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题(2013年版) 2
- 格式:doc
- 大小:182.59 KB
- 文档页数:7
一、填空选择题(30分,每空1分)1、国家规定排放的污水中甲醇的允许含量不得超过100mg/L,将之转化为摩尔分率与质量分率分别为,。
(水的摩尔分子质量为18kg/kmol,甲醇的摩尔分子质量为32kg/kmol,水的密度为1000kg/m3)2、从分子扩散角度来看,恒摩尔流假定成立的二元蒸馏过程属于扩散过程,单组份吸收属于扩散过程。
如果条件相同,由于总体流动,后者的传质速率会大于前者的传质速率,通常采用来校正总体流动对传质速率带来的影响。
3、对总压不很高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加时,亨利系数E,相平衡常数m,溶解度系数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如果逆流气体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可无限增加,则当吸收因子A>1时,在塔的端相组成趋向极限;当A<1时,则塔端相组成趋向极限。
5、理论板指的是的塔板,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数时,与下列参数F、x F、q、R、α、x D、x W中的量无关。
简单蒸馏过程中,釜内易挥发组分的浓度逐渐,釜液泡点逐渐。
6、二元溶液的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参数q的变化将引起的变化。
A.平衡线; B.操作线与q线; C.平衡线与操作线; D.平衡线与q线。
7、如下图,单级萃取料液组成为x F,溶剂用量愈大,混合点M愈S点,最大溶剂用量点为, 最小溶剂用量点为。
8、在单级萃取器中,用纯溶剂S萃取A、B混合液中的溶质A,测得平衡的萃取相与萃余相中组分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y A=0.37,x A=0.14,组分B、S可视为完全不互溶,,则组分A的分配系数k A= ,选择性系数β= 。
9、精馏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量;你所作的萃取实验用到的设备是,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量。
10、将板式塔中泡罩塔、浮阀塔、筛板塔相比较,操作弹性最大的是,造价最昂贵的是,单板压降最小的是。
11、与板式塔相比,填料塔的压降(填“较高”、“较低”或“相差不大”);填料塔等板高度(HETP)的意义是。
化工原理期末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A. 物料衡算B. 能量衡算C. 设备设计D. 化学反应机理2. 下列流体流动类型中,属于层流的是:A. 粘性流体在粗糙管道中的流动B. 粘性流体在光滑管道中的流动C. 湍流流动D. 高速流动A. 卡门涡街B. 漩涡C. 流线弯曲D. 逆压梯度4. 下列哪个设备主要用于气体的除尘?A. 湿式除尘器B. 袋式除尘器C. 静电除尘器D. 文丘里除尘器5. 下列哪种传热方式在化工生产中应用最广泛?A. 对流传热B. 辐射传热C. 导热D. 蒸发传热A. 塔板数B. 回流比C. 进料流量D. 进料温度7. 下列哪个设备主要用于液体的混合?A. 搅拌釜B. 轮胎式混合机C. 立式混合机D. 高速混合机A. 离心泵B. 转子泵C. 隔膜泵D. 柱塞泵9. 下列哪个设备主要用于固液分离?A. 滤饼过滤器B. 碟式分离机C. 转筒式过滤器D. 振动筛A. 过滤面积B. 滤饼厚度C. 滤液粘度D. 滤饼含水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工原理研究的内容包括物料衡算、能量衡算、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流体的流动类型分为层流、________和________。
3. 伯努利方程描述了流体在流动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相互关系。
4.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 精馏操作中,回流比的大小会影响________和________。
6. 搅拌设备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________来输送液体。
8. 过滤操作中,影响过滤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9. 压缩机按结构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 化工设备的设计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化工原理二》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一、填空题(40分,每空2分)1. 当温度升高时,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增大、减少、不变、不确定)。
