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96.25 KB
- 文档页数:24
工程制图课程教案授课类型__理论课____ 授课时间 2 节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1章制图基本知识§1-1 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1--2 手工绘图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3 几何图形的画法§1--4 绘图的方法和步骤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1、了解现行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中有关基本规定。
2、掌握手工绘图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3、掌握几何图形的画法。
4、掌握绘图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本章知识点为:国标的基本规定,几何图形的画法。
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例题等):通过讲授法、图纸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问题。
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软件《工程制图》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P1~P6。
用A3作P8。
《工程制图》配套习题集《工程制图习题集》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1]、左宗义、冯开平、莫春柳主编,《工程制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左宗义、冯开平、莫春柳主编,《工程制图习题集》。
[3]、左宗义、冯开平、莫春柳主编,《工程制图》配套光盘。
[4]、参考书: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出版社工程制图课程教案授课类型__实训课____ 授课时间 2 节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1章制图基本知识§1-1 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1--2 手工绘图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1.掌握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2.学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例题等):通过引导学生求出连接圆弧的圆心、切点以解决圆弧连接的重点难点问题。
本授课单元教学手段与方法:指导学生绘制A3图。
本授课单元思考题、讨论题、作业:用A3作P8。
《工程制图》配套习题集《工程制图习题集》本授课单元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必要时可列出)[1]、左宗义、冯开平、莫春柳主编,《工程制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工程制图》教案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题: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2、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3、图纸幅面的规定、比例、字体、图线4、尺寸注法5、线段和圆周的等分6、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7、斜度和锥度8、圆弧的连接9、椭圆的画法10、平面图形的绘制11、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讲解图样的概念及形成2、介绍本课程的任务、特点和学习方法3、介绍图纸幅面、图框格式和尺寸、标题栏格式和内容、常用的比例和字体4、介绍图线的种类、应用和画法5、介绍尺寸注法的基本规则6、讲解常用尺寸的注法7、讲解斜度和锥度的概念、计算、画法和标注8、讲解各种形式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和步骤9、介绍用同心圆法和四心圆弧法画椭圆10、讲解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和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11、讲解仪器绘图和徒手绘图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性质2、领会本课程的学习方法3、掌握图样上的一般规定4、掌握九种图线的应用和画法5、掌握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6、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7、掌握对线段、角度、圆周的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图方法8、掌握斜度和锥度的区别(包括在概念、计算、画法上的区别)9、掌握各种形式圆弧连接方法10、用四心圆弧法画椭圆11、会画中等难度的平面图形。
教学重点:1、图样的形成及与立体图的比较2、粗实线、细实线、虚线和细点画线的画法3、比例的概念和应用4、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5、圆周的等分方法和斜度和锥度的画法6、圆弧连接和用四心圆弧法画椭圆7、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第二章 投影法和点、直线、平面的投影课题: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2、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3、点的投影及其标记4、点的三面投影规律5、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6、特殊位置点的投影7、两点的相对位置8、直线的投影图9、直线对于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10、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11、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对投影面的倾角12、直线上点的投影13、两直线的相对位置14、直角投影定理15、平面的表示法16、平面对于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17、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18、换面法的概念19、点的投影变换20、直线的投影变换21、平面的投影变换22、换面法投影变换应用举例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介绍