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定期X线筛查综合模式的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5
上海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试点工作方案附件:上海市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试点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70号)和〈〈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的精神,探索建立结核病分级诊疗综合防治服务模式,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国卫办疾控便函〔〕672号),在全市开展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试点工作,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目标(一)总目标针对结核病防治工作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全市进一步完善结核病分级诊疗制度和综合服务模式。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创新防治策略,加快推进结核病防治信息化建设,完善结核病防治保障政策,降低患者疾病负担,减少结核病的发病和传播,推动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促进实现全球“消除结核病策略”目标。
(二)具体目标到底,全市实现以下目标:1.结核病综合防治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结核病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成,普通肺结核患者在区级定点医院接受治疗的比例达到90%。
2.患者发现和规范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疑似患者查痰率达到90%;重点人群肺结核筛查率达到90%;肺结核患者均进行痰培养;确诊患者中病原学阳性率达到50%;病原学阳性患者的分子生物学耐药检测比例达到80%;肺结核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95%。
3.肺结核诊疗服务进一步规范。
所有定点医院均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质量考核和奖惩机制,规范开展诊疗服务。
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达到90%;耐多药肺结核高危人群耐药筛查率达到95%以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纳入治疗率达到70%,治疗成功率达到50%。
4.提高肺结核患者医疗保障救助水平。
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和财政补助等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政府减免政策,切实减轻患者负担,避免发生家庭灾难性支出。
上述目标任务分解见附件1。
二、主要任务全市在按照国家和本市结核病防治工作要求、完成常规工作任务的基础下,重点落实以下几方面创新措施。
精神病合并肺结核病人的护理发布时间:2021-01-11T03:16:11.000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4期作者:李彩霞[导读] 精神病的病程相对较长,患者的抵抗力降低,并且容易发生传染病。
结核病是一种危害人体的严重疾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
结核病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也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
马鞍山市精神病医院肺科安徽马鞍山 243000摘要:目的主要是分析和探讨了精神病人合并肺结核在症状、痰细菌学检查以及化疗依从性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方法选取到了我院在2017.8-2020.11月份期间收治到的38例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为这次的研究对象,对比和分析了精神病人合并肺结核与正常患肺结核各38例患者的症状、痰涂片细菌性检查以及抗痨化疗依从性。
结果精神病人并发肺结核患者中无明显结合症状的患者有55.3%,而在正常中患有肺结核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占有了10.5%,此差异具有了统计学意义。
结论精神病人合并肺结核后无明显的症状,痰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率低为此应当增强到常规的胸片检查,共同努力。
关键词:精神病;肺结核;症状;痰涂片;化疗依从性精神病的病程相对较长,患者的抵抗力降低,并且容易发生传染病。
结核病是一种危害人体的严重疾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
结核病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也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
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它主要侧重于呼吸保健,并且要有效控制结核病的症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到了我院在2017.8-2020.11月份期间收治到的38例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为这次的研究对象,然后观察和分析了精神病人合并肺结核与正常患肺结核各38例患者的症状、痰涂片细菌性检查以及他们的抗痨化疗依从性。
1.2方法观察组中的精神病性肺结核的患者全部都进行了胸部X线的检查。
发现疑似结核病后,由马鞍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结核病防治组织)确诊;对照组为正常肺结核人群,数据来自马鞍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结核病防治门诊。
肺结核X线胸片诊断的影像效果观察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疾病,通常影响肺部,但也可能影响其他器官。
X线胸片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用于诊断肺结核的影像效果观察。
