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材料题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63.50 KB
- 文档页数:3
第5 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知识能力1.位于甘肃的哪个遗址出土了距今约4000 年的铜镜( )A.半坡遗址B.良渚文化遗址C.齐家文化遗址D.二里头遗址2.(2019 山东潍坊潍城开发区中学期中)关于商周时期青铜器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B.商代后期的四羊方尊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C.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生产方面用得较少D.有不少青铜器上刻着甲骨文3.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十分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4.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它是指在“殷墟”发现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B.它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C.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社会状况D.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等5.识读下列图片:请回答:(1)图1 是哪一朝代青铜器的代表?该文物反映了当时哪一行业已发展到较高水平?(2)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两幅图片,指出青铜器在这一时期有何特点。
(3)观察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得到什么认识?三年模拟1.(2019 广西桂林灌阳期中,9,★★☆)下列有关甲骨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B.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C.它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D.经过文字学家的努力,所有的甲骨文我们都已经释读2.(2019 山东滨州六校联考期中改编,10,★★☆)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②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③甲骨文是研究商朝、周朝历史的重要资料④甲骨文最早出现于商朝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3.(2018 北京丰台期末,6,★☆☆)文物遗存能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
第5 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测试时间:20 分钟一、选择题1.世界上的青铜器没有一个能与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相比拟。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完全是手工制造,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它主要的原料是( )①铜②铅③锡④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如图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的名称是( )A.四羊方尊B.青铜利簋C.司母戊鼎D.毛公鼎3.绝世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体现了哪个朝代的成就(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4.北京的“簋街”得名和古代青铜器“簋”的用途有关,据此判断“簋街”最有可能是( )A.美食一条街B.古玩一条街C.土特产一条街D.小商品批发一条街5.青铜工艺是我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手工业成就之一,下列关于青铜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时期已经出现了“泥范铸造法”B.夏朝是我国青铜器的鼎盛灿烂时期C.四羊方尊是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D.商朝以后青铜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 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7.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我们中国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目前所知,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8.“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
”这里的“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甲骨文B.大篆C.小篆D.隶书9.考古发现是了解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甲骨文是在殷墟等地发现的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关于这种文字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它是古代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B.它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C.它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D.它记载了一些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10.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重要载体,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B.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C.甲骨文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D.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11.我们现在对商朝的了解远远超过对夏朝的了解,这主要是因为( )A.夏朝距离现在比商朝更久远B.商代有比较成熟的文字记载C.迄今商代的遗址发现比较多D.人们对商朝的研究力度更大12.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下列属于甲骨文造字法的有( )①象形②会意③指事④形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3.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商代(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二、非选择题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含答案)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与考古学上“青铜时代”对应的历史时期是()A.史前时代B.夏、商、西周时代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2.《国家宝藏》于2017年12月3日19:30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让“文物活起来”,下列古代器物中,出土于湖南境内且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23.《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可见鼎( )A.在商朝开始出现B.成为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C.只能由国家最高统治者使用D.制作工艺十分精湛4.清朝末年,有一个学者买了一味叫“龙骨”的中药,发现上面有刻画符号,经研究这是一种古代文字。
