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描写片段作文训练资料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7
作文指导动作描写[5篇范例]第一篇:作文指导动作描写作文指导“描写人物动作”导语:小朋友,我们夸奖一个人文章写得好,有时会说:“看,他把人物都写活了。
”这里的“写活了”,可是一种真功夫。
文章中的人物正是在动作和语言描写中鲜活生动起来的,而其中的动作描写是写人记事文章中最为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成功的动作描写能突出人物特点或者体现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离不开对动作的传神描写。
这次,我们就来练练把人物写活的功夫——描写人物动作。
一、积少成多捎掏数攥凑塞点擦扎推拔念叨娴熟转交推辞推搡小心翼翼蹦蹦跳跳昂首阔步目不转睛东张西望手舞足蹈张牙舞爪眼疾手快声泪俱下抓耳挠腮挤眉弄眼嬉皮笑脸胖胖无可奈何地把手比作手枪,对着鸽子,“叭叭”地打了两枪,然后蹦蹦跳跳地走了。
只见女护士用酒精棉球擦擦张毅的胳膊,然后迅速地把细长的针头扎进他的肌肉,接着缓缓地把药水推进去,最后有敏捷地把针头拔出,动作十分的娴熟。
她总是笑眯眯的,一会儿清晰地报站名,一会儿眼疾手快地点钞票、售票,一会儿离开座位、从车头走到车尾、耐心地回答外地乘客的问题。
二、帮你读中学写我们读过的文章中有许多动作描写的成功范例。
请欣赏一下吧!1.《槐乡的孩子》一文主要描写了槐乡的孩子采摘槐米的情景,表现了槐乡孩子的纯朴勤俭的品质。
文章重点段有这样一处描写: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
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
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这这些精彩的动作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槐乡孩子采摘槐米时敏捷地动作和勤劳快乐的身影。
同学们,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是不是感觉像看电影一样?要相信:我们也能写出这样的动作细节。
2.《绝招》这篇文章写的是小伙伴们在一起比赛绝招,说明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出有用的绝招这个道理。
文章有这样的描写:三胖腆着大肚皮说:“咱们看谁一口气憋得时间最长!”结果一个个先后都憋了气,惟独他,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憋的时间比别人长两倍。
要想作文好,动作描写不可少,人物描写动作5大技巧+例文作家老舍先生说:“唯有动作描写,人物才能立起来!”可见,动作描写在写人记事的作文里,同样是举足轻重的。
当然,我们都知道动作描写,我们也知道有哪些动作,可怎么写才能把短时间发生的动作,写得具体生动呢?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你认真阅读本文,配合布置的练习,你就不是一般的你啦!一个个就会成为动作描写的大师啦!1给动作“化功大发”所谓“化功大法”,就是要把一个很笼统的大动作,分解成若干个连贯的小动作,给大动作一个“过程”。
我们还看刚才的例子:李老师喝茶。
请看一个同学把这一个大动作写成小动作的例子,我们一起来读读。
李老师停止了讲课,目光一瞟,伸过右手凑近杯子,然后轻松地拿起杯子,拧开杯盖,把杯子举到嘴边,嘬起嘴唇,轻轻歪斜杯身,让水滋润了一下嘴唇,大概是在试探杯子中的水烫不烫吧。
然后,就大口大口地狂喝起来,只听到“咕嘟咕嘟”的声音,他的喉结也上下不停地抽动。
眨眼功夫,一杯水就见底了。
他砸巴砸巴着嘴唇,好像还很不解渴呢。
这一段描写,把李老师喝水这一过程,分解成“拿起杯子——试探温度——大口猛喝——砸巴嘴唇”这样一连贯的小动作,是不是把“大动作”写成“小动作”了?有的同学经常抱怨自己的作文写不具体,在写动作的时候,采用把“大动作”写成“小动作”就是一个可以使用的方法。
在我们的课文里,也有类似的“化功大法”,课文《凡卡》一课中,写凡卡写信的动作,就是大动作,其中一个细节: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乡下爷爷收。
”然后他抓抓脑袋,再想一想,添上几个字:“康司坦丁•玛卡里奇。
”这里的想、蘸、写、抓、添等一系列动作,把不会写信的凡卡渴望爷爷收到信,救他出火坑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学了就要用,刚才同学们在纸上写的“妈妈打我”或“爸爸打我”,你能把这个大动作,分解成若干个连贯的小动作吗?试试?2给动作“涂脂抹粉”写好人物的动作,选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是不是就很美呢?《燕子专列》这篇课文里有这么一句话:小贝蒂伸出双手,捧起燕子,送到嘴边用呵气为小燕子取暖。
1. 让学生掌握人物动作描写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中人物形象生动、具体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物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2. 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与技巧。
3. 典型人物动作描写的案例分析。
4. 学生作文中的动作描写练习与指导。
5. 优秀作文欣赏与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作文片段,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人物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方法与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人物动作描写案例,让学生理解动作描写的作用。