本文将详细介绍肺结核X线胸片诊断的影像效果观察。
一、肺结核X线胸片检查的目的肺结核X线胸片检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观察肺部X线影像来发现肺结核的病变,包括肺部的结核病灶、空洞、胸膜增厚等病变。
通过这些影像特征,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1. 结核病灶肺结核X线胸片上的结核病灶通常呈现为片状或结节状阴影,大小不一,边界模糊。
在早期肺结核病灶的X线影像上,结核病灶通常表现为局部不规则的浸润阴影。
而随着病变的进展,结核病灶可能逐渐扩大,并且在病变周围可以出现较为明显的纤维增生,形成结节状阴影。
2. 肺部空洞在X线胸片上,肺结核病变可能出现空洞,这是由于肺组织的坏死和溶液所形成的。
肺部空洞呈现为空心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透亮区,周围可见密度增高的病变影。
由于肺部空洞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肺部空洞通常是肺结核病变的一种晚期表现。
3. 胸膜增厚在X线胸片上,肺结核病变还可能导致胸膜增厚。
增厚的胸膜呈现为肺野明显的线状或带状阴影,通常在肺尖区域最为明显。
在严重的情况下,增厚的胸膜可能会导致胸腔积液的形成,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呼吸困难。
1. 早期肺结核的X线胸片表现早期肺结核的X线胸片表现为肺部局部不规则浸润,通常病变较为局限,边界模糊。
有时可以看到稍微密集的阴影,但整体肺部的形态和纹理基本保持正常。
此时,肺部结核病灶轮廓不明显,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来进行诊断。
四、肺结核X线胸片诊断的注意事项1. 结合临床症状肺结核X线胸片诊断的影像效果观察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来进行。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有时并不明显,因此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观察其具体的症状表现,与X线胸片影像进行综合分析。
2. 定期复查肺结核的病变进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需要患者定期复查X线胸片,观察病变的变化情况。
住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定期X线筛查综合模式的探讨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定期X线筛查及管理的综合模式。
方法对本院2008年4月~2013年3月使用不同方法的定期X线筛查结果及2010~2012年度住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病例的一般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采用综合模式前后肺结核筛查及管理的效果。
结果综合模式下52.63%的新增肺结核病例为年度筛查中发现;19例新增肺结核病例痰检率提高至100.00%,痰涂阳性率达45.45%;采用综合模式后肺结核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10~2012年度各年度间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定期X线筛查有利于肺结核的早发现、早诊断,综合模式能提高肺结核筛查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并且经济安全。
标签:住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X线筛查;综合模式住院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疾病的特殊性,特别是对于慢性精神病长期住院患者,罹患肺结核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1]。
而且由于精神病患者反应性差,感染肺结核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患者本人无主诉或主诉不清,导致精神病患者肺结核发现不及时[2]。
胸部X线检查作为肺结核诊断的主要手段,常用作住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筛查的主要方法,国内相关报道已普遍认识到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定期胸部X线筛查的重要性,而目前尚无有关住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胸部X线筛查及管理的标准或相关规定,各精神病院也因设备及管理方式的不同做法各异[3]。
本研究就江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江西省唯一优抚精神病专科医院)不同时期使用不同方法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定期X线筛查结果及各筛查管理方法的利弊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适合住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定期X线筛查及管理的综合模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调查研究对象为本院2008年4月~2013年3月(当年4月至次年3月为当年年度)各年度的住院精神病患者共2941例,采用不同X线筛查方法行年度筛查的住院精神病患者共2786例;发现X线影像异常,拟诊为肺结核的病例共202例;2010~2012年度住院肺结核确诊病例共86例。
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132-01【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我中心结核病区的15例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观察分析。
结果: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病程长、体质差,病人的精神症状对其躯体疾病的治疗、护理及康复均有影响。
结论: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要采取各项预防措施,以降低肺结核的发病率,减少病人痛苦。
【关键词】精神病;肺结核;护理精神病住院患者合并肺结核多数为年老、体弱、长期住院患者。
由于患者长期住院无家人照顾,生活质量差,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是合并感染肺结核的主要原因。