投影法的概念、种类、应用2、讲解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3、介绍三投影面体系和三视图的形成、投影规律4、介绍空间点及其投影的标记标记符号5、讲解点的三面投影规律6、讲解特殊位置点的投影7、讲解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8、讲解三种投影面平行线和三种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9、讲解用直角三角形法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倾角10、熟练掌握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其对各投影面倾角的直角三角形法11、讲解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12、讲解两直线各种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的投影特点13、讲解用直角投影定理14、介绍平面的两种表示法15、讲解三种投影面平行面和三种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16、讲解换面法的投影变换规律17、讲解换面法的四个基本作图方法教学要求: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2、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3、理解并掌握在两面和三面投影图中点的投影规律4、熟练掌握点的投影与与其直角坐标的关系以及由点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的方法5、掌握由点的轴测图作投影图和由点的投影图作轴测图的方法6、根据两个点的投影,能够理解并判别该两点在空间的相对位置7、掌握重影点的概念及其可见性的判别方法8、理解并掌握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并能根据投影特性判别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9、理解并掌握直线投影的定比性的解题方法10、会根据两直线的投影判断它们的相对位置,并熟练掌握两直线平行、相交的作图问题11、理解并掌握直角投影定理的特点和解题思路12、熟悉平面在投影图上的表示法13、理解并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并能根据投影特性判别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14、理解并熟练掌握一次换面、二次换面中点的投影的作图规律15、掌握换面法的四个基本作图方法,并能够应用于解题实践教学重点:1、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3、在两面和三面投影图中点的投影规律4、重影点的概念和两点的相对位置5、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6、直角三角形法、直角投影定理7、两直线各种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的投影特点8、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9、换面法的四个基本作图方法第三章 立体的投影课题:1、平面立体的投影及表面取点2、曲面立体的投影及表面取点3、截交线的性质4、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5、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6、曲面立体的投影及表面取点7、基本体的尺寸标注8、相贯线的性质9、相贯线的画法10、相贯线的特殊情况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讲解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种类及其三视图画法2、讲解在平面立体和圆柱体表面取点、取线的作图方法3、讲解圆锥体和圆球体的三视图画法及表面取点、取线的作图方法4、讲解基本体的尺寸标注5、介绍截平面与截交线的概念6、讲解截交线的两个基本性质7、讲解平面立体截割的截交线的投影8、讲解曲面立体截割的截交线的投影9、介绍相贯线的概念10、讲解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11、讲解两个曲面立体相贯的相贯线的投影教学要求:1、能够熟练掌握平面立体和圆柱体的三视图画法2、能够熟练运用利用点所在的面的积聚性法和辅助线法在平面立体和圆柱体表面取点、取线3、能够熟练运用辅助面法在平面立体和圆柱体表面取点、取线4、能够正确标注基本体所需的尺寸5、了解截交线的两个基本性质6、熟练掌握求平面立体截交线的方法,即利用在立体表面上取点、取线的方法7、绘制截交线和截切后的平面立体的投影8、熟练掌握圆柱体、圆锥体、圆球体截割的截交线的作图方法9、了解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10、熟练掌握求曲面立体相贯线的方法,即求两个曲面立体表面上共有点的投影,然后把各点的同名投影依次光滑连接起来教学重点:1、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种类及其三视图画法。
《工程制图》教案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题: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2、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3、图纸幅面的规定、比例、字体、图线4、尺寸注法5、线段和圆周的等分6、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7、斜度和锥度8、圆弧的连接9、椭圆的画法10、平面图形的绘制11、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讲解图样的概念及形成2、介绍本课程的任务、特点和学习方法3、介绍图纸幅面、图框格式和尺寸、标题栏格式和内容、常用的比例和字体4、介绍图线的种类、应用和画法5、介绍尺寸注法的基本规则6、讲解常用尺寸的注法7、讲解斜度和锥度的概念、计算、画法和标注8、讲解各种形式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和步骤9、介绍用同心圆法和四心圆弧法画椭圆10、讲解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和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11、讲解仪器绘图和徒手绘图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性质2、领会本课程的学习方法3、掌握图样上的一般规定4、掌握九种图线的应用和画法5、掌握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6、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7、掌握对线段、角度、圆周的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图方法8、掌握斜度和锥度的区别(包括在概念、计算、画法上的区别)9、掌握各种形式圆弧连接方法10、用四心圆弧法画椭圆11、会画中等难度的平面图形。