当压力升高一倍时,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
当粘度降低一半,溶质在液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
2. 总压力1 atm、温度为95℃时,苯、甲苯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1177 mmHg与477 mmHg,则平衡时苯的气相组成为____________,苯的液相组成为____________。
3. 沿着连续精馏塔自上而下,塔内压力,温度。
(增加、减少、不变、不确定)。
4. 某精馏塔的设计任务为:原料为F,x F,要求塔顶为x D,塔底为x W。
设计时若选定的回流比R不变,加料热状态由原来的饱和蒸汽加料改为饱和液体加料,则所需理论板数N___,提馏段上升蒸汽量V'____,精馏段下降液体量L____。
(增加,不变,减少)5. 吸收操作中对吸收剂主要要求有:,。
(至少写出两种)6. 用清水吸收空气中的氨,在操作范围内,体系的相平衡关系满足亨利定律,气液两相逆流操作。
当入塔混合气中氨的浓度增大,而其它入塔条件不变,则出塔气体中氨的浓度,溶质的吸收率。
(增加、减少、不变、不确定)7. 在1atm下,不饱和湿空气的温度为295 K,相对湿度为60%,当加热到373 K时,该空气的湿度,相对湿度,焓。
(增加、减少、不变、不确定)8. 已知在常压、25℃下水分在氧化锌与空气之间的平衡关系为:相对湿度100%时,平衡含水量为0.02kg水/kg干料;相对湿度40%时,平衡含水量为0.007kg水/kg干料。
现氧化锌的含水量为0.25 kg水/kg干料,令其与25℃、相对湿度为40%的空气接触,则物料自由含水量kg水/kg干料、结合水kg水/kg干料、非结合水kg水/kg干料。
二、简答题(10分)简述板式塔塔板负荷性能图的适宜工作区由哪几条线构成及相应判断指标。
化工原理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化工生产中,流体流动阻力主要分为哪两种类型?A. 层流和湍流B. 表面摩擦阻力和形状阻力C. 静态阻力和动态阻力D. 重力阻力和压力阻力答案:B2. 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其流动状态与雷诺数的关系是?A. 雷诺数小于2000时为层流B. 雷诺数大于4000时为湍流C. 雷诺数在2000到4000之间时为过渡流D. 雷诺数与流动状态无关答案:C3. 以下哪个参数不是影响传热速率的因素?A. 流体的流速B. 流体的密度C. 流体的比热容D. 换热器的面积答案:B4. 以下哪种情况下,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阻力最大?A. 管道直径增大B. 管道长度增加C. 流体密度增加D. 流体粘度增加答案:D5. 以下哪种类型的换热器适用于高温、高压流体的换热?A. 管壳式换热器B. 板式换热器C. 螺旋板换热器D. 空气冷却器答案:A6. 在吸收过程中,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吸收效率降低?A. 增加吸收剂的流速B. 增加吸收剂的浓度C. 增加吸收塔的高度D. 降低吸收剂的温度答案:D7. 以下哪种分离方法适用于从溶液中分离出不溶性固体?A. 蒸馏B. 萃取C. 结晶D. 过滤答案:D8. 在精馏塔中,以下哪个参数是影响塔板效率的主要因素?A. 塔板间距B. 塔板类型C. 塔板液泛D. 塔板的物料负荷答案:B9. 以下哪种情况下,流体的压缩性对流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A. 流体压力变化很大B. 流体温度变化很大C. 流体流速变化很大D. 流体密度变化很小答案:D10. 在化工生产中,以下哪种情况下需要进行物料衡算?A. 产品纯度要求不高B. 反应物转化率很低C. 反应物转化率很高D. 需要控制产品质量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若雷诺数Re大于4000,则流动状态为________。
答案:湍流2. 传热系数K的单位是________。
《化工原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填充题(20 分)1、精馏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动,液体靠自上而下地流动,气体靠自下而上地与液体成逆流流动。
2、全回流时,操作线与重合,操作线方程为,理论塔板数为.当回流比减少到称为最小回流比,所需的理论塔板数.适宜的回流比应通过确定。
3、y-x 相平衡曲线上各点的温度是。
4、当增大操作压强时,精馏过程中物糸的相对挥发度,塔顶温度,塔釜温度。
5、精馏塔设计时,若工艺要求一定,减少需要的理论板数,回流比应,蒸馏釜中所需的加热蒸汽消耗量应,所需塔径应,操作费和设备费的总设资将是。
6、享利定律。
其数学表达式....................................... 。
