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逐题突破系列议论文阅读篇复习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14.50 KB
- 文档页数:4
中考二轮复习教案—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一)复习目标1.回顾有关议论文的知识点。
2.了解议论文的考点及常见题型。
3.掌握答题的技巧,从容应对中考。
重点:以议论文三要素为切入点,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难点:议论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应用教法:1.启发引导法;2、整理归纳法。
学法:“自主——合作——归纳——应用”教学设想利用多媒体课件,目标点击,示例精析,突破重难点;专项练习,及时巩固。
课时安排:1教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子曰:“温故而知新。
”只要我们在复习中善于思考,探寻规律,总结方法,就一定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会有更大的收获。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议论文阅读的专项复习。
★二、出示目标★三、预习检测:议论文知识小测试(出示幻灯片)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2. 和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
3.常见的论证方法有、、、等。
4.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
5.议论文语言的特点是、等。
6.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
★四、考点导航中考议论文阅读的要求比较明确,《南通市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对议论文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幻灯片(显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和阐述。
议论文阅读是中考难点。
了解考什么、怎样考,复习方法得当,就会化难为易。
★五.经典回顾、归纳考点★六、知识梳理(一)、准确找出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它仅是议论的问题或对象。
1.请判断以下各句哪是论点,哪是论题。
(1)敬业与乐业()(2)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3)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6)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教学设计罗伦培教学目标:1.学会准确而迅速地把握议论文的论点。
2.分析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并领会其作用。
3.把握议论文基本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4. 了解中考议论文阅读常见考查题型,提高议论文阅读的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准确而迅速地把握议论文的论点。
教学难点:把握议论文基本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新课二、考点导航1.教师出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议论文阅读提出了要求,引导学生梳理议论文的三要素。
2.出示中考试题《打造心灵的韧度》,提问:这四道题的考点分别是什么?3.出示议论文考点,学生齐读。
三、知识梳理学生阅读短文《话诚实》,思考并回答。
1.找出文章②③④段的中心句?2.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四、解题指津(一)明确中心论点1.如何准确而迅速地把握文章的论点呢?出示《打造心灵的韧度》4个论点的参考答案,提问:你认为这四种答案哪个最佳。
为什么?2.我们这样寻找论点——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我们首先关注标题,区分论点论题。
因为议论文的标题与论点密切相关,如果不是论点则必然触及议论的话题。
3.议论文论点一般以什么句式表述?4.如果标题不是论点,我们就抓住论题,勾画出文中作者围绕话题发表见解和观点的语句。
根据学习议论文的经验,论点出现的位置是有规律的,论点通常在什么位置出现呢?5.第2、3、4个论点本身都含有哪些关键词语。
6.有的文章没有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怎么办?我们看《说诚实》这篇议论文。
中心论点是什么?你是如何把握中心论点的?7.归纳明确中心论点的方法:关注标题,区别论点论题;开头结尾,总起或者总结;若在中间,多有过渡标志;论点隐含,各点摘要归结。
(二)把握文章论据1.概括事实论据,分析论据的作用:2.补写仿写论据:(三)分析论证方法。
1.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哪些?2.以《话诚实》中的语段为例,分析一下划线部分的句子所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第一讲)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教学重点:1.复习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2.了解议论文的常见题型,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二)教学难点:学习议论文的一般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等学习方法,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感知教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议论文是我们九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我们考试的难点,我们今天一起来回顾一下前期所学内容,掌握一些答题技巧,以便应对即将到来的中考。
(二):知识讲解1.议论文的定义: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阐明自己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需要证明什么;论据——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怎样证明。
3.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论点: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看法,是文章的灵魂。
5.论点形式:什么是(不是)什么6.议论文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7.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8.论证的方式:立论,驳论。
(三):常见考题类型1A、准确把握文段的观点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别概括各段的分论点或段意。
B、解题思路:1.找出论点:如何找中心论点呢?第一,看文章的标题。
议论文的标题分论点型和论题型两种类型。
第二,在正文中找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
此法适用于论题型的议论文。
