耗尽型场效应管 b: 绝缘栅增强型场效应管 c:结型场效应管8、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为20V ,当253T )(C R L -≥时,输出电压为(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PN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_______;加反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_______。
2、当发射结正偏且集电结反偏时,晶体管具有_________放大作用。
3、在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中,既能放大电流又能放大电压的是_________电路,只能放大电压不能放大电流的是__________电路。
4、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主要是由晶体管的___________造成的。
5、集成运放通常由输入级、___________、输出级和__________四部分组成。
6、在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中,耦合电容所在的回路为________电路,使放大电路在低频段产生_________相移。
7、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____________负反馈。
8、正弦波振荡的幅值平衡条件为__________,电路的起振条件为___________。
9、单相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中,若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为U2=20V,则输出电压的平均值U O(A V)=_____ V;若负载电阻R L = 100Ω,二极管正向平均电流I D(AV)=_____A。
10、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时,发射极电流是由__________运动形成的,集电极电流是由___________运动形成的。
11、对于放大电路的最基本要求一是____________,二是能够__________。
12、OCL功率放大电路在电路参数理想情况下的最大效率为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将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在某放大电路中,测的三极管三个电极的静态电位分别为12V,11.8 V,15 V,则这只三极管是_______。
( )A NPN 型硅管B NPN 型锗管C PNP 型硅管D PNP 型锗管2、某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如图所示,该管为_____。
( )A P沟道增强型MOS管B P沟道耗尽型MOS管C N沟道增强型MOS管D N沟道耗尽型MOS管3、为了使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减小,应引入_____负反馈。
运算放大器常用电路
运算放大器(Operational Amplifier,简称Op-Amp)常用于电子电路中的各种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路:
1. 反馈放大器:最为常见的Op-Amp电路之一,包括在反馈环路中使用的非反向和反向放大器电路。
这些电路可用于放大、求和、减法等操作。
2. 比较器:将输入信号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输出高低电平表示输入信号与参考电压的大小关系。
常用于触发器等数字电路中。
3. 仪表放大器:用于精确测量和放大微弱信号,通常包含精密的增益调节和滤波功能。
4. 信号调理电路:用于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积分或微分等处理,例如用于传感器信号处理。
5. 激励电路:用于驱动电荷、电压输出等场合,如用于激励振荡器或输出给驱动器的电路。
这些是Op-Amp的一些典型应用,Op-Amp还可以在许多其他电路中发挥作用,如振荡器、滤波器、模数转换器等。
Op-Amp的灵活性使得它成为电子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集成运放内部电路原理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称集成运放)是一种将多个电子器件集成在一块单晶硅芯片上的电子器件。
其内部电路原理如下:
1. 输入级:由差分式放大电路组成,利用其对称性可提高电路性能。
2. 中间电压放大级:主要作用是提高电压增益,由多级放大电路组成。
3. 输出级电压增益为1,但为负载提供功率。
此外,集成运放的电路中还包括偏置电路,用于提供偏置电压以及对输入信号交流成分进行放大。
输入信号首先经过隔直电容过滤其直流成分,然后通过直流偏置信号进行放大。
反馈电阻和反向端电阻用于确定放大倍数。
整个电路具有同相输入端P、反相输入端N和输出端O。
当P端加入电压信号时,O端输出同相的电压信号;N端加入电压信号时,O端输出反相的电压信号。
此外,该电路还可以抑制共模信号,当输入信号中含有共模噪声时,将被抑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集成运放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模拟电子电路考核说明(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第一部分考核说明《模拟电子电路》是中央电大理工科开放专科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该课程不仅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而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解决电子技术入门的问题,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有关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现将有关考核的几个问题说明如下:1.考核对象:电大理工科开放专科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学生。
2.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3.考核依据:本课程所用教学大纲为2003年5月修订的、适用于2002级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模拟电子电路教学大纲》;所用文字教材为杨素行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的《模拟电子电路》。
本课程考核说明是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4.课程总成绩的记分方法:形成性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占20%,终结性考试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占80%。
课程总成绩为百分制,60分为合格。
5.形成性考核的要求和形式:形成性考核的形式有平时作业和课程实验。
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平时作业和课程实验者方可得满分。
6.终结性考试的要求和形式:(1)考试要求:考核重点是考察学生是否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具体考核要求分为几个层次:✧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够用所学的内容分析、初步设计和解答与实际应用相关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
✧理解: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相应内容,并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
✧了解: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了解所学内容。
(2)组卷原则:✧在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所规定的目的、要求和内容范围之内命题。
在教学内容范围之内,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应用能力的试题,不属于超纲。
✧试题的考察要求覆盖面广,并适当突出重点。
✧试题兼顾各个能力层次,掌握内容占60%,理解内容占30%,了解内容占10%。
半导体器件的基础知识1.1 电路如图P1.1所示,已知u i =5sin ωt (V),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
试画出u i 与u O 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图P1.1 解图P1.1解:波形如解图P1.1所示。