教学重点:1、图样的形成及与立体图的比较2、粗实线、细实线、虚线和细点画线的画法3、比例的概念和应用4、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5、圆周的等分方法和斜度和锥度的画法6、圆弧连接和用四心圆弧法画椭圆7、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第二章 投影法和点、直线、平面的投影课题: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2、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3、点的投影及其标记4、点的三面投影规律5、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6、特殊位置点的投影7、两点的相对位置8、直线的投影图9、直线对于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10、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11、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对投影面的倾角12、直线上点的投影13、两直线的相对位置14、直角投影定理15、平面的表示法16、平面对于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17、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18、换面法的概念19、点的投影变换20、直线的投影变换21、平面的投影变换22、换面法投影变换应用举例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介绍投影法的概念、种类、应用2、讲解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3、介绍三投影面体系和三视图的形成、投影规律4、介绍空间点及其投影的标记标记符号5、讲解点的三面投影规律6、讲解特殊位置点的投影7、讲解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8、讲解三种投影面平行线和三种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9、讲解用直角三角形法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倾角10、熟练掌握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其对各投影面倾角的直角三角形法11、讲解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12、讲解两直线各种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的投影特点13、讲解用直角投影定理14、介绍平面的两种表示法15、讲解三种投影面平行面和三种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16、讲解换面法的投影变换规律17、讲解换面法的四个基本作图方法教学要求: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2、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3、理解并掌握在两面和三面投影图中点的投影规律4、熟练掌握点的投影与与其直角坐标的关系以及由点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的方法5、掌握由点的轴测图作投影图和由点的投影图作轴测图的方法6、根据两个点的投影,能够理解并判别该两点在空间的相对位置7、掌握重影点的概念及其可见性的判别方法8、理解并掌握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并能根据投影特性判别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9、理解并掌握直线投影的定比性的解题方法10、会根据两直线的投影判断它们的相对位置,并熟练掌握两直线平行、相交的作图问题11、理解并掌握直角投影定理的特点和解题思路12、熟悉平面在投影图上的表示法13、理解并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并能根据投影特性判别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14、理解并熟练掌握一次换面、二次换面中点的投影的作图规律15、掌握换面法的四个基本作图方法,并能够应用于解题实践教学重点:1、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3、在两面和三面投影图中点的投影规律4、重影点的概念和两点的相对位置5、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6、直角三角形法、直角投影定理7、两直线各种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的投影特点8、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9、换面法的四个基本作图方法第三章 立体的投影课题:1、平面立体的投影及表面取点2、曲面立体的投影及表面取点3、截交线的性质4、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5、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6、曲面立体的投影及表面取点7、基本体的尺寸标注8、相贯线的性质9、相贯线的画法10、相贯线的特殊情况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讲解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种类及其三视图画法2、讲解在平面立体和圆柱体表面取点、取线的作图方法3、讲解圆锥体和圆球体的三视图画法及表面取点、取线的作图方法4、讲解基本体的尺寸标注5、介绍截平面与截交线的概念6、讲解截交线的两个基本性质7、讲解平面立体截割的截交线的投影8、讲解曲面立体截割的截交线的投影9、介绍相贯线的概念10、讲解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11、讲解两个曲面立体相贯的相贯线的投影教学要求:1、能够熟练掌握平面立体和圆柱体的三视图画法2、能够熟练运用利用点所在的面的积聚性法和辅助线法在平面立体和圆柱体表面取点、取线3、能够熟练运用辅助面法在平面立体和圆柱体表面取点、取线4、能够正确标注基本体所需的尺寸5、了解截交线的两个基本性质6、熟练掌握求平面立体截交线的方法,即利用在立体表面上取点、取线的方法7、绘制截交线和截切后的平面立体的投影8、熟练掌握圆柱体、圆锥体、圆球体截割的截交线的作图方法9、了解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10、熟练掌握求曲面立体相贯线的方法,即求两个曲面立体表面上共有点的投影,然后把各点的同名投影依次光滑连接起来教学重点:1、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种类及其三视图画法。
