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素材:成语情境分类十六类(含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33.63 KB
- 文档页数:12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成语知识点总结一、成语的基本概念及分类:成语是我国古代留传下来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以四字为主,也有三字或五字的,由于成语的特点,在古代文人墨客中被广泛应用并形成了独特的修辞方式。
成语是汉语中最丰富、最具表现力的一种词汇形式,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达能力。
成语的分类可以按照成语的来源、义项或形式进行分类:1. 按来源分:(1) 传统成语:指经典文献中已有的成语,如《论语》、《诗经》等;(2) 派生成语:由两个或多个字组合而成,但本身并没有古老而固定的成语意义,后来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形成了成语的意义;(3) 新造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创造出来的成语。
2. 按义项分:(1) 形容成语:用以形容事物的特征、特点或状况;(2) 动作成语:可表示人物的举动动作或过程或帮助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3) 动物成语:以动物作为意象,表达人物的特点、情感或行为模式;(4) 植物成语:以植物作为意象,表达人物的特点或行为模式等。
3. 按形式分:(1) 四字成语:成语的形态结构以四个字为主,例如“一言半语”、“才高八斗”等;(2) 三字成语:成语的形态结构以三个字为主,例如“兴致勃勃”、“明察秋毫”等;(3) 五字成语:成语的形态结构以五个字为主,例如“双管齐下”、“一帆风顺”等。
二、常见的形容成语:1. 形色匆匆:形容忙碌匆忙,无暇顾及其他事情。
2. 形影不离:形容关系密切,一同行动或支持。
3. 形影相吊:形容彼此想念,相互挂念。
4. 形同陌路:形容关系疏远,互相之间没有交流。
5. 形同鬼魅:形容神秘莫测,行踪不定。
6. 形象比拟:从事物的形象相似之处来比较另一种事物。
7. 形形色色:形容各种各样的样子。
8. 形神兼备:形容外形和内涵都很好,兼具美和智慧。
9. 形迹可疑:指行为或表情举止异常,引起人怀疑。
10. 形容的成语常搭配动词使用,如“形象似曾相识”、“形容不易”。
三、常见的动作成语:1. 动手动脚:指做事迅速,不拖拉。
高频成语分类识记汇编1一、近义成语1.趁火打劫/浑水摸鱼趁火打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泛指趁紧张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权益。
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捞取利益。
2.痴心妄想/胡思乱想痴心妄想: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
胡思乱想:没有根据或不切实际地瞎想。
3.重整旗鼓/卷土重来重整旗鼓: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
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卷土,卷起尘土,形容人马奔跑。
4.处心积虑/呕心沥血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
5.粗心大意/粗枝大叶粗心大意:做事不细心,马马虎虎。
粗枝大叶: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
6.大张旗鼓/声势浩大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7.道貌岸然/一本正经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严(多含讥讽意)。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
岸然,高傲、威严的样子。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8.等量齐观/一视同仁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多用于物。
等,同等。
齐,一样。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
多用于人。
9.东山再起/死灰复燃东山再起: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重又得势或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
死灰,熄灭的火灰。
10.洞若观火/了如指掌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了如指掌: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一样,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
11.独树一帜/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
比喻自成一家。
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12.翻云覆雨/朝三暮四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朝三暮四:多用以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
13.风雨飘摇/摇摇欲坠风雨飘摇:形容形势很不稳定。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摇摇,动摇不稳的样子。
坠,掉下。
14.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
浮光,水面上的反光。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成语知识点总结一、常见成语及其解释1. 书香门第:指家庭背景深厚,家境好,家族有学问的人家。
2. 井井有条:形容事情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3. 含辛茹苦:形容日夜辛勤劳作,受尽各种苦难。
4. 蜜月期:新婚夫妻结婚后的最初几个月。
5. 白日做梦:白天做梦,比喻想法不切实际,没有实现的可能。
6. 杜绝后患:为了防止日后可能出现的麻烦,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7. 洞悉时局:对当前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状况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
8. 千方百计:形容尽一切办法。
9. 一针见血: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一下子切中要害。
10. 骑虎难下:比喻进退两难,左右为难。
11. 打草惊蛇:采取行动时,不顾忌自己的安全,或者事先不做好准备,使对方有所警觉和防备。
12. 力不从心:能力不够,不能按照本来想法去做事。
13. 锦上添花:比喻对本已有很好的事物再增加更好的事物。
14. 以牙还牙:采取报复手段恶人受到的伤害。
15. 海底捞针:比喻事情非常困难,很难找到所需的东西。
16. 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的地点、条件或环境来采取适当的措施。
17. 昙花一现:比喻事物存在的时间短暂,很快就消失了。