这种文字被称为( )A.金文 B.拉丁文 C.小篆 D.甲骨文5.学了本课后,小明想亲自参观一下出土甲骨文的遗址,他应该去河南的哪个地方( ) A.南阳 B.安阳 C.洛阳 D.濮阳6.妇好是商王的王后。
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A.龟甲或兽骨上 B.青铜或铁器上 C.竹简或木犊上 D.丝帛或麻布上7.“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这里的“典册”中的文字应该是()A.金文 B.大篆 C.小篆 D.甲骨文8.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法。
其中,使用“最多”和“最进步”的分别是( )A.形声、会意B.假借、象形C.象形、形声D.指事、会意9.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10.夏、商、周三个朝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为后代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下列文明成就属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是()①早期国家的产生②出现了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③出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④青铜器种类丰富、工艺精巧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
下列青铜器中哪件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先秦时代的青铜器是哪三种金属的合金()A.铜、铁、锡B.金、银、铜C.铜、锡、铅D. 铁、锡、铅3.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很多地方出现了铜器。
距今4 000多年的甘肃出土了铜镜( )A.半坡遗址B.河姆渡遗址C.二里头遗址D.齐家文化遗址4.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我国古代也有许多有关鼎的成语。
请问成语“问鼎中原”中的“鼎”有什么象征意义()A.权力与地位B.吉祥美好C.显赫富贵D.人口众多5.鼎在我国古代主要的主要作用是用于()A.祭祀器B.食器C.盛水器皿D.装饰品6.《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种鼎之齐。
”这反映了( )A.治病的一种配方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C.盛药的一种器具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7. 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这说明我国商周时期()A.奴隶制的高度发展B.农耕文明出现原始C.奴隶的命运十分悲惨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8.是农历丁酉年(鸡年),从字形推测下列甲骨文哪个是“鸡”字( )9.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让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这个故事最早记载于()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D.麻纸或宣纸上10.我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大篆11.下列有关甲骨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B.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C.一经发现的甲骨文至今已有16万片以上,其中商代有字的甲骨10余万片D.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单一,主要用于战争、卜卦12.甲骨文的主要造字方法是( )A.会意B.象形C.形声D.假借13. 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中所体现的文字叫什么?它盛行于什么时期?(2)这种文字一般刻写在什么材料上?有何特点?(3)图中文字与现代文字有什么联系?。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我国青铜时代是指A.夏、商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B.西周、东周时期 D.夏、商、西周时期2、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是()。
A.铅 B.锡 C.铁 D.铜3、我国古代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司母戊鼎通高133厘米,重832.84千克,充分体现了当时青铜冶铸技术所达到的水平。
这件青铜器制造于()。
A.夏朝B.周朝C.秦朝D.商朝4、下列有关青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青铜因呈青灰色而得名B.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C.我们的祖先用青铜制造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在世界青铜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D.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青铜制造业被铁器制造业所代替5、世界上的青铜器没有一个能与中国古代青铜器相比拟,它完全是手工制造,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它主要的原料是()①铜②铅③锡④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今天的汉字起源于()。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7、我国有可靠的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于()。
A.夏B.商C.西周D.秦8、下列有关甲骨文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A.它是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B.甲骨文是一种不成熟和不完备的文字C.甲骨卜辞真实地记录了商王的活动 D.西周也使用甲骨文,但不如商朝普遍9、有人说,中国存在着一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
这里的“书面语”是指()。
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楷书10、“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歌曲《龙文》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
A.书法艺术B.绘画艺术C.音乐艺术D.舞蹈艺术11、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故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作()。
A.装饰品B.食器C.乐器D.盛水器皿12、司母戊鼎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重832.84千克,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基础知识】知识点 1 青铜器的高明工艺1.出现:在__________前期,我国就出现了铜器,如甘肃__________遗址出土了铜镜。
