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环境质量标准噪声监测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22.90 KB
- 文档页数:2
3.2.5环境噪声监测办法本原则规定了五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测量办法。
本原则合用于声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
一、测量仪器测量仪器精度为2 型及2 型以上积分平均声级计或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器,其性能需符合GB3785 和GB/T 17181 规定,并定期校验(注:现场普查达到Ⅲ型仪器规定,普通现场测量达到Ⅱ型仪器规定)。
测量先后使用声校准器校准测量仪器示值偏差不得不不大于0.5 dB,否则测量无效。
声校准器应满足GB /T 15173 对1 级或2 级声校准器规定。
测量时传声器应加防风罩。
(快慢档规定视周边重要声源而定)。
二、测点选取依照监测对象和目,可选取如下三种测点条件(指传声器所置位置)进行环境噪声测量:a)普通户外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3.5 m 外测量,距地面高度1.2 m 以上。
必要时可置于高层建筑上,以扩大监测受声范畴。
使用监测车辆测量,传声器应固定在车顶部1.2m 高度处。
b)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外,距墙壁或窗户1 m 处,距地面高度1.2 m 以上。
c)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距离墙面和其她反射面至少1 m,距窗约1.5 m 处,距地面1.2 m~1.5 m 高。
开窗状况下测量。
三、气象条件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5 m/s 如下时进行。
四、监测类型与办法依照监测对象和目,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两种类型。
A.声环境功能区监测A.1 监测目评价不同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夜间声环境质量,理解功能区环境噪声时空分布特性。
A.2 定点监测法A.2.1 监测规定选取能反映各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特性监测点1至若干个,进行长期定点监测,每次测量位置、高度应保持不变。
对于0、1、2、3类声环境功能区,该监测点应为户外长期稳定、距地面高度为声场空间垂直分布也许最大值处,其位置应能避开反射面和附近固噪声源;4类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设于4类区内第一排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交通噪声空间垂直分布也许最大值处。
环境监测噪声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通过我校校区环境噪声进行监测,掌握噪声监测的技术。
2.通过噪声监测数据分析,对我校环境噪声进行评价,掌握噪声评估方法。
3.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并为以后工作积累实践经验。
二、监测对象
扬州大学扬子津东校区
三、布点
依据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网格布点法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布设点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四、监测时间及频率
监测时间:8:00——20:00
监测频率:每网格测100次,每隔五秒记录一个数据,连续记录6000次
五、监测方法(参考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1.测量时天气应在无雨雪,无雷电情况下进行,风速应在5m/s以下时进行
2.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
3.5M外测量,距地面高度1.2M以上。
3.读数方式用快挡,每隔5秒读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100个数据。
读数同时要判
断和记录附近主要噪声来源(如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工厂或车间噪声、锅炉噪声…)和天气条件。
六、检测项目
L10,L50,L90,等效声级Leq(依据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六、监测仪器
HS5633A型数字声级计。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方法验证报告
编制: 日期:
校核: 日期:
审核: 日期:
广东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声环境噪声监测方法验证报告
1方法依据
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适用范围
适用于0类、1类、2类、3类、4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及城市、城市规划区、乡村、交通干线、噪声每感建筑物的监测。
3测量仪器
AWA6228型多功能声级1级计、AWA6221A型声校准器
4测量所象条件、测点位置及测量时段
5校准测量
5.1敏感建筑物室外测量
5.2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
5.2交通噪声测量
牛山村委莞长路主要技术标准和指标
人员比对测量:
两天昼夜间的监测值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尖中昼夜间的标准要求。
9结论
通过两种不同型号的仪器和同实验室的不同人员对社会生活环境噪声的监测,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特点。
选择了最佳的仪器、气象条件、测点位置、测量时段,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测试结果满足方法要求。
3.2.5环境噪声监测方法本标准规定了五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声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
一、测量仪器测量仪器精度为2 型及2 型以上的积分平均声级计或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器,其性能需符合GB3785和GB/T 17181的规定,并定期校验(注:现场普查达到ni型仪器要求,一般现场测量达到H型仪器要求)。
测量前后使用声校准器校准测量仪器的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 dB,否则测量无效。
声校准器应满足GB /T 15173 对1 级或2 级声校准器的要求。