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15例精神病合并肺结核病人,我们在抗精神病及抗结核治疗的同时,根据不同病情,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收到满意的效果。
1、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中心精神病科共收治各类精神病人708人,合并肺结核者15人,发生率为2%。
其中,男病人10例,女病人5例。
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盗汗、纳差、嗽咳、乏力、精神委靡,且普遍消瘦。
所有病例经胸部x线摄片、痰苗检查等确定合并结核病。
其中经三次痰菌检查阳性者8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5例,浸润型肺结核1例,结核性胸膜炎1例。
病程10年以下10例,10年以上5例。
抗精治疗12例,转院治疗3例。
所有患者都痊愈出院。
2、护理方法2.1 饮食护理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由于长期生活无规律,营养状况往往较差。
而一般精神病医院病人的饮食主要都是集体调配统一供给,很难满足病人较高的营养需求。
为解决结核病患者的营养状况,我们鼓励病人多进食,少量多餐。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以增加自身抵抗力。
有条件的则指导家属负责调配及送餐。
病人在康复阶段饮食量会逐渐增加,食品的调配要保证病人足够的营养供给,以增进病人体质,加速康复。
社区医院X线胸片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它主要通过空气传播,致病菌进入人体呼吸道,侵入肺部,引起肺部组织炎症,甚至形成结核瘤。
肺结核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肺结核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而在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中,X线胸片是一种简便、常规的检查手段,对于肺结核的诊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在社区医院,由于资源有限、基础条件不如大医院完善,对于肺结核的诊断难度较大。
社区医院X线胸片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X线胸片可以帮助医生对肺部进行初步的评估。
肺结核患者的肺部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病变,在X线胸片上会呈现出不同的影像特征,包括局部浸润、阴影增厚、肺泡破坏等。
通过X线胸片的检查,医生可以初步了解患者肺部病变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从而有利于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X线胸片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肺部疾病。
肺结核的症状和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等有时会非常相似,容易混淆。
通过X线胸片的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肺部的情况,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X线胸片可以用于监测疗效。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周期长,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
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定期的X线胸片检查,可以观察肺部病变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成功率。
X线胸片还可以作为肺结核疫情监测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定期的X线胸片筛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肺结核病例,控制疫情的传播,保障公共健康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X线胸片虽然在肺结核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但它并非是唯一的诊断手段,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X线胸片无法直接观察结核菌,也无法判断病变的病理类型,有时候容易漏诊或误诊。
在使用X线胸片进行肺结核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等多方面因素,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
目前,一些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如CT、MRI等也逐渐应用到了肺结核的诊断中,它们能够提供更加精细的肺部结构和病变信息,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针对性。
2023综合医院活动性肺结核的早期筛查策略(全文)摘要中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结核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综合医院是发现肺结核的'哨点〃,对综合医院患者进行活动性肺结核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介绍了不同结核病检查方法筛查的优劣性,着重分析了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的筛查策略,以期能为综合医院结核病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结核,肺;早期诊断;医院,综合;卫生措施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感染肺部,称为肺结核。
肺结核发病的自然病程需经历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Iatenttubercu1osisinfection,1TBI)、初发肺结核、亚临床肺结核、活动性M结核(activepu1monarytubercu1osis,APTB)等阶段,这个过程可能需要经历数年时间,亦可以在短期内发病,结核分枝杆菌也可以在人的一生中持续感染而不发病。
APTB患者多数可以通过呼吸道排菌,造成疾病传播。