2024年工程制图教案Xcontents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投影原理与三视图绘制方法•零件图绘制与识读技巧•装配图绘制与识读技巧•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课程考核与评价标准•课程总结与展望目录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工程制图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课程性质包括投影基础、制图基础、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等基础知识,以及零件图、装配图等专业知识。
课程内容工程制图是工程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对于未来从事工程设计、制造、管理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重要性工程制图课程概述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熟悉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了解机械图样的表示方法和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能够正确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并能运用计算机绘图软件进行绘图。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其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工程制图》(第X版),XXX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资料《机械制图手册》、《AutoCAD实用教程》等。
课程安排与时间分配授课时间安排01每周X次课,每次X学时,共X周。
实验/实践时间安排02每周安排X次实验/实践课,共X周。
实验/实践内容包括手工绘图、计算机绘图、零件测绘等。
课程进度安排03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授课,前X周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后X周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
具体进度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02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1 2 3介绍并强调国家和行业在工程制图方面的标准和规范,如GB/T标准等。
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讲解图纸的幅面大小、边框、标题栏等基本格式要求。
图纸幅面与格式详细说明各种线型的用途,如实线、虚线、点划线等,并规定不同线宽的使用场合。
线型与线宽制图基本规范与标准介绍绘图板的选购、保养及使用技巧,丁字尺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工程制图实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术语,如视图、剖面、尺寸标注等。
2.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各类工程图纸的表达方法,包括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等。
3. 学生能掌握并运用比例、缩放、投影等基本制图技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手工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绘制简单的工程图纸。
2. 学生能通过工程制图准确表达物体的形状、尺寸和结构。
3. 学生能对工程图纸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范标注,具备初步的工程图纸审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培养对工程制图的兴趣,认识到其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2. 学生在制图实践中,能树立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
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工程项目,增强沟通与协作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强调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对工程领域有浓厚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达到上述具体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工程制图基本知识:包括图纸幅面、比例、线型、字体等基本要求;视图、剖面、局部放大等表达方法;尺寸标注、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标注规范。
教材章节:第一章 工程制图基本知识2. 制图工具与软件应用:介绍尺、圆规、三角板等手工制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绘图技巧。
教材章节:第二章 制图工具与软件应用3. 基本几何体的绘制:学习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基本几何体的绘制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基本几何体的绘制4. 组合体的绘制:掌握组合体的视图表达、尺寸标注和剖面绘制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组合体的绘制5. 零件图与装配图:学习零件图的绘制方法,了解装配图的组成和表达方式。
教材章节:第五章 零件图与装配图6. 工程图纸实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图纸,了解工程图纸的布局、标注和审查要点。
工程制图课程设计大一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工程制图的基本概念、图纸表达方法及相关标准;2. 掌握工程制图中视图、剖面、尺寸、符号等基本要素的表示方法;3. 掌握使用AutoCAD等制图软件进行基础图形绘制和编辑的操作技巧;4. 了解工程图纸的阅读与分析方法,能对简单工程图纸进行解读。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制图规范和标准,独立完成简单机械零件的图纸绘制;2. 能够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基础的二维图形绘制与编辑;3. 能够通过工程图纸,分析并理解机械零件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制图中的基本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程制图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大一学生能够扎实掌握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为未来从事工程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教师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工程制图基本概念与标准- 制图的基本知识: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图线等;- 制图的基本技能:绘图工具的使用、几何作图方法。