测量时传声器应加防风罩。
(快慢档要求视周围主要声源而定)。
二、测点选择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可选择以下三种测点条件(指传声器所置位置)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 a)一般户外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3.5 m 外测量,距地面高度1.2 m 以上。
必要时可置于高层建筑上,以扩大监测受声范围。
使用监测车辆测量,传声器应固定在车顶部1.2m高度处。
b)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外,距墙壁或窗户1 m 处,距地面高度1.2 m 以上。
c)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距离墙面和其他反射面至少1m,距窗约1.5 m处,距地面1.2 m〜1.5 m高。
开窗情况下测量。
三、气象条件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5 m/s以下时进行。
四、监测类型与方法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两种类型。
A. 声环境功能区监测A.1 监测目的评价不同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夜间的声环境质量,了解功能区环境噪声时空分布特征。
A.2 定点监测法A.2.1监测要求选择能反映各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特征的监测点1至若干个,进行长期定点监测,每次测量的位置、高度应保持不变。
对于0、1、2、3类声环境功能区,该监测点应为户外长期稳定、距地面高度为声场空间垂直分布的可能最大值处,其位置应能避开反射面和附近的固噪声源;4类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设于4类区内第一排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交通噪声空间垂直分布的可能最大值处。
噪声检测标准及方法噪声作为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产生着直接影响。
因此,为了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我们需要对噪声进行检测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噪声检测的标准和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噪声检测并了解相关的标准和指导。
一、噪声检测标准1.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噪声的标准,其中最常用的是ISO 1996-1《噪声评估方法》和ISO 1996-2《噪声评估方法:车辆噪声测量》。
这些标准规定了噪声测量的方法、听觉权重和评估准则。
在噪声检测中,我们可以参考这些国际标准,将测量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从而对噪声水平进行评估。
2. 国家标准各个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噪声监测标准,用于指导本国的噪声监测工作。
以中国为例,现行的噪声检测标准主要包括GB/T 3096-200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和GB 3785-2008《城市噪声环境质量标准》。
这些标准根据当地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制定,与国际标准有所不同,需要在具体的检测中参考。
3. 行业标准不同行业也会制定自己的噪声检测标准,用于指导相关行业中噪声的控制和管理。
例如,建筑行业的噪声检测标准主要参考《建筑施工噪声测量规范》(JGJ81-2002)和《居住环境噪声规定》(GB10070-2000)。
这些行业标准针对不同行业的噪声污染特点,提供了更加详细的检测方法和评估指标。
二、噪声检测方法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最常用的噪声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噪声仪器,我们可以在感兴趣的区域内进行实时的噪声测量。
噪声仪器通常包括一个麦克风和一台数据记录仪,可以记录噪声的强度和频率分布。
通过直接测量法,我们可以得到准确的噪声水平,为噪声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
2. 等效连续声级法等效连续声级法是一种常用的噪声检测方法,适用于长时间和复杂噪声的测量。
该方法通过将噪声时间历程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等效连续声级。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映噪声的整体特征,并与人类听觉进行相关。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
方法验证报告
编制: 日期:
校核: 日期:
审核: 日期:
广东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声环境噪声监测方法验证报告
1 方法依据
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0类、1类、2类、3类、4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及城市、城市规划区、乡村、交通干线、噪声每感建筑物的监测。
3 测量仪器
AWA6228型多功能声级1级计、AWA6221A型声校准器
4测量所象条件、测点位置及测量时段
5 校准测量
5.1敏感建筑物室外测量
5.2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
5.2交通噪声测量
牛山村委莞长路主要技术标准和指标
人员比对测量:
由上表可知,牛山材监测期间监测值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类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较好,其余各监测点两天昼夜间的监测值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4a尖中昼夜间的标准要求。
9 结论
通过两种不同型号的仪器和同实验室的不同人员对社会生活环境噪声的监测,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特点。
选择了最佳的仪器、气象条件、测点位置、测量时段,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测试结果满足方法要求。
3.2.5环境噪声监测方法本标准规定了五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声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