自20世纪抗结核药物问世以来,结核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逐渐下降,但耐药结核病的出现导致结核病发病率的下降程度远未达到预期。
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报告显示,全世界新发结核病患者约为987万例,结核病发病率约为127/10万,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目前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近几年,由于我国对公共卫生的持续关注与资源投入不断加大,结核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2023年我国统计肺结核发病率约为48/10万,但新疆和西藏肺结核发病率仍高于100/10万其中西藏达到150/10万。
我国结核病的防控形势不容乐观而筛查APTB患者是防控结核病的关键。
综合医院是发现肺结核患者的〃哨点〃,对综合医院就诊患者进行APTB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探讨了综合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APTB发病情况及筛查策略,以期为综合医院肺结核的早期筛查提供帮助。
综合医院APTB早期筛查方法一、APTB临床筛查方法APTB定义为具有肺结核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经结核分枝杆菌病原学、影像学、病理学等检查证实有活动性依据的肺结核。
社区医院X线胸片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诊断肺结核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
X线胸片是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因其便捷、经济和广泛应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X线胸片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肺部的变化,并对结核病进行早期筛查。
在肺结核感染初期,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X线胸片可以显示肺部异常阴影,引起医生的注意。
通过对这些异常阴影的观察,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结核感染,并及早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X线胸片可以评估肺结核的病灶范围和严重程度。
在肺结核患者的胸片检查中,可以观察到肺病灶的数量、大小、位置以及它们是否干酪化、钙化或有空洞形成。
通过这些病灶特征的分析,可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
除了病情评估,X线胸片还可以监测肺结核治疗的效果。
肺结核治疗通常需要长时间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并且存在治疗成功率不高和复发率较高的问题。
X线胸片可以用来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肺部的变化,如病灶的减少、干酪化的消失等,从而评估治疗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X线胸片还可以发现肺结核的并发症。
肺结核患者常伴有其他疾病的合并,如支气管扩张、肺大疱等。
X线胸片可以显示这些并发症的存在,并帮助医生进行综合判断,制定更全面的治疗方案。
X线胸片在肺结核诊断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X线胸片无法准确区分活动性肺结核和非活动性肺结核。
活动性肺结核需要及早发现和治疗,而非活动性肺结核则不需要特殊治疗。
X线胸片对肺结核的敏感性相对较低,特别是对于初期感染和轻型肺结核,可能无法及时发现。
在肺结核诊断中,还需要其他辅助检查手段的配合,如痰液检查、结核菌素试验和基因检测等。
X线胸片在肺结核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可以帮助早期筛查、评估病情、监测治疗效果和发现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X线胸片的诊断准确性有限,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肺结核可能不能及时发现。
结合其他辅助检查手段,才能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肺结核。
住院精神病患者感染肺结核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医院感染在精神疾病及肺结核患者中的发病率均较高[1],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
肺结核分枝杆菌可侵及全身几乎所有的脏器,但以肺部感染最常见。
各型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但有共同之处。
发热为最常见的全身症状,且多为长期午后低热,部分病人有乏力,食欲减退,盗汗和体重减轻等全身毒性症状。
若肺部病灶进展播散时,可有不规则高热,畏寒等,育龄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
咳嗽咳痰是肺结核最常见症状,多为干咳或有少量白色粘液痰,有空洞形成时,痰量增多;合并细菌感染时痰呈脓性且量增多,合并厌氧细菌感染时有大量的脓臭痰;合并支气管表现为刺激性咳嗽。
约1/3-1/2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咯血量不等,多为小量咯血,少数严重者可大量咯血,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
病变累及壁层胸膜时有胸痛,若出现大量胸腔积液或干酪样肺炎,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患者则会有呼吸困难症状。
痰结核分支杆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制定化学治疗方案和考核治疗效果的主要依据,胸部x线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肺结核,判断疾病的部位、范围、性质有无空洞或空洞大小,洞壁厚薄等,结核菌素试验用于检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等,不能检出肺结核病。
我院四病区2012年1月15日至2月20日陆续发生四例新感染肺结核病例,经过全程肺结核化学治疗,现患者全已获临床痊愈,避免了新增病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四病区2011年1月15日至2012年2月20日陆续发生四例新感染肺结核,科主任及时向院领导,院感染科报告并根据指示做出相应处理,老结核病人复查,发现复发及新感染者同时治疗。