7、所谓气膜控制,即吸收总阻力集中在一侧,而一侧阻力可忽略;如果说吸收质气体是属于难溶气体,则此吸收过程是控制。
8、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将要涉及......... 与这三种关系式的应用。
9、离开干燥器的湿空气温度t 2 比绝热饱和温度 .... 目的是.10、物料中的水分与空气达到平衡时,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蒸汽分压与空气中水蒸汽分压.11、非吸水性物料,如黄沙、瓷土等平衡水分接近于.12、萃取和精馏同样是分离的单元操作,但萃取操作更适用.. 。
二:判断题(30 分)1、所谓恒縻尔流假设就是指每一块塔板上上升的蒸汽量是相等的,而下降的液体量也是相等的。
2、精馏操作中,两操作线的位置都随进料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3、精馏操作的依据是物糸中组分间沸点的差异。
4、精馏段操作线方程y = 0.65x + 0.4 ,绝不可能。
5、回流比相同时,塔顶回流液体的温度越高,分离效果越好。
6、精馏塔的全塔总效率不等于塔内各板的默弗里效率。
7、在吸收计算中,用比縻尔组成来表示是为了计算上的方便。
8、吸收操作线总是位于平衡线的上方是由于气相中的温度高于液相中的温度。
9、一个气相传质单元高度是指这段填料层内的浓度变化与推动力相等。
徐州工程学院试卷—学年第学期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试卷类型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命题人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使用班级教学院长(签字) 年月日班级学号姓名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滞流内层越薄,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A 近壁面处速度梯度越小B 流体湍动程度越低C 流动阻力越小D 流动阻力越大2.判断流体流动类型的准数为___ A ____。
A . Re数 B. Nu 数 C . Pr数 D . Gr数3.在一水平变径管路中,在小管截面A和大管截面B连接一U形压差计,当流体流过该管段时,压差计读数R值反映的是 AA A、B两截面间的压强差B A、B两截面间的流动阻力C A、B两截面间动压头变化D 突然扩大或缩小的局部阻力4.离心泵铭牌上标出的流量和压头数值是 A 。
A. 最大流量下对应值B. 操作点对应值C. 计算值D. 最高效率点对应值5.离心泵在一定管路系统下工作时,压头与被输送液体的密度无关的条件是 DA Z2-Z1=0B Σh f = 0 C2221022u u-= D p2-p1 = 06.含尘气体,初始温度为30℃,须在进入反应器前除去尘粒并升温到120℃,在流程布置上宜 AA. 先除尘后升温B. 先升温后除尘C. 谁先谁后无所谓7.穿过2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过程,已知各层温差为△t1=100℃, △t2=25℃,则第一、二层的热阻R1、R2的关系为_____D______。
A. 无法确定B. R1 = 0.25R2C. R1 = R2D. R1= 4R28.在蒸汽-空气间壁换热过程中,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中那种在工程上最有效 BA 提高蒸汽流速B 提高空气流速C 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流速D 在蒸汽一侧管壁上装翅片,增加冷凝面积并及时导走冷凝热。
9.在吸收操作中,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以气相组成表示)为 AA. Y -Y*B. Y*- YC. Y -YiD. Yi - Y10.含低浓度溶质的气体在逆流吸收塔中进行吸收操作,若进塔气体流量增大,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对于气膜控制系统,其出塔气相组成将 AA. 增大B. 变小C. 不变D. 不确定11.两组分物系的相对挥发度越小,则表示分离该物系 BA. 容易B. 困难C. 完全D. 不完全12.用某精馏塔分离两组分溶液,规定产品组成的x D、x W,当进料组成为x F1时,相应回流比为R1,进料组成为x F2时,相应回流比为R2,若x F1 < x F2,进料热状况不变,则 CA. R1 < R2B. R1 = R2C. R1 > R2D. 无法判断13.空气温度为td,湿度为Hd,相对湿度为φd的湿空气,经一间接蒸汽加热的预热器后,空气的温度为t1,湿度为H1,相对湿度为Φ1,则 BA. H1>HdB. φd>φ1C. H1<HdD. φd<φ114.利用空气作干燥介质干燥热敏性物料,且干燥处于降速阶段,欲缩短干燥时间,则可采用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BA. 提高干燥介质温度B. 增大干燥面积,减薄物料厚度C. 降低干燥介质相对湿度D. 提高空气的流速15.关于传热系数K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CA. 传热过程中总传热系数K实际是个平均值;B. 总传热系数K随着所取的传热面不同而异;C. 总传热系数K可用来表示传热过程的强弱,与冷、热流体的物性无关;D. 要提高K值,应从降低最大热阻着手;二、填空题(15空,每空1分,共计15分)1.《化工原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主要研究化工生产中物理加工过程,按其操作原理可归纳成若干单元操作。
