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风格各异的建筑 2 巧妙的结构》教案_12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4
最新资料推荐2、巧妙的结构一、教材分析;在认识房屋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房屋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探究建筑物中力与结构的关系。
围绕以上两点,设计三个活动。
重点: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并定性或定量地探究力与结构关系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确定多种标准,对建筑物分类;并能探究力与结构的关系;能分析出建筑物承受力的道理;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巧妙的自然的结构。
2、多角度地分析同类事物的不同特点。
3、举例说明建筑物的类型,并说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4、分析出建筑结构与哪些自然结构的相似之处,能大胆进行仿生设计。
三、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二)学生预习提纲:1、常见建筑物的结构。
2、建筑物的结构与力的关系。
3、各具特色的形状和结构。
(三)小组合作探究1、交流自学感受:内容是8页、11 页,表达交流题目,及科学在线(仿生建筑)。
2、探究:内容是9页分类卡,10 页、11页讨论题目。
3、汇报交流:重点内容是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探究的 5 个项目。
4、评价:对有独特见解的要及时表扬。
(四)教师解惑1、提出问题:征集2、点拨a. 建筑物的结构:(1)整体结构不同,体形不同。
如圆柱体、球体等。
(2)屋顶结构不同、形状不同。
如平顶、圆顶等。
(3)墙体结构不同、形状不同。
如实心、空心、框架等。
b. 建筑结构与力的关系:(1)拱形——分散压力。
(2)空心材料——减轻压力(节省材料)(3)屋顶墙体做的三脚架——增加稳定性。
实验项目1—5 题的辅导,根据需要安排。
c. 各具特色的形状和结构:在探究过程中,巡回指导。
(五)练习设计1、根据自己的标准,对自己熟悉的建筑物进行分类。
2、你们家住的窑洞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要建成那样的?3、高压线铁塔的每一格为什么都焊接成三角形的?4、现在很多建筑材料为什么做成空心的?(六)课堂小结1、谈谈学习本课的体会,学生相互叙述。
2、强调本课要点,加深理解。
最新资料推荐。
2.巧妙的结构教学时间: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设计出多种分类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2.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自己对研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方面感兴趣的问题。
3.能从选材或结构的角度分析出增加建筑物承受力的道理。
4.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到各种巧妙自然的结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从多个角度分析同类事物的不同特点。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明建筑结构有哪些基本类型。
2.能举例说明建筑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分析出各种建筑结构与哪些自然结构有相似之处。
2.能对仿生建筑感兴趣并大胆设计。
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定性或定量地探究力与结构之间关系的能力。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各种建筑的图片。
第一课时(一)导课1.讲述:各种建筑物都有一定的结构,有的简单,有的复杂,这些不同的结构与建筑物的功能有什么关系呢?2.板书课题:巧妙的结构。
(二)新课教学◆活动1:常见建筑物的结构1.讲述:上节课布置了查找关于建筑物结构的资料的作业,现在全班分组讨论,观察我们周围的建筑物有哪些形状和结构。
2.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发言。
4.全班一起讨论第八页的几幅图,各属于何种结构。
5.讲述:书上的第九页总结了三种不同的建筑结构,大家还能找出更多与之对应的建筑吗?6.分组讨论并填图。
7.汇报讨论结果。
8.讲述:想一想你还能制定哪些分类标准,举手回答。
9.汇报结果并将第九页的建筑物结构分类卡填好。
板书设计:。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巧妙的结构》永年县第二实验学校路换晓 151********教材分析:《巧妙的结构》这节课有两个活动,我安排了两个课时,这次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设计,活动2是一个自主探究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能力。
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更多的结构,引导学生去发现、欣赏自然界包括生命世界中某些结构的奇美,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与人交流,乐于与人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建筑结构的认识更是缺乏,直接让学生去设计、操作实验有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先让学生欣赏多种多样的结构,让学生对结构的认识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能力。