4. 练习:学生进行动作描写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5. 优秀作文欣赏:展示优秀作文,分析其动作描写亮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物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方法与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物动作描写案例,让学生理解动作描写的作用。
3. 练习法:学生进行动作描写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 欣赏法:展示优秀作文,分析其动作描写亮点。
1. 学生动作描写练习的完成情况。
2. 学生作文中动作描写的运用情况。
3. 学生对优秀作文动作描写的欣赏与分析能力。
教案编写完毕,仅供参考。
如有需要,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资源1. 教案、课件、优秀作文片段。
2. 人物动作描写练习素材。
3. 作文评价标准。
七、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课件,设计好教学环节。
2. 收集典型人物动作描写案例,准备进行分析。
3. 准备动作描写练习素材,以便学生练习。
4. 制定作文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人物动作,培养观察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动作描写心得。
3. 邀请作家或文学爱好者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写作经验。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是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
3. 反思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有哪些不足之处。
专题13动作描写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范例1】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题给鸟搬家刘亮程①我们家的院子和老陈家的院子中间隔了一小截篱笆,平常两家借点东西都是从篱笆缝里递来递去。
②一天,阿健盯住老陈家榆树说,要是把他家的麻雀赶到我们家树上多好。
阿健就挤过篱笆缝,往老陈家树上扔土块儿,朝树上喊叫。
③怎么才能让鸟在我们家树上也筑窝呢?阿健说。
④等你们都长大了,麻雀看见院子里没小孩了,就会来我们家树上筑巢。
二伯说。
⑤我想现在就让麻雀来我们家树上筑巢。
阿健说。
⑥那我们想个办法吧,先在树上给鸟做个窝,到时候我会让那棵树上的鸟搬过来住。
二伯说。
⑦二伯带着张欢、阿健、洋洋和方圆,在院子里做鸟巢。
⑧二伯从小库房里找出锯子、斧头和钉锤,用木板钉了一个方盒子,找了一些柔软的干草放进做好的鸟巢。
⑨然后,二伯让方圆爬上树,用铁丝把鸟巢绑在最高的树杈上。
二伯做木盒的时候,中间隔出了盛放食物的隔档,在里面装了些小米。
⑩鸟巢安置后,第二天就有鸟在树上叫了,鸟发现巢里的食物,再叫其他鸟过来吃。
⑪过了两天,树上没鸟叫了。
二伯说,可能食物吃完了。
他让方圆上去又放了一些小米。
鸟又在树上叫了,可是,鸟把小米吃完又飞了,没有把我们的木盒当窝的意思。
⑫这咋办呢?阿健说。
⑬不急,再想办法。
二伯说。
⑭二伯让方圆爬到老陈家输树上,把窝里的鸟蛋放到我们家树上的鸟巢里。
⑮二伯说,我们把鸟蛋移过来,鸟就会跟着过来。
⑯可是,鸟没有搬家过来,只是在我们家树上叫了一阵,又回到老陈家树上。
动作描写专题训练动作描写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元素,通过生动的描绘可以使读者更好地体验和感受故事情节。
以下是一些动作描写的训练方法,旨在帮助写作者提高动作描写的能力。
1. 观察与笔记要写出生动的动作描写,观察力是至关重要的。
当你观察到有趣的动作时,及时记录下来。
对于细节,尤其要注意环境、动作的特点和情感的体现。
> 示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小鸟振翅欢快地飞过,周围的花朵轻轻地摇曳。
2. 动词的选择选择精确的动词可以让动作描写更加生动有力。
动词应能表达出动作的方式和力度,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想象到场景。
> 示例:她疾步走过走廊,心急如焚。
3. 使用具体的细节通过使用具体的细节来描写动作,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场景。
注意描写身体的姿势、肌肉的运动、声音的变化等细节,使动作描写更加丰富。
> 示例:他弯下腰,双手紧握着拳头,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4. 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在动作描写中,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可以增强描写的表现力。
比喻可以将动作与其他物体、情感或景象进行联系,拟人则可以赋予非生物以生命和智慧。
> 示例:大海的波涛仿佛跳动着电光火石般的舞蹈。
5. 选择恰当的句子结构和节奏句子的结构和节奏对于动作描写的效果也有重要影响。
短小的句子可以增强动作的紧迫感和节奏感,而长句则可以展示复杂的动作和情节。
> 示例:她瞪大眼睛,无声地喘息着,然后一脚重重地踢开门。
通过以上的训练方法,写作者可以提高自己的动作描写能力,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不断地观察、学习和实践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片段作文指导】动作描写
下课铃声一响,操场上就闹哄哄下来。
同学们像小鸟一样飞出教室,有的飞跑,有的在跳,有的追逐打闹。
我跑回操场边,盯着同学们疯玩,心里痒痒的,也想和他们一起玩。
但我什么也绝对不会,只会站在一旁默默地地看。
这时,一个同学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毽子,邀请我我一起踢。
我抚掌表示同意了,激动的地哇哇大叫。
我把毽子踢了出声,它像一只小鸟一样飞旋,接着又像一片叶子一样飘下过来。
我用手去接,不过它总是会从我的指缝间滚落,我着急地张着嘴,仿似想把它咽下去,却老是于事无补。
我懊恼地垂下了头,心想:为什么不我总是接不住它呢?我不知道哪里哪里做错了?
