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考试大纲.doc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3
植物学(上)理论课教学大纲生物科学大纲说明一、学时与学分40学时、2学分二、授课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四年制)学生三、课程的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四、课程教学目的植物学是高等师范本科学校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植物形态学理论课部分,重点讲授植物细胞的形态、大小、结构、分裂、生长、分化及组织的形成、各组织类型的结构特点、功能;重点讲授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形态和内部结构;重点讲授植物繁殖器官花的组成及其发育,种子的形成、果实的类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植物形态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用植物形态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来解决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
并为后续课程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植物学形态学理论课部分合计40学时。
五、教学要求的层次教学要求分三个层次:掌握、熟悉、了解。
考核内容对应三个相应的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占80%,熟悉的内容占15%,了解的内容占5%。
六、教学手段及教法建议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七、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可采用笔试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式统一考试,重点考核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
八、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等课程。
九、推荐使用教材教材:《植物生物学》周云龙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主要参考书《植物学》上周仪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植物学》上滕崇德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维管植物演化形态学》谷安根等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植物解剖学》吴树明等译南开大学出版社《种子植物解剖学》李正理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植物学》上陆万时等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学时分配绪论教学要求:了解:植物界的有关知识及植物学的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
教学内容:一、植物界二、学习植物学的目的与要求第一章植物细胞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一、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二、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教学要求:熟悉: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理解细胞为什么这么小。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本《植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学、植物学和植物生理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发育、植物的繁殖、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植物分子系统学、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植物分子生物学以及植物基因组学等八大部分。
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概念,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了解植物科学研究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二)试卷结构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三、考试内容(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1.植物细胞的发现、基本形状、结构与功能;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2.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作用;植物的组织系统。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1.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与幼苗的形成过程。
2.根与根系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3.茎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芽的概念与类型;茎的生长习性与分枝类型;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
4.叶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态类型;叶的发育、脱落及其原因。
5.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6.营养器官的变态。
(三)植物的繁殖1.植物繁殖的类型。
2.花的组成与演化;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3.花的形成和发育。
4.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5.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6.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风媒花和虫媒花。
7.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及其生物学意义;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8.胚与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形成与类型。
9.植物的生活史与世代交替。
(四)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1.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与命名。
2.植物界所包括的主要门类及主要演化趋势。
3.藻类植物的分类和生活史。
《植物生态学》(含植物学)考试大纲注:请考生以考试大纲为复习依据。
(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中所列“852植物生态学”,包含“植物学”。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植物学(含植物生态学)是自然保护区学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报考自然保护区学科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之一。