共历时200余天,于2012年8月底患者均已获临床痊愈,其均为浸润性肺结核。
2 精神病患者伴肺结核医院感染频发的原因分析2.1传染源 3例慢性临床痊愈肺结核患者抵抗力下降,患者病灶类成活的结核分枝杆菌再度活跃、繁殖而播菌未能及时筛查到2.2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是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
住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定期X线筛查综合模式的探讨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定期X线筛查及管理的综合模式。
方法对本院2008年4月~2013年3月使用不同方法的定期X线筛查结果及2010~2012年度住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病例的一般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采用综合模式前后肺结核筛查及管理的效果。
结果综合模式下52.63%的新增肺结核病例为年度筛查中发现;19例新增肺结核病例痰检率提高至100.00%,痰涂阳性率达45.45%;采用综合模式后肺结核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10~2012年度各年度间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定期X线筛查有利于肺结核的早发现、早诊断,综合模式能提高肺结核筛查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并且经济安全。
标签:住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X线筛查;综合模式住院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疾病的特殊性,特别是对于慢性精神病长期住院患者,罹患肺结核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1]。
而且由于精神病患者反应性差,感染肺结核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患者本人无主诉或主诉不清,导致精神病患者肺结核发现不及时[2]。
胸部X线检查作为肺结核诊断的主要手段,常用作住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筛查的主要方法,国内相关报道已普遍认识到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定期胸部X线筛查的重要性,而目前尚无有关住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胸部X线筛查及管理的标准或相关规定,各精神病院也因设备及管理方式的不同做法各异[3]。
本研究就江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江西省唯一优抚精神病专科医院)不同时期使用不同方法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定期X线筛查结果及各筛查管理方法的利弊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适合住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定期X线筛查及管理的综合模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调查研究对象为本院2008年4月~2013年3月(当年4月至次年3月为当年年度)各年度的住院精神病患者共2941例,采用不同X线筛查方法行年度筛查的住院精神病患者共2786例;发现X线影像异常,拟诊为肺结核的病例共202例;2010~2012年度住院肺结核确诊病例共86例。
2010年度613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中伴发肺结核病例67例,其中,男60例,女7例,年龄23~81岁,中位年龄56.5岁;2011及2012年度新增肺结核共19例,其中,男17例,女2例,年龄32~75岁,中位年龄51岁。
1.2 研究方法1.2.1 参阅相关文献,根据研究目的,设计住院精神病肺结核患者病案调查表,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精神病专科情况、并发肺结核诊疗信息,侧重肺结核的发现、诊断途径、胸部X线筛查结果等。
对2010年度确诊病例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2011、2012年度采取综合模式运行中病例信息采集的方法完成新病例的调查表。
1.2.2 综合模式的主要内容:①把好入院关,控制新传染源的流入,对入院患者均采用摄胸片检查,建立每位入院者影像原始档案;②将既往已筛查出并确诊肺结核的患者列入个案管理,按化疗的疗程采用摄片进行化疗效果复查;③对于有可疑症状的患者,行痰检+胸片的临时检查方法,对影像阳性者列入个案管理,对痰检阳性患者的所在病区进行重点普查(普查方法按④进行);④年度普查1次(普查对象除外②、③两种情况,新入院者需满1个月)先用电视透视快速排查,对胸透异影者再行摄片+痰检,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列入个案管理等;⑤对列入个案管理者在治疗过程的前期采取一定隔离措施。
1.3 仪器设备综合模式下本院现有X线设备为XG510A型上球管医用X线诊断机。
1.4 肺结核诊断标准肺结核的诊断以细菌学为主,结合胸部X线影像、病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诊断性抗炎或抗结核治疗等进行综合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资料录入和整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住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定期X线筛查情况的比较本院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的筛查一直以来都采用年度胸部X线普查。
采用综合模式前,本院对普查对象未作区别对待,2008~2010年度X线筛查异常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但各年度间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综合模式后,本院将既往已筛查出并确诊肺结核的患者列入个案管理,不重复接受筛查,致X线影像异常检出率明显下降(表1)。