这时,那位同学走了过来,笑着说:“别灰心,渐渐地练习就行了。
”他一边说完,一边实时演示给我看。
猛见他轻轻地一抬脚,毽子就飞上了天空,又稳稳地落在他脚边。
我鼓足了勇气,再次踢了出声。
这一次,我很认真地仔细着他的动作,很努力会模仿着他的姿势。
渐渐地,我结束踢得越来越棒,踢得越发高。
我不高兴地手舞足蹈,像个只有快乐的小兔子。
只不过我还是没有一脚踹出很急切的动作,但我早切身体会到了踢毽子的快乐。
我会继续再练习,有一天,我也可以像他一样踢得又高又稳!。
动作描写好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动作描写是一种通过文字描述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动作来展示情节发展的手法。
在文学作品中,动作描写不仅能够使读者更加生动地感受到故事中的场景和角色,还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一个精彩的动作描写段落可以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故事中的紧张、激动或温情。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动作描写的技巧和要点,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如何通过生动具体的动作描写来提升作品的质量和吸引力。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不同类型作品中动作描写的差异性和灵活性,并重点介绍一些常见的动作描写手法,包括具象描写、态度描写、心理描写等。
通过进一步研究动作描写的技巧和要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刻画故事情节中的动作和细节,使读者对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产生更深的印象。
通过精心构思和运用适当的动作描写,我们可以打造出更加引人入胜的作品,让读者爱不释手。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动作描写技巧和要点,希望能够对您的创作有所帮助。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的结构对于一个长文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逻辑关系。
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首先,我们会对动作描写这一主题进行总体的概述,介绍动作描写的定义和重要性。
然后,我们会给出文章的结构,即引言、正文和结论的顺序。
最后,我们也会明确阐述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动作描写好段的讨论,帮助读者提升写作水平。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包括要点1和要点2两个方面。
在要点1中,我们会详细讲述如何进行动作描写,包括注意事项、技巧和例子等。
通过对动作描写的要点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写好动作描写的段落。
在要点2中,我们将探讨动作描写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其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案例。
通过这些实例,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动作描写的魅力和作用。
结论部分主要包括总结和展望两个方面。
习作1——动作描写
写作方法点拨:
动作描写是指把人物的行为、动作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它包括描写人们的各种日常活动、劳动过程、体育比赛等。
好的作品往往借助对人物连串的动作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1.用动词描写具体的动作。
如:张老师首先轻轻地拿起粉笔,然后慢慢地转过身,把右手高高举起,放在黑板上,头转向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小朋友,等他安静了,张老师才转过头,开始写字。
2. 用动词写出事物的变化。
如:一开始,它蜷缩着身子不敢出来,慢慢地,它伸展了一下四肢,最后,整个身体都舒展开了。
练一练:
下面有几幅图,连起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请仔细观察,用上动作描写,生动的对话,写一段话,别忘了加上!
