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压轴题专题训练-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32.52 KB
- 文档页数:2
小升初数学压轴题50道天天练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据气象台预报, 北京某日的气温是﹣3℃~4℃, 这一天的温差是()。
A.7℃B.1℃C.4℃2.某品牌的饮料促销方式如下: 甲店打七五折, 乙店“满三送一”, 丙店“每满100元减30元”。
李老师要买30瓶标价9元的这种品牌的饮料, 在()店购买更省钱。
A.甲B.乙C.丙D.无法确定3.一台电冰箱的原价是2100元, 现在按七折出售, 求现价多少元?列式是()。
A.2100÷70%B.2100×70%C.2100×(1﹣70%)4.将一个边长3cm的正方形放大成周长为36cm的正方形。
实际是按()的比放大的。
A.1∶3B.12∶1C.3∶1D.1∶125.某商品标价3000元, 打八折出售后仍获利100元, 则该产品的进价是()元。
A.2050B.2100C.2300D.24006.如果水位升高5m时的水位变化记作+5m, 那么水位下降5m时的水位变化记作(), 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A.+5m,0mB.-5m,0m7.(-2)×3的结果是()。
A.1B.-1C.-5D.-68.下列每组中的两个量不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一组量是()。
A.收入40元与支出10元B.浪费1吨水与节约1吨水C.向东走4米与向北走4米D.增产12吨与减产12吨9.若ab<0, a+b>0,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都是正数B.a、b都是负数C.a、b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大D.a、b异号且正数的绝对值大10.解比例。
:=x∶15, x=()A.10B.8C.2.25D.40二.判断题(共10题, 共20分)1.甲数的20%等于乙数的, 则甲数大于乙数, 甲乙两数均不为零。
()2.购买白菜的单价一定, 买白菜的重量数与总价成反比例。
()3.一本书的页数一定, 已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不成比例。
()4.任意两个相同的圆和一个曲面就可以组成一个圆柱。
小升初数学期末压轴题50道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今年玉米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二成三,今年玉米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
A.77%B.123%C.23%D.2.3%2.温度计的液柱越高,温度()。
A.越高B.越低C.相等3.两个有理数的积是负数,和也是负数,那么这两个数()。
A.都是负数B.互为相反数C.其中绝对值大的数是正数,另一个是负数D.其中绝对值大的数是负数,另一个是正数4.某天凌晨的气温是-2℃,中午比凌晨上升了5℃,中午的气温是()。
A.3℃B.5℃C.7℃D.2℃5.如果规定飞机上升为“+”,那么-500米表示()。
A.飞机下降500米B.飞机位于海平面以下500米6.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它们底面积的比是1∶2,高的比是1∶3,圆锥和圆柱的体积比是()。
A.2∶3B.1∶9C.1∶18D.18∶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统计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B.数轴上-4在-7的左边C.一个人的体重和他的身高成正比例D.扇形统计图可以表示数据增减变化8.下列各数中,能与3,5和10组成比例的是()。
A.2B.4C.6D.89.一种电视机原价1800元,现价是1440元,现在是打()折出售的。
A.八B.二C.九10.小李在银行存了2000元,定期二年,年利率是3.06%.到期后他可获得的税后利息是(利息税的税率是20%) ()。
A.122.4元B.24.48元C.97.92元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3∶2读作:三分之二。
()2.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3.因为速度×时间=路程,所以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4.如果甲数的等于乙数的,那么甲数∶乙数=8∶15。
()5.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减去两个内项的积,结果是0。