一、测量仪器测量仪器精度为2 型及2 型以上的积分平均声级计或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器,其性能需符合GB3785 和GB/T 17181 的规定,并定期校验(注:现场普查达到Ⅲ型仪器要求,一般现场测量达到Ⅱ型仪器要求)。
测量前后使用声校准器校准测量仪器的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 dB,否则测量无效。
声校准器应满足GB /T 15173 对1 级或2 级声校准器的要求。
测量时传声器应加防风罩。
(快慢档要求视周围主要声源而定)。
二、测点选择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可选择以下三种测点条件(指传声器所置位置)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a)一般户外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 3.5 m 外测量,距地面高度 1.2 m 以上。
必要时可置于高层建筑上,以扩大监测受声范围。
使用监测车辆测量,传声器应固定在车顶部1.2m 高度处。
b)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外,距墙壁或窗户 1 m 处,距地面高度1.2 m 以上。
c)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距离墙面和其他反射面至少 1 m,距窗约1.5 m 处,距地面1.2 m~1.5 m 高。
开窗情况下测量。
三、气象条件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 5 m/s 以下时进行。
四、监测类型与方法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两种类型。
A.声环境功能区监测A.1 监测目的评价不同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夜间的声环境质量,了解功能区环境噪声时空分布特征。
A.2 定点监测法A.2.1监测要求选择能反映各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特征的监测点1至若干个,进行长期定点监测,每次测量的位置、高度应保持不变。
对于0、1、2、3类声环境功能区,该监测点应为户外长期稳定、距地面高度为声场空间垂直分布的可能最大值处,其位置应能避开反射面和附近的固噪声源;4类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设于4类区内第一排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交通噪声空间垂直分布的可能最大值处。
噪音检测.一、如何检测1.使用声级计直接监测。
2.检测一般是按点次来计算,项目竣工环境监测一般是采用连续两昼夜监测的方案(无连续监测条件的,需2天,白天1次,晚上1次,昼夜各2次)。
这是参照现行2000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行业内也是这样做的。
3.单独监测噪音也是一样的,白天和夜晚是必须分开各测一次。
每次10分钟或20分钟。
二、收费标准:现在主要依据:四川省物价局、财政厅《关于调整环境监测服务收费标准的函》(川价函[2007]6号).1.但由于该标准较低,假如只是单独监测噪音,成都科技大学报的是2000-3000元;或者是1000起步,超出三个点,每个点为300元,人员车辆费用另外计算。
较大小区的,也有单位报价1万左右的。
2.如果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监测报告,包含水,空气,土壤(水、土壤和空气我们做不了)等综合的评价报告,报价是2.5万到3万。
3.4.5.我们对噪音检测报价可以按1000起步,超出三个点,每个点为300元,人员车辆费用另外计算(比2007年的收费标准略高一点)。
夜间加收部分人工加班费用的方式。
如果是较大小区的竣工验收声音检测,每单元底层和高层各一个点,如果有二十个点以上时,可以收到1万元左右。
三、现行的住宅噪音标准噪声主要分为4类,包括交通噪声、工业企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没有关于住宅室内噪声控制标准的内容,住户就算为此打官司,也缺乏法律支持;2.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针对生活噪声和商业噪声制定,不适用室内噪音标准依据;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市民处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及商业中心区,那么按照规定,他所在地区的医院病房、住宅卧室、宾馆客房等以休息睡眠为主、需要保证安静的房间,夜间噪声不得超过30分贝,白天不得超过40分贝。
以居住、学校、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其室内噪声白天不得高于45分贝,夜间不得高于35分贝。
建筑物声学环境监测与评估方法建筑物声学环境是指建筑内部和周围环境中的声学因素和声学质量。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声学环境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需要进行声学环境监测与评估。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声学环境监测的方法和评估的步骤。
一、建筑物声学环境监测方法1. 环境噪声监测环境噪声是指来自建筑物周围的交通、工业、商业等活动所产生的噪声。
为了评估建筑物内部的噪声水平,需要进行环境噪声监测。
监测方法包括采集噪声数据、分析噪声频谱和对噪声进行统计学处理。
2. 室内噪声监测室内噪声是指建筑物内部的噪声源,如办公设备、空调系统等发出的噪声。
室内噪声监测可以通过设置噪声检测仪器来实现,以获取室内各个位置的噪声水平。
监测数据可以用于评估建筑物内部的声学环境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3. 声测量技术监测声测量技术是建筑物声学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声测量仪器对建筑物内部和周围环境中的声音进行测量,可以得到声级、频谱和声音的时间特性等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用于评估建筑物的声学环境质量。
二、建筑物声学环境评估步骤1. 收集相关信息在进行建筑物声学环境评估之前,首先需要收集与建筑物有关的信息,包括建筑物的设计图纸、使用功能、周围环境噪声等。
这些信息将为后续的评估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2. 制定评估方案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制定评估方案,确定评估的目标和内容。
评估方案应包括评估的范围、评估指标和评价方法等。
3. 进行实地调查和测量根据评估方案,进行实地调查和测量工作。
实地调查包括对建筑物内部和周围环境的观察和记录。
测量工作包括对建筑物内部和周围环境的噪声、震动等参数进行测量。
4. 数据分析和评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处理,得出建筑物声学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