2. 视图与剖面表达- 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后视图的绘制方法;- 剖面:全剖面、半剖面、旋转剖面的绘制方法。
3. 尺寸与符号标注- 尺寸标注:线性尺寸、角度尺寸、半径尺寸等标注方法;- 符号标注:螺纹、齿轮、焊接等符号的表示方法。
4. 二维图形绘制与编辑- AutoCAD软件操作基础:界面、命令、工具栏等;- 基本绘图命令:直线、圆、圆弧、矩形等;- 编辑命令:移动、复制、旋转、镜像等。
《工程制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与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探讨•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01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目标具备阅读和绘制简单工程图样的能力,能够理解了解工程制图的规范和标准,能够按照规范要求过程与方法目标01020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工程制图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投影原理、视图表达、尺寸标注等。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中。
针对这些难点,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物模型展示等方法进行突破。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与难点VS02教学内容与安排1 2 3教材特点教材内容辅助资源教材分析与选用理论教学讲解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方法、规范等内容,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
实践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工程制图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课时分配根据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
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互动环节030201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标准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包括知识掌握程度、技能熟练程度、学习态度等方面,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向学生反馈考试成绩和学习表现,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不足并制定改进措施。
考核方式等多种考核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03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工程图学基础实验零件图测绘实验装配图测绘实验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实验、实训项目设置及目的实验、实训设备与环境要求绘图工具测量工具计算机及CAD软件实训场地实验、实训过程指导与注意事项实验前准备实验过程指导注意事项采用统一的实验报告格式,包括封面、目录、正文、结论等部分。
报告格式内容要求图表要求文字要求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根据需要绘制图形和表格,要求清晰、准确、美观。
•课程背景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过程与实施•教学效果与反馈目录•教学反思与改进•附录与参考资料01课程背景与目标课程内容包括投影理论、制图基础、工程图样的表达方法、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与装配图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熟练掌握工程制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独立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
工程制图是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工程图样的绘制和阅读能力。
工程制图课程简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选用及特点选用教材教材特点02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安排工程制图基础知识包括投影原理、视图表达、尺寸标注等。
制图技能与规范学习绘图工具的使用、制图标准与规范等。
工程实例分析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工程制图的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课内实践布置综合性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套完整的工程图纸。
企业实习03教学过程与实施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点,了解工程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师准备熟悉教学内容,准备教学课件、工程制图软件、教学模型等教学资源。
导入方式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工程制图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课前准备与导入课堂讲解与演示讲解内容详细讲解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制图规范、常用符号和标注方法等知识点。
演示方式通过工程制图软件或实物模型,演示制图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制图的过程。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增强课堂互动性。
