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没有想象的那么恐怖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12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详解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这部分题目通常会给出一些统计图表、文字资料等,要求考生通过计算、比较、推理等方式回答相关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行测资料分析常见的题型。
一、增长相关题型增长是资料分析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与增长相关的题型主要包括增长量、增长率的计算以及基期量的求解。
增长量的计算可以通过现期量减去基期量得出。
例如,已知今年的产量为 100 吨,去年的产量为 80 吨,那么增长量就是 100 80 = 20 吨。
增长率则是增长量与基期量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为: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 。
比如,上述例子中增长率为(100 80)÷ 80 × 100% = 25% 。
基期量的求解,当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时,可以通过现期量÷(1 +增长率)来计算;当已知现期量和增长量时,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
二、比重相关题型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常见的比重题型有现期比重、基期比重以及比重的变化量。
现期比重=部分量÷整体量 × 100% 。
比如,某地区总人口为 100 万人,其中男性 55 万人,那么男性人口的现期比重就是 55÷100×100% = 55% 。
基期比重=(部分量的基期量÷整体量的基期量)× 100% 。
计算时需要先求出部分量和整体量的基期量。
比重的变化量=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在计算时要注意判断比重是上升还是下降。
三、平均数相关题型平均数题型包括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以及平均数的增长量和增长率。
现期平均数=总数÷个数。
比如,某班级 50 名学生的总成绩为4000 分,那么平均成绩就是 4000÷50 = 80 分。
基期平均数=(总数的基期量÷个数的基期量)。
行测之资料分析题攻略一.特点分析资料分析题是公务员考试行测必考题型之一。
主要有以下特点:i.题量较多国考中占20题,联考中占15题或20题,四川省考中占15题。
总体来说,资料分析题占总题量的15%。
ii.分值较高据非权威考证,国考中资料分析题分值约1分/题,合计20题,分值约占总分值的20%。
四川省考虽然只有15题,但是从分值来看,应该是超过15%,约占到总分值的17%~20%。
iii.阅读量大资料分析题中文字题含有大量文字与数据,表格题中含大量项目和数据,阅读量都非常大,尤其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完整的看完整篇资料。
iv.计算量大计算能力是资料分析题的重要考点。
四川省考资料分析题中,约有80%的题涉与到计算(精算,估算,巧算),15%的问题涉与到简单的数值比较,仅有5%的题能通过直接观察解答。
v.综合难度较大庞大的阅读量,庞大的计算量,极其短缺的时间,决定了资料分析题的综合难度很大。
vi.大众放弃指数高理科生放弃资料分析的都不在少数,文科生绝大多数望洋兴叹。
非不想做,实则是时间有限,被逼无奈放弃。
以上都是分析资料分析题的难处、坏处,但是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问题。
资料分析题绝对不是一无是处。
其实有好的地方,譬如不容易出错,要求算一个增长率,基本上不会算错。
只要你不是猜题,正确率往往有80%以上,比其他任何题型的正确率都要高。
二.对待政策上面分析了资料分析题的特点,那么我们该做出什么对策呢?做还是不做?这是个问题。
在前篇《行测攻略》中,我提到60题常规题的正确率考生是差不多的,你要想考高分,要想打败和你竞争的数百数千人,就要在40道加分题上下功夫,不可能放弃资料分析题。
须知多拿一分可以压死多少人,况且资料题一题还不止一分。
也许有人说,不见得吧,不也有人放弃了资料也考六七十分的。
这种情况有,但是极少。
最可能是常规题他几乎全对,而且猜题也猜中了很多,才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资料题占20分左右,你要是放弃了,总分变成80分。
资料分析备考指导以往,资料分析在公务员考试中都是“被遗忘的角落”,受时间的限制,很多考生在考场上甚至无缘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但在即将举行的2010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中,这一情况可能会发生改变,因为根据公共科目笔试大纲,资料分析由最后一个模块调整到第四个模块,真真正正放在了压轴的位置上(注:“压轴”原指一场折子戏演出的倒数第二个剧目,由于紧压大轴而得名,而并非最后一个)。
除位置的变化外,资料分析在题型题量上仍将延续往年的风格,不会出现大的变化。
图形资料、表格资料、文字资料仍然是基本类型,但近年来组合型资料的题目有所增加,在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四道大题仅有一道是单一的表格资料。
资料趋向复杂化,无疑增大了考生在短时间内选择有效信息的难度。
从宏观上看,应对资料分析,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同比增长无论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地方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中的资料都来自于统计部门的真实数据,且多涉及到经济、专利等方面,不可避免要接触到同比增长的概念。
所谓同比增长,指的是当年的统计量减去上一年度的统计量,再除以上年度的统计量,公式表示就是其中A表示当年度统计量,B表示上年度同期统计量。