化工原理期末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A. 反应器B. 精馏塔C. 换热器D. 水泵2. 化工过程中,下列哪个现象属于传质过程?A. 物料在管道中的流动B. 物料在搅拌器中的混合C. 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吸附D. 液体在筛网上的过滤A. 水玻璃B. 聚合物溶液C. 水泥浆D. 水溶液4. 在雷诺数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哪种流体的摩擦系数最小?A. 水B. 汽油C. 硅油D. 糖浆5. 下列哪种因素不影响传热系数?A. 流体流速B. 流体导热系数C. 流体比热容D. 流体粘度6. 下列哪个设备常用于实现气体的吸收操作?A. 填料塔B. 泡罩塔C. 搅拌槽D. 轮回泵7. 在精馏过程中,下列哪个参数可以表示塔板的分离效果?A. 回流比B. 理论塔板数C. 塔板效率D. 塔内压力A. 提高产品质量B. 提高生产效率C. 降低能耗D. 减少设备投资9. 下列哪种流体在层流状态下,流速分布呈抛物线形?A. 水B. 空气C. 汽油D. 硫酸10. 在化工设备设计中,下列哪个因素对设备的腐蚀影响最大?A. 温度B. 压力C. 流速D. 材料种类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工原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流体在圆形直管中流动时,层流与湍流的分界线是______。
3.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
4. 化工过程中的质量传递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式。
5. 精馏操作中,回流比的大小会影响______和______。
6. 化工设备中的搅拌器主要用于实现______、______、______等操作。
7. 化工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8. 传质系数与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9. 在吸收操作中,影响填料层高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
1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题1.精馏操作的目的是 使混合物得到近乎完全的分离 ,某液体混合物可用精馏方法分离的必要条件是 混合液中各组分间挥发度的差异 。
2.进料热状态参数q 的物理意义是 代表精馏操作线和提馏段操作线交点的轨迹方程 ,对于饱和液体其值等于 0 ,饱和蒸汽q 等于 1 。
3.简单蒸馏与平衡蒸馏的主要区别是 简单蒸馏是非定态过程 。
4.吸收操作的目的是 分离气体混合物 ,依据是 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之差异 。
5.连续精馏正常操作时,增大再沸器热负荷,回流液流量和进料量和进料状态不变,则塔顶馏出液中易挥发组成的摩尔组成X D 将 增大 ,塔底采出液中易挥发组成的摩尔组成X W 将 减小 。
(减小,增大,不变,变化不确定)6.平衡蒸馏(闪蒸)的操作温度是在操作压力下混合物的泡点和露点温度之间。
(泡点温度,露点温度,泡点和露点温度之间)7.液-液萃取操作中,操作温度 ,有利于分离。
(降低,升高,保持恒定)。
8.多级逆流萃取操作,减少溶剂用量,完成规定的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级数 。
(增大、减小、不变)9.实际生产中进行间歇精馏操作,一般将 和 两种操作方式结合起来。
(恒定回流比,恒定产品组成) 10.请写出两种常用的解吸操作方法: 和 。
升温,气提,降压(三写二)11.在吸收塔的设计中,气体流量,气体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 减小 ,设备费用 增多 。
(减小,增多)12.当温度升高时,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 升高 ,在液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 升高 。
(升高,升高)13.吸收操作的基本依据是 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之差异 ,精馏操作的基本依据是 各组分间挥发度的差异 。