18. 不可救药:形容情况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19. 老调重弹:指老是重复说些老套的话,或者重复做一些老一套的事情。
20. 因噎废食:因为噎住了一次或者受到一次不良经历,对以后相同的事情都不敢再做。
二、常见成语使用场景1. 用于生活场景:- 前途似锦:形容前途光明,前景好。
- 苦尽甘来:经过一番苦难之后,才能得到甜美的果实。
- 水落石出:形容真相大白,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 春暖花开:形容春天天气温暖,花开得正盛。
- 美丽如花:形容女子容貌漂亮,美丽动人。
2. 用于学习场景:- 熟能生巧:经过反复练习,熟习一门技能,做事就能得心应手。
- 艰苦奋斗:形容面对困难与挫折,勇于拼搏,努力奋斗。
- 各尽所能:每个人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高中高考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1、鼎力相助——敬词,大力相助。
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2、折戟沉沙——戟:古代的一种兵器。
折断了的戟沉没在泥沙里。
形容失败惨重。
3、虚与委蛇——蛇:yí。
委蛇:应付。
对人虚情假意地进行敷衍应酬。
4、姹紫嫣红——姹:chà,美丽。
嫣:yān,美好,常指笑容。
形容各色娇艳的花,不能单用于某一种花。
5、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
一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亦以形容急于求成。
6、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7、平铺直叙——既可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平平淡淡,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含贬义。
8、旗开得胜——指军队的战旗刚一展开就取得胜利,比喻事情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9、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
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10、机关用尽——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
形容用尽心机。
多用于贬义。
11、焚琴煮鹤(贬)——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
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大煞风景。
12、起死回生——把将要死的人医活,形容医术高明。
13、一鳞半爪——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不见全身。
比喻只是事物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14、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5、大放厥词——厥,其,代词,他的。
现在指大发议论,多是贬义。
16、食不果腹——吃不饱肚子。
形容生活贫困。
(果:饱)17、不稂(láng)不莠(yǒu) (贬)——稂,狼尾草;莠,狗尾草。
比喻人不成材,没有出息。
作贬义。
18、胸无城府——城府,比喻待人处事很有心机。
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
19、设身处地——设:假设,设想。
处:置身。
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
指替人着想。
20、工力悉敌——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不分高低。
常用来形容两个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不分上下。
21、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不用于价格高低的比较。
22、望风披靡——披靡:草木随风倒伏的样子。
草一遇到风就倒伏。
2024届高三语文复习案《成语分类释义》汇集练1一、描写处境困难战胜挫折取得胜利1.哀兵必胜: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
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哀”是悲愤、悲壮之意,不可理解为“悲痛、悲哀”2.安贫乐道:安于贫困的生活,以学习和掌握圣人之道为乐。
(①近义:安贫守道;安贫乐贱;②反义:争名夺利)3.栉风沐雨:栉,梳头发:沐,洗头发。
风梳发,雨洗头。
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①近义:餐风沐雨、风餐露宿;②反义:席丰履厚)4.踌躇满志:形容心满意足、从容自得或十分得意的样子。
5.举步维艰:抬脚行走十分困难。
形容已陷入十分艰难的处境。
多用于表示处境艰难。
6.大器晚成:大器,大的器物,引申为人才。
本指大器物的制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
后比喻有卓越才能的人,成名或取得成就都较晚。
(近义:百炼成钢)7.大义凛然:大义,正义。
凛然,令人敬畏的样子。
形容为了坚持真理而表现出的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
8.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勤勉不懈怠的一种状态。
9.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床舞剑。
比喻有志者及时奋发努力。
10.扶危济困:扶,帮助,支持。
济,接济。
帮助救济生活困苦、处境危急的人。
也作“济困扶危”。
2二、消极情绪类1.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鸿雁。
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
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①近义“饿殍遍野”,②反义“安居乐业”)2.黯然失色:不明亮的样子,指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和光彩。
也指心情沮丧,显出无精打采的样子。
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①近义:相形见绌;②光彩夺目)3.怅然若失:因不如意而感到不愉快。
形容心里不愉快,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一样。
4.愁眉不展:展,舒展。
心里忧愁,双眉紧锁。
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
也作“愁眉紧锁”。
(①近义:愁眉苦脸、闷闷不乐;②喜笑颜开、眉开眼笑)3三、积极情绪类1.爱不释手:释:放下。
高中高考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1、不绝如缕——既形容声音细微,也形容形势危急。
2、间不容发——距离很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
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3、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像城墙一样不可摧毁。