如果A、B都以一个月为周期,那么得到的C%叫做环比。
上式还可以进行变形,得到和,这两个式子在实际计算中也经常用到。
通常除了明确指出以外,类似于“增长”、“增加”的字样均指同比增长。
二、知己知彼要解决资料分析,首先就应该了解资料分析。
前面已经提到,基本资料类型只有图表文三种,但图形资料又有多种小的变化,具体说来有反映统计量变化趋势的折线图、反映统计量绝对数量值的条形图(柱状图)、反映统计分量占总量比重的扇形图(饼图)、三角权重图和函数图五种。
对每一种图形,应该关注的内容都不尽相同,做题方法也有所差别,比如三角权重图特有的三步法,函数图重在计算函数关系式等。
题目设置上,既有判断型题目也有计算型题目。
判断型题目以往主要是判断所给说法的正误,选出正确或者错误的搭配,但在2007年出现了一种新题型,需要判断正确或错误说法的个数,增加了难度。
行测资料分析行测资料分析是公共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考察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信息理解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通过对一定范围内的资料进行分析,揭示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进而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
行测资料分析主要包括文字材料的解读和数字材料的处理,要求考生运用逻辑推理、数理分析和统计方法等一系列技能。
在行测资料分析题中,考生需要通过对文字材料的仔细阅读和理解,抓住关键信息,并进行逻辑推理和思维分析,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在解读文字材料时,考生需要注意理解材料的主题和目的,区分事实陈述和观点表达,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判断材料的可信度,并从中提取出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进行分析。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意材料中可能存在的偏见和陷阱,多角度思考问题,做到全面客观。
数字材料的处理是行测资料分析题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不同于文字材料的描述性特点,数字材料更侧重于数理分析和统计规律。
在处理数字材料时,考生需要运用数学和统计知识,进行数据计算和分析。
首先,考生应对数字材料进行整理和分类,提取出有用的数据,消除冗杂信息。
其次,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数学方法和统计技巧,如百分比计算、平均数、中位数、极差等,用来比较和分析数据。
最后,考生还需要通过数据的对比和推理,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
行测资料分析题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需要关注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为了提高解题效率,在备考阶段,考生可以多做一些模拟题和练习题,积累经验和提高解题速度。
同时,考生还可以关注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据和资料,进行自主分析和思考,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总之,行测资料分析是一项考察考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文字解读和数据处理能力。
通过在备考阶段的系统学习和实践,考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行测做题技巧之资料分析在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题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环节,也是许多考生头疼的难点。
因为资料分析题不仅需要读懂数据,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为了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行测做题技巧,下面就来详细讲一讲资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
一、精读数据首先,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资料,我们在做题前都需要先通读一遍,确认资料中的数值、单位以及整体趋势。
尤其是要注意数据之间的比较和对比,往往会在后续的题目中用到。
另外,对于其中涉及到的专业词汇,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标注和记忆。
二、分类讨论接下来,我们可以将数据进行分类,找出一些与题目相关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建立分析模型。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时间、区域、群体等因素进行分类,分析数据的变化规律以及与题目相关的特征。
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还可以为后续的问题解答打下基础。
三、逻辑推理在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后,我们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解答问题。
逻辑推理是解决资料分析题的关键所在。
我们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准确理解问题所涉及到的变量和因素,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到其中的关联性和规律。
四、运用计算器行测考试中,计算题也是常见的题型之一。