()6.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和是24cm3,其中圆锥体积是8cm3。
()7.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
小升初数学期末压轴题50道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M为数轴上表示-1的点,将M沿着数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到N点,则N点所表示的数为( )。
A.3B.2C.-4D.2或-42.把一根长1米,底面积为3.14平方米的圆柱锯成两个小圆柱,它的表面积()。
A.增加3.14平方米B.减少3.14平方米C.增加6.28平方米 D.减少6.28平方米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是最小的数B.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C.负数比正数小D.数轴上-在-的左边4.某商店进了一批笔记本,按30%的利润定价。
当售出这批笔记本的80%后,为了尽早销完,商店把这批笔记本按定价的一半出售。
问销完后商店实际获得的利润百分数是()。
A.1.2%B.17%C.20%D.18%5.(-2)×=()。
A.-2B.1C.-1D.6.数轴上,-在-的()边。
A.左B.右C.北D.无法确定7.在数轴上,左边的数一定()它右边的数。
A.大于B.小于C.等于8.圆锥体的体积一定,圆锥的底面积和高()。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9.温度计的液柱越高,温度()。
A.越高B.越低C.相等10.比例尺一定,实际距离扩大到原来的5倍,则图上距离()。
A.缩小到原来的B.扩大到原来的5倍 C.不变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零下2摄氏度与零上5摄氏度相差3摄氏度。
()2.圆柱只有一条高,就是上下两个底面圆心的连线。
()3.一件衣服打八折,就是指衣服的现价是原价的80%。
()4.0既可以看成正数,也可以看成负数。
()5.在-4和-6之间,只有一个负数,就是-5。
()6.圆的半径和它的周长成正比例。
()7.自然数都是正整数。
()8.体积和底面积都相等的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圆锥的高一定是圆柱高的3倍。
()9.全班学生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出勤率成反比例。
()10.可以稳定的站稳。
()三.填空题(共10题,共27分)1.=():15==()÷10=()成。
小升初数学压轴题天天练-填空题50道一.填空题(共50题, 共129分)1.一个比是 :x, 当x=()时, 比值是1;当x=()时, 比值是;当x=()时, 这个比无意义。
2.把一个圆柱体等分成若干份, 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 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 所以圆柱的体积=()。
3.一个果园, 去年产橘子75吨, 今年比去年增产36%, 今年产橘子()吨。
4.覆卮山主峰高于海平面861米。
数学上, 这个高度可以记作+861米;阿拉伯半岛的死海是一个内陆盐湖, 水面低于海平面400米, 应该记作________米。
5.如果某大厦地上5层记作+5层, 那么地下3层应记作()层。
6.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 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的最简单整数比是()。
7.在0.62、63.4%、这三个数中, 最小的数是(), 最大的数是()。
8.9:()=12÷()=0.6=()%=()成。
9.甲数的40%与乙数的相等(甲数、乙数均不为0), 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10.如果我们把宽与长的比值为0.618的长方形称为“黄金长方形”。
下面四个长方形中, 最接近“黄金长方形”的是()。
11.十字路口东西方向的交通指示灯中, 绿灯、黄灯、红灯亮的时间比为6:1:3, 则一天中东西方向亮红灯的时间共()小时。
12.12的因数有________个, 选4个组成一个比例是________。
13.在0.06:中, 化简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14.青海湖高于海平面3196 m, 记作________m;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最大深度为海平面以下11034m, 记作________m。
15.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 它的长、宽、高的比是4:3:2, 它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16.用百分数表示下图中的涂色部分。