比喻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4、情不自禁——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不由自主易于混淆。
5、门户之见——门户:派别;见:成见。
因派别不同而产生的成见。
6、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
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程,计算。
7、情不自禁——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不由自主易于混淆。
8、过犹不及——犹:如,同。
及:到。
事情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对的。
9、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10、一言以蔽之——指用一句话来概括11、步步为营——营,军队驻扎的地方。
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置一道营垒。
形容进军谨慎。
今也比喻行事谨慎稳妥。
12、一鳞半爪——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不见全身。
比喻只是事物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13、满城风雨——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就到处轰动起来,议论纷纷。
贬义。
常被用作褒义或误解为“局势混乱”。
14、不稂(láng)不莠(yǒu) (贬)——稂,狼尾草;莠,狗尾草。
比喻人不成材,没有出息。
作贬义。
15、无出其右——指没有超过他的。
16、安身立命——安身:容身,指在某地居住或生活;立命:使精神安定。
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
17、础润知雨——屋的基石。
看到基石湿润就知道要下雨。
比喻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
18、披肝沥胆——披:披露,揭开。
沥:lì,往下滴。
剖开肺腑,露出肝胆。
比喻竭尽忠诚,开诚相见。
19、尾大不掉——掉:摇动。
尾巴太大就不好摇动。
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调动指挥。
现在也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20、不刊之论——刊:削除,删改。
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不能把“刊”理解成“刊登”。
)21、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
2024 年高中语文常考成语积累及解释中学语文常考成语积累及说明(最新)在学习语文的时候须要我们登记来许多成语和它的意思,成语在高考语文中也占一席之地,以下是我整理的一些中学语文常考成语积累及说明,欢迎阅读参考。
高考的成语加说明1、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
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3、挥斥方遒:是说热忱奔放,劲头正足。
4、百舸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5、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6、危在旦夕:形容危急即在眼前。
7、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看法。
8、了如指掌: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视察事物特别清晰。
9、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打算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10、化险为夷:将危急转化为平安。
10、放浪形骸: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11、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12、图穷匕首:比方事情发展到了最终,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13、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14、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15、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
形容极度生气。
16、无可奈何:没有方法,无法可想。
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7、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改变,常作悲壮之声。
18、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扰人民的利益。
19、劳苦功高:指出了许多力,吃了许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20、约法三章:比方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
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终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21、世人瞩目: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事或人22、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
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23、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
形容景象极其凄惨。
24、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
形容消息极其凄惨。
25、百折不回: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毅。
成语情境分类十六类一、文学艺术类阳春白雪: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后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
别具匠心:巧妙的心思,常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才高八斗:原义是谢灵运称颂曹植文才出众,后比喻才学极高。
出神入化:形容文学艺术或技艺高超达到了绝妙的境界,还形容超脱了神通达到了自由国度的境界。
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像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狗尾续貂:比喻用次品续在珍品之后,多用于形容续写的文学作品不如原来的好。
鬼斧神工: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
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像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鸿篇巨制:规模宏大的长篇或大部头的著作。