对于需要进行复杂计算的题目,我们可以选择运用计算器解答。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计算器时要注意数据的精度和单位的转换,以免出现数值不准或单位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五、多练习最后,要想熟练掌握资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唯有多练习。
在练习时,我们不仅需要做一些模拟题,还可以选择一些真实题目,并结合题目分析,掌握行测做题技巧。
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总结归纳,不断改进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总之,行测考试中的资料分析题需要我们在数据分析、逻辑推理和细节把控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能力。
只有积极学习和实践,才能提高自身解题能力,更好地应对考试的挑战。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解析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对于许多考生来说,这部分题目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就能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资料分析的题型通常包括文字型、图表型(如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和表格型等。
这些资料所涉及的内容广泛,涵盖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
文字型资料通常是对某个主题的详细阐述,包含大量的数据和相关信息。
在阅读这类资料时,考生要有意识地对关键信息进行标注和提炼,比如时间、数据主体、关键词等。
例如,“2022 年,_____地区的GDP 达到了 5000 亿元,同比增长 8%。
”这里的“2022 年”是时间,“_____地区”是数据主体,“GDP”和“5000 亿元”以及“8%”是关键数据和增长比例。
图表型资料则以直观的图形展示数据。
柱状图能清晰地对比不同类别之间的数据大小;折线图侧重于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饼状图主要用于展示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关系。
对于图表型资料,首先要看清图表的标题、坐标轴的含义、单位以及图例等要素。
比如,在一个折线图中,如果纵坐标表示产量,横坐标表示年份,那么我们就能直观地看出产量随年份的变化情况。
表格型资料以行列的形式呈现数据,结构相对清晰。
但需要注意的是,表格中的数据可能会比较密集,容易让人眼花缭乱。
因此,在阅读时要有条理地进行梳理。
在解答资料分析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所问的是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还是其他指标。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迅速定位到相关资料中找到所需数据。
在查找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避免看错行或列。
计算是资料分析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但在实际考试中,由于时间有限,并不需要精确计算出每一个结果,而是要善于运用估算和简化计算的方法。
例如,在计算增长率时,如果数据比较接近,可以使用“增长量÷基期量”的近似算法;在计算乘法时,可以根据数字特点进行凑整或者约分。
2024公考行测资料分析重点题型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对于考生取得理想成绩起着关键作用。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
在这个模块中,有一些重点题型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掌握。
首先,增长率相关的题型是必考且重点的。
增长率的计算和比较是常见的考查形式。
增长率的计算,一般会给出现期量和基期量,我们需要通过公式“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100%”来得出结果。
而增长率的比较,可能会给出多个数据,让我们判断增长速度的快慢。
这时候需要我们灵活运用计算技巧,比如先观察现期量和基期量的倍数关系,如果倍数关系明显,直接通过倍数大小来判断增长率的大小;如果不明显,再进行具体的计算。
其次,比重问题也是高频考点。
比重的定义是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在题目中,可能会让我们计算现期比重、基期比重,或者判断比重的变化趋势。
计算现期比重相对简单,直接用部分值除以整体值即可。
基期比重的计算则需要先计算出基期的部分值和整体值,再进行相除。
对于比重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通过比较部分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的大小来判断,如果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反之则下降。
再者,平均数的计算和比较也是常考题型。
平均数的计算要明确总数和个数,然后相除得出结果。
平均数的增长率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需要我们掌握其计算公式“平均数增长率=(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 100% =(总量增长率份数增长率)÷(1 +份数增长率)”。
在比较平均数时,同样要注意观察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另外,倍数问题也不容忽视。
倍数可以分为现期倍数和基期倍数。
现期倍数直接用两个量相除即可,基期倍数则需要先计算出基期量再进行相除。
在解决资料分析重点题型时,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是快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