2.例题分析常见考题类型2A、确定论据,分析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1.文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论据?2.把某论据换为另一个论据好不好?3.列举某个例子或引用某句话有什么作用?4.为文段选择一个论据,并说明理由。
B、解题思路:1.议论文的论据有两类:一类是用有代表性的事例、可靠的事实和确凿的统计数字来充当,叫事实论据;另一类是人们公认的道理、原理、定律、格言、谚语等,叫道理论据。
阅读议论文,不仅要弄清论据的类型,而且要弄清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看看论据能否证明论点,两者是否一致。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议论文的有关知识,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做题。
2、过程与方法:用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做题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每一篇文章中得到人生的哲理和启示。
重点:掌握做题的方法和规律。
难点:让学生学会总结规律和方法。
学法:“自主——合作——归纳——应用”复习思路和内容1、明确议论文的文体知识:(1) 议论文的概念; (2) 议论文三要素; (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4)议论文的结构; (5)议论文的语言特征。
2、进行知识点的专项训练。
3、进行完整的议论文语段综合训练。
课前自主复习归纳一、议论文的一般常识二、议论文的考点归纳。
(根据后面近三年中考题归纳)1、2、3、4、5、6、三、基础知识及答题技巧例1:老实人是不是总要吃亏?在腐败黑暗的旧社会,老实人吃亏并不奇怪,甚至是常事。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实人吃亏不再成为一种普遍的、正常的现象。
不老实的人可能会得意于一时,但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
像鲁迅先生所说的谎话也会淹没他自己。
假象与谎话被拆穿的那天,说谎者何颜对人呢?有些阿谀奉承、投机钻营的人,可能一时会受到某个上司的赏识,但他会永远春风得意吗?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老实的人终归要为他的不老实付出代价。
总的来看,还是做老实人不吃亏。
本文的论点是:例2: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为了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保持精神上的自由。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
”柏拉图也说:“胸中有黄金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黄金屋顶下面的。
”我非常喜欢关于苏格拉底的一个传说,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的确,一个热爱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然于物质的奢华的,而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相去不远了。
这段文字的观点是:例3:勤能补拙。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学案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复习目标:1.复习巩固议论文的文体知识2. 熟悉议论文阅读中有关论证方法的题型,探究解题的技巧3.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表述能力。
复习重点难点:掌握论证方法及作用。
一、知题型:展示2012年至2013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题2012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题18、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19、结合全文,理解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2分)人的容颜往往和磨难成反比,人的魅力往往和磨难成正比。
20、文章第③自然段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就其中的一种,简要分析其作用。
(4分)21、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经受磨难而获得成功。
请为上文补充一个这样的实例。
(2分)2013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题19、第③段要论证的观点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0、请简要说说第○4段的论证过程。
21、文章结尾说:“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或感想。
二、忆旧知: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1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
()○2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
()○3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4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
()三、析例题1、速读材料,指出划线部分运用的论证方法(一)大的智慧,不等于万事通,事事通。
有些有大智慧的人,在某件小事上可能冒傻气。
比如牛顿,为了便于家里一大一小两只猫出人,要求木匠在大门上凿出大小两个猫洞;因为着迷做实验,煮鸡蛋时却心不在焉地把怀表放进了锅里。
()(二)向最讨厌的人学习,学会借鉴、欣赏、接纳对方,就容易让你取得成功。
例如苏东坡曾问佛印禅师:“你看你像谁?”佛印说:“像佛”。
苏东坡讥笑:“我看你像一堆牛粪。
”佛印不语。
苏东坡回家说给苏小妹听,苏小妹说:“哥哥,你输了,你看别人是什么,你的看法是内心的投射。
议论文阅读复习学案一、考点再现1.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理解把握。
2.考查对文章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的理解。
3.考查对议论文论证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4.考查对论证思路论证层次的理解。
5.考查对词语句子含义作用的理解,对语言特色的品析。
6.评价作者的观点,评价文章的标题7.考查感悟联想能力。
8.考查质疑探究能力。
二、知识总结1.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理解把握。
考查方式例1.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用原文语句回答。
(襄樊《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例2.这篇演讲词始终围绕着这一观点展开论述。
(南京《论友谊》)例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试用一句话概括。
(泸州)例4.这篇文章说明的主要道理是什么?(济宁《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例5.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明了怎样的观点?(济宁《阅读的愉悦》)例6.标题《小议读书》肯定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其理由是什么?(眉山《小议读书》)例7.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咸宁《选准人生的参照物》)解题方法:(1)从文章中找原句,一般情况下可从以下位置入手。