评估结果可用于判断建筑物的声学环境是否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
5. 提出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以改善建筑物的声学环境。
改进措施可以包括采取隔音措施、调整设备配置等。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方法验证报告
编制: 日期:
校核: 日期:
审核: 日期:
广东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声环境噪声监测方法验证报告
1方法依据
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适用范围
适用于0类、1类、2类、3类、4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及城市、城市规划区、乡村、交通干线、噪声每感建筑物的监测。
3测量仪器
AWA6228型多功能声级1级计、AWA6221A型声校准器
4测量所象条件、测点位置及测量时段
5校准测量
5.1敏感建筑物室外测量
5.2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
5.2交通噪声测量
牛山村委莞长路主要技术标准和指标
人员比对测量:
两天昼夜间的监测值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尖中昼夜间的标准要求。
9结论
通过两种不同型号的仪器和同实验室的不同人员对社会生活环境噪声的监测,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特点。
选择了最佳的仪器、气象条件、测点位置、测量时段,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测试结果满足方法要求。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方法验证报告
编制: 日期:
校核: 日期:
审核: 日期:
广东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声环境噪声监测方法验证报告
1方法依据
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适用范围
适用于0类、1类、2类、3类、4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及城市、城市规划区、乡村、交通干线、噪声每感建筑物的监测。
3测量仪器
AWA6228型多功能声级1级计、AWA6221A型声校准器
4测量所象条件、测点位置及测量时段
5校准测量
5.1敏感建筑物室外测量
5.2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
5.2交通噪声测量
牛山村委莞长路主要技术标准和指标
人员比对测量:
两天昼夜间的监测值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尖中昼夜间的标准要求。
9结论
通过两种不同型号的仪器和同实验室的不同人员对社会生活环境噪声的监测,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特点。
选择了最佳的仪器、气象条件、测点位置、测量时段,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测试结果满足方法要求。
声环境质量标准噪声监测方法验证报告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方法验证报告
编制: 日期:
校核:日期:
审核:日期:
广东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声环境噪声监测方法验证报告
1方法依据
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适用范围
适用于0类、1类、2类、3类、4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及城市、城市规划区、乡村、交通干线、噪声每感建筑物的监测。
3测量仪器
AWA6228型多功能声级1级计、AWA6221A型声校准器
4测量所象条件、测点位置及测量时段
测点位置:
5校准测量
5.1敏感建筑物室外测量
5.2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
5.2交通噪声测量
牛山村委莞长路主要技术标准和指标
人员比对测量:
由上表可知,牛山材监测期间监测值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较好,其余各监测点两天昼夜间的监测值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尖中昼夜间的标准要求。
9结论
通过两种不同型号的仪器和同实验室的不同人员对社会生活环境噪声的监测,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特点。
选择了最佳的仪器、气象条件、测点位置、测量时段,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测试结果满足方法要求。
声环境质量标准噪声监测方法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噪声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监测点位的设置:应根据不同的声环境功能区,选择代表性的监测点位,并在点位周围设置一定的监测范围。
2. 监测频次和时间:应根据不同的声环境功能区,确定监测的频次和时间。
例如,城市道路的监测频次应为每天一次,监测时间为夜间22:00-次日6:00;而居民区的监测频次应为每周一次,监测时间为夜间22:00-次日7:00。
3. 测量方法:根据监测点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包括声级计法、声功率级法和声压级法等。
其中,声级计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测量声音的强度来反映噪声水平。
4.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为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建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包括监测设备的校准和维护、监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等。
5. 数据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应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评价等。
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和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数据分
析方法,如平均值法、加权平均法、标准差法等。
总之,噪声监测方法应根据监测的目的、点位和频次等因素进行选择和调整,同时应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