2.2 2010年度住院精神病伴发肺结核患者的一般特点2010年度613例住院患者,其中,男521例,女92例,长住者(住院时间>1年者)432例,占70.47%;本年度住院患者中伴发肺结核67例中,15例为本年度新增,52例为既往感染,统计时有38例已纤维化、钙化或基本稳定,占56.72%(38/67)。
男性、长住者肺结核病例比例明显大于女性、短住者,男性占89.55%,长住者占88.06%(本院住院患者中以长住男性优抚对象为主,不代表一般性精神病专科医院的情况);长住精神病患者肺结核患病率达13.95%(59/432);年龄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中老年患者,46岁前后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2011、2012年度综合模式下新增肺结核病例的特点2011、2012年度综合模式下经胸片和痰检(部分患者另行CT检查),共临床确诊肺结核19例(2011年11例,2012年8例),其中,10例为年度筛查综合模式④情况下发现,占新增病例的52.63%(10/19);9例为综合模式③情况下有可疑症状者经及时检查诊断时发现,占新增病例的47.37%(9/19)。
2例为X 线影像阴性的涂阳病例,占10.53%(2/19);17例为X线影像阳性病例,占89.47(17/19)%,其中,涂阳7例,占X线影像阳性肺结核病例的41.18%(7/17)(表3)。
2.4 综合模式前后肺结核患者痰检情况及发病率的比较2010年度统计的67例肺结核病例中,共有19例曾行痰涂检查,痰检率为28.36%,痰涂阳性率为10.53%,与综合模式后新增肺结核病例痰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综合模式后肺结核发病率(新增肺结核例数/既往非肺结核住院人数×100%)有所下降,2010~2012年度各年度间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5)。
3 讨论精神病患者是肺结核防治的特殊人群,有资料显示精神病患者合并肺结核的患病率为0.935%~18.000%,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以长住精神病患者并发肺结核为主。
本调查研究显示长住精神病患者肺结核患病率高达13.95%,明显高于一般精神病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的发病率。
陈立敏等[4]报道浙江省3所精神病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患病率为0.97%;笔者曾调查显示本院住院患者中36.51%的肺结核患者是在年度胸部X线普查中被发现,采用综合模式后的新增肺结核病例中有52.36%的病例为年度筛查中发现,这充分说明了住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定期筛查在肺结核早发现、早诊断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5]。
住院精神病肺结核患者人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男性患者。
胸部X线影像检查是一种经济、简便的检查手段,可以发现肺内病变的部位、范围、有无空洞或空洞大小、洞壁厚薄等[5]。
本院肺结核的筛查诊断主要依赖胸部X线检查,不同时期因医院设备及管理方式的不同而采取的筛查方法不同:①传统暗室透视在本院作为住院患者胸部X线筛查的主要方法沿用了很多年,由于其未留影像档案及考虑辐射防护安全的问题已彻底停用;②普通摄片解决了传统透视的一些缺点,但摄片程序相对较多,对于住院患者的集中普查无疑是一项挑战,精神病专科医院医技科室力量本身就薄弱,完成普查的及时性不如透视,再者胶片的消耗也增大了筛查的成本;③电视透视快速扫查结合摄片、痰检的综合模式提高了普查的速度和科学性,避免了既往阳性病例接受重复筛查的缺点,也尽可能地节约了筛查成本。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是发现传染源的主要手段,是结核病确诊、治疗方案选择及疗效考核的主要依据[6]。
本院采用综合模式前常依靠结核杆菌的检测来确定诊断,由于这种方法具有其局限性,痰检率和痰检阳性率均非常低,从而忽视了其重要性;而综合模式充分认识到痰结核杆菌检测的重要性,综合模式的实施也得到了医院的支持及各病区和检验科的大力配合,综合模式下对可疑症状者和胸透异影者的痰检率达100%。
虽然此方法局限于痰涂,且新增病例痰涂阳性率为45.45%,但胸部影像阴性而痰检阳性的肺结核病例的发现提高了综合模式的有效性,仅依据X线影像阳性诊断肺结核,存在误诊情况,需结合实验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诊断。
由于精神患者多依从性差,痰标本的留取不易符合要求,而医院实验室痰检手段及痰涂镜检技术水平又均会影响痰检结果[2],所以需要加强痰涂片镜检质量控制,提高实验室痰检质量,提高肺结核患者阳性发现率[6]。
这也是当前国家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实施中的重要内容。
把好入院关是使诊断“窗口前移”[1],对入院患者均采用摄胸片建立影像原始档案,有利于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疑似肺结核影像时的比较诊断,亦可避免一些纠纷。
对于控制传染源的流入,从医院的角度来说,为了保护住院患者必须如此,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却不利于感染肺结核的精神病患者就医。
要解决这一矛盾,有关在精神病院设立传染科或在结核病医院设立精神病科的方法都值得尝试和探讨。
对肺结核病例列入个案管理,按化疗的疗程采用摄片进行化疗效果的复查,即可避免患者接受不必要的X线筛查,也有利于治疗效果的动态比较[7]。
对于列入个案管理者,在治疗过程前期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能有效控制传染源的传染性,本院采用综合模式后肺结核的发病率有所下降,充分说明了综合模式的有效性。
综合模式存在的不足及有待改进的方面:①本院X线设备目前仍为传统X 线设备,电视透视快速扫查的实质仍为透视,摄片也为传统摄片,随着X线影像的数字化发展,由于DR胸部无片摄影具有操作简单、经济适用、对患者辐射损伤小、检查速度快、图像可永久保存等特点,非常适合于群体性胸部X线的筛查;DR摄片的辐射量明显低于传统摄片的辐射量[8],精神病院DR设备的引进更有利于住院患者的定期胸部X线筛查[9]。
②综合模式结合了医院实际情况,采取年度筛查1次,至于筛查频度上是每年度2次还是3次等更有利于肺结核的早发现、早诊断,还需考虑各方面因素进一步探讨。
总之,住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定期X线筛查有利于肺结核的早发现、早诊断;综合模式结合了医院实际情况,能提高肺结核筛查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并且经济安全。
为了不断改进筛查方法,应加大对此类医院医技科室的投入,引进先进的数字化X线设备,同时提高检验科的痰检等技术力量;在制度方面医院要重视和加强对此类住院精神病患者肺结核的定期筛查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