脍炙人口:原义是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
吉光片羽: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毛。
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击节称叹:打着拍子欣赏诗文或艺术作品。
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力透纸背: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
也常用来形容诗文等作品运力巧妙,内涵深刻。
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之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因此都涨价了;后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妙手丹青:丹青,绘画颜料,借指绘画艺术。
形容绘画技艺高超。
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期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通俗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
栩栩如生: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一挥而就:原义是一挥笔就能成功(就:完成)。
指才思敏捷,写字、作文或画画速度很快。
也指草率、急于求成。
【辨】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倚马可待:指靠着即将出征的战马起草文件,可以立即完稿。
形容才思敏捷,文章写得快。
光彩夺目:形容鲜艳耀眼。
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
二、建筑构造类断瓦残垣: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
【辨】断井颓垣:断了的井栏,倒塌的短墙。
形容庭院破败的景象。
飞阁流丹:凌空建造的阁道涂有鲜艳欲流的丹漆;形容建筑物的精巧美丽。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比喻陈设华丽。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美轮美奂:多用于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
神工天巧:形容建筑、布置的奇妙,非人力所能为。
【辨】神工意匠:形容建筑、绘画等构思精妙,非人力所能为。
三、自然物候类暴风骤雨:来势急速而猛烈的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群众运动。
春意阑珊:春天就要过去了。
春寒料峭:形容初春的寒冷。
【近】料峭春风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飞沙走石: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
【辨】天昏地暗:天地昏黑无光,形容刮大风时漫天沙土的景象,也比喻政治腐败,社会黑暗。
风刀霜剑:形容气候寒冷恶劣,也比喻人情险恶,世道浇漓。
花红柳绿: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七月流火: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即天蝎座的α星)从西方落下去。
指春去秋来,天气转凉。
凄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辨】①风雨如晦:天色昏暗犹如晦日的夜晚。
后比喻局势动荡,社会黑暗。
②风雨交加:风雨一起袭来。
形容天气十分恶劣。
有时也比喻几种灾难一起袭来。
【反】风和日丽秋高气爽:形容秋天晴空万里,天气凉爽。
山光水色: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近】湖光山色铄石流金:石头被熔化,金属变成了水。
形容天气酷热。
也形容辉耀,发挥巨大作用。
天寒地冻: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近】冰天雪地、滴水成冰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
形容风调雨顺。
吴牛喘月: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见到曾受其害的类似事物而过分害怕惊惧,或形容天气酷热。
云淡风轻: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
四、时光岁月类电光石火: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失。
【近】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近】弹指之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反】天长地久: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
形容时间悠久或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似水流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
【近】逝者如斯风烛残年:风中摇曳的烛火,残余的岁月;比喻人到晚年就像风中灯烛一样很容易熄灭,或指人已衰老,不久于世的样子。
【反】风华正茂: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
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曾几何时:指才过了没多少时间,即时间没过多久。
【反】久而久之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
【反】一如既往白驹过隙:像白色的骏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近】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
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桑田: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白云苍狗:天上的浮云像白衣,一会又变得像黑狗。
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近】瞬息万变五、理政法治类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
现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近】走马上任:旧指官吏到任。
现比喻接任某项工作。
【近】下车伊始:指刚下车,意指官吏刚到任所、比喻刚到工作的地方。
风雨如晦:天色昏暗犹如晦日的夜晚。
后比喻局势动荡,社会黑暗。
苛政猛于虎:统治者的苛捐杂税比吃人的老虎更加可怕。
宽猛相济:指整治措施要宽大和严厉相互补益调节。
【近】恩威并施、软硬兼施;【反】严刑峻法揽辔澄清:表示革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也比喻人在负责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革新这件工作,把它做好。
朗朗乾坤: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政清人和:政治清明,人民和乐,形容国泰民安。