学生练习与指导练习内容指导方式反馈与评估04教学效果与反馈学生成绩分析成绩分布情况成绩提升情况成绩与能力的关系1 2 3总体满意度具体满意度改进建议学生满意度调查教师自我评价教学内容掌握情况01教学方法运用情况02教学效果评估情况0305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个性化教学改进措施与建议加强实践教学0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02实施个性化教学03未来展望与发展趋势智能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跨学科融合06附录与参考资料规定了房屋建筑制图的基本规则、图线、字体、比例、符号等,是工程制图的基础标准。
工程制图教案工程制图教案【篇一:董晓倩工程制图教案2014上】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制图》课程教案主讲教师:董晓倩所在部门: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审核教师:2014年3 月教案一2二、教学设计3教案二4二、教学设计5【篇二:工程制图教案】《机械制图》教案教学日历课程名称:机械制图学年秋季学期班级:电类第1次课书p1~26作业:1-1、2-1、2-2、2-3、2-4【教学要求】学习绪论、制图基本知识、投影法知识、点投影【教学目的】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了解图样中有关比例、字体、图线的标准规定,熟悉投影法的概念,掌握投影规律并能应用投影规律作图。
【教学内容】绪论:介绍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图样: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国标等),表示工程对象,并有必要的技术说明的图。
图样:是设计、制造各环节的重要技术资料,是工程界进行技术交流的“语言”。
第一章第一节制图的基本知识:了解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了解图纸幅面及格式(gb/t 14689-93),了解比例(gb/t 14690-93),熟悉字体(gb/t 14691-93),熟悉图线(gb 4457.4-84 新gb/t 17450-1998)规定。
汉字:仿宋字;字体端正、笔画清楚、排列整齐、间隔均匀;字号:20、14、10、7、5、3.5等粗线宽(d)= 0.18 、0.25 、0.35 、0.5 、0.7 、1.0 、1.4 、2.0 细线宽:d/2图线的画法、图线:粗实线、细实线、虚线、波浪线、双折线、细点画线、粗点画线、双点画线第二章点、直线和平面第一节投影法的概念机械工程图样的绘制是以投影法为依据的。
(一)投影法的基本概念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平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称为投影法。
(二)工程上常用两种投影方法: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
)(三)平行投影特性1.真实性(平行) 2.积聚性(垂直)3.类似性(倾斜)第二章点、直线和平面第二节点的投影一、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1.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三个平面两两垂直,构成三投影体系。
工程制图制图教案第一章:工程制图概述1.1 工程制图的概念解释工程制图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工程制图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1.2 制图的基本要求介绍制图的标准和规范讲解图纸的规格、比例和栏的填写方法1.3 制图工具和材料介绍常用的制图工具和材料,如直尺、画图板、橡皮擦等演示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和材料第二章:制图的基本技能2.1 线条和图形的绘制讲解不同类型的线条和图形的绘制方法练习绘制直线、曲线、圆等基本图形2.2 比例和尺度解释比例和尺度的概念练习根据实际尺寸和比例绘制图形2.3 标注和符号介绍常用的标注和符号,如尺寸标注、箭头、文字等练习正确使用标注和符号进行图形的标注第三章:投影学基础3.1 投影概念解释投影的定义和分类强调正投影和斜投影的特点和应用3.2 基本投影规律讲解投影的基本规律,如平行投影、中心投影等练习根据不同的投影规律绘制图形3.3 投影变换介绍投影变换的概念和方法练习应用投影变换对图形进行变换和绘制第四章:平面几何图形的绘制4.1 三角形讲解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练习绘制不同类型的三角形4.2 四边形讲解四边形的分类和性质练习绘制不同类型的四边形4.3 圆和其他曲线讲解圆和其他曲线的性质和绘制方法练习绘制圆形和其他曲线图形第五章:工程图样的编制5.1 工程图样的概念解释工程图样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工程图样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5.2 工程图样的组成讲解工程图样的组成部分,如图纸、栏、比例尺等练习编制简单的工程图样5.3 工程图样的标注介绍工程图样中常用的标注方法和要求练习正确标注工程图样中的尺寸、符号和文字第六章:立体几何图形的绘制6.1 立体图形的概念解释立体图形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立体图形在工程制图中的应用6.2 柱体和椎体的绘制讲解柱体和椎体的性质和绘制方法练习绘制不同类型的柱体和椎体6.3 球体和环面的绘制讲解球体和环面的性质和绘制方法练习绘制球体和环面图形第七章:机械零件图的绘制7.1 零件图的概念解释零件图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零件图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7.2 零件图的组成讲解零件图的组成部分,如图纸、栏、视图、尺寸等练习绘制简单的零件图7.3 零件图的标注介绍零件图中常用的标注方法和要求练习正确标注零件图中的尺寸、符号和文字第八章:装配图的绘制8.1 装配图的概念解释装配图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装配图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8.2 装配图的组成讲解装配图的组成部分,如图纸、栏、组件、尺寸等练习绘制简单的装配图8.3 装配图的标注介绍装配图中常用的标注方法和要求练习正确标注装配图中的尺寸、符号和文字第九章:建筑图样的编制9.1 建筑图样的概念解释建筑图样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建筑图样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9.2 建筑图样的组成讲解建筑图样的组成部分,如图纸、栏、平面图、立面图等练习编制简单的建筑图样9.3 建筑图样的标注介绍建筑图样中常用的标注方法和要求练习正确标注建筑图样中的尺寸、符号和文字第十章:计算机辅助工程制图10.1 计算机辅助工程制图的概念解释计算机辅助工程制图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计算机辅助工程制图在现代工程制图中的应用10.2 常用的计算机辅助工程制图软件介绍常用的计算机辅助工程制图软件,如AutoCAD、SolidWorks等演示如何使用这些软件进行工程制图10.3 计算机辅助工程制图的实践操作练习使用计算机辅助工程制图软件进行实际图样的绘制强调在实践中掌握软件的操作技巧和制图规范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制图的基本要求制图标准:国家制图标准和行业制图标准是绘制图样的基础,学生需要熟悉并掌握。