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出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参考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和《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第一部分植物学部分第一章绪论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分科;植物的多样性。
第二章植物细胞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细胞壁的组成和变化;细胞周期的概念;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主要的变化。
第三章植物组织组织的概念;组织的类型及特点;维管组织、维管束、维管系统的概念。
第四章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种子的构造和类型及种子萌发过程和种子休眠类型及机理。
根、芽、茎、叶的类型,构造与生长发育;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变态的概念和变态的种类)。
种子植物的营养繁殖及应用。
第五章种子植物繁殖器官的形态构造及生殖过程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花的结构和发育;开花传粉、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裸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及生殖过程:大、小孢子叶球的产生和发育;雌、雄配子体的发生、发育过程;传粉与受精;胚、胚乳的发育及种子的形成。
(注意与被子植物的区别)第六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植物的分类单位、命名和生物界的划分,植物各基本类群的特点、相互之间的联系及进化历程中的地位。
第七章被子植物分类基础1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形态术语、基础知识:茎的生长习性;单、复叶的区别及复叶类型;雌、雄蕊类型、子房位置、胎座类型;花序类型、果实类型;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
2被子植物主要分类系统及重要区别点: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塔赫他间系统、克朗奎斯特系统。
3被子植物分科概述:常见的科的识别要点;蔷薇科、豆科、菊科、禾本科等大科的亚科之间的区别;特点相近科的区别。
《植物学》考研大纲一、植物细胞1. 关于植物细胞的认识细胞多样性、原核与真核细胞区别以及非细胞结构生命。
2.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原生质体、细胞质及膜系统、细胞核、质体、线粒体、叶绿体和其他细胞器的显微结构与超微结构及它们的功能,细胞壁结构和功能。
3. 植物细胞的分裂细胞周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过程和二者的区别。
二、植物组织1.植物细胞的生长、分化和组织形成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植物组织概念。
2. 植物组织类型植物组织类型及功能特点。
3. 植物体内维管系统植物体维管组织、维管束以及维管系统的概念,维管束的主要类型。
三、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1.种子萌发与营养器官发生种子构造以及类型;种子萌发与幼苗形成以及幼苗类型2. 根根的来源和种类与根系类型;根的伸长生长与初生结构;侧根的发生;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根瘤与菌根。
3.茎茎的功能与基本形态;芽的类型及茎的分枝类型;茎尖构造与发育;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木材的构造;裸子植物茎及木材特点;单子叶植物茎构造特点。
4.叶叶的基本形态;双子叶、单子叶及裸子植物叶的基本构造;叶的形态构造与生态条件的关系;叶的寿命与落叶。
5.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根、茎、叶的变态,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概念。
6.种子植物的营养繁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四、种子植物繁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殖过程1. 植物繁殖方式2. 被子植物繁殖器官及其生殖过程花的形态构造及发育;雄蕊及雌蕊的发育及构造;开花、传粉与受精过程;种子及果实形成;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植物;被子植物双受精及单性结实概念。
3. 裸子植物繁殖器官及其生殖过程大小孢子叶球的构造及发育;雌雄配子体的构造和发育;传粉受精;胚和胚乳的发育和种子形成。
4. 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的主要区别。
五、植物界的基本类群1.植物分类单位及植物命名2.低等植物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类植物基本特征3. 高等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基本特征及生活史。
植物:含有叶绿素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
分类:真核藻类。
苔藓。
蕨类。
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木本植物(乔木,灌木,半灌木);草本植物(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藤本植物(茎干无法直立,匍匐地面或攀附其他植物生长的植物)。
矿化作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有机态化合物转化为无机态化合物的过程。
植物学:研究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特征,分类,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及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的学科。
一般细胞大小为10-100um,少数例外,如番茄果肉,西瓜瓤细胞;单细胞植物,细胞为球状;多细胞植物,理想状态下,细胞为正14面体(很少见)。
质体:叶绿体,有色体(积累淀粉和脂类,含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白色体(积累淀粉或蛋白质,见光后可能变为叶绿素)细胞壁:胞间层(果胶,较强亲水性,易分解,细胞分裂时产生),初生壁(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较薄,具有弹性,可塑性,细胞生长时产生),次生壁(纤维素,木质,较厚,长木质化,细胞停止生长后产生)细胞中贮藏的蛋白质呈固体状态晶体:常为细胞代谢废物,常贮存于液泡中;极性和细胞不等分裂导致细胞分化;植物组织:分生组织:按位置: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按来源: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成熟组织:1保护组织(表皮。
周皮);2薄壁组织(植物体内进行各种代谢活动);3机械组织(巩固,支持植物体):厚角组织(初生),厚壁组织(后生);4输导组织:木质部(导管(种子植物)。
管胞(蕨类,裸子植物),薄壁细胞);韧皮部(筛管,筛胞分布同上,纤维,薄壁组织)。
种子构成:种皮,胚,胚乳;有胚乳种子:单子叶:小麦水稻玉米洋葱;双子叶:蓖麻烟草桑和茄番茄。
无胚乳种子:单子叶:慈姑泽泻;双子叶:蚕豆棉。