1 2 3 4。
动作描写片段作文训练动作描写片段作文训练【题型示例】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
请根据材料,发挥你的想像,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
注意:①想象要合理。
②重点写小新,用什么人称都可以。
③重点在行动描写,也可以适当运用其他表达方式。
答案示例:一条泥泞的小路通向远方,看不到尽头。
小新背着瘫痪的小牧在这条路上也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
身体瘦弱的小新背着小牧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走去。
雨后的小路更为泥泞,小新的白球鞋已经被泥水重新染了一层色。
一不小心,小新陷入一个泥坑,险些跌倒,他停了停,两腿硬是支撑着站住,汗水从他脸颊滑落,他全然不顾。
小新用双手托了托小牧,转头冲着小牧笑了笑,又继续前进。
离学校越来越近,而小新却越来越吃力,但他仍微笑着,望着远方,望着学校的国旗,充满希望。
解析:开头一句话表现场景,简洁、形象。
第二句话交待了材料中两个重要的事实:小牧瘫痪,小新背他上学“在这条路上也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暗示“六年”。
主干部分行动描写具体,详细,特别是其中“笑”的动作,反映了人物的精神状态。
结尾部分尤其精彩,“国旗”的出现一下子升华了主题,同时也巧妙地暗示烘托了小新的思想境界。
【解题攻略】一.什么是行动描写?行动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成功的行动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二.行动描写方法行动描写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或精选富有特征性的词语简笔描写;或抓住人物连贯性动作具体描写;或作特写镜头式的描写;或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或对比描写;或同时并现描写,等等。
1、特征法精选富于特征性、个性化的词语简洁传神地进行描写。
在那山坡前,战经八九个回合,八戒渐渐不济将来,钉钯难举,气力不加。
……那呆子道:“沙僧,你且上前来与他斗着,让老猪出恭来。
”他就顾不得沙僧,一溜往那蒿草薜萝荆棘葛藤里,不分好歹,一顿钻进,哪管刮破头皮,搠伤嘴脸,一毂辘睡倒,再也不敢出来。
但留半边耳朵,听着梆声。
——吴承恩《西游记》点评:“一溜”、“不分好歹,一顿钻进”、“一毂辘睡倒”等行动描写只能属于猪八戒,其自私可笑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惟妙惟肖。
2、连贯法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
连贯地写人物一连串的动作,在动作群的刻画描写中可使人物形象站立起来。
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
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捅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
——《守财奴》点评:其中的“掏”、“放”、“盯”、“摆”、“推”等动词构成连贯的动作群,深刻地揭示了葛朗台行动的内在动力——对金钱的强烈占有欲,从而使嗜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跃然纸上。
鲁达大怒,揸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的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下当门两个牙齿。
——《水浒传》点评:这“揸”“一掌”‘’一拳”连接动作,正如金圣叹在眉批中所批:“写鲁达阔绰,打人亦打得阔绰。
”描写鲁智深的这些动作,做到了充分的性格化。
3、特写法运用细致笔调使行为动作如影视中的特写镜头凸现于读者面前。
老头儿放下了钓丝,把它踩在脚底下,然后把鱼叉高高地举起来,举到不能再高的高度,同时使出全身的力气,比他刚才所聚集的更多的力气,把鱼叉扎进正好在那大胸鳍后面的鱼腰里,那个胸鳍高高地挺在空中,高得齐着一个人的胸膛。
他觉得鱼叉已经扎进鱼身上了,于是他靠在叉把上面,把鱼叉扎得更深一点,再用全身的重量推到里面去。
——《老人与海》简评:作者把笔墨集中在处于特定时空的鱼叉上,“举”、“扎”、“靠”、“推”等动作构成精彩的特写镜头,使人从惊心动魄的搏斗中形象地体味到人的伟力、气魄和智慧。
4、对比法书记官站起来,开始宣读起诉书。
……结果他的声调就混合成不间断的嗡嗡声,听得人昏昏欲睡。
法官们一忽儿把胳膊肘倚在圈椅的这边扶手上,一忽儿倚在那边扶手上,一忽儿闭上眼睛,一忽儿又睁开,彼此交头接耳。
有一个宪兵好几次把刚要开口打呵欠的那种痉挛动作压下去。
……玛丝洛娃听着书记官朗读,眼睛盯住他,时而呆呆不动地坐着,时而全身一震,仿佛打算反驳似的,涨红了脸,后来却沉重地叹了口气,把手换一个放处,往四下里看一眼,随后又凝神瞧着宣读的人。
——《复活》点评:法官们“一忽儿”中变换动作所表现的漫不经心、草菅人命,与玛丝洛娃“震”、“涨”、“叹”等动作所表现的全神贯注、抗争无门构成对比,读者从中读出了沙皇统治下下层人民的苦难冤情和法律制度的虚伪、专制。
5、反常法人物在某种条件下的反常动作,更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尤三姐松松挽着头发,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抹胸,一痕雪脯。
底下绿裤红鞋,一对金莲或翘或并,没半刻斯文。