2.用途: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厚,主要用于饮食、________及军事等方面,功用也由________等开展到礼器,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利的大小和严厉的________界限。
3.工艺及代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只种类丰厚,数量众多,而且制造工艺高明。
在铸造技术上,采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知识点 2 甲骨文记事1.含义: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________和牛、羊等________上的文字。
2.发现:1899年,清朝人________初次发现甲骨文。
3.位置: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现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__________的构成与开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末尾。
知识点 3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1.方法:甲骨文运用____________、指事、________、形声、________等多种造字方法。
2.特点:曾经具有了汉字的__________,很多字体至今仍在运用,是汉字构成与开展的重要阶段。
【达标练习】1.以下图是出土于甘肃齐家文明遗址的一面铜镜,这面铜镜证明我国早在什么时期就曾经出现了铜器( )A.原始社会前期B.夏朝B.商朝D.西周2.«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这反映了( ) A.甲骨文的雕琢技巧B.铁农具的制造技术C.金文的构成与开展D.青铜器的铸造工艺3.司母戊鼎现收藏于中国国度博物馆,重832.84千克,享有〝镇国之宝〞的佳誉。
铸造如此庞大的方鼎,可以证明我国事先( )A.原始农耕文明的出现B.畜牧业兴旺C.青铜器制造工艺高明D.陶器制造业兴盛4.文字是一种文明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材料题:青铜器与甲骨文1.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请说出三幅图中青铜器的名称。
并说出这些青铜器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合金?(2)请你对以上三件器物分别做一简单介绍。
(3)根据三幅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青铜器物的特点。
2.鼎是中国悠久历史及古代文化的一个象征,也是世界文明史与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材料一古书记载:铸造一件精美的青铜器必须具备“典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几个条件。
下面是商朝司母戊鼎制作的想象图。
材料二我国古代的青铜器种类繁多,而数量最多的是青铜礼器。
青铜礼器大多数是王室与贵族祭祀时使用的器皿。
夏、商、西周时代的青铜器上有复杂的纹饰,这些纹饰或与贵族的祖先、神灵崇拜有关,或与他们的权力、财产有关。
有的青铜器上还刻有文字,纪念祖先、记录赏赐或王命。
请回答:(1)计算一道跟铸造司母戊鼎有关的应用题:商代一个用来熔化青铜的坩埚的容积是0.001 4立方米,现在要铸造一个高1.33米,长1.1米,宽0.8米,重832.84千克的大鼎,一次浇铸成功,请计算:需要多少个坩埚(每立方米的铜重8 900千克)?如果一个坩埚需要4个人操作的话,至少需要多少人合作铸造司母戊鼎?(2)通过计算,你对司母戊鼎的制作有何认识?(3)依据材料二,谈谈你对青铜器的综合认识。
3.识读下列图片:请回答:(1)图中所体现的文字叫什么?它盛行于哪个朝代?(2)这种文字一般的刻写材料是什么?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3)图中文字与现代文字有什么联系?参考答案1.答案:(1)四羊方尊、司母戊鼎、青铜立人像。
铜、锡、铅。
(2)图一: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图二:雄伟端庄,气势凛然,代表了商朝青铜器的典型风格;图三:造型奇异,风格独特,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3)种类繁多、工艺高超、生产规模大。
2.答案:(1)8 900×0.001 4=12.46(千克)832.84÷12.46=66.841(个) 67×4=268(人) 故需要坩埚约67个。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 5 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一、青铜器的高妙工艺(共 6 题;)1.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质量的精神,造就了图1这件绝世青铜优选。
它铸造于 ( )A.夏朝B.商代C.周朝D.秦朝图 12.实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以下列图西周时期的青铜器能够佐证的是()A. 第一个国家政权的产生B. 商周青铜器水平的发达C. 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D. 一致多民族国家的牢固3.小明从网上收集到了一些以青铜器为题材的邮票,其中,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A. B. C. D.4.《周礼》记录:“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这反响了()A.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B. 金属乐器的制作技巧C. 铁农具的制造技巧D. 金文的形成与发展5.小华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器鸮卣( xi āo yǒu)西周叔夨(yú)方鼎内铭文西周乐器曹侯酥钟春秋舀水器A. 青铜铸造业规模弘大组织严实B. 青铜器种类众多,用途广泛C. 青铜器物拥有重要的史料价值D. 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妙6.稀世珍宝四羊方的发现地是()A. 宁乡B. 澧县C. 龙山D. 慈利二、甲骨文记事(共 3 题;)7.有一种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记录了商代的史事,这种文字是()A. 隶书B. 小篆C. 金文D. 甲骨文8.从简单的刻画符号到发明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能够追想到()A. 夏朝B. 商代C. 西周D. 秦朝9.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以下列图片中已知最早具备了汉字基本结构的文字是()A. 澄湖陶罐符号B. 甲骨文C. 利簋金文D. 居延汉简文字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共 4 题;)10.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不但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系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叙述错误的是()A. 出土于殷墟,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B.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C. 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D. 这种文字被大量刻在商朝的青铜器上2.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
它们铸造于()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3.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 夏朝B. 商朝C. 西周时期D. 战国时期4. 《尚书》中说“先人有册有典”。
这个说法依据甲骨文,甲骨文“册”字,作绳索穿绕竹木简之形,而“典”字作双手捧册之形。