①标题②开篇③结尾(2)如何概括文章论点①论点是作者的观点和看法的完整表述。
在形式上是的句子。
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
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有作者明确的表态。
②分析题目有助于找到论点。
注意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题。
③分析论据有助于找到论点。
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观点,这个观点就是论点。
④分析总结性的关键词语。
在没有特定性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用文段中的语句作答。
提醒注意: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清中心论点和结论。
2.考查对文章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的理解。
考查方式:例1.说“中国的年轻人不自私”既是第①段的论点,又是第①段论据的理由是什么?(眉山《不自私的年轻人是中国的希望》)例2.结合全文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巴中《失败不是成功之母》)例3.列举雪松后,作者为什么还要举梧桐的例子?请谈谈理由。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部分。
2. 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3.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理解、评价议论文的能力。
4. 提高学生中考语文成绩,为中考做好准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论证方法的运用,分析、理解、评价议论文的能力。
2. 教学难点:论证方法的灵活运用,对议论文深层次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议论文的资料,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2)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3. 实例分析:选取一篇中考真题议论文,让学生独立分析文章的结构、论证方法及作者的观点。
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议论文的特点。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定的议论文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自主阅读一篇议论文,分析文章的结构、论证方法及作者的观点,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阶段性测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议论文阅读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议论文案例,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论证方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六课时:议论文结构与论证方法(1)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第一章:议论文阅读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征,包括论点、论据、论证等。
2. 培养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论证过程中的逻辑关系。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 议论文的阅读策略。
3. 论证方法及逻辑关系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议论文的基本特征。
2. 论证方法的识别及逻辑关系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特征、论证方法及逻辑关系。
3. 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议论文,识别其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并分析逻辑关系。
第二章:论点的寻找与判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寻找论点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判断论点是否明确、合理的能力。
1. 论点的概念及作用。
2. 寻找论点的方法。
3. 判断论点的明确性与合理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寻找论点的方法。
2. 判断论点的明确性与合理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论点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寻找论点的方法及判断论点明确性与合理性的标准。
3. 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议论文,找出其中的论点,并判断其明确性与合理性。
第三章:论据的筛选与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筛选论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分析论据是否可靠、有力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论据的概念及作用。
2. 筛选论据的方法。
3. 分析论据的可靠性及力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筛选论据的方法。
2. 分析论据的可靠性及力度。
1.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论据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筛选论据的方法及分析论据可靠性、力度的标准。
3. 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议论文,筛选其中的论据,并分析其可靠性及力度。
第四章:论证方法的认识与运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论证方法进行有效论证的能力。
北京市中考语文逐题突破系列议论文阅读篇复习学案(无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市中考语文逐题突破系列议论文阅读篇复习学案(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市中考语文逐题突破系列议论文阅读篇复习学案(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议论文阅读篇一、议论文阅读要点总结。
1。
议论文三要点:、、。
2。
议论文阅读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1)整篇文章的观点是什么,即;(2)从哪几个角度来证明观点的,即;(3)有哪些论据;(4)和之间具有什么关系等。
二、请举例说出议论文有哪些常见的论证方法。
三、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沉住气,成大器①所谓“沉住气”,就是能够冷静地面对现实;所谓“成大器”,就是成为能担当重任的人。
心理学家认为,普通人与成大器之人,除了在勤奋、天资、机遇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之外,面对人生种种际遇,能否沉住气,宠辱不惊,也是二者的一个重要区别.特别是一些所谓大器晚成者,在他们走向人生辉煌之前,都有沉着面对现实、长期奋斗的经历。