种子脱离母体后不能立刻发芽原因:种皮阻碍了种子对空气和水分的吸收;种子的后熟作用;抑制性物质的存在。
种子萌发条件:1充足的水分作用:软化种皮易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进出;便于胚根胚芽突破种皮;2 足够的氧气;3 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过程:1吸胀过程2营养物质分解和同化3胚根----根系,胚芽胚轴---茎叶系统子叶---枯萎营养器官根的功能:⒈吸收功能⒉固定和支持功能⒊输导功能⒋合成、储藏和繁殖功能类型:主根;侧根;不定根。
2022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植物学考试大纲学术型硕士考试的植物学(615),总分 150分Ⅰ.考试性质《植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湖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园艺、植保等植物生产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概念,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Ⅱ.考试目标植物学考试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细胞与组织、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发育、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等部分。
考试要求:(一)植物细胞1.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
2.熟练掌握细胞器的功能和种类。
3.了解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4. 掌握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5.(二)种子和幼苗1.熟练掌握种子与幼苗的类型。
2.掌握种子的结构与萌发的外界条件。
3.掌握种子休眠的概念及其原因。
4.熟悉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
(三)植物组织1. 熟练掌握植物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分类。
2.了解组织系统的概念和维管植物的组织系统。
(四)营养器官——根1.了解根和根系的类型。
2.掌握根尖的分区与生长动态。
3.熟练掌握根的初生结构。
4.理解并掌握根的次生结构及次生生长。
(五)营养器官——茎1.了解茎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与分枝方式)。
2.熟悉芽的概念与分类。
3.熟练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
4.熟练掌握单子叶植物茎结构。
5.理解并掌握茎的次生生长。
(六)营养器官——叶1.掌握叶的组成,理解并掌握单叶、复叶、叶序的概念。
2.熟练掌握被子植物叶片的一般结构及功能。
3.掌握禾本科植物的叶片结构的特点。
(七)营养器官的整体性、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1.了解茎与叶、茎与根间维管组织的联系。
2.灵活掌握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及生长环境的适应。
3.掌握根、茎、叶的主要变态类型,了解其结构与功能。
(八)生殖器官——花1.掌握植物繁殖的类型。
2.熟悉花的组成并能熟练应用花程式;理解并掌握花的演化。
华中农业大学809植物学考试大纲一、绪论1 植物与生物界1.1植物的多样性 1.2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界的划分2 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2.1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参与生物圈形成,推动生物界的发展是自然界的第一生产力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天然基因库对环境的保护作用2.2植物与人类的关系33植物科学研究内容和方法二、细胞和组织1.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 1原生质体细胞质(质膜、胞基质、细胞器)、细胞核、细胞骨架系统1. 2细胞壁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壁的生长与特化纹孔与胞间连丝1.3 细胞内的后含物淀粉、蛋白质脂肪晶体单宁色素1.4 细胞的增殖、生长与分化细胞周期有丝分裂无丝分裂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细胞的成熟与衰亡2. 植物组织细胞分化与组织形成的关系组织的概念2.1 组织的类型2.1分生组织及其特征2.2成熟组织特征及其功能簿壁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分泌结构2.3 复合组织及组织系统韧皮部木质部维管束皮系统基本组织系统维管组织系统三、种子和幼苗1、种子的形态、结构与类型2 、种子萌发与幼苗的形成过程种子的休眠与萌发幼苗的形成与类型幼苗形态学的特征及在生产中的应用四、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发生、发育及结构1、根的形态发生、发育及结构1、1根的生理功能1. 2根与根系的类型1. 3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根尖分区及生长根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单子叶禾本科植物根结构特点)1. 4侧根的形成1. 5根的次生生长及次生结构的形成维管形成层的发生与次生维管组织的形成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与周皮的产生根的次生结构1. 6根瘤与菌根的形成及在农业上的应用2、茎的形态发生、发育及结构2.1茎的生理功能2.2茎的形态发生芽的结构芽的起源与类型2.3枝条的形态特征及分枝方式2.4茎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的形成茎尖的分区与生长动态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及加粗 2.5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维管形成层的发生与活动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与活动茎的次生结构3 叶的形态发生、发育及结构3.1叶的组成及生理功能3.2叶的形态发生与发育3.3叶的结构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单子叶禾本科植物叶片的结构 C3植物C4植物叶片结构的特点3.4叶片的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旱生植物叶与水生植物叶荫生叶与阳面叶3.5叶的衰老与脱落44营养器官的变态根、茎、叶的变态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5 营养器官之间的联系——植物的整体性营养器官功能的协同性营养器官结构的联系性五、植物的繁殖繁殖的概念和类型1、花花的概念和组成花的形态类型花芽分化2、雄蕊的发育与结构花药的发育和结构花粉母细细胞的减数分裂花粉粒的发育与形态结构花粉植物与单倍体育种花粉败育与雄性不育3、雌蕊的发育与结构雌蕊的构造胚珠的发育与结构胚囊的发育与结构4、开花、传粉与受精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花粉的萌发与花粉管生长双受精过程及生物学意义受精作用的调控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5.种子与果实5.1 种子的形成胚的发育胚乳的发育种皮的发育5.2 胚状体与人工种子5.3 果实的形成果实的发育、结构和类型单性结实与无籽果实坐果与落果果实与种子的传播6、被子植物生活史孢子体与配子体世代交替。