小升初数学压轴题50道天天练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一次数学考试, 如果以80分为标准记作0分, 小明得+5分, 他的实际成绩是()分。
A.75B.80C.852.给一个房间铺地砖, 所需砖的块数与每块砖的()成反比例。
A.边长B.面积C.体积3.某开发商按照分期付款的形式售房. 张明家购买了一套现价为12万元的新房, 购房时需首付(第一年)款3万元, 从第二年起, 以后每年应付房款5000元, 与上一年剩余欠款的利息之和. 已知剩余欠款的年利率为0.4%, 第()年张明家需要交房款5200元。
A.7B.8C.9D.104.星光文具店一周内的盈亏情况如表:这个文具店这周内的总情况是()。
A.盈利B.亏损C.不盈不亏D.无法确定5.计算-4×2的结果是()。
A.-6B.-2C.8D.-86.粮店卖出面粉总量的30%, 还剩1.4吨, 粮店原有面粉多少吨?正确算式为()。
A.1.4×30%B.1.4÷30%C.1.4×(1-30%) D.1.4÷(1-30%)7.商店出售一种商品, 进货时120元5件, 卖出时180元4件, 那么商店要盈利4200元必须卖出()件该商品。
A.180B.190C.200D.2108.今年苹果产量比去年增产二成, 就是()。
A.今年苹果产量是去年的102%B.去年苹果产量是今年的120%C.去年苹果产量比今年少20%D.今年苹果产量是去年的120%9.爸爸在银行存入50000元, 定期两年, 年利率为2.25%。
到期时, 爸爸应根据()算出他应得的利息。
A.利息=本金×利率B.利息=本金+利率C.利息=本金×利率×存期D.利息=本金+本金×利率×存期10.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字比例尺是()。
A.1: 50B.1: 20000000C.1: 5000000二.判断题(共10题, 共20分)1.可以稳定的站稳。
第一篇一般应用题1、一桶油,连桶共重8千克,倒出一半的油后,连桶重4.4千克,桶中原有油多少千克?2、一瓶酒,连瓶共重0.7千克,喝了一半的酒后,连瓶重0.5千克,原有酒多少千克?3、有一桶水,每次倒出桶中水的一半,倒了2次后连桶重12千克。
已知桶重1.5千克,求桶中原有水多少千克?4、7袋大米和3袋面粉共重425千克,同样的3袋大米和7袋面粉共重325千克。
每袋大米重多少千克?每袋面粉重多少千克?5、小明买2支笔和4本练习本用去10元,小丽买同样的3支笔和3本练习本用去12元。
一支笔多少元?一本练习本多少元?6、甲买了8盒糖和5盒饼干共用去171元,乙买了5盒糖和2盒饼干共用去90元。
每盒糖多少元?每盒饼干多少元?7、小明和小丽到商店买作业本,他们所付的钱一样多,共买了20本作业本。
小丽比小明多拿4本作业本,因此小丽还给小明1.2元钱。
小明和小丽共花了多少钱?8、王大伯和李大伯带同样多的钱买了一批化肥,结果王大伯比李大伯多拿了2袋,因此王大伯又给了李大伯82元。
每袋化肥多少钱?9、甲、乙、丙三人用了同样多的钱合买西瓜。
分西瓜时,甲和丙都比乙多拿西瓜7.5千克。
结果甲、丙两人各给乙2元。
每千克西瓜多少元?10、李丽前六次测验的平均分是93分,她第七次测验成绩比这七次测验的平均分高出3分。
李丽第七次测验得了多少分?11、某班一次英语测验的平均分为88分,其中小明因病没有参加考试。
第二天,小明补考,其不靠成绩是79分,加上小明的成绩后该班平均分为87.8分。
这个班共有学生多少名?12、五年级(4)班有40名学生,期末数学测验,有两名同学因病缺考,班级平均分为89分,缺考的两名同学补考的成绩分别是98分、100分。
全班同学的平均分又是多少分?13、某工厂有93名工人,因经济危机,工厂施行减员增效方案,安排男工的一半和30名女工上班,剩下的工人在家待岗,待岗的男、女工人数相等。
这个工厂有多少名女工?14、学校组织235人参加劳动,男生的一半和10名女生摘西红柿,15名女生摘扁豆,剩下的学生摘丝瓜,摘丝瓜的男、女生人数相等。
小升初数学压轴题50道天天练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如果在银行存入1000元,在存折上记作+1000元,那么从银行取出600,存折上应记作( )元。
A.+600元B.-600元2.如果向东走记作为正,那么小明向西走了10米,可以记作()。
A.-10米B.10米C.0米3.小军按九折的优惠价购买了2张足球赛门票,一共用去54元。
每张门票的原价是多少元?()A.27B.30C.364.下列每组中的两个量不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一组量是()。
A.收入40元与支出10元B.浪费1吨水与节约1吨水C.向东走4米与向北走4米D.增产12吨与减产12吨5.某机械加工车间,完成了一批同规格零件的加工工作。
这种零件的标准外直径是585mm.质检部门在抽检这批零件时,为了记录每个抽检零件外直径与标准的误差,把1号零件外直径记作+2mm,那么2号零件外直径记作()。
A.+582mmB.+3mmC.-582mm D.-3mm6.粮店卖出面粉总量的30%,还剩1.4吨,粮店原有面粉多少吨?正确算式为()。