资料分析看不懂题目
新媒体时代,资料分析成为研究者必备的方法,也让许多初学者迷茫且无从下手。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发生变化,资料分析也变得尤其重要,但往往也困扰不少人。
大家在面对一道题的时候,都容易受到一种“看不懂”的困扰。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讨论资料分析看不懂题目的背景、原因以及对策。
首先,资料分析看不懂题目的背景可能是常见的。
由于资料分析依赖大量统计数据,以及利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来推断数据之间的关系,初学者被大量统计数据和统计学概念所迷惑,很容易莫名其妙地看不懂题目。
其次,资料分析看不懂题目的原因是对基础概念的缺乏,初学者往往缺乏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和熟悉,形成了“脱离基础概念,看不懂题目”的反馈循环。
总结以上背景与原因,资料分析看不懂题目的解决办法有以下几个。
首先,建立正确的学习机制,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方法,梳理清楚,再不断把资料分析的基础概念变为自己的知识点;其次,拓宽自己的学习领域,多读多看,广泛接收各种资料,积累资料分析的思路和经验;第三,积极参与研究,不断拓展自己的时间维度,结合实际应用,参加实践和研讨,系统地学习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看不懂题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也不是不可能的。
只要积极地把握学习机会,利用多种方法不断积累,脱离基础概念,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就可以解决资料分析看不懂题目的烦恼。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公务员考试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考试,尤其是对于行政职能类的公务员,行测考试是必不可少的一项。
而要想在行测考试中获得好的成绩,资料分析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一、掌握公共基础知识首先,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公共基础知识,比如一些基本的数学、语文和逻辑知识,这些知识都是行测考试中的重点。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留意这些知识点,遇到有关的问题,要适时地回忆和应用。
在考前,我们也要认真地复习这些知识点,在考试中轻松应对。
二、分析资料问题其次,我们需要学会提取和分析资料问题。
在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其中的重点,资料题是同样的题目类型,但是在不同年份的考试中,资料题的内容和形式是可能会有所变化的。
但总的来说,都会先给出一段文字或一组数据,然后提出几个问题,要求我们结合给出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找出正确的答案。
在学习资料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数据的含义和单位。
在资料中,往往会涉及到许多数据,我们需要深入理解这些数据的含义和单位,尽可能了解它们所代表的真实含义,从而更好地理解资料,提取其中的信息。
2. 抓住文中的关键词。
行测资料往往需要我们从一些数量或文字中提取重要信息,并通过整个文章和比较来判断结论的正确性。
那么,要抓住这些关键词,从而确定重要因素,快速提取出所需信息。
3. 精细阅读,仔细判断。
在做资料题时,要仔细地读文本,了解每个细节和特征,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并解出问题。
同时,我们也应该十分注意问题的细节及其条件,避免出现低级错误。
三、多做练习题最后,我们需要多做练习题,熟悉常见的资料类型和各类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进行练习时,我们要尽量选择来自不同企业的试卷作为参考资料,这样有助于深入理解题意。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审视自己在做题中的错误,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
在做题过程中,我们也要结合一些实际案例研究、运用我们掌握的知识,在应试中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掌握公共基础知识、分析资料问题及多做练习题是我们在行测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第一节资料分析的作用和内容一、资料分析的作用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各种信息、资料不仅来得快,而且数量庞大,特别是处于社会中枢的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是信息收集、加工、处理、传递的基地。
它所接受的信息和资料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复杂程度上以及广泛性上,都是一般单位和部门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作为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对各种资料进行准确与快速分析综合的能力,才能胜任其工作。
资料分析测验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资料分析测验的基本方式是:首先提供一组资料,或是一段文字,要求应试者根据资料的信息进行分析。
在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部分绝不会出特别难、怪、偏的题,因为它只是一种对应试者分析和量化比较能力的考查,通过对具体数据的比较和一种可能的量化推断,对题目后的问题做出解答。