黑龙江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硕士研究生农业知识综合一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科目代码:[339]第一部分:【植物学】大纲一、考试要求本《植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黑龙江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界及植物生活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该学科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主要类群和进化规律等。
考生应熟练掌握植物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和掌握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植物组织的类型与功能;重点掌握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的生长与发育;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绪论第一节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基本特征及植物界的划分知识点:理解并掌握植物多样性特征及植物界的划分。
第二节植物学发展与分科知识点:了解植物学发展与分科。
第一章植物细胞第一节细胞的概述知识点:掌握植物细胞的发现;熟练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第二节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知识点:了解原生质的概念及其组成。
第三节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重点掌握细胞壁的组成和变化。
第四节植物细胞的后含物知识点:了解植物细胞后含物的成分。
第五节植物细胞的分裂知识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主要变化。
第六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知识点:了解植物细胞的分化;掌握细胞的全能性的概念。
第二章植物组织第一节植物组织的类型知识点:掌握各种类型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其生理功能。
第二节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知识点:了解维管植物组织系统;熟悉维管束类型。
第三章种子和幼苗第一节种子的结构和类型知识点:熟练掌握种子基本结构和类型。
第二节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类型知识点1: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知识点2:掌握种子休眠的原因;了解幼苗类型。
第四章根知识点1: 掌握相关术语。
知识点2:了解根的生理功能和经济用途;掌握根和根系的类型;熟练掌握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次生结构以及次生结构形成过程;了解侧根的形成和周皮的发生。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农业综合知识一本科目包括《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植物学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植物的繁殖、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四大部分。
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基本概念,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1. 植物细胞的发现,基本形状、结构与功能,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2. 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 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作用;植物的组织系统。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1. 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与幼苗的形成。
2. 根与根系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3. 茎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芽的概念与类型;茎的生长习性与分枝类型;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
4. 叶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态类型;叶的发育;叶的脱落及其原因。
5.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6. 营养器官的变态。
(三)植物的繁殖1. 植物繁殖的类型。
2. 花的组成与演化;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3. 花的形成和发育。
4. 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5. 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6. 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风媒花和虫媒花。
7.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及其生物学意义;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8. 胚与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形成与类型。
9. 植物的生活史与世代交替。
(四)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1. 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与命名。
2. 植物界所包括的主要门类及主要演化趋势。
3. 藻类植物的生活史。
4. 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
5. 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6. 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
7.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分类原则。
8.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9. 植物起源与演化趋势;维管植物营养体的演化趋势;有性生殖的进化趋势;植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生活史类型及其演化;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植物学点复试科目考试科目名称:植物生物学一、试卷结构1) 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 题型结构a: 客观题(含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50分b: 主观题(含名词解释、问答题)5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一)植物细胞与组织考试内容植物细胞的结构(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与功能;植物组织类型、结构特征与功能。