A.1.4×30%B.1.4÷30%C.1.4×(1-30%) D.1.4÷(1-30%)7.如果规定从原点出发,向南走为正,那么-100米表示的意义是()。
A.向东走100米B.向西走100米C.向北走100米 D.向南走100米8.能与:组成比例的比是()。
A.7:8B.8:7C.:9.在这幅地图上量得广州到北京的距离是24.5厘米,广州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
A.1960千米B.19600千米C.196000千米 D.1960000千米10.一条路的总里程一定,已经修完的里程和未修完的里程()。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
()2.甲、乙两数的乘积是7,这两个数一定成反比例。
()3.圆锥的表面积就是该圆锥的侧面积。
小升初数学压轴题试题精粹及解析(3)1.(福州)王大伯参加了我县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条款规定:农民住院医疗费补偿起付线,县级医院400元,在起付线以上的部分按45%补偿.今年王大伯患急性肠炎在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29天,共计医疗费8200元.按规定王大伯自付多少元?考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400元是补偿起付线”,所以要先算出医疗费用超过400元的部分,也就是能补偿的医疗费用,然后算出这部分钱的(1﹣45%)就是除去补偿的钱自负的钱数,最后用起付线的钱数加上给予补偿后剩下的钱数,即为王大伯自付的钱数.解答:解:超过起付线的部分:8200﹣400=7800(元),按45%补偿后,自付的钱数:7800×(1﹣45%),=7800×0.55,=4290(元),王大伯自付的钱数共有:4290+400=4690(元).答:按规定王大伯自付4690元.点评:此题属于百分数的实际应用,解决此题关键是先求出国家能给予补偿的那部分医疗费用,然后求出补偿后自负的钱数,进而问题得解.2.(2020•武汉)某市从2020年5月1日起对居民用电试行“阶梯电价”收费,具体收费标准如下:一户居民月用电量的范围电费价格(单位:元/度)不超过150度的部分0.6超过150度,但不超过300度的部分 a超过300度的部分 b2020年5月份,该市居民甲用电200度,缴纳电费122.5元;居民乙用电350度,缴纳电费232.5元.(1)上表中a=0.65;b=0.9.(2)李老师缴纳5月份的电费后发现,他家该月平均电价实际为每度0.62元,你知道李老师家5月份用电多少度吗?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专题:压轴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分析:(1)居民甲用电200度,其中150度按照0.6元收费,其中50度按照a 元收费,可用122.5元减去150乘0.6的积,再除以50即可得到a代表的数值;居民乙的用电量是350度,其中150度按照0.6元收费,150度按照a元收费,剩余的50度按照b元收费,可分别计算出300度以下所花费的电费,然后再用剩余的电费除以50即可得到字母b所代表的数值;(2)本小问有两种思路解决:但是两种解题思路在进行正式解题之前都必须进行一个判断,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知随着电量的不断增大,会直接导致电费的平均价格的提升,而且用得越多提升的越大,那么我们不得不考虑,此时李老师的家的平均电价为0.62元每度,那么整个用电量在哪个范围之内,据此,我们进行了一个平均价格区间的划分如下.一户居民月用电量该月平均实际电价(单位:元/度)不超过150度的时0.6150度至300度时大于0.6小于0.625300度时(150×0.6+1500.65)÷300=0.625超过300度的时大于0.625并逐步逼近于0.9易看出用电量应该再150度至300度之间.下面是给出的一组解法:①利用方程的思想,设这个月用电x度,那么就有方程0.6×150+(x﹣150)×0.65=0.62x,解得x=250;解答:解:(1)(122.5﹣0.6×150)÷(200﹣150)=(122.5﹣90)÷50,=32.5÷50,=0.65(元);(232.5﹣0.6×150﹣150×0.65)÷(350﹣300),=(232.5﹣90﹣97.5)÷50,=45÷50,=0.9(元);答:a=0.65元,b=0.9元;(2)设这个月用电x度,0.6×150+(x﹣150)×0.65=0.62x,90+0.65x﹣97.5=0.62x,0.03x=7.5,x=250,答:李老师5月份的用电量是250度.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阶梯电价”的收费标准进行计算.3.(2012•廊坊)一个工程队修一条公路长120千米,第一个月修了全长的,第二个月修了剩下的,这条公路还剩下多少千米没有修?考点: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分析:此题先求出第一个月修完后剩下了多少千米,可根据第一个月修了全长的求出第一个月修完后剩下了120×(1﹣)=90千米;(1﹣)=;然后根据第二个月修了剩下的,也就是90千米的,求出第二个月修了多少千米?