这部分题目偏重于计算,费时较多,所以应试者应为这部分题目保留更充足的答题时间。
二、资料分析的内容资料分析主要是对文字资料、统计表、统计图(包括条形坐标图、圆形百分比图、坐标曲线图、网状图)等资料进行量化的比较和分析。
应该说,这种类型的题目考查的是应试者分析、比较和量化处理的能力,其中这几个类型又有其各自的特点:(1)文字资料是通过对一个事件的量化叙述,来考查应试者的理解与量化处理能力。
它需要对全段材料有个整体的把握,需要一种对数字的敏锐洞察力。
(2)统计表是指把获得的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定的表格之内的一组数字。
任何一种统计表,都是统计表格与统计数字的结合体。
统计表是系统提供资料和积累资料的重要形式。
在解答统计表问题时,首先要看清试题的要求,通览整个资料,然后带着问题与表中的具体数值相对照,通过分析、比较和鉴别得出答案。
(3)统计图是根据统计数字,用几何图形、事物形象和地图等绘制的各种图形。
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等特点。
统计图可以使复杂的统计数字简单化、通俗化、形象化,使人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比较。
看看江苏的资料分析你就会觉得资料分析其实很简单以一道题目告诉大家,不要恐惧资料分析,那对你来说是一个来开差距的机会。
PS:高手请无视2013年江苏B类125.(套题)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2-2011年江苏金融业增加值情况金融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绝对值增速绝对值增速绝对值增速年份(亿元 ) (%)(亿元)(%)(亿元)(%)2002 368.9 5.9 3891.9 11.6 10606.9 11.7 2003 392.1 6.8 4493.3 12.4 12442.9 13.6 2004 440.5 7.5 5198.0 13.4 15003.6 14.8 2005 492.4 18.9 6612.2 14.9 18598.7 14.5 2006 653.3 21.3 7914.1 15.5 21742.1 14.9 2007 1054.3 38.6 9730.9 16.4 26018.5 14.9 2008 1298.3 12.0 11888.5 13.4 30982.0 12.7 2009 1597.0 28.1 13629.1 13.6 34457.3 12.4 2010 2105.9 17.0 17131.5 13.3 41425.5 12.7 2011 2600.1 6.2 20842.2 11.1 49110.3 11.0 A B C D E F G1).(单选题)2003~2011年九年,江苏金融业增加值年增量最多的年份是()。
A. 2011年B. 2007年C. 2009年D. 2010年这道题目就是一个减法而已:**************************************************** ***************************就是比较四个年份的增加量,2011年绝对值是2600.1 2010绝对值2105.9 增加量500-2007年绝对值是1054.3 2006绝对值653.3 增加量400+ 2009年绝对值是1597.0 2008绝对值1298.3 增加量300 2010年绝对值是2105.9 2009绝对值是1597.0增加量500+就是一个简单的减法,相信没人不会**************************************************** ***************************PS;其实不管再怎么复杂的资料分析总有一两道题目是可以做出来的,因此千万不要随意的放弃。
*******************************************************************************2).(单选题)2002~2011年十年,江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最大值是()。
A. 39.6%B. 41.4%C. 40.1%D. 42.4%**************************************************** ***************************Ps:这道题目难度就开上来了,这也正是江苏的风格,让你看起来完全没法做,还边做边骂出题人变态,其实你只是没有找到题目的本质而已。
**************************************************** ***************************大家注意看表格:根据题目意思就是D列/F列的值谁最大?然后这个最大的值是多少?很多人一看,这个不是要比较十个分数大小的节奏么,这道题目完全不可能做得出来吧当你想到这里的时候你就应该知道,考官不会这么变态的,叫你去比较十个分数大小,很显然考官另有深意,就看你能不能体会呢其实这道题目的本质就是比重趋势,可以加一下我们的扣扣群390288173当你看出这个过后,你就笑了吗,请看下面比较D/FA B C D E F G2002 368.9 5.9 3891.9 11.6 10606.9 11.7↓↓快2003 392.1 6.8 4493.3 12.4 12442.9 13.6↓↓快2004 440.5 7.5 5198.0 13.4 15003.6 14.8↓↓快2005 492.4 18.9 6612.2 14.9 18598.7 14.5↓快↓2006 653.3 21.3 7914.1 15.5 21742.1 14.9↓快↓2007 1054.3 38.6 9730.9 16.4 26018.5 14.9↓快↓2008 1298.3 12.0 11888.5 13.4 30982.0 12.7↓快↓2009 1597.0 28.1 13629.1 13.6 34457.3 12.4↓快↓2010 2105.9 17.0 17131.5 13.3 41425.5 12.7↓快↓2011 2600.1 6.2 20842.2 11.1 49110.3 11.0↓快↓分子D和分母F 一直在增长,注意趋势2002年-2004年间都是分母F增长得比分子D快,说明分数值一直在减小,所以D/F比值最大的自然是2002年;2005-2011年期间都是分子D增长得比分子F快,说明分数值一直在在增加,所以这期间D/F比值最大的是2011年。
所以这么十年间,最大D/F无非就是2002年3891/10606 或者20842/49110 ,如果你了解我的跑的快理论,一眼就可以看出后面20842/49110一定大于3891/10606,及时你不知道跑的快理论,3891/10606=38.9%- 20842/49110=40%+ 很显然后面大吧,当然建议大家用跑得快理论。
