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课件之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遗传》第一课时学案苏科版
- 格式:docx
- 大小:20.77 KB
- 文档页数:2
第1节生物的遗传(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的编排是从比较亲子代的特征开始的,然后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基因水平。
先引导学生观察观察人体的几种特征,通过问题的讨论,了解性状、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然后逐步探讨基因的传递、性状的控制、人类的性别决定和人类的遗传病等内容。
以基因为线索,步步深入和扩展,体现了学科内在逻辑与学生认识规律的统一。
本节课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主要是从学生自身或身边的问题、现象开始,引导他们了解什么是遗传、什么是性状、什么是基因、DNA 和染色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对这部分比较感兴趣,虽然经常听说,但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教师可以在学生已有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引导,让他们逐步深入。
另外,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而且是属于微观知识,所以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1.通过做课下调查、阅读文本、观察图片的,能够理解说出生物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
2.通过阅读文本、观察图片,能够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性状的概念,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基因与性状和染色体的关系【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视频、图片2.学生准备:课前调查、课前预习【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1节生物的遗传(第1课时)一、生物的性状1.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征都称为性状。
2.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二、基因和染色体1.遗传性状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染色体中。
三、基因的传递过程1.生物每种性状由分别位于成对两条染色体相同位置的成对基因控制。
2.一些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的遗传信息可来自不同亲本。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兴趣比较高,而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但我采用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但由于涉及的有关遗传学的名词比较多,学生会有点混淆,我应该在课堂结束以后让学生对各名词进行一次系统的整理,这是一个遗憾。
课题:生物的遗传(第1课时)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遗传和变异。
2.举例说出相对性状。
3.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4.初步了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二、能力目标:尝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推导出其包含的生物学本质,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尝试运用遗传学知识解释一些遗传现象,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重点】举例说出相对性状;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难点】基因与性状和染色体的关系。
【教法设计】讲授讨论交流自主学习【课堂学习】1、复习检测七年级下册书中学过,在生物的细胞中,与遗传有关的物质叫做遗传物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指,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上。
2、导入新课由图片和俚语引入3、课堂研讨(1)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a调查生物的遗传现象①交流调查表,想一想:除了这几种特征外,你与父母还有哪些相同的特征?②举一举:其他生物还有哪些类似的遗传现象,归纳出遗传的概念。
b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①性状的概念,展示多幅动植物图片。
②比一比: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图片),得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2)认识基因和染色体a小组合作,用图解或表解的方式表示染色体、DNA、基因三者的关系。
b说一说:1、什么是基因?基因位于何处?2、基因以何种形态存在?3、染色体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c读一读,了解生物的每种性状通常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
4、小结归纳:你有什么收获?5、板书设计第21章第1节生物的遗传(1)一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二认识基因和染色体【巩固练习】1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是()A.染色体又叫基因 B.染色体位于基因中C.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 D.一对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2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叫()A.染色体 B.细胞 C.细胞核 D.基因3.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高身材和胖体形 B.人的单眼皮和蓝眼珠C.人的黑皮肤和有耳垂 D.人的卷舌和不卷舌4. 俗话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指 ( )A.生物体的特征相同 B.生物有遗传现象C.生物体是统一的整体 D.生物的性状相同5.生物的遗传信息中心是()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6.生物体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是____________,它可以分成许多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这些片断叫做________。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遗传》第一课时学案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遗传》第一课时学案苏科版
第21章遗传信息的延续性第一节生物的遗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说出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理解生男生女的问题,学会分析色盲病的遗传方式,举例说出人类主要的遗传病,了解近亲结婚的危害和遗传病的预防。
能力目标:尝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推导出其包含的生物学本质,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方法。
尝试运用逆向推导法,探讨基因的传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尝试运用遗传学解释一些遗传现象,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激发学生深层次地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热爱,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能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影响周围人们的旧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性状的概念,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基因的传递过程,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难点:基因与性状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传递过程,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课前准备课前向学生发放一调查表,对自己家庭成员的某些性状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为学生在上课时的讨论分析材料。
调查表见书本:调查前教师应注意: 1.要求学生如实填写表格中的内容,不能为完成作业而随便填写。
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向学生说明如何识别这些性状特征,特别对上眼睑这一特征中的双眼皮、单眼皮,应说明不是美容后的特征。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引言:在了解生物界的丰富多彩之后,有些同学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各种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是否会有共同的规律?(比如说,每种生物是怎样将自己的特征传给后代的?最初的生物是怎样发生又是怎样演变的?)生物能否孤立的生存,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等等。
我们将在以后的生物课的学习中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1.遗传的现象:对于“遗传”这一词,我们并不陌生。
同学们可以在日常的观察中发现许多遗传的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虎父无犬子;一代没好妻,三代没好子;
种下的黄瓜不会成为葫芦;儿子的长相像爸爸,等等。
在课下,同
学们对人的一些特征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了这些特征在上下代的连续性。
生物体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特征的现象,叫做生物的遗传。
这些特征在上下代的传递过程中有没有规津?我们先来分析这些特征。
【学生活动】(1)小组讨论。
每小组选择一项特征,分析该特征在上下代传递中有几种方式,比如某同学的上眼睑是双眼皮,他的爸爸、妈妈也是双眼皮,这是一种传递方式。
会不会还有其他的方式,大家可以根据本小组的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2)全班讨论。
各小组介绍小组讨论的结果,所分析的特征有几种传递的方式;各种特征在上下代的传递中是否有共同点;将讨论的结果以列表的方式做出小结。
2、生物的性状与基因和染色体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不同种类
的生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就是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这些方面也会有所不同。
这些特征,也就是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称为性状。
同学们在自己身边到处可以遇到。
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生物的性状。
观察图21-1生物的性状,讨论:图中观察到的是番茄、家兔的哪些特征?对同种生物来说,同一种特征在不同个体的表现都一样吗?联系生活实际,你还能举出同种生物具有的相似特征吗?学生活动: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那么
你能否举例说出那些属于生物的相对性状?习题:1)、下列各组性
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D ) A、狗的卷毛和猫的直毛 B、菜豆的白花和菜豆的绿叶 C、豌豆的高茎和菜豆的矮茎 D、小麦的有芒和小麦的无芒 2)、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C) A.狗的长毛与黑毛 B.人体的身高与体重 C.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D.豌豆
的高颈与蚕豆的矮茎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