最后再用第一个月修完后剩下的减去第二个月修的就是这条公路还剩下多少千米没有修.解答:解:第一个月修完后剩下:120×(1﹣)=120×=90(千米);第二个月修了:90×=54(千米);这条公路还剩下:90﹣54=36(千米);答:这条公路还剩下36千米没有修.点评:这种类型的题目属于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只要找清单位“1”,利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4.(2014•济南)朝阳小学五年级有两个班,一班有51人,二班有49人,期中考试两个班全体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1分,已知二班的平均成绩比一班的平均成绩高7分,那么二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考点:平均数问题.专题:平均数问题.分析:先用“51+49=100”求出两个班的总人数,进而根据“平均成绩×总人数=总成绩”求出两个班全体同学的总成绩,为:100×81=8100分,假设二班和一班的平均成绩一样高,那么两个班全体同学的总成绩为:8100﹣49×7=7757分;进而用“7757÷100”求出一班的平均成绩,进而得出二班的平均成绩.解答:解:一班:[(51+49)×81﹣49×7]÷(51+49)=[8100﹣343]÷100=77.57(分)二班:77.57+7=84.57(分)答:二班的平均成绩是84.57分.点评:求出假设二班和一班的平均成绩一样高时,两个班全体同学的总成绩,进而求出一班的平均成绩,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5.(河西区)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当两车在途中相遇时,甲、乙两车所行的路程比是8:7.相遇后,两车立即返回各自的出发地,这时甲车把速度提高了25%,乙车速度不变.当甲车返回到A地时,乙车距B地还有小时的路程.填空并回答问题:(1)乙车每小时行35千米,甲车返回时每小时行50千米.(2)甲车在相遇时所用时间与返回时所用时间的最简整数比是5:4.(3)A、B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请你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考点:相遇问题.专题:压轴题;行程问题.分析:相遇时,甲车行的路程与乙车行的路程的比是8:7,则甲行了全程的=,乙行了全程的1﹣=;相同时间内,速度和路程成正比,可得:开始时甲乙的速度比为8:7,所以,乙车速度为40×=35 千米/小时.相遇后,甲乙两车的速度比变为[8×(1+25%)]:7=10:7,当甲车返回A地时,甲又行了全程的,则乙又行了全程的×=,所以,A、B两地相距35×÷(﹣)=300 千米.解答:解:(1)乙车速度为40×=35 千米.返回时甲车的速度为:40×(1+25%)=50千米(2)甲车返回时速度为原来的(1+25%),即,所用时间就为原来的,1:=5:4;(3)相遇后,甲乙两车的速度比变为:[8×(1+25%)]:7=10:7,当甲车返回A地时,甲又行了全程的,则乙又行了全程的:×=,则A、B两地相距:35×÷(﹣)=28÷=300 (千米).答:A、B两地距离是300千米.故答案为:35,50,5: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相遇问题,解答本题主要是根据“行驶相同的时间,两车的速度比等于所行路程比”进行分析解答的.6.(2013•成都)甲、乙两人都从A地往B地到达C地,甲8点出发,乙8点45分出发,乙9点45分到达B地时,甲已经离开B地20分钟,两人刚好同时到达C地,问:到达C地是什么时间?考点:日期和时间的推算.专题: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分析:由甲8点出发,乙8点45分出发,乙9点45分到达B地时,甲已经离开B地20分钟,可知甲到B地9点25分,可求出甲乙到达B地的时间比为85:60,速度比为60:85,根据追及问题的基本关系式: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即可解答.解答:解:60×20÷(85﹣60)=1200÷25=48(分)9点45分+48分=10点33分.答:到达C地是10点33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追及问题,根据甲乙二人到达B地所用时间比求出速度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延庆县)求下面各题中的未知数x.(1)x+x=51 (2)21:x=4:考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解比例.专题:压轴题;简易方程.