纵横捭阖: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
金科玉律: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
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
【辨】清规戒律: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
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目无法纪: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里。
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近】目无王法;【反】遵纪守法绳之以法:用法律作准绳,给予制裁。
【近】罪有应得法不容情:在法律面前不能容许人情宽容。
法不责众:指某种行为即使应受到法律的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惩罚了。
结绳而治:原指上古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
后也指社会清平,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
【辨】无为而治: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
后泛指以德化民。
欺公罔法:指欺骗公众,无视法律。
逍遥法外: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然自由自在。
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指干违法乱纪的事。
经纬天下:指治理国家。
日理万机:形容政务繁忙,工作辛苦(多指高级领导人)。
【近】宵衣旰食: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
经纶济世:指具有治理国家,经世济民的才能。
治国安邦: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励精图治:努力振奋精神,千方百计治理好国家或干好事业(励:振奋。
图:谋求)。
【近】奋发图强扶危定倾:在国家危殆将倾覆之时扶持之使安定。
一张一弛: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近】劳逸结合例行公事:按照惯例办理的公事。
现在多指刻板的形式主义的工作。
【辨】公事公办: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令行禁止: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
形容法令严正,纪律严明,执行认真。
【辨】雷厉风行:像打雷那样猛,像刮风那样快。
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需要,人多事少。
【辨】十羊九牧: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反】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什么事也不做,白吃闲饭;后亦用作谦词,表示未尽职守。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罪不容诛:指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近】罪大恶极、恶贯满盈、罪该万死、十恶不赦六、战争军事类背水一战:背靠江河,表示没有退路。
比喻坚定信心,和对方决一死战。
【近】破釜沉舟:项羽跟秦兵打仗,过河后把釜(锅)都打破,船都弄沉,表示决不后退。
比喻决心战斗到底。
大获全胜:形容获得完全的胜利。
【反】一败涂地溃不成军:军队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队伍,形容打仗败得很惨。
捷报频传:胜利的喜报频繁传送而来。
比喻事业有成,进展顺利。
运筹帷幄:称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也泛指策划机要的事。
势如破竹:形势就像劈竹子。
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所向披靡:比喻力量所达到之处,敌人望风溃散,一切障碍皆被清除。
【反】坚不可摧:形容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以逸待劳:指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待来攻的敌人疲劳时再出击。
【近】养精蓄锐孤军奋战: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
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短兵相接: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
指近距离搏斗。
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近】兵戎相见穷兵黩武: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
形容极其好战。
城下之盟:在敌人的武力威胁下,被迫签订的屈辱性盟约。
出其不意: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
【近】攻其不备刀光剑影:隐约显现出刀剑的闪光和影子。
形容环境充满了凶险的气氛。
【辨】剑拔弩张:原形容书法笔力遒劲。
后多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声东击西: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
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坚壁清野: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
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兵荒马乱: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
【反】国泰民安纸上谈兵:比喻夸夸其谈,不切实际。
也比喻只是空谈,不解决实际问题。
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旗开得胜:一展开军旗就打了胜仗。
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反】一触即溃:指军队士气涣散,跟敌人一接触就崩溃。
枪林弹雨:形容战斗激烈。
化干戈为玉帛: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形容军队力量无比强大。
也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七、教育学习类不言之教:不用言语的教化。
指在上者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行为来教育人。
也作“不言之化”。
【辨】和风细雨:比喻耐心地和颜悦色地批评或劝说。
春风化雨:指适宜草木生长的风雨,多用在人或事,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因材施教: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嘉言善行: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比屋可封:家家俱可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