教学方法: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只有教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使他们受益无穷.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教学时,我采用了尝试教学法、自主探究法等,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合作的时机,让学生自己尝试提出问题、自己设计方案。
学习方法: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
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互相合作,收集、整理数据,在此基础上我着重从内容、方法做适当点拨指导。
学习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提出自己对研究建筑物结构感兴趣的问题2、能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增强建筑物承受力的方法.3、能从选材或结构的角度分析出增加建筑物承受力的道理。
4、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到各种巧妙自然的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能描述、感叹自然事物结构之美。
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建筑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STSE目标:1、能分析出各种建筑结构与哪些自然结构有相似之处。
2、能对仿生建筑感兴趣并大胆设计。
学习重点:1、能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增强建筑物承受力的方法。
2、能从选材或结构的角度分析出增加建筑物承受力的道理。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巧妙的结构》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1教学目标1.能提出对古老建筑物长期存在原因的猜想。
2.能通过实验得出什么样的物体结构承受力大。
3.能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建筑物稳固的原因。
2学情分析《巧妙的结构》是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个单元“风格各异的建筑”中的第二课。
本课在观察、认识常见建筑物的形状和结构的基础上,围绕着探究典型物体的结构与力的关系,按照“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实验观察、得出结论”的顺序,引导学生推理出建筑物的结构与承受力之间的巧妙关系。
也使学生对自然界的奇美结构有初步了解并产生兴趣。
3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探究结构与力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出示图片:赵州桥、泰姬陵、金字塔、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世界著名建筑的图片,师生互动说出建筑物的名称)师:观察这些建筑物是什么形状和结构的?生:拱形结构、框架结构、柱体结构、薄壳结构。
(板书)师:这些建筑物都在人类历史上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了,这说明它们都很稳固,很结实。
师:想一想,为什么这些建筑物会长久稳固的存在呢?生:①我们认为是与建筑的材料有关,比如:金字塔,它是用巨石建的,所以很结实。
②我同意他的观点,金字塔是个三棱锥结构的,各个面都是三角形,在数学课上老师说过,三角形最稳定。
因此,我认为金字塔得有的结构是它稳固的原因。
③我也同意他们的意见,埃菲尔铁塔是框架结构的建筑,每个框架内部都包含着一个三角形,我猜这是它稳固的原因。
……。
第一单元风格各异的建筑教学设计1、常见的建筑教学目标1、能设法收集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房屋的资料。
2、能分析出一座砖结构房屋的结构、层次与构成。
3、能设定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能大胆进行推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4、能分析出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对房屋变化的作用,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研究各种问题。
5、能有根据地说明从古到今人类房屋发展变化的原因,通过推理解释不同地区民居具有不同风格的原因。
6、能具体说出某一个建筑物所用的建筑材料有哪些特点。
教学重点1、能分析出一座砖结构房屋的结构、层次与构成。
2、能设定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能大胆进行推测 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具体说出某一个建筑物所用的建筑材料有哪些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各种建筑的图片。
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A、谈谈自己家乡的建筑物。
B、谈谈自己所见所闻——建筑物情况。
学习新课(一)房屋的变化1、让学生明确活动的任务。
教师讲述:早在55 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找到了能够遮风避雨的山洞作为自己的房屋,你知道从天然山洞到现代的高楼大厦,人类的房屋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吗?引起房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你可以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内容或上网来获取资料。
再通过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2、学生围绕上面的问题独立获取信息。
教师提示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可以围绕上面的问题,阅读课文中的资料。
(2)选择适合探究题目的网址和书籍以搜集资料:参考网址:中国建筑万维网(3)将得到的信息,及时记录在资料卡片中。