分析:(1)先化简方程,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求解,(2)根据比例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化简方程,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求解.解答:解:(1)x+x=51,2x=51,2x÷2=51÷2,x=25.5;(2)21:x=4:,4x=21×,4x÷4=7÷4,x=1.7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等式的性质,以及比例基本性质解方程的能力,解方程时注意等号要对齐.8.(2020•长沙)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在距A地60米处第一次相遇,相遇后两人仍按原速继续行驶,并且在各自到达对方的出发点后立即返回,途中两人在距乙地20米处相遇,两次相遇的地点相距多少米?考点:相遇问题.专题:行程问题.分析:在距A地60米处第一次相遇,两人行驶一个两地间的距离,也就是说第一次相遇时甲行驶了60米,第二次相遇时,两人应该走了三个两地间的距离,即第二次相遇时甲应该行驶60×3=180米,先根据两地间的距离=甲行驶的路程﹣20米,求出两地间的距离,再根据两次相遇距离=两地间的距离﹣60米﹣20米即可解答.解答:解:60×3﹣20﹣60﹣20=180﹣20﹣60﹣20=160﹣60﹣20=100﹣20=80(米)答:两次相遇的地点相距80米.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第一次相遇,两人行驶一个两地间的距离,第二次相遇时,两人应该三个两地间的距离,进而求出两地间的距离.9.(长沙)有一个电动玩具,它有一个8.28×5.14的长方形盘(单位:厘米)和一个半径为1厘米的小圆盘(盘中画有娃娃脸)它们的连接点为A、B(如图)如果小圆盘沿着长方形内壁,从A点出发,不停的滚动(无滑动),最后回到原来位置,请你计算一下,小圆盘(娃娃脸)在B、C、D位置是怎样的,并请画出示意图?小圆盘共自转了几圈?考点:旋转;圆、圆环的周长.分析:A到B转了(8.28﹣1﹣1)÷(2×3.14)=1(圈),娃娃脸在B位置同A 位置;B到C转了(5.14﹣1﹣1)÷(2×3.14)=0.5(圈),娃娃脸在C位置与A 位置相反(眼睛在下,嘴在上);C到D转了(8.28﹣1﹣1)÷(2×3.14)=1(圈),娃娃脸在D位置同C位置;D到A转了(5.14﹣1﹣1)÷(2×3.14)=0.5(圈),娃娃脸回到A位置时同原A位置(眼睛在上,嘴在下);小圆盘共自转了1+0.5+1+0.5=3(圈).解答:解:A到B转了(8.28﹣1﹣1)÷(2×3.14)=1(圈),娃娃脸同A;B到C转了(5.14﹣1﹣1)÷(2×3.14)=0.5(圈),娃娃与A上下相反;C到D转了(8.28﹣1﹣1)÷(2×3.14)=1(圈),娃娃脸同C;D到A转了(5.14﹣1﹣1)÷(2×3.14)=0.5(圈),娃娃脸回到A位置;小圆盘共自转了1+0.5+1+0.5=3(圈);画图如下:,3圈.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有:旋转、圆的周长等.小圆盘(娃娃脸)在B、C、D位置是怎样的,关键是看转了几圈.。
小升初数学压轴题天天练-填空题100道一.填空题(共100题,共244分)1.某班有男生36人,女生比男生少50%,该班有女生()人。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在-,0,1.8,+5,-6,2,300这些数中,整数有(),负数有(),自然数有(),质数有()。
4.果园今年种了200棵果树,活了198棵,这批果树的成活率是()%。
5.在6.6、666%、,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6.在比例式x:1.5=0.8:2中,x=________。
7.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5:3,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8.学期末,同学们要推选一名学习标兵。
全班有30人,同意李明当选的占,同意张军当选的占30%,同意王伟当选的占。
得票最多的人是(),他得了()票。
9.美术兴趣小组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7:2.女生是男生的(),男生是女生的(),女生人数占美术兴趣小组人数的()。
(填分数)10.一个圆锥的体积为81立方米,高为3米。
则底面积为()平方米。
11.把一个高为3cm的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12.56 cm。
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cm2,体积是()cm2。
12.2016年3月29日,在世界杯亚洲区40强小组赛最后一轮中国队与卡塔尔队的比赛中,中国队以2∶0战胜卡塔尔队。
如果这场比赛中国队的净胜球记作+2,那么卡塔尔队的净胜球记作()。
13.把5克盐溶于20克清水中,所成的盐水的含盐率是()。