1.2 电路如图P1.2(a )所示,其输入电压u I1和u I2的波形如图(b )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
试画出输出电压u O 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图P1.2解:u O 的波形如解图P1.2所示。
解图P1.21.3 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6V ,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 Zmin =5mA ,最大功耗P ZM =150mW 。
试求图P1.3所示电路中电阻R 的取值范围。
图P1.3解:稳压管的最大稳定电流 I ZM =P ZM /U Z =25mA电阻R 的电流为I ZM ~I Zmin ,所以其取值范围为 1.4 已知图P1.4所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6V ,最小稳定电流I Zmin =5mA ,最大稳定电流I Zmax =25mA 。
(1) 别计算U I 为10V 、15V 、35V 三种情况下输出电压U O 的值; (2) 若U I =35V 时负载开路,则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图P1.4 解:(1)当U I =10V 时,若U O =U Z =6V ,则稳压管的电流小于其最小稳定电流,所以稳压管未击穿。
故当U I =15V 时,若U O =U Z =6V ,则稳压管的电流小于其最小稳定电流,所以稳压管未击穿。
故当U I =35V 时,稳压管中的电流大于最小稳定电流I Zmin ,所以U O =U Z =6V 。
(2)=-=R U U I )(Z I D Z 29mA >I ZM =25mA ,稳压管将因功耗过大而损坏。
1.5 电路如图P1.5(a )、(b )所示,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3V ,R 的取值合适,u I 的波形如图(c )所示。
集成运放的典型应⽤上⼀贴我们讲了集成运算放⼤器的原理,对集成运放有了⼀个初步的了解,其实在综保插件⾥应⽤的两个集成运放LM339是作为电压⽐较器应⽤的,通过电流互感器传来的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与插件内部设定的电压信号进⾏⽐较,当电流互感器传来的信号⼤于插件内部设定的电压信号时,综保插件就会认为照明主回路有短路故障,从⽽驱动执⾏电路切断主回路的交流接触器控制电源。
漏电保护电路也同短路保护电路⼀样,进⾏电压⽐较来判断设备是不是漏电的。
集成运算放⼤器是这样组成⽐较电路:集成运算放⼤器 ,简称为集成运放.它实际上是⼀个⾼增益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器 ,最早⽤于模拟计算机 ,并由此⽽得名.随着电⼦技术的⾼速发展 ,集成运放不断升级换代 ,其性能参数和技术指标不断提⾼ ,⽽价格⽇益降低.它的应⽤早已超出运算的范畴之外 ,已成为⼀种通⽤性很强的功能性器件 ,它的应⽤犹如六、七⼗年代⽆线电电路中的三极管⼀样 ,已成为现代电⼦电路中的核⼼器件 ,正如三级管⼀样 ,如略去电源端和调零端以外 ,集成运放的符号也有三个端 ,即反相输⼊端、同相输⼊端和输出端.图1 集成运放符号集成运放的⾼增益 ,其含义是开环电压放⼤倍数趋于⽆穷⼤ ,其次输⼊电阻⾼ ,⼏乎不从信号源索取电流;输出电阻低 ,带负载的能⼒很强.这三点是集成运放多项性能指标中的集中体现.尤其是前两条 ,是分析运放线性应⽤的原始依据 ,即可以演变为所谓 “虚短” 和 “虚断” 的两条重要性质.由于输出和输⼊可写为:U0 = Au (U+ - U- ) ,因为开环电压放⼤倍数Au趋于⽆穷⼤ ,线性应⽤时:U+ = U- ,即 “虚短” .⾮线性应⽤时 ,某时刻两输⼊端谁的电位⾼ ,输出就反映谁的特征 ,即:当U+ > U- ,输出U0 趋于正向饱和;当U+ < U- ,输出U0趋于负向饱和.这是集成运放运⽤于⾮线性状态的本质特征.电压⽐较器就是集成运放在⾮线性状态下的具体应⽤.所谓电压⽐较器 ,就是⼀种⽤来⽐较输⼊信号电压⼤⼩的电⼦电路.它可以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成仅有两个状态的矩形波.集成运放⼯作在⾮线性区时 ,两个输⼊端谁的电位⾼ ,输出就反映谁的特征 ,这是构成电压⽐较器的理论基础.如下图 2所⽰为最基本的电压⽐较器和其电压传输特性图.其中两个输⼊端中⼀个端⼦为参考端 ,参考电压为UR ,另⼀个端⼦(⽐如反相端)作为信号输⼊端 ,将信号电压与参考电压相⽐较 ,当信号电压⼩于参考电压时 ,输出为⾼电平 ,反之输出为低电平.由此得到如图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如此简单的电压⽐较器 ,增加限幅保护电路、引⼊正反馈去影响参考电压值等措施就可得到⼏种电压⽐较器的原型电路.⽐如:1.