教师姓名授课日期授课章节名称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更新、补充、删节内容使用教具课外作业课后体味授课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授课形式讲授年月日第周授课时数第一章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 掌握国家标准的有关基本规定,并在实践中严格遵守。
2. 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
3. 熟练掌握几何作图的方法。
几何作图的基本方法几何作图的基本方法电脑绘图,运用CAXA 电子图版绘图软件多媒体教学习题册p1~5所教内容不太难,学生兴趣较高。
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1.1 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1.1.1 图纸幅面(GB/T14689—93)为了便于图纸的装订和保存,国家标准对图纸幅面作了统一的规定。
必要时允许加长。
1. 图框格式2. 标题栏(GB/T10609.1—891.1.2.比例(GB/T14690-93)1.比例的定义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称为比例。
比例分原值比例、放大比例和缩小比例。
2.比例系列3.比例的选用4.比例的应用举例同一机件用不同比例画出的图形1.1.3.字体(GB/T14691-93)1.1.4.图线(GB/T4457.4-002)1.图线的要求机械图样中的图形是用各种不同粗细和型式的图线画成的,不同的图线在图样中表示不同的含义。
绘制图样时,应采用下表中规定的图线型式来绘图。
2.各种形式的图线3.图线的宽度和组别4.图线的应用1.1.5.尺寸注法(GB/T14690-93)教师姓名授课日期授课章节名称授课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月日第二章投影的基本知识1.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关系。
2.掌握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规律与作图法。
授课形式授课时数讲授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更新、补充、删节内容使用教具课外作业课后体味3.掌握各种位置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征,作图方法以及在投影图上正确判断其空间位置。
4.掌握两直线,两平面相对位置的投影特征及判断方法。
1.点与直线及两直线相对位置的判断方法及投影特性。
2.平面的投影特性,特别是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3.在平面上确定直线和点的方法。
在平面上确定直线和点的方法。
两直线,两平面相对位置的判断方法。
两直线,两平面相对位置的判断方法。
多媒体教学习题册p27~322.1 投影法介绍2.1.1 中心投影法2.1.2 平行投影法2.2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2.3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2.3.1 三面投影体系及三视图的形成2.3.2 三视图的对应影规律2.4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2.4.1 点的投影2.4.2 直线的投影2.4.3 平面的投影本章小结1. 点、直线平面是构成形体的基本几何元素,研究它们的投影是为了正确表达形体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有力的分析手段。
点与直线的投影特性,特别是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2. 点与直线及两直线相对位置的判断方法及投影特性。
3. 平面的投影特性,特别是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4. 在平面上确定直线和点的方法教师姓名授课日期授课班级年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日授课形式授课时数讲授授课章节名称第三章基本体教学目的1 .掌握平面立体的投影特征,三视图画法及表面取点。
2 .掌握回转体的投影特征,三视图画法及表面取点。
3 .掌握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更新、补充、删节内容使用教具课外作业课后体味1 .掌握平面立体的投影特征,三视图画法及表面取点。
2 .掌握回转体的投影特征,三视图画法及表面取点。
1 .掌握平面立体的投影特征,三视图画法及表面取点。
2 .掌握回转体的投影特征,三视图画法及表面取点。
掌握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多媒体教学习题册p27~32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一、棱柱棱柱有直棱柱和斜棱柱。
顶面和底面为正多边形的直棱柱,称为正棱柱。
1. 棱柱的三面视图直棱柱三面投影特征:一个视图有积聚性,反映棱柱形状特征;另两个视图都是由实线或者虚线组成的矩形线框。
2. 棱柱表面取点二、棱锥由一个底面和几个侧棱面组成,侧棱线交于有限远的一点——锥顶。
1. 棱锥的三面视图2. 在棱锥表面取点曲面体、母线、素线一、圆柱由顶圆、底圆和圆柱面围成。
1. 圆柱的三面视图二、圆锥1. 圆锥的三视图2.在圆锥表面取点(1) 特殊位置点(2) 普通位置点三、圆球1.圆球的三视图2.在圆球表面取点★特殊位置点★普通位置点3.2 几何体的尺寸标注平面体普通应注长、宽、高尺寸。
曲面体的尺寸标注通常将尺寸注在非圆视图上,只需一个视图即可确定回转体的形状和大小。
教师姓名授课日期授课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月日授课形式授课时数讲授授课章节名称第四章组合体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更新、补充、删节内容使用教具课外作业课后体味1 .熟练掌握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了解线面分析法;2.掌握组合体的画图,读图和尺寸标注;3.具备用形体分析法绘图,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及标注尺寸的能力。
1 .组合体上的截交线与相贯线;2.组合体的画图方法;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4 组合体的读图方法和步骤。
1 .组合体上的截交线与相贯线。
2.组合体的读图方法和步骤。
圆锥在不同位置截切时的截交线的投影。
多媒体教学习题册P35~54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⒈叠加2、切割1、两形体叠加时表面平齐、不平齐2、两形体相交时,相交处应画出交线。