14.春节期间,某大型商场搞促销活动,买四送一是打()折销售;买三送一是打()折销售。
15.在横线上填“<”“>”或“=”。
6________+6 -9________1-________ - -0.8________ -16.米:40厘米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17.=6÷()=():40=()%=()。
(填小数)18.如果海平面高度记为0米,比海平面高记为正,比海平面低记为负,A地的海拔高度为-35米表示________。
小升初数学压轴题精选四及答案1.甲和乙分别从圆形场地的直径两端点同时开始以匀速按相反的方向绕此圆形路线运动,当乙走了 250米以后,他们第一次相遇,在甲走完一周前80米处又第二次相遇.此2.明站在铁路旁!用两个秒表测一列火车的车速.他发现这列火车通过一座长660米的大桥需要60秒,以同样速度从他身边开过需要20秒,根据小明提供的数据算出火车的车3.小明、小华、小强三人同时从学校出发到图书馆去,小明、小华、小强分别出发6分钟、9分钟、12分钟追上了从学校去图书馆的小东.已知小明每分钟走400 米,小华每分钟走360米,那么小强每分钟走多少米?1.【分析】这是一道环形跑道与二次相遇相结合的问题,第一次相遇的时候, 两人共行0. 5个周长,第二次相遇的时候,两人共行1. 5个周长.【详解】环形跑道上,第一次相遇两人共行了半个周长,之后第二次相遇两人又共行了 1个周长,一共行了 1.5个周长,而从开始到第二次相遇,乙一共行了250 X 3= 750(米),甲则行了 1个周长少80米,也就是说半个周长是750(80 = 670(米),此圆形场地的周长为670 X 2 = 1340(米).2.【分析】这道题目是一道简单的“火车过桥”问题.火车过桥时行驶的总路程是桥和火车的总长,火车过人时行驶的总路程是火车的长度.【详解】先计算出火车的速度为660 + (60 (20)= 16. 5(米/秒),再计算火车的车身长是16. 5 X 20 = 330(米).3.【分析】这是一道追及问题.根据小明和小华的信息,算出小东一开始已经走的路程和小东的速度.【详解】小明一共走了 400 X 6 = 2400(米),小华一共走了 360 X 9 =3240(米),这3分钟内,小东走了3240 (2400 = 840(米),那么小东的速度为840 + 3 =280(米/分),那么小东一开始已经走的路程为2400 —280 X 6 =720(米),那么小强的速度为720 + 12 + 280 = 340(米/分).。
1.我校六年级有学生160名,比三年级的人数少20%,三年级有多少名学生?
2.小磊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3
1,第二天看了18页,两天正好看了全书的一半。
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
3.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周长是18.84米,高1.2米,现将这堆沙用载重8吨的汽车运,至少要运多少次?(每立方米沙重1.5吨)
4.一辆汽车在甲、乙两站之间行驶,往返一次共用去4小时。
汽车去时每小时45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30千米,那么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5.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2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2天完成。
这项工程先由甲做了若干天,然后由乙继续做完,从开始到完工共用14天。
这项工程由甲先做了几天?
6.两袋玻璃球,每袋个数相等。
如果从甲袋中取出120个,从乙袋中取出138个,则甲袋剩下的玻璃球是乙袋剩下的4倍。
原来两袋各有多少个玻璃球?
7.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以斜边为轴旋转一周形成了一个立体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倒推法、比例的应用
1. 小华将自己收集的一批卡片分别给自己的好朋友,先将一半少6张分给小明,再将剩下的一半多3张分给小红,最后还剩下15张,小华原有卡片多少张?
2. 小红看一本书,第一天读了一半多3页,第二天读了剩下的一半少3页,第三天读完剩下的48页。
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3. 连淮扬镇高铁,第一期工程用了计划的32多2天,第二期用了剩下天数的21少1天,这时还需要60天才能修好。
这项工程计划多少天修完?
4. 一个圆的面积是8π平方分米,在这个圆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5.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和为37,分母增加3后得到一个新分数,约分后为3
2,原来的分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