如此看来,沉住气者,方能成大器。
②人生犹如连绵的山脉,有峰峦也有沟谷。
“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是苹果公司原总裁史蒂夫·乔布斯的人生信念,他凭着iphone、ipad产品的畅销实现了自己“改变世界"的梦想.但正是这样一位影响全球的天才,也曾陷入长达近11年的人生逆境。
在这段人生逆境中,他遭遇了三次重大的挫折.先因决策失误而被董事会赶出自己创立的公司,接着因开发NEXT电脑没有销量而被人嘲笑,后来又因他对皮克斯公司产业定位不准而成为市场的笑料。
一、教学目标:1. 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2. 学会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并能判断论据与论点是否一致。
3. 能够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并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中考语文阅读部分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 难点:如何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分析论据与论点的一致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议论文的特点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3. 讲解如何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找到关键信息。
4. 分析论据与论点的一致性,让学生学会判断论据是否支持论点。
5. 举例说明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阅读一篇议论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 分析文章中的论据,判断论据与论点是否一致。
3. 判断文章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并解释其作用。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中心论点的提炼方法等。
2. 布置一篇议论文阅读练习,要求学生完成练习题。
3. 鼓励学生多阅读优质的议论文,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议论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议论文的结构和特点。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方法:1. 讲解与示范: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议论文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2. 互动与提问: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八、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议论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议论文阅读的知识和技能。
议论文阅读篇
一、议论文阅读要点总结。
1.议论文三要点:、、。
2.议论文阅读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1)整篇文章的观点是什么,即;
(2)从哪几个角度来证明观点的,即;
(3)有哪些论据;
(4)和之间具有什么关系等。
二、请举例说出议论文有哪些常见的论证方法。
三、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沉住气,成大器
①所谓“沉住气”,就是能够冷静地面对现实;所谓“成大器”,就是成为能担当重任的人。
心理学家认为,普通人与成大器之人,除了在勤奋、天资、机遇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之外,面对人生种种际遇,能否沉住气,宠辱不惊,也是二者的一个重要区别。
特别是一些所谓大器晚成者,在他们走向人生辉煌之前,都有沉着面对现实、长期奋斗的经历。
如此看来,沉住气者,方能成大器。
②人生犹如连绵的山脉,有峰峦也有沟谷。
“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是苹果公司原总裁史蒂夫·乔布斯的人生信念,他凭着iphone、ipad产品的畅销实现了自己“改变世界”的梦想。
但正是这样一位影响全球的天才,也曾陷入长达近11年的人生逆境。
在这段人生逆境中,他遭遇了三次重大的挫折。
先因决策失误而被董事会赶出
自己创立的公司,接着因开发NEXT电脑没有销量而被人嘲笑,后来又因他对皮克斯公司产业定位不准而成为市场的笑料。
但在逆境与挫折面前,乔布斯能够沉住气,坚守人生信念,不屈不挠,积极进取,终于使得皮克斯的电脑动画大获成功,最终以丰厚的资产与超人的智慧,重新回归苹果公司,引领苹果实现了“改变世界”的梦想。
③当然,人生不都是困境,也有坦途。
身处坦途,只有保持冷静和低调,才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走向最终的成功。
在2011至2012赛季的CBA联赛上,北京金隅男篮以创队史的13连胜开局!但主教练闵鹿蕾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要求队员戒骄戒躁。
一次训练课上,他把发挥出色的新人朱彦西叫到身边问:“还知道自己姓什么吗?”小朱老实地回答:“姓朱。
”这时闵鹿蕾告诫弟子:“别以为赢了几场球就觉得自己不姓朱,姓‘牛’了。
”正是这种冷静低调,使他带领这支“没有国手,没有NBA 强援、没有顶尖主教练”的“三无球队”,顽强拼搏,最终首夺CBA总冠军。
闵鹿蕾之所以能将一支“三无球队”打造成为冠军球队,就是因为他能正视自己,放平心态,持之以恒地拼下去。
所以说,面对成绩沉住气,才能认清自我,产生持续奋斗的动力,最终成大器。
④生活中,有时诱惑会不期而至。
面对诱惑沉住气,才能坚持原则,葆有一份美德,最终成大器。
当红明星孙红雷在没有出名之前,曾婉言谢绝了著名导演姜伟请他出演一部大片角色的邀请,原因只是他此前已经接下另一个导演的角色。
姜伟导演虽有些失望,但却不由地赞叹:“此人懂得舍利取义,演技又好,将来想不红都难!”后来孙红雷果真凭借高超的演技成为了中国最有魅力的男明星。
孙红雷面对诱惑时能够沉住气,舍弃了唾手可得的利益,守住了做人的信誉,虽有小“失”,而终获大“得”!
⑤一个人,不管在低谷还是在山脊,要想始终如一地
做到沉住气,就要不断加强修养,锤炼意志,做到身处逆境不气馁,取得成绩不自满,面对诱惑不心动,只有这样才可能有作为,成大器。
1.阅读第②段,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它能够统率全段的论证内容。
(2分)
2.阅读第③段,简要说明本段是如何得出“面对成绩沉住气,才能认清自我,产生持续奋斗的动力,最终成大器”这个结论的。
(3分)
3.下面材料,能够证明文中哪一个分论点,简要说明理由。
(3分)
【材料】
杨震在赴任东莱太守途中,昌邑县令王密为报答杨震的提携之情,想赠送十斤白银给杨震,并且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
”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完后,惭愧地离开。
后来,为官清明的杨震,官至宰相,成为东汉名臣。
附:阅读题参考答案
三、1.示例:面对人生逆境和挫折沉住气,才能坚守信念,努力拼搏,最终成大器。
2.首先指出面对坦途沉住气的重要意义;然后举出闵鹿蕾面对连胜保持低调,认清自我,顽强拼搏,最终带领球队获得总冠军的事例并加以分析进行了论证;接着进一步分析了闵鹿蕾成功的原因在于正视自己,放平心态并持续拼
搏,从而得出“面对成绩沉住气,才能认清自我,产生持续奋斗的动力,最终成大器”的结论。
3.能够证明“面对诱惑沉住气,才能坚持原则,葆有一份美德,最终成大器”这一分论点。
因为杨震面对诱惑能够沉住气,拒绝贿赂,保持住为官的操守,坚守住做人的原则,最终担当了大任,成为东汉的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