(4)利用记录表格,有重点地列举出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房屋:如天然山洞、树巢、可以动的草棚或兽皮帐篷、土屋、砖瓦民居、故宫、白金汉宫、美国白宫、纽约的玻璃大厦、摩天大楼等,分析并记录它们的外形、主要材料、主要功能、采用的工具和技术。
3、组织学生汇报、讨论。
学生先在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说说人类的房屋是怎样发生变化的,然后围绕着房屋变化的原因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从记录表中分析 建筑物在外形、材料、结构、功能以及建筑技术发展的一些规律或趋势。
2.奇妙的构造教课方案思想:在学生认识了房子的产生、外形和功能、构造与层次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指引学生认识房子的内部构造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建筑物中力与构造的关系。
经过活动,指引学生去发现生命世界中某些构造的奇美,培育学生定性或定量地研究力与构造之间关系的能力。
教课目的:一、科学研究目标1.能设计出多种分类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2.能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自己对研究建筑物构造与力的关系方面感兴趣的问题。
3.能从选材或构造的角度剖析出增添建筑物蒙受力的道理。
4.能从四周环境中找到各样奇妙自然的构造。
二、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从多个角度剖析同类事物的不同特点。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明建筑构造有哪些基本种类。
2.能举例说明建筑物构造与功能相适应。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剖析出各样建筑构造与哪些自然构造有相像之处。
2.能对仿生建筑感兴趣并勇敢设计。
教课要点和难点:培育学生经过实验定性或定量地研究力与构造之间关系的能力。
教课方法:教师讲解与学生活动相联合的互动教课法。
教课媒体:多媒体设施,各样建筑的图片。
课时建议: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课11.叙述:各样建筑物都有必定的构造,有的简单,有的复杂,这些不同的构造与建筑物的功能有什么关系呢?2.板书课题:奇妙的构造。
(二)新课教课◆活动1:常有建筑物的构造1.叙述:上节课部署了查找对于建筑物构造的资料的作业,此刻全班分组议论,察看我们四周的建筑物有哪些形状和构造。
2.报告议论结果。
3.教师总结讲话。
4.全班一同议论第八页的几幅图,各属于何种构造。
5.叙述:书上的第九页总结了三种不同的建筑构造,大家还可以找出更多与之对应的建筑吗?6.分组议论并填图。
7.报告议论结果。
8.叙述:想想你还可以拟订哪些分类标准,举手回答。
9.报告结果并将第九页的建筑物构造分类卡填好。
板书设计:第二课奇妙的构造赵州桥:拱形构造。
美国佛罗里达的安普卡特中心:球形构造。
泰姬·马哈尔陵:圆屋顶构造。
巧妙的结构-冀人2001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结构身体的重要性和功能。
2.掌握良好的姿势、站姿和坐姿。
3.了解建筑物、桥梁、机械等结构的基本原理,认识一些结构的名称和特点。
教学准备1.课件展示器和投影仪。
2.课本:冀人2001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3.实物展示:收音机、凳子、三角架。
4.课件:PPT的制作。
教学内容1、引入(5分钟)1.通过展示实物:一台收音机,引导学生讨论机器的结构和部件。
2.通过提问学生如何使用优美的姿势站立,和坐在座位上,引导学生思考结构对生活的影响。
2、讲授(25分钟)1.结构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结构是指由不同组成部分相互连接而成的整体。
2.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介绍生活中的结构,如建筑物、桥梁、机械等。
3.结构的优良特性:引导学生理解结构的优良特性,如稳定性、坚固性和灵活性。
4.姿势的正确性: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保持优美的站姿和坐姿,如放松肩膀,挺直背脊,收腹塑形,并讲解错误的姿势带来的危害,如驼背、近视等。
5.结构与身体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身体的骨骼系统就是一种结构,如脊柱、胸廓、骨盆等。
3、操作(25分钟)1.配合PPT呈现几种不同的建筑物、桥梁、机械的结构图,让学生通过图示认识结构名称和特点。
2.指导学生进行站姿、坐姿的练习,并引导他们找出错误姿势,纠正错误的姿势。
3.带领学生一起完成手部握住三角架时,调整高度和角度的实物操作。
4、总结(5分钟)1.小结课程要点,包括结构的定义、优良特性、应用等,以及如何保持正确姿势。
2.回顾建筑物、桥梁、机械等结构的名称和特点。
3.提醒学生注意生活中使用优美的站姿和坐姿,将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课后练习1.回家后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例如:放平肩膀挺直背脊,勿驼背弯腰。
2.利用课内学习的知识,寻找身边的结构,认识并记忆其名称和特点。
3.思考自己可以运用结构原理改善实际生活的方式,例如:使用桥梁增加交通便利性。
教学后记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深入理解结构的重要性和功能,并掌握良好的站姿和坐姿。
《巧妙的结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巧妙的结构》,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材料,说教学流程五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巧妙的结构》是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风格各异的建筑》中的第二课。
(二)、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房屋的产生、外形和功能、结构与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房屋的内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探究建筑物中力与结构的关系。