考试要求1)了解细胞学说及其重要意义、植物细胞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及其各部分功能。
2)掌握分生组织的概念、类型、及其结构和功能特点,了解分生组织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3)掌握各类成熟组织的概念、结构和功能特点及其在植物体内的一般分布特征;4)掌握显微观察植物细胞和组织的主要方法。
(二)原核生物界考试内容细菌门和蓝藻门。
考试要求1)从生物系统学或生物多样性的角度,了解细菌门主要特征、代表种类及简要分类和鉴定方法、生活史特征;2)掌握蓝藻门主要特征、代表种类、分类和鉴定方法、生活史特征;3)掌握原核细胞结构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4)了解研究细菌和蓝藻重要科学及应用价值。
(三)藻类植物考试内容绿藻门、红藻门和褐藻门。
考试要求1)熟练掌握绿藻门主要特征、形态结构、繁殖方式、分类与鉴定方法、代表植物种类、生活史特征;2)掌握红藻门主要特征、形态结构、繁殖方式、分类与鉴定方法、代表植物种类、生活史特征;3)掌握褐藻门主要特征、形态结构、繁殖方式、分类与鉴定方法、代表植物种类、生活史特征;4)了解研究藻类植物巨大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四)菌类植物考试内容粘菌门和真菌门。
考试要求1)简要了解粘菌门主要特征、形态结构、繁殖方式、代表植物种类和生活史特征;2)熟练掌握真菌门主要特征、主要类群代表植物种类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特征;掌握子囊菌和担子菌的主要区别特征;3)掌握接合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卵囊、精子囊、受精丝、产囊体、产囊丝、子囊果、钩状构成、子囊和子囊孢子、单核菌丝、双核菌丝、担子和担孢子、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核、菌丝组织体等名词概念;4)了解研究真菌的巨大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植物学》考试大纲
(考试时间为3小时,总分为150分)
一、考试大纲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李凤兰、高述民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的《植物生物学》编制而成。
二、考试内容
1、绪论
了解和掌握植物范畴的界定;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植物科学的发展简史。
2、植物细胞
了解和掌握细胞的概念;植物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发展;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壁、胞间连丝、原生质体、原生质、质膜、内质网、细胞核、线粒体、质体、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和圆球体、微体、细胞骨架、微管、微丝、液泡及细胞内含物);植物细胞周期(间期G1、分裂期S、间期G2和有丝分裂期M等四个时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特征与区别;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3、植物组织
了解和掌握植物组织的概念;植物组织的类型(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和分泌组织)。
4、植物种子和幼苗
了解和掌握种子的构造与类型;种子休眠机理与萌发条件;幼苗出土类型及其在生产播种中的指导意义。
5、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1)了解和掌握根的生理功能;根的外部形态;单、双子叶植物初生根的结构特
征、根的增粗生长与次生结构特征;侧根的生长发育;内皮层和中柱鞘的功能;根的生长特性及其与农林业生产的关系;根瘤与菌根的含义。
(2)了解茎的功能;茎的形态结构特征(节、节间、叶腋、腋芽、顶芽、叶痕、维管束痕、皮孔、芽鳞痕);芽的类型;分枝方式(二叉分枝、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和假二叉分枝)及其在生产中的意义;茎尖的形态结构及其生长发育;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特征、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特征;双子叶木本植物茎的木材三切结构特征;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特点。
(3)了解和掌握叶的生理功能;叶的外部形态结构;双子叶、单子叶和裸子植物叶的解剖结构特征;C4 和C3植物叶中维管束鞘结构差异;落叶的生理意义;营养器官生长的相关性;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区域、动力及影响根系吸收水分的因素;水分向上运输的途径;外界环境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及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同化产物运输的动力;同化产物运输的形式;同化产物运输的过程与途径。
6、种子植物繁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
了解和掌握被子植物花的基本构造和不同类型;被子植物开花的诱导和花芽分化;雄蕊的结构和小孢子发生发育;雌蕊的结构和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发育;开花与传粉特征;双受精现象;种子结构;单性结实;无融合生殖、多胚现象及多倍体植物;裸子植物大、小孢子叶球的发生和发育;单受精现象。
7、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了解和掌握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以及种子植物的主要形态结构特征、繁殖方式、主要的代表种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和经济价值;掌握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的主要区别特征;植物的双名法命名法。
种子植物的特点及进化上的意义;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进化上的意义。
8、被子植物分类基础
了解和掌握被子植物的原始与进化性状的概念;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术语;植物的鉴定方法(等距检索表或定距检索表、平行检索表使用);被子植物的分科(双子叶植物纲与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
9、基础分子生物学(此部分仅对报考植物学专业考生有要求,占总分1/4)
染色体与DNA:了解和掌握染色体的组成、DNA的结构和复制以及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
生物信息的传递(从DNA到RNA):了解和掌握RNA 转录的基本过程、转录机器的主要成分、启动子与转录起始和原核与真核生物mRNA 的特征比较。
生物信息的传递(从RNA到蛋白质):了解和掌握遗传密码、tRNA、核糖体以及蛋白质合成和转运的机制。
三、考试要求
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和草稿纸上无效。
四、试卷结构
北京林业大学
2014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植物学试题
题型:
1.选择题
2.填空题
3.判断题
4.名词解释
5.问答题
五、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
六、主要参考书
《植物生物学》,李凤兰、高述民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8。
朱玉贤等编著的《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