请你判断,这里的“先人”所处朝代应是()A. 夏朝B. 商朝C. 秦朝D. 西汉5. 下面三幅图片所示均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图1 春秋莲鹤方壶图2 司母戊鼎图3 大盂鼎①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只用于祭祀②这些文物的出土,佐证了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③把它们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体现了我国对国宝级文物的重视和保护④它们都是商周时期高超青铜工艺的代表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③④D. ①②6. 2017年3月17日发布三千年前青铜器竟刻有中国二字,震动考古界引起轰动,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A. 夏朝时期B. 商周时期C. 春秋时期D. 秦朝时期7. 2017年是我国农历丁酉“鸡”年。
从文字发展历史看,最早的“鸡”字为()A. B. C. D.8. 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
下列考古发现的实物是在殷墟发现的刻有文字的龟甲。
关于这种文字的说法不恰当的是()A. 它是古代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B. 它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C. 它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D. 它记载了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二、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一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选择题1.我们现在对商朝的了解远远超过对夏朝的了解,这主要是因为 ( )A.商代有比较成熟的文字记载B.夏朝离我们太久远了C.人们对商朝的研究力度大D.商代的遗址发现多2.下图青铜器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铸造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3.关于下图,解释错误的是A.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B.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C.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等多种造字方法 D.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可信资料4.纪录片《文明》于2018年3月1日首播,作为中国古老文明代表的三星堆青铜人头像、青铜面具惊艳亮相。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青铜器 B.夏朝时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C.商周时期成都平原盛行“三星堆”文化 D.四羊方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5.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下图所示文物的发现,可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A.战国 B.西周 C.春秋 D.商朝6.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和来源是 ( )①文物和文字记录②古迹和遗址③历史故事④历史传说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7.下列哪一种叙述是学习研究历史最可靠的材料()A.“女娲造人”的传说 B.考古出土的各种文物C.电影《荆轲刺秦王》 D.小说《封神榜》8.在汉语中,“鼎”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9.2013年,汉字听写大会在CCTV1播出,至今已举办六期。
它使传承华夏文明的信念得以凝聚,汉字书写美德的观念得以传递。
下列有关中国文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黄帝发明的文字使用至今 B.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汉字C.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D.秦朝的“书同文”对文字的规范化使用有重要意义10.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A B.C.D.11.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
材料题:青铜器与甲骨文
1.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说出三幅图中青铜器的名称。
并说出这些青铜器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合金?
(2)请你对以上三件器物分别做一简单介绍。
(3)根据三幅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青铜器物的特点。
2.鼎是中国悠久历史及古代文化的一个象征,也是世界文明史与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材料一古书记载:铸造一件精美的青铜器必须具备“典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几个条件。
下面是商朝司母戊鼎制作的想象图。
材料二我国古代的青铜器种类繁多,而数量最多的是青铜礼器。
青铜礼器大多数是王室与贵族祭祀时使用的器皿。
夏、商、西周时代的青铜器上有复杂的纹饰,这些纹饰或与贵族的祖先、神灵崇拜有关,或与他们的权力、财产有关。
有的青铜器上还刻有文字,纪念祖先、记录赏赐或王命。
请回答:
(1)计算一道跟铸造司母戊鼎有关的应用题:商代一个用来熔化青铜的坩埚的容积是0.001 4立方米,现在要铸造一个高1.33米,长1.1米,宽0.8米,重832.84千克的大鼎,一次浇铸成功,请计算:需要多少个坩埚(每立方米的铜重8 900千克)?如果一个坩埚需要4个人操作的话,至少需要多少人合作铸造司母戊鼎?
(2)通过计算,你对司母戊鼎的制作有何认识?
(3)依据材料二,谈谈你对青铜器的综合认识。
3.识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中所体现的文字叫什么?它盛行于哪个朝代?
(2)这种文字一般的刻写材料是什么?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3)图中文字与现代文字有什么联系?
参考答案
1.答案:(1)四羊方尊、司母戊鼎、青铜立人像。
铜、锡、铅。
(2)图一: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图二:雄伟端庄,气势凛然,代表了商朝青铜器的典型风格;图三:造型奇异,风格独特,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3)种类繁多、工艺高超、生产规模大。
2.答案:(1)8 900×0.001 4=12.46(千克)
832.84÷12.46=66.841(个) 67×4=268(人) 故需要坩埚约67个。
至少需要268人合作铸造。
(先计算出一个坩埚可以熔化多少千克青铜,就可推算出需要的总坩埚的数量。
由此可知,光熔铜浇铸就需要268人,再加上制模、翻范、拆范后的修饰以及运输管理等,总计至少需要300人)
(2)司母戊鼎制作规模宏大、工艺高超。
体现了祖先的勤劳智慧和密切协作的精神。
(3)青铜器不仅是一种物质产品,更是一种精神产品,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它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依据。
3.答案:(1)甲骨文。
商朝。
(2)龟甲或兽骨。
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意义: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3)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今天的汉字和甲骨文有渊源关系。