两形体表面相切时,相切处无交线。
1. 平面体的截交2. 曲面体的截交一、圆柱的截断二、圆锥的截断三、球体的截断1、相贯线的主要性质2、求相贯线常用的三种方法3、作图过程4.4.2 标注尺寸的注意事项1、形体分析法2、线面分析法一、形体分析法是组合体画图、读图及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必须熟练掌握并应用。
二、组合体组成部份之间的表面连接关系是正确画出组合体视图的关键,必须掌握。
三、截断体上的截交线平面体上的截交线,普通是由直线围成的封闭多边形。
多边形的也是截平面与棱面的相交。
回转体上的截交线,其形状取决于被截回转体的轴线的相对位置。
截交线是截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的共有线。
教师姓名授课日期授课班级年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日授课形式授课时数讲授4授课章节名称第五章轴测图1. 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2. 掌握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的作图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更新、补充、删节内容使用教具课外作业课后体味掌握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的作图方法。
掌握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的作图方法多媒体教学习题册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5.1 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5.1.1 轴测图的形成5.1.2 轴测图的基本参数5.1.3 轴测投影的性质5.1.4 轴测图的分类5.2 正等测图的画法5.2.1 轴间角和轴向变化率5.2.2 平面体正等测图的画法5.2.3 回转体正等测图的画法5.3 斜二测图的画法5.3.1 轴间角和轴向变化率5.3.2 平行于坐标面的圆的斜二测图画法5.3.3 斜二测图画法举例教师姓名授课日期授课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月日授课形式授课时数讲授6授课章节名称第六章图样画法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更新、补充、删节内容使用教具课外作业课后体味1. 掌握各种视图,剖视,断面图的定义,画法标注及合用范围;2. 掌握常用简化画法;3. 具有应用图样画法综合表达机件的能力;4. 了解三角投影法。
1.视图2.剖视图3. 断面图4. 其他表达方法用图样画法综合表达机件的能力多媒体教学习题册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一、基本视图二、局部视图三、斜视图一、剖视图的基本概念二、剖视图的种类假想用剖切平面将机件的某处切断,仅画出断面的图形,这样的图形称为断面图假想用剖切平面将机件的某处切断,仅画出断面的图形,这样的图形称为断面图。
一、断面图的种类二、重合断面一、局部放大图二、剖视图中的简化画法三、移出断面中的简化画法四、同结构要素的简化画法五、小结构的简化画法六、图形不能充分表示平面时,可用平面符号七、对称图形的简化画法八、长机件的简化画法本章介绍的各种视图,剖视,断面图,简化画法等都是国家标准的规定,必须很好的掌握和灵便的运用,才干画出合格的符合生产要求的图样来。
教师姓名授课日期授课班级年月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周授课形授课时讲授授课章节名称第七章Autocad 2022 基础知识教学目的1.了解Autocad 2022 系统的用户界面2.了解Autocad 2022 绘图环境设置3.掌握图层、颜色和线型设置4.了解坐标系与坐标输入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图层、颜色和线型设置教学难点更新、补充、删节内容使用教具课外作业课后体味坐标输入方法多媒体教学阅读教材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第七章Autocad 2022 基础知识7.1 Autocad 2022 系统的用户界面7.1.1 标题栏7.1.2 菜单栏7.1.3 工具栏7.1.4 绘图区7.1.5 命令输入窗口7.1.6 状态栏7.1.7 Today 窗口7.2 Autocad 2022 绘图环境设置7.2.1 NEW (新建图形文件)7.2.2 配置自己的绘图环境7.2.3 LIMITS (设置绘图界限)7.2.4 UNITS (设置图形单位)7.2.5 使用Rename (更名)对话框7.3 图层、颜色和线型设置7.3.1 LAYER (图层的创建和使用)7.3.2 图层颜色设置7.3.3 LINETYPE (图层线型设置)7.3.4 图层状态控制7.4 坐标系与坐标输入方法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绘图的一些基本知识,如绘图环境、图层设置和坐标系等,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为绘图和编辑图形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层设置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要求掌握的内容。
教师姓名授课日期授课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月日第周授课形式授课时数讲授授课章节名称1. 掌握绘制点、线(等分点、等距点、直线、射线、构造线、多线、多义线、徒手画线)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更新、补充、删节内容使用教具课外作业课后体味2. 掌握绘制圆、弧、椭圆、多边形3. 掌握绘制样条曲线4. 掌握边界与图案填充5. 掌握文本注释与文本编辑1. 绘制点、线、绘制圆、弧、椭圆、多边形2. 绘制样条曲线3. 边界与图案填充4. 文本注释与文本编辑1. 绘制样条曲线2. 文本注释与文本编辑多媒体教学阅读教材授课主要内容及板书设计第八章二维绘图8.1 绘制点8.1.1 POINT (点)8.1.2 DIVIDE (等分点)8.1.3 MEASURE (等距点)8.2 绘制线8.2.1 LINE (直线)8.2.2 RAY (射线)8.2.3 XLINE (构造线)8.2.4 MLINE (多线)8.2.5 POLYLINE (多义线)8.2.6 SKETCH (徒手画线)8.3 绘制圆、弧、椭圆8.3.1 CIRCLE (圆)8.3.2 ARC (弧)8.3.3 ELLIPSE (椭圆)8.4 绘制填充图形8.4.1 DONUT (圆环)8.4.2 SOLID (填充多边形)8.5 绘制多边形8.5.1 RECTANG (矩形)8.5.2 POLYGON (正多边形)8.6 样条曲线和面域8.6.1 SPLINE (样条曲线)8.6.2 REGION (面域)8.7 边界与图案填充8.7.1 BOUNDARY (边界)8.7.2 HATCH (图案填充)8.8 文本注释8.8.1 设置文字样式8.8.2 DTEXT (单行文字)8.8.3 MTEXT (多行文字)8.8.4 文本编辑本章小结本章介绍的各种二维绘图命令可以绘制从简单线到复杂弧段、文本、填充图案等基本对象,由基本对象可构成复杂图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