过零⽐较器:参考电压为零 ,输⼊信号每过零时 ,输出发⽣跃变 ,它实际上是⼀个单限⽐较器.最简单的应⽤是可以将正弦波变为⽅波.2.滞回⽐较器:利⽤正反馈来影响原来的参考电压使参考电位与此时的输出状态有关 ,从⽽消除在原来的参考电位附近输⼊信号由于受⼲扰⽽产⽣的空翻现象.3.双限⽐较器:由两个单限⽐较器组成所谓的双限⽐较器(也称为窗⼝⽐较器) ,可以将输⼊信号按需要范围进⾏选取.正是这样简单的电压⽐较器 ,在⾮正弦波产⽣变换电路、延时定时电路、⾃动控制及有关模数接⼝电路中得到了⼴泛的应⽤.如下图3所⽰为⽅波发⽣器的原形电路.它实质上是由⼀个带有正反馈的电压⽐较器和负反馈延时微分电路组成 ,同相端的参考电压由 R1 和 R2 将输出电压分压得到 ,在输出⾼电平或低电平时 ,使之电容充电或放电 ,电容两端得到的电压跟此时的参考电压 U+ 去⽐较 ,从⽽使电路的输出状态来回翻转输出⽅波.在⽅波发⽣器的基础上 ,将电容的充放电回路分开 ,即可得到矩形波发⽣器.在矩形波发⽣器的基础上后⾯加接⼀级积分电路 ,并稍微调整电路结构即可得到三⾓波发⽣器和锯齿波发⽣器.它们是⽰波器中扫描电压信号的基本产⽣电路.555定时器是包含模拟与数字的⼀种综合性中规模集成电路器件.其中模拟部分的核⼼就是由三个5千欧电阻分压器提供参考电压的两个电压⽐较器 ,上⾯的反相⽐较器是以 2P 3UCC作为参考电压 ,下⾯的同相⽐较器是以1P 3UCC作为参考电压.两者的输出分别控制基本 RS触发器的 R端和 S端 ,以触发器的输出作为定时器的输出 ,并以它的反端去控制放电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正是这样巧妙地结合,使555定时器加上简单的 RC外围电路 ,便可构成单稳态触发器、施⽶特触发器、多谐⾃激振荡器等应⽤型电路.这⾥⾯ ,两个电压⽐较器将输⼊信号或电容上充放电⽽得的电压值跟参考电压 2P 3UCC和1P 3UCC去⽐较 ,从⽽转换成⾼电平或低电平 ,去控制触发器动作 ,输出所需要的电压波形进⽽控制执⾏机关,从⽽实现了电路的⾃动控制、延时、定时等多项功能 ,⽽电压⽐较器在此发挥出了⾄关重要的作⽤.同上情况相似 ,在并⾏⽐较型AP D转换器中 ,根据量化单位的⼤⼩ ,由 n 个分压电阻组成的分压电路得到(n - 1)个阶梯型电压值作为(n - 1)个电压⽐较器的反相端的参考电压 ,跟加在同相端的采样保持后的模拟信号电压⽐较 ,使每个⽐较器输出⾼电平或低电平 ,并通过其后⾯的缓冲寄存器得到(n - 1)位⼆进制数 ,完成了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关键的⼀步.综上所述:电压⽐较器是集成运放的⼀种⾮线性应⽤.变化的、随机的输⼊信号跟另⼀个端的参考电压进⾏⽐较 ,使输⼊信号转换成只有⾼电平或低电平的输出信号 ,当输⼊信号电压等于参靠电压(即阈值)时 ,输出状态发⽣翻转.能实现这⼀点的关键就是取决于集成运放优良的性能 ,即开环电压放⼤倍数⽆穷⼤.但是实际运放的开环电压放⼤倍数不可能⽆穷⼤ ,除去运放的响应时间及零点漂移等因素 ,其⽐较误差及上升(下降)沿的陡度决定于运放的开环电压放⼤数 ,其值越⼤ ,产⽣的误差越⼩ ,上升(下降)沿越竖直.假设运放的开环电压放⼤倍数为 10的6次⽅,运放的输出饱和压降为 ±10V ,则产⽣的阈值误差为 ± 10 µV ,可见产⽣的误差是很⼩的.深刻理解电压⽐较器为集成运放在⾮线性应⽤下的本质特征 ,并在教学中将其应⽤实例适时地进⾏归纳、总结、⽐较 ,这对提⾼教学质量 ,丰富学⽣的知识 ,培养学⽣的创新能⼒ ,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集成运放的典型电路
4.3
集成运算放大器——高增益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4.3 集成运放的典型电路
传输特性曲线
双入单出差分
输入
镜像电流源中间放大
电平移位及
输出级
复合管
1. 三极管基本电流源
分压偏置电路对工作点具有稳定作用,也就是对I O 有稳定作用,具有稳流特性。
电压源的内阻小,电流源的内阻大,内阻越大
稳流特性越好。
(a) (b)
三极管电流源3.3.3 电流源偏置电路
R
三极管电流源的内阻比三极管的输出电阻
是镜象关系。
3. 精密镜象电流源
将比镜象
由于有T3存在,I
B3
电流源的2I
小β3倍。
因此
B
I C2和I REF更加接近。
精密电流源
4. 微电流源
E
BE E2C2BE BE2BE1E E2E
E2BE2BE1/=R U I I U U U R I R I U U D = D =-=
通过接入R e 电阻得到一个比基准电流小许多倍的微电流源,适用微功耗的集成电路中。
2
1C C
6. 多电流源
通过一个基准电流源稳定多个三极管的工作电流,即可构成多路电流源
图中一个基准电流I
REF
可获得多个恒定电流
I C2、I C3
μA741的电路原理图
μA741的偏置电路
μA741的输入级电路
μA741的中间放大级电路μA741的输出级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