活动1“常见建筑物的结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建筑物的形状和结构,制定标准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分类,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类能力。
活动2“探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是一个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能力。
拓展活动“各具特色的形状和结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更多的结构,分析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的关系,引导学生去发现、欣赏自然界包括生命世界中某些结构的奇美,并进一步联想到建筑物的结构与自然事物的相似之处。
(三)、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科学阅读的方法,对建筑物的结构有比较正确的认识;2、能提出对古建筑物长期存在原因的猜想;3、能从结构角度分析并推理出增强建筑物承受力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通过观察各种自然事物的巧妙结构,体会其中之美,进而产生更深入探究的愿望。
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明建筑结构有哪些基本类型。
2、能举例说明自然事物和建筑物的结构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分析出各种建筑结构与自然结构的相似之处。
2、能对仿生建筑产生兴趣并大胆设计。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建筑物承受力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并能分析出增加建筑物承受力的道理。
教学难点:能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物体的结构与受力之间的关系。
二、说学情本课之前,学生通过对《常见的建筑》一课的学习已经对建筑物的产生和发展,结构与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认识了不同风格的特色房屋。
巧妙的结构第一课时
(一)导课
1.讲述:各种建筑物都有一定的结构,有的简单,有的复杂,这些不同的结构与建筑物的功能有什么关系呢?
2.板书课题:巧妙的结构。
(二)新课教学
◆活动1:常见建筑物的结构
1.讲述:上节课布置了查找关于建筑物结构的资料的作业,现在全班分组讨论,观察我们周围的建筑物有哪些形状和结构。
2.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发言。
4.全班一起讨论第八页的几幅图,各属于何种结构。
5.讲述:书上的第九页总结了三种不同的建筑结构,大家还能找出更多与之对应的建筑吗?
6.分组讨论并填图。
7.汇报讨论结果。
8.讲述:想一想你还能制定哪些分类标准,举手回答。
9.汇报结果并将第九页的建筑物结构分类卡填好。
板书设计:
教师是一个非常光辉的职业,如果教得好就能桃李满天下,在老的时候会有许多的学生来看望,名声也是极大的……但是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一个学生心中的好老师,还是很
有难度,教师不只是一种职业,更担当着一种责任。
教书育人,既是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使命,也是对于自己良心的责任。
巧妙的结构-冀人2001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结构的定义和作用;2.能够辨别基础、立柱、梁和悬挂物等结构要素;3.理解稳定平衡的概念和实现的方法;4.通过实践活动和课堂讨论,让学生能够深刻领会结构的巧妙和实用性。
二、教学重点1.结构的定义和作用;2.结构要素的分辨;3.稳定平衡的实现方法。
三、教学难点1.结构与稳定平衡的关系;2.结构的巧妙和实用性。
四、教学过程A. 导入教师通过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作用,比如:当你从桥上经过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桥不会倒塌呢?这是因为桥是一种结构,它能够承受外部力量,而不倒塌。
B. 学习结构的定义和作用1.让学生看几种不同的建筑物,然后询问他们为什么这些建筑物不会倒塌。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理解结构的定义和作用。
2.将一个建筑物的结构要素逐一展示给学生,包括基础、立柱、梁和悬挂物。
让学生分别观察这些要素,并由学生说出它们分别承受的力。
然后,教师讲解这些要素的作用和重要性。
C. 学习稳定平衡的概念和实现方法1.通过一组实验来演示稳定平衡的实现方法。
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一个举起的板子上,然后让学生试着站稳。
接着,再把板子缩短,看看学生是否还能站稳。
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理解稳定平衡的实现方法。
2.进行案例分析。
教师列举几个案例,如塔式起重机、铁路桥梁等,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及讨论来理解稳定平衡的实现方法和重要性。
D. 学习结构的巧妙和实用性1.让学生看几个大型设备的照片,比如桥梁、水闸等,并提出问题:你觉得这个设备是如何稳定的?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理解结构的巧妙和实用性。
2.小组活动。
让学生在组内设计一个新的建筑物,让他们应用所学的知识,确保这个建筑物能够达到稳定的平衡状态,并要求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案。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结构的定义和作用,辨别结构要素,掌握稳定平衡的实现方法,理解结构的巧妙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