14.蒸馏是分离 均相液体混合物 的一种方法,蒸馏分离的依据是 挥发度差异 。
15.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都需加入第三组分,目的分别是 使组分间相对挥发度增大 、 改变原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 。
16.如果板式塔设计不合理或操作不当,可能产生 严重漏液 、 严重泡沫夹带及 液泛 等不正常现象,使塔无法工作。
17.板式塔的类型有 泡罩塔 、 浮阀塔 、 筛板塔 (说出三种);板式塔从总体上看汽液两相呈 逆流 接触,在板上汽液两相呈 错流 接触。
18.易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 小 ,难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 大 ,只要组份在气相2 中的分压 大于 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吸收就会继续进行。
19.精馏过程是利用 部分冷凝 和 部分汽化 的原理而进行的。
精馏设计中,回流比越 大 ,所需理论板越少,操作能耗 增加 ,随着回流比的逐渐增大,操作费和设备费的总和将呈现 先降后升 的变化过程。
20.精馏设计中,当回流比增大时所需理论板数 减小 (增大、减小),同时蒸馏釜中所需加热蒸汽消耗量 增大 (增大、减小),塔顶冷凝器中冷却介质消耗量 减小 (增大、减小),所需塔径 增大 (增大、减小)。
21.相对挥发度α=1,表示不能用 普通精馏分离,但能用 萃取精馏或恒沸精馏 分离。
22.精馏操作的依据是 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差异 ,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包括 塔顶液相回流 和 塔底上升蒸气 。
23.压力 减小 ,温度 升高 ,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
24.蒸发器生产能力是指 单位时间内从溶液中蒸发的水分 ,即 蒸发量 。
25.萃取过程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 溶解度的差异 而达到混合液中组分分离的操作。
26.萃取中选择萃取剂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溶解度 、 选择性 、 组分 。
27.萃取器的主要类型有 混合-澄清槽 、 塔式萃取器 和 离心式萃取器 。
二.选择题1.在一二元连续精馏塔的操作中,进料量及组成不变,再沸器热负荷恒定,若回流比减少,则塔顶温度 A ,塔顶低沸点组分浓度 B ,塔底温度 C ,塔底低沸点组分浓度A 。
A .升高B .下降C .不变D .不确定2. 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 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 A =0.4,相应的泡点为t 1,气相组成为y A =0.4,相应的露点组成为t 2,则 B 。
A .t 1=t 2B .t 1<t 2C .t 1>t 2D .不能判断3.某筛板精馏塔在操作一段时间后,分离效率降低,且全塔压降增加,其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是 B 。
A .塔板受腐蚀,孔径增大,产生漏液,应增加塔釜热负荷B .筛孔被堵塞,孔径减小,孔速增加,雾沫夹带严重,应降低负荷操作C .塔板脱落,理论板数减少,应停工检修D .降液管折断,气体短路,需更换降液管4.板式塔中操作弹性最大的是 B 。
A .筛板塔B .浮阀塔C .泡罩塔5.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为 A 。
A .上升气速过大会引起漏液B .上升气速过大会引起液泛C .上升气速3 过大会使塔板效率下降 D .上升气速过大会造成过量的液沫夹带6.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的变化将引起以下线的变化 B 。
A .平衡线B . 操作线与q 线C .平衡线与操作线D . 平衡线与q 线7.下列情况 D 不是诱发降液管液泛的原因。
A .液、气负荷过大B .过量雾沫夹带C .塔板间距过小D . 过量漏液8.吸收塔的设计中,若填料性质及处理量(气体)一定,液气比增加,则传质推动力 A 。
传质单元数 B ,传质单元高度 C ,所需填料层高度 B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能判断三.问答题1. 什么叫淹塔?影响淹塔的因素有哪些?答:通常,在精馏塔内液相靠重力作用自上而下通过降液管而流动,可见液体是从低压部位向高压部位,因此要求降液管中液面必须有中足够的高度,以克服两板间的压力降而流动。
若气、液两相之一的流量增大时,致使降液管内液体不能顺利下流,管内液位升高到塔板上溢流堰的顶部,于是两板间的液体相连通,导致塔内积液,这种现象称为淹塔。
影响淹塔的因素除气、液相流量外,还有塔板结构,特别是板距。