答案:208/491=拆分=(196+12)/491=40%+2%+ ps:其实有的人学了很长时间的拆分法,可以加一下我们的扣扣群390288173但是考试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怎么用拆分法,可惜了,你只是以为自己会了,其实你离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总结:这道题目我写的很多,估计大家看起来也会很复杂,然而考试的时候就两个过程1.一眼看出比值大的就是2002年或者2011年,目测就是11年,然后稍微一个拆分搞定42%+其实也就几十秒,不是考官变态吗,只是我们没有理解考官的真实意图,其实每一道题目都隐藏得有一个考官的意图,要学会去挖掘它,挖掘到了你就成功了。
这就是为什么一道题目如果题干很难读懂的话,数据就不会太难找,反之数据就不好找,或者计算复杂;如果题目很容易懂,数据也好找,那么分析就会比较难;其实考官总要找一点稍微看起来复杂点的东西来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吧。
那么隐藏在哪里呢?第一隐藏逻辑关系在题干里(让你读不懂题目);第二隐藏逻辑关系在材料里(让你找不到数据);第三隐藏逻辑在数据里(让你觉得无法计算,以本题为例,考官就在这么多数据里面隐藏了一个逻辑关系,2011年一定比值最大)。
很多人叫着喊着说现在资料不考计算了,考分析,但当你问他那分析什么呢?他就回答不出来了,说白了就是冒皮皮而已。
分析无非就是分析三个逻辑:一个题干逻辑而是材料逻辑三是数量的逻辑,考官的真实意图只能隐藏在这里面,识破他的障眼法你就成功了,会觉得每一道题目都很简单。
**************************************************** ******************************************************************************* ***************************3).(单选题)若不考虑价格因素,与2003年相比,2011年江苏金融业增加值增长的倍数是()。
A. 5.6倍B. 3.6倍C. 6.6倍D. 4.6倍**************************************************** ***************************此题就是考一个基本概念,考官给你挖了一个陷阱,等着大家去跳。
注意:增长了多少倍和增长到多少倍的区别。
找到数据:2011 年2600.1 2003年392 2600/392=6+倍吧,NONONO ,很多人就是这样死的,注意增长了多少倍,是了所以答案不是6.6而是5.6Ps:像这种题目你错了,试问你做对第二题有啥意义啊,这就是基础的重要性,很多人就走进了一个专门研究各种高大上的题目的误区,很不看中基础,如果基础差,你虽然见过大风大浪,但是你也会在小阴沟里翻船。
**************************************************** ******************************************************************************* ***************************4).(单选题)2003年~2011年九年,江苏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最小的年份是()。
A. 2006年B. 2005年C. 2004年D. 2003年**************************************************** ***************************2002-2011年江苏金融业增加值情况金融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绝对值增速绝对值增速绝对值增速年份(亿元)(%)(亿元)(%)(亿元)(%)A B C D E F G2002 368.9 5.9 3891.9 11.6 10606.9 11.72003 392.1 6.8 4493.3 12.4 12442.9 13.6慢2004 440.5 7.5 5198.0 13.4 15003.6 14.8慢2005 492.4 18.9 6612.2 14.9 18598.7 14.5快2006 653.3 21.3 7914.1 15.5 21742.1 14.9快2007 1054.3 38.6 9730.9 16.4 26018.5 14.92008 1298.3 12.0 11888.5 13.4 30982.0 12.72009 1597.0 28.1 13629.1 13.6 34457.3 12.42010 2105.9 17.0 17131.5 13.3 41425.5 12.72011 2600.1 6.2 20842.2 11.1 49110.3 11.0**************************************************** ***************************题目问的是03年到06年B/D最小值是什么吧,其实方法和第二题是一样的吧,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考官江郎才尽了,又出了一道重复的题目,其实资料分析可以出题的点太少太少,不知道为何有这么多人恐惧资料分析,要去放弃资料分析,其实你不是在放弃资料分析,你是在放弃行测,放弃自己啊B/D的BD同时在增长,04年分子慢,分母快B/D小于2003年的;05年分子快,分母慢B/D大于2004年的05年分子快,分母慢B/D大于2005年的这个答案应该很明显了吧,其实只要你会这种方法,可以加一下我们的扣扣群390288173笔都不用动,就目测就搞定了比值02-04的大小趋势是:大小大大,简单吧**************************************************** ***************************5).(单选题)若不考虑价格因素,则2003年~2011年九年,江苏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速VL、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VS,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VG的大小关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