两个坠子却似打秋千一般,灯光之下,越显得柳眉笼翠雾,檀口点丹砂。
本是一双秋水眼,再吃了酒,又添了饧涩淫浪,不独将他二姊压倒,据珍琏评去,所见过的上下贵贱若干女子,皆未有此绰约风流者。
二人已酥麻如醉,不禁去招他一招,他那淫态风情,反将二人禁住。
那尤三姐放出手眼来略试一试,他弟兄两个竟全然无一点别识别见,连口中一句响亮话都没了,不过是酒色二字而已……——《红楼梦》点评:尤三姐本是个自珍自爱的“出污泥而不染”的奇女子,可是,当她看到自己的姐姐已变成了贾珍、贾琏的玩物,这两个衣冠禽兽又将魔爪伸向自己时,她已经无法再忍受了。
这时,她就一反常态,以泼辣和放荡来捍卫自己的尊严!这里,表现的是尤三姐的反抗性格,这一行动并不与她的本性矛盾。
这就是反常行动对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6、并现法描写同一场面下各种人不同的动作,他们对待同一事物的不同的态度,这样更有利于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如《红楼梦》中: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自己却鼓着腮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
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在桌子上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点评:一段文字,一连写了8个人的“笑”,同样是“笑”,却是千姿百态,紧扣各人的身份和性格。
这精彩的“笑”的动作大描写,非高手不能为。
三、行动描写的常用技巧1. 抓住特征,准确恰当地运用动词法国作家福楼拜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当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词。
”例: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里敲字就比推字用得好。
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是显得夜深人静。
”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更是道尽了炼字推敲的甘苦,让人感动。
我们在用词的时候如果能注意比较,仔细推敲,定能找到最合适的动词。
例:说时迟,那时快。
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
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
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摔、撑、踮、爬、顶、弯、蹲、插、倾、飞等”10个动词,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式描写得准确而逼真。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看同样是吃西瓜,动词使用的不同,带来了什么不同的效果。
“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小妹妹抓起一块西瓜就往嘴里塞,吮着、嚼着、咽着,两腮鼓得像两个乒乓球,鼻子和下巴都沾满了瓜汁。
这里战士们的动作写出了一种自豪感,而小妹妹却被表现成了个“小馋猫”。
2. 要具体,描写人物的动作不能太笼统我们来看两个片断:(一)我们脱下衣服,走到水里,就开始游泳。
吃力了,休息一会儿,再游,过了一个小时我们就回家了。
(二)终于下水了,这可不像在岸上,我两腿发软,身体好象飘来飘去。
我急忙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脖子,两腿夹住爸爸的腰部。
口里直喊着“我要回家”。
爸爸说:“别害怕,一步一步地学,总是能学会的。
”过了一会儿,我才壮着胆,两脚稍微向后伸了一下,觉得没事,接着两脚再用力一前一后地伸了几下,好象后半身浮了起来。
反反复复,终于学会了用脚游水。
这时,我脸上露出了笑容。
对比两个片断,我们不难看出具体的行动描写的魅力。
3. 运用修辞合理地使用限定语及修饰语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鲁迅的《药》车厢里的人一下像炸了锅似的,乱哄哄地如同马蜂窝从树上落到地上。
【突破训练】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行动描写。
有同学在日记中写了他观看世界杯足球赛巴西对德国的一场比赛,其中写了罗纳尔多的一个精彩动作。
他写道:“罗纳尔多带着球,冲到禁区前,飞起一脚,把球踢进网中。
”请把罗纳尔多这一精彩射门动作分解为五个小动作:①接到传球;②用脚一颠;③绕过对方防守;④避开守门员;⑤踢球入网。
然后,再依次对五个小动作进行具体描写,突出罗纳尔多的高超球技。
描写时至少要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吃饭了,小表弟坐上凳子,夹起一块糖醋排骨吃了起来。
”这句话说的是小表弟吃糖醋排骨的事情,可骨头多香啊,小表弟又是多么可爱呀,他到底是怎样吃的呢,岂是一个“吃”字就能说完的。
请你将这句话拓展成150字左右的行动描写,要求具体形象,并能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行动描写。
请写一段校运动会上百米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要求描写细致,并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