2.什么叫漏液?漏液有何危害?答:对于板面上具有气孔的塔板,如浮阀板和筛板,当气流速度降低,气体通过小孔的动压头可能不足以阻止板上液体经孔道下流,这样便会出现漏液现象。
发生漏液时,将影响塔板上气液相间的充分接触,使塔板效率降低。
严重的漏液使塔板上不存在液层,因而无法操作。
3. 在精馏操作过程中为什么要有回流及再沸器?答:回流是保证精馏塔正常而稳定操作的必要条件。
是补充塔板上的液相组成和数量;使塔板上的液相组成和数量保持稳定;提高塔顶产品的浓度。
再沸器主要是提供一定的上升蒸汽量。
4. 双膜理论的论点?答:双膜理论基本论点:(1)气、液两相接触的自由界面附近,分别存在着做层流流动的气膜和液膜。
(2)在两膜以外的气、液相主体中,由于流体的充分湍动(紊流),组分物质的浓度基本上是均匀分布的,不存在浓度差。
(3)在气膜中存在着氧的分压梯度,在液膜中存在着氧的浓度梯度,它们是氧转移的推动力。
(4)氧是一种难溶气体,溶解度很小,故传质的阻力主要在于液膜上,因此通过液膜的传质速率是氧转移过程的控制速率。
5. 恒縻尔流假设的内容?答:恒縻尔溢流:在精馏塔的精馏段内,从每一块塔板上下降的液体的千縻尔流量皆相等,提馏段内也是如此,但两段不一定相等。
恒縻尔汽化流:在精馏塔的精馏段内,从每一块塔板上上升的汽体的千縻尔流量皆相等,提馏段内也是如此,但两段不一定相等。
4 6. 板式塔塔板上造成液面落差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止?答:液流量、塔板结构和液流长度;可采取双溢流或多溢流降液管、结构简单的筛板塔。
四.计算题1.一填料塔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有害组分A 。
已知操作条件下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为1.5m ,进塔混合气组成为0.04(A 的摩尔分率,下同),出塔尾气组成为0.0053,出塔水溶液浓度为0.0128,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为Y=2.5X 。
试求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多少倍? 解: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多少倍? 0417.004.0104.01=-=Y 00533.00053.010053.02=-=Y 01297.000128.0100128.01=-=X 804.2001297.000533.00417.0/2121=--=--=X X Y Y V L 18.25.2/0417.000533.00417.0/)/(1212121min =-=-=--=*m Y Y Y X X Y Y V L 则 286.118.2804.2)/()/(min ==V L V L2.在一常压精馏塔内分离苯和甲苯混合物,塔顶为全凝器,塔釜间接蒸汽加热。
进料量为1000kmol/h ,含苯0.4,要求塔顶馏出液中含苯0.9(以上均为摩尔分率),苯的回收率不低于90%,泡点进料,泡点回流。
已知α=2.5,取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5倍。
试求:(1)塔顶产品量D 、塔底残液量W 及组成x w ;(2)最小回流比;(3)精馏段操作线方程;(4)提馏段操作线方程;(5)从与塔釜相邻的塔板上下降的液相组成为多少?解:(1)塔顶产品量D 、塔底残液量W 及组成x w ;由 FD A Fx Dx =ϕ,得: h kmol D /4009.09.04.01000=⨯⨯= W=F- D=1000-400=600kmol/h又由物料衡算 W D F Wx Dx Fx +=得 0667.0600/)9.04004.01000(=⨯-⨯=W x(2)最小回流比;泡点进料,q =1, 4.0==F q x x625.04.05.114.05.2)1(1=⨯+⨯=-+=Q q q x x y αα5 22.14.0625.0625.09.0min =--=--=q q q D x y y x R (3)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83.15.1min ==R R318.0646.0111+=+++=+n D n n x R x x R R y (4)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113240083.2)1(=⨯=+=='D R V V1732100040083.1=+⨯=+=+='F RD qF L L则 0353.053.111320667.0600113217321-'=⨯-'='-'''='+m m W m mx x V Wx x V L y (5)从与塔釜相邻的塔板上下降的液相组成152.00667.05.110667.05.2)1(1=⨯+⨯=-+=w w w x x y αα 由操作线方程0353.053.11-'='+m m x y 得 0353.053.11-'=x y w 0763.01='x 3. 某填料吸收塔用纯轻油吸收混合气中的苯,进料量为1000标准h 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